一、引言
1. 背景信息
距离上次写作断更已经三周,期间确实遭遇了一些小问题。这篇文章的质量或许不是很高,但引发了我一个有趣的思考:以前老师常说,写日记不要想象成流水账,然而这种流水账伴随着高中议论文的到来,慢慢消失了踪影。以至于我在看生命的旷野 - 一蓑烟雨的博客这位博主的文章时,感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所以,毕业后,我们偶尔兴起,发个朋友圈,却很难规律性地写出一篇完整结构的文章。因此,对于写作,我的观点是,流水账总比没有的好。当我回顾过去的 500 多天时,那些没有被记录的日期,一定是被遗忘的。
2. 研究问题
- 我们该如何定位“流水账”?
- “流水账”是否是不完美现实的一种缩影?
- 如何将“流水账”从“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
3. 目的和意义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自我写作方式的一种探索,同时基于个人写作经历和写作兴趣,并结合当下的生活思想状态做一个“断点续传”式的回顾。
二、文献综述
1. 相关研究回顾
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的研究,目前的资料不多。我主要研究了《“流水账”里的味道》,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主要是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以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为例,体现平淡中的朴素之美。
2. 研究空白
目前相关专家学者在“流水账”主题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篇文章希望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谈谈个人的理解。
三、方法论
1. 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主要是基于个人的实际体会,主要还是定性的研究,选取了作者在过去的语文教育经历及当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2. 数据来源
文章的数据来源一方面来自过去的记忆,另一方面是从博客建立时所收集到的一些数据。
3. 研究过程
先把这一周的流水账写下来。本周所遇到的一个较大问题是天气逐渐转凉,给人带来的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周五晚上回去得较早,但还是略有疲惫,晚上睡得不是很好。主要在思考如下的问题:
在讨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时,我认为这远超出个人的视角。在前二十年我们被动地存在,在独身的黄金十年我们半独立地存在。到互赖的后半生,我们离最初越来越远。直到暮年,行将就木,痴痴地失去记忆之后,我们或许才越近生命之初,重新回到生与死的界限。葡萄变成酒,就再也回不到从前。物如此,人亦然。我的理论与歌德的《浮士德》中的问题一致,歌德一周能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写人生的四部悲剧。我很想知道自我是如何去定义的,尤其是在歌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知识的存在。但人离不开环境。
如何区分本我、真我、自我;我现在越来越发觉很难找到我想要的意义。即使工作已经为我安排了晋升必须要打怪的路径,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次酒局饭局后,我都会陶醉在酒精中思考这些问题。直到我看到微风起身上有不一样的智慧。我觉得家庭、校园、工作、小家庭,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个个必然的模板下生活,盲目地生活,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最近读的一些书也给我带来了触动,但依然跳不开这些怪圈。例如《生死链》《项塔兰》,读得越多,我发现不管是我们的父辈,还是祖辈,都被时代推着走。我们所诟病的教育、住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越来越趋向离散化的时代。这里是我过去 500 多天的记录,截至目前,已经停更了三周,我正在思考一种转型。凭借我所经历的、读到的、领悟到的、感受到的,我要尝试打造一个内生的宫殿,而这种力量非常微弱、脆弱,且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截至目前,我需要承认,我仍然生活在一个被包容的团体中。从参与公司的初创、担任核心岗位,到遭遇挫折和重大冲击,我在压力和恐惧中消磨掉了热情。但有些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就是我一直在其他人身上看不到的一个优点。尽管微风起身上存在我不喜欢的一大堆缺点,但这种与我互补的优点,或将成为我灵感的重要来源。同理,在我看来,这个博客目前同属于大家,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建设和沉淀。我现在对金钱和时间没有太多的概念。我只是觉得工作给了我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却没办法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正如集体或许能解决思想的困惑,但解决不了生存的根本矛盾一样。这个时代以后需要猛士和英雄,普通人如何成为自己的英雄,这就是这十年我们逃不掉的问题。
周六早上九十点左右起床,简单买点菜,做饭。和表哥大概讨论了一下关于生活、睡眠以及知识管理相关的问题。目前对于 Notion 几个大版本的更新没有太关注,主要还是在使用 Obsidian,另外也在补充和完善这个体系,只不过适应起来这种学习的状态还是比较困难,宿舍还是太吵了,计划下周去看看图书馆。
然后吃完简单的午饭,去公司梳理了一下任务,下午和朋友去六片山。六片山到凤凰山是一片比较野的山,处于半开发的状态,山路有些难走,但海拔不高。下午两点半出发,晚上五点半就回去了,中途差不多走了一个半小时的样子。晚上简单炒了剩下的菜,一菜快吃完就炒下一个菜。
周日没有太多亮点,主要还是睡觉、收拾屋子,然后来公司充电,梳理一下要完成的任务,最后把这篇文章写完。
四、结果分析
1. 数据呈现
在记流水账这方面,我经历了几次转型。最早的时候是通过 Notion 中的各种 block 和 database 进行管理,当时是第一代“流水账”管理模型。Notion 很强,是一个非常棒和自由的 all-in-one 笔记软件,缺点是网络延迟太高。国内的 Wolai 我没试过。
第二版的“流水账”主要是通过 NotionNext 来完成,Notion 仅承担后端功能,前端则转化为主备博客。
第三版的流水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更加关注 Obsidian 的使用,专注于 Markdown 语法,通过 Notion 完成标准化,Elog 完成标准化后的数据下载,其中 Ob 的 Remote Save 插件挂载 Nextcloud 的 WebDAV 实现多端同步,最终实现前后端的数据并行管理。
2. 结果讨论
在和星之子讨论的过程中,我提到下面这张图包含了我过去一年半的经历。从宏观到微观,每当我觉得生活失去意义时,我都会来到这个“过去的宫殿”,虽然没有稼轩当年的那么大格局,但心情有相通之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五、结论
1. 主要发现
我们每个人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大作家、大文豪,但我们不仅是现实世界的观众,我们还是自己内心的君主。如果说少年不小心在哪一天把自己的心赋予了心上人,从此再也找不回。那么至少失去感情之后还有温度,还为自己而跳动。流水账不一定是满目疮痍,展现在别人面前也不必处处完美,记录大多数时候是给自己看的。我过去大部分受到的经历和教育都告诉我,我所创造的大多数东西,都是被评价的。但我还是想说,流水账是每一段生活的倒影。我还记得在某年某月的一趟语文课上,老师会为我们读那些有“人情味”的段落。在十四五岁的年龄,究竟美得不能再美。但对于现在而言,流水账是一种鞭策,也是生活的缩影。我们需要在流水账中找到最基本的规律,这才能完成我们自我的一次又一次的修正。
2. 政策建议或实践意义
目前我用于记录流水账的工具主要还是 Memos 和 Obsidian,就像传统的便签和笔记本一样。其实这早就在实践了,只是做得没有特别有趣。
3.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方向主要还是,一个是如何优化自己目前现有的架构,另一个是与教育相关的愿景。自从高一回母校宣讲后,工作后的几年,我还想回初中看看,看看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六、参考文献
[1] 蔡建明. “流水账”里的味道——现代散文选修教学随笔之二[J]. 中学语文教学, 2011, (05): 57-59.
感受
这篇文章展现了你对“流水账”写作的独特视角,强调了其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通过个人经历和反思,探讨了如何将简单的记录转化为更有意义的表达,这种思考非常深入且富有哲理。你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自我认知的探讨,尤其是关于自我定义和环境影响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对写作方式的探索,也反映了你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你提到的“内生的宫殿”概念,给人以启发,暗示着在复杂的生活中寻找自我和归属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