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 ʕ•ᴥ•ʔ Bear Blog

前言


答辩算是告一段落,谨以此文纪念大学生活的最后一站。

正文


毕业论文从去年的十二月初左右就开始选题了,可能还更早,当时十二月八号考完最后一门理论课,过了两天就去公司报道了。当时先对毕设题目有了些初步的思路。

第一次组会


然后在十二月二十多号,导师召开了第一次组会,那时候在公司的食堂参加了这次会议。那次回忆,大家相互介绍和认识,老师下发了任务书,开始准备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当时基本上是第一周的周末,一开始找了几篇相关的文献,我感觉质量可能还不错,但是老师觉得还不够,于是就重新去找 SCI 三区以上的文献,如果 scihub 没有,个人推荐去科研通求助,一般都能找到最新的文献,找了找,终于找到一篇合适的。

前期工作


前三周的工作主要就是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因为当时上班压力很大,晚上回去不是很想干活,天天晚上回去打饥荒,终于到一周结束的周二要交文献综述的时候,草草写了一版,结果肯定还是有问题的,但是那个周二,真的很心急,因为中午得提交了,早上早早去工位,中午没睡觉,草草补上了。当时中午没睡觉,下午上班的时候困成狗。

不过第二周吸取了前一周的教训,文献翻译工作做得很认真,晚上下班后,常常都是八点半,甚至有一次到十点半才回公寓。基本上完成了文献翻译,这里比较难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公式,表格,全部需要手绘,这一点蛮耗时间的。总之开局稳中求进。年前的工作就是这三样,说难也不难,但是花时间是肯定的。

中期工作


年后,差不多二月六号回家,二月二十号回公司,二月底应该是这三样都需要上传教务系统了。真正开始工作的是三月四月五月这三个月,因为我的课题和课设的比较接近,所以前期还是相对而言游刃有余一些,完成了初始数据集的训练,哦,补充一下,因为之前课设虽然在环境搭建上完成了,但是形成的日志不详细,导致我这次,又花了一个上午+晚上的时间搭环境,提醒各位宝子,如果做得是深度学习,YOLO 方向的,在 AutoDL 上选择 python 和 anaconda 版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错了,搞不好半天都成功不了,我可能第一次就是选错了,跳坑里了,结果到晚上才开始跑模型,在第二次组会召开的时候,前期还是有成果的,但是还真的很幸运,组会和工作没有冲突,然后就是在数据扩充这边卡了一段时间,数据格式转换,完成数据扩充,可能大概花了一两周的时间吧。因为当时搞不定 txt 转 xml,不过好在还是解决了。详见[毕业设计] 基于 Yolo 的航拍图像黑匣子检测算法设计 | MatrixCore,因为当时对数据怎么扩充还没有很明确的思路,不过在一番研究之后,还是攻克了这个问题,而且准确度和性能确实是上去了,中途其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数据扩充到接近七千多张,就算服务器来跑,通常也都是几个小时起步,而且,我不知道为什么,模型一旦跑到一百轮以上,有可能就会在最后几轮的时候出故障,导致这几个小时的训练全部打水漂,不过好在,尝试几次后还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数据,到四月中旬吧,组会汇报的时候,也能比较流畅地展示成果。

后期工作


四月中下旬是对多光谱数据集的探索,说实话,这部分确实之前没有很多经验,然后目前可参考的文献也比较少,基本上都是可见光+红外光,而且开源的资料也不多。在这部分花了很多心思,死了一片脑细胞,成果其实很少,我感觉半个月搞出来确实有点夸张,因为多光谱基本的方法就是前端融合,中间融合,结果融合,前端融合就是数据水平融合,当时主要是想试这个的,但是没有好的方法,什么 PCA 了,一些图像融合算法都试了,没得到好的融合图像,因为还有个问题,就是多通道图像会不会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会不会需要正射校正。因为我当时是看遥感领域对多光谱这里用得很多,有专门的软件做这种特征处理。然后还看了很多关于深度学习多模态图像融合的论文,什么各大融合方法,能搞到源码的,我都拿来试了试,结果很惆怅,那个时候,正逢仁和公园花开得正好,但我压根没心思赏花,散步散了一圈就回去了。

后来和老师商量打算转换思路,试着对黑匣子的发光条特征进行分类,白色发光条,橙色发光条,以及其他部分,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最终在多光谱的路上没走很远,仅仅局限于方案设计了。

论文写作


五月初是论文写作的时间,说实话,那段时间还是很迷的。折腾了几天多光谱之后,五月论文是真的写不下去。在四月三十多号,召开了组会,安排了五月的时间节点,非常紧张。详见[毕业设计] Yolov5 多光谱解决方案探索 | MatrixCore

五月一号,基本上是在公司待着的,初步拟出了论文的目录部分,下午是把目录理完了,晚上值班,但是二号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压抑久了,就死活不想动,就想玩,一玩就玩了两天,好吧,但是五月八号得出基本的论文稿啊,本来计划在五一放假的五天内写完的,这可好,真的就是赶到了五月八号的晚上才整完。还请了三天假写论文,因为真的真的不好写,写了第十几页的时候,我就在想,这还有多少啊,最后一天才把实验部分写完,最后写了三十多页,应该三十二还是三十四页吧,反正字数是够了,然后上了三天班,周日应该是好不容易歇了一天,然后周一,回学校现场改论文,一天之内,往返两地,八小时的路程,累成狗,然后剩下的这一周就是论文反复改稿的阶段,前面一天调 GUI 的配色,一天改第一遍稿,剩下的几天就是反复改,三进三出,到五月二十号左右的时候,提交初稿。

答辩前


然后还有一件伤心往事,不得不提,在答辩前的两天吧,也就是周四周五,应该是最辛苦的两天,时间压得很紧张,周四几乎一天全在修改论文的格式,结果和学校最新的格式要求一对的时候,妈呀,公式要对具体的参数做注释,这可不要紧,一改就是几个小时。然后下午三点才开始做 PPT,一直做到了晚上十点,结果 tmd,还有一件很吓人的事情,本来想用 ipad 作为副屏方便我改论文的,结构没想到安卓的数据线还插着,结果电脑一下子黑屏了,我特么强制重启了四五次电脑没起来,我当时心灰意冷,差点就以为自己要二辩了,反正就是处在崩溃的边缘,不过好在第五次电脑强制重启成功了,但是我的论文稿全乱了,PPT 幸亏还保留字,结果论文最后的调整调到了晚上十一点。

周五要提交论文的 word 版,结果 tmd,出门急匆匆,打车到地铁站发现身份证没带,想坐公交车回去,tmd 公交车坐反了,我只得长叹一声,艹。然后又打车回公寓去取身份证,还安慰自己,没事,就当为这座城市贡献 GDP 了,然后基本上,行程是推迟了一个小时。而且还得发 word 稿给审阅老师。我是真的心累又心急。

高铁上在调 word 格式,结果 tmd 空格后面加不了下划线,结果一查是全局控制,Word 技巧:为空格添加的下划线显示不出来怎么办? - 知乎 (zhihu.com),看这篇文章吧,1.点击“文件”——“选项”——“高级”选项卡。2.“高级”页面拖到最下方,找到“版式选项”。3.在“版式选项”栏中勾选“为尾部空格添加下划线”复选框。这个是 word2010,word2016 如下:2.在“高级”选项卡下,将“以下对象的布局选项”中的“为尾部空格添加下划线”勾选。

然后还发现空格不等宽,参考这篇文章:Word 不同文档空格不等宽怎么解决? - 知乎 (zhihu.com),在选项->高级->常规->以下对象的布局选项下面,勾选区分半角字符和全角字符,空格就可以等宽了,从一个空格 1/4 字符变成 1 个空格 1/2 字符。

原因是啥,就是一个是累,一个是安排太紧张,还有一个就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都得面对,本来到高铁站就要两个半小时,早上上厕所,各种洗漱耽误了很久,把自己时间压缩紧张了,本来就快神经失常了,这么一整,巨难受。然后下午两点半还要去展示毕设实作内容,在学校吃饭,因为前面几天饮食、作息、心情都不规律,导致饭其实不是很能吃得下。而且展示用的摄像头还没带,还好舍友给力,然后一点多回到宿舍,调调格式问题,复原一下实作,去打印店,人又多,不过好在时间掐得刚刚好。

答辩前演示的过程整体上还算顺利,因为对代码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氛围很紧张,回到宿舍和舍友唠唠嗑,毕竟几个月见面的时间也少了,但是根本睡不着,晚上海岛奇兵特遣队任务打得很差,足见我的状态不好,我一般用这个来衡量我的心情,因为心情好的事情,特遣队打得就不错,心情不好的时候,打得就很差,晚上去图书馆,改 PPT,写答辩稿,基本准备得还算可以。

然后今天答辩,我排在倒数第三个,等是真的煎熬。先帮舍友做些记录,老师是真的火力全开,第一位上场的同学问得很详细,反正前面的一个小时,我作为旁观者,本来好不容易有点谱的,准备脱稿展示的,吓得我赶紧去打印店把答辩稿打出来,然后这两天回学校的肠胃也不好,中午没次饭,吃了点面包,不过好在能提前模拟一下答辩,让舍友模拟下当答辩老师,基本时间控制不错,心里也有底了,对老师可能会提的问题,也有了一些准备。后面又挨了接近两个小时吧,答辩的过程很流畅,老师最后问得问题都能答出来,礼仪我自认为还是到位的。后面看舍友打牌,打了两把,向导师汇报完答辩效果,后面去取论文的时候,路上眼睛出奇得疼,估计是天天坐在电脑前的缘故吧,职业病,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后面晚上去吃饭,去图书馆,天津真是不给面子,一年都不怎么下雨,结果答辩的日子下雨,下雨的日子就该睡觉,人没精神。但想想未尽的事情,究竟还是睡不着的,想来这一站总是要写点东西的。把担子稍微放些,准备新的旅程了。差不多改完格式问题,交完稿,打出来就没啥事情了。

总结


最迟周日下午回公寓,在这之前,论文再改改,不得不说,论文改无止境,对细节还是要细心严谨,这块确实做得不好,因为改了这么多遍,老师还是能看出一些错误。不过都是小问题,哈哈,这要归功于指导老师的高度负责和认真,在格式问题上传授了很多经验。明天得请大家吃顿饭,因为在学校也待不了几天了,下次回来就是带父母参加毕业典礼了,也算是了了他们的心愿吧,毕竟求学这么多年,也是一步步看着搀扶着过来的,直到最后会走路了。后面就是一段新的人生路了,要自己走了,四年,我的大学,最后一站,也快走完了。

#实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