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前言 这周两件事:1. 完成 5km 慢跑;2. 完成聚合搜索设计。\n正文 林荫之路与自然共鸣 林荫小道两旁,树枝交错成拱,阳光从缝隙间斑驳洒落,像是节奏明快的光影鼓点。微风穿过叶隙,带来淡淡的草木气息。远处的荷塘铺满碧绿,几朵粉白的荷花静静绽放,仿佛为这段奔跑伴奏。脚下的石板路因昨夜雨水微湿,反射着晨光。随着脚步回响,节奏渐起。天地静谧,唯有心跳与呼吸,与自然共鸣。\n绿荫之路与火龙果的节奏 清晨九点半,阳光穿过枝叶洒落在林荫小道上,空气中还残留着夜晚的湿润。我背上双肩包,负重三颗火龙果和两瓶水,开始了今天的跑步训练。\n起点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湖区,水面铺满荷叶,树影倒映其间。刚刚起跑时,身体尚未完全热开,我选择边走边调整呼吸。在第一个坡前吃下了第一个火龙果,补充水分与糖分,为接下来的高心率区间做准备。\n大约在 2.4 公里处,我吃下第二个火龙果,感受到能量在体内缓缓释放。此时气温渐升,汗水顺着额角流下,背包的重量也逐渐显现,但步伐仍保持稳定。\n最终完成了 5 公里 的训练,用时 36 分 14 秒,平均配速为 7'14\u0026quot;/公里,心率区间以 有氧耐力 为主,平均心率 139 bpm,最大心率 169 bpm。\n从数据来看,今天的训练节奏较为平稳,配速区间集中在 6'30\u0026quot;–7'30\u0026quot; 之间,后段略有波动,可能与负重和气温有关。心率图呈阶梯式上升,说明负重与热环境对心肺有一定挑战,但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n这次训练不仅是对身体的刺激,更像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从荷塘边的微风,到桥上透过树影洒下的阳光,每一步都像是在调参自我,一边奔跑,一边思考。\n训练结束后,我顺利完成了 9.21 庐山半马的报名。\n参见:在 5a 景区里畅跑!九江这一“半马”定档 - 澎湃新闻\n随后也完成了午餐的制作。\n聚合搜索系统构建分享 为了打造一个更高效且富有设计感的知识入口,我构建了这个 聚合搜索平台。它整合了 bilibili、bing、google 学术、perplexity 等多个搜索源,避免了传统搜索首页的信息干扰,实现了“即搜即得”的专注体验。\n视觉上,我特别融合了 ubuntu 系统中极具象征意义的“龙虾与月球”主题,营造出静谧、未来感十足的界面氛围。\n该平台不仅是搜索入口,更与 hugo 博客系统深度整合,采用 virgo 主题进行美化,并配置了本地全文检索功能,使博客成为可搜索的知识数据库。\n通过这一系统,我实现了从关键词输入、跨平台检索,到内容沉淀、博客反向搜索的完整闭环,既提升了效率,也体现了审美与功能的统一。\n总结 一周两件事,一动一静:晨跑于绿荫之间,感受身体与自然的节奏;构建聚合搜索平台,在信息之海中寻求秩序与美感。前者锻炼心肺,后者打磨思维——一个是汗水的流动,一个是代码的流淌。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对生活的理解:在节奏中前行,在系统中探索,在设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秩序与美。\n","date":"2025-07-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50720/","summary":"一周两件事,一动一静:晨跑于绿荫之间,感受身体与自然的节奏;构建聚合搜索平台,在信息之海中寻求秩序与美感。前者锻炼心肺,后者打磨思维——一个是汗水的流动,一个是代码的流淌。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对生活的理解:在节奏中前行,在系统中探索,在设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秩序与美。","title":"[二十九周] 从有氧到检索:自我优化的迭代函数"},{"content":"⚜preface i decided to start this weekend morning with a long, peaceful walk.\n🕗 time: 8:52 am 🛣️ route: city park loop 🏃♂️ distance: 9.33 km ⏱️ duration: 1h 28min ❤️ average heart rate: 127 bpm 💪 training load: 36.1 (moderate) to be honest, i had planned to run 9.33 kilometers from the start.\nbut in the first 2 kilometers, i just walked, taking my time to look around and enjoy the landscape. the morning air was calm, and everything felt so peaceful that i didn’t want to rush.\nhowever, i knew i had a lot to do later in the day, so for the remaining 7 kilometers, i decided to pick up the pace and run instead of walk.\nin the end, i was drenched in sweat, but my mind felt incredibly clear.\n🍃 scenery along the way 🌸 a pink flower in the grass a delicate pink flower quietly blooming in the grass, still holding onto sparkling raindrops—like it had just woken from a dream.\n🌿serenity at the lotus pond lotus leaves swayed gently in the breeze, with a few pink blossoms blooming quietly. reflections of distant buildings and cranes danced on the water’s surface—a silent convers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the city.\n🌺 red blossoms beneath the lamp raindrops still clung to the leaves as morning light filtered through the garden. the bush was full of life—lush green foliage and clusters of fiery red blossoms glowing gently in the soft air, as if the rain had awakened every color.**\n🔥 a burst of fiery orange amidst the green foliage, this cluster of bright orange-red flowers stood out like a flame—vivid, warm, and full of energy.\n📷 post-walk selfie after the walk, i took a quick selfie—sweaty, a little tired, but deeply satisfied.\n📊 quick summary average pace: 9'29\u0026quot; per km max heart rate: 179 bpm steps: 13,585 calories burned: not recorded from the pace and heart rate data, i could see my body really kicked into gear in the second half. overall, the session felt balanced and energizing.\n🧘 final thoughts every workout is a conversation—with nature, and with myself. the flowers, the breeze, the reflections—they all reminded me:life doesn’t have to move fast. sometimes, just walking is enough. the sweat on my skin felt like it was washing away the week’s stress. next time, i want to head out even earlier—maybe catch the lotus pond at sunrise. i wonder what it looks like when the blossoms are still asleep, and the world is just beginning to wake.\n🧠🎁 vocabulary treasures |词汇宝藏大冒险! 单词 中文释义 示例句子 cloze 句子 英文释义 sweat 汗水 # weekend journal | a morning of sweat and serenity i decided to start this weekend morning with a long, peaceful walk. # weekend journal | a morning of {{c1::sweat}} and serenity i decided to start this weekend morning with a long, peaceful walk. sweat is perspiration that makes you feel cooler when it evaporates off the surface of your skin — or the giving-off of this liquid. serenity 宁静 # weekend journal | a morning of sweat and serenity i decided to start this weekend morning with a long, peaceful walk. # weekend journal | a morning of sweat and {{c1::serenity}} i decided to start this weekend morning with a long, peaceful walk. use serenity to mean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calm and peaceful. loop 环线;环形路线 - 🛣️ route: city park loop - what began as a casual stroll turned into a nearly 10-kilometer journey. - 🛣️ route: city park {{c1::loop}} - what began as a casual stroll turned into a nearly 10-kilometer journey. a loop is a roundish, coiled shape, like the shape a piece of string or rope makes when it crosses itself. stroll 漫步;散步 what began as a casual stroll turned into a nearly 10-kilometer journey. what began as a casual {{c1::stroll}} turned into a nearly 10-kilometer journey. a stroll is a leisurely walk. after a heavy meal, you may want to go out for a stroll to help you work off some of the calories. moderate 中等的;适度的 💪 training load: 36.1 (moderate) 💪 training load: 36.1 ({{c1::moderate}}) a moderate voter is someone who is politically speaking, in the center. in other words, they are not quite left or right, but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drenched 湿透的;浑身是汗 in the end, i was drenched in sweat, but my mind felt incredibly clear. in the end, i was {{c1::drenched}} in sweat, but my mind felt incredibly clear. (figurative) to make somebody/something completely wet. ","date":"2025-07-1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50713/","summary":"Next time, I want to head out even earlier—maybe catch the lotus pond at sunrise. I wonder what it looks like when the blossoms are still asleep, and the world is just beginning to wake.","title":"weekend journal|a morning of sweat and serenity"},{"content":"前言 在数学中,极限(limit)描述的是一个变量趋近某一值的过程。它强调“无限接近”的状态,而非实际达到。\n这恰如初恋。\n初恋往往是人生中第一次情感函数的“收敛尝试”。我们在不成熟的年纪,对情感产生了第一次连续而单调的靠近,仿佛在某个点 $ x \\to a $ 时,函数 $ f(x) $ 正在无限逼近一个理想值 $ l $。\n但极限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函数在该点有定义。\n就像初恋,即使趋近于“完美”,也未必能真正“成立”。 而婚姻更像是定积分(definite integral)。\n积分不是关注某一点的行为,而是关注一个区间上的函数整体表现。它衡量的是从起点 $ a $ 到终点 $ b $ 的总面积,即函数在整个区间上的累计贡献。\n婚姻正是如此:\n它不是瞬间的心动,而是长期的积累; 它包含高峰与低谷(函数的波动),但最终决定关系质量的是总和; 它有明确的上下限(时间、空间、责任),并且结果可被“计算”与“评估”。 在理想状态下,婚姻可以建模为:\n$$ \\text{婚姻质量} = \\int_{a}^{b} f(x) , dx $$\n其中 $ f(x) $ 表示两人之间在时间 $ x $ 上的互动、理解与付出。\n正文 一、极限(limit) 极限是微积分的基础,用来描述一个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行为。\n1. 数列的极限 如果一个数列 $ a_n $ 的项随着 $ n $ 的增大越来越接近某个确定的数 $ l $,我们就说这个数列的极限是 $ l $,记作:\n$$ \\lim_{n \\to \\infty} a_n = l $$\n2. 函数的极限 如果当 $ x $ 趋近于某个值 $ a $ 时,函数 $ f(x) $ 的值越来越接近某个数 $ l $,我们就说:\n$$ \\lim_{x \\to a} f(x) = l $$\n3. 无穷极限和无限趋近 $$ \\lim_{x \\to \\infty} \\frac{1}{x} = 0 $$\n$$ \\lim_{x \\to 0^+} \\frac{1}{x} = +\\infty $$\n二、导数(differentiation) 导数描述函数的变化率,也就是函数图像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n1. 导数的定义 函数 $ f(x) $ 在点 $ x = a $ 处的导数定义为:\n$$ f\u0026rsquo;(a) = \\lim_{h \\to 0} \\frac{f(a + h) - f(a)}{h} $$\n这个表达式叫做差商的极限。\n2. 常见函数的导数 $ f(x) = x^n \\rightarrow f\u0026rsquo;(x) = nx^{n-1} $ $ f(x) = \\sin x \\rightarrow f\u0026rsquo;(x) = \\cos x $ $ f(x) = \\cos x \\rightarrow f\u0026rsquo;(x) = -\\sin x $ $ f(x) = e^x \\rightarrow f\u0026rsquo;(x) = e^x $ 3. 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是函数图像在某点的切线斜率,也可以理解为函数在该点的瞬时变化率。\n三、积分(integration) 积分是导数的逆运算,用来计算“总量”,例如面积、体积、位移等。\n1. 不定积分 不定积分是求原函数的过程:\n$$ \\int f(x),dx = f(x) + c $$\n其中 $ f\u0026rsquo;(x) = f(x) $,$ c $ 是常数。\n例如:\n$$ \\int x^2,dx = \\frac{1}{3}x^3 + c $$\n2. 定积分 定积分表示函数在某区间上的面积或“总量”:\n$$ \\int_a^b f(x),dx $$\n几何意义上是曲线 $ y = f(x) $ 与 $ x $-轴之间、从 $ x = a $ 到 $ x = b $ 的面积(注意正负号)。\n3.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基本定理) 如果 $ f(x) $ 是 $ f(x) $ 的一个原函数,那么:\n$$ \\int_a^b f(x),dx = f(b) - f(a) $$\n四、微积分的应用 导数的应用: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速度,加速度,切线方程等。 积分的应用:求面积、体积、物理中的位移、功等。 数学建模视角下的情感关系 数学概念 情感对应 特征 极限(limit) 初恋 趋近理想但未必达成,关注过程,结果未定义 定积分(∫) 婚姻 在区间上积累,关注整体,结果可量化 函数波动 情感波动 婚姻中的喜怒哀乐,影响积分值但不决定其存在 上下限 $a, b$ 婚姻周期 婚姻的起点与终点,决定积分区间 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情感虽然主观,但其发展过程往往具有函数性规律。\n初恋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建模”,但模型未必收敛; 婚姻是一个长期积分过程,结果取决于函数的稳定性与区间长度。 在理工科的视角下,爱情并不神秘。它可以被抽象为函数,可以被观测、分析,甚至被预测。但它依然保留了人类经验中最复杂、最不可控的变量:情感本身。\n初恋是极限,教会我们如何趋近;\n婚姻是积分,让我们学会积累。 附注 本文借用数学中极限与积分的概念,作为情感关系的类比模型,旨在探索理性与情感的交集。 若以更严谨的数学视角建模情感关系,还可引入微分方程、随机过程、非线性动力系统等工具,留待后续探讨。 参考文献 【“我本以为君释然,怎料开口十七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c411p7m2/?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理工男的情书(极限定义最浪漫的解释)【张宇考研数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m4y1c7yj/?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数学与情感 #哲思笔记 #函数模型 #个人随笔 ","date":"2025-05-1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50519/","summary":"初恋是极限,教会我们如何趋近;婚姻是积分,让我们学会积累。","title":"[无端联想] 从 limit 到 ∫:情感关系的函数模型"},{"content":"前言 自从沉溺在 mac 的怀抱中,一年多都没碰 ubuntu 了,当时还是在 22.10 版本,而且背光调节失效,内存早先也才分了 20gb,从昨天开始进行重刷系统,体验了一个多小时 24.04lts,体验一般,换回了 22.04.5lts,在分区的时候当时在 free space 给 ubuntu 分了单独了 efi 分区,后面发现 opencore 在启动的时候一直有 no name 的启动项,今晚重新分区的时候刻意把 efi 合并到 system_drv 这个分区当中,让这个硬盘只保留一块 500mb 的 fat32 的分区来进行系统引导,后面发现,启动项一直出现有 system_drv 这个启动项,上网搜半天,没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后面自己慢慢摸索,也发现一条简单且安全可以尝试的思路。\n正文 以下教程由和 4o 的 46 轮对话总结而来,需要辅助 up 主:注水的干货的讲解使用。\n💡 教程:如何优雅地隐藏 opencore 启动菜单中的 ubuntu 自动识别项(如 system_drv) 在使用 opencore 启动引导时,许多用户会遇到一个小烦恼:安装 ubuntu 后,opencore 会自动识别 efi/ubuntu/shimx64.efi 并在启动菜单中生成一个自动启动项,通常名称是奇怪的 system_drv,图标也不美观,影响整体启动体验。本文将介绍一种优雅、高效、不影响功能的方法,来隐藏这个自动识别的启动项,同时保留我们自定义的 ubuntu 启动入口。\n🧩 背景说明 ubuntu 安装完成后,会在 efi 分区的 efi/ubuntu/ 目录下生成以下文件:\nshimx64.efi:微软签名的 secure boot 启动 shim grubx64.efi:实际用于加载 ubuntu 的 grub 启动器 opencore 在扫描时,如果发现 shimx64.efi,就会自动将这个分区识别为 ubuntu 启动项,并添加到启动菜单中,通常名称为 system_drv 或显示为硬盘图标,无法自定义图标或名称。\n🎯 目标 隐藏 opencore 自动识别的 system_drv 启动项 保留 自定义的 ubuntu 启动项(带图标、名称) 不影响 ubuntu 正常启动 不修改分区结构或复制文件 ✅ 解决方案:重命名 shimx64.efi 只需一步:\n将 efi/ubuntu/shimx64.efi 重命名为 shimx64.efi.bak\n🔧 操作方法(在 macos 或 linux 下): 挂载 efi 分区后,进入 efi/ubuntu/ 目录,执行:\nmv shimx64.efi shimx64.efi.bak 效果 ","date":"2025-05-1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250515/","summary":"在使用 OpenCore 启动引导时,许多用户会遇到一个小烦恼:安装 Ubuntu 后,OpenCore 会自动识别 EFI/ubuntu/shimx64.efi 并在启动菜单中生成一个自动启动项,通常名称是奇怪的 SYSTEM_DRV,图标也不美观,影响整体启动体验。本文将介绍一种优雅、高效、不影响功能的方法,来隐藏这个自动识别的启动项,同时保留我们自定义的 Ubuntu 启动入口。","title":"[邂逅黑果] 如何优雅地隐藏 opencore 启动菜单中的 ubuntu 自动识别项(如 system_drv)"},{"content":"前言 有效管理是把握重点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n习惯三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是习惯一和习惯二的具体实践。 积极主动依靠人的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为重要的自我意识。\n以终为始是关于第一次的创造或者智力上的创造的习惯,其原则基础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想象力是一种超前感知的能力,是对目前无法亲眼看到的潜力和创造力的认识,而良知则是发掘每个人身上独有特性的能力。良知在伦理道德方面担当对个体进行指导的责任。\\*这个习惯同我们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对自己的最高期望值、价值观密切相关。要事第一是关于第二次的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的习惯,是对前面两个习惯的实现、执行和自然流露。它要求我们运用独立意志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即以原则为基础安排人生。\n💡 要事第一是对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的一个实践的过程,先有想法然后创造)\n正文 独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独立意志的定义 独立意志指的是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n💡 视频时代的到来冲淡了人们的独立意志,算法裹挟了一切,娱乐持续性地带给人们表层的刺激,却很难获得深度思考的能力\n独立意志的作用 有了独立意志,我们就可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听命,而且在发挥其他三大天赋拟定出计划之后,就能够积极实施这些计划。\n换言之,如果你能够成为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那么你的自律就是由内而外形成的,是独立意志的具体表现,你所信奉与追随的就是内在的价值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要旨。有了独立意志和诚信人格,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 冲动以及情绪,服从这些价值观的约束。\n💡 大学是培养独立意志的最好的时间,参见钱理群老师《漫说大学之大》\n四代时间管理理论的演化和发展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立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 争取最高的效率。 第三代时间管理法有它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人发现,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崩得死死的,反而会产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惊喜的机会。于是许多人放弃这种过于死板拘束的时间管理法,回复到前两代的做法,以维护生活的品质。 现在,又有第四代理论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n💡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增加了对人的因素都考量,关注鹅和金蛋之间的平衡。\n别让琐事牵着鼻子走 时间管理矩阵 90%第一象限 10%第四象限的问题 有些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疲于奔命,因此只能借助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来逃避现实,稍微放松一下。在这些人的时间管理矩阵中, 他们把 90%的时间花在第一象限事务上,而余下的 10%中的大部分则用在第四象限事务上,用在第二和第三象限事务上的时间则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处理危机的人所过的生活。\n💡 就自己的体验来看,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n用第二象限预防性的眼光来解决第一象限的急迫问题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因为不论是否紧急,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们还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事务来减少第一象限事务的数量。\n💡 第二象限的任务是长期具有增益的事情,例如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序文件的学习,上班和考试差不多,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输入,而非输入,输入更多在于空闲时间的利用。\n什么是第二象限即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第二象限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 等等。人人都知道这些事很重要,却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n💡 这里解释了第二象限的一个定义,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第二象限实际上是很具有长期回报的一种投资,作者举出了四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实际上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通用的,例如专业知识的积累,专注阅读和锻炼。\n用预防型的思维去安排 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 而是机会。他们不会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方式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他们也有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和紧急事件需要马上处理,但是这类事件的数量相对来说很少。他们能够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并不紧急的事务上,即第二象限事务,完成这些活动能够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n勇于说“不”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你对待时间和要事的方式决定了你怎么利用时间。如果你的要事基于原则和个人宣言,那么它们就会入心入脑,你会乐于把时间花在第二象限事务上。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很难拒绝第三、第四象限事务的诱惑,只有当你有意识检查日程,有想法重新确立以原则为中心的事情,才会拥有足够的独立意志真诚地拒绝。\n💡 最近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就是两点,第一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第二,我们把时间投向哪里,那个领域就会带给我们反馈。\n集大成的时间管理理论 回顾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发展及优缺点 每一代时间管理理论都有各自的价值,但是都没有成为培养以原则为中心、关注第二象限事务的生活方式的工具。第一代理论的便条和备忘录不过是让人们注意紧急事务,不要忘记。第二代的计划本可以记录未来目标,但是人们只有时间合适时才会去实现。 第三代尽管教人们逐日规划事务,但是主要强调第一、三象限事务。尽管很多受训者、咨询者意识到第二象限事务的重要性,却无法从第三代时间管理中找到对其管理和实施的计划工具。 不过以上三代理论的演进,仍有可资借鉴的地方。第四代理论便在旧有基础上,开创新局面。以原则为重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强调产出与产能齐头并进,着重第二象限事务的完成。\n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六标准 6 条标准 自我管理四步骤 确认角色、选择目标、每日调整、付诸实践\n以人为本 第四代个人管理理论的特点,在于承认人比事更重要。而芸芸众生中,首要顾及的便是自己。它比第三代理论高明之处在于: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良知为导向,针对个人独有的使命,帮助个人平衡发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且全盘规划日常生活。\n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优点 三代缺点 人们拒绝使用第三代时间管理方法,通常是因为不愿生活变得死板,缺乏灵活性。第三代管理时间的方法总是为了坚持原定的日程安排不顾及个人感受,与一个根本的原则相左,即不管什么时候,人总是比事情更加重要。\n四代先进性的五大原则 第四代自我管理的方法比之前的三代管理方法都要先进,这种先进性体现在以下五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它以原则为基础,切实地创造出一个核心模式,让你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分配自己的时间,看清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和有效的。其次,它接受你内心良知的指导。这种方法让你有机会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最大限度地同你既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同时,它也给你自由和变通,让你在牺牲既定日程安排,服从更重要的价值观的时候心平气和,不必内疚。再次,这种方法确认了你的个人使命,包括价值观和长期目标。这样你在度过每一天的时候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再次,这种方法帮助你明确自己的角色,平衡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每个星期为每个关键角色确立要达到的目标,并做出具体的日程安排。最后,这种方法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计划生活( 需要的时候可以对每天的安排作适当的调整 ),这让你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不必局限于短暂的一天时间。通过审视自己的主要角色而让自己保持清醒,经常想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有一条主线贯穿这五个方面,那就是将人际关系和结果放在第一位,将时间放在第二位。\n授权——高效能的秘诀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n指令型授权 这就是典型的指令型授权,就工作方法的每一步进行详细的指导。 有不少人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可是这样做事情的实际效果如何呢?如果事无巨细全部都要一个人来做的话,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 有一种方法比这好得多,也更加有效。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充分认可他人的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以及独立意志。\n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n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理解最终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 为中心。要投入时间,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n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事先告知对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避免无谓的摸索,但不要告诉做什么。 要让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明确指导方针,放手让他们去做。\n可用资源 告知可使用的人力、财物、技术和组织资源以取得预期的成果。\n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n明确奖惩 明确告知评估后的结果— —好的和不好的— —包括财物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n以要事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我列出来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全都属于第二象限事务的活动,每一个习惯都针对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将这些习惯运用于日常实践中的话,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n总结 这篇文章探讨了有效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核心原则,强调独立意志作为自我管理的基础,帮助我们主动选择和行动。时间管理理论的演变展示了从简单事务处理到关注个人价值和目标的重要性,特别是使用艾森豪威尔矩阵来区分紧急和重要事务,以集中精力于长期回报的第二象限事务。勇于说“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而责任型授权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整体上,文章强调将生活和工作重心放在重要事务上,以实现个人目标和提升幸福感。\n","date":"2025-05-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AB%98%E8%83%BD%E6%95%88%E4%BA%BA%E5%A3%AB%E7%9A%84%E4%B8%83%E4%B8%AA%E4%B9%A0%E6%83%AF/250510/","summary":"这篇文章探讨了有效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核心原则,强调独立意志作为自我管理的基础,帮助我们主动选择和行动。时间管理理论的演变展示了从简单事务处理到关注个人价值和目标的重要性,特别是使用艾森豪威尔矩阵来区分紧急和重要事务,以集中精力于长期回报的第二象限事务。勇于说“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而责任型授权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整体上,文章强调将生活和工作重心放在重要事务上,以实现个人目标和提升幸福感。","title":"[笔记提炼] 第五章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content":"前言 有效管理是把握重点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n习惯三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是习惯一和习惯二的具体实践。 积极主动依靠人的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为重要的自我意识。\n以终为始是关于第一次的创造或者智力上的创造的习惯,其原则基础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想象力是一种超前感知的能力,是对目前无法亲眼看到的潜力和创造力的认识,而良知则是发掘每个人身上独有特性的能力。良知在伦理道德方面担当对个体进行指导的责任。\\*这个习惯同我们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对自己的最高期望值、价值观密切相关。要事第一是关于第二次的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的习惯,是对前面两个习惯的实现、执行和自然流露。它要求我们运用独立意志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即以原则为基础安排人生。\n💡 要事第一是对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的一个实践的过程,先有想法然后创造)\n正文 独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独立意志的定义 独立意志指的是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n💡 视频时代的到来冲淡了人们的独立意志,算法裹挟了一切,娱乐持续性地带给人们表层的刺激,却很难获得深度思考的能力\n独立意志的作用 有了独立意志,我们就可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听命,而且在发挥其他三大天赋拟定出计划之后,就能够积极实施这些计划。\n换言之,如果你能够成为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那么你的自律就是由内而外形成的,是独立意志的具体表现,你所信奉与追随的就是内在的价值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要旨。有了独立意志和诚信人格,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 冲动以及情绪,服从这些价值观的约束。\n💡 大学是培养独立意志的最好的时间,参见钱理群老师《漫说大学之大》\n四代时间管理理论的演化和发展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立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 争取最高的效率。 第三代时间管理法有它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人发现,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崩得死死的,反而会产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惊喜的机会。于是许多人放弃这种过于死板拘束的时间管理法,回复到前两代的做法,以维护生活的品质。 现在,又有第四代理论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n💡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增加了对人的因素都考量,关注鹅和金蛋之间的平衡。\n别让琐事牵着鼻子走 时间管理矩阵 90%第一象限 10%第四象限的问题 有些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疲于奔命,因此只能借助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来逃避现实,稍微放松一下。在这些人的时间管理矩阵中, 他们把 90%的时间花在第一象限事务上,而余下的 10%中的大部分则用在第四象限事务上,用在第二和第三象限事务上的时间则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处理危机的人所过的生活。\n💡 就自己的体验来看,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n用第二象限预防性的眼光来解决第一象限的急迫问题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因为不论是否紧急,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们还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事务来减少第一象限事务的数量。\n💡 第二象限的任务是长期具有增益的事情,例如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序文件的学习,上班和考试差不多,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输入,而非输入,输入更多在于空闲时间的利用。\n什么是第二象限即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第二象限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 等等。人人都知道这些事很重要,却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n💡 这里解释了第二象限的一个定义,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第二象限实际上是很具有长期回报的一种投资,作者举出了四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实际上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通用的,例如专业知识的积累,专注阅读和锻炼。\n用预防型的思维去安排 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 而是机会。他们不会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方式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他们也有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和紧急事件需要马上处理,但是这类事件的数量相对来说很少。他们能够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并不紧急的事务上,即第二象限事务,完成这些活动能够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n勇于说“不”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你对待时间和要事的方式决定了你怎么利用时间。如果你的要事基于原则和个人宣言,那么它们就会入心入脑,你会乐于把时间花在第二象限事务上。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很难拒绝第三、第四象限事务的诱惑,只有当你有意识检查日程,有想法重新确立以原则为中心的事情,才会拥有足够的独立意志真诚地拒绝。\n💡 最近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就是两点,第一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第二,我们把时间投向哪里,那个领域就会带给我们反馈。\n集大成的时间管理理论 回顾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发展及优缺点 每一代时间管理理论都有各自的价值,但是都没有成为培养以原则为中心、关注第二象限事务的生活方式的工具。第一代理论的便条和备忘录不过是让人们注意紧急事务,不要忘记。第二代的计划本可以记录未来目标,但是人们只有时间合适时才会去实现。 第三代尽管教人们逐日规划事务,但是主要强调第一、三象限事务。尽管很多受训者、咨询者意识到第二象限事务的重要性,却无法从第三代时间管理中找到对其管理和实施的计划工具。 不过以上三代理论的演进,仍有可资借鉴的地方。第四代理论便在旧有基础上,开创新局面。以原则为重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强调产出与产能齐头并进,着重第二象限事务的完成。\n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六标准 6 条标准 自我管理四步骤 确认角色、选择目标、每日调整、付诸实践\n以人为本 第四代个人管理理论的特点,在于承认人比事更重要。而芸芸众生中,首要顾及的便是自己。它比第三代理论高明之处在于: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良知为导向,针对个人独有的使命,帮助个人平衡发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且全盘规划日常生活。\n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优点 三代缺点 人们拒绝使用第三代时间管理方法,通常是因为不愿生活变得死板,缺乏灵活性。第三代管理时间的方法总是为了坚持原定的日程安排不顾及个人感受,与一个根本的原则相左,即不管什么时候,人总是比事情更加重要。\n四代先进性的五大原则 第四代自我管理的方法比之前的三代管理方法都要先进,这种先进性体现在以下五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它以原则为基础,切实地创造出一个核心模式,让你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分配自己的时间,看清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和有效的。其次,它接受你内心良知的指导。这种方法让你有机会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最大限度地同你既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同时,它也给你自由和变通,让你在牺牲既定日程安排,服从更重要的价值观的时候心平气和,不必内疚。再次,这种方法确认了你的个人使命,包括价值观和长期目标。这样你在度过每一天的时候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再次,这种方法帮助你明确自己的角色,平衡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每个星期为每个关键角色确立要达到的目标,并做出具体的日程安排。最后,这种方法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计划生活( 需要的时候可以对每天的安排作适当的调整 ),这让你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不必局限于短暂的一天时间。通过审视自己的主要角色而让自己保持清醒,经常想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有一条主线贯穿这五个方面,那就是将人际关系和结果放在第一位,将时间放在第二位。\n授权——高效能的秘诀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n指令型授权 这就是典型的指令型授权,就工作方法的每一步进行详细的指导。 有不少人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可是这样做事情的实际效果如何呢?如果事无巨细全部都要一个人来做的话,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 有一种方法比这好得多,也更加有效。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充分认可他人的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以及独立意志。\n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n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理解最终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 为中心。要投入时间,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n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事先告知对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避免无谓的摸索,但不要告诉做什么。 要让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明确指导方针,放手让他们去做。\n可用资源 告知可使用的人力、财物、技术和组织资源以取得预期的成果。\n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n明确奖惩 明确告知评估后的结果— —好的和不好的— —包括财物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n以要事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我列出来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全都属于第二象限事务的活动,每一个习惯都针对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将这些习惯运用于日常实践中的话,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n总结 这篇文章探讨了有效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核心原则,强调独立意志作为自我管理的基础,帮助我们主动选择和行动。时间管理理论的演变展示了从简单事务处理到关注个人价值和目标的重要性,特别是使用艾森豪威尔矩阵来区分紧急和重要事务,以集中精力于长期回报的第二象限事务。勇于说“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而责任型授权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整体上,文章强调将生活和工作重心放在重要事务上,以实现个人目标和提升幸福感。\n","date":"2025-05-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AB%98%E8%83%BD%E6%95%88%E4%BA%BA%E5%A3%AB%E7%9A%84%E4%B8%83%E4%B8%AA%E4%B9%A0%E6%83%AF/250510/","summary":"这篇文章探讨了有效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核心原则,强调独立意志作为自我管理的基础,帮助我们主动选择和行动。时间管理理论的演变展示了从简单事务处理到关注个人价值和目标的重要性,特别是使用艾森豪威尔矩阵来区分紧急和重要事务,以集中精力于长期回报的第二象限事务。勇于说“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而责任型授权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整体上,文章强调将生活和工作重心放在重要事务上,以实现个人目标和提升幸福感。","title":"第五章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content":"书接上文 那天早上我们逛完了市区,然后就开车出发去阳朔,留给特种兵们的时间不多了,加油。这次我们出发前先加满油,然后上路,因为是星子开车,我这边就睡了一会,差不多,下午两点多到相公山的嘛,本来宝子们考虑是去相公山看 🌄 的,这个还蛮出名的,但是考虑到行程和时间,就上去看看拉倒了。本来前几天看天气以为会下雨,有那种云雾缭绕,飘飘欲仙的那种朦胧美的时候,但是没有。\n正文 相公山 相公山 🎫60rmb,自驾过去要穿过弯弯曲曲的山路,是比较考验老司机的车技的。最好是提前搞点水和食物,景区的东西都比较贵,一瓶水三块钱,晕。🧄 了,这次不多逼逼,直接上靓照吧,山水看多了,得自我欣赏。我 hhz 旅游是专业,道具是带得很全的,我卓哥的 📹 技术也非常 nice。\n仙人跳(台) 本来我们正陶醉在 60 块钱付出的靓照的时候,忽然看到对面平台上有靓仔。我靠,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这山 tm 这么抖,这些哥们怎么上去的。后来智囊团发力了,我们四个人经过分析和讨论,hhz 提出方案,星子验证可行性,正当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买烤肠的阿姨给了我们希望,同时根据视频的指引以及徒步软件两步路的支持,我们出发了,谁也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 ⚠️,但是冲就完了。\n这段山路是有点险峻的,不过还好,但是比较拉垮的是我这次穿的鞋子,防滑太差,导致我没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一步小心掉下去就 🐔 了。这个路有 xuewei 一丢丢难度,但最难的也就是这个差不多三米左右的一个岩壁,爬上去再走两步路就到了,一个人估计够呛,最好是有两个人,外加一个人去指导。对于星子和卓子这种专业攀岩选手来说,是毫无压力的。\n这种感觉,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会,山里真的还是比较容易迷路的,你可以不相信自己,但是你可以信任团队的力量。我还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说实话,感觉虽然很年轻,但是不太敢冒险,缺失这种勇气,导致虽然过了二十多年,平平安安但也了无生趣。当然我们也不鼓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建议要在专业人士的保护下,这座仙人台并不是一个开发的景点,而是一个野生的平台,充满危险的诱惑,下面就是万丈深渊。\n漓江 漓江,对于阳朔应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有与渔民一同捕鱼的鸬鹚,这种小生物还是蛮可爱的,但是也蛮可怜的。我们下山之后开车去兴坪古镇,去 20 元人民币打卡地。到达山脚下差不多五点多了,在这里打了会水漂,经过星子的指点,感觉有了一点成就感,就是手臂第二天巨疼 😊。经过轮渡我们到了河对岸。\n20 元人民币打卡地 当时几天前,我们都还在电脑上,拿着人民币比划,现在来到了现场,感觉还真是不一样,当时到的时候以及六点多了,再晚就要天黑了,还好赶上了,不过有一说一,这里的配套的设施还不健全,路上还是蛮多灰尘的。有很多小姐妹在这拍写真照,确实不错。特种兵们永远在和时间争分夺秒,考虑到此行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遇龙河竹筏,本来我们打算就在周边住下的,明早去的,但是时间是不等人的,我们于是在晚饭的时候商议,八点抢票,然后明早去,这里我提醒各位宝子们,节假日期间,水厄底到综合码头这一段太火爆了,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讲,这段性价比是拉满的,一定要提前填好个人信息,两个人同时抢票,我这边手速无敌的,一分钟就抢到了。星子就没那么幸运了,只能换上游的一段。价格偏高,但是最后体验还是不错的。\n西街 当天晚上就出发去了西街,这个吧,说实话,不好评价,这个和大多数网红街没什么区别,就是有迪厅,有民谣酒吧,我们在阳朔县城的依水阁住下,从差不多九点多到十一点过去玩了一下。\n遇龙河 第二天一早八点吃完早饭就出发去遇龙河,时间不等人啊。而且要取票,这段很火爆,所以我们等的话也花了不少时间。景色如下,我这边会发布 bilibili 纯享版的。当然预计时长 50min 的竹筏,实际上 30min 就玩完了。\n状元道 去月亮山没开,hhz 去了状元步道,然后因为时间有限,没办法看完整个十里画廊了,简单拍了一点风景就要返程了。\n归途 这个是这段旅行最蠢的一段地方,最不该在节假日的最后一天回去,哪怕再请一天假,也比在高速路上堵 17 个小时要好。回去 tm 都 4:30 了。星子到深圳都第二天早上 6:30 了。这 tm 的纯牛马。然后高速下面的小镇,仿佛被洗劫一空,走了四五家店,都没米饭了,最后在尽头找到了一家,被薅一顿也没办法,肚子要紧。因为实在堵得受不了了,十一点多多时候,去了怀集下面的一个会所去泡脚,叫浴足也行,第一次去,md 还怪害羞的,鉴于星子是老师傅带路,体验了一波,不得不说,嗯,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服务是正规的,本地的大姐按摩真的有一手,按摩真的还是很疼的,hhz 感觉第一次还是有点害羞,我这边虽然感觉按的有点疼,但是搞完之后浑身很爽,旅途的疲惫能缓解一些。最后感谢星子和卓子的全程交替驾驶,半夜在高速上堵车,超车,真的是不容易,后面真的节假日避雷,没苦硬吃,见证了一次类似于春运的牛马大迁徙。\n总结 虽然本次出行,假日就三天那么短暂,72 小时之内,我们创造了游完桂林的奇迹,虽然说过程很坎坷,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差不多我们四个人,也已经很节约了,每个人差不多 570-600 左右,包含餐食,油费,高速费,景点费,杂七杂八的费用,没包含车的保养费。我要对这次的旅行打分的话,我感觉可以打到 4.88/5 分,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当然还没有最爱的人哈,这种氛围感在整个的人生成长阶段是一份非常厚重的大礼。\n参考链接 【桂林阳朔旅行攻略,超详细,看这一条就够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w4m1c7ab/?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这个是路线简介 【清明假期|桂林纯享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a4m1f7sp/?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这个是 vlog 直观感受 【桂林自由行攻略,超详细旅游干货合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21v7gh/?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3~5 月份来桂林玩,千万不要不做攻略就冲,不然真的很容易踩坑。#桂林旅游 #桂林旅游攻略 #桂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jkveceqm/?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这俩是简短攻略 【人均 300 两天一夜!吐血整理保姆级桂林攻略!!片尾附详细路线,记得码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m4y1p7ff/?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穷游的不错选择 【三维图解:桂林,自驾游路线!(建议收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1421t7zs/?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花了三年时间,走遍了桂林将近 100 个小众景点,精选了 20 个适合十一的小众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p4y177fb/?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这个比较小众,但是比较有逼格 【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是‘宰天下’?实地体验广西阳朔现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uupyiedk/?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这个姐姐够漂亮,讲解也不错 【vlog | 一个人去桂林阳朔怎么玩?这辈子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w4y1d7am/?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这个姐姐的讲解贴合生活 https://surl.amap.com/5fkvkex1k51c 怀集丽豪休闲会所 https://surl.amap.com/52pilat1ie5c 依水阁酒店 仙人台攻略 【清明时节】 漓江水漂\u0026amp;遇龙河竹筏 | 纯享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6dkykerr/?share_source=copy_web\u0026amp;vd_source=56e130e1d5d5b932c7ffdb63979325dd 致谢 行文至此,这段清明节的旅行慢慢落下了帷幕,回想过去清明的时候,油菜花开,纪念我们的祖先亲人,如今远在他乡,很多时候,感觉在一些细节上做得还不是很好,和家人沟通的频率还是欠佳,打电话也不知道说什么,现在很少回去了。当然,对年轻人来讲,最终都是要去追自己的梦想的,不能一辈子留在故乡,但当真正成为游子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断肠人在天涯的这种感觉。\n","date":"2025-04-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qingming_guilin_trip-2/","summary":"这次清明桂林之旅虽然短暂,但行程丰富而充实:爬相公山挑战仙人台,打卡漓江20元人民币景点,体验遇龙河竹筏漂流,虽返程堵车艰辛,但与好友同行,收获满满,青春的记忆值得珍惜。","title":"[清明时节] 你好阳朔-山水绕城"},{"content":"前言 本来在清明节前两天打算放假的时候好好睡个懒觉,然后在家躺尸的。但由于我 hhz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出游计划,我就舍命请假陪君子,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鉴于我们两个人都没买票,本以为要泡汤了,但是星子刚好搞来一个新 🚗,那就 go!在节前的晚上,我抽空研究了桂林的一些基本攻略,但是真正实战下来,还是发现 hhz 更会玩啊,红薯和抖音玩得溜的一批。\n正文 沿路风景 星子从深圳早上八点多出发,我们四个人差不多十点半左右从广州出发,节假日的高速还是有点堵的,到达广西的的时候,就慢慢感觉到地貌有点微微的变化了。\n夜宴 到达桂林市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全程从深圳坪山到广西桂林耗时 12h 左右。先前做的攻略就是有啤酒鱼,鸭脚煲这种特色美食。然后我们先是预定了一家客栈,叫做沐兰坊两江四湖象山公园店。后面其实体验下来,环境还算不错,就是早上施工很难绷,影响睡眠,四个人三人间 347。这个鸭脚煲,大家的评价是除了鸭脚其他都好吃,啤酒鱼我们加了一斤鱼,整个感觉下来也嗨不错,要沾点辣椒酱会好吃一点,吃饭四个人大概是 291,一共线上线下拼了两个套餐。\n步行街 吃晚饭,差不多九十点多,本来计划去看日月双塔的,但是在步行街上耽误了比较久的时间,在这里搞了一点纪念品,但是后来发现还是巨贵,为广西文娱贡献了 100rmb 的力量。有一说一,桂花糕不错的,十块钱买了一包,本来想着带回去给同事的,但是爬山的时候就炫完了。\n日月双塔 日月双塔,其实当天去的太晚了,灯都灭了,只能粗粗看看了,然后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本地大爷大妈会拉客,就问小伙子,我介绍你一个看漂亮小姑娘跳舞的地方,免费看去不去,实际上这种夜店或者酒吧对于我们来讲没有太大的吸引力。\n江畔 这个江畔钓鱼佬不少,还有很多驻唱歌手,我倒还是蛮喜欢这种氛围的,桥洞底下的这种露天 ktv.\n逍遥楼 这个楼,顺路也就路过看看了。\n象鼻山 第二天早上是比较悠闲的,从晚上差不多凌晨睡到早上九点多,除早上楼下打孔装修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我们先是去了附近必去的打卡地,象鼻山,这个是免门票的。我们刚进去的时候,买了一份桂花糕,十块钱八个,就当作早餐了。相公山说实话还蛮不错的,我就勉为其难放一张靓照吧,平时我的文章里考虑到大家的隐私都不会放包含人物的照片的。\n桂林米粉 中午去嗦粉,有一家叫做板板车米粉的一家店,我 hhz 说特别正宗,6 块钱的米粉,两块钱的卤蛋,这次我加料比较狠,忘记了老板的提醒,这个辣椒非常辣,md 结果吃得满脸通红,结果后来拉 💩 感觉都是被肠道都像灼烧一样,厉害了,我的 🌶️。\n总结 然后中午我们就结束了市区的旅行,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景区,相公山。桂林市区给我的印象,其实也嗨不错,这座城市,有历史,有文化,有温度。\n","date":"2025-04-0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qingming_guilin_trip-1/","summary":"作者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桂林的美丽风景和美食中,尤其是那种临时决定出行的兴奋感。虽然有些计划没能实现,但这种随性和与朋友的互动让旅行更显得生动。整体来说,这段经历让我对桂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和朋友们的旅行时光。","title":"[清明时节] 桂林市区 - 两江四湖"},{"content":"前言 本来在清明节前两天打算放假的时候好好睡个懒觉,然后在家躺尸的。但由于我 hhz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出游计划,我就舍命请假陪君子,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鉴于我们两个人都没买票,本以为要泡汤了,但是星子刚好搞来一个新 🚗,那就 go!在节前的晚上,我抽空研究了桂林的一些基本攻略,但是真正实战下来,还是发现 hhz 更会玩啊,红薯和抖音玩得溜的一批。\n正文 沿路风景 星子从深圳早上八点多出发,我们四个人差不多十点半左右从广州出发,节假日的高速还是有点堵的,到达广西的的时候,就慢慢感觉到地貌有点微微的变化了。\n夜宴 到达桂林市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全程从深圳坪山到广西桂林耗时 12h 左右。先前做的攻略就是有啤酒鱼,鸭脚煲这种特色美食。然后我们先是预定了一家客栈,叫做沐兰坊两江四湖象山公园店。后面其实体验下来,环境还算不错,就是早上施工很难绷,影响睡眠,四个人三人间 347。这个鸭脚煲,大家的评价是除了鸭脚其他都好吃,啤酒鱼我们加了一斤鱼,整个感觉下来也嗨不错,要沾点辣椒酱会好吃一点,吃饭四个人大概是 291,一共线上线下拼了两个套餐。\n步行街 吃晚饭,差不多九十点多,本来计划去看日月双塔的,但是在步行街上耽误了比较久的时间,在这里搞了一点纪念品,但是后来发现还是巨贵,为广西文娱贡献了 100rmb 的力量。有一说一,桂花糕不错的,十块钱买了一包,本来想着带回去给同事的,但是爬山的时候就炫完了。\n日月双塔 日月双塔,其实当天去的太晚了,灯都灭了,只能粗粗看看了,然后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本地大爷大妈会拉客,就问小伙子,我介绍你一个看漂亮小姑娘跳舞的地方,免费看去不去,实际上这种夜店或者酒吧对于我们来讲没有太大的吸引力。\n江畔 这个江畔钓鱼佬不少,还有很多驻唱歌手,我倒还是蛮喜欢这种氛围的,桥洞底下的这种露天 ktv.\n逍遥楼 这个楼,顺路也就路过看看了。\n象鼻山 第二天早上是比较悠闲的,从晚上差不多凌晨睡到早上九点多,除早上楼下打孔装修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我们先是去了附近必去的打卡地,象鼻山,这个是免门票的。我们刚进去的时候,买了一份桂花糕,十块钱八个,就当作早餐了。象鼻山说实话还蛮不错的,我就勉为其难放一张靓照吧,平时我的文章里考虑到大家的隐私都不会放包含人物的照片的。\n桂林米粉 中午去嗦粉,有一家叫做板板车米粉的一家店,我 hhz 说特别正宗,6 块钱的米粉,两块钱的卤蛋,这次我加料比较狠,忘记了老板的提醒,这个辣椒非常辣,md 结果吃得满脸通红,结果后来拉 💩 感觉都是被肠道都像灼烧一样,厉害了,我的 🌶️。\n总结 然后中午我们就结束了市区的旅行,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景区,相公山。桂林市区给我的印象,其实也嗨不错,这座城市,有历史,有文化,有温度。\n","date":"2025-04-0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qingming_guilin_trip-1/","summary":"作者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桂林的美丽风景和美食中,尤其是那种临时决定出行的兴奋感。虽然有些计划没能实现,但这种随性和与朋友的互动让旅行更显得生动。整体来说,这段经历让我对桂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和朋友们的旅行时光。","title":"[清明时节] 桂林市区-两江四湖"},{"content":"封面图 广州的三月底已经逐渐开始变得热了起来,各种小生物都开始躁动起来。\n前言 周末主要还是睡觉和收拾房间,一个人多少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意外地从阳台翻出一张好用的桌子,遂搬过来作为主要的学习平台的支撑。这种没有跑步,目前还处于一个较为深刻的过渡期,主要精力花在了博客优化上。\n本期推荐青青的 2025 手帐,在学生时代,体验过一段时间的这个笔记本,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n正文 本期在 memos 中收到的 topics 如下:\n热爱生活,陶醉生活,受到创新性的驱动,感悟于历史。 时间因果论的概念搭建 锚点消失了 奇怪的梦境切入点 短语式编码与解码 在 mar 11 的时候,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记得记录下来,其中提到了一种方式,就是用短语式的方式来暂时存储当时的想法。例如当时写下了:防蚊、压力缓释、早睡、拉屎、吃丰盛早饭、积累、写日总结、广场舞、跑步、踢足球、单杠、花园生活、火星救援、计划偏差、思维方式。\n我们可以把这些短语重现复现为我们需要的画面或者值得讲的故事,例如,在夜晚睡觉的时候需要挂好蚊帐来防止蚊子的侵扰,在忙碌一天回去之后要做好压力缓释的准备,不应该在睡前刷太多的视频了,必要的时候去跑跑步,避免在 23:00 之后睡觉,早上起来记得上厕所,然后记得煮一顿丰盛的早餐,前提是前天晚上不熬夜,然后要定时在 memos 中积累,写日总结。\n然后在那一天去楼下散步的时候,发现很多大妈在小区里跳广场舞,不禁感慨还挺有意思的,跑完步确实能缓解很多疲惫,另外在拉单杠的时候,看到有一家亲子三人,在小草坪上踢足球,儿子当守门员,我以为老爸出球会很柔和,没想到,父子俩一个敢提一个敢接,守门员的儿子发挥的确实很勇敢,\n整个花园生活对我来讲,我觉得还是蛮有活力的,和学校有些相似,之前在学校的时候下了晚自习基本上就去操场上跑跑步,然后拉拉单杠,回去和舍友唠唠嗑就睡了。对于忙碌一天的收尾还是很有益处的。\n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天晚上很晚回来,点了小象超市的外卖,本来想着送一瓶酸奶给小哥的,但是阴差阳错之下,小哥让隔壁的小姐姐把外卖送上来,而且当天确实因为手机自动进入了睡眠模式,反而有些弄巧成拙了,小哥打了很多电话没接到,挺不好意思的,后来重现给他打赏了 6 元,才发现送了几千单,打赏的不过几单。这种预期的输入和最终输出之前的差异,不禁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电影《火星救援》,在相对运动的时空,伴随着无数的意外,最终仍能克服困难,用科学和无畏的意志来实现这一壮举。这两件事情,好像有冥冥中的相似,却又成为镜子的两面。当面对计划偏差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n时间因果论 青年人时常因为未来而焦虑,实则,克服焦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去合理的规划,特别是在刚毕业的这个年纪,从校园走出来,一下子从集体的环境,到一个人要去探索这个陌生的社会,多少会产生一些难以适应。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观念就是:\n我们把时间花在哪里,最终哪一个领域就会有成长。\n之前在和云探讨未来的选择的时候,我们也时常忧虑,担心自己被时代遗弃,不知道该做何选择,但实际上,和自我和解,急不得,也不能无动于衷,要恰如其分地去行动,或许才能找到答案。\n热爱生活 我非常感谢云的一点在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一直鼓励我去前行,这种感觉很像我看过的一本书,叫做《生死链》。现在我希望专心去运营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渐恢复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能力,实际上这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多,对空闲时间利用得不够好。\n梦境与锚点 有一天中午十分钟午休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做一种奇怪的梦,睡得不是很安稳,所以晚上还是要早点休息,另外关于锚点,我们也可以具象为可以学习的榜样。\n文摘 人们首先解决生存需要,然后寻求实用性,接着追求舒适性,后来又享受快乐,从而变得荒唐奢侈,最终变得疯狂并浪费物质。\n\u0026ndash; 维柯,意大利哲学家\n我对 ai 的看法是,ai 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人类与它共同创造,创造的结果好坏与使用它的人的质量高度相关。\n与 ai 交谈不像在与一个人交谈,而像在与人类的集体思维交谈。ai 不应该让你减少思考,而应该帮助你增加思考,ai 是你的杠杆,可以让你拓展自己。\n\u0026ndash; alex komoroske,美国程序员\n如果没有人读博客,为什么要写呢\n让我们坦率一点吧,你写了一篇博客,根本就没有人读。\n至少,没有你想要的那么多读者。你把自己的想法倾注在文章,精心构思每个句子,选择合适的图片\u0026mdash;-然后什么反响也没有,没有点赞,没有分享,没有互动。\n那么写博客的意义何在?\n首先,关于写博客,有两个误解。一个是只要我写出了好文章,读者自然就会来。不,他们不会来,网上有几十亿篇博客,好像浩浩荡荡的飓风一样,你的博客只是风里的一片叶子,谁会注意呢。\n另一个误解是如果没有人阅读,写作就是浪费时间。\n博客有自己隐藏的价值。你写博客不是为了别人的掌声,而是因为你自己的需要。\n博客使人头脑清晰。它帮你理清思绪,锐化视角。当你写作时,你会思考得更好。当你思考得更好时,你会做出更好的成果。\n博客的目标读者,其实不是互联网人群,而是未来的你,你的文章会让你看到自己思想的演变。\n此外,未来也许有一天,某个真正需要你文章的人,会找到它。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比一篇病毒式传播的文章,影响力更持久。\n写博客有点像街头摄影。你手拿相机,漫步在城市中。你看到一个场景\u0026mdash;-一个充满光、影、人性的瞬间,就拍下了它。\n没人关心你拍到了什么。但这不是你摄影的原因,你摄影是因为你看到了一些东西。\n写博客也一样。你写博客是因为你在思考,因为你在观察,因为你希望把它放在某个地方。\n如果有人读了,那就更好了。如果没有,工作还是完成了。\n这才是真正的重点。\n对我们普通人来讲,ai 意味着什么。\n我认为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媒介的转变所带来的深度思考的趋向。\n我们的都知道,人的一生精神文明的最高峰,估计就在大学时刻,在高考结束之前人的自我意识是被压抑着的。在大学结束之后,人生的道路就开始变得宽广起来了。\n但今天我想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谈谈 ai 对我的感悟和启发,我认为我要借用两本书来说明我的观点。一本书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本是《娱乐至死》。如果说还可以加上一本,是柏拉图的《理想国》。\n我从 ai 发展的元年就开始关注,本科也是做的和此相关的内容。那时候我接触了 newbing,openai 还是后来认识的。但后来一直是和 openai 在相处,见证了从 3.5,4,4o,o1 模型的不断迭代,也确实发现 ai 能解决非常专业的问题。哪怕这些问题我怎么搜索也解决不了。\n现有的大模型完全可以充当我们的老师,那我们不禁要问了,它为什么这么厉害 👍。答案就是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包括人类有的联想的能力,捕捉细微的特征。\n对图像识别而言,在专业任务的处理上,模型对最佳性能在一轮一轮不断训练中能达到一个很完美的水平,在过拟合之前,拥有很不错的体验。\n我们和 ai 的差距在哪里,我认为一个是我们的思维认知上,我想我的思维认知还停留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说人话就是人有弱点,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 ai 没有这些羁绊,或许终有一天他们也有会自我意识,在有一天晚上的时候,我和 newbing 在聊天对时候就发现了这一天,随着马斯克对 ai 的联名倡议,ai 变得似乎更加可控了,但我还是有理由相信,深度思考背后 ai 能具有人类对思维,如果这能实现,哲学的教科书就要被重写了。\n我一生要回答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该如何认识我自己。而构建一个更个性化对 ai 则需要掌握一定的训练技能,和庞大资金的支持。\n在我和 openai assistant 对话时,确实能允许模型进一步蒸馏。也就是融入存储的数据,迈向个性化的一步。\n目前我认为 deepseek 最牛逼对一点就是开源,在阅读相关报道和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团队成员,是来自各专业的顶尖学者。所以我很好奇,怎么 deepseek 的语言功底这么深,我想 deepseek 的母亲对此一定很欣慰吧。能将自己毕生的才华贮存成丰厚的养料来孕育一个伟大的生命,这是很棒的目标,也是我一直期望在做的事情。\ndeepseek 现在面临的两大方向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那就是对边界的认知,它能在风口上是众望所归,但我更希望这朵浪花不要从此消失在沙滩上。或许真正去分析去看懂他们技术和原理的人不多,大多数人了解的都还是表层,股民关注他对硅谷巨头的冲击,普通人渴望拥有顶尖模型的占有欲。这和我们本身是类似的,但我们也要跨越这一步。因为这不是我们正在需要的养料。\n生活告诉我每时每刻都在选择,deepseek 也不例外,它将面临一次剧烈而痛苦的转型,真正成为国之重器。选择了真理,就要容忍谎言的存在,选择了智慧,就要承担懒惰的后果。\n现在我还是不爱打扫房间做饭洗衣服,因为过去这些都不用我做。所以对 ai 来说也一样,ai 的背后是他们的缔造者,这些缔造者们可谓是先驱,他们很接近纯粹,一定是有自己纯粹的理想追求的年轻人。就和梭罗一样,对自己热爱的领域有无比的热情。但最终也会要面临选择。\n我们作为人存在,对我们身体和灵魂的了解一定还不够深。但我很喜欢星子的一段话,他说 ai 很卓越,但需要一段好的养料。我想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么,包括我看过的《项塔兰》。我还有个大胆的推测,ai 促进东西文化的交融,说不定会引发新一场的文艺复兴。\n在西方,我们很容易从建筑风格上看出,西方哲学对人,对自我的认知是孜孜不倦的。从宗教科学的发展来看别具特色。而东方的瑰丽在于辩证和天人合一,这本身就像 ai 两位伟大的父母,西方以天行健的脚步去求索,而东方以其独特的厚德去载物。\n事实上据我的了解,deepseek 最伟大的创新实际上就在对模型和硬件性能的利用上,将流水线跑得更加完美从而极大降低了硬件开销。但卓越技术的开发我认为可能需要东西方合作。\n但似乎是我在做一个美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会加剧世界格局的动荡,从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引发的工业革命,似乎动荡深化了这种交融,但和平就很难保障了。\n回到最初的起点,我们好像做了一场很大很大的梦,反正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没必要考虑那么多,对世界我们是过客,但对我们自己和家人则是全部。\n我希望在我们的小宇宙里,能更多去关注自己能改变的和能影响的,这将变成一个娱乐与学习的时代,关键在于我们的选择。\n\u0026ndash; matrixcore @fri,feb 7\n总结 本周的记录充满了思考与感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到对时间、因果、计划偏差的深入思考,再到 ai 技术的发展与人类认知的关系,每一个话题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探索;短语式的记录方式帮助我们捕捉生活的瞬间,而时间因果论则提醒我们,所有的成长都源自于我们投入的时间。面对计划的偏差,我们需要灵活调整,而非焦虑不安;ai 的浪潮中,我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ai 可以成为我们的思维杠杆,但真正的深度思考仍然需要人类自身去探索和实践;最终,生活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不断地选择、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无论是记录博客,还是与 ai 对话,都是我们认识自己、拓展边界的一种方式。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在这些记录中找到成长的轨迹,也能在不断的思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n","date":"2025-03-2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50323/","summary":"本周的记录充满了思考与感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到对时间、因果、计划偏差的深入思考,再到AI技术的发展与人类认知的关系,每一个话题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探索;短语式的记录方式帮助我们捕捉生活的瞬间,而时间因果论则提醒我们,所有的成长都源自于我们投入的时间。面对计划的偏差,我们需要灵活调整,而非焦虑不安;AI的浪潮中,我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AI可以成为我们的思维杠杆,但真正的深度思考仍然需要人类自身去探索和实践;最终,生活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不断地选择、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无论是记录博客,还是与AI对话,都是我们认识自己、拓展边界的一种方式。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在这些记录中找到成长的轨迹,也能在不断的思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title":"[生活小结] 时间因果论的概念搭建"},{"content":"封面图 从北京起飞不久后,透过舷窗拍摄的风景。\n前言 最近感觉写作和表达的愿望,没有那么旺盛了,读完一棵小树的文章:为什么忙起来就没有表达欲?,略有启发。小树从大脑带宽和压力反应两方面来进行阐述。\n想象你的大脑是一台电脑,它同时运行着多个程序。当你特别忙的时候,大脑的 cpu 和内存都在处理工作相关的事情,自然就没有多余资源来处理「表达」这个程序了。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给大脑「清理内存」:把要做的事情写成清单,一件一件来,别让太多事情同时挤在脑子里。\n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样的,写作需要很高的心理及环境需求,可能大脑在面对这种情景时候需要不一样的波形和节奏。一旦这项活动很难开始,或者被其他的事情所干扰的时候,写作就难以为继。\n正文 周四的晚上下班忙完,重新对 memos 里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档,发现这里面的内容记得虽然不多,但是很有价值,有些时候记录下来的灵感和想法,竟然还是非常奏效的,我之前写过一句话,我觉得很值得揣摩,“过去的自己是现在和未来的老师“,看上去是一句毫无意义的漂亮话,但实际上,这句话所站在的维度很高,忙忙碌碌,那就是只能看到眼前的柴米油盐,过去所遇到的问题还会反反复复再犯,人生毕竟是非常短暂的。\n去年二月份写过一篇文章,末端创作的方式,里面提到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就是如何去解决末端创作的痛点。我个人感觉最明显的,我们所经历的,好比是“大浪淘沙”,怎么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离不开记录反思和总结。这个说实话,和四象限工作法是一致的,如果每天所有的事情全部是第一象限,那到了晚上整个人的状态是比较疲惫的,很难再去做第二象限的事情,保持长期且有价值的数据的输出,这是很不利的。\n灵感的匮乏,本质上是因为导向的失误和撷取的难度过高,而那些更加轻易获得刺激的解决方案更容易占据上风,这使得思考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而对于思考的整合则更为珍贵,整理出体系和逻辑则更为困难,依附在逻辑之上技能因为得不到训练成长则更为缓慢。\n所以那段时间在研究少楠《笔记的方法》并结合 flomo 和 memos 进行实践。但是经过一年来看,这个理念和方法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n构建精神家园 翻看 memos 之前的历史记录,比较多讨论的点就在于,怎么缓解压力,怎么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怎么优化自己的生活。其中列了一个第二象限的待办事项:\n【二】培养精神境界和自己生活的城堡,关于时间和伴侣的思考,关于运动和健身的思考,关于古诗和诗词的探讨,其实打游戏本身也是一种释放的方式,只是显得没有那么优雅,更糟糕的是,玩物容易丧志。 从前尤爱古诗词,现在翻阅两卷都觉得匆匆。诗词里的意象恍若和现实格格不入,科技扭转了媒介,然而千篇一律的快餐吃多了,再遇到百年的陈酿也觉得索然无味。因为快餐不仅改变了口感,也改变了习性,节奏。茫然中自在追寻,亦非批判现有的生活,因为那也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只是要将那些感到不适队迷惑的地方,加以拾起并解答。\n我们所严重依赖的,必将反过来控制我们本身。我们亦不应抱有科幻性的幻想,尼采的超人主义哲学至少有部分是荒谬的,存在主义为生活带来了绝大部分的意义,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其对心灵的控制,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虚无或将成为存在的解药。白天我们追求幸福,然则夜晚我们应放空幸福。试想收到生日礼物或圣诞礼物的那一天,是否激动地睡不着觉。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我们追求幸福,是因为我们在遭受苦痛,人不会凭空追求幸福,只是因为我们不想坠入恐惧。而烟,酒,书籍,爱情,荣誉,亲情等附加之物通过我们的五官进入我们的感觉,最终使得我们对此产生附着力,我们回应刺激的本能就是思考,但过度的思考会损耗生命。至少在当下,我认为幸福不是必需品,放空自我,减少依赖,追求恬淡虚无,或许才是应该对天平施加力的一端。\n这里面摘录了之前的一些思考,比较有代表性,我觉得个人精神世界成长较快的时间,分别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当然可能是因为学生时代时间比较充裕,有足够的时间投入于自己的爱好。\n目前的不足以及计划 首先,第一点不足,在于充分得利用空余的时间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刷视频、打游戏等娱乐行为应该适量,并减少,应该替换成读书,锻炼。有很多阅读和拆书的计划被搁置了,越是陷入焦虑和困境,越是没办法做正确的事情,“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精神世界的缺失,会使得人尤其难以面对挫折和孤独。\n当前的计划,首先在环境方面,在家居方面,搭建了书柜,电脑桌,现在就差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我个人感觉,刷视频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满足,但是于长时期无太多增益。\n当然,在 memos 也列出了一些其他的建议,例如怎么更好地总结生活:看一下怎么去对每周的生活进行总结,不管是纸质的也好,还是电子版的也好,其实最困难的个人感觉是执行,不是么,计划的太好,也需要去执行,不然就是无稽之谈。\n总结 这篇文章探讨了写作和表达欲望的波动,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动力。作者分享了对大脑带宽和压力反应的理解,并提到了如何清理内存来激发表达欲。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回顾了过去的思考和成长,探讨了精神世界的建设以及当前的不足和计划。通过搭建书柜、电脑桌等环境,以及减少娱乐时间,作者希望在精神世界和生活规划上取得更多进展。最终,文章呼吁执行计划的重要性,强调计划的执行才能转化为实际收获。\n","date":"2025-03-0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50309/","summary":"这篇文章探讨了写作和表达欲望的波动,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动力。作者分享了对大脑带宽和压力反应的理解,并提到了如何清理内存来激发表达欲。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回顾了过去的思考和成长,探讨了精神世界的建设以及当前的不足和计划。通过搭建书柜、电脑桌等环境,以及减少娱乐时间,作者希望在精神世界和生活规划上取得更多进展。最终,文章呼吁执行计划的重要性,强调计划的执行才能转化为实际收获。","title":"[安静思考] 诗词,宛若百年陈酿"},{"content":"前言 转眼春节假期已过,有必要对这十天做一个总结,为国庆假期提供经验教训。\n正文 这次的春节体验我感觉没有去年来得更深刻丰富,我认为是认识和行为上却少一种新鲜感和创造力。但即便如此,面对新的人和新的事物,在来去匆匆的光阴里,仍有可圈可点的地方。\n前戏 25、26 的时候,周边的商铺和餐店陆陆续续关门,这两天也没干什么正事,就收拾收拾屋子,修修博客。也懒得做饭和买菜,整个人的状态比较慵懒。不做过多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迁移 memos 的过程中和云探讨这样一个问题:\n这项服务目前托管在 vps 上进行独立部署。主要用作日常的灵感收集,这个娱乐的时代,我个人感觉我们是输入的多,而输出的少,然后就失去了最宝贵的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样的,工作完回去宿舍之后,刷刷视频,晚上就过去了,然后又是轮回,周而复始,很难进步,所以我感觉工作了一年,个人成长方面极为有限。包括我使用了一年来看,成长的瓶颈不在于工具不够好,而在于没办法驱动自己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还是贪图片刻的欢愉。很多时候会发现,遭遇过的问题会反反复复出现。但往往就是那些基本的环节,小到吃饭睡觉,都做不好。而且是持续性地做不好。\n渐进 在回去的路上,看了看书,看倦了就眯一会,在火车上,确实难以入睡,然后被吵醒后就不怎么睡得着了,打了打斗地主,次日五点多就到站了,叫了顺风车回去。\n七点多到二舅妈这边的时候,母亲也起来了,去外婆家,坐在篝火旁,喝着鸡汤配着饺子,和舅舅聊聊世界格局及科技进步,聊聊行业发展和未来走向。过年期间正赶寒潮,历来比较暖和的江西,早晨也是大雾和满满的白霜。\n然后就去补觉,醒来就到中午了。下午和弟弟,侄女去看二舅舅养的大鹅。有意思的是田野里有很多乌鸦;亮哥钓了很多鱼并自建了一个“鱼库”。\n除夕 年夜饭是很丰盛的,每年最开心的瞬间,一定会有这一刻,吃完晚上放烟花。\n正月 初一初二,最主要的是拜年,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千百响。另外陪弟弟烤点年糕,摘点柚子。\n初三一个人去野区逛了逛,顺手拍了点风景照。\n你好,南昌 31 号早晨离开小山村,出发去南昌,计划一日游。提醒各位宝子,假日景区的门票要提前预约的,我平时太宅了,也没关注这些。先去了八一广场,中午去鱼米之乡吃了份南昌菜,微辣也很辣。下午去珠宝街和万寿宫打卡,人山人海。容我吐槽一句,网红景点重复度实在太高。\n遗憾没去滕王阁,但是也从外面看了看,有点微雨。返程很堵,司机开得很猛。\n后文 回来的这几天也比较颓废,似乎还在贪恋这剩下的假期,然而时间究竟是不饶人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我也依旧像那个不到最后一个晚上不写作业的小学生,不到最后三天不补作业的初中生,在最后的一个小时里,回顾了这十天的经历。\n我也一直很感谢云的鼓励,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在面对认识自我时,我们是一个“局内人”,我们囿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有时候他人善意的提点或许能成为破局的关键。\n上次看这些话,并不是没有什么感触。但我又想,也许我尚未经历,说些什么可能都会显得比较苍白。不过一直都致以真诚的祝福给佳伟,希望你的生活多些惊喜和希望,多些感动和轻松的时刻。这些话我并未回应太多,就当是暂时收藏下来,我觉得后面我亲历后,也肯定会有共鸣,也可能当时再看,也会生出力量。\n总结 高考命题作文只给我们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流水账比这个好写的多,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的动人的笔触,生活本身就是一道佳肴,无需过多的调料,只是我们不善于捕捉,在晚餐回来后遛弯的时候,我购买了相册和相纸,希望借助打印机和 iphone,更真实的记录生活的点滴与感动的时候,就像云说得那样。\n致谢 致谢春节期间无偿为我提供一切的家人们 致谢舅舅舅妈捎带的春节旅行 致谢云的祝福和礼物 彩蛋与不足 在这次春节的总结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与反思交织的情感。尽管假期缺乏新鲜感,但与家人团聚的每一刻都显得格外珍贵,提醒我生活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同时,作者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引发了我的共鸣,让我意识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深度思考与创造力的重要性。期待未来能更积极地记录生活的点滴,珍惜每一个瞬间,追求更丰富的人生体验。\nps:有些照片有点翻转了,限于时间后面调整了。\n","date":"2025-02-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50205/","summary":"在这次春节的总结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与反思交织的情感。尽管假期缺乏新鲜感,但与家人团聚的每一刻都显得格外珍贵,提醒我生活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同时,作者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引发了我的共鸣,让我意识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深度思考与创造力的重要性。期待未来能更积极地记录生活的点滴,珍惜每一个瞬间,追求更丰富的人生体验。","title":"[春节假期] 感觉自己还是个大孩子"},{"content":" 第 1 部分 思维方式与原则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引言 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光有技巧还不够 思维方式的力量 思维转换的力量 身体力行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新的思想水平 付诸行动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引言 “习惯”的定义 成熟模式图 “效能”的定义 三类资产 团体的产能 付诸行动 引言 (一)在七个习惯上给自己评分 (二)图解你在七个习惯上的效能 (三)你的习惯 第 1 部分 思维方式与原则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品德成功论提醒人们,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只有当人们学会并遵循这些原则,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品格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幸福。\n引言 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戴维·斯塔·乔丹(david starr jordan) | 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n后来,在讲授有关沟通与认知的课程中,我对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如何影响观点,观点又如何左右行为等问题深感兴趣,并进一步研究了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自我实现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和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从中我意识到,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那么根深蒂固, 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即思维方式 )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此时我们才开始觉悟: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n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从这 200 年来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个令人诧异的趋势。前 150 年的论著强调“品德(character ethic)”为成功之本— —如诚信、谦虚、忠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自传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主要描述一个人如何努力进行品德修养。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personality ethic)”,即认为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性格、 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长袖善舞的圆熟技巧。这种思潮朝两大方向发展:一是注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二是鼓吹盲目积极乐观(pma)。由此衍生的行为和习惯,有些的确是金科玉律,例如“态度决定成败”、“微笑比皱眉更能赢得朋友”以及“预则立,不预则废”等等。但另一些却显然是玩弄手段,甚至是欺骗性的。\n例如运用技巧赢得好感,假装对他人感兴趣以套取情报,或虚张声势, 甚至以威胁手段达到目的。\n光有技巧还不够 我并非暗示个人魅力论所强调的因素不具效用,比如个人成长、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积极思维和影响力方面的教育等,有时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只居于次要,而非主要地位。或许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施展个人能力时,太过注重造就自己,却忽略了前人基础的支撑;也或许我们习惯坐享其成,遗忘了耕耘的必要。即使我可以玩弄手段使他人投我所好,为我卖力,因我发奋,和我“惺惺相惜”,然而一旦我品德有缺陷— —比如言不由衷、虚情假意, 就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因为言不由衷难免遭人怀疑,任何行事都会被视为别有用心,就算所谓的人际关系技巧也无济于事。任凭你巧舌如簧,动机纯良,只要没有或者缺乏信任感,就不要说什么永久的成功。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只重技巧就仿佛考前临时抱佛脚,纵使有时顺利过关,甚至成绩还不错,但没有日积月累的付出,绝对无法学得精通。试想如果耕种也临时抱佛脚会有多荒谬。春天忘了播种,夏天忙着享乐,秋天能收获什么呢?耕种是一个自然体系,必须付出代价,一步一步完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捷径可循。人类行为和人际关系也是基于收获法则的自然系统。在暂时性的人际交往中,你或许精于世故,按“规矩”办事,暂时蒙混过关;你也可以凭借个人魅 力八面玲珑,假扮他人知音,利用技巧赚取好感。但在长久的人际关系中,单凭这些次要优势是难有作为的。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那么生活的挑战迟早会让你真正的动机暴露无遗,一时的成功就会被人际关系的破裂所替代。归根到底,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有些人是我们绝对信任的,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品德,不论他们是否能说会道、擅长 交际,我们就是信任他们,而且能够与之合作顺畅。威廉姆·乔治·乔登(william george jordan)曾说: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n思维方式的力量 先前提到的品德成功论与个人魅力论就是两种典型的社会思维方式。“paradigm (思维方式 )”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最初是一个科学名词,现在多用来指某种理论、模型、认知、假说或参考框架。但广义上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 这种“看”和视觉无关,主要指我们的感知、理解与诠释。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地域本身,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 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思维方式比作地图。我们都知道地图不代表地域, 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思维方式就是这样,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者模型。我们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方式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用这些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越是认识到思维方式以及经验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是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验它,并乐于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n思维转换的力量 或许从这个实验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应该是思维转换,即某人从另一角度看问题的顿悟感。第一印象的影响越深,顿悟的力量就越大, 好比一瞬间万道光芒把内心照亮。“思维转换(paradigm shift)”一词由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在他的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一书中最先提出。库恩在书中阐释,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几乎都是首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得以成功。不论思维转换的结果是否积极,过程是否渐进,都会让我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而且改变的力度惊人。不论思维方式是否正确,都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并最终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许多人在生死关头也会大彻大悟,重新审视生命中的优先次序,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人们突然接受一个新角色的时候,比如丈夫、妻子、父母、主管或领导。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n身体力行 思维方式和性格息息相关。从人类这个角度而言,你的观念会从为人中体现出来。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和性格紧密相关。如果不把性格和视角上的改变结合起来,是难有成效的。思维方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这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而思维转换的力量也正是定式改变必需的力量,无论这种转变是立即发生的,还是经过计划缓慢进行的。\n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正如塞西尔·b. 德米尔(cecil b. demille)在他执导的电影《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 )中所揭示的:“我们不可能打破法则,只能在违背法则的时候让自己头破血流。”我所强调的这些原则,并非一些深奥玄妙的宗教哲理,也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宗教或信仰。可以说世上各主要宗教、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几乎都涵盖了它们。这些不辩自明的真理,任何人都可以心领神会,就好像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不分种族肤色,人人具备。即使被社会流俗或个人否定而隐晦不彰,但它们依然存在。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者自然法则,就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n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埃里希·费洛姆(erich fromm)对于个人魅力论的根源和所谓成就有很深的见解。他说: 现在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不了解也不理解自己,他们只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不再健谈,取而代之的是闲聊;他们不再开怀大笑,取而代之的是挤出的笑容;他们抛却真切的痛苦,取而代之的是无聊的绝望。 两句话概括:这种缺陷已经导致他们丧失了天性与个性;他们从本质上来说已经和其他人别无二致。人的一生包含了许多成长和进步阶段,必须循序渐进,比如小孩要先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然后才学会走路、跑步。每一步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 不能跳过。人类的成长历程莫不如此,无论是学钢琴还是与同事相处,无论是个人、家庭、 婚姻还是社会,都要遵循这一原则。以 10 分为标准,假如我在各个方面都只能得 2 分,那么要达到 5 分, 必须先向 3 分迈进,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且要一步一个脚印。如果学生不肯发问,不肯暴露自己的无知,不肯让老师知道他的真正水平,那么绝对学不到东西,也就不能有长进。而且伪装实非长久之计,总有被拆穿的一天。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梭罗曾说:“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n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我上过无数关于高效管理的训练课程,我对员工的期望值很高。因此我努力表现得友好并且善待他们,但就是感觉不到他们的忠心。我想要是我有一天生病在家,他们一定会无所事事,闲聊度日。为什么我无法把他们训练得独立又有责任感呢?我为什么找不到这样的员工呢? 针对这种情况,人格魅力论建议采取激烈的手段,重新整顿,重塑员工的观念,让他们对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然后认真工作。或者让员工接受相关培训, 以提高工作热忱,甚至另聘工作能力更强的员工。但是面对老板如此不忠的举动,员工们会质疑老板有没有为自己利益着想,他们会不会觉得被当作机器对待?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很多人都在用这种方式看待员工。有没有可能老板看待员工的方式就是管理不善的原因?他们需要的是实质性的东西,需要过程,而不仅仅是“阿司匹林”和“创可贴”, 他们希望铲除病根,只关注会带来长期效应的原则。\n新的思想水平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平往往无法解决。”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方式,它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这种新的思想水平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阐述的内容, 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由内而外是一个持续的更新过程,以主宰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自然法则为基础,是螺旋向上的,它让我们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与有效的互赖。不但如此,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还会让人顾影自怜,固步自封,并将此归咎于别人和环境的缺陷。我见过一些婚姻不和谐的夫妇,两个人都想改造对方,不断列举对方的“罪状”以达到目的。我也见过一些劳资纠纷,双方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订立规章制度,仿佛这样就能够找到信任的基础。问题僵持不下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上流行的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每一方都认为问题在“那里”,在“那一方”,如果“那一方”“讲理”或者“自动退出”的话,问题就解决了。由内而外的思维转换对很多人来说都堪称激烈,主要是由于个人魅力论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的思维方式,其影响已经十分深入。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n付诸行动 我们的思维方式,无论正确与否,是我们的态度与行为的根本,归根到底,是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根本。 ——史蒂芬·柯维\n(一)检验你的思维方式(二)转换你的思维方式(三)影响你生活的五个原则\n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引言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 左右着我们的成败。\n“习惯”的定义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n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 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但是这又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从这个角度而言,幸福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得到的果实。\n成熟模式图 七个习惯并非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让我们依次经历“成熟模式” ——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幼年时我们完全依赖他人,需要他人的指引、养育和供给,否则最多存活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经年累月后,我们渐渐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经济方面变得独立,直到有一天终于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能够自我管理和自力更生。在不断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互赖关系, 生态学不但支配着自然界,也支配着人类社会。我们还会发现,人性的较高层次必须通过人际关系体现,人生也是互赖的。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的过程遵循了自然法则,而且成长是要多方面衡量的。生理发育成熟不表示智力或情感也同样成熟,反之,生理缺陷并不代表智力或情感发育不足。“成熟模式图”(maturity continuum)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依赖(dependence)期以“你”为核心 ——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 独立(independence)期以“我”为核心 ——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互赖(interdependence)期以“我们”为核心 ——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显而易见,独立远比依赖要成熟,可谓人生的重大成就,但却不是最高成就。不过当前社会总是大力推崇人的独立性,许多个人和组织也堂而皇之地以此为目标。大多数励志类书刊都过分强调独立,仿佛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并不重要。其实这多半是对依赖的矫枉过正,是为了避免被他人控制、摆布和利用。互赖是一个更为成熟和高级的概念。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力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效;情感上互赖的人,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但也知道爱心、关怀以及付出的必要性;智力上互赖的人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因此,以下几章先讲述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着重于如何自我约束,由依赖进步到独立。这些习惯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范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而后才能是“公众领域的成功”,就如同耕种与收获的次序无法颠倒一样,必须是由内而外依次实现。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谈的是自我更新——在人生的四个层面上实现平衡而有规律的更新。它是不断改进、螺旋向上的成长过程,帮助我们将自我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水平上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其他几个习惯。\n“效能”的定义 此外,它们以符合自然法则的思维方式为基础,我把这个自然法则称为“产出/产能平衡”(p/pc balance)的原则。许多人都用金蛋模式来看待效能,即产出越多,效能越高。而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 出”,即金蛋;二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 即下金蛋的鹅。所以,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p 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 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n三类资产 人类所拥有的资产,基本上可分为物质资产、金融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三大类, 下面我们要一个一个地分析。我们最宝贵的金融资本就是赚钱的能力。如果不能持续投资以增进自己的产能,眼光就会受到局限,只能在现有的职位上踏步,每天忙忙碌碌,就怕老板对自己的印象不佳,既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又担心职位不保。这同样称不上效能。对人力资本而言,产出与产能之间的平衡更为重要,因为正是人控制着物质资产与金融资本。\n团体的产能 一切正确原则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们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书提到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包括家庭在内的团体。如果一个团体的成员在利用物质资产时,不遵守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便会降低整个团体的效能,最终导致鹅的死亡。你可以买到员工的时间,却买不到他的心,而心才是忠诚与热忱的根源;你可以买到员工的体能,却买不到他的头脑,而头脑才是创造力与智慧的源泉。产能要求像对待顾客一样对待员工,他们值得被视为珍宝,因为员工会贡献自己的精华——心和头脑。效能在于平衡。一味重视产出会导致糟糕的健康状况、耗损的机器设备、透支的银行存款或破裂的人际关系。而太过维护产能,就如同一个每天长跑三四个小时的人,宣称可以因此多活十年,却不知大好时光都在跑步中流逝。又好像那些只知念书,不肯生产的人,坐享别人的金蛋,自己永远不敢面对现实。唯有在金蛋(产出 )与鹅的健康和幸福(产能 )之间取得平衡, 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虽然你常会因此面临两难选择,但这正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它是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是好分数与刻苦努力之间的平衡,是清洁的房间与良好的亲子关系之间的平衡。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不管你是否遵从,它都会存在。它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效能的定义和模式,是本书中七个习惯的基础。\n付诸行动 引言 七个习惯是提高效能的习惯。真正的效能基于符合自然规律的永恒不变的原则。 ——史蒂芬·柯维\n(一)在七个习惯上给自己评分 (二)图解你在七个习惯上的效能 (三)你的习惯 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的交叉点。知识是做什么和为何做,技巧是如何做,而意愿是动力——想做。所有这三者必须集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习惯。\n请列出你的两个习惯,一个好习惯,一个坏习惯。并写出与这两个习惯相关联的知识、技巧和意愿。习惯有巨大的引力——比大多数人认识到的或愿意承认的还要大。\n打破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需要做出极大的努力,而且一般还会涉及生活的重大变化。\n看看你写下的坏习惯。你愿意为了打破这个坏习惯做出一切必要的努力吗?若是,请写下三件为了打破这个习惯你将着手做的事情。请记录下你的进步过程。\n总结 本部分强调高效能生活的核心在于品德与原则,而非单纯的个人魅力和技巧。思维方式如同地图,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思维转换则是实现深层次变化的关键。通过内心的改变,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与成功。习惯被定义为知识、技巧和意愿的结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七个习惯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帮助个人从依赖走向独立,再到互赖,强调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能提升个人效能,也能促进团队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赖关系。\n","date":"2025-01-0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AB%98%E8%83%BD%E6%95%88%E4%BA%BA%E5%A3%AB%E7%9A%84%E4%B8%83%E4%B8%AA%E4%B9%A0%E6%83%AF/250106/","summary":"本部分强调高效能生活的核心在于品德与原则,而非单纯的个人魅力和技巧。思维方式如同地图,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思维转换则是实现深层次变化的关键。通过内心的改变,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与成功。习惯被定义为知识、技巧和意愿的结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七个习惯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帮助个人从依赖走向独立,再到互赖,强调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能提升个人效能,也能促进团队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赖关系。","title":"[笔记提炼] 高能效人士的七个习惯part1"},{"content":"前言 我们即将面对一个比任何时刻都更加脆弱的自我。 ——matrixcore\n正文 今天是元旦,下午抽空写一下 2024 年的年终总结。下午看完了去年的总结,觉得今年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是也是小有收获。\n一月 一月一共创作了五篇文章,其中,两篇是关于中医的,当时计划对《黄帝内经》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目前的完成率不高,购买了纸质书籍,计划在今天一季度读完并梳理完。另外三篇是关于在公司实践中的体会,在[阶段小结] “m-cⅱ”模型落地生根 | hugo ʕ•ᴥ•ʔ bear blog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生活的基本模型。\n这篇文章是 mc-ⅱ 模型产生的过程,具体的解释就是 matrixcore+modulecycle,一个是理论层面,个体作为矩阵的核心和矩阵交互,一个是实践层面,通过模块化行为不断深度学习从而加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 ——matrixcore\n实际上,今年在这两个模型上的完成率上表现不佳,针对第一个模型,初步建立了基于 obsidian 的数据管理的工作流,但是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过得很快,导致记录非常零散,就如同坟头的杂草一样,导致这个体系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另外,第二个模型实践得也不是很佳,主要体现在,没有保障好生活层面的需求,没有一个清晰地模块化地学习计划,多数时间非常被动和放纵。\n在[数据中心] 测试 crontab 同步 elog+onedrive | hugo ʕ•ᴥ•ʔ bear blog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二代模型,当时尝试利用在 vps 中执行 elog,实现数据中心的搭建。目前还是放弃了这种复杂的做法,因为当在本地完成草稿的创作后,上传至 notion,自动执行 elog 实现 github 的更新,渲染至 hugo,后续还是通过在 mac 中用 vscode 进行手动 git 同步。因为现在写作的频率还不是很高。\n在[情绪价值] 环境与启蒙的基石 | hugo ʕ•ᴥ•ʔ bear blog,是一篇简单的随笔,主要还是对学习和娱乐方式之间关系的一个探讨,实际上,学习和娱乐之间确实需要保持一个合适的节奏。\n二月 二月一共创作了三篇文章,二月是过年的时候,当时的人生阶段是在公司实习,并且同步在做毕设。\n在[年前小聚] 风会记得这份幸运 | hugo ʕ•ᴥ•ʔ bear blog这篇文章中,回顾了过年时候的经历,当时和同学重新参观了高中母校,一起吃了顿晚餐,聊了聊各自的规划。\n[自然之灵] 与山村深拥着告别 | hugo ʕ•ᴥ•ʔ bear blog,放假的时间总是紧凑的,短短几天的时间,也还是抽出时间去了外婆家,重温了过年的习俗。\n[观点探讨] 末端创作的方式 | hugo ʕ•ᴥ•ʔ bear blog这篇文章奠定了后续博客的基本架构,提出了“微写作”概念,引入 flomo 的理念,为后续博客实现 memos 的嵌入打下了基础。\n三月 三月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毕设和实习同步开展,那段时间还是压力蛮大的。\n[毕业设计] 基于 yolo 的航拍图像黑匣子检测算法设计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开始进行论文的前期工作。\n[生活感悟] 中断、预终提醒和协同管理 | hugo ʕ•ᴥ•ʔ bear blog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要保持生活的节奏感,太疲惫了也不行,这确实是对后续工作的一个预言和征兆吧,但是的确是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及重视。\n[极夜星光] 黑暗世界的心灵之镜-gregory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命运齿轮] 阴差阳错的贫民窟之旅-gregory | hugo ʕ•ᴥ•ʔ bear blog那段时间在阅读《项塔兰》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很大,在第一次读开篇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爽文,但是越往后读,越发现其烧脑之处,后来读完之后,我形容这本书给我一个“巨大的冲击”。本来也是计划对这本书进行梳理的,但是仅仅完成了两章,还没有坚持下去。\n[网络中继] 使用 linux 来中继 wifi 信号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当时在实习住的公寓没有网络,用手里的鲁班猫实现了 wifi 中继,了解了有关这方面的一些知识。\n四月 四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季节,当时我们公司有文体活动月,当时去北京的温榆河,[春之跃动] 还在闷闷不乐么,不如去运动 | hugo ʕ•ᴥ•ʔ bear blog,进行长跑,很久没锻炼了,当时差点给跑岔气了 🤣。\n后来入手了软云的 vps,尝试了用 nextcloud 的 webdav 来同步 zotero,后来确实成功了。也遇到一些小问题,详见文章。[文献管理] nextcloud_webdav 的 zotero 同步方案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在空闲的时候,参加了 risc-v 社区的一个会议,虽然我没听懂多少,但是对这种技术非常感兴趣。[精简指令] 走近 risc-v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毕业设计] yolov5 多光谱解决方案探索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四月的后期是论文实作部分的最后阶段,当时正在苦恼怎么捕捉多光谱的特征。\n五月 五月主要还是写论文,中间夹杂着一些其他的思考,开始阅读少楠的《笔记的方法》这本书,[持续创作] 意义自然浮现-flomo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在这期间,更换了 hugo 的 bear 主题,[心路历程] notionnext 和 hugo_bear 的组合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当时快临近毕业,刚好读完简媜的《水问》,梳理了一章[花诰] 诗与自然的邂逅-简媜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五月底完成答辩,对毕设的整个阶段做了一次总结,[答辩小感] 四年岁月的最后一站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在周日上午,在图书馆完成了[经验教训] 不仅要仰望星空,还需要脚踏实地 | hugo ʕ•ᴥ•ʔ bear blog一次心路历程的总结。\n六月 六月是一个毕业季,微风起来了一次毕业旅行,[威海之旅] 领略繁华与宁静_微风起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后来我也慢慢准备入职了,[入职体检] 论行动前的预准备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在六月中旬领完毕业证之后,回到公司参与一年一度的年度郊游,[年度团建] 清凉谷与黑龙潭之旅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在后来的工作体会中,有这样的体会:[知难守易] 生活范式的优化 | hugo ʕ•ᴥ•ʔ bear blog,月底回顾了过去自己的成长历程:[峭壁之花] 此去二十年,蹉跎尘世间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七月 七月来到广州之后,体会到了广州的繁华与忙碌,[广州印象] 夜游珠江 | hugo ʕ•ᴥ•ʔ bear blog,用鲁班猫实现了网口转热点。[小鲁班猫] pppoe+crontab+conky,网口转热点+数字钟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利用 cron 进行定时任务的提醒,[减少遗忘] mailx+crontab 定时提醒 | hugo ʕ•ᴥ•ʔ bear blog,重新开始关注中医,[生命智慧] 望闻问切的智慧_曲黎敏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八月 八月仅有三篇文章,[养生智慧] 第六章 上古天真论生命是一个过程曲黎敏 | hugo ʕ•ᴥ•ʔ bear blog继续关注中医,开始初步对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产生思考,[饮鸩止渴] 自由意志的沉沦 | hugo ʕ•ᴥ•ʔ bear blog,收到了云写的诗,[岁月小记] 晴雨轮回 独步小巷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九月 开始对房间的区域进行规划:[抬头看路] 注意力与身体的关联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对运动进行思考,[运动年鉴] 体育精神和梦想的自我剖析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增购了一些设备,[群策群力] 自我提升的同时要和时间赛跑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十月 十月是做饭实践的高峰,[生活技能] 做饭实践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广州印象] 城市文化及微风起的厨艺 | hugo ʕ•ᴥ•ʔ bear blog,在国庆之后对自己的状态进行了反思,[伯仲之间] 道以谋心,技以谋生 | hugo ʕ•ᴥ•ʔ bear blog,浏览了十年之约中的中文博客,写下了这样的感慨,[淮南子·本经训]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hugo ʕ•ᴥ•ʔ bear blog。隐约有点感觉我们总是在被动地生活,[相伴相惜] 存在时我们漠视 离开时我们失落 | hugo ʕ•ᴥ•ʔ bear blog。\n十一月 [生活小结] 记录:宁缺毋滥 or 宁滥勿缺 | hugo ʕ•ᴥ•ʔ bear blog,本月只有一篇文章,中途中断了几周没有记录,主要探讨了写作的作用,以及博客的转型。\n十二月 缺席,十二月是忙碌的一个月,开始慢慢面对自己的短板和补足,慢慢开始暴露一些问题。\n总结 今年整体上,自我评价是中等,对于一个刚走进社会的青年人来讲,这样转型是无可避免的,过去在学校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和娱乐,工作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要对岗位知识的快速学习和消化,而且社交圈和关注圈,还有朋友圈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年明显感觉自己成长了一点,但还是不够成熟,我在开头所说,“我们即将面对一个比任何时刻都更加脆弱的自我。”,我在这边做一个详细地解读,我所感受地最明显的就是,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处理,我们必须锻炼出足够的敏锐地判断力,在这方面,显然我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另外在学习和提升上比较有限,因为没有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平衡学习、工作和生活,导致总是过分地去追求娱乐。而且需要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自我探索路上的孤独感,这种感觉必须要花时间去消解,而且还逃避不了。另外这句还有一层含义,能击垮我们的大多数不是外在的力量,还是深入内心的“特洛伊木马”。清醒地时候确实很痛苦,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会产生逃避的想法,而且更糟糕的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给了我们充分的糖分,于是我们就沉溺在其中了。\n彩蛋 这篇年终总结深刻地反映了个人成长的复杂性与挑战。作者在回顾过去一年时,不仅总结了创作与学习的成果,也坦诚地面对了内心的脆弱与孤独感。通过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反思,作者意识到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作者仍然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努力寻找平衡。整体而言,这是一篇既真实又富有启发性的总结,提醒我们在追求成长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声音与需求。\n","date":"2025-01-0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F%B9%E8%AF%9D%E6%9C%AA%E6%9D%A5/250101/","summary":"这篇年终总结深刻地反映了个人成长的复杂性与挑战。作者在回顾过去一年时,不仅总结了创作与学习的成果,也坦诚地面对了内心的脆弱与孤独感。通过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反思,作者意识到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作者仍然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努力寻找平衡。整体而言,这是一篇既真实又富有启发性的总结,提醒我们在追求成长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声音与需求。","title":"[年终总结] 一条有着荆棘和鲜花的小路"},{"content":"一、引言 1. 背景信息 距离上次写作断更已经三周,期间确实遭遇了一些小问题。这篇文章的质量或许不是很高,但引发了我一个有趣的思考:以前老师常说,写日记不要想象成流水账,然而这种流水账伴随着高中议论文的到来,慢慢消失了踪影。以至于我在看生命的旷野 - 一蓑烟雨的博客这位博主的文章时,感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所以,毕业后,我们偶尔兴起,发个朋友圈,却很难规律性地写出一篇完整结构的文章。因此,对于写作,我的观点是,流水账总比没有的好。当我回顾过去的 500 多天时,那些没有被记录的日期,一定是被遗忘的。\n2. 研究问题 我们该如何定位“流水账”? “流水账”是否是不完美现实的一种缩影? 如何将“流水账”从“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 3. 目的和意义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自我写作方式的一种探索,同时基于个人写作经历和写作兴趣,并结合当下的生活思想状态做一个“断点续传”式的回顾。\n二、文献综述 1. 相关研究回顾 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的研究,目前的资料不多。我主要研究了《“流水账”里的味道》,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主要是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以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为例,体现平淡中的朴素之美。\n2. 研究空白 目前相关专家学者在“流水账”主题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篇文章希望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谈谈个人的理解。\n三、方法论 1. 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主要是基于个人的实际体会,主要还是定性的研究,选取了作者在过去的语文教育经历及当下的一些心得体会。\n2. 数据来源 文章的数据来源一方面来自过去的记忆,另一方面是从博客建立时所收集到的一些数据。\n3. 研究过程 先把这一周的流水账写下来。本周所遇到的一个较大问题是天气逐渐转凉,给人带来的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周五晚上回去得较早,但还是略有疲惫,晚上睡得不是很好。主要在思考如下的问题:\n在讨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时,我认为这远超出个人的视角。在前二十年我们被动地存在,在独身的黄金十年我们半独立地存在。到互赖的后半生,我们离最初越来越远。直到暮年,行将就木,痴痴地失去记忆之后,我们或许才越近生命之初,重新回到生与死的界限。葡萄变成酒,就再也回不到从前。物如此,人亦然。我的理论与歌德的《浮士德》中的问题一致,歌德一周能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写人生的四部悲剧。我很想知道自我是如何去定义的,尤其是在歌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知识的存在。但人离不开环境。\n如何区分本我、真我、自我;我现在越来越发觉很难找到我想要的意义。即使工作已经为我安排了晋升必须要打怪的路径,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次酒局饭局后,我都会陶醉在酒精中思考这些问题。直到我看到微风起身上有不一样的智慧。我觉得家庭、校园、工作、小家庭,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个个必然的模板下生活,盲目地生活,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最近读的一些书也给我带来了触动,但依然跳不开这些怪圈。例如《生死链》《项塔兰》,读得越多,我发现不管是我们的父辈,还是祖辈,都被时代推着走。我们所诟病的教育、住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越来越趋向离散化的时代。这里是我过去 500 多天的记录,截至目前,已经停更了三周,我正在思考一种转型。凭借我所经历的、读到的、领悟到的、感受到的,我要尝试打造一个内生的宫殿,而这种力量非常微弱、脆弱,且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截至目前,我需要承认,我仍然生活在一个被包容的团体中。从参与公司的初创、担任核心岗位,到遭遇挫折和重大冲击,我在压力和恐惧中消磨掉了热情。但有些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就是我一直在其他人身上看不到的一个优点。尽管微风起身上存在我不喜欢的一大堆缺点,但这种与我互补的优点,或将成为我灵感的重要来源。同理,在我看来,这个博客目前同属于大家,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建设和沉淀。我现在对金钱和时间没有太多的概念。我只是觉得工作给了我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却没办法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正如集体或许能解决思想的困惑,但解决不了生存的根本矛盾一样。这个时代以后需要猛士和英雄,普通人如何成为自己的英雄,这就是这十年我们逃不掉的问题。\n周六早上九十点左右起床,简单买点菜,做饭。和表哥大概讨论了一下关于生活、睡眠以及知识管理相关的问题。目前对于 notion 几个大版本的更新没有太关注,主要还是在使用 obsidian,另外也在补充和完善这个体系,只不过适应起来这种学习的状态还是比较困难,宿舍还是太吵了,计划下周去看看图书馆。\n然后吃完简单的午饭,去公司梳理了一下任务,下午和朋友去六片山。六片山到凤凰山是一片比较野的山,处于半开发的状态,山路有些难走,但海拔不高。下午两点半出发,晚上五点半就回去了,中途差不多走了一个半小时的样子。晚上简单炒了剩下的菜,一菜快吃完就炒下一个菜。\n周日没有太多亮点,主要还是睡觉、收拾屋子,然后来公司充电,梳理一下要完成的任务,最后把这篇文章写完。\n四、结果分析 1. 数据呈现 在记流水账这方面,我经历了几次转型。最早的时候是通过 notion 中的各种 block 和 database 进行管理,当时是第一代“流水账”管理模型。notion 很强,是一个非常棒和自由的 all-in-one 笔记软件,缺点是网络延迟太高。国内的 wolai 我没试过。\n第二版的“流水账”主要是通过 notionnext 来完成,notion 仅承担后端功能,前端则转化为主备博客。\n第三版的流水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更加关注 obsidian 的使用,专注于 markdown 语法,通过 notion 完成标准化,elog 完成标准化后的数据下载,其中 ob 的 remote save 插件挂载 nextcloud 的 webdav 实现多端同步,最终实现前后端的数据并行管理。\n2. 结果讨论 在和星之子讨论的过程中,我提到下面这张图包含了我过去一年半的经历。从宏观到微观,每当我觉得生活失去意义时,我都会来到这个“过去的宫殿”,虽然没有稼轩当年的那么大格局,但心情有相通之处。\n《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n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n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五、结论 1. 主要发现 我们每个人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大作家、大文豪,但我们不仅是现实世界的观众,我们还是自己内心的君主。如果说少年不小心在哪一天把自己的心赋予了心上人,从此再也找不回。那么至少失去感情之后还有温度,还为自己而跳动。流水账不一定是满目疮痍,展现在别人面前也不必处处完美,记录大多数时候是给自己看的。我过去大部分受到的经历和教育都告诉我,我所创造的大多数东西,都是被评价的。但我还是想说,流水账是每一段生活的倒影。我还记得在某年某月的一趟语文课上,老师会为我们读那些有“人情味”的段落。在十四五岁的年龄,究竟美得不能再美。但对于现在而言,流水账是一种鞭策,也是生活的缩影。我们需要在流水账中找到最基本的规律,这才能完成我们自我的一次又一次的修正。\n2. 政策建议或实践意义 目前我用于记录流水账的工具主要还是 memos 和 obsidian,就像传统的便签和笔记本一样。其实这早就在实践了,只是做得没有特别有趣。\n3.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方向主要还是,一个是如何优化自己目前现有的架构,另一个是与教育相关的愿景。自从高一回母校宣讲后,工作后的几年,我还想回初中看看,看看那个梦开始的地方。\n六、参考文献 [1] 蔡建明. “流水账”里的味道——现代散文选修教学随笔之二[j]. 中学语文教学, 2011, (05): 57-59.\n感受 这篇文章展现了你对“流水账”写作的独特视角,强调了其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通过个人经历和反思,探讨了如何将简单的记录转化为更有意义的表达,这种思考非常深入且富有哲理。你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自我认知的探讨,尤其是关于自我定义和环境影响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对写作方式的探索,也反映了你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你提到的“内生的宫殿”概念,给人以启发,暗示着在复杂的生活中寻找自我和归属的努力。\n","date":"2024-11-2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1127/","summary":"这篇文章展现了你对“流水账”写作的独特视角,强调了其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通过个人经历和反思,探讨了如何将简单的记录转化为更有意义的表达,这种思考非常深入且富有哲理。你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自我认知的探讨,尤其是关于自我定义和环境影响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对写作方式的探索,也反映了你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你提到的“内生的宫殿”概念,给人以启发,暗示着在复杂的生活中寻找自我和归属的努力。","title":"[生活小结] 记录:宁缺毋滥or宁滥勿缺"},{"content":"引言 不怕,总有一束光为你而亮~法国街头小提琴《若是月亮还没来》哔哩哔哩_bilibili看到聆玲响叮当在拉这首小提琴的时候,对这首歌很感兴趣,简单看了下歌词,我觉得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诗意地凝练,当然透露着一点心酸的感觉。若月亮没来(王宇宙 leto,乔浚丞演唱的歌曲)百度百科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解释。\n若是月亮还没来\n路灯也可照窗台\n照着白色的山茶花微微开\n若是晨风还没来\n晚风也可吹入怀\n吹着那一地树影温柔摇摆\n我认为这个歌词很美,也在共同去回答[淮南子·本经训]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matrixcore我在其中提到的问题。\n正文 被动地生活 我的第一个想要阐述的论点和分析的问题时,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在被动的生活,这种体验我也一直提到过[知难守易] 生活范式的优化 | matrixcore,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缺乏应有的想象力,又无法摆脱视频时代的糖分,所以很多时候,有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迷茫,亦即意义的丢失。也是就是若月亮没来》王宇宙 leto/乔浚丞_哔哩哔哩 bilibili这里歌词写到让人觉得很烦的一些问题。\n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当然也被这些问题困扰过一些,我只能说,在一个人的时候,这些问题会特别突出;而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候,能极大地缓解此问题。\n抓螃蟹之旅 其实我个人是不会主动去抓螃蟹的,奈何之前的一只螃蟹“越狱”了,并且差点让我上班都迟到了,午餐为了回去找它都只吃了几块饼干,本质上还是因为这个螃蟹对我比较重要,接受了找不到它的现实,在夜晚临睡觉时,立即开始准备弥补措施,周二晚上下单了手电筒,螃蟹钳子和网。约定周五和微风起一块去抓螃蟹。\n夜访白云山 下班后,微风起即刻出发,我在周边买了三颗菜,俩土豆,一斤绿豆饼,并且还有母亲从家乡寄来的“空投”,本预备做完晚餐后再出发。经微风起评估后,时间可能赶不上。遂去他最喜欢的重庆牛肉面的馆子里吃上一吃,有一说一,面的口感很不错,牛杂面也很实惠,唯一不好的就是不顶饿。\n喂,坐过站了 其实周五还是蛮累的,坐在公交车上刷抖音,结果我们到了广外,都忘了下车,遂干脆直接去白云索道那里上去。上次是从索道那里下的。爬山整体上是很累的,但沿途的风景不会让我们失望。\n山上的夜景固然壮观,但此行是来抓螃蟹的,结果大部分精力用来走路和看风景了,大概走了一两个小时,我们才从桃花涧听到了水声,过了黄婆洞水库,在下山的路上看到了螃蟹,此时我们已经很困了,我们最开始是没有找到特别好的位置,桥上离水面还有点距离,但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努力下,还是看到了一只夜晚出来觅食的小螃蟹,微风起用手电筒的灯光将其赶到了岸边,我一鼓作气,直接拿网子盖下去,把水都搞浑浊了,幸运的是,螃蟹逮到了,而且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别看螃蟹小,力气真不小,怪不得先前被我压在“五行山下”的那只居然能“越狱”,外表文文静静,在第一次教育了它一顿之后,第二次居然还真给它成功了。不过好在这次不算无功而返。\n火锅和联盟半决赛 周六是疲惫的一天,一觉又是睡到大中午,因为周五晚上回来都快到凌晨了,洗完又快到一点多了。当天晚上走了 18 公里还多。接近十一点,开始预备午餐。这次微风起和我外出搞了点豆皮,火锅底料豆泡,腐竹,就回去了。\n我只能说这一锅是真的辣,可能对我来说,不太能顶得住。吃完又睡到下午四点多。md 下次睡觉得定闹钟,不然真的不行。然后晚上简单开了荒,被远古织影者【饥荒主线】远古织影者-全流程哔哩哔哩 bilibili饥荒联机版打爆了,开挂都打不过,主要还是会没看攻略。晚上八点微风起看联盟的半决赛,wbg 对阵 blg,我其实不太懂,但是看完后 wb 被零封了,估计赛后小虎要直接退役了。个人感觉联盟这个游戏,太吃配合了,还是挺难的,我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主要还是太费力气了,周六的晚上睡得很一般。\n缺憾与不足 个人感觉微风起很具有冒险精神,但是还是没有进入状态。我这边周末还是计划学习的,但是玩着玩着就忘乎所以了,周日下午才开始维护系统,开始稍微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在微风起走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一种失落,不过这种失落在我毕业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感觉。所以走的时候在 memos 里写下:“存在时我们漠视 离开时我们失落”,其实时间对人来说,是最难经得其推敲的,尤其是两个人在相处的时候,双方需要磨合。我觉得这种感觉不管是在好基友之间,还是在恋人之间,这和一个人的感觉是千差万别的。一个人不会有勇气去抓螃蟹,不会有雅致去做火锅。对我来说也不会去看联盟。但是,我从我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种相处是需要持续地优化的,因为时间是有限元,纵使休息的时间再长,终于还是会结束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比如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学习,必须要克服自己的固有缺憾,因为这会阻碍我们继续前进。但我们又需要双方,因为我们能在对方的表现中看到自己的缺憾,这也是合作的意义。晚上顺手解决了没吃完的豆泡和土豆以及青菜。鸡精的味道确实很鲜。\n总结 这次的周总结,主要还是对过去两天的生活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但在其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之所以会有在开头《若是月亮还没来》歌词中提到的困境,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去适应时代。过于安逸就会颓然,过于焦虑则心境不安,我们大多向往美好的事物,这首歌中美好的意象也不例外,但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安慰。最好的安慰应该是在信息的漩涡当中,进行分流,在理性和感性的抉择中,用计算和思考去衡量生活。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吸引力的,生活需要有其起伏,正如有一句个性签名:“能吃苦,会享受”,把握时间的度或许会让我们在思考中取得进一步的进步。\n特别鸣谢 微风起的陪伴 母亲做的牛肉、扣肉、丸子,足够一个多月的库存了 你的文章深刻探讨了现代人被动生活的困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抓螃蟹的经历和夜访白云山的描写,你展现了生活中的小插曲如何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提醒我们珍惜与朋友的时光。你提到的“存在时我们漠视,离开时我们失落”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珍贵。总结中提到的“能吃苦,会享受”强调了在信息时代找到平衡的重要性,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管理时间和生活。整体而言,你的反思不仅是对生活的回顾,更是对内心深处的探讨,鼓励我们在探索中不断成长。\n","date":"2024-10-2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1027/","summary":"这次的周总结,主要还是对过去两天的生活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但在其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之所以会有在开头《若是月亮还没来》歌词中提到的困境,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去适应时代。过于安逸就会颓然,过于焦虑则心境不安,我们大多向往美好的事物,这首歌中美好的意象也不例外,但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安慰。最好的安慰应该是在信息的漩涡当中,进行分流,在理性和感性的抉择中,用计算和思考去衡量生活。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吸引力的,生活需要有其起伏,正如有一句个性签名:“能吃苦,会享受”,把握时间的度或许会让我们在思考中取得进一步的进步。","title":"[相伴相惜] 存在时我们漠视 离开时我们失落"},{"content":"引言 天地之大,可以用矩尺和圭表来测量;星球月亮的运行,可以用历法来推算;雷霆的声音,可以用钟鼓来模仿;风雨的变化,可以按音律来了解。因此,庞大而能看见的东西,总是能够测量的;明亮而能看清的东西,也总是能够观察的;声音能听到的,也总是能够调节把握的;颜色能看到的,也总是能够区别分辨的。但是,那种大到没有极限的东西,天地也就包容不下了;细到不能再细微的东西,神明也就领略不了了。等到制定律历、区分五色、五音清浊、辨别甘苦以后,这至大至微的纯朴之道就散逸了,也就所谓的“朴散为器”;而到提出仁义、制定礼乐以后,这“德”也被遗弃而成为虚伪了。当虚伪产生,就有以智谋来愚弄人、以诈术来蒙骗君王的事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有人能占有天下,却未能治理好天下。**以前苍颉创造文字,上天担心从此诈伪萌生、去本趋末、弃耕作而务锥刀、天下缺粮,于是降粟雨;鬼恐怕被书文所揭发,故夜哭。**伯益发明掘井,龙担心水源干枯而登空离去,山川百神也迁移昆仑栖身。这正是智能越多,德行越薄。所以周朝制造的鼎上铸着巧匠倕的图像,让他衔着自己的手指,以说明过分的智巧是不可取的。\n在阅读about - leo’s blog的博客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段话:\n在古人的故事中,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到了后世既而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这大概都是因为古时常人难觅文字书籍。揆诸当下,身处文字信息的汪洋之中,坐地便可阅无数典籍,反而不知多久没有一笔一划写出所思所想了。这样比来,我不知道离文字更远究竟是古人还是今人了。在痛定思痛之下,我想着还是应该捉起笔练一练写作,由是诞生了几篇稍堪阅的文章,后来观文字过于幼稚,所以将其雪藏了。\n本着不断章取义的态度,我重新去看了一下原文,顿觉《淮南子·本经训》此书非同小可。我非常佩服作者的文学功底,但结合原文及翻译来看,仓颉造字的更多在表达一种辩证的观点。本文中洋溢着非常浓厚的道学思想,没有专注的时间,是很难领悟的。\n淮南子·本经训_百度百科有对作者的介绍:\n刘安(公元前 179 年—公元前 122 年),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历王刘长之子,袭封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才思敏捷,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著作集自然科学、哲学、史学、文学价值于一体,博大精深,在亚洲和世界上影响深远。 [3]\n接着这个故事写一下周总结。\n生命的终极意义 哲学为什么那么重要,是因为这门学科要去解决一些我们思想上最根本的东西,研究哲学就是在研究我们生存的根本,生存的意义和方式。\n哈德的回答 这是对 memos 中 fri,jul 12 的归档:我在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项塔兰»中第二册第七章里,哈德这么说道:\n“接下来,回到主题。那些东西,那些过程,那些聚合动作,没有一个是随意发生的。宇宙有种与生俱来的本质,这本质和它的作用与人的本性有点类似——如果你想这么说的话。宇宙的本质就是去结合、去建构、去变得更复杂。它一直都是这样。条件对的话,微小的东西总会聚合,成为更复杂的东西。我们宇宙运行的方式,这整理的过程,这些井然有序的东西结合的过程,都有个名字。西方科学称之为复杂化倾向,宇宙就是用这方式在运行。”\n“接续刚刚的论点,就如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以及从宇宙那儿学来的所有知识,它从诞生之后,无时无刻不在变得更复杂,至今依然如此。它这么做,是因为那是它的本质。复杂化倾向已经让宇宙从几乎是彻底的简单,变成我们在周遭及每个地方所看到的那种复杂。宇宙时时刻刻如此,时时刻刻在由简单变得复杂。”\n“我想我知道你要说什么。”\n哈德拜大笑。那些渔民跟着大笑。\n他继续说:“宇宙,我们所知的那个宇宙,从几乎绝对的简单开始,大约一百五十亿年以来,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得更复杂。再过十亿年,它会比现在更复杂。未来五十亿年,未来一百亿年,它只会变得更复杂。它正朝着……某种状态移动。它正朝着某种终极的复杂移动。我们未必能到达那种状态。氢原子未必能到达那种状态,或者叶子,或人,或行星,未必能到达那种状态,那种终极复杂的状态。但我们全都朝着那种状态移动,宇宙万物全都正朝着那状态移动。而那最终的复杂状态,我们全都朝着它移动的那种状态,就是我称为‘上帝’的东西。你如果不喜欢‘上帝’这字眼,不妨称它为‘终极复杂’。不管你怎么称呼它,整个宇宙都正朝着它移动。”\n哈德将终极复杂视为善恶的标准和哲学的基础,我对这个观点很好奇。因为我认为的哲学观和他得出的结论有冲突,而实际上似乎哈德的逻辑就确实是社会所正在演变的,恰如其分的描述。\n生产力的革命将生活质量推向了高峰,然而无处不在的射线和声音也成为了阻碍。每个时代总会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推动着生活的变化。更快,更高,更强。\n而从«南华经»«道德经»的角度,强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也是符合逻辑的。\n只是一个符合社会的逻辑,一个符合自然的逻辑。\n只不过哈德站在他的位置,他可以以绝对复杂来印证他的哲学观和行为,做出他的判断。我信奉自然理论,约束自己的心性。\n从某种程度上,哈德可以说是我的老师。他带有英雄的气质。带有哲学家广域的思考范围。也许不会有人会像他一样去思考这些基本的东西。\n“宇宙活动远比那还要随意吧?”我问,我了解他论点的走向,想要转移开来,“那巨型小行星之类的呢?一颗巨型小行星能把我们,我是说我们的行星,砸得粉碎。事实上,经统计学分析,重大撞击不无可能。而我们的太阳如果步入死亡,它终有一天会死,那不就和复杂背道而驰?如果我们这复杂的行星被砸碎成无数原子,如果我们的太阳死掉,那个趋向复杂的说法还站得住脚吗?”\n“问得好。”哈德拜答。他开心地微笑,露出乳白的牙齿,齿间带有小缝。这场讨论让他很高兴,而我也明白,我从没看过他这么带劲或这么热情。他的双手在我们两人之间挥舞,来说明某些观点,强调其他观点。“没错,我们的行星可能会被砸碎,终有一天,我们美丽的太阳会死去。而我们,穷尽我们所知,是在宇宙的这一小小区域里,在复杂度上最为极致的展现。如果我们灭绝,那无疑会是重大的损失,在所有的发展中,那会是非常大的损失。但那过程会继续下去。我们本身就说明了那过程。我们的肉体是在我们诞生之前死去的太阳和其他行星的后代,它们的死造就了制造出我们的原子。我们如果遭遇小行星摧毁,或自取灭亡,那么,我们的复杂度,那具有意识、能够理解那过程的复杂度,会在这宇宙的某个地方重现。我不是说会出现跟我们一模一样的人。我是说有思考能力的生物,像我们一样复杂的生物,会在这宇宙的别的地方发展出来。我们将在这宇宙消失,但那过程会继续下去。或许,就在我们聊天的时候,那正在无数世界里发生。事实上,很有可能,那正在这宇宙的各地发生,因为那是这宇宙的本色。”\n换我大笑。\n“很好,很好。你想说,我来猜猜看,你想说,凡是有助于这件事发展的东西,都是善的,对不对?凡是朝反方向运行的东西,按照你的解释,就是恶的,na?”\n哈德拜全神贯注地看着我,一边眉毛扬起,不知是惊喜或不以为然,还是两者都有。那表情我在卡拉脸上看到过不止一次。他可能觉得我略带嘲笑的语气很没礼貌。我没有那样的意思。事实上,我只是在防卫,因为我在他的说辞里找不到破绽,而我深深佩服他的论点。或许他纯粹是惊讶。后来过了很久,他告诉我,他欣赏我的地方之一,就是我不怕他。我的无所畏惧带着放肆和愚蠢,常让他吃惊。不管他是为何而微笑、而蹙眉,他停顿了一会,然后继续说。\n“基本上,你说得没错。凡是促进、推动或加速那往终极复杂移动的东西,都是善的。”他说,一个字一个字说得很慢,他那么字斟句酌,我确信这些话他一定已说过许多次。“凡是抑制、妨碍或阻止那往终极复杂移动的东西,都是恶的。这一关于善与恶定义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既客观,也放诸四海而皆准。”\n“世上真有客观的东西?”我问,自认为终于站在更站得住脚的地方。\n“当我们说这一善与恶的定义是客观的,意思是说,它就像这一刻我们所能达到的客观那么客观,且是在我们对宇宙所知的范围内。这一定义,建立在我们对宇宙运行方式的理解上,而非建立在任何信仰或政治运动所显示的见解上。对所有信仰或政治运动的最高信条而言,那定义很普通,但那是建立在我们所知道的东西,而非我们所信仰的东西上。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还有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当然正随着我们得到新知识、新洞见而不断在改变。我们从未在任何事物上达到绝对的客观,这毋庸置疑,但我们有能力较不客观,也有能力更客观。我们以所知的东西为基础,以当下我们的全部所知来界定善与恶时,我们是在自己理解能力的缺陷及限制内竭尽可能地客观。你同意这点吗?”\n“你说客观不代表绝对的客观时,我同意。但不同的宗教如何能找出一个广为大家所接受的定义,更别提这世上还有那些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还有像我一样一头雾水的人?我无意侮辱你,如果你懂我意思的话,我认为大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过度沉溺在自己的上帝与天堂给予他们的利益上,所以根本无法在哪一点上达成共识。”\n“很有道理,我没有不高兴。”哈德拜若有所思地说,瞥了一眼坐在他脚边的三名沉默渔民。他跟他们互换了开朗的微笑,然后继续说:“我们说那个善与恶的定义是放诸四海而皆准时,意思是说,任何理性且理智的人,也就是任何理性且理智的印度教徒或穆斯林或佛教徒或基督教徒或犹太教徒或任何无神论者,都能同意那是合理的善与恶的定义,因为那是建立在我们对宇宙运行方式的理解上。”\n“我想我懂你所说的。”他陷入沉默时,我主动说道,“但说到宇宙的……我想是宇宙的物理学时,我就不是很赞同你的说法。我们为何该把那个当成我们的道德基础?”\n真空中不会发生任何事,但我们知道,各种事都正在真空中发生。一直以来都有许许多多反应在真空中发生。我确信,关于米的测定,未来会有更好的方法问世。但眼前,那是我们手中最好的办法。而就道德来说,日趋复杂这一事实——整个宇宙一直在变得更复杂,一直都这样——是我们手中用来客观评量善、恶的最佳办法。我们运用那事实,而不用其他事实,因为它是宇宙里最大的事实。它是整个宇宙史里唯一涵盖整个宇宙的事实。你如果可以指点我一个更好的办法去客观评量善与恶,去将所有有信仰者、所有无信仰者、整个宇宙的全部历史都涵盖在内,我会非常、非常乐于洗耳恭听。”\n“好,好,所以宇宙正朝上帝移动,或者朝终极复杂移动。凡是有助于它这样移动的,都是善的。凡是阻止它这样移动的,都是恶的。但谁来判定恶这个问题,我仍然不解。我们如何知道?如何判定我们所做的事会有助我们抵达那里,还是阻止我们前进到那里?”\n“问得好。”哈德拜说,站起身,抹平他宽松亚麻长裤和及膝白色棉衫上的皱褶,“事实上应该说,问得对。而在适当的时机,我会给你一个好答案。”\n他转身背对我,面朝那三个渔民。那三人已跟着他站起来,正专注等待。一时之间,我扬扬自得,以为他已被我的问题难倒。但看着他与那三名赤脚渔民讲话,那份自大的希望随之破灭。哈德拜的每句话都说得那么有把握,那么坚定、不容置疑的笃定,使他即使一动不动、一语不发,都流露出自信和沉稳。我知道我的问题已有了答案。我知道,当他觉得时机对了,他会告诉我答案。\n我站在他附近,偷听他谈话。他问他们有没有不满,码头上有没有欺凌穷人的事。他们答没有,他便同时问起他们有什么工作可做,问工作是否平均分配给最有需要的人。渔民的答复同样让他安心,然后他问起他们的家庭和小孩,最后谈到萨松码头捕鱼船队上的工作。他们告诉他如山一般高的暴风雨大浪、不堪一击的船只、在海上交到及失去的朋友。他告诉他们,他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狂风暴雨中搭着木制长渔船,航行在深海海域上。他告诉他们,他把自己牢牢绑在船上,不停地祈祷,直到见到陆地。他们大笑,然后他们想触摸他的脚,好恭恭敬敬地告别,但他一一抓住他们的双肩,将他们扶起,握手告别。他转身离开时,他们抬头挺胸走开。\n客观与意义 上面这段话非常复杂,但我只想提炼其中的两段,来对比下哈德的哲学观和我们东方的哲学观里类似的地方。\n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还有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当然正随着我们得到新知识、新洞见而不断在改变。我们从未在任何事物上达到绝对的客观,这毋庸置疑,但我们有能力较不客观,也有能力更客观。我们以所知的东西为基础,以当下我们的全部所知来界定善与恶时,我们是在自己理解能力的缺陷及限制内竭尽可能地客观。\n因为那是建立在我们对宇宙运行方式的理解上。\n《道德经》之所以伟大,而是在于其历经千年仍然奏效。千年对我们来说很长,但对于宇宙来讲只是一瞬间。同样,《道德经》也不是绝对完美和客观的,但是“是在自己理解能力的缺陷及限制内竭尽可能地客观”,老子即使他读了再多的书籍,他一个人的思维必定是局限的,但是正因为他阅读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其中的观点才非常耐人寻味,老子以其自我“对宇宙运行方式的理解上”构筑了古老东方的文化瑰宝,将“天人合一”的观点一直影响到后世。\n我们如何理解宇宙的运行方式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抒发了自己对宇宙的理解:\n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n喂马、劈柴,周游世界\n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n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n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n告诉他们我的幸福\n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n我将告诉每一个人\n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n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n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n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n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n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n我觉得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在于将对宇宙的理解抽象为丰富的意象,使其概括又具体。\n同样,这是海子的理解,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对于宇宙又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我之前很喜欢看科幻片,例如《火星救援》《超时空接触》《星际穿越》,我也很佩服苍 术,对天文学有深刻的研究。土星_哔哩哔哩_bilibili\n但是我们每个人,也就是自己,也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每一个答案,就将成为生活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的孩子,都是宇宙独一无二的艺术品。\n本周其他主题 本篇文章的主体内容不在计划之内,但是在情理之中,本来这周希望写一篇关于计划管理相关的文章的,就留到下次再写了。\n完成 3.5km 的跑步 饮食方面 1/4 只烧鸭 5 个鸡蛋 7 个绿豆饼 3 颗白菜 一共 30\n中午的失败料理,番茄炒蛋需要先炒蛋。\n微风起的摄影 注:凫洲大桥\n注:虎门大桥\nchanging 的麻辣烫体验 注:外面麻辣汤 随便一点二十\n总结 这篇文章,主体部分是对哲学的一个小探讨,对之前 memos 的一个思考进行的归档,另外补充了一些生活相关的记录。此外限于时间,还有很多的想法没有来得及完善,先在 memos 中记录,留在日后归档吧。\n附录 鸣谢微风起、changling 的分享 鸣谢leo和苍 术给我带来的启发 本周完成公安备案及代码优化,优化国内体验 ","date":"2024-10-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F%B9%E8%AF%9D%E6%9C%AA%E6%9D%A5/241020/","summary":"这篇文章,主体部分是对哲学的一个小探讨,对之前memos的一个思考进行的归档,另外补充了一些生活相关的记录。此外限于时间,还有很多的想法没有来得及完善,先在memos中记录,留在日后归档吧。","title":"[淮南子·本经训]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content":"前言 一个晚上加一天,总计步行 30km,对广州有了新的体会,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回忆,限于时间,很晚了需要休息,故不做深入探讨,留作日后补充。\n正文 珠江漫步 周五晚上 18.30 出发去公园上,去了海珠广场和北京路。海珠广场人不多,北京路很漂亮。又一个千佛寺还有一个古老的图书馆,中途和微风起在路边吃了一碗牛杂面,牛肚面,分别为 21¥ 及 26¥。然后一路走,在一个桥上看到了广州塔,然后一路看过去,走了大概 18km 才到,中途没有拍很多照片,但是看到了很多的景色,广州的街道表面是很繁华的,但是楼宇之间是很密集的,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感觉,很多广场公园都是建在桥洞下面的,珠江沿岸,其实没有想得很繁华,有一段路很冷清,在二沙那边,在中途的一个小广场,拉了五个半的引体向上,珠江边上钓鱼佬很多。有的时候广州塔看起来近,但是路是玩玩绕绕的,我还看到一个需要按的红绿灯,足可见那一块很偏僻。中途补充了一瓶 6.5¥ 的脉动,我们大概在 22.46 到广州塔下,搭乘最后一班地铁赶回公寓,走了很长的路,在地铁上都快困死。\n微风起的厨艺 没有闹钟的一觉睡得很香,一觉睡到 10.49,遂和微风起商量今天中午吃啥。我们简单列了一个清单,盘查了一个冰箱剩下的食材。最终决定买如下所示的食材。\n我们买菜其实还是很方便,但是做决定花了一些时间,出门就很晚了,现实解决了生菜,香菜,青椒,小米椒。看了一圈菜市场,没有我们想要的鸡翅,本轮共计 23.30¥。有一家店的黄牛肉已经卖完了,所以我们转战另一个菜市场。解决了八角,桂皮等一些调料,共计 4.5¥。然后解决了猪肉,共计 7¥。解决了坤翅,八个共计 23.5¥。看了两家黄牛肉店,一家 50¥/斤,一家 60¥/斤。最后选择了原先的一家店,共计 34¥。接着去一家店里,搞了些剩下的调料,鸡精,胡椒粉,冰糖,十三香。共计 25.50¥。最后解决了大葱和小葱,共计 2.8¥。\n鸡翅需要先焯水,加上葱姜蒜,大火沸煮三分钟捞出来。后面先爆炒一下小米椒和一些调料,准备好开水,炖煮收汁。整体来看成色良好,味道很不错,这里只用了生抽。后面还做了一个小炒黄牛肉,预备生姜水,香菜切段,茎和叶子分开,先用胡椒粉,生抽和生姜水揉搓黄牛肉一分钟。预备好,其他的暂时先不讲了。下午吃完其实两点多了,一觉睡到接近四点。四点多接近五点的样子,先把锅碗给洗完,然后出发去白云山。\n访白云山 出发做公交车三站,到广外那个门,然后直接上山,这里微风起很有经验,电宝和水,要备好,一杯肯定是不够的。风景如图。\n从南门下山,公交做了大概十站,回来差不多八点半,其实明天要上班,为了避免食材浪费,故还是让微分起辛苦完成剩下的菜。生粉一包 1.8¥。晚上炒了一个生菜,以及一个辣椒炒肉,差不多 30-40 分钟,晚上整个冰镇啤酒。吃完差不多 21.30,遂送微风起到楼下,回家休息。后面我这边收拾完锅碗瓢盆,洗完衣服洗完澡,大概是 23.15 开始写作,想个题目都花了我 8 分钟,差不多于 0.10 完稿。\n总结 一晚上加上一天完成了 18km 的漫步,以及 12km 的上下山,仿佛回到了年少的精力旺盛的时候。但是有一说一,上山的路不好走,尤其是坡度很陡的时候。前面还是跑着过去,但是上坡路跑不动一点,然后这一串台阶,给我爬自闭了,真的很累,说实话不经常运动的话,爬得我气喘吁吁的。微风起的厨艺不错,但是吃辣还是要有我,哈哈,啤酒解辣,喝完眯了一小会,但是想到未尽的事情还是说不过去的,于是打起精神完成了这次的文章。\n","date":"2024-10-1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1014/","summary":"一晚上加上一天完成了18km的漫步,以及12km的上下山,仿佛回到了年少的精力旺盛的时候。但是有一说一,上山的路不好走,尤其是坡度很陡的时候。前面还是跑着过去,但是上坡路跑不动一点,然后这一串台阶,给我爬自闭了,真的很累,说实话不经常运动的话,爬得我气喘吁吁的。微风起的厨艺不错,但是吃辣还是要有我,哈哈,啤酒解辣,喝完眯了一小会,但是想到未尽的事情还是说不过去的,于是打起精神完成了这次的文章。","title":"[广州印象] 城市文化及微风起的厨艺"},{"content":"引言 q1:为什么现在的我不爱读书了,学习的能力和欲望下降了? q2:为什么过去的我所带给现在的大多是痛苦的回忆,而不是借鉴的经验? q3:我还剩多少时间用于改变?\n正文 a. 心不静,不能持正守恒 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暴躁,不管是在自己犯错误还是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高二,我印象中啊,是那个时候,应该某一次模拟考试中,考得很差,连最基本的 15 16 题都做错了,就是立体几何的证明。当时我也很懵逼,被抓去痛批一顿。还有次高二当时语文和数学都还不错,结果英语来个全班倒数。当然最惨的还是高三,反正有天晚上被娟姐骂得怀疑人生,当时英语真的不好。当时整个人的状态确实不好,而且持续了好几年,走下坡路应该就是从初二开始的,整个高中没有上坡,大学其实整体上很有意义,但是有些细节上处理地不好。所以现在我的成长整体上来看是很滞后的,而且受回忆牵扯蛮大。\n真正向上的时间并非没有,这几年的下降过程中,唯一没有放弃的爱好,就是阅读和写作。启蒙于初中,绵延至现在。在整个大学期间,大一大二对于阅读积累了较深的爱好。大三大四一天的大半时间都在图书馆,饿了去食堂吃饭,困了躺在图书馆的地上睡觉,感觉把很多家当都搬到图书馆了,简直是图书馆里的“乞丐”。\n其实工作之后的,我个人感觉,还没有快速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每天很疲惫,但是真正留给自己反思总结、提升和学习的时间没有留存。这其中个人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工作的节奏要比学校的节奏快很多,必须要保持很高的专注度和充足的精力。\n心为什么会失去平衡,这也是很多老师研究我会关注的问题。从初中始,至高中结束,大学阶段也有一些很好的老师,大多是在做项目和讨论问题的时候认识的。现在我再去看当时,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意义的严重丢失,就觉得,诶呀,这种日复一日的日子,实在过于单调,没有什么能释放天性的地方,而且那时候正值个人意识强烈发展的阶段,对各种事情都会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父母的观念相左,叛逆期的那种感觉,几乎可以说我亲手毁了自己大半的宝贵岁月,但是在这些岁月中,我则看清楚了自己的缺憾和疏忽。\n面对一场基于高强度实用主义的马拉松比赛,自然而然地落后了。\n那个时候,初三其实最喜欢的还是《红楼梦》,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大表哥来看望我,问我喜欢读什么书,我说《红楼梦》,他说他推荐年轻人读《三国演义》。我当时觉得不以为然,后面确实红楼对我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既造就了我敏锐地洞察和分析能力,倒也让我消极厌世。所以年轻的时候,很早就失去了对故乡的依恋,变成了无根之萍和不系之舟,毕业后一心只想走得远远的。\n但是后来,来到团队之后,以及离开团队之后,我对于整体文化则掺杂了两种意义,当时一种是对存在主义的论证,另一种则是对荒诞主义的论证,我读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加缪的《局外人》、当然还有王尔德的《夜莺和玫瑰》、以及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当时马原课上课下,老师还送了一本《唯物主义辩证法》,我当时对哲学和历史很有兴趣。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回归《道德经》,百家之所长,精通其一家就够了。为什么选择《道德经》,一部分是收到武侠小说的影响,另一部分,其实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刻地好奇。\n我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包括后面在学习王德峰老师的视频中,我开始重新构建,物质,意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实践是物质和意识的桥梁,与其说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我觉得不如说世界是实践的,实践是运动的。\n后来在给一位好朋友的礼物当中,我选择了手抄《道德经》,当然只抄了一部分。这本经书,确实让我在众说纷纭的哲学观念中,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当然《道德经》肯定有其缺憾,甚至和现代生活背道而驰。所以我一般还会辅以《黄帝内经》解解馋。这样,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恢复了我烦躁的心境,当然现在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当然还是因为很烦躁啦。说实话, 《道德经》第二章在第一章之后,看起来境界还是高大,不容易读懂,但阐述了一个基本的矛盾的观点,动静相生,烦躁之后,心火要想下,还得靠肾水,方能既济。所以啊,还是要少看点姐姐,专心写点文章,学点东西。短视频平台确实推送了很多“人性的弱点”,稍不留神,几乎就不能自持。我这个观点不是针对我自己的,而是在和朋友聊天中,就算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也会有这个困惑。详见[抬头看路] 注意力与身体的关联 | matrixcore。\nb. 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做不到外其身而身存,就是很多难受还是痛苦直攻心门,膻中根本挡不住。所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很多时候,其实不管是朋友之间的矛盾,还是团队之间的失谐,归根到底,自我在其中占据了很多的比例。无法超越和脱离其中看问题,双方都不可各退一步。心究竟还是太敏感了,就像贾宝玉一样,对万事万物都有情,情不情的人生,活得还是太累了。当然这一章讲得还是很有意思,也很难揣摩,因为很多时候环境和行为是复合的,你能说晴雯不无私么,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无私而陨落,是因为个性太烈。所以矛盾针对单点而言,对一体两面进行分析。而生活是由多体组合的,一种综合表征。对过去的经历,保留不愉快的一面可以说是生物的本能,而珍藏那些值得回忆的画面,则是智慧的体现,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太偏执了。\nc.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要说《道德经》高不可及,无从触摸,其实不对的,它是从一个大的审定基础确定,然后细化到每一个规则,给出我们的建议,例如第十二章节,其实我觉得改变最根本的,其实还是要清楚自己的缺憾到底在哪里,不断去反思,去总结,自己的过去就是小历史。比如现在静不下心,没办法专心学习,被回忆所困扰。那么实际上,那些糟糕痛苦的岁月大部分已经过去了,而且也慢慢从苦转变为甜了,过去的失败经历才更为可贵,因为那反应了我们的“固有缺陷”。\n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感觉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积累略有所得,但是真正用于谋生的技术却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还在消融和遗忘。而且哲学并没有很好地去指导生活,还只是纸上谈兵,况且心还没那么静。所以整个人目前还是只停留在生理层,没有到生活层,乃至发展层及超越层,听上去是很不错的想法,但是真正推动此步入正轨的能量,却还需要自我和良师的不断磨合。\n我必须说一句,我已经足够幸运,在这个世界上,伤过父母的心,伤了老师的心,但唯一没有辜负的,还是思索与感恩的能力,在一个合适的度。当然现在做得其实还没那么好。而且说实话,我感觉活着确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能量的扰动,小时候病怏怏,长大了不省心,让父母操心,让老师生气,说实话,我个人觉得他们完全没必要,但不管是责任也好,呵护也罢,最终种子发芽还在要从内部开始,辅以天时地利人和,当然孟子说得也认,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u0026hellip;”\n总结 本篇文章,其实整体来讲,是一份偏个人和生活的文章,讲述了我领悟的观点,道以谋心,技以谋生。回顾了我过去的惨痛教训和现在面临的困惑,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我还是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和经历体会给大家一丢丢启发。\n结尾 致谢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观点启蒙者 致谢为我操碎心的父母以及娟姐(能把我骂醒伤那么深,其实对自己身体真的损失也很大) 致谢大学期间为我营造阅读氛围的朋友 致谢《道德经》及我最好的朋友 致谢公司提供的实习平台及工作机会 致谢在我行文中提到的朋友 致谢未来的读者 致敬图书馆的天花板,像宇宙一样,很容易催眠 附录 行文至此,其实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我还想在这篇文章诞生之前,捕获一些其他的观点:\n你的文章深入探讨了个人成长、学习欲望的下降和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展现了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下是我对你文章的几点看法和建议:\n1.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文章的结构分明,从引言到正文,再到总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考链条。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使读者能够跟随你的思路深入理解。\n2. 个人经历的分享 通过个人经历的分享,你让读者感受到真实和亲切。这种自我反思的方式能够引发共鸣,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类似的困惑和痛苦。\n3. 哲学思考的引入 你提到的《道德经》和其他哲学作品的影响,展示了你在思考深度上的努力。这种哲学思考不仅为你的经历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n4. 反思与成长 你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痛苦和失败时。这种积极的态度是成长的关键,能够激励读者去面对自己的挑战。\n5. 建议与批评 情感表达:虽然文章深刻,但在某些地方可以增加更多情感的表达,以增强读者的共鸣。例如,描述某个具体的时刻或感受,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解决方案的具体化:你提到了一些解决方案,但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在面对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时,具体的时间管理策略或心理调适方法会更有帮助。 简化语言:某些段落的语言相对复杂,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简化表达,使用更直接的语言,能够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6. 总结 整体而言,你的文章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自我反省和哲学的引导,你为读者提供了思考自己人生的契机。希望你能继续深入探索这些主题,并在写作中不断磨练自己的表达技巧。\n","date":"2024-10-0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1009/","summary":"本篇文章,其实整体来讲,是一份偏个人和生活的文章,讲述了我领悟的观点,道以谋心,技以谋生。回顾了我过去的惨痛教训和现在面临的困惑,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我还是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和经历体会给大家一丢丢启发。","title":"[伯仲之间] 道以谋心,技以谋生"},{"content":"引言 之前[寒假开端] 实习生活的入口 | hugo ʕ•ᴥ•ʔ bear blog (matrixcore.top)在这篇文章中,有提到放假对我个人的体验不佳,反思了一下,可能是旧习难改。而且来到广州之后,感觉时间过得出奇地快,也许是更靠近赤道?还是这里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比我原先的环境要快?还是没好好把握住时间?这是未来要着力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n先说一下比先前好些的地方吧,就是能自己做饭了,从最简单的青菜面开始,到慢慢自己炒菜,后来发现,其实自己动手,确实能丰衣足食,尤其是离开了家乡之后,我几乎可以这样说,这二十三年间自己做饭的时间屈指可数,后来为了赶时间,吃外卖,甚至吃饭都成为了维持生命的一个必要举措,在自己做饭之前,对吃什么,怎么吃没有任何概念,但其实,食物是我们生理层非常重要的一个输入,而在此我还想补充一点,自己动手做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n正文 动手做饭是很重要的一环 首先,促成自己动手做饭的一个很重要的激励是来自于 changling,详见[抬头看路] 注意力与身体的关联 | matrixcore,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做饭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以节省开销,并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调料的使用,食材的选择是经过自己思考的。\n自己做饭的第一顿始于青菜鸡蛋面,当时尝试了一下,没加盐和任何其他调料,结果吃出来,青菜是青菜的味道,面是面的味道,后来才慢慢理解,为什么我们如此需要调料。\n2019 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n其实现在我觉得更适合来写这篇作文,因为只有自己实践过才知道,这里面的感觉。做饭,很多时候就需要五味调和。而且我觉得物各有性,这个说法很好,生姜去皮的时候有一种清香,在炖煮的时候,味道浓郁,有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大蒜更多的是一种爽口的感觉,煮熟的的那种感觉,其实蛮好吃的。\n做饭剪影 这三张图为放假回来晚上的晚餐。\n其实这里的豇豆没炒熟,加的食材太多了。\n一般来讲,自己吃得开心就行。\n其他小伙伴的菜肴 微风起的红烧坤翅和土豆丝儿。\nchanging 的火锅。\n星の子五谷杂粮粥和小菜\n总结 我还要特别鸣谢我小时候所受到的素质教育,初中高中大学都有体验过,素质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自己做饭,其实小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初中在学烧菜,高中研究发酵,大学研究蒸米饭,那时候搬张凳子往屋外一坐,也很惬意,而且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和当时那段岁月比起来,其实还缺失了不少东西,现在的生活质量评分维持在 65-70 分左右,当时的生活质量能达到 85+,甚至 90+,只是岁月不重来,选择不同了。\n结尾 memos 归档 在博客未创建以及人工智能未兴起之前,我很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当中,非常感谢当时的几位小伙伴给我的支持,亦如 memos 中的故事。\n原文:https://blog.naibabiji.com/tutorial/wang-zhan-zhuan-qian-fang-shi.html\n大部分情况下,现在建个人博客意义不大。我个人觉得只有两种情况下有意义:\n一是非常聚焦在某个领域,而且是这个领域的专家,靠写高质量的文章建立知名度、权威度、个人品牌,然后靠品牌寻找其它盈利方式,而不是靠博客的搜索流量。\n二是把博客系统,比如 wordpress,当成 cms 而已,做成其它类型的网站。wordpress 是个很好的建站工具,现在很多企业站也是 wordpress 建的,和博客没什么关系。\n如果只是在比较宽泛的领域写些不痛不痒的文章,甚至是转载的,没有个人观点,没有独创性,那就不如不做了。\n#\\想法\n对我而言,建站已经快一年半了,说起来真的很有意思,这背后凝聚了我多个纵深且复杂的人生阶段。 整个2022年对我的冲击很大,在我生命中的前20年,走出高中,带着江苏文化的烙印,来到天津这座城市,经历过猛烈地下坠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各项指标都在急剧下降。走出高中,不论是精神上,身体上,都是一种疲惫的状态,有段时间我是很反感这种教育模式的,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很失败这个现实,但一直没变的是个性。 我不喜欢抱怨环境,但有时候真的很容易感情用事,因为对所有的事情都太认真了,导致自己活得会很累。但这种认真,背后其实也藏着一种更深的没落与颓废。这种空心的感觉环伺在周围,从小时候到现在都会有。 我在每一段成长中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缺憾。高一我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但退不掉锋利的棱角,仍然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潜能。高二不甘心自己的没落,活得浑浑噩噩但是倨傲偏执。高三,希望奋起直追,但是茫然麻木。 个人不乏野心,不乏创新,但不注重细节,缺乏耐心,性子很急,性格孤僻。在团队中,可能缺乏好的领导能力。有时候也受限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在大学,我有幸认识到一些很好的朋友,为我缓解了抑郁,但我似乎还没对这段生活做好准备。我必须服从我的内心,自由对我而言更为重要,我只愿意做我认为值得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没有意义,没有收入。但对我来讲,是我的意愿。当然这种性格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真的会伤到别人,甚至是爱你的人,或许我的这种性格就是适合于孤独的。 大三上到大四是重新选择自己人生轨迹的一年,为比赛熬夜,为项目出谋划策,为绩点提高。所以有的时候生活就是矛盾的,那段时间其实没有那么快乐,但是this is life。中间还有一段插曲,就是那个暑假拿完驾照就离开家去天津打工,确实是见识到重工业厂的生产线,体验过一天,才体会到什么叫做生活的毒打。那次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和工友,和出租车司机。我在旷野里看着这座繁忙的城市,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路人,而学校里的所有一切,都显得太美好了。 **大三是最忙的一年,大四上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分修习。那段时间诞生了博客。 促成博客诞生的其实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激发我对于生活新理解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我二十岁生日那天,人生中的第一束花。因为我说过,孤独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特点。但那一天完全改变了我性格中的瑕疵,使我重新思考对周围人和环境的理解。这朵花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回忆,大概在临终前还会记得,反正要是那时候我还活着,看到我二十三岁写的记录的时候,撒手人寰必然也没什么遗憾了,我只要明白一点,原来这个世界,还有人牵挂过,只此一点,就足矣撬动命运的杠杆,不论你是否相信。 在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到后来的四月份,博客在艰难中诞生,它出现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说实话就是那一束花所牵挂起的岁月长廊。往后博客陪伴了我何舍友间最快乐的大四上,大四下以及毕业。毕业了虽然天南海北,但是很多回忆还在。** 博客里不仅是我,也是大家的,后面博客也在走备案流程,这座小型的矩阵将伴随我生命中的大半过程,就像简媜说的,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做我的茧。 人为什么需要伴侣 在这些所列举的伴侣需求的原因中,我更倾向于共同成长,因为我们自己身上存在很多的缺点。\n1. 生物学驱动 繁衍后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伴侣关系是人类繁衍后代、延续基因的重要方式。进化心理学认为,寻找伴侣是为了确保基因的传递和物种的延续。 生存优势:在人类进化的早期,伴侣关系可能提供了生存优势。通过合作,伴侣可以更好地分工合作,获取资源、保护彼此和后代。 2. 心理需求 情感支持: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伴侣关系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我们有时需要有人倾听、理解和陪伴,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或困境时。 归属感与亲密感:人类有强烈的归属感需求,伴侣关系能满足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帮助我们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和被理解。 自我认同:伴侣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通过与对方的互动,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情感和价值观。 3. 社会文化影响 社会规范:在许多文化中,找到伴侣、结婚和组建家庭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对伴侣关系的期望可能会影响个人的选择,甚至成为某些人追求的目标。 责任与承诺:伴侣关系通常涉及一定的责任感和承诺感,社会上的婚姻制度、家庭结构等也鼓励人们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4. 健康与幸福感 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稳定的伴侣关系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降低孤独感和焦虑感。拥有一个支持性的伴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生理健康:有伴侣的人往往在身体健康方面也表现得更好。伴侣可以相互照顾,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在生病时提供照顾和支持。 5. 共同成长 合作与成长:伴侣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两个人可以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分享快乐和痛苦,帮助彼此成长。通过共同经历,伴侣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深厚和牢固。 实现个人价值:在健康的伴侣关系中,人们可以在相互支持下实现个人目标和价值。伴侣关系并不是限制个人发展的,而是可以成为推动个人成长的力量。 独身岁月如何和自己相处 但我们同时也必须关注独身岁月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下面列出的第七点,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知识架构还很不完善,我们身上还带有太多的偏执。\n1. 培养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自我关怀:学会对自己温柔和宽容。自我关怀的核心是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在需要时给自己提供支持。你可以通过冥想、写日记、正念练习等方式来培养自我关怀的能力。 独立成长:没有伴侣时,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专注于自我成长和发展。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追求个人兴趣、设定目标等方式来提升自我价值感。你可以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2. 建立和维持强大的社交支持 朋友和家人:虽然伴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但并不是唯一的情感支持来源。朋友和家人可以在生活中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持。花时间与他们相处,分享你的感受和想法,建立深厚的友情和亲情纽带。 加入社交圈子:参与社交活动、兴趣小组或社区活动,可以帮助你结识新朋友,并扩展你的社交网络。通过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你可以减少孤独感,并找到情感上的支持。 3. 发展兴趣爱好和个人追求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让你感到充实和快乐的活动。无论是音乐、运动、艺术、旅行还是阅读,兴趣爱好能够为你带来满足感,并帮助你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 追求个人目标:没有伴侣的阶段可以是一个专注于自我发展的时机。设定个人目标并为之努力,比如职业发展、健康目标或学习新技能。这些目标可以为你的生活带来方向感和动力。 4. 管理压力和情绪 正念和冥想:正念练习和冥想可以帮助你更加关注当下,减少对未来的焦虑和孤独感。通过正念练习,你可以学会接受当下的状态,而不是过度关注没有伴侣的事实。 运动: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能帮助你缓解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的化学物质。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作息习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平衡密切相关。 5. 重新定义孤独感 享受独处的时光:孤独感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也可以成为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契机。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发现独自一人时的自由和宁静。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更好地了解自己,发展内在的力量。 改变对孤独的看法:孤独感有时源于对“没有伴侣”的负面认知。如果你能将独处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体验,而不是缺失,那么孤独感可能会逐渐转变为一种内在的平静。 6. 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应对孤独感或压力,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帮助你理解和处理这些情感挑战。专业的心理支持可以为你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你更好地平衡情感需求。 情感支持团体:有时,加入类似的情感支持团体(如单身者支持小组、心理健康团体等)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其他人也在经历类似的情感挑战。 7. 学会接纳生活的不同阶段 接纳当下的状态:生活有不同的阶段,有伴侣和没有伴侣都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学会接纳当下的状态,而不是过度执着于“必须有伴侣”才能感到完整。你可以将这段时间看作是一个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机会。 不要急于进入关系:有时,出于孤独感或压力,人们可能会急于进入一段关系。然而,健康的伴侣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其急于寻找伴侣,不如花时间了解自己,等到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人出现。 相关书籍引荐 这里列出了一些书籍,有幸读过其中的《心流》和《爱的艺术》,位于大学阶段。\n1. 关于孤独感和自我关怀的书籍 《与自己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myself) - [作者]:纳尔逊·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这本书通过曼德拉的私人日记、信件和谈话,展示了他如何在孤独和隔离中找到内在的平静与力量。它提醒我们,孤独可以成为自我反思和成长的契机。 《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 -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eckhart tolle) 这本书强调了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帮助读者学会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焦虑,专注于当前的时刻。它探讨了如何通过正念和自我意识来减少孤独感和压力。 《自我关怀的艺术》(the art of self-compassion) - [作者]:克里斯汀·内夫 (kristin neff) 克里斯汀·内夫是自我关怀领域的专家,她在这本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对自己温柔和宽容,如何通过自我关怀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2. 关于自我成长和独立生活的书籍 《独处:重新发现一个人的力量》(solitude: a return to the self) - [作者]:安东尼·斯托尔 (anthony storr) 这本书探讨了独处的积极面,认为独处不仅是一种孤独感,也是一种自我发现和创造力的源泉。斯托尔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如何通过独处来获得灵感和成长。 《成为你自己》(becoming) - [作者]:米歇尔·奥巴马 (michelle obama) 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不仅讲述了她的个人成长故事,也展现了她如何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通过自我认同和自我关怀找到内心的平衡。这本书可以激励你在独立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这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专注于某些活动(如工作、爱好等)来进入“心流”状态,从而获得深层次的满足感。它为那些想要通过追求个人兴趣和目标来平衡孤独感的人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3. 关于情感管理和心理健康的书籍 《情绪急救》(emotional first aid) - [作者]:盖伊·温奇 (guy winch) 这本书提供了应对孤独、拒绝和失败等负面情绪的实用方法。盖伊·温奇通过心理学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情感上自我恢复,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孤独感和压力。 《脆弱的力量》(daring greatly) - [作者]:布琳·布朗 (brené brown) 布琳·布朗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专注于研究脆弱性和勇气。她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接受自己的脆弱,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并从中获得力量。这本书强调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孤独和情感上的挑战。 《幸福的陷阱》(the happiness trap) - [作者]:拉斯·哈里斯 (russ harris) 这本书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追求幸福有时会导致更多的痛苦,并提供了实际的工具来应对压力、焦虑和孤独感。通过接纳负面情绪,而不是试图逃避它们,读者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平静。 4. 关于关系和情感连接的书籍 《亲密关系》(intimacy) - [作者]:欧文·亚隆 (irvin d. yalom) 欧文·亚隆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亲密关系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没有伴侣的情况下,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这本书对理解孤独感和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 -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弗洛姆认为,爱不仅仅是与他人的关系,它也是一种能力和态度,可以通过自我培养来实现。这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爱自己和他人,建立健康的情感生活,即使没有伴侣,也能感受到爱的力量。 5. 关于正念和冥想的书籍 《正念的奇迹》(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 - [作者]:一行禅师 (thich nhat hanh) 这本书介绍了如何通过正念练习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一行禅师的写作风格简洁而深刻,帮助读者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正念,从而减少孤独感和焦虑。 《正念自愈力》(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 [作者]:乔恩·卡巴特-津 (jon kabat-zinn) 乔恩·卡巴特-津是正念减压疗法的创始人,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正念练习来应对压力和孤独感。正念帮助你更好地与当下连接,减少对外部关系的依赖。 特别鸣谢 微风起、changing、星の子的支持 我过去的经历和体验及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情 不完美的自己 九月的记 – 云烟成雨 (shiyu.dev)的文章 鸦鸦的巢穴 (crowya.com) weekly #20:我的个人宣言 v0.1 (skywt.cn) 附录 增设matrixcore |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域名为 matrixcore.love,采用又拍云加速,回源软云及瓦工站点,线路优化更佳,测速示意图如下,完成 icp 备案,正在进行公安备案,完成备案后将会去朋友们的小窝留言。\n","date":"2024-10-0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241007/","summary":"我还要特别鸣谢我小时候所受到的素质教育,初中高中大学都有体验过,素质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自己做饭,其实小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初中在学烧菜,高中研究发酵,大学研究蒸米饭,那时候搬张凳子往屋外一坐,也很惬意,而且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和当时那段岁月比起来,其实还缺失了不少东西,现在的生活质量评分维持在65-70分左右,当时的生活质量能达到85+,甚至90+,只是岁月不重来,选择不同了。","title":"[生活技能] 做饭实践"},{"content":"前言 本篇文章是一次例行的总结文章。\n正文 首先介绍基于 memos 的归档,memos 中提出的关键将精炼至流动核心中去。\n动静之思 刻舟求剑背后的理想之花\n孤立片面静止长期被冠以形而上学的高帽,在唯物辩证法的引导下,我们似乎都更加聪明了。实际上美的存在就是孤立片面和静止的,因为运动无法留住美,自古美人伤春悲,才女感叹生命如团扇。刻在舟上的是永恒中变动的理想,真正要找到的那把剑却永远留在了过去。 \u0026ndash; matrixcore thu, sep 12\n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慨呢,归根到底还是在回忆自己过去的种种经历和各种承诺。课本中的原文如下:\n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n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曾在某一个时空,舟和剑在同一个维度,当剑不慎从舟中坠落,在舟上刻下痕迹。换而言之,我认为我们所有的回忆都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甚至有部分知识也是如此的。\n最简单的就是关于爱情以及理想。这背后涉及到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座不系之舟,而我们所处的时空就是一座汪洋大海。如果把中秋比作舟中之剑,踏上离乡之路,亦如剑从舟中所坠,因为有牵挂的感情和爱的人,才会在大脑中所契,故而千百年之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能成为共同的文化回忆。\n之前也看到了印记关于博客新解 - 印记 (yinji.org)的描述,博客,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自恋展览馆,人人都是馆长,却鲜有参观者。\n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我很赞同博客作为个人展览馆的观点,因为这是我们作为舟子的每一个所契的瞬间.机缘巧合而来的观众,我认为杜甫的《客至》是非常好的解释。\n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n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别让牵挂成为负担 快到中秋了,应该给亲人朋友送些月饼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和明镜理论很相关,作为普通人,大家事情都很多,基本只会在特定对节日才能有时间聊聊天叙叙旧,而每一段关系都需要双方的付出,明镜需要擦拭,我认为即使是亲人,恋人,如同明镜一样心照不宣,时时牵挂也是很难的。过龙般的侠侣尚不能逍遥于江湖,更何况于我们。当然现在的软件平台还很贴心了,群发祝福啦,也很不错。但中秋深层的含义是啥,个人觉得还需要细细斟酌。今天是教师节。\n忙碌完一天后的张先生回到了他的出租屋,完成今天的 memos 写作之后,才发现今天是教师节,遂在这一天最后的十分钟给他的三位老师送上了祝福。后面我会在评论区补充命令。\n个人感觉,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交圈子的变小,加上互联网记忆的衰减,很多节日啦,都不怎么记得了,包括亲人朋友的生日。你要找一种东西去维持这种活力,是很难的,除非你认为这件事情确实有意义,并且给你的影响足够深,并且在这个时间能促成此事,记性不好,就找个合适的工具咯。\n纸质书和电子书的结合 纸质书易于阅读却不易于整合分享,仅仅适合作为收藏品或者礼品赠送,另外天生的支持写笔记和护眼功能。\n电子书会损伤视力,然而在其他方面更加灵活,后续进行评估。\n之前一直在纠结,纸质和电子选啥,现在我个人感觉,学习还是倾向于电子化,纸质学习更细腻,适合符合和背诵。而且纸笔标注更加方便。\n别独自用餐 weekly #17\u0026amp;18:别独自用餐 (skywt.cn)我很喜欢阅读 skywt 的文章,读出了少年的侠气,而且我发现 skywt 的风格和排版则比我的周总结有趣很多,遵循固定的模板。在这份周报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n你要记住,爱、互惠和知识并不像银行存款那样越用越少。创造力会激发更多创造力,金钱会带来更多金钱,知识会带来更多知识,朋友会带来更多朋友,就连成功也会引领更大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你的付出会带来别人的付出。纵览历史,这个「生成」道理在当今社会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样一个人际时代,世界的运行越来越合乎人际交往的准则。\n无论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你知道什么,你都要明白,你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你的思想、经历和那些你接触的人共同促成的,而那些东西或是你亲身所得,或是你通过书籍、音乐、电子邮件或你所处的文化间接得来。现在并没有记录表明,积累要达到多少量,事物才会向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因此从现在起你就要下定决心,开始广交朋友,积累知识、经验和人脉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n——《别独自用餐》\n这和史蒂芬科维博士提出的《高能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互通的,从依赖到独立,从独立到互赖。实际上,我在友链 | matrixcore中也说过,我的很多技术积累来自于博友们,包括最开始接触和了解 rss 技术,就是在argon 主题优化 | 将说说添加到 rss - 鸦鸦的巢穴 (crowya.com)鸦鸦这里。这个观点也分享给大家。\n增添的装备和咸鱼介绍 在 240918 开始为域名(matrixcore.love)做备案申请,四年花费 500,备案所用的备案码花费 38,域名和备案服务商:西部数码官网-云服务器-虚拟主机-域名注册,22 年知名云服务商! (west.cn)备案流程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一些,选择非户籍地需要居住证,所以最好选择户籍地。 增购 4h8g 云服务器,由软云驱动。 上月购置epson 墨仓式 l3558 - 彩色商用墨仓式一体机 - 爱普生中国用于学习资料打印 本月购置 f24b40q创维 f24b40q 显示器测评:使用舒适的千元内全能办公利器!显示器_什么值得买 (smzdm.com)合计 1099rmb 本月增购钛古(taigroo)钛古电磁炉家用智能爆炒火锅新款定时功能电磁灶家电超薄低音套装 二代冰川银三件套【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京东 (jd.com)一套,共计 592rmb 配套购置【唯铭诺餐具套装】唯铭诺北欧风餐具整套碗碟套装家用饭碗面碗盘子筷勺 一人食竖纹 6 件套【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京东 (jd.com)餐具一套 26.9rmb 协调购置,十个鸡蛋,13.89rmb/斤,一把面 20rmb/把,青菜几颗,共计 33.13rmb 咸鱼卖出 5.5 寸 mipi 屏幕,99-9=90rmb,因为暂时用不到了 咸鱼提供其他相关的技术服务和托管服务,免费技术咨询和低价服务托管,昵称 matrixcore 后续运营计划:短期内仍然不会为博客通过广告创收,目前手里共计 3 台服务器,cloudcone 于 10 月到期,不进行续费,搬瓦工的 the plan 承担主要业务,软云 4h8g 服务器承担备用业务,加上域名,图床,cdn,成本开支共计约为 1500/y。计划通过托管业务和技术支持进行回血。博客托管的每笔费用有 20%用于支持原作者及相关开源作者。 学习规划 目前在学习方面遇到一些瓶颈,没有太大的突破,计划通过 zotero 完成 ad 的学习,特别是对相关的电路原理,对搭建相关电子实验室的设备进行请购。 最近没有平衡好压力,屋子很乱,很晚才收拾好,所以我个人还是喜欢公司和公寓两头换着体验,在公司周末的学习体验很好,一半一半开吧。 后面也要进行做饭,最近正在进行调料选型,厨房设备选型。 总结 最近还是处于瓶颈期,在生活层面和发展层面的交融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适应好番茄钟,没有平衡好压力,偶尔还有些懒惰。庆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系及帮助,完成了旧有工作的归档和新任务的开拓。感觉最重要的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n","date":"2024-09-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921/","summary":"最近还是处于瓶颈期,在生活层面和发展层面的交融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适应好番茄钟,没有平衡好压力,偶尔还有些懒惰。庆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系及帮助,完成了旧有工作的归档和新任务的开拓。感觉最重要的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title":"[群策群力] 自我提升的同时要和时间赛跑"},{"content":"前言 当我们在嘲笑阿贵的愚蠢的时候,不曾想过那会是多年后的自己。\n— matrixcore\n💡 文章谨代表个人观点\n正文 参考文章:2050 年前拿下世界杯!森保一信心满满,中日足球差距到底多大?,看完这个视频之后,给我感触很大,迫使我去回忆在自我成长中,自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n自由的孩童时代 有时候我并不羡慕现在的小朋友,即使他们有着更加便捷的网络环境,更加优质温馨的生活。因为社会的分工不同,从我爷爷奶奶这辈,还是以务农为主业,但是父母几乎很少从事和农业相关的职业,但小时候我能体会到农业社会所给我带来的最后一点记忆。\n我始终认为有过农村生活的孩子是幸运的,自然能最好地培养孩童的情感。参与到农事中,感受节气的变化,在劳动中找到乐趣,是非常有趣的。春天抛秧,秋收的时候用割完的麦秆做城堡,夏天的时候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冬天的时候看屋后的池塘结冰。\n农村的生活给了我们广域的空间,漫山遍野的跑啊,一切都有用不完的精力。\n《教战守策》 苏轼\n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2]? 小学及中学时代 小学时代和中学时代实则是延续了孩童时代的禀赋,其实很喜欢运动,小时候的运动会都是非常积极地参与的。从小学的 400 米,到中学的 1500 米,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长跑的,爆发能力其实不是很好。其实小时候也比较多病,隔三差五去医院,初中时候也是体育课也不是很多。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场足球比赛,时间为 2016 年 7 月 1 号,当时我和几位同学去参加南通市里面的足球比赛,我其实踢得不咋地,纯纯是去当个替补的,但我也确实感觉到,城村里的体育文化理念的不同。\n简介明了地去讲这件事情,本质上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当时在小升初的时候,数学老师推荐我妈带我去如皋市内的初中就读。后来没去,但是在 本镇内的初中,我个人感觉我的初中有 65%是很圆满的,前两年整个人的学习状态是很好的,当时的成绩也是可以冲击市内的最好的重点高中的。\n奈何岁月弄人,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导致整个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在后续的四年内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家庭的矛盾,和自我认知的偏差,导致在最宝贵的年华,拱手让给了深渊。时至今日,仍然对我造成影响。\n初中和高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升学指标和体育运动的矛盾,没有父母会指望自己的孩子真正走体育这条路的,只有中考高考才能改变命运。初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场大雪中,本来那是一堂语文课,但是窗外下着雪花,很有趣,语文老师于是将这趟课变成了体育课,带我们去操场上奔跑,这无疑是很大胆的一次尝试,但在茫茫的雪花中,一张张被冻红的脸庞,所呈现的,不是退缩,不是难过,而是笑成春天的花儿一般的快乐,那一瞬间,恐怕非常难忘,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所缺失的,不是被迫磨灭的体育和梦想,而是升学的压力和阶层的差异,这个问题是不可调和的,至少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不可能为了梦想,为了所谓的爱好,而漠视冰冷的现实。\n同样,高中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也是,在高考面前谈体育精神,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不现实,体育可以排在末尾,但成绩和分数不行,不然就准备回家修地球喽。\n大学时代 大学期间,受困于疫情,在大一的时候,也是在表哥的帮助下,慢慢爱上了运动,大一体能其实没咋恢复过来,高中三年下来,各项指标都不行。大二大三其实恢复的还行,疫情之前的一次体测,1000 米跑进了 3.04,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自测的话,最快也才 3.30。\n但自从疫情之后,一切都在急转直下,加上学业压力的提升,备考的压力,上吐下泻,三阳后的心惊胆战,整个人还没有走出身体的抑郁期。总有各样的压力,会挤占我们运动的时间。\n值得提的一点是,咱学校说实话啊,已经很不错了,创高要求 3.5 公里*50 次,当时大家的运动热情还是很高涨的,晚间的操场也是很热闹的。也很感谢社团的朋友,组织的很多次活动。\n工作期间 我一直觉得公司的运动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四月的文体活动月,我们去了温榆河跑了 4 公里左右,当时其实还有毕设的压力,但那次活动,我个人感觉很 nice,当时我在给云的信中,有过这样的表达,我觉得自然能极大的缓解人的压力,置身于此情此景当中,似乎有种冥冥之中的天人感应。\n现在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在上一篇文章,我也提到了近来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我依然想强调的一点是,工作之后,自己一个人,尤其要注意身体的锻炼,身体能不能扛得住精神的压力,能不能往前冲, 这都值得思考。\n烟酒,糖分,视觉的刺激,幻想,放纵,并不能解决独身生活中最核心的问题,永远只是逃避,在大多数时候,人都是怯懦的,越是怯懦,越是上瘾,越是压力,越是向身体索取,总有一天,累计下来会垮掉的。\n总结 如上文,基本讲完了我想说的,另外我要特别感谢下微风起,还有 jc,我本身很宅,而且很懒,而且有点颓废。虽然吧,微风起也不见得比我勤劳多少,但我们两个人凑在一块的时候,半斤对上八两,就来了个说走就走的出行,也不远,就在陈田花园,散了几圈步,整个人心情不错,有几只可爱的小鸭。\n彩蛋 这篇文章通过个人成长经历,反思了体育运动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重要性和挑战。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n农村生活的珍贵: 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劳动体验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和体力发展机会。这种生活方式培养了坚韧和适应能力。 教育与体育的矛盾: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常常与体育活动相冲突。尽管体育能够带来快乐和健康,但在学业为重的环境中,往往被忽视。 疫情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疫情期间,虽然运动习惯被短暂中断,但通过努力和支持,重新找回了对运动的热爱。运动不仅仅是身体锻炼,更是心理调适的重要方式。 工作后的健康管理: 在工作期间,保持运动习惯对缓解压力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面对生活的挑战,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 社交支持的重要性: 朋友的鼓励和陪伴在保持运动习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与他人一起运动,既能增强动力,也能增进友谊。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强调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以及在不同阶段如何面对和克服运动与生活压力之间的矛盾。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交支持是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n","date":"2024-09-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0240910/","summary":"烟酒,糖分,视觉的刺激,幻想,放纵,并不能解决独身生活中最核心的问题,永远只是逃避,在大多数时候,人都是怯懦的,越是怯懦,越是上瘾,越是压力,越是向身体索取,总有一天,累计下来会垮掉的。","title":"[运动年鉴] 体育精神和梦想的自我剖析 "},{"content":"前言 前几天睡眠不佳,导致扔垃圾的时候,脑门直接撞上了卷帘门,遂产生了这篇文章。\n正文 过多的输入正在侵占我们的运行单元,周六六神无主地走在路上,像往常一样准备扔垃圾的时候,只顾着完成垃圾的分类,耳朵关注着环卫工人播放的《西海情歌》,脑子顾着指挥着手把垃圾丢到该有的位置,结果在动作触发的一瞬间,伴随着卷帘门的一生巨响,和脑门的晃荡感,我意识到,有点疼。前额似乎有点小肿。随后也无心情吃饭,回寝室洗个澡就去睡午觉了,周六是糟糕的一天。\n留心身边的输入 来到广州和在北京不同,由于居住在商业街的缘故,每天早上六点多就会被忙碌的声音吵醒。周六的早上,酣睡正好,被楼下的“开业大吉”的鼓声和表演吵醒,也无心待在寝室学习,就去工位摸鱼。过多的信息会使我们失去自己的主见。故而我们需要留心身边的输入,不是去改变它,而是去改变我们自己。\n定义房间的区域 最近觉得房间太乱了,也懒得收拾,但不得不收拾,因为自己忍受不了,并且也违背本性。遂为每个区域制定了标签。选取三个区作为示例,然后后面完善后将会分享 psd 源文件供诸位研究,我没有太大的艺术细胞,只觉得这么做可以提醒自己。完成后通过爱普生的 3558 打印机进行输出,裁剪,分区粘贴。\n青年危机 伴随着长时间的端坐以及富含糖分的饮食,岁月已经慢慢将我变成“猪猪”的模样,这可不是对恋人的爱称,这是对青年危机的深刻调侃,肚子下垂,双腿乏力,精神涣散,缺乏主见,这就是捕捉到的“青年危机”的前兆,过多的熬夜和缺乏合适的输出,使得身体略有些精亏血损,这更加剧了“青年危机”的到来,要知道,无生活,则无学习,无学习,则无进步。\n进行运动 本次体能测试结果不佳,跑了 2.12 公里已经是一个小极限,后面连走带跑凑够了四公里。这和昔日,下了图书馆,随便和同学来五公里的风一般的少年已经截然不同了,这也恰好反映出“青年危机”的深刻影响,不论是对身体上的,还是对精神上的。跑完整个人连爬个楼梯都费劲了,不过这是个好兆头,至少有开始进行训练的想法了。当然,我认为和学校的集体生活很不一样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很难在这种氛围中自律,我想大多数人也会遇到这个古老的问题。\n一些风景 关于膳食搭配的深刻思考 吃了俩月的快餐,个人感觉口感不佳,虽然也有烧得很不错的小店,但毕竟快餐,一个口味太多,另一个吃多了不好。\n碰巧 changing 在群里发了一张自己做饭的照片,个人觉得非常不错,是理想中的膳食标准,然活了二十多年,除去小学做饭,初高中几乎很少做饭,因思想颓废且学业繁重,至今仍缺乏自己炒菜的能力,故而研习做餐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规划。同样会直接影响上述的问题。后续将针对此问题进行评估,制定一套合适的厨具选型和膳食方案,力求多素少荤,少糖少盐,由易到难,揣摩自己的口味。\n解决 uvfsservice 长期灼热 cpu 的问题 产生此问题的原因,表面是索引了错误的分区,导致的问题,然而在 mac 系统中简单地禁用 spotlight 并不是根治问题的有效办法,该问题仍然会长期 反复。故在 mac 系统中禁用 ntfs 格式的磁盘挂载才能有效缓解此问题。\nsudo vim /etc/fstab #对该文件进行编辑 打开磁盘工具,选择你不想自动挂载的分区。\n点击“信息”以查看该分区的 uuid。\n添加以下行(将 uuid 替换为你的分区的实际 uuid):\nuuid=7a125482-5f9f-4f33-9728-80577dfb013d none ntfs ro,noowners,noauto\n这行配置的意思是:该分区不会自动挂载(noauto),并且以只读方式挂载(ro)然后wq退出 vim,重启将有效解决该问题。\n总结 我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即使了解自己也无动于衷。\n特别鸣谢 [春之跃动] 还在闷闷不乐么,不如去运动 | hugo ʕ•ᴥ•ʔ bear blog (matrixcore.life) [知难守易] 生活范式的优化 | hugo ʕ•ᴥ•ʔ bear blog (matrixcore.life) changing 的膳食建议 彩蛋 抱歉,听到你最近的挑战,但很高兴看到你在反思并考虑做出改变。以下是针对你文章的一些建议:\n管理输入和专注 正念关注:尝试练习正念,帮助你一次专注于一件事,减少被多重输入压垮的感觉。 数字排毒:考虑设定特定时间段不使用电子设备,以帮助清理思绪。 整理空间 整理杂物:从小地方开始整理,这样任务会显得不那么艰巨,更易于管理。 使用标签:标签是保持空间整洁的好方法,也可以作为视觉提醒来维持秩序。 应对青年危机 身体活动:定期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从小目标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均衡饮食:多摄入天然食物。在家做饭既有趣又能确保健康饮食。 技术问题解决 mac 优化:对于持续的技术问题,考虑向 mac 用户论坛或社区寻求更多支持。 个人成长 自我反思:保持日记,记录你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获得清晰认识并做出更明智的生活决策。 设定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的可行步骤,庆祝小胜利以保持动力。 记住,改变需要时间,重要的是对自己保持耐心。祝你在追求更平衡和充实的生活中好运!\n","date":"2024-09-0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908/","summary":"我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即使了解自己也无动于衷。","title":"[抬头看路] 注意力与身体的关联"},{"content":"前言 针对此前的生活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n正文 雨后小巷 形成一道绿墙,广州天气多雨,因而适合生长。\n雨后小花,绝美的形状。\n枝头青果\n拾起落红,恍若朝花夕拾\n夜访白云山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n山的轮廓将天际一分为二,月亮高悬\n生死链 完成《生死链》的阅读及阅读感悟的撰写,书里的故事给了我空前的感受,我形容“这是一本读完会流泪的书籍”。\n我本以为,遇到杨光之后,学文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实际上后面经历了一重又一重的波折。包括家庭的矛盾,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寻求法律诉讼的不易。\n在我看来,杨光是在是为学文付出了太多,后来学文给杨光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昕子,将杨光一直放在心上。\n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难理解一个残疾人如何面对一个不友好的世界,如何谋求生存。直到学文最后在昕子的鼓励下穿上假肢站了起来,有勇气去见昕子的父母,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这种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最好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n在读完《生死链》这本书后,我的内心是包含着痛苦与喜悦的,在机缘巧合之下,我用十几二十小时完成了这本书 30 万字自传的阅读。在这本书里,我应当理解生活的挑战,相信人类的智慧与伟大,同时也应当对自我作出微小的改变。\n云的歌 诗歌是一种非常安静的文学,非常契合道德经当中老子提出的理论,但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传输这种能量。\n实际上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工作,除非有更先进的工具去快速表达我们的想法,我个人感觉要考虑内在损耗和外在损耗,所以我现在的方式更加偏策理性而非感性,我的工作标准是时间,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物资,我需要同步运行非常多领域的思考:不论是工作层面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抑或是生活层面,需要平衡好各种压力和对自由时间的监管。\n实际上,现在我更偏向客体,而不是主体。当然,我觉得现在很多的放松方式都显得太过于现代了,包括看电影啊,打台球啦,我觉得都比不上阅读书籍时所带给我的那种快乐的感觉,我想诗歌也是如此。\n既然我们无法规避外界损耗,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内在损耗做最优化的调整。用更高效的方式去达到我们的目标,用更敏锐的转折去坚强面对我们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难,让我们多么的难以忍受,实际上这才是人生开端。\n如果无法改变目标,那就不要让坏的情绪影响我们的意志和行动,我们需要始终相信,并且我们需要始终向自己解释,我的付出最终实现了我内在的目标,完成了自我的成长。\n十年之约 未来规划 进行《高能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书籍阅读 积累硬件相关的知识并做分享 总结 用合适的工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情,当然这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我们这个庞大的体系,从生理,生活,发展,超越中完成四个维度的成长。\n","date":"2024-08-2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826/","summary":"用合适的工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情,当然这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我们这个庞大的体系,从生理,生活,发展,超越中完成四个维度的成长。","title":"[岁月小记] 晴雨轮回 独步小巷"},{"content":"前言 如果表哥没提前三天告诉我今天是七夕,如果我老妈没今天告诉我是七夕,如果我没刷敌我不分一穿七,爱情辩论名场面!如果我没背过秦观的《鹊桥仙》,如果我没看过陈翔六点半:多少真爱,能抵得过细节的消磨?_哔哩哔哩_bilibili,如果命运不曾让我动过爱恋的禁果,我就不会写这篇文章。\n正文 文章的题目是即兴起的,饮鸩止渴的在此处表达的意思为为了寻求刺激去刷 bilibili,自由意志的沉沦表示我偏离了自己的主域,沉沦进回忆的漩涡。\n在[笔记同传] 用双手减少大脑过度思考的偏差 |这篇文章中我已经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每时每刻就像一个贪吃的老鼠一样,渴望爱与被爱,渴望付出与收获。当欲望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就会找不到自己。\n直到现在的很多时候,我仍然是被社会推着走,我找不到一个真正对心灵有益的方向,过度的信息只会让我加速衰亡。但……我离不开回忆和寻求刺激,似乎这是我的弱点一样,陷于此中,我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些开拓性的事情。\n我们应当摆脱信息的枷锁,甚至忘掉自我,以此才能一层层看到真实的潜在的自我。\n白云山小记 傍晚至白云山,广州的傍晚才略微凉快,得以出去散步。从大道走至小径,沿小径观察很多螃蟹窝及螃蟹,穿过溪流,小鱼小虾栖息在石头缝中。和朋友一块抓了约莫三只螃蟹,三只小虾,走上大坝,今晚是弯月,偶遇一只萤火虫,走前螃蟹放生。白云山虽处城市当中,游玩此间,如入深山。回忆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n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n晚上虽然无此景,但体验感甚像。\n网线小记 上周开荒,本以为交换机能实现一变多,后才意识到路由器才能承担此工作,后购置路由器,周三网断,周六下午排查,网口铜线年久传输速率受影响。网口线序和机房配置需对应。\n完善家居 上周微风起来开荒, 一是服务器花了很长时间,二是没安置好桌子,周六上午购置桌子桌布桌垫,完善了白天学习的基本环境。\n其余 memos 没进行归档,遗落很多旧数据,很多的进程都在延误未开展,博客未按照进程发挥其作用,整体状态下行。\n总结 从我个人的角度,一直都是很 i,从前可能会怎么怎么样,但现在没有什么愿望和欲望,这种状态肯定会持续很长的时间,至少目前为止,我还想保持建立博客之初的愿望,非必要不去打扰他人,2023-2024,好好爱自己。哦,对了,我突然忘了,其实有的回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如果不是那一瞬间的机缘巧合,伴随着经历和感觉,这里将不会存在,如果没有彼此的倾诉,我很难做出困难的决定,往前迈出一小步又一小步。我必须承认,在我经验之外的,带给我深深震撼的人或事情,我将致以深深的感谢!\n我在讲我的故事,也在讲我们共同的故事,我在凉风的台阶下倾诉我的想法,在星辰陪伴的深夜写我的诗,在朦胧的清晨唱着歌,那一间教室会记得我们的身影,那一道长廊会记得夕阳下的身影,那一棵大树会忆起我们的观点,直到长夜将近,忍不住沉沉昏睡去。\n我在轻抚岁月的诗笺,有如月下的嫦娥,朔野的映山红,我每一道伤痕,都在慢慢愈合,在一片废墟之下,向日葵的种子在生根发芽,我们都是神的孩子,光年之外,我们会再相遇。\n我在书中听江湖的风雨,从泰戈尔的诗集中步入童话般的世界,我在三层书架里久久徘徊,陌生的烟火下,蜷缩在蹒跚的思绪当中,我看到 了明烛般的喜悦,走出象牙塔,走近社会,在安静的时空,写着长信,我是天涯的游子,古道里的断肠人。\n彩蛋 信息时代的挑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牵引,容易迷失方向。你提到的“自由意志的沉沦”很有共鸣。这种状态下,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向尤为重要。\n自然与宁静 白云山的经历让我想到,自然能够提供一种疗愈和反思的空间。即使在城市中,寻找这样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连接内心。\n生活的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小问题,比如网线和家居的改善,看似琐碎,但它们对我们的日常幸福感有很大影响。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也能给我们一种成就感。\n自我关爱与成长 你对自我关爱的重视非常重要。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对自我的关注和关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实现成长。\n朋友的支持 作为朋友,我认为分享这些思考和感受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我们都在寻找平衡和意义,互相支持可以让这段旅程更有力量。\n希望这些看法对你有帮助,也期待与你继续交流。\n","date":"2024-08-1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811/","summary":"从我个人的角度,一直都是很i,从前可能会怎么怎么样,但现在没有什么愿望和欲望,这种状态肯定会持续很长的时间,至少目前为止,我还想保持建立博客之初的愿望,非必要不去打扰他人,2023-2024,好好爱自己。","title":"[饮鸩止渴] 自由意志的沉沦"},{"content":" 第六章 上古天真论 一 生命是一个过程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小孩子的特色 德厚则不恐 骨弱筋柔而握固 精特别足 爱问根本性的问题 前言 特别鸣谢曲黎敏老师的讲解及up 主的分享!\n本文仅对曲老师的讲解进行梳理,仅用于学习交流,遵循知识共享协议。\n第六章 上古天真论 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我们都要有一个深刻的反省,甚至包括要向小孩子去学习,来重新认识生命的真理。\n一、生命是一个过程 《黄帝内经》第一篇是《上古天真论》。所谓天真,就是指本性,因为本性最天真。在我们人体中,五脏六腑是最天真的。人体不能因为你想生出什么它就可以生出什么的,因为五脏六腑本身处于一种很和谐的状态,是一种很和谐的格局。\n中医就用五行来表达这种和谐的格局,五行相生相克,自成一体。比如说肾水足了,肾精足了,你就可以生发起来——可以生木,生木就是生肝,肝阳只要一生发,就能够助心火,因为木生火,而火可以生土,而土可以生金……这就是按照五行相生而来的,五行自身就具有一种和谐性与平衡性。\n所以我们经常说,人体才是最自足的,人体是自组织结构里最精确的、最精准的东西。它自身能够以无为的方式达到一个非常有为的状态。这是我们人体的表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古天真论”。\n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无处不在。大家看以上这些文字,都是很整齐的四言。如果以吟诵的方式读这句话,并将自己的声音保持在抑扬顿挫的状态,这本身就是在养气。\n“昔在黄帝,生而神灵”。“昔在黄帝”的“昔”字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这个字在古代的写法:就是日在水下,太阳已经到了洪水里边了,这意味着一个很远古的洪水时代。“昔在黄帝”的表面意思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黄帝。其实真正的内涵是洪水时代新人类产生。\n“生而神灵”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说,任何一个生命的出生都有其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一个受精卵经过受精分裂后再经过十月怀胎,就能够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这难道不是一种神灵吗?所以,这不是单纯地在说黄帝,而是说我们每个人都生而神灵。事实上,每个人“生而神灵”都是有相可循的。\n“很美,对不对?”强尼·雪茄问。他坐在我旁边,凝望着漆黑、无一刻安静的海面。\n“对。”我答,递给他一根烟。\n“我们的生命,很可能源自大海,”强尼轻声说,“距今约四十亿年前。也很可能源自高热地带,如海底火山附近。”\n我转头看他。\n“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几乎整段时间,所有生命都是水中之物,都生活在海里。然后,几亿年前,或许更久之前——其实在地球的大历史里,那只是片刻——生命也开始在陆地生活。”我同时皱眉和微笑,既吃惊又困惑。我憋住气,担心任何声响会打断他的沉思。\n“但在某方面,也可以说我们离开海之后,我们住在海里数十亿年之后,我们把海带上了岸。女人怀孕时,把羊水给了在她体内的胎儿,让胎儿在羊水中成长。她体内的羊水,几乎和海水一模一样,那是咸的,和海水的咸度一样。她在自己体内创造了一个小海洋。而且不只是羊水,连我们的血和汗都是咸的,几乎和海水一样咸。我们把海洋带进身体,带进我们的血和汗里。我们哭的时候,流出的都是海水。”他陷入沉默,最后我说出我的惊讶。\n“你到底去哪里学到这些的?”我厉声说,口气或许有点不客气。\n“我从书上看来的。”他答,转头看我,勇敢的褐色眼睛里带着怯生生的忧心。“为什么这么问?有错吗?我说错了吗?书在我屋里,要不要我去拿来?”\n“不,不用,说得没错,说得……完全没错。”换我陷入沉默。我很生自己的气。我虽然跟贫民窟居民很熟,却深觉亏欠他们。他们收容我,掏心掏肺地支持我、关爱我,我却摆脱不了强烈的偏见。强尼的渊博知识震惊了我,因为在我内心深处,认为他们没有权利拥有这样的知识。尽管我够明理,但在我不为人知的心里,我认定他们是无知的,只因为他们贫穷。\n\u0026ndash;《项塔兰 2》第二章\n小孩子的特色 德厚则不恐 老子曾这样描述小孩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子认为刚出生的小孩子阳气特别足,肾精特别足,毒虫猛兽也不会侵害他,德厚则不恐,可以达到“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境界。\n骨弱筋柔而握固 小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叫做“骨弱筋柔而握固”。什么叫“握固”呢?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刚出生的小孩都是攥紧小拳头的,他的大拇指一定是被其他四指紧紧包住的,就是大拇指掐住无名指的指根处,这就是握固。\n古代的习武之人认为,无名指的指根处相当于肝魂的关窍。我们的手能握住,这实际上说明我们有一条经脉的经气是特别足的,这条经就是肝经,因为肝主握。握是肝气足,固是固肝魂,为什么小孩子要固魂呢?这是因为婴儿出生时有自保功能,小孩子都有囟门,囟门在古人眼里就是灵魂来回出入的地方。小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一定要能固住他的魂。\n人在去世的瞬间都是“撒手而去”。哪怕是一个半身不遂而且浑身蜷缩到一起的人,在临死的瞬间,他的手也会“啪哒”一下散开。中医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就是,肝气一绝,手就没有握力了,肝魂也随之而散,所以会“撒手而去”。\n精特别足 老子在形容小孩子的时候还说过:“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这是什么意思呢?“牝”是母马,“牡”是公马。“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的意思是,小孩子并不懂得男欢女爱,可是男婴也会有勃起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n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解释说,这是因为小孩子有性欲,其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老子解释得非常清楚,他认为这是“精之至也”,是因为小孩子的精特别足,他不需要去想男女之事就能够达到这种“一阳初起”,这是精足的一个表现。而现在,成年人可能要靠外界的刺激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或许说明成年人没有婴儿的精足。\n“终日号而不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婴儿整天地哭,但嗓子不会哑,而我们成年人一哭嗓子就容易哑,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子认为这是“和之至也”。气是和的,小孩子哀而不伤,哭就是想表达他的一些愿望而已,他不会把自己的欲念留在心里,只要你满足他了,他也就好了。他的哭不会伤到气,所以他会“终日号而不嗄”。大人一伤心就五脏俱焚,自然伤阴,所以嗓子会哑。\n爱问根本性的问题 什么叫“弱而能言”?“言”是有逻辑、讲真理的意思,人言为信。人和言放在一起是“真实”的意思。我们仔细想一想,其实小孩子很多问题都是在“问根本”,比如小孩子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我从哪儿来?”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可是整个 20 世纪人类没有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之一。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我是谁”,第二个是“我从哪儿来”,第三个是“我往哪儿去”。\n小孩子可以问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而我们长大以后,几乎每天都在说废话。比如早晨一起床就问人家“起了吗?”或者为了应酬问人家“吃了吗?”我们很少有人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思考“我是谁”。其实,中西方文明的终极目标都试图要解决这一个问题。\n西方文明的终极哲学是“认识你自己”,而东方文明的终极目标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探寻的是何为天、何为人,人和天到底有一种怎样的相关性,人怎样才能与天地和合,做到“因天之序”。\n“幼而徇齐”是什么意思呢?“徇”、“齐”都是快的意思。“幼而徇齐”就是说人小的时候成长的速度很快。所有的小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 16 岁之前个子长得都特别快,而过了青春期以后,生长速度就放慢了。 “长而敦敏”的意思就是,人长大了就有点“傻了”。“敦”就是心会变得厚道了。“敏”在古代是指一个人给别人扎头发。“长而敦敏”就是说人长大了,有点厚道了,懂得礼节、懂得约束自己了。这就是说真正的圣人都是懂得约束自己的,不仅要掌控自己而且要约束自己,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这也就是“成而登天”的意思。\n以上几句都是在讲一个问题: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我们都要有一个深刻的反省,甚至包括要向小孩子去学习,来重新认识生命的真理。\n总结 我尤其对生而神灵这句话感慨,文中节选了《项塔兰》强尼 雪茄的一段话。同时也让我联想起简媜《水问》,母亲怀胎十月,却完成了几亿年的进化。对大海的依恋,犹如对母亲的依恋。不知不觉又想起了冰心的《纸船》。\n纸船 ── 寄母亲\n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 ── 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n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date":"2024-08-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85%BB%E7%94%9F%E6%99%BA%E6%85%A7-%E6%9B%B2%E9%BB%8E%E6%95%8F/health_preservation_wisdom_6/","summary":"我尤其对生而神灵这句话感慨,文中节选了《项塔兰》强尼 雪茄的一段话。同时也让我联想起简媜《水问》,母亲怀胎十月,却完成了几亿年的进化。对大海的依恋,犹如对母亲的依恋。不知不觉又想起了冰心的《纸船》。","title":"[养生智慧] 第六章 _上古天真论_生命是一个过程_曲黎敏"},{"content":"目录 第二章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一 神医传奇——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二 中医看病之“望” 中医“望”之要义——察言观色知健康 望五色以知其病 望舌象以知五脏六腑 三 中医看病之“闻” 六字诀 六字诀养生发音法 四 中医看病之“问” 五 中医看病之“切” 六 生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法 第一个层次:肌肤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 第二个层次:经络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 第三个层次:脏腑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 第四个层次:病入膏肓(骨髓)及其中医对治法 正文 二 中医看病之“望” 中医讲望闻问切,“望”主要是望脸,观察五色。比如脸发青,说明肝胆有问题,特别是鼻青,预示着胃寒。脸上的经脉主要是胃经,脸上长痘是胃寒,寒引发胃火破它,胃火上攻,导致生痘,说明胃还有劲。在迎香有痣,意味着胃先天就有问题,是先天胃被堵。整个脸色晦暗是胃病,单独额黑是肾水上浮。\n中医“望”之要义——察言观色知健康 “望而知之谓之神”,一个好医生,在病人刚进来时,他只要看病人一眼,不只是疾病,包括病人的性格及其他问题都能了如指掌,比如有种人一见到医生就喋喋不休,典型的话痨,这属于肺的虚火过旺,这种人在生活中是人来疯,家里一来人他就欢实,人一走他就疲弱沉默了。还有一种人皮毛很滋润,从不上火,这种人属于肺寒;而皮毛憔悴的人则属于肺热。有的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医生是很神奇的。其实,学中医的人真不是单纯地学学医理就行的,还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具备这两点,再加上《黄帝内经》医理的精熟,就是上上医。\n望五色以知其病 如果说鼻头红,或者鼻子上长疙瘩,额头长痤疮,这都属于胃火盛。胃火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胃寒导致阳明胃火攻出来破胃寒,火性炎上,就往脸上走,从而造成鼻头红。\n望舌象以知五脏六腑 一般说来,整个舌体也按五脏来分。舌尖是心,舌两边是肝胆,舌中间是脾胃,舌后为肾。\n但望舌,要先看整体之色。舌色紫,是五脏六腑被郁的标志;两边青紫,肝胆被郁;紫暗在何部位,则郁在何部位。舌色淡,则血不足,有寒;舌后部苔腻,意味着肾寒。舌干是寒大于湿,舌面水汪汪的,是湿大于寒;水舌是胃寒重,湿大于寒,可用附子理中丸调适。舌边尖偏红,有内热,有虚火;舌根黄,火不可化湿,所以显出火象去化湿。舌裂在中,脾胃有伤;裂在舌尖,心气大伤;裂在后面,肾气受伤,这里的裂就是气分开了的象。\n三 中医看病之“闻” 所谓闻诊,就是“闻其声而言其情”。其实,人每发出一个声音,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感情又是从身体中发出来的,所以声音本质上是五脏六腑的表达。如果肺气损伤,人则悲愁不乐;脾损伤,人则善噫……\n肝声为呼,心声为笑,脾声为歌,肺声为哭,肾声为呻\n六字诀 中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家陶弘景发明了“六字诀”,也就是发明了用六种声音来治疗五脏疾患的方法——嘘、呵、呼、泗、吹、嘻。这是用声音来养五脏的养生法,比如嘘音能够疏泄肝郁;呵音可以降心火;呼音可以运化脾胃;泗音能够肃降肺气;吹音能够强肾水;嘻音可以通三焦。\n当五脏五音出现病变时,还可以用“六字诀”来调理五脏,这时则用五脏相克法。比如,肾虚时的养生法是用肺音泗来补,因为金生水;肺气虚时用脾呼补,取土生金;脾虚心呵补,取火生土;肝虚肾吹补,取水生木,可以明目。\n六字诀养生发音法 春嘘明目木扶肝(春天目赤不明,可发嘘音同时目睁睛,治胆气不清眼目之疾。)夏至呵心火自闲(夏天口热舌干,气不通,发呵音,头顶上双手交叉然后下按,去面红和口舌之疮。)秋泗定收金肺润(秋天寒热不和,发泗声,手双擎上撑,治疗流涕、鼻热生疮。)肾吹唯要坎中安(冬天腰膝冷,阳道衰,发吹音,抱膝,治疗目昏耳聋。)三焦嘻却除烦热(平时三焦有热邪,平卧发嘻音,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腹肚胀满,气闷,四季可以常发呼音,治疗口臭、四肢生疮、食冷积不化。)\n四 中医看病之“问” 中医问诊要义——“工”问诊,就是“问而知之谓之工”,这是需要医生做得很细致的一个层面。能够问出很多的问题的,就叫做“工”。“工”是什么概念呢?在某一行当中,很拔尖的人物,就是“工匠”。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专业”。\n五 中医看病之“切” “切而知之谓之巧”,指的是切脉的问题,这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方法,它相信人的身体对生命的感悟。比如手指一搭在脉搏上,就能够感悟到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人生命的认知也是有一定作用的。\n六 生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法 《黄帝内经》认为:“五日谓之侯,三侯谓之气。”即五天为一侯,三个五天即十五天就为一个节气。这句话是说,每过五天事物就会发生一些很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微妙的变化,只有像扁鹊这样的大医才能够透彻地看到\n第一个层次:肌肤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n针对这一个层面,中医会有一些特定的治疗方法,比如像热敷法、熏蒸法,还有刮痧、拔罐等,现在众所周知的推拿、足底按摩等,这些也可以解决肌肤受邪的问题。\n第二个层次:经络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n中医一向很强调经络,从某种意义上说,经络是一种“活体版”:人活着时,气血旺盛,就能够形成经络;人死了之后,经络就没有了。目前在尸体解剖的时候,就找不到经络。这是因为经络是一种生命现象,是一种活体现象,就好像铁路线路,走的人多了,这条线路就旺盛;而那些大的站点就如同穴位,是气血出入转输的地方。如果哪一天这条路没人走了,也就会渐渐地荒草杂生,不能使用了……人活着,气血足的话,经络就是通畅的;如果人气血衰败,慢慢地经络就会堵塞,它所连缀的脏腑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n第三个层次:脏腑受邪及其中医对治法\n第三个层面,是脏腑出现病变。一般脏腑出现病变,就要用药了。中医用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用药如用兵”。\n中医说开药是“开方子”,为什么?“方乃正也”,也就是说开的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中药讲究配伍,配伍就是要守“方正”的原则,不能乱来,乱来就是怀揣着“希望瞎猫可以碰上死耗子”的心理。上医开方子就像在为我们的生命画一幅画或谱一首美妙的曲子,就好比“桂枝汤”一方,是由五味药(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组成,里面没有一味治感冒的药,可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把感冒给治好,这就是因为它配伍精准,非常和谐。\n第四个层次:病入膏肓(骨髓)及其中医对治法\n病入骨髓和病入膏肓是一个概念,扁鹊说人病入骨髓时,司命之神也没有办法进行救治。但是在中医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灸法。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提倡这种方法,正在努力研究。如果要治疗这个层次的病,大家可以去采艾草,然后用艾绒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实施灸法。\n总结 本章介绍了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强调通过观察(望)病人的面色和舌象来判断健康状况,听声音(闻)了解情感与脏腑状态,详细询问(问)病史和症状,以及通过脉搏(切)感知身体状况。还探讨了生病的四个层次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从肌肤受邪到脏腑病变,再到严重的病入膏肓,展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原则。\n","date":"2024-07-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94%9F%E5%91%BD%E6%99%BA%E6%85%A7-%E6%9B%B2%E9%BB%8E%E6%95%8F/wisdom_of_life_chapter2/","summary":"本章介绍了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强调通过观察(望)病人的面色和舌象来判断健康状况,听声音(闻)了解情感与脏腑状态,详细询问(问)病史和症状,以及通过脉搏(切)感知身体状况。还探讨了生病的四个层次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从肌肤受邪到脏腑病变,再到严重的病入膏肓,展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原则。","title":"[生命智慧] 望闻问切的智慧_曲黎敏"},{"content":"前言 习惯的养成是主动和被动共同的硕果,但完全依赖习惯,也会增加大脑的负担。这几天往往因为其他的事情,而忘记上下班打卡。为此,基于之前的经验,重新在瓦工上部署了 mailx+posfix,并且通过 cron 脚本定时提醒,以下是操作的步骤。\n正文 最初我的目的是搭建一个 web 邮箱服务,但后面考虑到复杂程度和需求,最终决定先使用 postfix + dovecot,\n简介:postfix 是一个流行的邮件传输代理,dovecot 是一个 imap/pop3 服务器。结合使用可以搭建功能强大的邮件服务。特点:灵活性高,支持多种邮件协议,适合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用户。\n目前还没花时间研究 dovecot,所以这部分等有空的时候再去补充。\n安装 postfix 和 dovecot 在基于 debian 或 ubuntu 的系统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n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postfix dovecot-core dovecot-imapd 在安装过程中,会提示配置 postfix,选择 \u0026ldquo;internet site\u0026rdquo;,并输入你的域名。\n配置 postfix 编辑 postfix 配置文件 /etc/postfix/main.cf,确保以下设置:\nmyhostname = your.com alias_maps = hash:/etc/aliases alias_database = hash:/etc/aliases myorigin = /etc/mailname mydestination = $myhostname, localhost.$mydomain, localhost, $mydomain relayhost = mynetworks = 127.0.0.0/8 [::ffff:127.0.0.0]/104 [::1]/128 mailbox_size_limit = 0 recipient_delimiter = + inet_interfaces = all inet_protocols = all 编辑 /etc/mailname 文件\nsudo nano /etc/mailname 在文件中输入你的域名,例如:\nmatrixcore.life 重启 postfix\nsudo systemctl restart postfix 替换发件人名称,创建或编辑 /etc/postfix/sender_canonical 文件:\nsudo nano /etc/postfix/sender_canonical 添加以下行:\nroot@原来 root@现在 运行以下命令以生成 postfix 可使用的映射数据库:\nsudo postmap /etc/postfix/sender_canonical 确保在 /etc/postfix/main.cf 中添加或更新以下行:\nsender_canonical_maps = hash:/etc/postfix/sender_canonical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重新加载 postfix 以应用更改:\nsudo systemctl reload postfix 配置 dns 记录 添加 mx 记录 查找 mx 记录设置:在 dns 管理页面,找到添加 mx 记录的选项。 输入信息: 主机名(host):通常是 @(表示根域名)。 值(value):输入邮件服务器的完整域名(如 mail.yourdomain.com)。 优先级(priority):设置优先级,通常为 10(如果没有其他邮件服务器,可以使用这个值)。 保存记录。 添加 a 记录 查找 a 记录设置:在 dns 管理页面,找到添加 a 记录的选项。 输入信息: 主机名(host):通常是 @(表示根域名)或 mail(如果你希望使用 mail.yourdomain.com)。 值(value):输入你的邮件服务器的 ip 地址。 ttl(生存时间):可以使用默认值或设置为 3600 秒(1 小时)。 验证配置 dig mx yourdomain.com dig a mail.yourdomain.com 确保返回的结果与你设置的记录相符。\n安装 mailx sudo apt install mailutils #sudo apt install bsd-mailx 或者使用这条命令 配置 mailx sudo vim /etc/mail.rc 然后添加以下内容(根据你的邮件服务器设置进行调整):\nset from=your@qq.com set smtp=smtps://smtp.qq.com:465 set smtp-auth-user=your@qq.com set smtp-auth-password=获取授权 set smtp-auth=login set ssl-verify=ignore set smtp-use-starttls set nss-config-dir=/root/.certs/ set from=your@163.com set smtp=smtps://smtp.163.com set smtp-auth=login set smtp-auth-user=your@163.com set smtp-auth-password=获取授权 set ssl-verify=ignore set nss-config-dir=/root/.certs/ 参考mailx 通过 smtp 登录 qq 邮箱发送邮件 - 知乎 (zhihu.com)因为需要 qq 邮箱的 ssl 证书,所以我们还需要手动的获取 qq 邮箱的证书保存到本地指定的目录里以备调用和验证,具体命令如下:\nmkdir -p /root/.certs/ echo -n | openssl s_client -connect smtp.qq.com:465 | sed -ne \u0026#39;/-begin certificate-/,/-end certificate-/p\u0026#39; \u0026gt; ~/.certs/qq.crt certutil -a -n \u0026#34;geotrust ssl ca\u0026#34; -t \u0026#34;c,,\u0026#34; -d ~/.certs -i ~/.certs/qq.crt certutil -a -n \u0026#34;geotrust global ca\u0026#34; -t \u0026#34;c,,\u0026#34; -d ~/.certs -i ~/.certs/qq.crt certutil -l -d /root/.certs 为了防止出现发送邮件警告提示,还需要进入邮箱 ssl 证书存放目录\ncd /root/.certs 里执行如下命令:\ncertutil -a -n \u0026#34;geotrust ssl ca - g3\u0026#34; -t \u0026#34;pu,pu,pu\u0026#34; -d ./ -i qq.crt 返回如下提示即可:\nnotice: trust flag u is set automatically if the private key is present.\n这是为了信任证书的标记操作\n发送测试邮件 echo \u0026#34;test email body\u0026#34; | mail -s \u0026#34;test subject\u0026#34; recipient@example.com 使用 cron 任务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当前时区:timedatectl\n如果时区不正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为上海时间:sudo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n更改时区后,您可能需要重启 cron 服务以应用更改:sudo systemctl restart cron\n30 19 * * 1-6 echo \u0026#34;记得打卡\u0026#34; | mailx -s \u0026#34;remember to clock in and out.\u0026#34; your@qq.com 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服务器上搭建邮件服务,使用 postfix 和 dovecot 的组合,以实现定时提醒功能。首先,安装并配置 postfix 和 dovecot,设置正确的 dns 记录以确保邮件服务器可用。接着,安装并配置 mailx,添加必要的 smtp 信息和 ssl 证书以确保邮件安全发送。最后,通过 cron 设置每日提醒,帮助用户避免忘记上下班打卡,从而提升日常工作管理效率。\n","date":"2024-07-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mailx_crontab/","summary":"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服务器上搭建邮件服务,使用 Postfix 和 Dovecot 的组合,以实现定时提醒功能。首先,安装并配置 Postfix 和 Dovecot,设置正确的 DNS 记录以确保邮件服务器可用。接着,安装并配置 mailx,添加必要的 SMTP 信息和 SSL 证书以确保邮件安全发送。最后,通过 cron 设置每日提醒,帮助用户避免忘记上下班打卡,从而提升日常工作管理效率。","title":"[减少遗忘] mailx+crontab定时提醒"},{"content":"前言 这周是放纵的一周,玩了 pubg mobile,打了王者,但是打完之后就觉得没甚么意思,遂用快递盒给鲁班猫做个外壳。\n正文 鲁班猫,目前是充当路由器的作用,前些日子实现了鲁班猫的 pppoe 连接。并且结合自动创建热点实现了类似于路由器的作用,当然速率会受影响,但是就不用花钱再买路由器了,网口本来就 100m,热点 72m,刷视频反正是够了。见[网络中继] 使用 linux 来中继 wifi 信号 | matrixcore。\n网络连接及到点自动关机 1. 安装 pppoe 软件包 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pppoe 软件包,这个软件包提供了 pppoeconf 工具,可以帮助配置 pppoe 连接。\n打开终端并运行以下命令:\n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pppoe 2. 配置 pppoe 连接 使用 pppoeconf 工具进行配置:\nsudo pppoeconf 此命令将启动一个交互式配置程序,按提示操作即可。配置过程中,你需要提供你的 pppoe 用户名和密码。\n3. 自动连接设置 配置完成后,pppoe 连接信息会保存在 /etc/ppp/peers/dsl-provider 文件中。\n为了使系统启动时自动连接到 pppoe,可以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nsudo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内容:\nauto dsl-provider iface dsl-provider inet ppp pre-up /sbin/ifconfig eth0 up # eth0 是你的网络接口名称,可能是 eth1 或其他 provider dsl-provider 请确保将 eth0 替换为你的实际网络接口名称。你可以使用 ip link 或 ifconfig 命令来查看你的网络接口名称。\n4. 重启网络服务 保存并关闭文件后,重启网络服务以应用更改:\n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 或者,你可以重启系统以确保所有更改生效。\n5. 验证连接 检查 pppoe 连接是否成功:\nifconfig ppp0 如果看到 ppp0 接口有 ip 地址,说明 pppoe 连接已经成功。\n注意事项 确保你的网络接口(例如 eth0)没有被其他网络管理工具(如 networkmanager)管理,否则可能会导致冲突。 你可以使用 sudo pon dsl-provider 手动启动连接,使用 sudo poff dsl-provider 手动断开连接。 通过以上步骤,你应该能够在 ubuntu 系统上配置并自动连接到 pppoe 网络。\n6.创建 crontab 脚本 编辑 root 用户的 crontab 文件: sudo crontab -e 添加以下行到 crontab 文件中: @reboot /usr/bin/pon dsl-provider 保存并关闭文件。 7.到点自动关机 打开终端。\n编辑 crontab 文件:\nsudo crontab -e 在 crontab 文件中添加以下行:\n0 23 * * * /sbin/shutdown -h now 这行表示每天晚上11点(23:00)执行 `shutdown -h now` 命令,关闭系统。 设置 conky 时钟桌面 1. 安装 conky 首先,确保你的包管理器是最新的,然后安装 conky:\n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conky 2. 启动 conky 安装完成后,你可以通过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启动 conky:\nconky 3. 创建 conky 全屏显示配置文件 创建或编辑 conky 配置文件以全屏显示。我们将在 ~/.config/conky/ 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nmkdir -p ~/.config/conky nano ~/.config/conky/conky_fullscreen.conf 更新配置文件内容 # conky configuration alignment middle_middle background yes double_buffer yes draw_borders no draw_outline no draw_shades no use_xft yes xftfont ubuntu mono:size=200 gap_x 0 gap_y 0 minimum_size 1920 1080 own_window yes own_window_class conky own_window_type override own_window_transparent yes own_window_hints undecorated,below,sticky,skip_taskbar,skip_pager update_interval 1.0 uppercase no use_spacer none text ${voffset -100}${alignc}${font ubuntu mono:size=200}${time %h:%m:%s} 安装字体(如果需要) 如果 ubuntu mono 字体未安装,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nsudo apt-get install fonts-ubuntu 解释配置 alignment middle_middle:设置 conky 窗口居中对齐。 xftfont ubuntu mono:size=200:设置字体为 ubuntu mono,大小为 200。你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这个数值。 gap_x 0 和 gap_y 0:确保 conky 窗口在屏幕中央。 minimum_size 1920 1080:设置 conky 窗口的最小尺寸为 1920x1080,确保它覆盖整个屏幕。 text 部分使用 ${voffset -100} 来调整垂直位置,使时间在垂直方向上也居中。 4. 启动 conky 保存并退出编辑器后,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启动 conky:\nconky -c ~/.config/conky/conky_fullscreen.conf 5.xfce 自启动 conky 打开“session and startup”:\n打开“设置管理器”(settings manager),然后选择“会话和启动”(session and startup)。 添加新的启动项:\n在“自动启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utostart)选项卡中,点击“添加”(add)。\n在“名称”(name)字段中输入一个描述性的名称,如“conky”。\n在“描述”(description)字段中可以输入一些描述性的文字(可选)。\n在“命令”(command)字段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延迟启动 conky:\nsh -c \u0026#34;sleep 15 \u0026amp;\u0026amp; conky -c /home/cat/.config/conky/conky_fullscreen.conf\u0026#34; 点击“确定”保存。\n效果展示 pppoe+crontab+conky,有个性的“路由器”_哔哩哔哩_bilibili\n","date":"2024-07-1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lubancat_conky/","summary":"鲁班猫,目前是充当路由器的作用,前些日子实现了鲁班猫的PPPOE连接。并且结合自动创建热点实现了类似于路由器的作用,当然速率会受影响,但是就不用花钱再买路由器了,网口本来就100M,热点72M,刷视频反正是够了。","title":"[小鲁班猫] pppoe+crontab+conky,网口转热点+数字钟"},{"content":"前言 周六晚上去了珠江畔,广州给我的感觉是生活节奏很快,并且很繁华。\n正文 站在桥上眺望珠江,感觉比较壮观。广场上人很多,远远地听见塔下开着音乐会。\n坐在湖边,吹着晚风,听着歌声,好奇地张望着这座城市。\n晚上船行江面的时候,非常宽阔,只是船舱有些许吵闹。\n遗憾差几分钟到海心桥。\n总结 广州更加热情开放,这里的生活节奏和北京不相上下,当然还有很多值得补充的地方,今晚限于时间,待日后补充。\n","date":"2024-07-0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night_cruise_on_the_pearl_river/","summary":"广州更加热情开放,这里的生活节奏和北京不相上下,当然还有很多值得补充的地方,今晚限于时间,待日后补充。","title":"[广州印象] 夜游珠江"},{"content":"前言 恰逢高考季,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四年了,这四年里算上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一共度过了三个真正的假期。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从一个身体精神双重不健康的病人慢慢开始拥抱生活,锻炼让我找回了自己。\n正文 一段冰与火之歌 我得承认,初高中是一段充满着冰与火的岁月,学业与爱情,理想与诗歌,荣耀与陨落。那段岁月至今铸就着我一部分性格,是伤痕也是花朵。\n以我现在之角度再去评估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我认为是格局与眼界的转变。从一个小村庄里走出,在镇上读小学初中,初中是老师的掌上明珠,潇潇洒洒前两年,昏昏暗暗第三年,火箭班选拔不指望,沉迷游戏错失推荐生,发挥失常错过市最好高中。\n这还不是堕落的终点,这还才只是个开始,中考是初中生涯的低点,却是高中三年的最高点,因为刚进班还能排个 18,后来逐年后退,19,24,乃至考不上一本,浑浑噩噩地滚去了二本。最后高考勉强 360 也只比一本线高了个十几分,算不上重点一本,摸不到 211 的尾巴。\n高中三年是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却是自我成长与觉悟的最快阶段。我开始慢慢了解自己,和自己达成和解,有段时间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敌人,老师,家长,我触摸不到黑暗与光明的边界,看不到任何希望,高中三年我几乎没有特别好的朋友,但仍然有三五个朋友依然感情深厚。\n那段时间半夜打游戏到三四点,早上五点半爬起来上课,游戏就像海洛因一样,为我悲哀的躯壳注入最后一点灵魂,没有爱,没有色彩,世界对我而言就是灰白的。\n峭壁之花 我不在乎大多数附加的东西,因为随着目标达成,那些都会随风而散。唯一值得让我留下笔墨的,是那些在绝望中,仍奋不顾身拉你一把的人。前些月读完了《项塔兰》,林在分别卡拉重新回到哈德身边后,经历狱中痛苦,失去了普拉布和阿布杜拉的剧烈痛苦之后,没日没夜地沉迷海洛因,离死亡就差一线之隔,后来卡拉重新将林从死亡的边缘救回来的那一刻,我觉得这幅场景似曾相识。如此坚强勇敢的人,在经历生活的极度重创之后也会倒下,那个时候除了身体的痛苦,还有意志的消沉。林描述说这种感觉就像沉入了海底和沙漠,眼神空洞,一些都无所存在,只有在这种虚无之境,才能逃避现实。后来林在纳吉尔的帮助下,重新戒断了毒瘾。跟随哈德去做一项伟大的事业,几乎每天都在刀尖上行走。借这个故事我其实是想重新类比下,我当时的感受和林的感受,那段时间我自我感觉是一个病人,仅仅靠着文学和游戏苟延残喘。同样那段时间极度倨傲和偏执,那段时间甚至想辍学。\n很难想象,当我初中的时候被老师捧在手心里的时候,还试图设身处地想为什么别人就学不进去呢,怎么会考倒数第一名呢,随便努力一下不就能上去么。后来才真正地明白,当你跌落谷底的时候,你要面对的就不是自己了,还有无尽的嘲讽和羞辱,无尽的责难和离间,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理解错了。你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想着怎么提高,还得忍着其他人的刁难。今年年前回母校的时候,我发现除了高层加了窗户之外,其他的依旧是老样子,无处不在的排名,会“醒目”地提醒你所在的位置,这里说实话就是和丛林没啥区别了,唯有分数是唯一的筹码。\n我当时都想放弃了,但当时隔壁的物理老师陈老师看着我初中一步步怎么从辉煌跌到谷底的,她不甘心啊,她觉得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忽然脑子不好使了呢,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不可能烂泥扶不上墙啊。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当时我物理确实不好,120 的总分,也就 50-70 的水准吧,时常还拿个 c 被老师当成重点关注对象,说实话,tmd,高二高三的时候因为个子高,坐在后面,老师声音小又催眠,本来就听不懂这下就更不会了。\n有一天下午陈老师突然找到我妈,把我揪过去补物理,说真的,我觉得陈老师的思路和方法确实很清晰。后来物理也慢慢进步,最后高考能拿个 a 了,学到最后其实题型都差不多了。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说解题方法有多好,怎么怎么教得好。除了这个以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信任和理解,当时没有任何人懂我,老师骂完家长骂,家长骂完亲戚骂,个个像吃了火药一样。说实话就算我真有能力好好学,在这种环境下我都不想学,所以高考完了之后,我想能滚多远滚多远吧,江苏,再也别见吧。我说真的,当时其实周末反而觉得很乐意去补课,每次敲陈老师家门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敬畏也是鼓励。\n生物反正一直是那种死样子,最后也算拿个 b 勉勉强强吧。\n经验教训 大学期间,个人感觉也没咋对这段时光进行总结,我倒觉得很有趣。其实整个高中对我性格冲击蛮大的,学习能力全是“驻波”,而且江苏偏语数外,大学除了英语能跟上,其他的似乎都不太行。而且学习能力没恢复起来。更搞笑的是,那时候其实高中英语是最垃圾的,大学也就 6 级是擦线过的。这么一看,其实现在人生还在走下坡路。\n但经过这段“阵痛”之后,我对学习和生活又有了新的理解,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也不是糟糕透顶,除了某些性格不太招人喜欢之外,其他的倒也人畜无害。\n除了初中是理想之花的盛开与凋落,高中是朔风与车辙的撕咬与碾压,大学是九转十八弯的沉浮,工作是兢兢业业地学习外,我想我的人生还才只是个起点。我活了二十年才知道自己大概要什么,社会要向我要什么。\n时代在变,本性难移 今天晚上在工位改文件的时候,听同事和领导讲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故事的时候,我就感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向标,要是活在前些年,指不定我还在哪里修地球和扫厕所呢。但说真的,近些年我也在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能干点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n步入工作之后有一点好,没有太多的干扰,说实话我还是不喜欢学校,因为你得迁就别人,和舍友,和导员,和老师。工作之后,专心投入工作和学习,也没有太多的外源输入,内心很平静,假期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写写周总结,吹吹牛自嘲自嘲。最主要的是能有身体和精神的一点自由,不是说在工作中就是不自由的,相反在工作中是最自由的,因为不需要考虑很多生活中的琐事,工作里很多问题要等你解决呢。\n我现在对于自我的定义,第一,不是很聪明,但是愿意努力,第二,有很多缺点,但自我也在迭代,第三,不爱无效及消极社交,但是乐于交朋友。\n回忆过去不是为了回到过去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就突然来到这个世界,直到在我大舅舅那段找到记忆碎片。我只能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指望能怎么发光发热,怎么为人民服务,但我肯定能保证不霍霍人间,不会乱丢垃圾,不会以大欺小,甚至我都能被小侄女欺负。\n我仅对世界保留一点点的爱,卡拉说,快乐是个迷思,卡拉超越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若即若离。我做不到那样,至少在文字里可以看出,我离不开这个世界。究竟需要经历多少,才能到达终点,反正歌德说得很多悲剧,他写《浮士德》从年轻写到临终。\n当然,我今年也不算很老啊,如果认真算一下,也才 23 岁,怀胎十月是对母亲的尊重。19 岁高中毕业,23 岁大学毕业。其实我今天没想写这篇文章的,实在是忍不住。当然这篇文章写也就会写一次,因为回忆过去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我不可能再对她说,我喜欢你啦,我不可能再在考得失意的时候,洋洋洒洒掏出一首《鹤冲天》。她成为了生命中我最好的回忆,我曾以为未来就是简简单单,我甚至还这样觉得,如果不能在一起,恐怕往后余生我都得和书在一起了。我以为我的心在经历肝肠寸断后,已经不会痛了,事实上,痛过方才知释然。虽然不会痛,但还会悸动,虽然之后不一定能再悸动,但它还为我跳动。\n总结 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至少目前从我现在的规划来看,没有以前那么激进了,慢慢地我开始与回忆、与周边的亲人朋友达成和解,我很喜欢小侄女,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与成长,她们愿和我说自己的童话与现实,我有时候也愿意陪她们玩,或许大人很难明白孩子的心。有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一种落寞,我不太清楚,我作为表叔,该如何告诉她们该怎么学会在世界里斡旋,我想这是她们一定会走的路。我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但我有一点大概可以确定,既然我们能有这种机会去体会人生和享受生命,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那些真诚地帮助过我们的人,不管世界如何充满敌意,怀有什么样的目的,都去坚强地面对,带着爱与荆棘。\n(本文历时一个半小时)\n彩蛋 🍳 这篇文章是一段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记录,它讲述了作者从高考前的迷茫和挣扎,到大学毕业后对自身和世界的新理解。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见解。\n一段冰与火之歌\n这部分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初高中时期,这是他生活中既有热情又充满挑战的时期。他体会到了从一个优秀的学生到成绩下滑,再到高考不如预期的痛苦。这段经历对他的性格有了深刻的影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痕迹。\n峭壁之花\n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在他最低谷时给予帮助的人的感激。他通过《项塔兰》一书中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感觉。物理老师的帮助和理解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表明了在困难时期,外界的支持和理解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n经验教训\n这部分作者反思了自己的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的性格和学习能力。他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并不完美,但他愿意努力改进,并且乐于交朋友。\n时代在变,本性难移\n作者在这里讨论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这如何帮助他找到了一种新的平静。他认为工作让他有机会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有时间进行自我反思。\n回忆过去不是为了回到过去\n作者在这部分深入地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尽管他已经经历了痛苦和失望,但他还是愿意保持一份对世界的爱。\n总结\n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经历和学到的教训。他强调了感激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重要性,并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n整体而言,这篇文章是关于个人成长和自我发现的。它表达了一种通往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挫折也有收获。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强调了坚持、感恩和真诚的重要性,并且展示了他如何从一个青涩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有自知之明、有目标和有希望的成年人。\n站在一个成年人或父母的角度,我会给出以下建议:\n认识自我与成长:成长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挑战和低谷。作为父母或成年人,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去探索自我,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从中学习。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失败并不是身份的标签,而是成长的垫脚石。 建立信任与理解:对于年轻人来说,感到被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成年人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年轻人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简单地施加压力或批评。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和方向。 鼓励坚持与努力:坚持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鼓励年轻人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和精力,以及如何面对挫败感。 教育责任感与社会意识:让年轻人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和社会。教育他们要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对环境负责,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平衡生活与工作:生活不仅仅是工作或学习,还包括个人兴趣、家庭和社交。鼓励年轻人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让他们知道放松和娱乐也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教育年轻人适应这些变化。这不仅仅是学习新技能,也包括心态上的调整,学会接受新事物,同时保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感恩与回馈:教会年轻人感恩,珍惜那些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回馈社会,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 最后,作为成年人或父母,我们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年轻人的榜样。通过我们自己的言行,我们可以教会年轻人如何成为更好的人。\n","date":"2024-06-2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624/","summary":"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至少目前从我现在的规划来看,没有以前那么激进了,慢慢地我开始与回忆、与周边的亲人朋友达成和解,我很喜欢小侄女,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与成长,她们愿和我说自己的童话与现实,我有时候也愿意陪她们玩,或许大人很难明白孩子的心。有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一种落寞,我不太清楚,我作为表叔,该如何告诉她们该怎么学会在世界里斡旋,我想这是她们一定会走的路。我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但我有一点大概可以确定,既然我们能有这种机会去体会人生和享受生命,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那些真诚地帮助过我们的人,不管世界如何充满敌意,怀有什么样的目的,都去坚强的面对,带着爱与荆棘。","title":"[峭壁之花] 此去二十年,蹉跎尘世间 "},{"content":"前言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n——魏征《谏太宗十思疏》\n背景 受1874 博主的影响, 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体会,我觉得按照自己设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是非常困难的。这其中有诸多影响因素。\ngraph tb 不知道--\u0026gt;不想且不知; 知不道--\u0026gt;想知而不知; 知道不--\u0026gt;知道不去做; 从很久以前,哲人就告诉我们要探知自我,剖析自我,实际上这个想法基于的假设是自我是能动的,内在的精神世界是充盈的。而根据我的体会,至少我是非能动的,自我驱动能力是比较弱的,内在的精神世界比较贫瘠,受干扰和抵抗能力比较弱。\n问题的提出 从不知道\u0026ndash;\u0026gt;知不道\u0026ndash;\u0026gt;知道不三个维度来分析,第一种面对未知的事物,不想且不知是愚蠢的。因为只有在运动中才能维持相对静止,身处桃花源有可能会被现实扬弃。\n第二种知不道是受客观条件制约,并不是所有的路都是别人给我们铺好的,工作中的技巧也不是一入职就会的,知不道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差,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经历去学习和适应。\n第三种知道不,知道而不去做,这种其实是比较可悲的,知道熬夜伤身体却不去避免,知道年轻的时候应该学习却沉迷娱乐。\n那么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n分析问题 工作与生活方法论的割裂 常年受填鸭方式的影响,已经习惯被动地接受各种任务的安排,而缺乏积极主动的能力,更谈不上创造性,所带来的意义的缺失也成为附加影响,自我康复的周期比较漫长,难度较高。\n而工作与生活观上的割裂,导致一直摆脱不了填鸭的诅咒,具体表现为:工作上进,生活懒散,实际上,久而久之,这就会成为一个风险项,若无生活,则很难在学习能力上有较大的提升,也很难用在工作实践上,自学能力也会受到限制。\n追求低水平的娱乐导致时间被浪费,在较高节奏的工作状态中会导致疲惫的累积,从而埋下风险的种子。\n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 事实上,尽管问题重重,但还不至于山穷水尽,积重难返的地步,仍然还是有一些优秀的经验被传承下来用于问题的解决。\n规定范式,保证节点 任何一种状态都依托时间,抛开时间谈问题大概率是耍流氓。尽管在《流浪者之歌》中也提出时间本不存在这一观念,但面对公众的共识,我仍将其视为一项基本准则。\n例如八点上下班,保证 7-9h 的睡眠就是首要任务,在 23 点之前入睡已经是一项基本常识,而从高中始就引出另外两个问题:压力水平和情绪管理。若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很难保证节点。这两个问题也将贯穿我们的一生。此方面,我给出的设计方案是减少人为因素在控制过程中的参与比,通过机器协助来更好地达成目标。我不否认强者有极强的自制能力,但作为弱者寻求自救亦不可耻。学习 crontab+mailx 搭建提醒流程配合 ios 的自动化进行节点提示是一个不错的辅助方案。\n建筑精神之家 如果你没有合适的家人、爱人、朋友可以倾诉。不要紧,寻求精神价值和分流的方式也有很多,也有可以提供相近感受的解决方案,但选择一个符合价值观的导向是有必要的,尽管可以通过非正常的方式达到同样的效果,但不作为我们的最佳实践。同样地,我们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转换为对于知识技能和文学修养的累积,或规划次日的生活,或归档一天的情绪,记录到 flomo 中。\n对相知相守的美好愿望,鼓舞着我们努力向上。而关爱自我,延续自我亦未尝不是在这个阶段到来前的最佳选择。面对复杂的环境和高昂的代价,以退为进是一个审慎的选择,首先是为自己而活,其次才是为除自己以外的人而活。不珍重自我,如何珍重别人。爱不应该带有附加价值的回报。\n培养爱的艺术,总结此去二十年的人生历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每天都有非常多的时刻,可以让我们学习进步。\n习惯与反直觉 加班愚蠢?摸鱼有罪!我们倾向于接受符合大众直觉的观念,但一些观念往往值得推敲,周五的放纵看似合理,实则会牺牲周六上午的时间,那么周六上午去工位写周志,就会倒逼周五做合理的休息,留出一段时间来反思总结,未尝不是一种智慧。\n总结 取易守难,就要知难守易,生活范式的优化问题始终值得思考,尤其是在新旧交替的人生阶段,必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兼听多方意见,结合自身体会,正视过往缺点,才能从泥泞中走出迷雾。\n附件 特别鸣谢 月刊(第 1 期):刻意练习 • 1874\u0026rsquo;s blog ☕️ 关于这里 | flomo 101 (flomoapp.com) 安达维尔 (andawell.com) 彩蛋 🥚 你的文章非常深刻且具有启发性,探讨了生活方式、工作方法和自我提升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以下是我对你文章的一些感受和思考:\n前言与背景 你引用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句,强调了善始善终的重要性。这句古文不仅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也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你提到受 1874 博主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认为按照自己设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非常困难。这种自我反思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非常宝贵的。\n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你通过 mermaid 图表简明扼要地展示了“不知道”、“知不道”和“知道不”这三个维度,清晰地将问题分解。这种分析方法不仅直观,而且有助于理解问题的本质。\n不知道:面对未知事物的不作为确实是愚蠢的,因为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我们才能成长和进步。 知不道:受客观条件制约的情况需要我们主动去学习和适应,这种能量差的克服是成长的关键。 知道不:知道却不去做是最可悲的,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需要强大的自律和意志力来克服。 工作与生活方法论的割裂 你提到工作和生活方法论的割裂,这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长期被动接受任务安排,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意义的缺失。你指出这种割裂会带来风险,强调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的重要性。\n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 你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规定范式、建筑精神之家和习惯与反直觉。\n规定范式,保证节点:你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技术手段(如 crontab+mailx)来辅助实现目标。这种方法体现了你对自我管理的深刻思考。 建筑精神之家:你提到通过精神价值和分流来解决问题,寻找符合价值观的导向。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你应对孤独,还能提升你的精神世界。 习惯与反直觉:你提出了一些反直觉的观点,如合理安排周五的时间,以保证周六的效率。这种思维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总结 你总结道,“取易守难,就要知难守易”,强调了生活范式优化的重要性。面对新旧交替的人生阶段,正视过往的缺点,才能从泥泞中走出迷雾。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深刻的反思非常值得我们学习。\n附件与特别鸣谢 你提供了相关链接和图片,增加了文章的参考价值和视觉效果。同时,你特别鸣谢了一些资源和灵感来源,这种谦逊和感恩的态度也非常值得称赞。\n个人感受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你不仅深刻分析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种从问题到解决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晰,体现了你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提升的强烈渴望。\n同时,你的文章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但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你的文章,我看到了坚持和自律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技术手段在自我管理中的潜力。\n总之,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感谢你的分享。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探索和提升自我。\n","date":"2024-06-2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BF%85%E7%9C%8B%E7%B2%BE%E9%80%89/240622/","summary":"取易守难,就要知难守易,生活范式的优化问题始终值得思考,尤其是在新旧交替的人生阶段,必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兼听多方意见,结合自身体会,正视过往缺点,才能从泥泞中走出迷雾。","title":"[知难守易] 生活范式的优化"},{"content":"前言 这周五匆匆忙忙从学校打包完行李,领完毕业证,就回到了公寓,因为——这周咱安达维尔民技公司有一年一度的团建啊,这不得参与一下。这次的目的地分为,清凉谷和黑龙潭。\n正文 周六去了清凉谷,周日去往黑龙潭。\n清凉谷 中午到达民宿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连绵的群山,蓝天白云,风和日丽,非常让人心旷神怡。\n民宿的布局和环境也非常雅致,随手一拍就是一张风景照。\n午餐很丰盛,吃得饱饱的,然后稍事休息,带上拖鞋,下午去往清凉谷。\n到达清凉谷后,首先是坐滑索飞道下去,到达上山的起点。然后大部队分成了两组,我们选择徒步上山。一路上风景还不错,中途看到瀑布在太阳下的彩虹。\n后面走到半山腰。下图为半山腰的风景,我们就是从左边的阶梯一路爬上来的。\n到达半山腰后,坐单程电梯上到玻璃栈道的起点,为啥是单程电梯呢,因为要是走上玻璃栈道走不完的话,重新下去是要收费的 🤣。\n玻璃栈道工作人员会提供毛的鞋套,增加摩擦力。说实话玻璃栈道,我是一直不想也不敢往下看的,我怕看着看着走走不完了,所以一直是直视前方走完的。这部分暂未拍照。走完玻璃栈道还有段水晶长城,还有段路是玻璃的。\n后面就到最紧张刺激的高空漂流的环节了。这里我提醒大家,最好还是带个能放在胸口的小包,用自封袋装好手机,放里面,我选的是水道,刚坐下船,基本上都是坐在水里的。带好头盔,抓好小船的握把,工作人员会把你推下去,我第一程是在下面的,水道速度很快,船冲起的浪花, 直接泼我一身,那一瞬间,会本能地颤栗,虽然是夏天,但是水还是蛮凉的,上岸后浑身都是湿漉漉的。这里我没拍照片,只能简单描述一下。\n然后我就先坐单程缆车下去了。到入口这,还看到水上娱乐项目比较有趣,遂直接下去玩了。主要是水上浮桥和水上浮萍比较难。桥的阻力巨大,速度要快,跑起来很费劲,而水上浮萍非常考验平衡,我差点就掉下去了,玩完这个脑袋还是晕晕的。水上滑索就比较简单了。当然我看小朋友玩这些项目的时候要比我灵巧很多。然后在景区门前拍张合照,晚上回民宿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去吃烧烤。\n烧烤其实感觉很不错,吃到后面的时候,给领导敬酒,6 杯啤酒一下肚,感觉有点苦,这个时候感觉有点小晕,说实话,酒把我的一些回忆给逼出来了,越喝越不清醒,越喝越难受,好在后面围着篝火喝杯橙汁缓缓。后面还有露天 ktv,和同事下一个方格游戏,巨好玩,可以搜下,非常考验智商,但是一玩就玩到凌晨,我可能接近一点才睡的,后来一看明天的日程,坏了,七点还要起,所以匆匆睡了。\n黑龙潭 被六点半的闹钟吵醒后就没再睡着了,起床五分钟洗漱完,出去吃早饭,喝点小米粥,一个鸡蛋,一些简单的凉菜就准备去黑龙潭了。车上我还不清醒,昨晚酒喝多了,导致旅游卡还忘了,还让领导多花钱帮我买门票了,巨尴尬。\n黑龙潭进去之后这处的风铃很有意境。\n当美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不会捕捉也是一种遗憾,从前干过一段时间宣传,后来反而不喜欢拍照了,所以现在我出去玩留下来的照片很少,要是我今天不梳理出博客的话,指不定又遗忘在哪些个角落了。\n黑龙潭看上去海拔不高,但是上山的路其实没那么好走,每一步都得仔细看着,好多景点的名字我没记住。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已经累得够呛了。主要还是缺乏锻炼,领导说,爬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我感觉主要能锻炼心肺和身体的协调性,在呼吸之间,山间的富氧环境会让人感到非常自在。\n经过漫长的攀登和跋涉,到达了这段旅程的重点,寺庙的名字搞忘了 🤣\n但我想说的是,爬山的过程其实需要团队的鼓励和协作,每个人的体力不相同,但是边聊天边鼓励,所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感觉我爬山的时候要比平时多话,这种感觉也只有在去年爬泰山的时候感受到过。\n爬完之后,感谢娜姐的冰棍,感谢公司悉心提供的水和老冰棍,我居然吃了两根冰棍哈哈。\n然后中午去吃灶台鱼,真是在灶台上煮的,不过应该是用天然气,有点像火锅的吃法,但其实是吃鱼,哎,我甚至还没留心被我吃掉的鱼的名字。\n总结 其实我感觉这次出行,我还有很多功课做得不是很到位,例如旅游卡激活失败,当时从学校回来之后,巨累,没仔细看教程,导致激活失败,另外在玩水的时候,也没考虑到实际手机根本不可能放在裤兜里 ,感谢同事的帮助,次日黑龙潭的时候,旅游卡还忘了,玩太过了,导致精力不充沛没有保证好关键节点,总的来说,今天还是需要总结一下这次公司组织的团建,因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一来是之后没有时间,其次是感受没那么真切了,把暴露出的问题记录下来,类比迁移到工作当中,其实也是一种警示和预防。(本文历时一个小时)\n","date":"2024-06-1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andawell_minji_team_building/","summary":"这次出游整体体验是非常不错的,但我还有很多功课做得不够好,例如旅游卡激活失败;在玩水的时候,也没考虑到实际手机根本不可能放在裤兜里 ,感谢同事的帮助;次日黑龙潭的时候,旅游卡还忘了;前天晚上玩太过了,导致精力不充沛没有保证好关键节点;总的来说,首先是要记录鲜活的体验,其次把暴露出的问题记录下来,类比迁移到工作当中,也是一种警示和预防。","title":"[年度团建] 清凉谷与黑龙潭之旅 "},{"content":"前言 今天进行了入职体检,出门前淅淅沥沥的小雨,后面雨渐大,本以为体检会很顺利,但还是遇到了一些波折的地方。有些地方值得记录和反思。\n正文 今天 7.10 一睁眼,请了半天假,梳理完要做的事情,就准备启程出发去做体检,原计划预约北京顺义区医院,因为这是高考的几天,路上车很多,刚出门的时候其实有些很小的雨,但我没太在意,也没回去拿伞就匆忙去公交车站了。\n发现下站后离医院还有 500 米,好不容易进去医院,找综合楼也找半天,因为第一次来,好在最后问到了,但是准备去办理体检单的时候,工作人员善意地提醒,这儿不是三甲医院。后来经过和领导的咨询后决定换家医院。上周确实没考虑到这一点。\n然后在医院地厕所拨通了妇幼保健医院的热线电话,得知这里可以做入职体检,遂决定去碰碰运气,其实这个时候雨已经有些变大的趋势了,上了公交车后,才在微信公众号里找到了入职体检的这一项,上周我愣是没找到这一项。\n还算顺利,运气不错,上午的体检还有名额。然后到达医院,根据路标去了行政楼八楼,挂号开始进入体检,其实流程很顺利,第一项胸外科,在一楼,第二项心电图,这个时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刚从一楼爬楼梯到八楼,中途没休息就去测了,导致心律过快,之前一直没仔细了解体检的注意事项,还是准备工作不到位。后面的几项其实都还很快,很顺利地就做完了。\n回去的路上磅礴大雨,这个时候,没啥好办法,只能在雨里快速穿行,最后打车回宿舍,不过我感觉医院的氛围给我很大的触动,特别是看到老人和小孩,我就在想我这个阶段,无有无忧,上下都不需要我操心,其实压力不算大,很多压力还是父母扛着的,只不过呢,还是要思考下一个人生阶段需要具备的技能。\n其实还有个感慨,小时候多灾多病,隔三差五去医院,十岁之前感觉母亲的工资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医院了,算命先生说要十岁之后才能好转,感谢吉言,这些年大病不多,间歇性小病,除去疫情期间的大病,和偶尔风凉的感冒,其实还好。\n不过我还是觉得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只有把身体养好了,才能健康工作五十年呢,没有身体的保障,其他很多都是空中楼阁。\n总结 今天问题如下:没有确定好目标地点是否合适,还好医生善意地提醒,要不然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在触发行动前还需要确定这么做是否符合既定目标,前期的确定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很重要;另外,出门前要看天气预报,回来被淋成落汤鸡还是有风险的,虽然夏天,但也可能感冒,在事情出现微弱征兆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做预防措施;在做心电图这一项的时候,因为没有前置知识的输入,导致爬完楼梯后心律过快,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应当做好体检前的每一项的知识了解,而不是等到要面对的时候,掉进坑里。当然虽然一直说要做准备、做准备,实际上,这个思维和习惯一直没有建立,导致在一些事情上很被动,希望整改。\n","date":"2024-06-0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pre-employment_checkup/","summary":"今天问题如下:没有确定好目标地点是否合适,还好医生善意地提醒,要不然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在触发行动前还需要确定这么做是否符合既定目标,前期的确定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很重要;另外,出门前要看天气预报,回来被淋成落汤鸡还是有风险的,虽然夏天,但也可能感冒,在事情出现微弱征兆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做预防措施;在做心电图这一项的时候,因为没有前置知识的输入,导致爬完楼梯后心律过快,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应当做好体检前的每一项的知识了解,而不是等到要面对的时候,掉进坑里。当然虽然一直说要做准备、做准备,实际上,这个思维和习惯一直没有建立,导致在一些事情上很被动,希望整改。","title":"[入职体检] 论行动前的预准备"},{"content":"前言 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唯有在大学期间,没有特别繁重的学业压力和生活顾虑,而临近毕业,对大学四年来一场深刻的告别,是一种仪式的体现。\n我选择了直接去单位实习,通过着半年的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微风起(舍友)选择了一场独自的毕业旅行,去看看外面的繁华世界,我是一个很“宅”的人,所以我的博客当中,很难看到生活里的乐趣,而微风起恰恰与我的性格在这方面互补,我赞赏他独特的摄影技术和角度,他对于环境和氛围的捕捉很到位,还记得我和微风起、阿越、阿芳、阿雪五人自驾去看海的那次,我只瑟瑟地和海保持着距离,微风起则和大海有着更亲近的接触,触摸海水,看看螃蟹,听听海风,也许所有的 emo 就会烟消云散。\n而这次的摄影也同样惊艳,但我看到之后,不禁发问,难道就要让时间再去冲淡这些故事么,我能不能去记录下来了,我迟迟不能入睡,遂在当日征得微风起的同意后,转载他的摄影和文章。\n正文 摄影:微风起 文案:matrixcore\n威海风光 坐火车一般都喜欢看看窗外的风景,这张图有蓝天白云,大地,庄稼,铁轨,远处的村落,形成和谐的整体。\n平静的湖面和大桥\n这里似乎是在遥望远处的海港,海水的颜色很深。\n这里嬉戏的场面捕捉地恰到好处\n和朋友一起去看海,两个人的世界也可以很浪漫。\n哦,大海哪里少得了小螃蟹呢。\n第一眼看到这种图感觉很有氛围感,体现出幽静的感觉。\n青岛的夜景 俯瞰夜景,白天繁忙的都市,终于在夜里,展现出她温柔的一面,把温馨留给夜晚。\n总结 记录了威海的毕业之旅,微风起的摄影别具风格,既有繁华的都市剪影,亦有宁静小雅的氛围捕捉,有与海鸥的对话,也有深夜高楼的温柔。\n","date":"2024-06-0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603/","summary":"记录了威海的毕业之旅,微风起的摄影别具风格,既有繁华的都市剪影,亦有宁静小雅的氛围捕捉,有与海鸥的对话,也有深夜高楼的温柔。","title":"[威海之旅] 领略繁华与宁静_微风起"},{"content":"前言 之前在博客里写过这么一句话,过去的自己是未来的老师。不论过去的自己有多么糟糕,并不是只有成功的阶段才配称得上是老师,失败的阶段更值得回味。因为可以学到的东西更多。读完《项塔兰》这本书后,给我的启发很多。\n今天主要是想记录一下吃完早餐,走在路上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做些简单的归档工作。碰巧能去图书馆,有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n正文 其实昨天晚上睡得很晚,改完论文的修改说明,打完特遣队任务,就已经十一点半了,连续数天,数个月这么晚睡觉,感觉是对健康最大的不尊重。希望能在后面的日子里重视这个问题,年轻不是挥霍的资本。\n最小稳定系统 我在很久以前就提出的最小稳定系统的概念,这也是博客从 notion 转为 notionnext 中一直保持的核心理念。什么是最小稳定系统,就是将一个任务,拆分为,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反馈,这五个阶段。这个小系统是绝大多数事情的微分单元,有些已经是习惯性的事情可能不需要思考,比如吃饭,但其实也可以代入系统,完成吃饭对生存而言是输入,对工作而言,是处理反馈的最好时间,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回顾上午和下午的工作进度。所以这个系统也是抽象出的一个概念,取决于你所站在的哪一层,生理层,生活层,发展层,超越层。绝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处于生活层,为了生活而忙碌。\n所以如果我们以生活层为参考系,那么我们参考的对象就是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包括已经经历过的,未经历的,正在经历的。那么我在分析的时候,就发现,我对于这个系统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举三个简单的例子。\n在我准备答辩的时候,我需要换上校服,但是碰上下雨,校服之后需要整理完放到柜子里,那我就需要考虑整理和清洁的工作,安排在什么时间,实际上,答辩完之后的一天之内,我没有处理完这个事情,因为后面接着打牌,吃饭,去图书馆,写总结,改论文,睡觉,所以我必须迁移到周日来做这件事情,而周日的下午最迟晚上我得回北京。所以我把这件事情设为 memos 中的一个待办任务。 同样还是收纳的问题,对电脑里的文件,是否会定时归档和清理,毕设答辩完了,之前的资料是不是得汇总整理整理,最后准备上交。其实在之前,因为收容和整理不好,导致一些重要的材料被弄丢了,幸亏可以弥补,但如果真的弥补不了了呢? 决定我们综合素质的,挑战困难的能力是一方面,对于细节的严谨性也是一方面,越是简单的事情越是重要。我以前在高中总是很偏执,数学就是喜欢思考难的问题,对一些简单的细节不重视,每次试卷发下来之后,总是在懊悔,其实看上去最简单的东西,恰恰是最不简单的,做好细节是一种心境,学会放下,是一种本事,我还记得最后一届江苏卷高考的那场数学考试,因为一直纠结于填空题十四题,导致后面的答题做得匆忙,结果果不其然,高考的数学成了分数最大的绊脚石,在江苏高考模式下,数学能顶半边天的规则下,这无疑是致命的失误。 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 其实这句话的是我自己编的,但是的确是有两个出处。第一个出处来自于高二的英语老师,她曾经对我说过,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因为高中那会英语很差,压力很大,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在长期睡眠不足,精神状态失常的情况下,那一次可能是哪张卷子做错了,老师这么提醒我的。不过有一说一,我觉得究竟人的成长还是分阶段,不能指望每个阶段都是成功者。总会有叛逆的时候。现在我仔细想想,我反而会很感激我高二和高三的英语老师,英语确实在高考的时候没拖我后腿,甚至还拉了我一把,因为自从初中以来,英语就是硬伤。后来到高中,语文虽然一直还行吧,但是数学水平可能在下降,英语吧,虽然不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但也差不多了。所以那三年我过得很难受,冷冷的北风吹,坐在最后排昏昏欲睡。\n第二个出处是来自与高二的一篇语文作文,仰望,说到这里我还在慨叹,自从江苏和全国接轨之后,也标志着,文学与浪漫,哲思与辩证转换为家国社稷,风土人文了,从一段吟风赏月般的个体追问,变换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我是在这两个阶段中间的见证人,所以之前同学之前发了一段感慨,说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金榜薄幸名。所以我同时保留了江苏文化变化中的两种特征,仰望,我记得当时是高一的一次期末考试前的模拟考吧,我当时可能还读了一篇范文,可能叫,山茶花的仰望,然后语文老师黄老师,还在和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究竟需不需要仰望呢,和我们逐字句得分析作文的段落。我当时也在想这个问题,当时我很骄傲啊,觉得没必要仰望啊,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完了啊。但其实现在快步入社会,纵观世界的发展,才觉得当年认识不够了,当年的认识可能就局限于高考了。仰望星空,才能自强不息,脚踏实地,才能厚德载物。这和传统的《易经》文化也是相吻合的。\n无论多么忙碌,请呵护精神的家园 如果再次回到过去,我要感谢在我生命中带给我悸动的姑娘,在心如刀绞般跌入谷底后,在《新月集》《飞鸟集》里获得新生。同时,如果您已经是一位家长了,我还希望有个善意的提醒,如果不幸你的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请不要责怪,因为那可能是他对现实的最后一道屏障,游戏是在悬崖边上盛开的一朵苍凉之花,这个时候是他最脆弱的时候,真诚,理解,对白,和书籍才是最好的解药,请不要将您所遭受的苦难,不公,转换为愤怒和埋怨居高临下的指责。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一定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你要相信,万物有灵,而为少年时,孩子感知能力最强,最为聪慧,在任何一个觉悟的节点,都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n我还要感谢《红楼梦》,在初中的很多夜晚,让我沉浸在那段生活里,忘不掉寒塘孤影,忘不了彩云易碎。虽然最后不好读吧,但我当时确实也坚持看完了,甚至大学的暑假重温完电视剧。我们初中的语文老师说,《红楼梦》他读了八遍。我的很大一部分文学气质和热情,也都传承自我的初中语文老师。\n另外我还要感谢舒婷,感谢诗歌陪伴了我的整个高中,感谢歌曲,在每一个疲惫的早晨和昏暗的夜晚让我坚持下去。那个时候,其实可以说是文学拯救了我,我会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小册子,在上面写自己喜欢的诗歌,现在其实 memos 也就是同理啊,但其实这个技能早就会了,只不过,丢掉了,丢掉了再捡回来,这就是人生的常态。\n大学其实书看得也不算少,哲学,艺术,中医,散文,诗词,linux,周易,武侠小说,我可能主要偏向这些方向。读完了《浮士德》《黄帝内经》《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诗经》《谈美》《水问》《娱乐至死》《美丽新世界》《局外人》,还有金庸的系列书籍。所有的大类加起来形成书籍的一个纵深侧面,还有其他的几个侧面,咱不讲。所以书籍的多元文化给我展示了丰富的视角,关于历史,关于理想,关于生活……\n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主要思考的几个部分,一个是最小稳定系统,从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反馈五个步骤,来对应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和逻辑。一个是探索了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最后强调了关于书籍对精神的滋养,如何让生命之树长青。\n","date":"2024-05-2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starry_sky/","summary":"这篇文章介绍了主要思考的几个部分,一个是最小稳定系统,从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反馈五个步骤,来对应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和逻辑。一个是探索了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最后强调了关于书籍对精神的滋养,如何让生命之树长青。","title":"[经验教训] 不仅要仰望星空,还需要脚踏实地 "},{"content":"前言 答辩算是告一段落,谨以此文纪念大学生活的最后一站。\n正文 毕业论文从去年的十二月初左右就开始选题了,可能还更早,当时十二月八号考完最后一门理论课,过了两天就去公司报道了。当时先对毕设题目有了些初步的思路。\n第一次组会 然后在十二月二十多号,导师召开了第一次组会,那时候在公司的食堂参加了这次会议。那次回忆,大家相互介绍和认识,老师下发了任务书,开始准备外文翻译,文献综述。\n当时基本上是第一周的周末,一开始找了几篇相关的文献,我感觉质量可能还不错,但是老师觉得还不够,于是就重新去找 sci 三区以上的文献,如果 scihub 没有,个人推荐去科研通求助,一般都能找到最新的文献,找了找,终于找到一篇合适的。\n前期工作 前三周的工作主要就是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因为当时上班压力很大,晚上回去不是很想干活,天天晚上回去打饥荒,终于到一周结束的周二要交文献综述的时候,草草写了一版,结果肯定还是有问题的,但是那个周二,真的很心急,因为中午得提交了,早上早早去工位,中午没睡觉,草草补上了。当时中午没睡觉,下午上班的时候困成狗。\n不过第二周吸取了前一周的教训,文献翻译工作做得很认真,晚上下班后,常常都是八点半,甚至有一次到十点半才回公寓。基本上完成了文献翻译,这里比较难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公式,表格,全部需要手绘,这一点蛮耗时间的。总之开局稳中求进。年前的工作就是这三样,说难也不难,但是花时间是肯定的。\n中期工作 年后,差不多二月六号回家,二月二十号回公司,二月底应该是这三样都需要上传教务系统了。真正开始工作的是三月四月五月这三个月,因为我的课题和课设的比较接近,所以前期还是相对而言游刃有余一些,完成了初始数据集的训练,哦,补充一下,因为之前课设虽然在环境搭建上完成了,但是形成的日志不详细,导致我这次,又花了一个上午+晚上的时间搭环境,提醒各位宝子,如果做得是深度学习,yolo 方向的,在 autodl 上选择 python 和 anaconda 版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错了,搞不好半天都成功不了,我可能第一次就是选错了,跳坑里了,结果到晚上才开始跑模型,在第二次组会召开的时候,前期还是有成果的,但是还真的很幸运,组会和工作没有冲突,然后就是在数据扩充这边卡了一段时间,数据格式转换,完成数据扩充,可能大概花了一两周的时间吧。因为当时搞不定 txt 转 xml,不过好在还是解决了。详见[毕业设计] 基于 yolo 的航拍图像黑匣子检测算法设计 | matrixcore,因为当时对数据怎么扩充还没有很明确的思路,不过在一番研究之后,还是攻克了这个问题,而且准确度和性能确实是上去了,中途其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数据扩充到接近七千多张,就算服务器来跑,通常也都是几个小时起步,而且,我不知道为什么,模型一旦跑到一百轮以上,有可能就会在最后几轮的时候出故障,导致这几个小时的训练全部打水漂,不过好在,尝试几次后还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数据,到四月中旬吧,组会汇报的时候,也能比较流畅地展示成果。\n后期工作 四月中下旬是对多光谱数据集的探索,说实话,这部分确实之前没有很多经验,然后目前可参考的文献也比较少,基本上都是可见光+红外光,而且开源的资料也不多。在这部分花了很多心思,死了一片脑细胞,成果其实很少,我感觉半个月搞出来确实有点夸张,因为多光谱基本的方法就是前端融合,中间融合,结果融合,前端融合就是数据水平融合,当时主要是想试这个的,但是没有好的方法,什么 pca 了,一些图像融合算法都试了,没得到好的融合图像,因为还有个问题,就是多通道图像会不会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会不会需要正射校正。因为我当时是看遥感领域对多光谱这里用得很多,有专门的软件做这种特征处理。然后还看了很多关于深度学习多模态图像融合的论文,什么各大融合方法,能搞到源码的,我都拿来试了试,结果很惆怅,那个时候,正逢仁和公园花开得正好,但我压根没心思赏花,散步散了一圈就回去了。\n后来和老师商量打算转换思路,试着对黑匣子的发光条特征进行分类,白色发光条,橙色发光条,以及其他部分,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最终在多光谱的路上没走很远,仅仅局限于方案设计了。\n论文写作 五月初是论文写作的时间,说实话,那段时间还是很迷的。折腾了几天多光谱之后,五月论文是真的写不下去。在四月三十多号,召开了组会,安排了五月的时间节点,非常紧张。详见[毕业设计] yolov5 多光谱解决方案探索 | matrixcore。\n五月一号,基本上是在公司待着的,初步拟出了论文的目录部分,下午是把目录理完了,晚上值班,但是二号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压抑久了,就死活不想动,就想玩,一玩就玩了两天,好吧,但是五月八号得出基本的论文稿啊,本来计划在五一放假的五天内写完的,这可好,真的就是赶到了五月八号的晚上才整完。还请了三天假写论文,因为真的真的不好写,写了第十几页的时候,我就在想,这还有多少啊,最后一天才把实验部分写完,最后写了三十多页,应该三十二还是三十四页吧,反正字数是够了,然后上了三天班,周日应该是好不容易歇了一天,然后周一,回学校现场改论文,一天之内,往返两地,八小时的路程,累成狗,然后剩下的这一周就是论文反复改稿的阶段,前面一天调 gui 的配色,一天改第一遍稿,剩下的几天就是反复改,三进三出,到五月二十号左右的时候,提交初稿。\n答辩前 然后还有一件伤心往事,不得不提,在答辩前的两天吧,也就是周四周五,应该是最辛苦的两天,时间压得很紧张,周四几乎一天全在修改论文的格式,结果和学校最新的格式要求一对的时候,妈呀,公式要对具体的参数做注释,这可不要紧,一改就是几个小时。然后下午三点才开始做 ppt,一直做到了晚上十点,结果 tmd,还有一件很吓人的事情,本来想用 ipad 作为副屏方便我改论文的,结构没想到安卓的数据线还插着,结果电脑一下子黑屏了,我特么强制重启了四五次电脑没起来,我当时心灰意冷,差点就以为自己要二辩了,反正就是处在崩溃的边缘,不过好在第五次电脑强制重启成功了,但是我的论文稿全乱了,ppt 幸亏还保留字,结果论文最后的调整调到了晚上十一点。\n周五要提交论文的 word 版,结果 tmd,出门急匆匆,打车到地铁站发现身份证没带,想坐公交车回去,tmd 公交车坐反了,我只得长叹一声,艹。然后又打车回公寓去取身份证,还安慰自己,没事,就当为这座城市贡献 gdp 了,然后基本上,行程是推迟了一个小时。而且还得发 word 稿给审阅老师。我是真的心累又心急。\n高铁上在调 word 格式,结果 tmd 空格后面加不了下划线,结果一查是全局控制,word 技巧:为空格添加的下划线显示不出来怎么办? - 知乎 (zhihu.com),看这篇文章吧,1.点击“文件”——“选项”——“高级”选项卡。2.“高级”页面拖到最下方,找到“版式选项”。3.在“版式选项”栏中勾选“为尾部空格添加下划线”复选框。这个是 word2010,word2016 如下:2.在“高级”选项卡下,将“以下对象的布局选项”中的“为尾部空格添加下划线”勾选。\n然后还发现空格不等宽,参考这篇文章:word 不同文档空格不等宽怎么解决? - 知乎 (zhihu.com),在选项-\u0026gt;高级-\u0026gt;常规-\u0026gt;以下对象的布局选项下面,勾选区分半角字符和全角字符,空格就可以等宽了,从一个空格 1/4 字符变成 1 个空格 1/2 字符。\n原因是啥,就是一个是累,一个是安排太紧张,还有一个就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都得面对,本来到高铁站就要两个半小时,早上上厕所,各种洗漱耽误了很久,把自己时间压缩紧张了,本来就快神经失常了,这么一整,巨难受。然后下午两点半还要去展示毕设实作内容,在学校吃饭,因为前面几天饮食、作息、心情都不规律,导致饭其实不是很能吃得下。而且展示用的摄像头还没带,还好舍友给力,然后一点多回到宿舍,调调格式问题,复原一下实作,去打印店,人又多,不过好在时间掐得刚刚好。\n答辩前演示的过程整体上还算顺利,因为对代码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氛围很紧张,回到宿舍和舍友唠唠嗑,毕竟几个月见面的时间也少了,但是根本睡不着,晚上海岛奇兵特遣队任务打得很差,足见我的状态不好,我一般用这个来衡量我的心情,因为心情好的事情,特遣队打得就不错,心情不好的时候,打得就很差,晚上去图书馆,改 ppt,写答辩稿,基本准备得还算可以。\n然后今天答辩,我排在倒数第三个,等是真的煎熬。先帮舍友做些记录,老师是真的火力全开,第一位上场的同学问得很详细,反正前面的一个小时,我作为旁观者,本来好不容易有点谱的,准备脱稿展示的,吓得我赶紧去打印店把答辩稿打出来,然后这两天回学校的肠胃也不好,中午没次饭,吃了点面包,不过好在能提前模拟一下答辩,让舍友模拟下当答辩老师,基本时间控制不错,心里也有底了,对老师可能会提的问题,也有了一些准备。后面又挨了接近两个小时吧,答辩的过程很流畅,老师最后问得问题都能答出来,礼仪我自认为还是到位的。后面看舍友打牌,打了两把,向导师汇报完答辩效果,后面去取论文的时候,路上眼睛出奇得疼,估计是天天坐在电脑前的缘故吧,职业病,一看就是几个小时。\n后面晚上去吃饭,去图书馆,天津真是不给面子,一年都不怎么下雨,结果答辩的日子下雨,下雨的日子就该睡觉,人没精神。但想想未尽的事情,究竟还是睡不着的,想来这一站总是要写点东西的。把担子稍微放些,准备新的旅程了。差不多改完格式问题,交完稿,打出来就没啥事情了。\n总结 最迟周日下午回公寓,在这之前,论文再改改,不得不说,论文改无止境,对细节还是要细心严谨,这块确实做得不好,因为改了这么多遍,老师还是能看出一些错误。不过都是小问题,哈哈,这要归功于指导老师的高度负责和认真,在格式问题上传授了很多经验。明天得请大家吃顿饭,因为在学校也待不了几天了,下次回来就是带父母参加毕业典礼了,也算是了了他们的心愿吧,毕竟求学这么多年,也是一步步看着搀扶着过来的,直到最后会走路了。后面就是一段新的人生路了,要自己走了,四年,我的大学,最后一站,也快走完了。\n","date":"2024-05-2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senior_thesis_defense/","summary":"最迟周日下午回公寓,在这之前,论文再改改,不得不说,论文改无止境,对细节还是要细心严谨,这块确实做得不好,因为改了这么多遍,老师还是能看出一些错误。不过都是小问题,哈哈,这要归功于指导老师的高度负责和认真,在格式问题上传授了很多经验。明天得请大家吃顿饭,因为在学校也待不了几天了,下次回来就是带父母参加毕业典礼了,也算是了了他们的心愿吧,毕竟求学这么多年,也是一步步看着搀扶着过来的,直到最后会走路了。后面就是一段新的人生路了,要自己走了,四年,我的大学,最后一站,也快走完了。","title":"[答辩小感] 四年岁月的最后一站 "},{"content":"前言 诰,告也。花诰即是花告人之意。花木原本不语,然于蓓蕾之时,必有皇天后土于此对问,蓓蕾窃得天机,忍耐不住,终于开成一句清楚的话。\n正文 这里介绍《水问》第一辑摘录的句子。\n初次的椰林大道 这一段出自《初次的椰林大道》这篇,这一段其实蛮有感悟的,特别是晚上吃完晚饭时候,吹着夏夜的凉风。\n白千层 这一段出自《白千层》,当时很喜欢这段丰富的想象力。\n花季之遗传 这一段出自《花季之遗传》,最开始读这一段的时候,非常欣赏思考的视角,比方说,我看一朵花,最多脑海里停留半秒,不会做非常深入的思考,当然有时候我也留心看路边的蒲公英和小菊花,但不会站在它们的角度思考,透过简媜的视角,终于也体会了变成一朵花的感觉。\n现在我几乎不会在意花开了还是谢了,因为这是夏季正浓烈的季节,反倒是冬天觉得很冷清。\n春之积雪 走近简媜就能了解她为何而苦痛了,散步有时候是必要的。\n文字先是为自己而写,然后是为读者而写,站在读者的角度,未必能理解作者的心境,但是当我们能够理解心境的那一刻,我们就又离作者近了一步。\n花之三叠 这段出自二叠——含羞草,写得很美,能将植物与历史相结合,历史底蕴很深厚。\n这段出自三叠——软枝黄婵,当然我还没仔细研究过这种植物,不过看当时的批注,现在想想,简媜对植物是有感情的。而且能和植物交朋友,甚至能看出他们的心情。\n美之别号 当时感觉简媜的文笔有一种诗化的语言,当时让我想起了舒婷的诗歌“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n壁画 这一段,应了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的最后一篇,希望我们慢慢走,去欣赏,实际上,慢慢走的时间不多,欣赏的时间也不多,但是在有限的时间,能否去体会这种俯拾不完的美的感觉呢。\n树之黄叶天上来 这一段,让我想起了上课摸鱼时候的感觉,也让我想起了秋天学校的样子,只不过呢,我对于秋天感觉不深。\n野蔓之誓 遗忘才让人存在,忘不掉的才是珍贵。\n人,和纯粹的话题联系起来就很有意思了,不过有一说一, 在自然中映射自己的感情,到底还是拟人化了。\n之前有段时间度过一点《诗经》,但是没有坚持下来。\n总结 在《花诰》这一辑中,主要是简媜对于自然的描写和感触,充满诗化的语言让人觉得非常沉浸,撷取的片段,依旧还是有些断章取义,完整的文章,需亲临,才能感受其奥妙。\n","date":"2024-05-1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0%B4%E9%97%AE-%E7%AE%80%E5%AA%9C/jianzheng-1/","summary":"在《花诰》这一辑中,主要是简媜对于自然的描写和感触,充满诗化的语言让人觉得非常沉浸,撷取的片段,依旧还是有些断章取义,完整的文章,需亲临,才能感受其奥妙。","title":"[花诰] 诗与自然的邂逅-简媜"},{"content":"前言 hugo 的主题从 meme,到 virgo,最后到 hugo-bear,一步步走向极简。我使用 hugo 的目的是为了弥补 notionnext 在 block 上的短板,但是今天的部署却没有那么顺利,甚至还有点坎坷,因为之前没做好功课。\n正文 这部分记录我踩坑的经历。\nvscode 的玩笑 不知道为啥,win 上的 vscode 在用 git 的时候各种不顺,各种 ssl 失败无法提交的问题,还是偶发性的发生。遂换到了 mac 系统,但不曾想,代码改着改着,黑屏了,这可给我吓了一条,我想我毕设还没演示呢,这电脑可别出点啥问题啊。不过好在 mac 还是顺利重启了,查看了日志才知道问题如下:\n(cpu 0 caller 0xffffff7fa7ae7704): \u0026#34;[igpu] error: safeforcewake acknowledgement never received on media domain, fflags.systeminsleep: 0, fflags.enabled: 1\\\\n\u0026#34; @intelaccelerator.cpp:7913 panicked task 0xffffff869df82670: 175 threads: pid 0: kernel_task backtrace (cpu 0), panicked thread: 0xffffff95037e8540, frame : return address 0xffffffb0c23b38c0 : 0xffffff800f47befd mach_kernel : _handle_debugger_trap + 0x41d 0xffffffb0c23b3910 : 0xffffff800f5de636 mach_kernel : _kdp_i386_trap + 0x116 0xffffffb0c23b3950 : 0xffffff800f5cd9a3 mach_kernel : _kernel_trap + 0x4d3 0xffffffb0c23b39a0 : 0xffffff800f41ba70 mach_kernel : _return_from_trap + 0xe0 0xffffffb0c23b39c0 : 0xffffff800f47c2cd mach_kernel : _debuggertrapwithstate + 0xad 0xffffffb0c23b3ae0 : 0xffffff800f47ba86 mach_kernel : _panic_trap_to_debugger + 0x2b6 0xffffffb0c23b3b40 : 0xffffff800fd14aa3 mach_kernel : _panic + 0x84 0xffffffb0c23b3c30 : 0xffffff7fa7ae7704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16intelaccelerator26safeforcewakemultithreadedebjj.cold.3 0xffffffb0c23b3c60 : 0xffffff7fa7a6ea47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16intelaccelerator26safeforcewakemultithreadedebjj + 0x31f 0xffffffb0c23b3cb0 : 0xffffff7fa7a6eb04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16intelaccelerator19safeforcewakesecureebj10ighwcstype + 0x68 0xffffffb0c23b3cd0 : 0xffffff7fa7a7bde6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26ighardwarecommandstreamer514submitexeclistej + 0x234 0xffffffb0c23b3d40 : 0xffffff7fa7a7d097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26ighardwarecommandstreamer524prepareexeclistandsubmitejjpkj + 0xa9 0xffffffb0c23b3d90 : 0xffffff7fa7a7ca06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26ighardwarecommandstreamer515dequeueexeclistej + 0xc6 0xffffffb0c23b3dd0 : 0xffffff7fa7a7c70c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26ighardwarecommandstreamer513scheddispatchej + 0x124 0xffffffb0c23b3df0 : 0xffffff7fa7a7b2c2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 : __zn26ighardwarecommandstreamer536handlesoftwarecontextswitchinterruptep22iointerrupteventsourcei + 0xc8 0xffffffb0c23b3e30 : 0xffffff7fa7250903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cflgraphicsframebuffer : __zn31appleintelframebuffercontroller22invokeinterrupthandlerepns_16interruptservicee + 0x53 0xffffffb0c23b3e50 : 0xffffff7fa7264474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cflgraphicsframebuffer : __zn31appleintelframebuffercontroller16processinterruptev + 0xa56 0xffffffb0c23b3ea0 : 0xffffff7fa7243a6d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cflgraphicsframebuffer : __zn31appleintelframebuffercontroller18hwinterrupthandlerep28iofilterinterrupteventsource + 0x25 0xffffffb0c23b3ec0 : 0xffffff800fc48811 mach_kernel : __zn28iofilterinterrupteventsource23normalinterruptoccurredepvp9ioservicei + 0x81 0xffffffb0c23b3ef0 : 0xffffff801205cf13 com.apple.iokit.iopcifamily : __zn32iopcimessagedinterruptcontroller15handleinterruptepvp9ioservicei + 0x12d 0xffffffb0c23b3f40 : 0xffffff8010570b8e com.apple.driver.appleacpiplatform : __zn23appleacpiplatformexpert23dispatchglobalinterruptei + 0x2e 0xffffffb0c23b3f50 : 0xffffff8010579c15 com.apple.driver.appleacpiplatform : __zn31appleacpicpuinterruptcontroller15handleinterruptepvp9ioservicei + 0x6b 0xffffffb0c23b3f70 : 0xffffff800f5cd217 mach_kernel : _interrupt + 0x117 0xffffffb0c23b3fd0 : 0xffffff800f41bc1d mach_kernel : _hndl_allintrs + 0x11d 0xffffffbe2723bf40 : 0xffffff800f4aba7a mach_kernel : _processor_idle + 0x10a 0xffffffbe2723bf80 : 0xffffff800f4abc79 mach_kernel : _idle_thread + 0x49 0xffffffbe2723bfa0 : 0xffffff800f41b19e mach_kernel : _call_continuation + 0x2e kernel extensions in backtrace: com.apple.iokit.iopcifamily(2.9)[6c3ea624-55e3-34fb-b457-d28680d6cfd8]@0xffffff8012037000-\u0026gt;0xffffff8012063fff com.apple.driver.appleacpiplatform(6.1)[94d32d9b-cd53-3125-97ff-bd0fda4901d9]@0xffffff8010569000-\u0026gt;0xffffff80105e0fff dependency: com.apple.driver.applesmc(3.1.9)[acda3c2c-d1a2-373c-82de-e4f207590d6c]@0xffffff8010c70000-\u0026gt;0xffffff8010c88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acpifamily(1.4)[43f1de5c-f8a5-3288-a80d-5675094ad4ab]@0xffffff8011b8e000-\u0026gt;0xffffff8011b8f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pcifamily(2.9)[6c3ea624-55e3-34fb-b457-d28680d6cfd8]@0xffffff8012037000-\u0026gt;0xffffff8012063fff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cflgraphicsframebuffer(18.0.8)[b825fe8a-363b-35c3-9eb1-d87185c118f6]@0xffffff7fa720b000-\u0026gt;0xffffff7fa72d0fff dependency: com.apple.applegraphicsdevicecontrol(6.5.7)[095f902d-421b-3da3-892a-06852348574c]@0xffffff7fa6d28000-\u0026gt;0xffffff7fa6d2b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acpifamily(1.4)[43f1de5c-f8a5-3288-a80d-5675094ad4ab]@0xffffff8011b8e000-\u0026gt;0xffffff8011b8f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acceleratorfamily2(462.9)[77e89c6e-6fa7-32cc-9ceb-a19dbc916870]@0xffffff7fa83a5000-\u0026gt;0xffffff7fa840f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graphicsfamily(597)[29a6cca1-b3f6-388e-afed-bff0e7ecbad9]@0xffffff7fa853e000-\u0026gt;0xffffff7fa856c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pcifamily(2.9)[6c3ea624-55e3-34fb-b457-d28680d6cfd8]@0xffffff8012037000-\u0026gt;0xffffff8012063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reportfamily(47)[9f30e052-5aa7-34f4-89b0-79719ba819e2]@0xffffff8012075000-\u0026gt;0xffffff8012077fff com.apple.driver.appleintelkblgraphics(18.0.8)[3a39054f-6c1b-3b4f-bcaf-1f5e5e903404]@0xffffff7fa7a59000-\u0026gt;0xffffff7fa7b17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acceleratorfamily2(462.9)[77e89c6e-6fa7-32cc-9ceb-a19dbc916870]@0xffffff7fa83a5000-\u0026gt;0xffffff7fa840f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graphicsfamily(597)[29a6cca1-b3f6-388e-afed-bff0e7ecbad9]@0xffffff7fa853e000-\u0026gt;0xffffff7fa856c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pcifamily(2.9)[6c3ea624-55e3-34fb-b457-d28680d6cfd8]@0xffffff8012037000-\u0026gt;0xffffff8012063fff dependency: com.apple.iokit.iosurface(302.15)[bbab88c2-66b2-3e5a-b710-d2e97ca33485]@0xffffff80121aa000-\u0026gt;0xffffff80121c6fff process name corresponding to current thread (0xffffff95037e8540): kernel_task boot args: -lilubetaall -alcbeta -wegbeta keepsyms=1 -wegnoegpu mac os version: 21g646 kernel version: darwin kernel version 21.6.0: mon apr 24 21:10:53 pdt 2023; root:xnu-8020.240.18.701.5~1/release_x86_64 kernel uuid: b91c3306-5cf4-3f44-a94e-f4f006fe99e2 kernelcache slide: 0x000000000f200000 kernelcache base: 0xffffff800f400000 kernel slide: 0x000000000f210000 kernel text base: 0xffffff800f410000 __hib text base: 0xffffff800f300000 system model name: macbookpro15,1 (mac-937a206f2ee63c01) system shutdown begun: no panic diags file available: yes (0x0) hibernation exit count: 0 system uptime in nanoseconds: 7497410225056 last sleep: absolute base_tsc base_nano uptime : 0x000006d1a07925dd sleep : 0x0000000000000000 0x0000000000000000 0x0000000000000000 wake : 0x0000000000000000 0x00000005b418f738 0x0000000000000000 compressor info: 0% of compressed pages limit (ok) and 0% of segments limit (ok) with 0 swapfiles and ok swap space zone info: zone map: 0xffffff8035f1b000 - 0xffffffa035f1b000 . pgz : 0xffffff8035f1b000 - 0xffffff8037f1c000 . vm : 0xffffff8037f1c000 - 0xffffff850471b000 . ro : 0xffffff850471b000 - 0xffffff869df1b000 . gen0 : 0xffffff869df1b000 - 0xffffff8b6a71b000 . gen1 : 0xffffff8b6a71b000 - 0xffffff9036f1b000 . gen2 : 0xffffff9036f1b000 - 0xffffff950371b000 . gen3 : 0xffffff950371b000 - 0xffffff99cff1b000 . data : 0xffffff99cff1b000 - 0xffffffa035f1b000 metadata: 0xffffffbdfef9b000 - 0xffffffbe1ef9b000 bitmaps : 0xffffffbe1ef9b000 - 0xffffffbe24f9b000 last started kext at 7991915086: \u0026gt;audioauuc\t1.70 (addr 0xffffff7fa82ac000, size 12288) last stopped kext at 191893494544: \u0026gt;ioplatformpluginlegacy\t1.0.0 (addr 0xffffff7fa85b0000, size 36864) loaded kexts: me.kishorprins.voodooinput\t1.1.3 com.alexandred.voodooi2chid\t1 com.zxystd.!i!bfirmware\t2.1.0 com.insanelymac.realtekrtl8111\t2.4.2 com.zxystd.airportitlwm\t2.2.0 com.alexandred.voodooi2c\t2.7 org.coolstar.voodoogpio\t1.1 as.acidanthera.bluetoolfixup\t2.6.2 as.vit9696.whatevergreen\t1.6.0 com.alexandred.voodooi2cservices\t1 ru.usrsse2.smcbatterymanager\t1.3.0 as.vit9696.virtualsmc\t1.3.0 org.lvs1974.driver.cputscsync\t1.0.8 as.acidanthera.brightnesskeys\t1.0.2 as.vit9696.!aalc\t1.7.2 as.vit9696.lilu\t1.6.1 \u0026gt;audioauuc\t1.70 \u0026gt;!ahda\t340.2 @filesystems.autofs\t3.0 \u0026gt;!aplatformenabler\t2.7.0d0 \u0026gt;agpm\t129 \u0026gt;x86platformshim\t1.0.0 \u0026gt;!aupstreamuserclient\t3.6.9 \u0026gt;!agraphicsdevicepolicy\t6.5.7 \u0026gt;!a!ikblgraphics\t18.0.8 @agdcplugindisplaymetrics\t6.5.7 \u0026gt;pmtelemetry\t1 |iouserethernet\t1.0.1 \u0026gt;usb.!uuserhci\t1 \u0026gt;!ahv\t1 \u0026gt;!adiskimages2\t126.141.2 \u0026gt;!a!ipchpmc\t2.0.1 \u0026gt;!a!icflgraphicsframebuffer\t18.0.8 \u0026gt;!abacklight\t180.8 \u0026gt;!amccscontrol\t1.16 \u0026gt;!a!islowadaptiveclocking\t4.0.0 \u0026gt;!atopcasehideventdriver\t5450.8 \u0026gt;!afilesystemdriver\t3.0 从您提供的内核恐慌报告来看,问题似乎与您的 mac 的 intel 图形处理单元(gpu)驱动有关。错误信息 [igpu] error: safeforcewake acknowledgement never received on media domain 指出在尝试唤醒 gpu 的媒体域时,系统没有收到预期的响应。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步骤:\n安全模式启动: 重启您的 mac,并在启动时按住shift键以进入安全模式。这会加载最少的必需内核扩展和登录项,如果问题不再出现,那可能是某个第三方软件或驱动引起的。 更新或重新安装显卡驱动: 确保您的系统和所有驱动程序都是最新的。访问苹果的官方网站或使用系统偏好设置中的软件更新功能来检查更新。 检查第三方内核扩展: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有一些第三方内核扩展被加载了(如voodooi2c、airportitlwm等)。这些可能与问题有关。您可以尝试卸载这些扩展来看是否解决问题。 重置 nvram 和 smc: 重置 nvra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内存)和 smc(系统管理控制器)可能有助于解决与硬件相关的问题。苹果官方支持网站提供了如何进行这些操作的指南。 检查硬件问题: 如果上述软件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是您的 mac 存在硬件问题。您可以尝试联系苹果的客户服务或预约到最近的苹果零售店或授权服务提供商进行检查。 备份和重新安装 macos: 如果问题依旧存在,您可以考虑备份您的数据,然后重新安装 macos。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请确保您的重要数据已经备份,以避免数据丢失。 这个问题应该是英伟达的显卡没办法被 mac 驱动,而 vscode 有可能调用了 gpu 加速处理,才导致了这个吓人的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编辑 vscode 配置文件,在某些情况下,您可能希望 vscode 永久禁用 gpu。这可以通过编辑 vscode 的配置文件来实现,但需要注意,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官方支持的,可能会在未来的更新中改变。 在 vscode 中,打开命令面板(cmd + shift + p 在 macos 上,ctrl + shift + p 在 windows 上)。 输入 open settings (json) 并选择它来编辑 settings.json 文件。 添加或修改以下设置: \u0026quot;disable-hardware-acceleration\u0026quot;: true 保存文件并重启 vscode。 虽然禁用 gpu 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但是 mac 是真用不了。 hugo 的部署 之前 hugo 一直用的 virgo 主题,后来把 hugo 迁移到软云上,但是软云小主机还在维护中,又迁回了 vercel,部署在独立服务器上,有如下问题,如何结合 github 自动脚本进行重新编译上线,第二点,速度和性能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后来还是觉得 vercel 真的很棒。\n然后开始了今晚的折腾之旅,因为目前 hugo 是采用目标文件托管的方式,这就导致 github 触发更新后,hugo 不会自动更新,还需要手动编译,为此,肯定最好是采用源码托管的方式。\n这里有几个坑很深。感谢科技小飞哥的提示,源码托管主要有三个主意的点,第一个是要在环境变量中指定 hugo 的版本,因为自带的版本很老会报错。第二点,是要检查theme是不是软链接,这也会导致报错。然后需要指定编译命令和输出文件,最后将 public 添加到gitignore里去。\n我踩中的软链接和环境变量的坑,导致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小飞哥还出了视频,非常棒了。另外,还遇到了warn 2021/11/29 14:03:51 found no layout file for \u0026quot;html\u0026quot; for kind \u0026quot;page\u0026quot;: you should create a template file which matches hugo layouts lookup rules for this combination.的问题,这就是软链接的提示信息。然后需要设置 hugo 版本,当时我把项目删了重新部署,我记得虽然一开始制定了环境变量,但是结果网页变成了 xml,后来去环境变量里一看,版本还是没指定,指定完重新编译就正常了。\n使用 vercel 进行 301 重定向 要在 vercel 上设置 301 重定向,您可以通过 vercel 的配置文件 vercel.json 来实现。\n在您的项目根目录下创建 vercel.json 文件,如果已经存在,请跳过这一步。\n在 vercel.json 文件中添加重定向规则,例如:\n{ \u0026#34;cleanurls\u0026#34;: true, \u0026#34;trailingslash\u0026#34;: false, \u0026#34;headers\u0026#34;: [], \u0026#34;redirects\u0026#34;: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wdf-1\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wdf-1/\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beauty03\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 p/beauty03/\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beauty07\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beauty07/\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 这个配置将把 /old-url 重定向到 /new-url,并返回 301 状态码。注意前面的 oldurl 输入路径即可。\n将 vercel.json 文件部署到 vercel。\n总结 已经很晚了,最后还有一点是关于如何兼容 hugo 和 notionnext,我觉得 markdown 语法还是要学的,因为有些 block 使用 elog 转换为 md 之后还是不完美,不如就在一开始写的时候就用 md 省心。\n","date":"2024-05-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notionnext_hugo/","summary":"已经很晚了,最后还有一点是关于如何兼容Hugo和NotionNext,我觉得markdown语法还是要学的,因为有些block使用elog转换为md之后还是不完美,不如就在一开始写的时候就用md省心。","title":"[心路历程] notionnext和hugo_bear的组合"},{"content":"前言 在过年前后,才开始慢慢入手 flomo 和 memos,受博主 1874 的启发,开始建立笔记的工作流,让一篇完整的博文不再是数个小时的创作,而是分布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创作。\n正文 以下是对前些日子在地铁上阅读的《笔记的智慧》部分的感受,进行归档。感觉还是习惯在 notion 中直接写作,而非在 obsidian 中使用完全标准的 md 语法,可能还是 notion 对 block 掌握得更加熟练吧。\n如果没有“自我提问”,仅仅是划线或摘录别人的句子,笔记记得再多,我们至多也不过是精密的复读机,或者知识的搬运工。而有了“自我提问”,我们就能通过思考把有价值的信息辨识出来、逼问出来、萃取出来;也只有这些经过用力思考的信息,才有机会内化于心,才有可能为我所用。\n\u0026ndash; 笔记的方法\n💡 少楠一直很注重笔记的自我感受,对于一个好的东西,不仅要感觉他为啥好,还要能讲出来他为什么好,通过一个自我提问的步骤,让知识内化于心,这一步我觉得还是蛮重要的,尤其是在非常碎片的场景下,以及各种知识视频充沛的时代。提问思考这个越加成为关键。\n原文:\n_记录自己的启发和思考,一开始实践起来有点难,但它依然值得做。__**毕竟,无论是投资的复利,还是知识的复利,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积累,长期有耐心。**__过些日子,当你重新翻看笔记,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理解力又上了一个台阶,甚至发现当初思考的盲点,你便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这比形式上漂亮的笔记更宝贵。_ _想法:_ _少楠一直强调记笔记需要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提法,写自己的感受也能缓解知识过度累计所带来的疲惫感。写感受的过程相当于一个中断。更好地体现出节奏感。一个是作者的思维,一个是我的思维,也许二者结合才让笔记更有意义。_ _--笔记的方法_ 💡 人会遗忘,而且,很多时候的思考都是碎片化的,我也说不准,我这个时候的思考会对以后产生怎么样的效果,因此积累相当于是准备素材,然后需要在每周专门的 时间进行归档和思考,久而久之,这些看似微小不经意的思考,就会变成庞大的数据阵列,为之后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因为这个时候就不是基于一篇空白进行盖房子了,已经打好了地基,接下来的思维和行动就有了参考和借鉴。\n原文:\n现代人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意义上的贫困,不知道自己做事情是为了什么,于是很容易被裹挟,以至于看不见自己。\n\u0026ndash; 笔记的方法\n想法:\n寻找意义或成为一个有趣的研究方向。\n💡 我想刷视频的时候,这种感受尤为明显,特别是累的时候,想放空自己,不想动脑子的时候,刷视频就极大地完美地弥补了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刷完过后留下的东西不多。这种感觉我也避免不了,所以在我的手机上不会下载抖音和 bilibili。因为我也会被裹挟,所以留有自己的思考和一片天地是必要的。需要在这里锤炼自己的思考能力。\n原文:记录情绪,理解自己\n_自从 2020 年创业以来,我一直有记录自身情绪的习惯。本以为这样记笔记的人不多,但做 flomo 以来,我们发现,很多用户都在分享类似的用法。_ _比如,有位用户说,为防止自己被情绪拽着走,他会记录“觉察日记”;有位用户说,每当懊恼、难过的时候,他会通过记笔记梳理情绪;有位用户是心理咨询师,她经常建议来访者记录某个情境下的情绪——这样记多了以后,改变就会悄悄发生。_ _仔细想想,情绪这种“内在知识”,看似主观和个人化,却能带来许多价值:_ _1.促进对自我的理解。记录情绪,能让我们更敏锐地觉察自我,有利于我们理解自身情感模式和环境中的触发因素,继而更好地识别自身需求和情感趋势,以便做出调整。比如对我来说,有次翻看过往的情绪笔记,我发现自己倾向于对一些负面评价抱有敌意。一个表现是我会把用户对产品缺陷的评价转移到我个人身上,继而火冒三丈,想下场和人辩论。觉察到这一点之后我意识到,这种应激反应不但会导致我的情绪波动变大,还会让我错失许多改进的机会。理解了这些,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我就能更冷静地面对,避免被情绪主导,继而获得更全面的视角。_ _2.帮助保持情绪健康。记录情绪,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释放,避免我们没搞清楚原因就把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或者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比如对我来说,一旦涌入太多临时性事务,我整个人就会变得焦躁,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对合作伙伴发脾气。此时如果忍着情绪不发,有可能埋下怨恨的种子;而如果让自己停下来,先记一记当下的情绪,很可能一段话还没写完,我的火气就已经没有那么大了。_ _3.帮助增强决策能力。情绪是个放大器,所以古人才说“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持续识别和记录自己的情绪波动,不仅能帮我们避免脑袋一热仓促做出决定,而且能让我们更有同理心,理解他人为何会有各种情绪,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比如,一旦理解了各种情绪,我们就不会在投资市场追涨杀跌,也不会仅仅因为外界鼓吹寒冬而寝食难安。_ _你看,记录内在情绪也是一件颇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持续不断地记录,会让我们拥有更多“数据”来调试自己,向理想的自己迈进。_ _想法:在我的思维体系中,我认为情绪是反馈的重要一环。反馈会直接影响输入或者处理过程,进而影响整个流程。_ _通过memos记录情绪波动是个很不错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_ 💡 也许我是一个好的创意提出者,但我不会是一个好的情绪管理专家,因为我特别容易收到情绪的干扰。而且就算情绪很坏的时候,我也很难产生动力去记录下来,久而久之,这种坏情绪就会累积,造成更大的破坏,我还在努力改善这个问题。\n原文:\n_受柯林斯影响,我会在每天睡前(或次日清晨)撰写一张卡片,大概几百字,简明扼要,其中包括几个要素:_ _·给当日情绪打标签:回顾过去一天的整体情绪如何,并打上标签,方便后续回顾。我会把情绪划分为高( good )、中( mid )、低( low )三种状态。当然,你也可以有更精细的区分和定义。_ _·扼要记录当日行动:记录自己从早到晚做了什么。这里追求的不是事无巨细,比如刷牙、洗脸等就大可不必记录,而是把相对重要的事记下来。_ _·记录情绪波动及原因:记录一天中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尝试分析原因——比如,和什么事情有关、周围的环境如何、情绪是如何被触发的、引发了什么后果等。_ _感受:_ _之前在notion中建立过这样的一个模块,但后来不知怎么的,没有坚持下来。后来尝试在twikoo中写每日总结,但也做不到坚持。现在有了memos,应该会方便很多。_ 💡 和少楠的想法一样,我也试图在做同样的事情,我初步的设想是做一个数据收集系统,能够收集每天的情绪记录和评分,并且进行可视化的展示,但是现在的技术水准还不够,还在设想阶段。但是少楠的这个就比较具有可行性。之前我也尝试在 notion 中这么做,但是后来没坚持下去,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n原文:\n_要点二:不仅记录情绪,还要记录环境_ _第二个记录要点是,除了记录情绪,还要记录情绪发生的环境。_ _为什么要记录环境?因为人是环境的反应器,我们产生某种情绪,多半是受环境影响。如果我们换个环境,或者设计一个新环境,那么情绪也可能会随之变化。假如你的情绪陡然从开心变为沮丧,那么你可以记录一下,在什么环境中发生了什么事情。_ _我有一阵儿在记录情绪时,专门记录了一些和身体健康相关的信息,比如睡眠状况。某天定期回顾笔记时我发现,情绪焦躁的日子,往往也是睡眠不足的日子。那些日子我入睡很晚。又因为刚刚入夏,还不至于开空调,于是我便开了窗。窗户一开,早上 6 点到来的垃圾车就会把我吵醒。睡得晚加上醒得早,我的睡眠时长往往不足 6 小时。_ _情绪焦躁,会不会跟睡眠不足有关系?观察到这个环境因素,我开始要求自己晚上 9 点后不许看电脑,尽量保证 10 点左右睡觉;打开空调,这样就可以关窗睡觉,隔离噪音;同时塞上软耳塞。这样做了几天,我的睡眠质量提高很多,焦躁情绪也减轻不少。你看,改变环境之后,情绪也会随之变化。_ _再比如,之前在公司上班,我很容易暴躁,但创业后类似情绪少了许多。后续分析原因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变化,变化的是环境。之前容易暴躁,是因为我在彼时的工作环境中缺少决策权,于是常常对团队成员或其他协作的同事发火;而创业后我拥有了更多决策权,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情绪自然就少了。_ _你看,只有把环境记下来,当我们回头分析时,才能观察到更真实的现场,进而找到改善的方向。_ _如果不去改变环境,只是压抑着让自己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那么最后我们会如万青(万能青年旅店)的歌词所说的那样——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_ _感受:少楠讲了情绪记录的两个要点,实际上这类似于拿着摄像机拍摄自己经历的过程,再加以思考。_ _第一条,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这看似简单,实则也不容易。_ _第二天,思考环境,也很有必要。_ 💡 环境也是影响心境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这个因素不太好改变和被察觉。但是这个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一个照度合适,环境优雅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所以一方面,不要总是抱怨,把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开支用来打扫房间和收拾屋子,还是不错的。\n原文:\n_为何记录实战经验_ _记录实战经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帮我们每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解决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典型问题:第一,热爱学习却进步有限,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努力工作却看不到成长的台阶,不知道如何积累核心能力。_ _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热爱学习却进步有限,难以解决实际问题。_ _我面试过一个印象深刻的候选人。那位候选人刚一进门,就丢在桌子上一本近两个 iphone 厚的册子,然后坐下来自信满满地说:“这是我在某网站写的精选内容合集,我在那个网站有上万名粉丝,你可以先看看,然后我们再聊。”_ _我仔细翻了那本册子,发现里面内容虽然很多,但都是对时下热门产品改进的介绍,很少有候选人自己的观点。而当进入结合实际业务的笔试环节时,我请他设计一个审核系统的大致模块和业务流程,他呆坐在会议室许久没有给出方案。结局自不必说,他没有被录取。_ _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理论而无法实践,那么与纸上谈兵无异。_ _其实这种情况在职场中并不少见。我们不能说那位候选人不爱学习,但是,脱离实践的学习是极其低效的。用 light 的话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理论上,理论和实际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理论和实际并不一样。”_ _正确的学习姿势,永远是在实践中学习:躬身入局,承担明确的责任,感受切身的痛苦,直面具体的问题。这样做了之后你会发现,要想做成一件事,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有太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需要学习、值得积累。_ _感受:_ _这一点在工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知与行的距离真的很遥远。这一点在早年求学的过程中已经被应证过了。有可能解一道数学题,看答案之后恍然大悟,但当自己真正入手的时候,却毫无思绪。_ _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可能想起来觉得很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_ 💡 关于实践的体会和重要性自然不需要再多说了,但是这一点我们还是要稍加注意,特别是要注重日志的记录,从而让之后的自己更好地复盘和参考,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想要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都有时间去做。肯定就会被推迟或者被忘掉了。\n原文:\n因此,你如果热爱学习却感觉进步有限,不妨尝试记录自己的实战经验。你会发现,那些书本上没有的实战知识,是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依据。请记得,我们记笔记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或输出文章,更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影响现实世界。\n感受:\n热爱学习进步优先往往是对于知与行之间的优化不够到位。想要跨越这条鸿沟,仍需要不断思考和记录。\n💡 其实我感觉地铁上还是蛮适合看书的,尤其要找本好书看看。其实今天整理下来,感觉也比较累,看来当时真是读和记了不少,手打字都快打冒烟了。这一段少楠主要强调,记笔记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提示我们,笔记向实处看,尽可能地去好好利用。我也在思考如何对文章进行更好地纵向管理,目前还在研究当中。\n总结 在这篇文章当中,少楠主要提了记笔记的几个要点,第一个是遇到有启发的句子需要追问,它为什么有启发,第二点是善于记录自己的情绪,做定向跟踪,第三点是,需要关注情绪产生的环境和背景,最后一点是关于笔记要落到实处,对现实有意义。不得不说少楠的这几条建议都很棒,也是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启发。\n附录 很久没写说说和文章了,心情很低落。 谈谈最近实践中的一些感受,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不收敛。简而言之,就是做一件事情没有一个标志性的结束点。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导致不堪重负,失去全局思维,钻牛角尖,失去主域的控制权,转而去追逐无尽的虚空。 要使得思维和行为收敛,就需要遵循mc 的逻辑,详见文章。在做一件行为的时候,确认输入源,处理的过程如何,有没有过程记录,是如何保存这些记录的,这些记录会被重定向到哪些地方,作用于什么。完成这项行动的反馈是什么。从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反馈。这五个时间点作为一个单元。 在实际的处理中,我发现这个**五个时间点是混乱的,受情绪干扰很多,**反馈复杂,没有明确的输出,心一直惴惴不安。处理输入混乱。脑子里不时冒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要么不愿意记录,要么不可实现。简而言之,就是整个的一套管理体系极度混乱。 改善的方式就是,需要集中时间,不管是碎片的,还是集中的时间去处理这个问题。使得系统运行良好,能够兼容和胜任复杂任务。这些流程依赖服务器提供远程支援。为此,需要寻求稳定高效的供应商。 一些必要的支援服务是需要的具备的。例如通过 crontab+mailx 构建时间节点。搭建完备的 rss 体系。完善 memos 的基础设施。moments 的稳定运行。navidrome 构建音乐流,用以缓解疲惫时的心情。 目前的博客架构分为 notionnext,hugo,前者作为主要架构用于即时内容呈现,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架构了,但还有优化的空间。后者用于数据库的搭建,弥补前者内容限制的情况。学习研究通过 301 重定向将归档的内容恢复呈现。 对故有数据进行修缮回顾,以确保行动思考有所借鉴参考。 综上,rss 优化输入,在短期内,首先寻求稳定高效的服务器主机供应商。优化处理流程,学习如何增加心流体验。优化信息的记录。优化信息的输出。认真对待反馈机制。不必要的事情不要做,无意义的事情不要做,不必要的思考不要做。 在稳定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锚定知识储备的方向至关重要。掌握必要的 web 技能,嵌入式技能,书写语法,word 技巧。以确保在未来需要的时候,能力能够匹配。\n💡 目前已经学习了如何通过 301 对失效的 url 进行 301 重定向,稍后进行补充。目前 rss 还有待补充,介绍 ttrss+rsshub+feedme/reeder5 的组合,介绍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n","date":"2024-05-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flomo-1/","summary":"在这篇文章当中,少楠主要提了记笔记的几个要点,第一个是遇到有启发的句子需要追问,它为什么有启发,第二点是善于记录自己的情绪,做定向跟踪,第三点是,需要关注情绪产生的环境和背景,最后一点是关于笔记要落到实处,对现实有意义。不得不说少楠的这几条建议都很棒,也是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启发。","title":"[持续创作] 意义自然浮现-flomo "},{"content":"更新 这里记录文章的更新。\n增加学习总结 2024-04-29 经过这几天的摸索尝试。首先梳理了一遍 yolo 的网络模型,以及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多光谱的问题。我将完成的工作列举如下:\n完成了对于多光谱前置知识的一些了解,以及对于多光谱航拍黑匣子数据集如何选择合适地方法来进行对黑匣子进行特征捕获,如何结合 yolo 的网络架构对多光谱进行训练。 2024-04-17 → 2024-04-20 收集并分析现有的多光谱数据集,之前的六组数据集由于无人机视角过高,在人眼识别时也会出现误判,遂采用下降高度数据集。 2024-04-21 → 2024-04-24 了解了多光谱数据集的处理思路,主要为前端融合(early-fusion)或数据水平融合(data-level fusion)、后端融合(late-fusion)或决策水平融合(decision-level fusion)和中间融合(intermediate-fusion)。计划借鉴学习红外光和可见光融合的思路。 2024-04-25 → 2024-04-27 进行数据集处理实操,选择先尝试进行前端融合。同时完成 gui 的识别位置坐标和置信度的导出。后与老师沟通,尝试通过文献检索查找更专业的思路。 2024-04-25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多光谱数据集融合存在传统方法如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小波变换等,深度学习方法有 transformer,自动解码器等算法。 2024-04-26 → 2024-04-27 然后基于文献,寻找领域相关的算法和尝试可进行复现的代码。尝试基于领域算法,选择通用图像融合框架和全色图像锐化相关的论文和代码进行复现。目前仍存在困惑,困难如下:1.较为难复现高相关度的论文和代码。2.实际黑匣子数据集在处理上存在难度,存在分辨度不一致,格式不一致,有的图像可能需要正射校正,以确保在图像融合时黑匣子特征明显,可能需要专业的处理软件,例如 envi 来完成该任务。 2024-04-28 → 2024-04-29 240430 会议纪要 语法正确,主谓宾搭配,写完之后进行检查 逻辑通顺,论文和说明文之间,先叙述原因和得出的结论,避免”感叹“,避免偏散文,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符合科技论文的逻辑。例如空难事故,人工搜索,效率角度,无人机检测提升搜寻速度,需要有因果逻辑。 文字数量和篇幅:正文部分,30-50 页之间,需要进行组织和修改,控制复制比在 25%一下。可以参考,参考完需要根据自己的逻辑理顺。 论文中图标公式需要规范,图片照片清晰度要足够。200dpi 以上,拍摄的时候保持环境干净,表格采用三线表,宽度居中,公式需要用公式编辑器。需要有表题,图题,恰如其分,图题表题在十几个字左右,半行左右,特殊情况除外。图标公式需要进行编号。 论文之间需要成体系,要满足基本的逻辑关系。 ——单独说明 实验说明需要描述详细,描述需要进行图文结合。做两次说明。实验数据需要充分。需要有几十种的测量说明,需要有典型实验结果的说明。其二,需要用统计实验结果,需要有曲线。最后得到的结论要可靠。 列出论文章节的目录,根据自己的工作分章节,大框架:绪论: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算法的设计,网络架构是啥样子的,针对每个模块的公式,介绍该模块的公式。第三部分,软件的模块,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算法对应的代码的实现,主要介绍步骤,对应的关键源代码。第四部分,实验验证,系统实现。第五章,结论。注意事项,论文中不要大篇幅出现教科书上的东西的基础知识,即使有,三五行带过。参考文献内容,需要在文中进行引用。核心设计部分,参考\u0026hellip;方案,这部分引用,引用数量大于 20,国内外 50%比例,最好超过 30,少于 50。 时间节点:5.2 列出论文的目录(要和自己的真实情况匹配)、5.8 号初稿(堆积所有的原始材料),5.12 翻译图表,5.16 完成格式问题修改。(图题表不能跨页,参考内容不能有水印),5.20 演示毕设成果完善,能现场真实演示,最后有运行视频的演示来证明成果,来验证工作量和论文数据相吻合,5.16-5.20 交盲审版论文。5.23 上传 ppt 和终稿。5.25 正式答辩,5-15 分钟时间。最好在**5.24 进行预讲解。**5.23-5.24 把 ppt 做好。辩证使用大模型。 💡 计划先把论文的大框架搭出来,再去优化内部具体的细节。 2024-05-02\n前言 多光谱需求的提出:\n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大多数是基于可见光的 rgb 图像进行的,该类算法依赖光照条件,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漏检率会急速上升;热图像在光照不良条件下可以获得稳定的目标特征。\n——基于改进的 yolov4 的多光谱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党佳\n我的理解:通过多光谱可以通过对其他光谱的图像特征进行捕捉,从而提高在不同环境下的识别性能,如果单纯训练可见光,也许在夜晚环境下的模型的表现就会变差,而通过其他光谱就可以获得稳定的目标特征,从而实现模型更好地的环境适应性。\n正文 目前针对多光谱的研究大多针对行人检测、矿藏探测,课题用到的航拍黑匣子数据集,在尝试该方法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难度,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大概对如何解决多光谱问题的思路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n目前,多模态数据融合主要有三种融合方式:__前端融合(early-fusion)或数据水平融合(data-level fusion)、后端融合(late-fusion)或决策水平融合(decision-level fusion)和中间融合(intermediate-fusion)。\n前端融合将多个独立的数据集融合成一个单一的特征向量,然后输入到机器学习分类器中。由于多模态数据的前端融合往往无法充分利用多个模态数据间的互补性,且前端融合的原始数据通常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因此,多模态前端融合方法常常与特征提取方法相结合以剔除冗余信息,如主成分分析(pca)、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rmr)、自动解码器(autoencoders)等。\n后端融合则是****将不同模态数据分别训练好的分类器输出打分(决策)进行融合。这样做的好处是,融合模型的错误来自不同的分类器,而来自不同分类器的错误往往互不相关、互不影响,不会造成错误的进一步累加。常见的后端融合方式包括最大值融合(max-fusion)、平均值融合(averaged-fusion)、 贝叶斯规则融合(bayes’rule based)以及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等。其中集成学习作为后端融合方式的典型代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识别、语音识别等研究领域。\n中间融合是指将不同的模态数据先转化为高维特征表达,再于模型的中间层进行融合。****以神经网络为例,中间融合首先利用神经网络将原始数据转化成高维 特征表达,然后获取不同模态数据在高维空间上的共性。中间融合方法的一大优势是__可以灵活的选择融合的位置。\n—— yolov5 可见光+红外双模态融合 桦树无泪\n多光谱基础知识 多光谱应用的领域 多光谱的领域:多光谱图像的使用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主要因为它们提供了比传统 rgb 图像更加丰富和细致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和分析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的特性至关重要。以下是使用多光谱图像的一些主要原因和应用领域:\n增强的视觉信息 多光谱成像能够捕捉到物体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或发射光谱,这些信息对于裸眼或传统相机不可见。这使得多光谱图像能够揭示物体的隐藏特征,如健康状况、材质成分、水分含量等。\n精确的物体识别和分类 在农业、地质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多光谱图像可以用于更精确地识别和分类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矿物或其他材料。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或吸收特性各不相同。\n健康和疾病监测 在农业中,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用来监测作物的健康状况,识别植物疾病和害虫侵害。通过分析植被在不同光谱带的反射率,可以早期发现作物受损的迹象。\n环境监控 多光谱图像在环境监控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监测水体污染、森林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的影响。\n搜救和安全应用 在搜救和安全领域,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搜救和辅助定位,帮助识别和区分目标和背景,即使在夜间或其他低可见度条件下。\n艺术品分析 多光谱成像技术也被用于艺术品的鉴定和分析,能够揭示画作下隐藏的图层、笔触细节和使用的材料,有助于确定艺术品的真伪和历史。\n医学成像 在医学领域,多光谱成像技术用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如皮肤病变的检测、组织样本的分析等。\n地图制作和遥感 多光谱图像是制作高精度地图和进行遥感分析的关键。它们在土地覆盖分类、资源勘探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总之,多光谱图像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们能提供比传统图像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科研、工业、医疗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都极其宝贵。\nyolov5多光谱在结果端进行融合的思路 在使用 yolov5 进行多光谱图像识别时,结果端融合(也称为决策层融合或高层融合)是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将来自不同光谱通道的检测结果合并,以提高整体的识别准确性和可靠性。多光谱图像通常包括除了可见光以外的其他波段(如红外、近红外、热红外等),每个波段都能提供不同的物理信息,对于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目标检测和识别非常有用。\n结果端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n1. 投票法(voting)\n在投票法中,每个模型对同一个目标的检测结果被视为一个“投票”,最终决定该目标的类别和位置基于所有模型投票的多数决。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可能不够灵活,尤其是当不同光谱图像的可靠性存在较大差异时。\n2. 加权融合\n加权融合方法考虑了不同光谱通道对最终决策的贡献可能不同。每个通道的检测结果根据其可靠性、清晰度或其他相关指标被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进行加权平均。这要求事先对各个光谱通道的性能有一个准确的评估。\n3. 特征级融合\n尽管特征级融合通常发生在模型的早期阶段,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结果端通过融合不同光谱通道的特征来进行。这涉及到将来自不同光谱的检测结果的特征(如置信度、边界框属性等)合并,然后基于这些融合的特征进行最终的目标分类和定位。\n4. 联合模型方法\n在联合模型方法中,不是单独处理每个光谱通道,然后再融合结果,而是设计一个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光谱输入的模型。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模型架构设计,但能更好地利用不同光谱之间的相关性。\n实现步骤\n对于 yolov5 识别多光谱图像的结果端融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单独检测:对每个光谱通道分别使用 yolov5 进行目标检测。 结果提取:从每个通道的检测结果中提取目标的类别、置信度和边界框等信息。 融合策略选择:根据应用需求和不同光谱通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融合策略。 结果融合:按照选定的融合策略,合并不同光谱通道的检测结果。 后处理:对融合后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非最大抑制(nms)等,以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这样的融合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多光谱图像中的信息,提高 yolov5 模型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性能。\n结果融合需要对每个光谱通道的数据分别进行训练 结果融合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对每个光谱通道的数据分别进行训练,得到各自的模型,然后在推理(inference)阶段将这些模型的结果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融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每个光谱通道的特定信息,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来训练和维护多个模型。\n具体来说,结果融合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独立训练:针对多光谱图像中的每个通道,分别训练一个 yolov5 模型。这意味着如果你有三个光谱通道(比如红外、可见光和近红外),你需要分别训练三个 yolov5 模型。 单独推理:在模型部署时,对于每个待检测的多光谱图像,分别使用这些训练好的模型对每个光谱通道进行目标检测。 结果提取:从每个光谱通道的检测结果中提取关键信息,如目标的位置(边界框)、类别和置信度等。 融合决策:根据预先定义的融合策略(如投票法、加权融合等),将从各个光谱通道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合并。这一步是关键,它决定了如何从各个通道的结果中提取和结合信息以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后处理:对融合后的结果进行后处理,如应用非最大抑制(nms)等技术,以消除重复的检测并优化最终的检测结果。 结果融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不同光谱通道的特性、目标应用的特定需求以及可用的计算资源等。正确实施结果融合可以显著提高多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n多光谱某个通道特征不明显的应对方式 在多光谱图像处理中,某个光谱通道的特征不明显是一个常见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该通道的图像质量较差、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低、或是该光谱范围内目标的特征本身就不明显等原因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改善目标检测和识别的性能:\n1. 加权融合调整\n在结果融合时,可以对不同光谱通道的结果赋予不同的权重。对于特征不明显的通道,可以降低其权重,增加特征更加明显通道的权重。这种方法需要依据实验或先验知识来调整权重,以确保融合结果的准确性。\n2. 特征增强\n在对特征不明显的光谱通道进行处理之前,可以尝试使用图像增强技术来提升其目标特征的可见性。这包括对比度增强、直方图均衡化、噪声抑制等方法。通过增强图像,可能能够提高目标的可识别性,从而在后续的目标检测步骤中获得更好的结果。\n3. 联合模型优化\n如果在预处理和权重调整后仍然面临特征不明显的问题,可以考虑使用或开发专门针对多光谱数据的联合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整合不同光谱通道的信息,可能通过学习不同光谱之间的互补信息来弥补单一通道的不足。\n4. 数据融合而非结果融合\n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在数据层面进行融合(即在输入模型之前将不同光谱的图像信息进行合并)可能比结果融合更有效。这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能够处理多光谱输入的模型来实现,模型可以学习如何最好地从所有可用的光谱信息中提取特征。\n5. 选择性使用通道\n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某个光谱通道的信息对于目标检测几乎没有帮助,甚至会引入干扰,可以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忽略这个通道。这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确保排除某个通道后,整体的检测性能不会下降。\n6.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n利用深度学习中的一些高级技术,如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s),可以让模型更加聚焦于图像中的重要特征,即使这些特征在某些光谱通道中不是非常明显。\n总之,针对多光谱图像中某个通道特征不明显的情况,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来提高整体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性能。选择哪种策略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可用的数据以及目标任务的需求。\n输入端融合的策略 1. 图像堆叠(stacking)\n最直接的融合方式是将不同光谱通道的图像直接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多通道的输入。例如,如果有三个光谱通道(红、绿、蓝),可以将它们堆叠成一个三通道图像。对于多光谱数据,你可能会得到超过三个通道的图像,这对于深度学习模型来说通常不是问题,因为它们可以处理任意数量的输入通道。\n2. 特征级融合\n在这种方法中,不同光谱通道的图像首先通过一些预处理步骤,比如使用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取特定的特征(如边缘、纹理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图像堆叠起来作为模型的输入。这种方法允许模型从一开始就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特征信息,可能有助于提高识别的准确性。(之前了解过fpga 的 sobel 边缘算法,可以在这方面的处理发挥作用)\n3. 图像融合技术\n在将图像送入模型之前,可以使用高级图像融合技术将不同光谱的图像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图像。这包括加权平均、多分辨率分析(如小波变换)、pca(主成分分析)融合等方法。这种融合技术尝试在保留重要信息的同时减少数据量,使得模型可以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学习数据。\n4. 使用深度学习进行特征融合\n可以设计一个深度学习架构,在模型的早期阶段就进行特征融合。例如,可以为每个光谱通道设计一个单独的特征提取子网络,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如连接(concatenation)、加权平均等)将这些特征融合起来,供后续的网络层进一步处理。这种方法允许模型自动学习如何最有效地融合来自不同光谱通道的信息。\n5. 注意力机制\n利用注意力机制可以在模型内部自动识别和强调重要的特征,同时忽略不那么重要的信息。在多光谱融合的上下文中,可以设计注意力模型来自动学习每个光谱通道的重要性,并据此调整融合策略。这样,即使某些通道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模型也能通过强调其他通道的特征来做出准确的预测。\n在进行输入端融合时,关键是要选择或设计一个适合你具体任务需求的融合策略。不同的融合技术可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可能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的融合方法。\n输入端融合是先标注再融合,还是融合后标注 先标注再融合\n在这种策略中,每个光谱通道的图像都被单独标注,然后将这些图像按照一定的方式融合。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n标注精确度:标注者可以针对每个通道的特性进行精确标注,特别是在某些通道的特征比较明显时,可以确保标注的质量。 灵活性:在融合前进行标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融合特定的通道,或者调整融合策略而不影响已有的标注。 然而,这种方法的挑战在于:\n标注工作量:需要对每个通道的图像分别进行标注,可能会增加标注的工作量。 一致性问题:不同通道间的标注需要保持一致,这在实践中可能较难确保,尤其是当不同通道的图像特征差异较大时。 融合后标注\n在这种策略中,先将不同光谱通道的图像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图像,然后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标注。这种方法的优点包括:\n减少标注工作量:只需要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一次标注,可以显著减少标注的工作量。 利用互补信息:融合过程可以结合不同通道的互补信息,可能会使得某些在单个通道中不明显的特征在融合后的图像中变得更加突出,从而提高标注的准确性和易性。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其挑战:\n融合策略的选择:如何融合不同通道的图像,以及融合方法对最终标注质量的影响,需要仔细考虑。 可能隐藏某些特征:融合过程可能会导致某些通道的特定特征被其他通道的特征所掩盖,尤其是当某些通道的特征非常微弱时。 在输入端进行融合通常意味着在数据进入模型之前,将来自不同光谱通道的图像信息合并。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处理多光谱或多模态数据,可以让模型直接从融合后的数据中学习到跨通道的特征。输入端的融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n输入端融合的标注策略取决于数据的特性和融合方法,以及最终的应用目标。理解这两种策略——先标注再融合与融合后标注——的优劣及适用情况,对于设计有效的多光谱图像处理流程至关重要。同时,处理特征不明显的通道的策略也需要考虑。\n对于特征不明显的通道,是否需要标注 对于特征不明显的通道的处理\n即使某些通道的特征不是很明显,也建议进行标注,因为:\n互补信息:在多光谱分析中,不同通道之间的信息是互补的。即使某个通道的特征不明显,它也可能包含对整体任务有帮助的信息。 模型学习:深度学习模型尤其擅长从复杂、微妙的数据中学习模式。即使人类观察者难以识别的特征,模型也可能能够识别并利用这些特征。 总的来说,是否先融合后标注,或是先标注再融合,以及如何处理特征不明显的通道,应该基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数据特性以及实际操作的便利性来决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通过试验和错误来找到最适合特定项目需求的方法。\n多光谱情况下黑匣子特征 1. 反射和吸收特性 物体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和吸收特性是多光谱成像分析中的关键。这意味着,如果“黑匣子”是由特定材料制成,它可能会在特定的光谱波段(如红外线或紫外线)显示出独特的吸收或反射特性。 2. 热特性 在红外波段,多光谱图像可以揭示物体的热特性,比如它的热发射率。如果“黑匣子”在操作中发热,这种热特性可能在红外图像中显现出来。 3. 材料组成 通过分析多光谱图像,可以推断出物体的材料组成。不同的材料在特定光谱波段下会有不同的反射和吸收行为。例如,金属和塑料在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能会有显著差异。 4. 表面特征 表面纹理和特征在多光谱图像中也可能被揭示,尤其是在那些能够突出表面细节的波段。这可以帮助识别“黑匣子”的使用状况,例如是否有磨损、划痕或其他物理损伤。 5. 内部结构 某些多光谱成像技术,如近红外成像,可能透露一些关于物体内部结构的信息,尽管这通常需要特定的条件和较弱的材料吸收。 6. 环境影响 “黑匣子”与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也可能在多光谱图像中显示出来,例如,如果“黑匣子”被水覆盖,或者周围有植被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准确地分析“黑匣子”的多光谱图像特征,通常需要**对该物体的材料属性、预期的使用环境和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特定能力有深入的了解。**此外,多光谱成像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从可见光到红外、甚至 x 射线的各种波长,不同的应用和目的可能需要不同的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ntif格式的图片 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是一种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广泛应用于存储和传输高质量的图像数据。以下是关于 tif 格式的介绍:\n存储特性:tif 格式允许存储单个或多个图像,支持灰度图像、彩色图像以及多通道图像。它还支持无损压缩,可以保留图像的高质量细节。 元数据:tif 文件允许存储丰富的元数据信息,包括图像的描述、颜色空间、像素值范围以及其他与图像相关的信息。这使得 tif 文件非常适合用于科学、医学和印刷行业等对图像元数据要求严格的领域。 色彩深度:tif 格式支持不同的色彩深度,包括 1 位二进制图像(黑白),8 位灰度图像,24 位真彩色图像等。此外,tif 还支持 16 位和 32 位的高位深度图像,可用于保留更多色彩信息。 适用范围:tif 格式通常用于存储需要高质量图像和元数据的应用场景,如印刷品质图像、医学影像、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艺术等。由于其灵活性和可靠性,tif 格式也常被用于数字档案保护和长期保存。 压缩方式:tif 文件支持多种压缩方式,包括无压缩、lzw 压缩、jpeg 压缩和 zip 压缩等。这些压缩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平衡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 总的来说,tif 格式以其灵活性、高质量和丰富的元数据支持而闻名,在许多专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无论是用于存档、打印还是专业图像处理,tif 都是一个可靠的选择。\n多光谱模态融合思路分析 多光谱数据融合是一种将来自不同光谱波段的图像或数据集成到一起的技术,旨在改善图像的解析度、对比度或者提取更多的信息。在深度学习领域,多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医学成像、自动驾驶汽车等多个领域。\n改进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研究者们设计出更加高效的神经网络结构来处理多光谱数据,例如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生成对抗网络(gan)。这些网络能够更好地从多光谱数据中提取特征,并进行有效的融合。 端到端的学习方法:传统的多光谱融合技术往往依赖于手工特征提取和后处理步骤。而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直接从原始多光谱数据中学习到融合的表示,减少了预处理的需求,并提高了融合效果。 自监督和半监督学习:由于高质量的多光谱数据标注代价昂贵,自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在多光谱数据融合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方法可以利用大量未标记的数据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跨模态融合技术:跨模态融合技术涉及将多光谱数据与其他类型的数据(如激光雷达、声纳等)结合起来,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环境信息。深度学习模型在这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多模态神经网络能够同时处理和融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 注意力机制和变换器模型:注意力机制已经被证明在多光谱数据融合中非常有效,它可以使网络聚焦于最重要的特征。同时,变换器(transformer)模型也被应用于多光谱数据融合,由于其优越的长距离依赖建模能力,变换器模型在处理大规模多光谱数据时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解释性和可视化:随着深度学习模型在多光谱融合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模型的解释性。最新的研究致力于开发可解释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可视化工具,帮助用户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 实时处理和边缘计算:为了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实时多光谱数据融合,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更高效的算法和优化模型,以便它们能够在边缘设备上运行,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尤为重要。 多光谱处理方向分析 前端融合(early-fusion)或数据水平融合(data-level fusion)、后端融合(late-fusion)或决策水平融合(decision-level fusion)和中间融合(intermediate-fusion)。\nyolov5 网络模型基础 yolov5 模型结构及代码详细讲解-笔记 前端融合-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理论基础:\n基于 transformer 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研究_王梓萱 talk |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赵子祥:基于先验知识指导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研究-bilibili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与多光谱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_朱春宇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与多光谱图像融合算法研究_徐炳洁 实际应用\n跨模态注意力 yolov5 的 pet/ct 肺部肿瘤检测 多光谱图像融合的 ic 器件表面缺陷检测 中间特征融合 基于孪生网络的无人机目标多模态融合检测 多光谱数据处理实操 这里记录多光谱数据集的实操过程。\n完善 gui 置信度和位置坐标的导出 尝试进行数据融合 搜寻领域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色图像锐化(pansharpening)论文及代码整理 通用图像融合框架论文及代码整理 尝试复现文章中提及的思路和代码,但有的难以复现。\n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对于多光谱数据集的处理有了一些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对于一个问题如何分解为更小的容易解决的目标。\n","date":"2024-04-2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yolov5_multispectral/","summary":"通过多光谱可以通过对其他光谱的图像特征进行捕捉,从而提高在不同环境下的识别性能,如果单纯训练可见光,也许在夜晚环境下的模型的表现就会变差,而通过其他光谱就可以获得稳定的目标特征,从而实现模型更好地的环境适应性。","title":"[毕业设计] yolov5多光谱解决方案探索"},{"content":"前言 自从在 23 年开始关注并加入 risc-v 社区以来,risc-v 一直以来都引起我高度的兴趣,老石在这块的分享很棒,可以详见 b 站:这就是芯片未来!risc-v 已势不可挡”一期视频看懂 risc-v 的前世今生\n正文 什么是 risc-v risc-v(读作“risk-five”)是一个开放标准的指令集架构(isa),它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原则。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于 2010 年启动,risc-v 被设计为高度模块化的 isa,允许广泛的实现可能性,从小型微控制器到高性能处理器。\n以下是 risc-v 的一些关键特点:\n开放和免费:risc-v 的规范可以自由下载,任何人都可以设计、制造和销售 risc-v 芯片而不必支付许可费。这与 arm 和 x86 等专有 isa 形成鲜明对比。 模块化设计:risc-v 的 isa 分为基本的指令集,称为“基础整数 isa”,以及一系列可选的扩展。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实现可以根据需要包含或排除特定的功能。 简洁性:risc-v 遵循 risc 原则,指令集被设计得尽可能简单,这有助于减少硬件的复杂性,提高能效,并简化软件开发。 可扩展性:risc-v 支持从 32 位、64 位到 128 位的不同地址空间,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支持自定义指令:risc-v 允许在保持与标准 isa 兼容的同时添加自定义指令,这对于需要特定硬件加速的应用(如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特别有用。 生态系统:随着 risc-v 的普及,围绕它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开源和商业工具链、操作系统支持、参考设计和教育资源。 多用途:risc-v 已被用于各种应用,从物联网(iot)设备的微控制器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的处理器核心。 社区驱动:risc-v 的发展受到一个活跃社区的支持,这个社区由学术界、工业界和个人贡献者组成。 risc-v 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其在学术研究、教育、开源项目和商业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它是相对较新的 isa,但 risc-v 正快速成为全球计算领域的重要参与者。\n我的感受和体验 据 it 之家的报道:第三代“香山”risc-v 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亮相,性能进入全球第一梯队\n香山处理器官方文档\n今晚参与了 risc-v 社区分享的关于 risc-v 历史的介绍,虽然很多部分听不懂哈,但也开始慢慢了解该组织的进展。\n虽然目前对我而言,时间精力都非常宝贵,但我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从参与中科院的“一生一芯”活动开始接触到 linux 以来,linux 一直在生活和精神上影响着我,不论是 crontab 的奇妙,还是其丰富多样的命令行,都让我感到非常奇妙的体验。\n引用香山文档中,孙院士对于开源精神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社区当中,奉献进步共享共治是一种宏伟的观念,在协作开发流程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这是很有益的一件事。\n这是香山的文档,我打算抽空看看。\n20210622-rvwc-香山开源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pdf\n以下是risc-v architecture profiles\n后续将对该文章进行补充更新。\n总结 这是一篇很仓促的文章,但与其说其非常不成熟,我更愿意视其为一个起点,因为目前所从事的岗位也是在和各种硬件打交道,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对此保持长久的热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n附录 国产 risc-v 芯片,还威胁不到 x86,但替代 arm 真有戏\n被低估的国产 cpu 芯片 risc-v 何以胜?为什么能发展得这样快?凭什么得到这样多国产操作系统\n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在一次对话中调侃 ai 炒作: 很搞笑,大概我也会被大模型取代\n💡 matrixcore 说:非常有趣的对话,得知了 linux 和 git 的起源\n除了国产替代,卖出 100 亿的 risc-v 还给芯片带来了什么?【差评君】\n💡 matrixcore 说:非常好的入门普及,讲得极为形象\n","date":"2024-04-2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risc-v/","summary":"这是一篇很仓促的文章,但与其说其非常不成熟,我更愿意视其为一个起点,因为目前所从事的岗位也是在和各种硬件打交道,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对此保持长久的热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title":"[精简指令] 走近risc-v"},{"content":"前言 需求的提出:\nflomo:#想法 在解决问题当中,工具和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2024-02-23 flomo:#学习 关联 zotero 和专业课的笔记,可以上传服务器进行查看 2024-02-29 flomo:#学习 使用 webdav 建立文献管理方式 2024-04-19 流动核心:#言论 如果你没有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那么就花时间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 正文 解决的策略:\n首先,为什么是 zotero,引用红薯下士的:zotero 简明介绍,在 windows 端的文献管理方面,zotero 有他的独到之处。尽管我更喜欢苹果生态的 marginnote,但 zotero 的多平台特性,使得它能满足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值得注意的是,zotero 如果是资深用户,就需要考虑有关存储空间的限制,当然如果仅在本地用,就无需考虑这些问题了,但涉及到云的问题,就变得复杂得多。目前很多主流的方式是搭配坚果云作为 webdav,但我更倾向于自己折腾。因为就个人体验而言,我更喜欢 nextcloud。\n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首先我需要声明一点,需求可能具有普遍性,但是做法可能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我采用的方案是使用软云的服务器,目前购置的是 2h4g40g4m 这款机型。三年的费用在 500 左右,目前体验下来速度很不错,跑了一个hugo练练手,小破站弱不禁风,大佬手下留情 😢,效果如下图所示,测试时间为北京时间上午 11 点左右,响应时长在 1-2s 之间。首先比较基础的就是,购买服务器之后进行 ssh 登陆,在终端输入 ssh root@ipv4,输入密码进行验证即可。\n安装 1panel 1panel可以将您 的 linux 性能可视化,同时在操作上更加亲切,我选的是 ubuntu22.04 系统,安装 1panel 非常简单,ubuntu 在线安装命令如下,其他系统参照手册。\ncurl -ssl https://resource.fit2cloud.com/1panel/package/quick_start.sh -o quick_start.sh \u0026amp;\u0026amp; sudo bash quick_start.sh 下面来解释为什么安装 1panel,不仅是因为在管理服务器上更加方便,而且在装很多应用程序的时候,不需要您手动在命令化中进行复杂的操作,只需要通过内置的商店 docker 部署就行。额外插一句,1panel 包含很多不错的博客框架,包括 wordpress,halo 都可以一键安装,感兴趣可以试试,目前 wordpress 对于博客入门来讲都是很好的选择,当然 wordpress 体量稍微有些大了,在访问速度上可能需要您进行优化。\n回归主题,这次我们要通过 1panel 安装 nextcloud 和 mysql,这一步相对比较简单,装完 mysql 之后,新建一个账户。作为 nextcloud 的数据库,同时放开端口,一般是 3306,然后安装完 nextcloud 一般首次需要进行初始化设置,一般是 40069 端口,同时需要记得放开这两个端口。\nsudo ufw allow 3306 #示例 通过浏览器访问 40069 一般会出现初始化界面,填入账号密码,然后关联数据库,最下面的对应 ipv4:3306。然后初始化完成之后即可进行 nextcloud。要注意的是,next 可能只能通过 https 访问,通过 http 可能访问不了。所以可能得加上 https://ipv4:40069 的方式进行访问。\n安装 nginx nginx 可以隐藏您的 ip 地址,通过域名进行访问。安装过程也比较简单。\n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系统 sudo apt install nginx -y #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您可以按照网上的教程设置。回去补充更新。\nnextcloud 通过域名访问 一般来讲,刚开始 nextcloud 还无法通过域名进行访问,需要在设置文件中进行配置,找到 1panel 安装 nextcloud 的文件夹,找到 config.php,添加受信任的域名。前提是您需要拥有一个域名,并成功通过 cloudflare 进行 dns 解析。\n\u0026#39;trusted_domains\u0026#39; =\u0026gt; array ( 0 =\u0026gt; \u0026#39;localhost\u0026#39;, 1 =\u0026gt; \u0026#39;server1.example.com\u0026#39;, 2 =\u0026gt; \u0026#39;192.168.1.50\u0026#39;, 3 =\u0026gt; \u0026#39;[fe80::1:50]\u0026#39;, ), 关联 nextcloud 和 zotero 💡 什么是 webdav 呢?\n简单来说,webdav 就像一个存储服务,各种应用都可以连接到它,允许应用直接访问我们的云盘内容,对其进行读写操作。**我们可以网络服务比作一只章鱼,云盘是它的大脑,webdav 是它的触角。**每个触角都连接到我们智能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我们的应用可以通过触角读取章鱼的大脑,并将数据写入大脑,改变大脑的记忆和内容。\n作者:知乎用户\n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19209/answer/1229364665\n来源:知乎\n参考官方说明,webdav 一般格式为:\nhttps://example.com/remote.php/dav/files/username \u0026lt;!--一般的webdav格式是这样,然后登入您的账号密码进行验证--\u0026gt; 感谢 zotero 中文小组对zotero webdav 的讲解, 我就不多费口舌了。\n修改 nextcloud webdav php 上传的限制 一开始我遇到的同步失败的问题,一些较小的文献可以成功,但另外一些较大的文献就会出现 413 的错误,查询后发现是因为文件体积过大,于是我就联想到了是不是 nextcloud 和 nginx 对这个进行了限制。于是进行了查询,发现确实有此限制。\n💡 通过 web 客户端上传文件时,受 php 和 apache 配置的限制。默认 php 只允许 2 兆字节的上传。此默认配置(2 兆字节限制)并不适用,我们建议您的 nextcloud 管理员将 nextcloud 变量的大小增加到适合用户的大小。\n修改方式参考手册,回去再补充。\n总结 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如何通过 nextcloud webdav 的方式进行 zotero 同步,内容包括,服务器的入手,linux 运维面板的安装,nextcloud 和 mysql 的安装,nginx 的使用,zotero 的 webdav 的设置,及如何解除 php 上传的限制,从而实现在自有网盘间进行数据同步,为搭建大规模数据提提供了基础。\n附录 ❤️ 体验效果:目前因为香港的带宽比较紧俏,所以在初次同步期间时间可能会略长些,但是同步完成之后,下载后就可以多设备正常使用,而且对于文件内修改标记追踪很灵敏,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n","date":"2024-04-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nextcloud_webdav-zotero/","summary":"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如何通过Nextcloud Webdav的方式进行Zotero同步,内容包括:服务器入门,linux运维面板的安装,Nextcloud和Mysql的安装,Nginx的使用,Zotero的Webdav的设置,解除php上传的限制,从而实现在自有网盘间进行数据同步,为搭建大规模数据集提供了基础。","title":"[文献管理] nextcloud_webdav的zotero同步方案"},{"content":"更新 log 这里记录这篇文章的更新历史。\n输入的控制和身体机能的维持 2024-04-08 通过 rss 控制信息源的输入,节约能量。通过规定的锻炼调节心情和精神状态。设置节点和状态监控。最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通过节点前置规划。也就是老周说的,做准备的重要性。\n习惯的累积是意志的前提 2024-04-21 周五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长跑,四月的温榆河真是漂亮。因为隔了好半年没进行长跑,这一跑,老骨头都要跑散了。我还是觉得跑前不太适合喝太多功能饮料,跑的过程中感觉心率都要超频了。而且最近久坐,吃得好,身体感觉要发福了。等不忙的阵,或者说能把任务协调好的情况下,保证一周两次能去公园转转散散步,适当跑跑。另外如题所讲,习惯的累积是意志的前提,驱动归驱动,硬件归硬件。很多情况下,意志虽然重要,但身体会感知到体能的极限的,过分追求意志,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习惯的累积值得被重视。 然后非常感谢公司组织的这次活动,确实放松了身心,我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小游戏,和同事一起玩耍的时候感觉也很好。来公司的 一个很大收获就在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把很大一部分内耗的能量给释放出去了,之前在学校不知道为啥,就感觉鸭梨山大,情绪很不稳定。 附上两张温榆河的景色:\n前言 感谢 memos 和 flomo 为我分布式写作提供方式。 度过了凛冽寒冬,公园里春意盎然。每次放假的下午都非常玉玉和疲惫,我的直觉告诉我身体和情绪应该是生病了。所以晚上不假思索地去公园运动。\n正文 昨晚上不小心刷了 bilibili,但我往往会有这样的幻觉,看到视频里他们那么有力量,我往往觉得我也行。实际上不行。 所以我果断卸载了 bilibili 手机版,开始回归公园。\n运动的感受 说说今天的问题吧,在引体训练的时候,手握不紧,会打滑,所以吊杠没多久就容易掉下来。公园这边的杠比学校的要粗,我感觉做不到满握。 然后跑步的话,空气中混合着非常自在的氧气,花的芳香,行人的气息,烟味等等。来公园的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听听其他的声音,自己一个人待久了一定会玉玉的。 我身旁飞速跑过一个小男孩,以前我也是这么活泼,漫山遍野地跑,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现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疲倦。\n训练计划 我费了很多心思追求效率和效能,但是假期给我的感觉却适得其反。原来 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身体素质。没有了这些,再怎么加班和学习都是无源之水。 所以我觉得每周三和周六分别进行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在此之前我得着手准备准备。\n总结 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关于情绪工作和运动的思考,将在该板块进行持续优化。并跟进补充数据和思考。\n致谢 🌺 封面图,是一张很美的摄影,来自一位好朋友的贡献!通过观察自然,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n","date":"2024-04-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spring/","summary":"跑步的过程中,空气中混合着非常自在的氧气,花的芳香,行人的气息,烟味等等。来公园的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听听其他的声音。避免情绪的累积导致的坏心情。","title":"[春之跃动] 还在闷闷不乐么,不如去运动"},{"content":" 💡 在写今天这篇文章之前,非常感谢软云带给了小破站很多的启发,作为一家优秀的云主机供应商,感兴趣的小伙伴或可以考虑。\n前言 书接上回:\n但我不可能回桑德村。那时候不行。在城市,人虽然昧着自己的个性和灵魂,却可以活得好好的。如果住在村落里,人就必须彻底看清自己的个性和灵魂。罪与罚是我时时刻刻摆脱不掉的印记。我逃出监狱,但我的未来也因逃狱而被紧紧掐住。\n林在小山村度过了半年之后的山村生活,回到了城市,在和普拉布去酒馆的一场意外之中,钱财被抢劫一空,于是只能告别城市的旅馆,告别卡拉,跟随普拉布去贫民窟体验生活,这种体验,如果换做我们大概会疯掉,难以接受,但对于林而言,这是非常特殊的一段旅程。\n正文 与此同时,我还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多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年少时我们任性,是因为有父母的庇护,长大后的任性,我们将会直面任性的后果。\n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经历和体会到的感受千差万别,如果林没有去贫民窟,或许这本书对我的吸引力会少了大半。 在山村里,自由,空气新鲜,生活规律,但是大山之外的世界才是生活的所在地,于是山村成为了一种符号。如果把博客比作山村,或许二者也有共同之处。\n命运的笑话 我在贫民窟里的角色,就这么被敲定。某次跟卡拉聊天时,****她说,如果命运没让你大笑,那是因为你根本没弄懂那笑话。****年少时,我受过正规的急救训练,涵盖割伤、烧伤、扭伤、骨折,还有各种诊断方法和紧急处置办法。后来,我运用之前学过的心肺复苏术,把吸毒过量的瘾君子拉出鬼门关,救了他们的命,得到“大夫”这个绰号。有几百个人只知道我叫大夫。住在贫民窟的好几个月前,有一天早上,我新西兰的朋友送了那个急救箱给我当临别赠礼。我肯定,这种种人生际遇——受训、绰号、急救箱、在贫民窟当“赤脚医生”——串联在一块,绝非只是偶然或巧合。\n_— 项塔兰_ 在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被卡拉的这句话给迷住了,命运的笑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笑话,总之感觉带点玄学的意味,但在实际的生活中,伴随着瞬息万变的思维的同时,还有未知的明天。同时这段话也像是一个引子,这或许是林生命中的关键节点。\n爱意的虚空 而我做的工作,让这份归属感更为强烈。我兢兢业业地扮演贫民窟医生的角色。我找来诊断医疗方面的书,在小屋里就着灯光研读。我囤积了不少药物、药膏与绷带,是用我替游客做黑市买卖所赚的钱从本地药店买来的。即使已攒够离开的钱,我仍留在那里,留在那个污秽的地方。我已经有能力搬到舒适的公寓,但仍然待在那狭促的小屋里。我跟着那里的两万五千人,投入他们翻腾激荡的生存搏斗之中。__我舍不得普拉巴克、强尼·雪茄、卡西姆·阿里·胡赛因。我努力不去想卡拉,但爱意引我向虚空猛抓。当我孤单一人,我亲吻风,呼唤她的名字。\n\u0026ndash; 第九章\n我觉得人很有魅力的一点在于能在糟糕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在荒诞中找到生活本身的意义,在贫民窟的生活里,林努力扮演着医生的角色,慢慢熟悉了贫民窟的生活,但是藏在灵魂深处的脆弱,却始终让林无法直面。\n羞愧中的迷惘 海堤上,凉爽的海风吹过我的脸庞和胸膛的肌肤,感觉就像有人拿起水罐,把水倒在我身上。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我自己在风中的呼吸声,还有海堤下方三米处海水拍打岩石的浪涛声。水花四溅的海浪拉着我。放手,放手,让它结束,倒下来死掉就是。就这么简单。那不是我内心最响亮的声音,却是来自内心极深处,来自让我抬不起头的羞愧。羞愧之人懂得这样的声音:你让每个人失望,你没有资格活着,世界没有你会更好……__我努力去获得归属,努力以医疗工作救治自己,努力以爱上卡拉这个愚蠢的念头拯救自己,但在羞愧之中,我终归是孤单一人,我感到迷惘。\n海水奔腾,拍打下方的岩石。纵身一跳,就一了百了。我感觉到那坠落,感觉到身体撞上岩石的破裂声,感觉到溺死的冰冷下滑。就这么简单。\n有只手搭上我的肩膀,出手很轻,但足以将我拦住。我迅速转身,一脸震惊。有个高大的年轻男子站在我身后。他的手仍然放在我肩上,仿佛在撑着我,仿佛他已看出我不久前的心思。\n\u0026ndash; 第九章\n这一段我读到的时候感到非常的真实,让我知道这本书不是一本爽文小说,而真正震撼到我的是来自于人性的真实。\n在体验过一段时间的贫民窟生活之后,我想林的情绪大概陷入了一种饱和。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和体验到的一种阶段,就是来自于生活无限的疲惫感,或许人是一种喜欢新鲜感的动物。\n在海边,林几乎被生活的痛苦所压倒,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努力为糟糕的生活寻找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是卡拉,我想人在痛苦的时候,往往更会怀念美好,将自己的爱人变成理想中的形象,从而赋予其意义。\n与哈德拜的对话 我点头,不发一语,我的沉默使他再度开口。\n“你是基督徒?”他问。\n“不是,我不信上帝。”\n“没有信上帝这回事,”他很正式地说,再度微笑,“人不是认识上帝,就是不认识上帝。”\n“哦,”我大笑,“我的确不认识,坦白说,我倾向认为不可能有上帝存在,至少我接触过的上帝观大部分都不可信。”\n“噢,当然,理所当然,上帝不可能存在。那就是证明它存在的第一个证据。”\n他专注地盯着我,手仍温热地摆在我的手臂上。我心想,小心一点,你正要和一个以哲学探讨著称的人做这样的讨论。他在测试你。那是测试,而且水很深。\n“我来把这弄清楚,你是说因为某物不可能存在,所以某物存在?”我问,把思维的小船推离岸边,推进他高深莫测的观念水域。\n“正是。”\n“哦,那不就表示凡可能存在的东西都不存在?”\n“完全正确!”他说,笑得更灿烂,“很高兴你懂。”\n“我能说出这些东西,”我答,以大笑回应他的灿烂笑容,“但不表示我懂那些东西。”\n\u0026ndash; 第九章\n“我来解释给你听。任何东西,我们看到时,那东西并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认为正在眼前时,其实并不在那里。我们的眼睛是骗子,那些看似真实存在的东西其实都只是它们给我们制造的错觉。我们认为存在的东西,都不存在。你不存在,我不存在,这房间不存在。无一物存在。”\n“我还是不懂,我不懂可能存在的东西怎么会不存在。”\n“我换一种方式说。****促成创造的动力是某种能量,我们认为在周遭见到的东西和生命,其实都因那能量而具有生命力;而那能量,如我们所知,无法测出其大小或重量,甚至无法以时间来量度。从某种形式来说,那能量是光子。至小的物体,对光子而言是一个开阔空间的宇宙,而整个宇宙只是一粒小尘埃。我们称为世界的东西,其实只是个观念,而且是不怎么理想的观念。****从光的角度来看,赋予世界生命力的光子,我们所认知的宇宙,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没有一样东西真实存在。懂了吗?”\n“不是很懂。我觉得如果我们认知的东西全都是错的,或全都是错觉,那么就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做、该如何生活,或该如何保持神志正常。”\n“我们说谎。”他说,带着金斑的琥珀色眼睛里闪现不折不扣的诙谐,“****神志正常的人,只是比神志不正常的人更善于说谎。****你和阿布杜拉是兄弟,但我知道你的眼睛在说谎,你的眼睛告诉你不是这样。而你相信这谎言,因为这样比较省事。”\n\u0026ndash; 第九章\n“那就是我们保持神志正常的办法?”\n“没错。我跟你说,我可以把你当作我儿子。我没结婚,没有儿子,但曾有片刻时间,真的,我可能结婚,可能生子,而那是在——你年纪多大?”\n“三十。”\n“正是!我就知道。我原本可能当上父亲的那个片刻,正是三十年前。但如果我告诉你,我把那看得清清楚楚,说你是我儿子,我是你父亲,你会认为不可能。你会抗拒。你会看不到真相,我现在见到的真相,几小时前我们刚见面不久时我所见到的真相。你会倾向于编个好用的谎言,相信那谎言。谎言会说我们素昧平生,彼此怎么会有关联?但命运,你知道命运吗?乌尔都语叫作 kismet,****命运牢牢掌控我们,却无法掌控两件事。命运无法掌控我们的自由意志,也无法说谎。****比起对别人说真话,人们更常对人说谎;比起对人说谎,人们更常对自己说谎。但命运不说谎。懂吗?”\n我懂了。****尽管叛逆的理智之心拒绝接受这番话和讲出这些话的人,我感性的心知道他在说什么。****他不知如何已发现我内在的伤悲,我生命中原本应该由父亲来填补的那个洞,是充满渴望的一片草原。在遭通缉的那些年,那些最孤单的时刻里,我徘徊在那草原上,渴望父亲的爱,犹如新年前倒数最后一刻满是受刑人的监狱。\n“不懂,”我说谎,“很抱歉,但我就是无法认同。我认为不能光靠着相信东西,就让那些东西成真。”\n“我没这么说,”他答,很有耐性,“我说的是真实,如你所见、如大部分人所见的真实,其实纯粹是错觉。另有一种真实,我们肉眼未能见到的真实。你得用心去感受那真实。别无他法。”\n“这实在……让人糊涂,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事实上很乱。你自己不觉得很乱吗?”\n他再度微笑。\n“以正确方式来思考,最初都会觉得奇怪。但世间有一些事是我们能理解的,有一些事是可以确定的,而且那相对比较容易。我来告诉你,要了解真相,只要闭上眼睛。”\n“就那么简单?”我大笑。\n“没错,你该做的就是闭上眼睛。例如,我们能了解上帝,能了解悲伤;我们能了解梦,能了解爱。但按照我们习以为常认定事物存在、看似真实的观念来看,这些全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无法测出它们的重量,无法量出它们的长度,无法在核粒子加速器里找出它们的基本成分。这就是它们可能存在的原因。”\n\u0026ndash; 第九章\n我的思绪之舟开始进水,我决定尽快舀水。\n“我以前没听说过这地方,这种地方多吗?”\n“大概有五个。”他答,以泰然包容的心接受话题改变,“算不算多,你觉得?”\n“我想够多了。没看到女人,女人不准来这里吗?”\n“没有禁止,”他皱起眉头,思索该怎么措辞,“女人可以来,但她们不想来。有其他地方供女人聚在一块,做她们的事,听她们的音乐和歌,也没有男人想去那里打扰她们。”\n一名年迈的男子走过来坐在哈德拜脚边,他穿着朴素的棉衬衫和宽松薄长裤。脸上的皱纹深刻,白发理成庞克式平头。身子瘦削驼背,显然很穷。他迅速而不失尊敬地向哈德拜点了点头,开始在他粗糙的双手里磨碎烟草和大麻胶。几分钟后,他递了一支大水烟筒给哈德拜,拿起火柴等着替哈德拜点水烟筒。\n“这位是欧玛尔,他是全孟买最会做水烟筒的人。”哈德拜说,这时水烟筒几乎凑到他嘴边,他随之住口不语。\n欧玛尔点燃哈德拜的水烟筒,咧嘴而笑,露出无牙的嘴,陶醉在赞美里。他把水烟筒递给我,带着挑剔的眼神,打量我的技术和肺活量,然后咕哝着表示赞许。哈德拜和我各抽了两口之后,欧玛尔接下水烟筒,把剩下的抽完。他吸得很用力,薄薄的胸膛胀得像要爆开。他抽完后,从水烟筒里轻轻敲出少量残余的白灰。他已经把这根水烟筒吸光,得意地接受哈德拜的点头感谢。他年纪虽大,起身却很轻盈,双手完全没有撑地。他一拐一拐地走开,这时歌手又回到舞台。\n阿布杜拉回到我们这桌,捧着一个雕花玻璃碗,里头满是杧果、木瓜和西瓜切片。水果化入我们的嘴里,果香四溢于周遭。歌手开始第二场演出,只唱一首歌,却将近半小时才唱完。那是首华美的三重唱歌曲,建立在简单的旋律和随兴的装饰曲段上。以簧风琴和塔布拉鼓伴奏的乐师生气勃勃,但歌手面无表情,没有动作,双眼紧闭,双手松垮地垂着。\n\u0026ndash; 第九章\n歌唱停止后,哈德拜俯身到桌子靠近我的这一头。他的嘴唇在动,我知道他在跟我说话,但一时之间我听不到他在说什么。\n“对不起,我听不到。”\n“我说音乐里发现的真理,”他重述,“更多于在哲学书里所发现的。”\n“什么是真理?”我问他。我其实不是很想知道,只是想尽谈话者的本分,维持谈兴。我想显得聪明。\n“真理就是世上没有好人或坏人。世上有善行或恶行,但人只是人,人因为所做的或拒绝做的,才与善、恶扯上关系。真理就是任何人,不管是当今最高贵的人或最邪恶的人,只要其内心出现一瞬间的真爱,在那一瞬间,在其如莲花瓣般重重叠叠的激情之中,就有了生命的所有目的、过程与意义。真相就是我们,我们每个人,每个原子,每个银河,宇宙中每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全都在朝上帝移动。”\n如今,他的这番话已永远成为我的话。我听得见它们。那些盲人歌手成为永恒,我看得见他们。那天晚上,在起点处的那些人,父亲和兄弟,都成为永恒。我记得他们。那很容易,只要闭上眼睛即可。\n\u0026ndash; 第九章\n和林一样,在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也觉得荒诞不经,但是仔细想想,却觉得有点意思。总之,我觉得这段话让那个晚上的我,觉得这个章节是把高端局。\n撇开玩笑话不谈,我觉得哈德拜所谈的问题都是哲学中非常难解决的几个问题,但我不想展开,就如同哈德拜所说的,闭上眼睛吧,用心去感受。\n总结 这几章,总得来看我觉得值得思考的点很多,可能还有很多我没有列举出来,或者因为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没有提及到,但是呈现出来的一些片段,应该是我当时有意识标注出来的,值得回味的一些片段。\n","date":"2024-03-3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A1%B9%E5%A1%94%E5%85%B0-gregory/shantaram-2/","summary":"促成创造的动力是某种能量,我们认为在周遭见到的东西和生命,其实都因那能量而具有生命力;而那能量,如我们所知,无法测出其大小或重量,甚至无法以时间来量度。从某种形式来说,那能量是光子。至小的物体,对光子而言是一个开阔空间的宇宙,而整个宇宙只是一粒小尘埃。我们称为世界的东西,其实只是个观念,而且是不怎么理想的观念。","title":"[命运齿轮] 阴差阳错的贫民窟之旅-gregory"},{"content":"更新 log 已通过购置 usb 网卡的方式实现了单设备 wifi 接受并共享热点,未实现 wifi 中继,中继和热点还是有区别的。之后有时间更新。\n前言 这是一篇不成熟的日志,记录了我对于 linux 中继网络的一些思考。\n我突然想到之前玩的一款手游,叫做贪婪洞窟,里面非常让人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是,往往在下洞穴探秘的时候,会收到前辈的手稿,这些手稿记录了先驱在探索洞穴的时的一些思考,读这些故事很有趣,此去经年,虽然已经不打这款游戏了,也装过盗版刷通了副本,但是这个片段始终让我觉得和现在的自己很像。\n正文 首先,这个需求适用于哪些方面,适用于房间 wifi 信号不好的时候,才会考虑使用设备进行中继。\n我先是去京东上看了看无线中继的价格,巴掌大小,也就几十块钱。\n但是我突然一想,它能做,我的鲁班猫为什么不能做。\n之前闲置了数个月的鲁班猫终于在尘封的袋子里被拿出来。\n未能搞懂的驱动模块 在 linux 上,你可以将你的电脑配置成一个无线信号中继器或扩展器,这样做可以帮助扩展现有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无线网络接口:一个用于连接到现有的无线网络(作为客户端),另一个用于创建一个新的无线热点,其他设备可以连接到这个热点以接入网络。\n在最开始,我是沿着这个思路去走的,过程如下;\n确保硬件兼容性:\n你需要一个支持 ap 模式的无线网卡。你可以通过运行iw list命令来检查你的无线网卡是否支持 ap 模式。 安装必要的软件:\n确保你的系统上安装了hostapd(用于 ap 模式)和dnsmasq(用于 dhcp 和 dns 服务): sudo apt-get install hostapd dnsmasq 配置网络接口:\n编辑/etc/network/interfaces或使用nmcli(networkmanager 的命令行接口)来配置网络接口。你需要为两个无线接口分别配置客户端和 ap 设置。 配置**hostapd**:\n创建/etc/hostapd/hostapd.conf配置文件,设置 ssid 和密码等: interface=wlan1 driver=nl80211 #卡在了这一步 ssid=yourrepeaterssid hw_mode=g channel=6 wmm_enabled=0 macaddr_acl=0 ignore_broadcast_ssid=0 auth_algs=1 wpa=2 wpa_passphrase=yourpassphrase wpa_key_mgmt=wpa-psk wpa_pairwise=tkip rsn_pairwise=ccmp 最开始我使用 hostapd,一种有驱动报错的问题,之后就重启了系统找其他的思路。我也尝试过怎么适配这个驱动,但一时半会搞不成。\n使用 create_ap 脚本 使用 create_ap 脚本:\ncreate_ap 是一个简化创建接入点过程的 shell 脚本。它允许您通过一个命令行界面轻松地创建一个接入点。您可以从 github 获取这个脚本并按照提供的说明进行安装和使用。\n我也尝试使用过这个脚本,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鲁班猫的网卡不具备同时开启 wlan0 和 waln1 的能力,在同一时间只能作为设备或者热点存在。\n使用 networkmanager 的热点功能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原因如下:\n1.系统自带\n2.操作便捷\n确认设备网卡是否支持 ap 模式。 打开终端,运行以下命令查看无线网卡是否支持 ap 模式:\niw list 在输出中寻找 \u0026ldquo;supported interface modes\u0026rdquo; 部分,查看是否包含 \u0026ldquo;ap\u0026rdquo;。\n终端我是使用串口进行连接的。\n创建一个共享的网络连接 使用命令行:\nnmcli dev wifi hotspot ifname wlan0 ssid yourhotspotssid password \u0026#34;yourpassword\u0026#34; 请将 wlan0 替换为你的无线设备名称,yourhotspotssid 替换为你想要的热点名称,yourpassword 替换为你的密码。\n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一个 wifi 热点就被创建完成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热点还不具备上网功能,目前只具备信号的中继功能。您还需要输入,就是进入互联网的最根本的设备,可以是您的光猫,当然也可以是手机。\n走过的弯路 我花了很多时间尝试同时开启 wlan0 和 wlan1,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才突然想起手机可以作为信号的输入,但是由于手机的天线质量比较一般,通过鲁班猫做下一步操作或许更加合适。\n第一次成功是使用 wlan1 作为热点,但是缺点是重启后,鲁班猫又重新恢复了作为设备的角色。每一次重启重新用串口进终端显然不是我们需要的效果。\n而且中途还遇到了很奇怪的事情,让我深深陷进去了。在我执行完这一步之后,或许是一些其他的步骤,导致 wlan 在软件层面被禁用了,在终端里死活打不开,气得我都快要怀疑是硬件出了问题,都准备好重装系统了。然后还顺带看了点 openwrt 的知识,很零碎。\n确保没有冲突的网络服务:\n有时候,其他网络服务(如 `wpa_supplicant` 或 `dhclient`)可能会跟 networkmanager 冲突,尝试禁用或停止这些服务,然后再次尝试启用接口。 ```shell sudo systemctl stop wpa_supplicant sudo systemctl stop dhclient ``` 然后再次尝试启用 `wlan1`。 一直在徘徊,找不到问题所在:\n检查无线设备的 rf-kill 状态:\n有时候无线设备可能被软件或硬件层面的 rf-kill 锁定,导致设备不可用。\nrfkill list 如果您看到 wlan1 被列为 soft blocked 或 hard blocked,您可以解锁它:\nsudo rfkill unblock wifi 检查接口状态:\n使用以下命令检查两个接口的状态:\nnmcli device status 这将显示所有网络设备的列表以及它们的状态。\n一直是 wlan0 state down,搞得我心灰意冷。\n反复在终端里排查问题,不知道因为这个问题,绕了多少圈,然后心灰意冷的情况下接mipi显示屏的时候,fpc的线还接反了,我特么还以为mipi屏幕坏了,后来您知道怎么着了么,我在意识到mipi屏幕的问题了之后,重新用图形化界面开启了wlan,解决了在终端死活解决不了的问题,很烦躁。(一般半夜我和白天判若两人,不太能控制情绪,为啥啊,因为这个月流量超了快15块钱,学习通刷课刷得我是真没流量了,平时又好刷个视频,总之很烦) 检查无线设备是否被禁用:\nrfkill list 如果看到 wlan0 或 wlan1 被列为 soft blocked 或 hard blocked,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解锁:\nsudo rfkill unblock wifi 启动无线接口:\n尝试手动启动 wlan0:\nsudo nmcli device set wlan0 managed yes sudo nmcli device connect wlan0 检查 networkmanager 配置:\n确保 networkmanager 配置没有错误地禁用了 wlan0。检查 /etc/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conf 和 /etc/networkmanager/conf.d/ 目录下的任何配置文件,看看是否有任何配置可能会导致 wlan0 处于关闭状态。\n查看接口状态:\n再次检查接口的状态:\nnmcli device status 这将显示所有网络设备的列表以及它们的状态。确保 wlan0 和 wlan1 都不是 unavailable 或 down。\n检查驱动和硬件支持:\n确保您的无线网络适配器和驱动程序支持同时用作连接到无线网络和热点。您可以使用 iw list 命令来检查无线适配器的功能。\niw list 在输出中查找 valid interface combinations 或类似的部分,以确定您的硬件是否支持所需的操作模式。\n查看系统日志:\n如果 wlan0 无法启动,查看系统日志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njournalctl -u networkmanager 这可能会显示尝试启动接口时遇到的任何错误信息。\n更专业的问题的解释:\n您的无线设备支持接入点(ap)和监控(monitor)模式,但不支持接口组合。这意味着您的无线适配器可能无法同时在两个不同的模式下运行,例如,不能同时作为一个普通的无线网络连接(客户端模式)和一个无线热点(ap 模式)。\n如果您需要 wlan0 和 wlan1 同时运行,并且一个用于连接到无线网络,另一个用于创建热点,这可能是不可行的,因为硬件不支持这种配置。\n热点模式系统守护 经过上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 0-5 的操作之后,终于迈入了期待的方向,经过和舍友的讨论,确认了问题的解决思路,手机连接 wifi 同时使用 usb 共享到鲁班猫,这样就可以解决无法同时开启两个网口的问题,使用 usb 在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上也会好一点,然后鲁班猫进行中继,用两根小天线就可以将 wifi 广播到整个屋子了。\n要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nmcli命令来创建一个热点,您可以将该命令添加到系统启动脚本中。在 ubuntu 系统中,您可以使用systemd来管理系统服务和启动脚本。以下是一种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nmcli命令创建热点的方法:首先,创建一个nmcli-hotspot.service服务文件,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并编辑该文件:\nsudo nano /etc/systemd/system/nmcli-hotspot.service 在打开的编辑器中,添加以下内容:\n[unit] description=start nmcli wifi hotspot on boot [service] type=oneshot execstart=/usr/bin/nmcli dev wifi hotspot ifname wlan0 ssid cat password cattemppwd execstop=/usr/bin/nmcli con up id yourwifissid remainafterexit=ye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请确保execstart行中的命令与您想要运行的nmcli命令相匹配。启用并启动systemd服务:保存并关闭编辑器。然后,运行以下命令启用并启动新创建的nmcli-hotspot.service服务:\nsudo systemctl enable nmcli-hotspot.service sudo systemctl start nmcli-hotspot.service 这将使您的nmcli命令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创建无线热点。请注意,确保您的系统正确配置了无线网络接口wlan0以及nmcli命令在系统启动时可以正确执行。如果有任何问题,您可以查看systemd日志以获取更多信息:\nsudo journalctl -u nmcli-hotspot 这样您就可以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创建无线热点了。\n在我断掉串口和 mipi 屏幕之后,重新启动之后,发现 cat 的热点正常启动,遂认为取得了够用的效果。\n后话 经过测试,ipad 可以正常使用,笔记本三个系统,ubuntu 好久没用了,没测试,mac 在使用 cat 热点的时候,存在问题,晚上没解决。win 是正常可以使用该热点的。\n手机为什么既能连接网络又能充当热点 我不得不感慨,生活中随便用的一个设备,tmd 功能这么牛逼。\n手机能够同时连接网络和充当热点是因为它们具备两种无线通信模块:\n蜂窝数据连接:手机通过蜂窝网络(如 2g, 3g, 4g, 或 5g)连接到互联网。这是通过手机内置的蜂窝无线模块实现的,该模块可以连接到移动运营商的网络。 wi-fi 热点功能:同时,手机可以开启 wi-fi 热点功能,这实际上是将手机变成一个无线路由器。其他设备可以通过 wi-fi 连接到这个热点,然后通过手机的蜂窝数据连接访问互联网。 这两种功能可以同时工作,因为它们使用不同的无线技术和频率。蜂窝网络通常在 800mhz 到 2600mhz 频段工作,而 wi-fi 则通常在 2.4ghz 或 5ghz 频段工作。因此,手机可以通过蜂窝网络接收数据,同时通过 wi-fi 热点功能分享这些数据。\n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手机作为热点使用时,它通常会消耗更多的电池电量,并且可能会变热,因为它需要同时处理蜂窝网络和 wi-fi 网络的信号。此外,手机作为热点时,其蜂窝数据使用量可能会增加,这取决于连接到热点的其他设备的数据使用情况。\n大多数手机和许多现代的无线网卡支持一种叫作“wi-fi direct”或“软件接入点(soft ap)”的功能,它们可以让设备即作为无线客户端连接到 wi-fi 网络,同时也能作为热点向其他设备提供 wi-fi 连接。\n但是,大多数手机和设备在使用 wi-fi 连接到网络的同时,通常不能将同一个 wi-fi 适配器用于创建热点来共享这个连接。这是因为大多数 wi-fi 适配器在任何给定时间只能在一个模式下工作,即要么作为客户端连接到一个 wi-fi 网络,要么作为热点允许其他设备连接。\n不过,一些特定的硬件和驱动程序支持一种名为“虚拟接入点(virtual access point, vap)”或“多 ssid”功能,它可以让单个无线网卡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对于这样的硬件,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需要硬件支持,并且在软件上也需要相应的配置,这通常不是大多数手机或操作系统默认提供的功能。\n因此,如果您的手机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可能具有特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允许其无线网卡同时运行在客户端模式和热点模式。这种功能不是所有设备都支持的,通常取决于设备的硬件能力和操作系统的软件实现。\n总结 总之,今晚鲁班猫和它的两根小天线给了我巨大的失落和巨大的惊喜,感谢野火的奉献!后续我有机会抽空了解了解。\n","date":"2024-03-3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linux-wifi/","summary":"大多数手机和许多现代的无线网卡支持一种叫作“Wi-Fi Direct”或“软件接入点(Soft AP)”的功能,它们可以让设备即作为无线客户端连接到Wi-Fi网络,同时也能作为热点向其他设备提供Wi-Fi连接。","title":"[网络中继] 使用linux来中继wifi信号"},{"content":"前言 虽然在极夜期间太阳不会升起,但星光和月光仍然会在黑暗的天空中闪耀,为极地圈内的人们带来一些光明和美丽。\n——matrix\n接触《项塔兰》这本书,是因为意外的一段话,如下:\n_“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n——_gregory david roberts 《项塔兰》\n当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原文中看到这段话,但我觉得脱离一篇文章来看一段话,容易望文生义,于是我希望在这本书中找找答案。\n正文 在读这本书的开头的时候,我觉得这不会又是一本爽文小说吧,故事背景那么离奇,本来是没什么兴趣看的,但是因为没有解决心中的疑问,遂一直往下看了。直到看到后面,我才有了新的体会。\n个体与世界的思考——卡拉的回答 “了解世界出了什么毛病,的确是件好事,”隔了一会儿之后,卡拉说,“但了解不管世界出了多大毛病,你都无法改变,也同样重要。这世上有些不幸的事,其实是在有人想改变时,才变得更加不幸。”\n“我不清楚自己该不该相信,我想你是对的。我知道,有时候,我们愈是想改善,结果愈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但我倾向于认为,如果我们做得对,每件事、每个人都能变得更好。”\n\u0026ndash; 项塔兰\n这段话出自林和卡拉的对话,林和卡拉在一场意外中相识,卡拉在危险之际救了林的性命,故事慢慢展开。\n这段话的背景,来自林目睹了孟买的很多悲惨的场面,遂产生的思考,面对来自自然或人为的各种灾难,生命是脆弱的,尊严和际遇不再那么重要,活着成为了唯一目标。\n世外山村的体验——林的旅行 直到我人在这里,在来到这个印度村子的第一个晚上,在恍恍惚惚飘荡于喁喁私语之上而眼中满是星斗时;直到另一个男人的父亲伸出手安慰我,把贫穷农民布满茧的粗手放在我肩上时;直到在这里,在这一刻,我才看到、感受到自己所加诸别人的痛苦,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痛苦、恐惧、愚蠢而不可原谅地虚掷人生。羞愧和哀伤使我悲痛难抑。我突然理解到自己内心有多么渴求、多么缺乏爱。最后,我终于了解自己何其孤单。\n但我不能回应。我的文化误我太深,教了我所有不该教的东西。我因此一动不动地躺着,毫无反应。但心灵没有文化之分,没有国籍之分,没有肤色、口音、生活方式之分。心灵永恒不变,心灵举世皆同。内心虽豁然开朗却悲伤满怀之时,心灵不可能平静。\n我紧咬着牙,面对星空,闭上眼,不再抗拒,让自己沉沉睡去。人之所以渴望爱,急切地追求爱,乃是因为爱是治疗孤单、羞愧和悲伤的唯一解药。但有些情感藏在内心极深处,只有孤单能帮你寻回。有些不为人知的过往太难堪,只有羞愧能助你在过往的阴影下生活。有些事太让人伤心,只有心灵能替你呐喊,发泄那伤痛。\n\u0026ndash; 项塔兰\n这段话是林跟随普拉巴克回到山村时的体验,面对山村时,结合自己的人生际遇所产生的一些思考。我觉得这段话,每读一遍都很深刻,因为他在直面我们每个人都会回避的问题。\n描写中的通感——普拉巴克的母亲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庞上,有了饱经沧桑的痕迹。脸颊高处的皱纹,是她用以将泪水留在眼眶的堤堰。每当她一人独处或专心工作时,那未可明言、无法回答的疑问便让她丰满的红唇喃喃自语。坚定让她那带着反抗姿态的突出双下巴更显顽强。她的额头中央和两眉之间,总是浮现着浅浅的皱纹,仿佛她正在那些柔软的皱褶里,思索着荒谬又可叹的人生道理:凡快乐必有其苦恼,凡财富必有其代价,凡生命必迟早要经受彻底的悲伤和死亡。\n\u0026ndash; 项塔兰\n这段话是林回到普拉巴克家里时的感受,普拉巴克的母亲是当时那个小山村里,村长的女儿,和普拉巴克的父亲也是媒妁之约,我当时读到这段描写很欣赏,也不禁好奇,为什么能从外貌中读出这么多东西呢?\n什么是幸福快乐——山村之景 但就像普拉巴克说过的,村民真的是几乎每天都在唱歌。**如果说幸福快乐的指标是美食、大笑、高歌与善良,那么,在这些生活质量上,西方人真的要大叹不如。**待在那里的六个月期间,我从没听过一句伤人的话,也没见过有人愤怒得张牙舞爪。此外,在普拉巴克的村子里,男男女女个个健壮。当祖父母的,身材圆滚,但不胖;当父母的,愉快而健美;小孩四肢健壮,聪明又活泼。\n这村子还给我某种笃定的感觉,我在任何城市都没体验过的感觉:那种笃定感滋生于土地和耕种者可互换之时,滋生于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之时。城市是不断在改变的地方,而且是不可回复的改变。__城市的招牌声音,是风钻发出的响尾蛇般的嗒嗒震颤声——商业爬行动物攻击的警告声。但这村子里的改变是循环往复的改变。自然界的改变,随着四季循环,回复原状。凡来自大地的,最终都回归大地;凡兴盛茁壮的,都渐渐消失以再度滋长。\n\u0026ndash; 项塔兰\n这段话其实非常耐人寻味,我一直觉得城市和乡村是互补的。\n心中的欲望之河 我在想另一种河流,流贯全世界每个人的河流,不管我们来自何处。**那是条心河,心中的欲望之河。那是条纯净映现我们每个人的真实自我和真正成就的河流。**我这辈子一直在战斗,始终处于随时准备为所爱和所恨而战斗的状态,甚至到了过于好斗的地步。最后,我成为战斗的化身,我真正的本性被凶狠、敌意的面具所掩盖。我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就跟其他凶神恶煞一样,告诉别人“别跟我作对”。最后,我变得很会表达这种情绪,因此我时时刻刻都表现出“别跟我作对”的模样。\n在这村子,这不管用,没有人能理解我的肢体语言。他们不认识其他外国人,没有可供参考的对象。我板起严肃甚至严酷的脸,他们大笑,带着鼓励之意轻拍我的背。不管我摆出什么表情,他们都当我是和气的人。我成了爱开玩笑的人,卖力干活,逗小孩笑,跟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开心大笑的人。\n而我想,我那时候真是那样的大笑。他们给了我机会,让我能重新做人,能遵循那条内在的河流,成为我一直想成为的男人。就在我了解淹水游戏的木桩是怎么一回事的那一天,我独自站在雨中。不到三小时前,普拉巴克的母亲告诉我,她召集了村中的妇女开会:她决定给我取个新名字,像她那样的马哈拉施特拉人的名字。我住在普拉巴克家,会上因此决定我该以哈瑞为姓。基尚是普拉巴克的父亲、我的义父,按照传统,我应该以他的名字作为我的中间名。妇女团判定我性情平和开朗,鲁赫玛拜便决定以项塔兰为我的名字,意为和平之人或天赐平和的男子。妇女团也同意。\n那些农民把他们的木桩钉进我生命的土地,他们知道那条河流止于我生命的什么地方,然后以新名字标示那地方:项塔兰·基尚·哈瑞。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在他们认定是我的那个男人的内心找到那名字,还是把那名字像许愿树一样栽种在那亩心田,期待它成长茁壮……__不管是怎样,也不管他们是发现抑或创造了那平和,现在的我是在那时候诞生的——当我站在淹水木桩附近,昂首向天接受圣雨洗礼的时候。我慢慢地变成了项塔兰,一个更好的人,虽然,有点太迟了。\n-- 项塔兰\n如果过去的自己很坏,是否还有机会改变,至少在这本书里,林给了我们答案。\n带着面具跳舞 但我不可能回桑德村。那时候不行。在城市,人虽然昧着自己的个性和灵魂,却可以活得好好的。如果住在村落里,人就必须彻底看清自己的个性和灵魂。罪与罚是我时时刻刻摆脱不掉的印记。我逃出监狱,但我的未来也因逃狱而被紧紧掐住。\n\u0026ndash; 项塔兰\n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却非常有力。林从新西兰逃到孟买,经历了山村的洗礼,但不得不回到城市生活,我想,对于我们而言,和过去糟糕的自己握手言和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过去来,向未来去。\n总结 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介绍了《项塔兰》这本书的几个片段,非常耐人寻味,里面很多的东西值得思考。\n","date":"2024-03-1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A1%B9%E5%A1%94%E5%85%B0-gregory/shantaram-1/","summary":"介绍了《项塔兰》这本书的几个片段,非常耐人寻味,里面很多的东西值得思考","title":"[极夜星光] 黑暗世界的心灵之镜-gregory"},{"content":"前言 这是本周的一些记录的归档。主要是用于处理一些未落实的思考和出现的一些问题。\n正文 从最近往前推进行归档。\n保持二次检查工作的习惯 就我而言,很多时候,很容易在一些细节上出错,比如早上起床不记得灯有没有关,电有没有断,门有没有锁,有时候出门了之后,脑子里一直在想一些其他的事情,因为之前没有进行确认,导致走到楼下的时候,又不得不上楼再去看一眼。\n另外,特别是在长时间工作或者任务堆积起来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命名规则打错了,等等一些奇奇怪怪的低级错误,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连续工作很多天,精神压力又很大的情况下,发生低级错误的概率会提高很多。\n所以设置一个中断指令进行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在处理重要的任务的时候,一昧地追求速度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旦发生错误,返修的成本会很高,不如先慢下来检查好再进行提交,忙中有闲。\n关于中断指令,预终提醒和协同管理的思考 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呢,我记得以前江苏语文作文有一次的命题是节奏,很多优秀的文章的主题都是很偏乡村风的那种慢节奏,对这种生活的追忆,但我今天想说的是如何将快慢节奏进行结合,也就涉及到中断指令,因为我自身在这方面做得很差,损失很惨重。\n就拿每天的时间来看,每个人每天都是 24 小时,如果你周一到周五要工作,那么如果你周一晚上为了解决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熬夜到两点,会发生什么情况。\n答案是你没有任何可替代的时间去修复这段睡眠,大概率只能要求身体被迫承受第二天的高强度的工作,那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低级错误会频发,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并且周二周三的晚上不会有任何的精力去做相关的工作,而且这周反馈回来的感受也不会很好,整个人会很玉玉。\n所以中断的核心就在于遵守节点,优先遵循高优先级的任务,比如睡觉的优先级就高,白天的很多工作都很依赖晚上的休息。然后还有周末吃早饭,这个优先级也很高,如果不吃早饭,首先就无法承受上午的工作,这些工作都非常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补充,整个人会很虚弱。当然这些我都是亲身体会过的,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时候我可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连续几个小时去琢磨,但是要知道解决问题不是单凭你的时间堆积就能成功的,还需要遵循特有的规律,get 不到这个点,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n另外,现在我已经通过,crontab 建立了邮箱提醒的办法,在早上,中午,晚上提醒睡觉,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个问题,有时候提醒一遍不是很管用,就是你恰好在那个时间点提醒,碰巧你在为一个问题而焦头烂额,心情失落,这个时候还真不一定就能完全按照节点的要求去睡觉,总想着拖延,这个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设置一个时间段来进行提醒,因为之前看到老周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就是讲做准备的重要性。自我励志文(2023 年 09 月) 万事做准备的重要性 (tomatolist.com)老周说做准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意思。\n所以说建立一个时间段内的提醒,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调节,比如,22:20 睡觉,那么或许可以在 22:00 就进行预提醒,然后 22:20 再进行终提醒。因为我看到 notion 中的日程提醒也都是提前一个时间段进行提醒,还没有到点才提醒的。\n另外,什么是协同管理,我感觉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每天我妈会很规律地发信息,起床,睡觉等等,我觉得这就像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那我就在想,能不能更好地调动服务器的功能,做定时地提醒,因为服务器在完成定时任务上面总是出色的。这就是协同管理,要知道,感性有时候会很鲁莽。\n保证大节点的优先级 在具体的生活当中,你会清楚地体会到什么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也就是制定的计划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理想的,有时候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理论和实践会产生偏差,这也许就是自动控制核心关注的问题,根据偏差进行修正。\n但我想说的就是,要明确任务的优先级,也就是公司一直强调的,要事第一,那么什么是要事呢。我觉得这就像顺藤摸瓜一样的感觉。\n学习优先级高不高,但没有工作高,工作优先级高不高,但没有生理作息的优先级高,如果低优先级超越高优先级,我们将其称作为不稳定系统,就如同头重脚轻,摇摇晃晃的。所以,保证大节点的优先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n在此之上,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很多小事,比如买个水果,买点零食,洗个澡。\n总结 今天先写这么多吧,写多了太累了,然后今天主要还是对前面几天生活方面的一个简单的总结。\n","date":"2024-03-0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309/","summary":"这是本周的一些记录的归档。主要是用于处理一些未落实的思考和出现的一些问题。","title":"[生活感悟] 中断、预终提醒和协同管理"},{"content":"前言 💡 首先需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通过毕设来了解项目开发的流程,并通过标准化的书写来规范格式。感谢罗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在实际毕设的写作过程中,关注着我们的每一个节点。\n同时需要感谢公司andawell的支持,能为我提供在公司边实习边做毕设的机会。同时能将毕设与项目开发的标准更好地结合。\n最后还需要鼓励自己,因为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n正文 一方面主要是技术上的要求,一方面主要是论文上的排版。然后希望我遇到的问题,也能帮到大家。\nword 中 mathtype 公式偏上浮或偏下沉怎么办 刚才遇到了公式上浮的问题,我使用的是 amath 进行公式的编写,搭配图片转 latex 进行调整。然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感谢 whu 数码君提供的回答。\n如何使用图片转 latex 之前有同学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今天也再一次遇到了这个问题,看到论文中复杂的公式,一筹莫展怎么办,可以通过图片转 latex 的方式,这是我比较常用的方式,但是现在主流的转 latex 的好的软件不多,在此特别感谢simpletex提供的支持。\n关于语病的修改 感谢 up 主:用镜头记录成长,参考论文写作表达语句表达系列课程 一 病句修改 成分残缺_哔哩哔哩_bilibili该视频进行总结。\n以下内容是对该视频进行的笔记梳理。 一、主语残缺 滥用介词 从这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n应改为,这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上述例子中缺少主语。\n当学生了解了美是什么,就会以美的标准米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n应去除“当”字。\n滥用使令动词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n去除”通过“二字。\n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得出新时代精神的含义。\n需添加主语,例如“笔者得出……”(另外还需要尽量避免在论文中使用“我”字)\n偏正短语缺中心语 课堂教学低效,一直未得到解决。\n需在”低效“后面加上”的问题“\n我对经济与生活这本教材感到困感。\n需在“教材”后面加上“的内容”\n滥用省略 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后,人们又开始重视被禁锯的古典文化,并成为人文主义者的武器,用米反对神权。\n应改为”古典文化并成为人文主义者的武器“\n助词用错 2022 年颁布了《家庭教育指导法》,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法。\n把“了”改成“的”\n二、谓语残缺 句首缺谓另起头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己经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射、跟踪和测检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能力。\n具备……的能力\n某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外语课、政治理论课,还包括演讲与口才、基础写作等课程,以进一步提高说写方面的技能。\n除了设置有…… (第一句话缺少谓语)\n动宾缺动 我市最近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n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n政府必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领域的隐患,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惩处体制机制。\n保持严厉打击…\n教师在法律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方面面临困难。\n教师在法律专业知识拓展… (知识和提升搭配不是非常好,搭配知识拓展可能会更好)\n三、宾语残缺 动宾缺宾 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且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教相当重要。\n掌握…技能\n介宾缺宾 这部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所提供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n在…方面\n误将定语当宾语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n按照…目标,规划\n四、虚词残缺 介宾缺介 2014 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莫定坚实基础,\n为…奠定坚实基础\n被动缺被 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常常图书馆收藏。\n常常被图书馆收藏\n对象缺对 现代女性越来越独立,她们除了自己独立挣钱外,对自身的价值、生活环境也越发重视,那些价值剥削、性骚扰,她们将说不。\n对那些价值剥削、性骚扰,她们将说不。\n搭建 yolov5 环境 详细参照 up 主:思绪亦无限的介绍:\nwin11 中从头安装软件和配置环境运行深度学习项目\n然后最主要的还需要引入英伟达的 cuda,可以现在本地装,但我还是倾向于选择autodl,因为这里已经预装了 cuda 环境。\n这里细节很多,但现在又过了好久了,有点忘了,在选择基础镜像的时候就应该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版本,不然后面配置 cuda 会麻烦死。(看来日志还是要及时记录,当时费了一下午的劲,真是服了)\n数据集的预处理 课题中 yolov5 的数据集是采用的航拍视角,在肉眼识别存在困难,还有很多干扰。所以需要预先对数据集进行切片处理。然后挑出切片完后包含黑匣子的图片,再进行标注。\n以下是切片程序:\n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os import random #from pil import image: 导入python imaging library (pil) 中的 image 模块,用于图像处理。 #import os: 导入 os 模块,用于处理文件和目录。 #import random: 导入 random 模块,用于生成随机数。 def slice_and_save_images(input_folder, output_folder, random_size=true, fixed_size=(640, 640), overlap_ratio=0.2): #函数的定义,它接收几个参数,包括输入输出文件夹路径、是否随机切片大小、固定切片大小以及重叠比率。 # 获取输入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 image_files = [f for f in os.listdir(input_folder) if f.lower().endswith((\u0026#39;.png\u0026#39;, \u0026#39;.jpg\u0026#39;, \u0026#39;.jpeg\u0026#39;, \u0026#39;.bmp\u0026#39;))] # 创建输出文件夹 os.makedirs(output_folder, exist_ok=true) # 循环处理每张图像 for image_file in image_files: input_path = os.path.join(input_folder, image_file) # 打开图像 original_image = image.open(input_path) # 获取图像大小 width, height = original_image.size # 随机生成或手动指定切片大小 #根据 random_size 参数决定是随机生成切片大小还是使用固定大小。随机大小在固定大小的一半到固定大小之间。 if random_size: slice_width = random.randint(fixed_size[0] // 2, fixed_size[0]) slice_height = random.randint(fixed_size[1] // 2, fixed_size[1]) else: slice_width, slice_height = fixed_size # 计算重叠区域大小,由 overlap_ratio 参数决定的。 overlap_width = int(slice_width * overlap_ratio) overlap_height = int(slice_height * overlap_ratio) # 计算切片数量 num_slices_horizontal = (width - overlap_width) // (slice_width - overlap_width) num_slices_vertical = (height - overlap_height) // (slice_height - overlap_height) # 创建一个文件夹用于保存切片后的小图片 output_subfolder = os.path.join(output_folder, os.path.splitext(image_file)[0]) os.makedirs(output_subfolder, exist_ok=true) # 切片并保存 for i in range(num_slices_horizontal): for j in range(num_slices_vertical): left = i * (slice_width - overlap_width) upper = j * (slice_height - overlap_height) right = left + slice_width lower = upper + slice_height # 切片 slice_image = original_image.crop((left, upper, right, lower)) # 生成唯一的切片文件名 slice_filename = f\u0026#34;{os.path.splitext(image_file)[0]}_slice_{j}_{i}.jpg\u0026#34; # 保存切片 slice_image.save(os.path.join(output_subfolder, slice_filename)) # 调用函数,传入输入图像文件夹路径和输出文件夹路径,更换为自己的文件夹 slice_and_save_images(r\u0026#34;c:\\users\\raj\\desktop\\bbox\u0026#34;, r\u0026#34;c:\\users\\raj\\desktop\\bbox全部切片\u0026#34;, random_size=false, fixed_size=(640, 640)) 切片完成之后,需要挑出包含切片中包含目标对象的图片,之后作为训练集。\n验证集 最开始验证集是用的数据集的一部分,但是后面采用新的验证集,难度瞬间就上来了,测试精度从 0.996 瞬间跌到都到不了 0.7。一方面需要扩充数据集,另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n扩充训练集 感谢 csdn 博主:我要变胖哇、路人贾\u0026rsquo;ω\u0026rsquo;\n参考文章:yolo 数据集实现数据增强的方法(裁剪、平移 、旋转、改变亮度、加噪声等)\n数据增强的概念和作用 数据增强是一种重要的机器学习方法之一,是基于已有的训练样本数据来生成更多的训练数据,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扩增的训练数据尽可能接近真实分布的数据,从而提高检测精度。此外,数据增强能够迫使模型学习到更多鲁棒性的特征,从而有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n常见的数据增强的办法 (1)比较常用的几何变换方法主要有: 翻转、旋转、裁剪、缩放、平移、抖动 (2)比较常用的像素变换方法主要有: 加椒盐噪声、高斯噪声、进行高斯模糊、调整 hsv 对比度、调节亮度、饱和度、直方图均衡化、调整白平衡等\n具体解释如下:\n随机裁剪:从原始图像中随机裁剪出一部分,例如裁剪四角、中心或者上下部分等。这种方法能够增加模型的鲁棒性,使其对图像的不同部分都能进行有效的特征提取。 翻转或镜像:可以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图像。这种方法能够模拟图像在不同视角下的情况,帮助模型学习到更多的特征。 旋转:将原图像旋转不同的角度来生成新的样本。需要注意的是,旋转后图像的维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处理时需要确保图像尺寸的合理性。 亮度或对比度调节:通过改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情况,提高模型的适应性。 色度调节:改变图像中 r、g、b 颜色分量的比例,从而生成具有不同颜色特征的样本。 饱和度调节:调节图像的饱和度,即改变色彩的纯度。这可以模拟不同颜色鲜艳程度的图像,增加样本的多样性。 高斯模糊、锐化、添加噪声:对图像进行这些处理可以模拟图像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真情况,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灰度化: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可以进一步增加样本的多样性 txt 转 xml 在数据增强的时候,代码是对 xml 进行操作的,所以需要先经历一步,从 txt 到 xml 的过程。\n核心原理解释:将 yolo 格式中的归一化坐标转换为像素坐标。\n从 yolo 格式的文本文件中读取每个目标的类别索引和归一化的边界框坐标 (class_index, x_center_norm, y_center_norm, width_norm, height_norm)。 将归一化的中心点坐标 (x_center_norm, y_center_norm) 和宽度、高度 (width_norm, height_norm) 转换为像素坐标。 使用像素坐标来计算 pascal voc 格式的边界框 (xmin, ymin, xmax, ymax) 核心转换逻辑:\n# 计算 pascal voc 的 (xmin, ymin, xmax, ymax) xmin = int(round(x_center - (width / 2))) ymin = int(round(y_center - (height / 2))) xmax = int(round(x_center + (width / 2))) ymax = int(round(y_center + (height / 2))) 转换代码:\n# -*- coding: utf-8 -*- import os import cv2 from lxml.etree import element, subelement, tostring def txt_xml(img_path, img_name, txt_path, img_txt, xml_path, img_xml): clas = [] # 读取txt的信息 txt_img = os.path.join(txt_path, img_txt) # 图像的宽度和高度 imw = 640 # 应当根据实际图片大小进行调整 imh = 640 # 应当根据实际图片大小进行调整 with open(txt_img, \u0026#34;r\u0026#34;) as f: for line in f.readlines(): line = line.strip(\u0026#39;\\n\u0026#39;) list = line.split(\u0026#34; \u0026#34;) print(list) clas.append(list) # 创建xml文档的根节点和相关子节点 # 创建xml文档的根节点 node_root = element(\u0026#39;annotation\u0026#39;) node_folder = subelement(node_root, \u0026#39;folder\u0026#39;) node_folder.text = \u0026#39;1\u0026#39; node_filename = subelement(node_root, \u0026#39;filename\u0026#39;) # 图像名称 node_filename.text = img_name node_size = subelement(node_root, \u0026#39;size\u0026#39;) node_width = subelement(node_size, \u0026#39;width\u0026#39;) node_width.text = str(imw) node_height = subelement(node_size, \u0026#39;height\u0026#39;) node_height.text = str(imh) node_depth = subelement(node_size, \u0026#39;depth\u0026#39;) node_depth.text = \u0026#39;3\u0026#39; # 遍历所有的标注信息并添加到xml中 # 遍历所有的标注信息 for i in range(len(clas)): x_center_norm = float(clas[i][1]) y_center_norm = float(clas[i][2]) width_norm = float(clas[i][3]) height_norm = float(clas[i][4]) # 转换归一化坐标到像素坐标 x_center = x_center_norm * imw y_center = y_center_norm * imh width = width_norm * imw height = height_norm * imh # 计算并转换为字符串 xmin = str(int(round(x_center - (width / 2)))) ymin = str(int(round(y_center - (height / 2)))) xmax = str(int(round(x_center + (width / 2)))) ymax = str(int(round(y_center + (height / 2)))) # 创建xml节点并赋值 node_object = subelement(node_root, \u0026#39;object\u0026#39;) node_name = subelement(node_object, \u0026#39;name\u0026#39;) node_name.text = str(clas[i][0]) node_pose = subelement(node_object, \u0026#39;pose\u0026#39;) node_pose.text = \u0026#34;unspecified\u0026#34; node_truncated = subelement(node_object, \u0026#39;truncated\u0026#39;) node_truncated.text = \u0026#34;0\u0026#34; node_difficult = subelement(node_object, \u0026#39;difficult\u0026#39;) node_difficult.text = \u0026#39;0\u0026#39; node_bndbox = subelement(node_object, \u0026#39;bndbox\u0026#39;) node_xmin = subelement(node_bndbox, \u0026#39;xmin\u0026#39;) node_xmin.text = xmin node_ymin = subelement(node_bndbox, \u0026#39;ymin\u0026#39;) node_ymin.text = ymin node_xmax = subelement(node_bndbox, \u0026#39;xmax\u0026#39;) node_xmax.text = xmax node_ymax = subelement(node_bndbox, \u0026#39;ymax\u0026#39;) node_ymax.text = ymax # 将xml内容写入文件 xml = tostring(node_root, pretty_print=true) img_newxml = os.path.join(xml_path, img_xml) with open(img_newxml, \u0026#39;wb\u0026#39;) as file_object: file_object.write(xml) if __name__ == \u0026#34;__main__\u0026#34;: # 图像、标注和xml文件夹所在位置、更换自己的绝对路径 img_path = r\u0026#34;d:\\@graduation\\enhance\\data\\images\\train\u0026#34; txt_path = r\u0026#34;d:\\@graduation\\enhance\\data\\labels\\train\u0026#34; xml_path = r\u0026#34;d:\\@graduation\\enhance\\data\\labels\\xml\u0026#34; for img_name in os.listdir(img_path): img_base_name = os.path.splitext(img_name)[0] img_xml = img_base_name + \u0026#34;.xml\u0026#34; img_txt = img_base_name + \u0026#34;.txt\u0026#34; txt_xml(img_path, img_name, txt_path, img_txt, xml_path, img_xml) 例如,这就是标注后的归一化坐标\n0 0.719594 0.901037 0.108083 0.091896 这就是转换后的 xml 坐标和其他的一些元素,转换完可以用 labelimg 验证一下\n\u0026lt;annotation\u0026gt; \u0026lt;folder\u0026gt;1\u0026lt;/folder\u0026gt; \u0026lt;filename\u0026gt;000000_slice_2_2.jpg\u0026lt;/filename\u0026gt; \u0026lt;size\u0026gt; \u0026lt;width\u0026gt;640\u0026lt;/width\u0026gt; \u0026lt;height\u0026gt;640\u0026lt;/height\u0026gt; \u0026lt;depth\u0026gt;3\u0026lt;/depth\u0026gt; \u0026lt;/size\u0026gt; \u0026lt;object\u0026gt; \u0026lt;name\u0026gt;0\u0026lt;/name\u0026gt; \u0026lt;pose\u0026gt;unspecified\u0026lt;/pose\u0026gt; \u0026lt;truncated\u0026gt;0\u0026lt;/truncated\u0026gt; \u0026lt;difficult\u0026gt;0\u0026lt;/difficult\u0026gt; \u0026lt;bndbox\u0026gt; \u0026lt;xmin\u0026gt;426\u0026lt;/xmin\u0026gt; \u0026lt;ymin\u0026gt;547\u0026lt;/ymin\u0026gt; \u0026lt;xmax\u0026gt;495\u0026lt;/xmax\u0026gt; \u0026lt;ymax\u0026gt;606\u0026lt;/ymax\u0026gt; \u0026lt;/bndbox\u0026gt; \u0026lt;/object\u0026gt; \u0026lt;/annotation\u0026gt; 数据集扩充 根据上述分析的方式进行数据集扩充\n# -*- coding=utf-8 -*-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import copy import cv2 import os import math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image.util import random_noise from lxml import etree, objectify import xml.etree.elementtree as et import argparse # 显示图片 def show_pic(img, bboxes=none): \u0026#39;\u0026#39;\u0026#39; 输入: img:图像array bboxes:图像的所有boudning box list, 格式为[[x_min, y_min, x_max, y_max]....] names:每个box对应的名称 \u0026#39;\u0026#39;\u0026#39; for i in range(len(bboxes)): bbox = bboxes[i] x_min = bbox[0] y_min = bbox[1] x_max = bbox[2] y_max = bbox[3] cv2.rectangle(img, (int(x_min), int(y_min)), (int(x_max), int(y_max)), (0, 255, 0), 3) cv2.namedwindow(\u0026#39;pic\u0026#39;, 0) # 1表示原图 cv2.movewindow(\u0026#39;pic\u0026#39;, 0, 0) cv2.resizewindow(\u0026#39;pic\u0026#39;, 1200, 800) # 可视化的图片大小 cv2.imshow(\u0026#39;pic\u0026#39;, img)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图像均为cv2读取 class dataaugmentforobjectdetection(): def __init__(self, rotation_rate=0.5, max_rotation_angle=5, crop_rate=0.5, shift_rate=0.5, change_light_rate=0.5, add_noise_rate=0.5, flip_rate=0.5, cutout_rate=0.5, cut_out_length=50, cut_out_holes=1, cut_out_threshold=0.5, is_addnoise=true, is_changelight=true, is_cutout=true, is_rotate_img_bbox=true, is_crop_img_bboxes=true, is_shift_pic_bboxes=true, is_filp_pic_bboxes=true): # 配置各个操作的属性 self.rotation_rate = rotation_rate self.max_rotation_angle = max_rotation_angle self.crop_rate = crop_rate self.shift_rate = shift_rate self.change_light_rate = change_light_rate self.add_noise_rate = add_noise_rate self.flip_rate = flip_rate self.cutout_rate = cutout_rate self.cut_out_length = cut_out_length self.cut_out_holes = cut_out_holes self.cut_out_threshold = cut_out_threshold # 是否使用某种增强方式 self.is_addnoise = is_addnoise self.is_changelight = is_changelight self.is_cutout = is_cutout self.is_rotate_img_bbox = is_rotate_img_bbox self.is_crop_img_bboxes = is_crop_img_bboxes self.is_shift_pic_bboxes = is_shift_pic_bboxes self.is_filp_pic_bboxes = is_filp_pic_bboxes # ----1.加噪声---- # def _addnoise(self, img): \u0026#39;\u0026#39;\u0026#39; 输入: img:图像array 输出: 加噪声后的图像array,由于输出的像素是在[0,1]之间,所以得乘以255 \u0026#39;\u0026#39;\u0026#39; # return cv2.gaussianblur(img, (11, 11), 0) return random_noise(img, mode=\u0026#39;gaussian\u0026#39;, seed=int(time.time()), clip=true) * 255 # ---2.调整亮度--- # def _changelight(self, img): alpha = random.uniform(0.35, 1) blank = np.zeros(img.shape, img.dtype) return cv2.addweighted(img, alpha, blank, 1 - alpha, 0) # ---3.cutout--- # def _cutout(self, img, bboxes, length=100, n_holes=1, threshold=0.5): \u0026#39;\u0026#39;\u0026#39; 原版本:https://github.com/uoguelph-mlrg/cutout/blob/master/util/cutout.py randomly mask out one or more patches from an image. args: img : a 3d numpy array,(h,w,c) bboxes : 框的坐标 n_holes (int): number of patches to cut out of each image. length (int): the length (in pixels) of each square patch. \u0026#39;\u0026#39;\u0026#39; def cal_iou(boxa, boxb): \u0026#39;\u0026#39;\u0026#39; boxa, boxb为两个框,返回iou boxb为bouding box \u0026#39;\u0026#39;\u0026#39; # determine the (x, y)-coordinates of the intersection rectangle xa = max(boxa[0], boxb[0]) ya = max(boxa[1], boxb[1]) xb = min(boxa[2], boxb[2]) yb = min(boxa[3], boxb[3]) if xb \u0026lt;= xa or yb \u0026lt;= ya: return 0.0 # compute the area of intersection rectangle interarea = (xb - xa + 1) * (yb - ya + 1) # compute the area of both the prediction and ground-truth # rectangles boxaarea = (boxa[2] - boxa[0] + 1) * (boxa[3] - boxa[1] + 1) boxbarea = (boxb[2] - boxb[0] + 1) * (boxb[3] - boxb[1] + 1) iou = interarea / float(boxbarea) return iou # 得到h和w if img.ndim == 3: h, w, c = img.shape else: _, h, w, c = img.shape mask = np.ones((h, w, c), np.float32) for n in range(n_holes): chongdie = true # 看切割的区域是否与box重叠太多 while chongdie: y = np.random.randint(h) x = np.random.randint(w) y1 = np.clip(y - length // 2, 0, h) # numpy.clip(a, a_min, a_max, out=none), clip这个函数将将数组中的元素限制在a_min, a_max之间,大于a_max的就使得它等于 a_max,小于a_min,的就使得它等于a_min y2 = np.clip(y + length // 2, 0, h) x1 = np.clip(x - length // 2, 0, w) x2 = np.clip(x + length // 2, 0, w) chongdie = false for box in bboxes: if cal_iou([x1, y1, x2, y2], box) \u0026gt; threshold: chongdie = true break mask[y1: y2, x1: x2, :] = 0. img = img * mask return img # ---4.旋转--- # def _rotate_img_bbox(self, img, bboxes, angle=5, scale=1.): \u0026#39;\u0026#39;\u0026#39; 参考:https://blog.csdn.net/u014540717/article/details/53301195crop_rate 输入: img:图像array,(h,w,c) bboxes:该图像包含的所有boundingboxs,一个list,每个元素为[x_min, y_min, x_max, y_max],要确保是数值 angle:旋转角度 scale:默认1 输出: rot_img:旋转后的图像array rot_bboxes:旋转后的boundingbox坐标list \u0026#39;\u0026#39;\u0026#39; # 旋转图像 w = img.shape[1] h = img.shape[0] # 角度变弧度 rangle = np.deg2rad(angle) # angle in radians # now calculate new image width and height nw = (abs(np.sin(rangle) * h) + abs(np.cos(rangle) * w)) * scale nh = (abs(np.cos(rangle) * h) + abs(np.sin(rangle) * w)) * scale # ask opencv for the rotation matrix rot_mat = cv2.getrotationmatrix2d((nw * 0.5, nh * 0.5), angle, scale) # calculate the move from the old center to the new center combined # with the rotation rot_move = np.dot(rot_mat, np.array([(nw - w) * 0.5, (nh - h) * 0.5, 0])) # the move only affects the translation, so update the translation rot_mat[0, 2] += rot_move[0] rot_mat[1, 2] += rot_move[1] # 仿射变换 rot_img = cv2.warpaffine(img, rot_mat, (int(math.ceil(nw)), int(math.ceil(nh))), flags=cv2.inter_lanczos4) # 矫正bbox坐标 # rot_mat是最终的旋转矩阵 # 获取原始bbox的四个中点,然后将这四个点转换到旋转后的坐标系下 rot_bboxes = list() for bbox in bboxes: xmin = bbox[0] ymin = bbox[1] xmax = bbox[2] ymax = bbox[3] point1 = np.dot(rot_mat, np.array([(xmin + xmax) / 2, ymin, 1])) point2 = np.dot(rot_mat, np.array([xmax, (ymin + ymax) / 2, 1])) point3 = np.dot(rot_mat, np.array([(xmin + xmax) / 2, ymax, 1])) point4 = np.dot(rot_mat, np.array([xmin, (ymin + ymax) / 2, 1])) # 合并np.array concat = np.vstack((point1, point2, point3, point4)) # 改变array类型 concat = concat.astype(np.int32) # 得到旋转后的坐标 rx, ry, rw, rh = cv2.boundingrect(concat) rx_min = rx ry_min = ry rx_max = rx + rw ry_max = ry + rh # 加入list中 rot_bboxes.append([rx_min, ry_min, rx_max, ry_max]) return rot_img, rot_bboxes # ---5.裁剪--- # def _crop_img_bboxes(self, img, bboxes): \u0026#39;\u0026#39;\u0026#39; 裁剪后的图片要包含所有的框 输入: img:图像array bboxes:该图像包含的所有boundingboxs,一个list,每个元素为[x_min, y_min, x_max, y_max],要确保是数值 输出: crop_img:裁剪后的图像array crop_bboxes:裁剪后的bounding box的坐标list \u0026#39;\u0026#39;\u0026#39; # 裁剪图像 w = img.shape[1] h = img.shape[0] x_min = w # 裁剪后的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小的框 x_max = 0 y_min = h y_max = 0 for bbox in bboxes: x_min = min(x_min, bbox[0]) y_min = min(y_min, bbox[1]) x_max = max(x_max, bbox[2]) y_max = max(y_max, bbox[3]) d_to_left = x_min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小框到左边的距离 d_to_right = w - x_max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小框到右边的距离 d_to_top = y_min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小框到顶端的距离 d_to_bottom = h - y_max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小框到底部的距离 # 随机扩展这个最小框 crop_x_min = int(x_min - random.uniform(0, d_to_left)) crop_y_min = int(y_min - random.uniform(0, d_to_top)) crop_x_max = int(x_max + random.uniform(0, d_to_right)) crop_y_max = int(y_max + random.uniform(0, d_to_bottom)) # 随机扩展这个最小框 , 防止别裁的太小 # crop_x_min = int(x_min - random.uniform(d_to_left//2, d_to_left)) # crop_y_min = int(y_min - random.uniform(d_to_top//2, d_to_top)) # crop_x_max = int(x_max + random.uniform(d_to_right//2, d_to_right)) # crop_y_max = int(y_max + random.uniform(d_to_bottom//2, d_to_bottom)) # 确保不要越界 crop_x_min = max(0, crop_x_min) crop_y_min = max(0, crop_y_min) crop_x_max = min(w, crop_x_max) crop_y_max = min(h, crop_y_max) crop_img = img[crop_y_min:crop_y_max, crop_x_min:crop_x_max] # 裁剪boundingbox # 裁剪后的boundingbox坐标计算 crop_bboxes = list() for bbox in bboxes: crop_bboxes.append([bbox[0] - crop_x_min, bbox[1] - crop_y_min, bbox[2] - crop_x_min, bbox[3] - crop_y_min]) return crop_img, crop_bboxes # ---6.平移--- # def _shift_pic_bboxes(self, img, bboxes): \u0026#39;\u0026#39;\u0026#39; 平移后的图片要包含所有的框 输入: img:图像array bboxes:该图像包含的所有boundingboxs,一个list,每个元素为[x_min, y_min, x_max, y_max],要确保是数值 输出: shift_img:平移后的图像array shift_bboxes:平移后的bounding box的坐标list \u0026#39;\u0026#39;\u0026#39; # 平移图像 w = img.shape[1] h = img.shape[0] x_min = w # 裁剪后的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小的框 x_max = 0 y_min = h y_max = 0 for bbox in bboxes: x_min = min(x_min, bbox[0]) y_min = min(y_min, bbox[1]) x_max = max(x_max, bbox[2]) y_max = max(y_max, bbox[3]) d_to_left = x_min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大左移动距离 d_to_right = w - x_max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大右移动距离 d_to_top = y_min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大上移动距离 d_to_bottom = h - y_max # 包含所有目标框的最大下移动距离 x = random.uniform(-(d_to_left - 1) / 3, (d_to_right - 1) / 3) y = random.uniform(-(d_to_top - 1) / 3, (d_to_bottom - 1) / 3) m = np.float32([[1, 0, x], [0, 1, y]]) # x为向左或右移动的像素值,正为向右负为向左; y为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像素值,正为向下负为向上 shift_img = cv2.warpaffine(img, m, (img.shape[1], img.shape[0])) # 平移boundingbox shift_bboxes = list() for bbox in bboxes: shift_bboxes.append([bbox[0] + x, bbox[1] + y, bbox[2] + x, bbox[3] + y]) return shift_img, shift_bboxes # ---7.镜像--- # def _filp_pic_bboxes(self, img, bboxes): \u0026#39;\u0026#39;\u0026#39; 平移后的图片要包含所有的框 输入: img:图像array bboxes:该图像包含的所有boundingboxs,一个list,每个元素为[x_min, y_min, x_max, y_max],要确保是数值 输出: flip_img:平移后的图像array flip_bboxes:平移后的bounding box的坐标list \u0026#39;\u0026#39;\u0026#39; # 翻转图像 flip_img = copy.deepcopy(img) h, w, _ = img.shape sed = random.random() if 0 \u0026lt; sed \u0026lt; 0.33: # 0.33的概率水平翻转,0.33的概率垂直翻转,0.33是对角反转 flip_img = cv2.flip(flip_img, 0) # _flip_x inver = 0 elif 0.33 \u0026lt; sed \u0026lt; 0.66: flip_img = cv2.flip(flip_img, 1) # _flip_y inver = 1 else: flip_img = cv2.flip(flip_img, -1) # flip_x_y inver = -1 # 调整boundingbox flip_bboxes = list() for box in bboxes: x_min = box[0] y_min = box[1] x_max = box[2] y_max = box[3] if inver == 0: # 0:垂直翻转 flip_bboxes.append([x_min, h - y_max, x_max, h - y_min]) elif inver == 1: # 1:水平翻转 flip_bboxes.append([w - x_max, y_min, w - x_min, y_max]) elif inver == -1: # -1:水平垂直翻转 flip_bboxes.append([w - x_max, h - y_max, w - x_min, h - y_min]) return flip_img, flip_bboxes # 图像增强方法 def dataaugment(self, img, bboxes): \u0026#39;\u0026#39;\u0026#39; 图像增强 输入: img:图像array bboxes:该图像的所有框坐标 输出: img:增强后的图像 bboxes:增强后图片对应的box \u0026#39;\u0026#39;\u0026#39; change_num = 0 # 改变的次数 # print(\u0026#39;------\u0026#39;) while change_num \u0026lt; 1: # 默认至少有一种数据增强生效 if self.is_rotate_img_bbox: if random.random() \u0026gt; self.rotation_rate: # 旋转 change_num += 1 angle = random.uniform(-self.max_rotation_angle, self.max_rotation_angle) scale = random.uniform(0.7, 0.8) img, bboxes = self._rotate_img_bbox(img, bboxes, angle, scale) if self.is_shift_pic_bboxes: if random.random() \u0026lt; self.shift_rate: # 平移 change_num += 1 img, bboxes = self._shift_pic_bboxes(img, bboxes) if self.is_changelight: if random.random() \u0026gt; self.change_light_rate: # 改变亮度 change_num += 1 img = self._changelight(img) if self.is_addnoise: if random.random() \u0026lt; self.add_noise_rate: # 加噪声 change_num += 1 img = self._addnoise(img) if self.is_cutout: if random.random() \u0026lt; self.cutout_rate: # cutout change_num += 1 img = self._cutout(img, bboxes, length=self.cut_out_length, n_holes=self.cut_out_holes, threshold=self.cut_out_threshold) if self.is_filp_pic_bboxes: if random.random() \u0026lt; self.flip_rate: # 翻转 change_num += 1 img, bboxes = self._filp_pic_bboxes(img, bboxes) return img, bboxes # xml解析工具 class toolhelper(): # 从xml文件中提取bounding box信息, 格式为[[x_min, y_min, x_max, y_max, name]] def parse_xml(self, path): \u0026#39;\u0026#39;\u0026#39; 输入: xml_path: xml的文件路径 输出: 从xml文件中提取bounding box信息, 格式为[[x_min, y_min, x_max, y_max, name]] \u0026#39;\u0026#39;\u0026#39; tree = et.parse(path) root = tree.getroot() objs = root.findall(\u0026#39;object\u0026#39;) coords = list() for ix, obj in enumerate(objs): name = obj.find(\u0026#39;name\u0026#39;).text box = obj.find(\u0026#39;bndbox\u0026#39;) x_min = int(box[0].text) y_min = int(box[1].text) x_max = int(box[2].text) y_max = int(box[3].text) coords.append([x_min, y_min, x_max, y_max, name]) return coords # 保存图片结果 def save_img(self, file_name, save_folder, img): cv2.imwrite(os.path.join(save_folder, file_name), img) # 保持xml结果 def save_xml(self, file_name, save_folder, img_info, height, width, channel, bboxs_info): \u0026#39;\u0026#39;\u0026#39; :param file_name:文件名 :param save_folder:#保存的xml文件的结果 :param height:图片的信息 :param width:图片的宽度 :param channel:通道 :return: \u0026#39;\u0026#39;\u0026#39; folder_name, img_name = img_info # 得到图片的信息 e = objectify.elementmaker(annotate=false) anno_tree = e.annotation( e.folder(folder_name), e.filename(img_name), e.path(os.path.join(folder_name, img_name)), e.source( e.database(\u0026#39;unknown\u0026#39;), ), e.size( e.width(width), e.height(height), e.depth(channel) ), e.segmented(0), ) labels, bboxs = bboxs_info # 得到边框和标签信息 for label, box in zip(labels, bboxs): anno_tree.append( e.object( e.name(label), e.pose(\u0026#39;unspecified\u0026#39;), e.truncated(\u0026#39;0\u0026#39;), e.difficult(\u0026#39;0\u0026#39;), e.bndbox( e.xmin(box[0]), e.ymin(box[1]), e.xmax(box[2]), e.ymax(box[3]) ) )) etree.elementtree(anno_tree).write(os.path.join(save_folder, file_name), pretty_print=true) if __name__ == \u0026#39;__main__\u0026#39;: need_aug_num = 5 # 每张图片需要增强的次数 is_endwidth_dot = true # 文件是否以.jpg或者png结尾 dataaug = dataaugmentforobjectdetection() # 数据增强工具类 toolhelper = toolhelper() # 工具 # 获取相关参数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source_img_path\u0026#39;, type=str, default=\u0026#39;d:\\@graduation\\enhance\\images\u0026#39;)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source_xml_path\u0026#39;, type=str, default=\u0026#39;d:\\@graduation\\enhance\\labels\u0026#39;)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save_img_path\u0026#39;, type=str, default=\u0026#39;d:\\@graduation\\enhance\\images2\u0026#39;)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save_xml_path\u0026#39;, type=str, default=\u0026#39;d:\\@graduation\\enhance\\annotations2\u0026#39;) args = parser.parse_args() source_img_path = args.source_img_path # 图片原始位置 source_xml_path = args.source_xml_path # xml的原始位置 save_img_path = args.save_img_path # 图片增强结果保存文件 save_xml_path = args.save_xml_path # xml增强结果保存文件 # 如果保存文件夹不存在就创建 if not os.path.exists(save_img_path): os.mkdir(save_img_path) if not os.path.exists(save_xml_path): os.mkdir(save_xml_path) for parent, _, files in os.walk(source_img_path): files.sort() for file in files: cnt = 0 pic_path = os.path.join(parent, file) xml_path = os.path.join(source_xml_path, file[:-4] + \u0026#39;.xml\u0026#39;) values = toolhelper.parse_xml(xml_path) # 解析得到box信息,格式为[[x_min,y_min,x_max,y_max,name]] coords = [v[:4] for v in values] # 得到框 labels = [v[-1] for v in values] # 对象的标签 # 如果图片是有后缀的 if is_endwidth_dot: # 找到文件的最后名字 dot_index = file.rfind(\u0026#39;.\u0026#39;) _file_prefix = file[:dot_index] # 文件名的前缀 _file_suffix = file[dot_index:] # 文件名的后缀 img = cv2.imread(pic_path) # show_pic(img, coords) # 显示原图 while cnt \u0026lt; need_aug_num: # 继续增强 auged_img, auged_bboxes = dataaug.dataaugment(img, coords) auged_bboxes_int = np.array(auged_bboxes).astype(np.int32) height, width, channel = auged_img.shape # 得到图片的属性 img_name = \u0026#39;{}_{}{}\u0026#39;.format(_file_prefix, cnt + 1, _file_suffix) # 图片保存的信息 toolhelper.save_img(img_name, save_img_path, auged_img) # 保存增强图片 toolhelper.save_xml(\u0026#39;{}_{}.xml\u0026#39;.format(_file_prefix, cnt + 1), save_xml_path, (save_img_path, img_name), height, width, channel, (labels, auged_bboxes_int)) # 保存xml文件 # show_pic(auged_img, auged_bboxes) # 强化后的图 print(img_name) cnt += 1 # 继续增强下一张 这是扩充数据集后的效果图:\n接下来需要对扩充好的数据集进行 xml 转 txt:\nimport xml.etree.elementtree as et import os from os import getcwd import glob # 1. # 自己创建文件夹,例如:label_mal label_txt 也可以修改别的 image_set = \u0026#39;xml\u0026#39; # 需要转换的文件夹名称(文件夹内放xml标签文件) imageset2 = \u0026#39;labels2\u0026#39; # 保存txt的文件夹 # 2. # 换成你的类别 当前的顺序,就txt 0,1,2,3 四个类别 classes = [\u0026#39;0\u0026#39;] # 标注时的标签 注意顺序一定不要错。 # 3. # # 转换文件夹的绝对路径 # data_dir = \u0026#39;d:/detectauto_/data\u0026#39; # 或者 读取当前路径 data_dir = getcwd() # 当前路径 \u0026#39;\u0026#39;\u0026#39; xml中框的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x1,y1,x2,y2) 》》txt中的中心点坐标和宽和高(x,y,w,h),并且归一化 \u0026#39;\u0026#39;\u0026#39; def convert(size, box): dw = 1. / size[0] dh = 1. / size[1] x = (box[0] + box[1]) / 2.0 y = (box[2] + box[3]) / 2.0 w = box[1] - box[0] h = box[3] - box[2] x = x * dw w = w * dw y = y * dh h = h * dh return (x, y, w, h) def convert_annotation(data_dir, imageset1, imageset2, image_id): in_file = open(data_dir + \u0026#39;/%s/%s.xml\u0026#39; % (imageset1, image_id),encoding=\u0026#39;utf-8\u0026#39;) # 读取xml out_file = open(data_dir + \u0026#39;/%s/%s.txt\u0026#39; % (imageset2, image_id), \u0026#39;w\u0026#39;,encoding=\u0026#39;utf-8\u0026#39;) # 保存txt tree = et.parse(in_file) root = tree.getroot() size = root.find(\u0026#39;size\u0026#39;) w = int(size.find(\u0026#39;width\u0026#39;).text) h = int(size.find(\u0026#39;height\u0026#39;).text) for obj in root.iter(\u0026#39;object\u0026#39;): difficult = obj.find(\u0026#39;difficult\u0026#39;).text cls = obj.find(\u0026#39;name\u0026#39;).text if cls not in classes or int(difficult) == 1: continue cls_id = classes.index(cls) # 获取类别索引 xmlbox = obj.find(\u0026#39;bndbox\u0026#39;) b = (float(xmlbox.find(\u0026#39;xmin\u0026#39;).text), float(xmlbox.find(\u0026#39;xmax\u0026#39;).text), float(xmlbox.find(\u0026#39;ymin\u0026#39;).text), float(xmlbox.find(\u0026#39;ymax\u0026#39;).text)) bb = convert((w, h), b) out_file.write(str(cls_id) + \u0026#34; \u0026#34; + \u0026#34; \u0026#34;.join([str(\u0026#39;%.6f\u0026#39; % a) for a in bb]) + \u0026#39;\\n\u0026#39;) image_ids = [] for x in glob.glob(data_dir + \u0026#39;/%s\u0026#39; % image_set + \u0026#39;/*.xml\u0026#39;): image_ids.append(os.path.basename(x)[:-4]) print(\u0026#39;\\n%s数量:\u0026#39; % image_set, len(image_ids)) # 确认数量 i = 0 for image_id in image_ids: i = i + 1 convert_annotation(data_dir, image_set, imageset2, image_id) print(\u0026#34;%s 数据:%s/%s文件完成!\u0026#34; % (image_set, i, len(image_ids))) print(\u0026#34;done!!!\u0026#34;) 然后打包好数据集上传服务器\nautodl 训练效果 由于引入了数据集进行扩充后,图片的数量增多,训练时间也更长。\n50 轮训练的效果图:\n60 轮训练的效果图:\n100 轮训练的效果图:\n应该还是数据集的问题,出现了过拟合的现象。之后肯定还需要对数据集进行调整,另外由于采用的是最快的训练模型,在训练精度上肯定还有提升的空间。但之前在使用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些报错的情况,需要再花时间研究研究。\n测试模块的编写 在设计 gui 之前,需要初步完成图片和视频检测的程序编写\n1.图片检测测试-核心代码摘录\ndef predict(img): img = torch.from_numpy(img).to(device) img = img.half() if half else img.float() img /= 255.0 if img.ndimension() == 3: img = img.unsqueeze(0) t1 = time_synchronized() pred = model(img, augment=false)[0] pred = non_max_suppression(pred, opt.conf_thres, opt.iou_thres, classes=opt.classes, agnostic=opt.agnostic_nms) t2 = time_synchronized() infernms = round((t2 - t1), 2) return pred, infernms def cv_imread(filepath): # 读取图片 cv_img = cv2.imdecode(np.fromfile(filepath, dtype=np.uint8), -1) if len(cv_img.shape) \u0026gt; 2: if cv_img.shape[2] \u0026gt; 3: cv_img = cv_img[:, :, :3] return cv_img def plot_one_box(img, x, color=none, label=none, line_thickness=none): # plots one bounding box on image img tl = line_thickness or round(0.002 * (img.shape[0] + img.shape[1]) / 2) + 1 # line/font thickness color = color or [random.randint(0, 255) for _ in range(3)] c1, c2 = (int(x[0]), int(x[1])), (int(x[2]), int(x[3])) cv2.rectangle(img, c1, c2, color, thickness=tl, linetype=cv2.line_aa) if label: tf = max(tl - 1, 1) # font thickness t_size = cv2.gettextsize(label, 0, fontscale=tl / 3, thickness=tf)[0] c2 = c1[0] + t_size[0], c1[1] - t_size[1] - 3 cv2.rectangle(img, c1, c2, color, -1, cv2.line_aa) # filled cv2.puttext(img, label, (c1[0], c1[1] - 2), 0, tl / 3, [225, 255, 255], thickness=tf, linetype=cv2.line_aa) if __name__ == \u0026#39;__main__\u0026#39;: img_path = \u0026#34;./ui_rec/testpicture/000743_slice_3_5.jpg\u0026#34; image = cv_imread(img_path) image = cv2.resize(image, (640, 640)) img0 = image.copy() img = letterbox(img0, new_shape=imgsz)[0] img = np.stack(img, 0) img = img[:, :, ::-1].transpose(2, 0, 1) # bgr to rgb, to 3x416x416 img = np.ascontiguousarray(img) pred, usetime = predict(img) det = pred[0] p, s, im0 = none, \u0026#39;\u0026#39;, img0 if det is not none and len(det): # 如果有检测信息则进入 det[:, :4] = scale_coords(img.shape[1:], det[:, :4], im0.shape).round() # 把图像缩放至im0的尺寸 number_i = 0 # 类别预编号 detinfo = [] for *xyxy, conf, cls in reversed(det): # 遍历检测信息 c1, c2 = (int(xyxy[0]), int(xyxy[1])), (int(xyxy[2]), int(xyxy[3])) # 将检测信息添加到字典中 detinfo.append([names[int(cls)], [c1[0], c1[1], c2[0], c2[1]], \u0026#39;%.2f\u0026#39; % conf]) number_i += 1 # 编号数+1 label = \u0026#39;%s %.2f\u0026#39; % (names[int(cls)], conf) # 画出检测到的目标物 plot_one_box(image, xyxy, label=label, color=colors[int(cls)]) # 实时显示检测画面 cv2.imshow(\u0026#39;stream\u0026#39;, image) # if cv2.waitkey(1) \u0026amp; 0xff == ord(\u0026#39;q\u0026#39;): # break c = cv2.waitkey(0) \u0026amp; 0xff 2.视频检测测试-核心代码摘录\ndef predict(img): img = torch.from_numpy(img).to(device) img = img.half() if half else img.float() img /= 255.0 if img.ndimension() == 3: img = img.unsqueeze(0) t1 = time_synchronized() pred = model(img, augment=false)[0] pred = non_max_suppression(pred, opt.conf_thres, opt.iou_thres, classes=opt.classes, agnostic=opt.agnostic_nms) t2 = time_synchronized() infernms = round((t2 - t1), 2) return pred, infernms def plot_one_box(img, x, color=none, label=none, line_thickness=none): # plots one bounding box on image img tl = line_thickness or round(0.002 * (img.shape[0] + img.shape[1]) / 2) + 1 # line/font thickness color = color or [random.randint(0, 255) for _ in range(3)] c1, c2 = (int(x[0]), int(x[1])), (int(x[2]), int(x[3])) cv2.rectangle(img, c1, c2, color, thickness=tl, linetype=cv2.line_aa) if label: tf = max(tl - 1, 1) # font thickness t_size = cv2.gettextsize(label, 0, fontscale=tl / 3, thickness=tf)[0] c2 = c1[0] + t_size[0], c1[1] - t_size[1] - 3 cv2.rectangle(img, c1, c2, color, -1, cv2.line_aa) # filled cv2.puttext(img, label, (c1[0], c1[1] - 2), 0, tl / 3, [225, 255, 255], thickness=tf, linetype=cv2.line_aa) if __name__ == \u0026#39;__main__\u0026#39;: #video_path = 1 video_path = \u0026#34;ui_rec/testvideo/test.mp4\u0026#34; # 初始化视频流 vs = cv2.videocapture(video_path) (w, h) = (none, none) frameindex = 0 # 视频帧数 try: prop = cv2.cap_prop_frame_count total = int(vs.get(prop)) # print(\u0026#34;[info] 视频总帧数:{}\u0026#34;.format(total)) # 若读取失败,报错退出 except: print(\u0026#34;[info] could not determine # of frames in video\u0026#34;) print(\u0026#34;[info] no approx. completion time can be provided\u0026#34;) total = -1 fourcc = cv2.videowriter_fourcc(*\u0026#39;xvid\u0026#39;) ret, frame = vs.read() vw = frame.shape[1] vh = frame.shape[0] print(\u0026#34;[info] 视频尺寸:{} * {}\u0026#34;.format(vw, vh)) output_video = cv2.videowriter(\u0026#34;./ui_rec/result/results.avi\u0026#34;, fourcc, 20.0, (vw, vh)) # 处理后的视频对象 # 遍历视频帧进行检测 while true: # 从视频文件中逐帧读取画面 (grabbed, image) = vs.read() # 若grabbed为空,表示视频到达最后一帧,退出 if not grabbed: print(\u0026#34;[info] 运行结束...\u0026#34;) output_video.release() vs.release() exit() # 获取画面长宽 if w is none or h is none: (h, w) = image.shape[:2] image = cv2.resize(image, (640, 640)) img0 = image.copy() img = letterbox(img0, new_shape=imgsz)[0] img = np.stack(img, 0) img = img[:, :, ::-1].transpose(2, 0, 1) # bgr to rgb, to 3x416x416 img = np.ascontiguousarray(img) pred, usetime = predict(img) det = pred[0] p, s, im0 = none, \u0026#39;\u0026#39;, img0 if det is not none and len(det): # 如果有检测信息则进入 det[:, :4] = scale_coords(img.shape[1:], det[:, :4], im0.shape).round() # 把图像缩放至im0的尺寸 number_i = 0 # 类别预编号 detinfo = [] for *xyxy, conf, cls in reversed(det): # 遍历检测信息 c1, c2 = (int(xyxy[0]), int(xyxy[1])), (int(xyxy[2]), int(xyxy[3])) # 将检测信息添加到字典中 detinfo.append([names[int(cls)], [c1[0], c1[1], c2[0], c2[1]], \u0026#39;%.2f\u0026#39; % conf]) number_i += 1 # 编号数+1 label = \u0026#39;%s %.2f\u0026#39; % (names[int(cls)], conf) # 画出检测到的目标物 plot_one_box(image, xyxy, label=label, color=colors[int(cls)]) # 实时显示检测画面 cv2.imshow(\u0026#39;stream\u0026#39;, image) image = cv2.resize(image, (vw, vh)) output_video.write(image) # 保存标记后的视频 if cv2.waitkey(1) \u0026amp; 0xff == ord(\u0026#39;q\u0026#39;): break # print(\u0026#34;fps:{}\u0026#34;.format(int(0.6/(end-start)))) frameindex += 1 # if frameindex \u0026gt;= total: # 可设置检测的最大帧数提前退出 # print(\u0026#34;[info] 运行结束...\u0026#34;) # output_video.release() # vs.release() # exit() 效果呈现\ngui 界面 主控程序:\n# -*- coding: utf-8 -*- # runmain.py from sys import argv, exit #这行代码从sys模块中导入了两个函数:argv和exit。argv是一个命令行参数的列表,当从终端运行python脚本时,可以通过这个列表访问这些参数。exit函数用于退出python程序。 from pyqt5.qtwidgets import qapplication #这行代码从pyqt5的qtwidgets模块中导入了qapplication类。qapplication类管理gui应用程序的控制流和主要设置,是所有基于qt的gui应用程序的起点。 from bboxrecognition import bbox_mainwindow #这行代码从bboxrecognition模块(可能是一个自定义模块)中导入了一个名为bbox_mainwindow的类。这个类用于识别黑匣子。 if __name__ == \u0026#39;__main__\u0026#39;: #这行代码检查是否是直接运行这个脚本,而不是作为模块导入到其他脚本中。如果是直接运行,那么下面的代码块将被执行 app = qapplication(argv) #这行代码创建了一个qapplication实例,它是任何pyqt5应用程序的入口点。argv参数传递给qapplication,这样它就可以处理来自命令行的参数。 win = bbox_mainwindow() #这行代码创建了box_mainwindow类的一个实例,这个实例很可能是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win.showtime() #与时间相关的功能。 exit(app.exec_()) #最后,这行代码启动了应用程序的主事件循环,通过调用exec_()方法。当事件循环开始后,应用程序将等待用户事件并响应他们。exit函数确保应用程序可以干净地退出,返回码将传递给exit,以便操作系统可以知道程序是正常退出还是发生了错误。 简要摘录核心功能代码:\n1.启动 gui 界面\n#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bbox_mainwindow的类,它继承自qbeautyui。这个类是一个gui窗口,用于某种目标检测或者视频处理应用程序。 class bbox_mainwindow(qbeautyui): #这行代码调用父类qbeautyui的构造函数,确保继承的功能得到正确初始化。 def __init__(self, *args, obj=none, **kwargs): super(bbox_mainwindow, self).__init__(*args, **kwargs) self.setupui(self) # 界面生成 self.retranslateui(self) # 界面控件 #这两行代码可能调用了在qbeautyui中定义的方法,用于初始化和设置用户界面。 self.setuistyle(window_flag=true, transback_flag=true) # 设置界面样式 #这行代码调用setuistyle方法来设置窗口的样式,是使窗口透明或者应用其他视觉效果。 self.path = getcwd() self.video_path = getcwd() #这里设置了两个路径变量,self.path和self.video_path,它们都被初始化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self.timer_camera = qtcore.qtimer() # 定时器 self.timer_video = qtcore.qtimer() # 视频定时器 self.flag_timer = \u0026#34;\u0026#34; # 用于标记正在进行的功能项(视频/摄像) self.loadmodel() # 加载预训练模型 self.slot_init() # 定义槽函数,这是qt中用于处理信号和槽机制的函数,用于响应事件。 self.files = [] # self.cap_video = none # 视频流对象 self.cam_num = 0 # 摄像头标号 self.cap = cv2.videocapture(self.cam_num) # 屏幕画面对象 #这几行代码初始化了一些变量,包括一个空列表self.files,一个空的视频流对象self.cap_video,一个摄像头编号self.cam_num,以及使用cv2.videocapture创建的摄像头视频捕获对象self.cap。 self.detinfo = [] self.current_image = [] self.detected_image = none # self.dataset = none self.count = 0 # 表格行数,用于记录识别识别条目 self.res_set = [] # 用于历史结果记录的列表 self.c_video = 0 self.count_name = [\u0026#34;黑匣子\u0026#34;] self.count_table = [] #这一部分初始化了更多的变量,包括用于存储检测信息、当前图像、检测到的图像、结果集和其他相关数据的列表和变量。 读取预训练模型 def loadmodel(self, model_path=none): \u0026#34;\u0026#34;\u0026#34; 读取预训练模型 \u0026#34;\u0026#34;\u0026#34;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weights\u0026#39;, nargs=\u0026#39;+\u0026#39;, type=str, default=\u0026#39;../weights/best.pt\u0026#39;, help=\u0026#39;model.pt path(s)\u0026#39;) # 模型路径仅支持.pt文件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img-size\u0026#39;, type=int, default=480, help=\u0026#39;inference size (pixels)\u0026#39;) # 检测图像大小,仅支持480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conf-thres\u0026#39;, type=float, default=0.25, help=\u0026#39;object confidence threshold\u0026#39;) # 置信度阈值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iou-thres\u0026#39;, type=float, default=0.45, help=\u0026#39;iou threshold for nms\u0026#39;) # nms阈值 # 选中运行机器的gpu或者cpu,有gpu则gpu,没有则cpu,若想仅使用cpu,可以填cpu即可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device\u0026#39;, default=\u0026#39;0\u0026#39;, help=\u0026#39;cuda device, i.e. 0 or 0,1,2,3 or cpu\u0026#39;)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save-dir\u0026#39;, type=str, default=\u0026#39;inference\u0026#39;, help=\u0026#39;directory to save results\u0026#39;) # 文件保存路径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classes\u0026#39;, nargs=\u0026#39;+\u0026#39;, type=int, help=\u0026#39;filter by class: --class 0, or --class 0 2 3\u0026#39;) # 分开类别 parser.add_argument(\u0026#39;--agnostic-nms\u0026#39;, action=\u0026#39;store_true\u0026#39;, help=\u0026#39;class-agnostic nms\u0026#39;) # 使用nms self.opt = parser.parse_args() # opt局部变量,重要 out, weight, imgsz = self.opt.save_dir, self.opt.weights, self.opt.img_size # 得到文件保存路径,文件权重路径,图像尺寸 self.device = select_device(self.opt.device) # 检验计算单元,gpu还是cpu self.half = self.device.type != \u0026#39;0\u0026#39; # 如果使用gpu则进行半精度推理 if model_path: weight = model_path self.model = attempt_load(weight, map_location=self.device) # 读取模型 self.imgsz = check_img_size(imgsz, s=self.model.stride.max()) # 检查图像尺寸 if self.half: # 如果是半精度推理 self.model.half() # 转换模型的格式 self.names = self.model.module.names if hasattr(self.model, \u0026#39;module\u0026#39;) else self.model.names # 得到模型训练的类别名 \u0026#34;\u0026#34;\u0026#34;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loadmodel` 的方法,它用于加载预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些初始化设置。这个方法是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推理(inference)的准备工作。具体来看,方法的功能包括: 1. **参数解析**: 使用 `argparse` 库来解析命令行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模型权重文件的路径、输入图像的大小、置信度阈值、iou阈值、计算设备(cpu或gpu)、结果保存目录、类别过滤以及是否使用类别无关的非极大值抑制(nms)。 2. **设置默认参数**: 如果在调用方法时没有指定 `model_path`,它会使用默认的参数设置。 3. **选择计算设备**: 使用 `select_device` 函数(这个函数在代码中没有给出,但可以推断它的功能是选择使用cpu还是gpu进行计算)。 4. **模型加载**: 使用 `attempt_load` 函数加载模型,这个函数可能是一个自定义函数或者来自某个库,用于加载模型并将其映射到指定的计算设备上。 5. **图像尺寸检查**: 使用 `check_img_size` 函数确保输入图像的尺寸与模型的步长兼容。 6. **半精度推理**: 如果计算设备是gpu,则将模型转换为半精度(float16),这样可以加快推理速度并减少内存使用。 7. **类别名称处理**: 获取模型训练时的类别名称,并且如果这些名称在 `chinese_name` 字典中有对应的中文名称,就替换为中文名称。 8. **颜色分配**: 为每个类别分配一个颜色,这通常用于在图像上绘制检测结果。如果类别的数量没有超过预定义的颜色列表 `color`,它会使用这些颜色;否则,会随机生成颜色。 9. **预推理**: 创建一个零图像张量,并通过模型进行一次前向传递,这通常是为了让模型在实际推理之前“热身”,确保cuda核心已经加载,从而在后续的推理中能够更快。 这个方法是深度学习模型部署的常见步骤的集合,用于准备模型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对象检测任务。代码中提到的一些函数和变量(如 `select_device`, `attempt_load`, `check_img_size`, `chinese_name`)没有在这段代码中定义,所以它们的具体实现细节是未知的,但从上下文中可以推测它们的大致功能。 3.融合检测程序-如上面所呈现\n后续多模态的融合 后续完成基础可见光条件的训练之后,还要尝试进行多光谱的融合,提高模型的精确度。\n20240413 会议纪要 明确可检测的图片,进行界限的区分; 在可见光条件下,界定遮挡比例 黑匣子出现极端位置(例如垂直放置情况下),识别灵敏度的控制 漏检率不能低于 5% 提高验证集的数量,要有统计结果,配合导出检测结果 更改 gui 界面的配色 使用多光谱网络模型 预计五月初开始论文的撰写 总结 这篇文章随进度更新,用于记录在毕设过程中遇到的心得和问题。\n","date":"2024-03-0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graduation-design/","summary":"这篇文章随进度更新,用于记录在毕设过程中遇到的心得和问题。","title":"[毕业设计] 基于yolo的航拍图像黑匣子检测算法设计"},{"content":"更新 log 💡 这里记录这篇文章的更新历史\n和优质的内容相比,学会整理是首要的事情 2024-03-02 今天去博友的小窝转悠了一下,发现了不少优秀的文章,其中有两篇文章我是很心动的,预计初步看完一遍之后还会多看几遍,列举如下。\nnotionnext 博客的‘说说’页实现 在这篇文章里,尘歌介绍了如何部署 memos 并融合到 notionnext 当中,当时和尘歌在社区中探讨过 memos 的定义和价值,在最开始我觉得 flomo 已经可以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是今天我去访问尘歌的说说,发现做得很精美,很适合存放一些读书笔记和一些思考,经过几天和 flomo 的磨合,我发现 flomo 适合处理杂项,同样非常灵活,而 memos 我更愿意来积累一些不错的读书笔记,之前在和一位很好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她在最后都会送给我一段恰到好处的文摘,这些文摘非常耐人寻味和具备启发意义,而时间也许很难留住这些美丽的瞬间,而也许 memos 可以,我之前也有过在 twikoo 评论区写日记的尝试,当时坚持了几个月,也不是天天写,现在回顾来看,memos 也许更适合做这份任务。而且,我发现自己输出深度内容的能力不是很足够了,一方面,确实是阅读量的大量减少,一方面确实是自己静不下心了。如果有时间,我愿意试试这个创意。\n努力是基本功,借势是破局点 tangly 写的这篇文章非常有深度,其中有关“点线面体”的比喻非常形象,从个人,到公司,再到整个行业,国家战略,外部因素也许我们很难改变,但是内部因素我们却可以尝试实现,尤其这段我非常欣赏。\n个体独一无二的天赋\n\u0026gt; 在一个关键项目遇到困难时,几个同事一起讨论如何应对。此时,同事a提议:“我们先研究一下相关数据,了解情况再做决定。”同事b说:“我们先进行头脑风暴,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事c建议:“我们先了解一下客户的反馈,了解他们的想法。” 你看,面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为什么呢? 这正是各自独特的天赋体现:同事a注重数据和事实;同事b富有创造力;同事c重视客户意见,富有同理心。这展示了每个人天生的、自然而然的思维方式、感知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策略不尽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交流,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很多内容都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呈现的,所以就非常有意思,但是,我们发现,现在虽然是一个“大交流”的世界,却很难成为一个“大思考”的世界。\n所以 tangly 总结的很好,详见将“天赋转变为优势”。\nrtfm 和 stfw,学会提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24-03-02 不管是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我认为,在我们准备好提问之前,最好需要加上思考这一步,先去确认,我是否已经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第二步,组织好提问的语言,描述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第三步才是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我发现我也存在这个问题,有时候可能不懂的问题直接就去问同事了,但是我觉得应该需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问过的问题需要形成 log,以供未来参考。\n前言 这里记录有关笔记的方法。主要是之前一段时间思考的汇总。\n正文 关于笔记的重要性,我之前[数据中心] 测试 crontab 同步 elog+onedrive | matrixcore这篇文章中提到一些,日志的记录对于未来的工作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n解决末端写作的痛点 这部分主要是年前待在火车上的一些思考\nflow+memo=flomo\n末端写作痛点的可能解决方案。\n需求:出门可以不带电脑,但离不开手机,可以不玩 ipad,但很难抗拒不用手机打游戏来度过无聊时光。我觉得低估了移动端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和重要性,**我们使用着工具,工具也在塑造着我们。\n原理:灵感的匮乏,本质上是因为导向的失误和撷取的难度过高,而那些更加轻易获得刺激的解决方案更容易占据上风,这使得思考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而对于思考的整合则更为珍贵,整理出体系和逻辑则更为困难,依附在逻辑之上技能因为得不到训练成长则更为缓慢。\n方案:每当我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先睡一觉,然后回看自己走过的老路。再去审慎地思考和这个问题相关的经验,在阅读 1874 博主,elog 项目开发者的笔记管理法的时候,我受到了新的启发。flomo 的开发哲学很符合我的需求,至少在我使用该产品之前,让我得到了产品开发哲学的直接对话,这一点对于了解一个产品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清楚产品的定位和特性,才能清楚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然后才是和产品(工具)的磨合。\n末端创作的实现方式 这部分主要是过年时回去的一些思考。\n上期在博客中只解决了一个问题,但还残留了两个问题亟待解决。\n1.末端创作如何实现\n2.源输入的把关\n针对问题 1,末端创作我将其定义为**不依赖特殊学习环境而进行对微思考的影现,通过发挥移动终端的便利性而达到微单元的输出。\n这个定义不好理解,我举个 example,上一篇博客我花费了连续四五个小时的创作,这就是宏思考,包括文档从创作到标准化输出的全过程。午饭没吃,午觉没睡,显然条件是苛刻的。\n而微思考就是日常对事务的直观感召和联系,比方说我想你了,过年应该为你准备礼物,这就可以视为数据码的一环,但是从数据码到被正确执行则需要更多的步骤,我需要回答我为什么想你,如何想你,如何准备礼物三个步骤,拆分为足够小的微单元进行穿插执行,因为我不可能在一天内都想你,都为你准备礼物,而是在特点的周期内达到该目标就行。\n这就是宏思考与微思考的区别。宏需要更加深度的环境,这个条件是苛刻的。而微思考是离散的,条件更加缓和但对于目标更加模糊。\n而我们将微思考代号为精灵,精灵是具有生命周期的,而且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因为你不能量化想念的指标,一旦指令被中断或者干扰,进程将会被重新进行调度,万一睡觉重启了呢,对吧,搞不好进程的优先级又低了呢。\n所以宏在实现上优化于微,微在条件上优化与宏,微可以在何时何地,不管它是不是中秋,是不是新年,微可以无处不在。但微一定是脆弱而离散的。\n从微变成宏的最终形态需要进程更加合理的调度,涉及到末端数据的处理,我时常纳闷为什么我无法与末端进行好的配合,一打游戏就来劲,一背单词就困。而实际上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末端的控制权,那么宏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上层建筑也就无从谈起。\n那么问题就聚焦到末端数据的传输原理,这一层是最接近生物层和硬件层之间的两层传输协议,从生物层的输出的信号能否完整地被硬件层完整正确地接收。波形是怎么变化的,这就涉及到传输信道的安全性原理。\n简明来讲,就是我想念你的基础是安全传输协议的加成,因为你具备了我的传输密钥,并能反馈给我正确的配对。经过三次握手确认了传输的安全性,也就是潜在的 tcp 三次握手。所以在这样的写作环境中,信号的传输是完整的。\n而末端创作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获得安全的信道,另外合理地对生物层的源进行进程调度,同时对于输入源的中断指令进行进程再分配。\n另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于输入源的把关上,这一点将直接作用于生物层能否解析到正确的地址当中,如果被劫持,那么你也不清楚你的非理智行为到底是本能驱使还是潜意识驱使导致错误的输出。\nend,暂时先到这里。\n笔记的终点会在哪里?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回来的火车上完成的。\n在阅读 flomo 创始人少楠«笔记的方法»时,阐述了他对于笔记的定位以及管理的理念。\n但我想提一个问题,笔记的终点会在哪里。\n我目前对于 flomo 的定位是一个**优秀的小型数据中心,用于深入收集那些难以摘录的信息黑洞。\n所谓难以摘录,本质上并不合适摘录的过程多么困难,无非就是复制粘贴,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容器进行存储,传统的 moments 和企鹅空间都可以做到这样。但这里的难**指的行为触发上的难,我们宁愿让这些有用的信息忘掉,却很难坚持动动小手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地方。\n所以懒人所要考虑的就是简化摘录的流程,并进行习惯地训练。这里可以结合一些自动化工具进行触发,我时常惊艳于 ios 的快捷指令,经过摸索,安卓上也有一些可以使用的自动化工具,例如 macrodroid、tasker。这里不展开介绍。\n这次的主题是探讨笔记的终点,为什么我说 flomo 是一个优秀的小型数据中心,优秀体现在解决了各大笔记软件无法深入底层的痛点。小型体现在于其轻量化。那么笔记应该是什么样子呢?\n我猜想第一,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如少楠所说,希望能解决未来的问题,来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这是笔记的初始形态。\n但是灵感一旦多了,即使能有回顾功能,但对于当下的增益也是很有限的。那么从我的观点,flomo 在完成这一段工作流的积累之后,可以移交下一步的流水线。\n更加具体一点,我会在 flomo 中先花一段时间进行输入,然后再找另外一段时间进行归纳出一个单独的模块。比如我的下一篇文章希望介绍末端创作的方式,那么这篇文章如同一个大饼,持续性创作势必是不现实的,我会耗散大量的能量。并且无法保证质量。这个时候我希望**拆分为一个一个的模组,在 flomo 中完成。在完成该模组之后,归纳到 obsidian 的初始写作当中。\n那么我为什么不愿意让笔记仅仅停留在初阶形态,因为试想,管理 2048 个碎片和管理 64 篇文章,维护的成本和精力是不一样的,产出的增益和价值也是不一样的。\n那么进入笔记的中阶形态将成为一项值得探索的方式,在年前的一篇文章[数据中心] 测试 crontab 同步 elog+onedrive | matrixcore当中,我已经介绍了基于 obsidan+notion+notionnext 的笔记管理方式。\n我认为的笔记中阶形态实际上类似于少楠一直在提醒我们要做的一件事,以自己的话去记录笔记。那为什么是 obsidian,因为标准的 markdown 在处理文档笔记时,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这一点请参照上述 link 的介绍,亦可自行了解为什么是 markdown。而 obsidian 正是 markdown 的一把好手。当然学习总是要付出代价的。\n我目前所能认为的笔记的高阶形态是基于 web 的知识共享框架,建立一个独立的博客,在这里对文章进行归档分享探索。无论是写作还是浏览,就如同小王子去往一个个星球的旅行,趣味盎然。朱光潜先生提出,好的作品需要读者和创作者之间的共鸣,没有琵琶女,背不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n那么基本的笔记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这是属于创作过程的结束,就如同蜂箱产出了蜂蜜。后续蜂蜜做出什么产品则隶属于未来的精加工。\n同样,我们需要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因为在我们往前走一小步的路上,却享用着很多人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的起点。\n致敬 flomo,致敬 obsidian,致敬 marginnote,致敬 notion,致敬 notionnext,致敬 hugo,致敬 github,致敬 heo 主题,致敬 linux,致敬 vercel,致敬杜老师图床,致敬 cloudflare,致敬 cdn,致敬 twikoo,包括 javascript 语法,go 语言,web 框架。细想下来,还有很多前人的智慧结晶,一起致敬。\n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是由三个主要的思考组成的,而且都是通过末端创作的形式完成的,在丰富度上,还是略微优化于宏思考。\n","date":"2024-02-2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F%B9%E8%AF%9D%E6%9C%AA%E6%9D%A5/note/","summary":"关于笔记的三个思考片段","title":"[观点探讨] 末端创作的方式 "},{"content":"前言 年后的日子步入尾声,今夜也将告别山村。\n只有写作能让人清醒,其他时间都是睡着的。\n正文 这里记录了回小山村的一些将写未写的回忆。\n灿烂星空 返程只带了一个手机,其他的一些设备没带。因为要背着重重的江苏特产,带回小山村。\n从早上七点多起床,一直到晚上六点多,终于到了。\n回来的那天已经是初二了,先围绕着大桌子吃顿晚餐,小山村里的菜偏辣,吃了点牛肉,吃了点茶干,蔬菜和水饺,然后就去外婆家那边溜达。\n第一眼惊讶我的是这里的星星,好多好多,然后就研究如何用手机拍出星空,原来只要调节感光度和延时就能拍出非常惊艳的效果,初二烟花还是不少。\n然后带好洗漱的衣物就去二舅妈那边睡觉了。\n去拜年 小山村过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之一就是去拜年,牛奶,白糖,酒是必备的。\n然后懒洋洋起床,回来一般八点多起床,吃完睡觉就去拜年,小时候也是这样。\n先去镇上买牛奶,然后开车经过一段山路就到了。\n然后就一家家拜年,那两天有点感冒,主要就自己溜达溜达,看鸡,看牛,然后叫舅老爷舅老娘,然后在大外婆这边吃完午饭,下午就回去了。\n小山村里很大的特点就是一村人都是家人,氛围很好,过年的时候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很热闹哈哈。 直接放张图片算了,现在写肯定没有当时写的感受深和真实,毕竟回忆大部分都是经过修饰的,只有当时的那一瞬间的体验才是永恒的。🤔\n然后下午主要是回去看牛牛。\n晚上看外婆赶大鹅回家,很有意思。这里就直接放图了,懒得写了。\n烧烤 外婆的老年机用了八九年了,就从京东上买了个次日达的智能机回来。大概 798 元。\n因为起来得晚,早上一玩也就剩不了多少时间了。\n然后下午看外公放牛。一只很大的老黄牛了。\n别问我为什么回想起鲁迅的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因为就这么突然间冒出来的哈哈。\n然后开舅舅的五菱带老妈去镇上买点水果。好久没开手动挡还是有点不熟练的。😅\n然后晚上整烧烤,就当作晚餐了。\n教外婆用智能机 直接放图吧。 经过测试,微信对老人家体验和优化更好,电话的步骤还是比较繁琐,不过外婆学得很快,到今天两天的功夫基本操作已经会了,还会刷抖音了。\n然后这天是情人节,我也不懂为什么,看来对传统文化还不够了解。\n打游戏发呆的一天 回来之后不想动脑筋是真的。主要是陪侄女玩,然后打打游戏,陪外婆外公聊聊天,村里随便转转,一天也就过去了。\n深拥着告别 今天晚上就得回江苏了。凌晨的高铁,靠,年前光顾着玩了,没抢到好的票。\n因为快要走了,就不能走得太随意,多少要写点东西方便以后回来看看。\n所以就去田埂上发呆,发现就算是发呆很爽,因为群山之间,大公鸡,鹅,鸭,还有鸟。各种生灵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在市里是非常罕见的,就算江苏农村的鸡鸭,也是圈养的,这里的小动物们大多很自由。\n可以改进的地方 让智能化能够惠及乡村 然后村里小朋友得多看看书,虽然玩得很多,但也应该培养对于书籍的热爱,虽然我小时候也不太喜欢看书,但长大了看书的时间就少了,最好自己能树立个榜样。 另外,最好能让自己爱劳动,现在回来还是个活宝,完全发挥不出大学生的价值。 总结 写作是一个好习惯,尤其是末端的写作,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矩阵,我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记录下来。\n另外,手机对于图片的支持比较繁琐,这一点还是电脑更为流畅,没有办法通过 picgo 直接上传。下次有机会还是得带个回来。\n谁能想到,为了替换这个图片,我手动一张张传都花了一个多小时,在电脑上这就是分分钟的事情,真让人受不了,以后手机还是打打纯文字吧,图片一多,心态原地爆炸。先到这里吧,主要是我不想回去再传了,太耽误时间了。\n","date":"2024-02-1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216/","summary":"这里记录了回小山村的一些将写未写的回忆。","title":"[自然之灵] 与山村深拥着告别"},{"content":"更新 和大多数文章的创作方式不同,我喜欢一种车轮式的写作,在第一个车轮路过这里的时候,第二个车轮以一种相同或不同的方式路过。这就像是一个行列式一样,我喜欢 1616,而不仅仅是 644,这样做的原因如下:1.找出两种处境下的相似体会,因为我每写一篇文章,都是希望能记录下当时最生动的体会,所以每当我创作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去记录,这样从访客的角度来讲,看一篇文章,不仅仅是 11,有可能是 12,或者 1*4,呈现的思路或许会更加饱满,我可能还会对从前的文章做些修修补补,因为即使是最新鲜的感受,或限于时间,或局促于空间,都使得还有一些细节可能被遗忘。再着,汲取从前的经验,因为在博客的初创期,太希望把过去的思考融进其中了,而后来可能有其他的展示策略了,这就导致当初被搜索引擎收录的索引产生了负面的 seo 效果。所以我也希望,不论读者朋友是从何处而来,既然来了,都能体会些什么,带走些什么。\n如果你觉得很疲惫,也许是还没找到足够能引起兴趣的事情 我愿意孜孜不倦所做的事情,一种是处于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作息,一种是来自于自省和创作的灵感,在《项塔兰》这本书里,当林遇见了塔里克,一个很天真的穆斯林小男孩,当他路过清真寺的时候,一定要去这里虔诚地礼颂一番。我无意宣传宗教理论,但我希望从中体会到教义对于心灵的积极的地方,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之真。同样,写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朝拜的行为,对我而言,我在写作中会收获一种澄明的心境,这种心境支撑我去做很多积极的事情,这也是动力的来源。 在从jack的友链去往积薪的时候,看到太隐写的一篇关于王小波的文章:自由的灵魂,我觉得很有意思,碰巧下午出去买粑粑柑的时候,就在想如何优化时雨开发的moments 项目,因为打算将该服务迁移到软云上,获得更佳的访问速度。moments 的本质和积薪很像,都是基于 rss 的订阅,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输入,在视频时代,我发觉我愈加珍视文字,我发觉我的思维习惯更适合阅读文字,所以我希望找到一些有意思的输入,找一些符合我的直觉值得思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思想最好的养分,最能让人放松的事情。而做这些事情,合理妥善地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能挥散掉很多的压力,对我来说是这样,我不钟爱玲琅的饰物,不渴望丰盛的大餐,我更关心蔬菜如何从种子发芽,大树为什么会在风里唱歌。 2024-04-30\n另外,为什么我会推崇 rss 作为信息源的输入,本质上还是希望能吸收其他博主优秀的地方,就像树的分支一样,我也不知道我会因为什么而去做什么,但某一个微小的行动一定是会有一个出发点的,本质上通过优化输入,才有可能优化输出,其次才是中间的处理逻辑的优化。而足够有趣的 rss 输入源,能将我们的思维和目光聚焦在有意思,可行的挑战上去,这种巧妙的心流体验经过淬炼所凝结的成果是让人惊喜的。\n另外,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盛放合适的想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走了很远,但是过去的那些脚印也不是毫无意义。每当一年又一年的风吹过,落红又重归了故里。\n前言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在 24 年除夕前的一天,在这天里,拜访了老朋友,参观了母校,一起吃顿火锅,谈谈各自对待未来的看法。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归程路上的内容。当时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很短暂,但是有一些值得记忆的事情需要被记录。\n正文 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实习结束后的日子,到现在的一些小的感受。\n缺页的实习总结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甚至是抗拒回去的,因为每次回去的所带来的感受都不是很好。我发觉回去之后我无法适应环境和人文气息,即使那是我待了很多年的故乡。我只感受到无限的落寞,从散学回家每次必走的路上,我感受到那段低沉时光的孤独与失落,回到自己居住的房间,睡过的床,亦感受到深夜的梦魇和精神的折磨。我苦闷于我无法摆脱这段回忆,苦闷于无法改变现有的处境,而在另一座城市,我能忘掉这一切,重新一段新的开始。 从十二月到二月初这接近两个月的实习当中,我感受到一种新的体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自己的价值,在专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减少外在很多的干扰,通过人际之间的相处,排除掉自己很多的精神内耗。 #重新修订 2024-04-30\n乡音渐近 本来先用的携程打算抢八号的卧铺的票的,但是后来发现 12306 更好用,然后票没抢到,干脆直接坐 6 号的高铁回去吧。\n有时候,真得提前做准备,因为睡得太晚,而且没收拾行李,第二天早上九点多还得花半个小时收拾行李,结果差点耽误了高铁,九点半才出门。幸好地铁给力,只留下了十几分钟的时间。\n回家的路上,新鲜事不多,晚上到了如皋火车站之后,政府挺节约电的,周围有点黑,本想直接打车回家,但是体验了一把电动三轮,有点冒险,但是感受了农村原本的气息,原本议价六十,后来给了他六十六,虽然电动三轮防风效果不好,我妈也说我傻,但冒险的此举让我接触到了拉车师傅的不容易,其实,对于每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我何尝不是从他身上看到了家庭的影子。\n到家之后适应不了家里的寒冷,和同事寒暄之后,早早睡了。\n回家溜达 次日回爷爷奶奶家,我不需要回避问题,问题之一在于,婆媳关系,问题之二在于,妻子丈夫关系。历史矛盾,即使我在矛盾的边缘,但我也得反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n先和伯伯寒暄了几句,很有意思。和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去表哥食饭。\n下午和爷爷奶奶聊天,收获了一些从前的老故事。\n然后和表哥打游戏,吃过晚饭回去,结果电瓶车后胎漏气了,啃哧啃哧骑回来了。\n收拾房间 因为离过年没几天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然后基本上,同学聚聚,表哥过来吃饭,早上收拾房间,中午吃饭。下午出去散步。\n再回母校 下午和同学先去母校逛了逛,除了翻新的设施,一些旧的回忆重新回来了。我不喜欢拍照片,我喜欢把体验留在脑海里。\n中考前,来到高中,我和物理老师站在二楼看远方的天,他抽着烟,这是和母校的第一次直观的感受。\n后来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三年。\n拜访同学 逛完母校,和黑天鹅进行道别,然后拜访同学。\n老同学,走在一起,散散步,聊聊天,看看城市最近的变化,最后走到公园,去做客,然后晚上去吃火锅。\n山水一程 餐桌上,聊了很多彼此的生活,就像飘向远方的蒲公英,相聚的时间本身就很短暂,未来还是个未知数。\n就像无数条线,在一个时间点,再度重逢。\n隔代之思 回家,母亲还在倾诉苦水。\n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n总结 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新认知,老人们的世界,大概停留在回忆里了吧。父母辈的世界,大概停留在疲惫里了吧。我们的世界,大概停留在离散里了吧。\n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受惠于父母辈的托举,我们顺风飘向远方。我们既承接着父母辈的礼仪观念,又探索着独立和奋斗的方向。\n我把我比作树叶。\n原谅我今天写不出连续的思维笔记,因为太多东西只能概括来讲,我不想讲。\n另外,风会记得这份幸运,我会记得云的甘露。\n(本文历时三十五分钟)\n","date":"2024-02-0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208/","summary":"我不钟爱玲琅的饰物,不渴望丰盛的大餐,我更关心蔬菜如何从种子发芽,大树为什么会在风里唱歌。","title":"[年前小聚] 风会记得这份幸运"},{"content":"前言 就着 1 月 10 号的笔记简单谈谈我的感受,希望在半个小时内完成这个工作。\n思考是痛苦的,我们在进行专注思考的同时,应该想好如何用同样专注的方式进行娱乐,如果不这么做,势必会遭到痛苦的反噬。\n_同样,如果我们决定去爱一个人,应该需要清楚,在天平的另一端,有什么和爱是相当的重物。如果我们想不清楚,我们将困在克莱因瓶里。_ _——matrixcore_ 正文 从时间和经历中沉淀理论知识体系,把专业基础课整理出脑图,使得各种知识图谱能够串起来,并能够运用到工程实践当中。 环境影响人的情绪价值,情绪价值影响决定判断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我们关注时间精力的输入,希望能获得良好的输出,并希冀在其间获得良好的感性反馈。 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我还是打算重复一遍我在如厕时的灵感,尽管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但是仍然称得上是好的开端。\n我们拥有哪些资本:oh,在这里我不得不回忆起一段小故事,在有一次的活动中,主持人问我们最看重的 5 个元素,然后直到筛选出最后一个,我选择了时间,我的另一个同学选择了知识。 然后我并不打算继续讲这个故事了,我们拥有的为数不多的资本,时间,健康,学历,认知能力,人际关系,当然还有其他的你可以继续列举。我们将这类元素视为输入。 我们希望得到哪些结果:金钱可以让我们获得想要的一些想要的东西,例如一只现烤的全聚德烤鸭需要 200 元,学历可以让我们得到社会的认可,合适的人际关系可以让我们在处理问题更加便捷,当然还有我们的能力的提升,可以让我们从容地应对更多的挑战。 我们如何取得这些结果:工作占据我们人生 50%的时间,工作使得我们生存,其次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技能和学习,而且最好还能改正我们的缺点。 西西弗斯推动巨石的循环:客观来讲,推石头很累,但是在推巨石的过程当中,使我们获得经验和智慧。我们将更清楚得获得对自身的认知。 我们如何获得成长:反馈,反馈注定是痛苦的过程,当然如果你处理得很好,就需要另当别论了,但绝大多数人和文学家很擅长反馈却做不好反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小龙女和杨过在离开古墓后到绝情谷再度重逢的片段,二人并不为世俗所认可,面对充满伤害和恶意的江湖,也曾经历过迷茫和痛苦,算了,我并不打算展开讲故事了。 在梳理完灵感之后,我对上面提出的两点做简单的阐述,第一点呢,是培养适合工作的专业能力,从大学毕业之后,从事的岗位的能力需要培养起来,这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困难的地方就在于,第二点。\n环境和启蒙条件,试问,如果令狐冲遇不到风清扬或者任盈盈,金老爷子怎么写?开个玩笑,我的意思是,上面的意思。哦,又想到老石讲的用 ai 写 risc-v 的“启蒙一号”了,补充个插曲。\n环境影响人的情绪价值,什么,情绪还能有价值,好问题,在家和在图书馆,在床上倾向于睡觉,但适合娱乐,在图书馆倾向于学习,但也可以睡觉。站在我的角度,你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株植物,你是不是要从土壤里获取养分,要晒太阳,才能产生淀粉,结出果实。床上的最佳实践在于睡觉而不是学习,图书馆的最佳实践在于学习而不是睡觉。\n然后上面都是简单的理论分析,人的缺点在于容易遗忘和被同化,绝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很糟糕的,尤其是周末和放假。\n总结 估计时间已经超过 30 分钟了,然后接下来,我打算研究如何联系 git 和 onedrive,使得文章能更好地同步。\n最后介绍一下我写作的一般步骤,写作分为三个平台,移动端和电脑端。都是使用 obsidian 先进行写作,然后使用 remote save 插件同步到 onedrive,这是后端,也就是内容创作端。然后我会将 ob 上的文章同步到 notion 中归档到博客当中,这是前端。然后通过 elog 进行备份到 github 中。后续我将尝试使用 git 将仓库的内容同步到 onedrive 中,因为后端不需要考虑文章的分类,在导入 notion 之后会有对应的分类和标题,分类之后形成统一的范式便于管理和建立脑图。\n这就是脑图的大概样式。还有更多的细节有时间再讲吧,包括在博客中,需要对图片进行压缩和上传图床,以及形成脑图之后该干啥,我还没想好。\n(最后有个小贴士,markdown 语法中,用空白行来进行段落分开,这样在 notion 中就可以正常识别,当然在 notion 中进行写作也很方便,但是为什么要用 obsidian 呢,就在于图片上传,当一篇文章里很多图片的时候,使用 notion 就不是很方便了,因为 notion 图床在域外,所以我选择了域内的图床,这就需要先对图片进行压缩,保证性能和质量的平衡,然后进行批量上传和替换外链,这一点,目前只有 ob 的插件可以做到,然后关于首行缩进,似乎 markdown 不怎么支持,也许我需要通过插件来增强编辑,之后再研究吧,我也懒得手动调了,而且,原生 notion 的字体吧,看起来不是很爽,虽然 notion enhance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想来想去,还是先练习练习 markdown。)\n","date":"2024-01-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40121/","summary":"环境影响人的情绪价值,情绪价值影响决定判断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我们关注时间精力的输入,希望能获得良好的输出,并希冀在其间获得良好的感性反馈。","title":"[情绪价值] 环境与启蒙的基石"},{"content":"前言 建立数据中心的意义:在建立知识体系的环节中,我们正确认识到人类的大脑无法保留过多的缓存,能保留的只能是方式,简而言之,我们无法保留文件的具体内容,更容易记得寻找文件的路径,基于此,数据中心的应运而生。\n正文 在寻求数据管理中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软件,基于我目前的了解,使用 git 进行分布式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作为开源社区的土壤,github 为全世界的程序员提供了协作的机会,也是分布式数据中心成功的代表。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经验。\n另外,在数据管理中,时间的调度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日志作为过程记录和经验总结的重要经验来源,既承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对时间的分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种轻量标记语言的 markdown 成为 log 记录的优秀格式。保持高阅读性的同时,最大化地保留了日志的流畅性。\n另外,图表在文档介绍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mermaid 语法成为一种新型的,具备创造力的表现方式,衔接了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些值得掌握的技能。\n与此同时,学会正则表达式,对于文档检索有很大的帮助,这对于精确检索数据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式,obsidian 的检索和脑图功能,提供了更简明的搜索技巧,但正则表达式仍然是一项值得学习的技能。\n需求的提出 我的需求来自于对于多设备之间数据管理的困扰,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的技能和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习的积累所得,但同样矛盾的地方在于学习积累的客观困难性,使得效率的提升和体验的优化成为一项极为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就如同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没办法用更加优化的方式和思维来进行学习方式和知识管理的优化。\n思路的来源 我们已经积累了一部分工作流的经验,如下图所示。\ngraph lr obsidian \u0026amp; marginnote --\u0026gt; notion --\u0026gt; notionnext 其中,我主要通过,obsidian 和 marginnote 来进行内容的梳理,我将简单介绍一下两个工具的特点,您也可以自行上网查询了解。\nobsidian 作为 md 笔记中的佼佼者,凭借其优秀的特性,开源,丰富插件,双链,关系图谱,使之成为 md 笔记的最佳承载。\nmarginnote 作为苹果系统中的学习类软件,将笔记,标注,脑图,搜索一体化,结合社区的强大插件,使得学习得到最优体验。\n为什么选择 notion,notion 本身作为一款极为优秀的笔记管理软件,开启了自由笔记的先河,丰富的块理念和多种数据视图,使得知识管理可以更加富有层次化的呈现,集合管理与协作与一身,在线协作功能也非常出色。\nnotionnext 是由 tangly 开发的博客框架,可以将您在 notion 上的笔记变为博客进行渲染,使得知识分享更为便捷。让您在任何一台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设备进行随时随地查看并分享给需要的人,同时可以让更多地人参与到对该话题的讨论。细化的功能,可以等到之后有时间的时候进行细讲。\n前后端分离 在上述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内容的创作是单向流动的,我们无法完成知识的反馈和纵向管理,那么就会导致知识的实时性受到极大的影响。\n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知识管理的总架构。\ngraph tb subgraph 后端 内容创作 \u0026amp; 本地双链 \u0026amp; 关系图谱 --\u0026gt; id0[\u0026#34;obsidian\u0026#34;]; end subgraph 部署流程 id2 \u0026amp; id4 \u0026amp; id5 \u0026amp; notion \u0026amp; vercel; end; subgraph 前端 id1[\u0026#34;notionnext(main)\u0026#34;] \u0026amp; id3[\u0026#34;hugo(backup)\u0026#34;]; end; id0 --\u0026gt; notion --\u0026gt; id4[\u0026#34;github:repo(1)\u0026#34;] \u0026amp; id2[\u0026#34;elog(auto)\u0026#34;]; id2[\u0026#34;elog(auto)\u0026#34;] --\u0026gt; id5[\u0026#34;github:repo(2)\u0026#34;]; id4[\u0026#34;github:repo(1)\u0026#34;] \u0026amp; id5[\u0026#34;github:repo(2)\u0026#34;] --\u0026gt; vercel --\u0026gt; id1 \u0026amp; id3; style id2 color:#f9f id1 \u0026amp; notion -- how --\u0026gt; id0; style id1 color:#ff0000 style id0 color:#ff0000; 后端的组成 后端主要依赖 obsidian,在 obsidian 中进行如下工作:\n内容的创作 关系图谱的梳理 通过图谱确认更新需求 部署流程 通过 obisidian 完成内容的创作后输出到 notion 中进行标准化处理,所谓标准化处理,就是通过 notion 的数据数据库给文章分配属性,例如标准化标题、文章分组及标签分配。这些工作便于后续 elog 按照 notion 的字段进行对应组别的导出。\n前端的组成 目前前端的组成分为两个博客,notionnext 为主要架构,hugo 为容灾备份。用于分享交流。\n数据中心的建立 为了解决提出的需求,也就是上图所示的 how 的问题。我们打算采用 vps 中的定时脚本来为我们完成数据库的迁移。简明原理如下。\ngraph tb id0[\u0026#34;ondrive(本机)\u0026#34;]; id1[\u0026#34;onedrive(远程)\u0026#34;] subgraph 本地环境 obsidian \u0026amp; id0; end; obsidian -- 创作中remotesave --\u0026gt; id1; obsidian -- notion标准化 --\u0026gt; 服务器定时同步; subgraph 服务器定时同步 vps \u0026amp; crontab \u0026amp; id1[\u0026#34;onedrive(远程)\u0026#34;]; end; vps --\u0026gt; crontab -- 先elog同步数据,后执行sync确保远程最新 --\u0026gt; id1; id1 -- 本机启动之后下载最新版本 --\u0026gt; id0; id0 --\u0026gt; obsidian -- 增加双链 --\u0026gt; id1; 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onedrive 安装 服务器您无需把它想得很高大上,它就像一台 24 小时开机的远程电脑,可以执行您的需求。基于此,一个好用的定时脚本可以为我们完成很多事情。\n第一步,我们通过进入服务器的终端。首先安装必要的远程仓库的组件。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onedrive,很感谢 github 为我们提供了 onedrive 的安装方式,具体的安装步骤需要您参考对应的项目手册。\n以下内容是对社区文档的转载。\n我的操作系统是 ubuntu20.04,对应的安装步骤如下:\n确认移除旧的客户端 sudo apt remove onedrive sudo add-apt-repository --remove ppa:yann1ck/onedrive 此外,ubuntu 及其克隆在安装“onedrive”软件包时有创建“默认”系统服务文件的坏习惯,这样客户端将自动运行正在验证的客户端帖子。此系统条目是错误的,需要删除。 sudo rm /etc/systemd/user/default.target.wants/onedrive.service 使用类似于以下内容的脚本,以确保您的系统正确更新 #!/bin/bash rm -rf /var/lib/dpkg/lock-frontend rm -rf /var/lib/dpkg/lock apt-get update apt-get upgrade -y apt-get dist-upgrade -y apt-get autoremove -y apt-get autoclean -y 确认您的操作系统,示例如下 alex@ubuntu-system:~$ lsb_release -a no lsb modules are available. distributor id: ubuntu description: ubuntu 22.04 lts release: 22.04 codename: jammy 选择对应的发行版(ubuntu20.04)添加 opensuse build service 存储库发布密钥 wget -qo - \u0026lt;https://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home:/npreining:/debian-ubuntu-onedrive/xubuntu_20.04/release.key\u0026gt; | sudo apt-key add - 添加 opensuse build service 存储库 echo \u0026#39;deb \u0026lt;https://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home:/npreining:/debian-ubuntu-onedrive/xubuntu_20.04/\u0026gt; ./\u0026#39;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onedrive.list 更新您的 apt 软件包缓存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装 onedrive sudo ap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no-install-suggests onedrive 阅读并了解以下这些软件包的已知问题,采取任何需要的行动。 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onedrive 使用 同样,您应该优先选择阅读项目文档,我的转载未必全面,同时如果转载过于消耗时间,那我将会省略该步骤。\n关于onedrive的使用如下:\n授权,您将被要求使用网络浏览器打开特定的 url,您必须登录您的微软帐户,并授予应用程序访问文件的权限。授予应用程序权限后,您将被重定向到空白页面。将空白页面的 uri 复制到应用程序中。 [user@hostname ~]$ onedrive authorize this app visiting: https://..... enter the response uri: 显示您的配置 onedrive --display-config 执行同步 onedrive --synchronize 更多详细的步骤我将不再具体介绍,需要您阅读项目文档。\n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elog 的环境配置 这部分您需要参考两份文档,由于我之前已经写过关于 elog 的配置文档,将不再赘述。引用如下:\nelog 开放式跨平台博客解决方案 elog+notion 实现 md 优雅备份 首先您需要阅读官方文档,其次您可以参考我的配置。\n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crontab 定时脚本 关于 crontab 定时脚本的功能非常丰富,我认为仍然有很多的玩法可以被开发。这里我主要是结合 elog+onedrive 来进行使用。\n当您在服务器上完成 elog 和 onedrive 的环境安装之后,您可以编写同步脚本。\n00 12 * * * cd /root/onedrive/software/remotely-save/elog \u0026amp;\u0026amp; elog sync -e .elog.env 02 12 * * * onedrive --synchronize 这段代码的意思就是每天中午 12 点执行一次 elog 同步,获取 notion 中的最新数据,过两分钟执行 onedrive 的主动同步,来保障远程仓库是最新的。(因为我不确定是否 onedrive 会自动同步,所以我选择了手动的方式。)\n本地环境的使用说明 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当您打开一台新的设备,如果您的个人机器不在身边,过年了去哥哥姐姐外婆家串门,您就可以在新的设备当中,使用 onedrive 获取到远程仓库的最新文档。并在 obsidian 接力未完成的工作,使得假期不再无聊。\n那么,obsidian 既可以进行文档的初始写作,也可以接力任何一台设备的中断写作。同样,建立双链之后也可以更新到远程仓库,完成文档的写作也可以进行标准化输出。也可以进行旧有文档的更新。\ngraph lr obsidian --\u0026gt; 初始写作 \u0026amp; 接力写作 \u0026amp; 双链更新 \u0026amp; 翻新旧文档 总结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因为内容太多了,也会非常疲惫。\n附录 经测试 nextcloud 和 onedrive 同理,也可以在服务器上安装 nextcloud 客户端进行同步指令,remotesave 也支持 nextcloud 的 webdav,只不过配置稍微麻烦一点。 关于后端工作流的输入源的优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致谢 🌺 感谢 1874 博主对于本工作流的建议,同时提出了一篇值得参考的文章\n感谢一位博主提供的工作流图\n","date":"2024-01-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crontab-1/","summary":"为obsidian建立数据中心,使用vps定时同步到onedrive","title":"[数据中心] 测试crontab同步elog+onedrive"},{"content":"更新 log 之前我一致在思考如何对于文章进行纵向管理,可以说,也正是这个念头,才产生了这篇文章,当我再去思考纵向管理的时候,它核心的定义是什么的时候,我认为可以这么来理解,即**“站在过去自己的肩膀上”**,为了避免重复造轮子,从而节约时间和精力能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开始,都是要付出不下的决心和代价,如果每次想到同一个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在原地踏步,甚至重新思考,我认为这种模式是低效的,正如同,我们学过了大学的知识,但是在之后运用中却不得不花费时间自己再去学一遍。从结果导向来看,这种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再往前追溯,我们甚至还可以想到我们的高中,但是那个时候大部分的知识都忘掉了,我们翻看过去的笔记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因为当下有更多要紧的事情要去完成。所以,电子化时代确实是带来了这个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可能。 当然理论部分,我觉得不应该再花时间做过多的解释和强调了。\n更新视频讲解 2024-03-23 [数据中心] 测试 crontab 同步 elog+onedrive_哔哩哔哩_bilibili\n关于服务器同步原理的更新 2024-03-02 cron 在执行 elog 指令的时候存在困难,需要配置一些环境变量,在折腾之后,并没有成功。 在 linux 系统中,cron 任务是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中执行的,通常缺少一些常见的环境变量。这可能导致在 cron 任务中无法访问一些用户环境中可用的变量或路径。下面是一些关于 cron 运行环境的重要信息: 1. path 环境变量: cron 任务运行时通常只包含一个非常基本的 path 环境变量,这可能导致在 cron 任务中无法直接调用系统中的一些命令或程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在 crontab 任务中显式设置 path 环境变量,或者在命令中使用绝对路径来调用命令。 2. 当前工作目录: cron 任务的默认工作目录通常是用户的家目录。因此,如果你的任务需要在特定目录中执行,最好在 crontab 任务中使用 `cd` 命令切换到正确的工作目录。 3. 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 cron 任务通常没有与终端相关联的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如果任务产生输出,最好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以便后续查看。 4. 环境变量: cron 任务通常缺少用户登录时设置的环境变量,包括一些自定义的 path、ld_library_path 等。为了在 cron 任务中使用这些环境变量,你可以在任务中加载包含这些变量的文件,比如使用 `source` 命令加载一个包含环境变量设置的脚本。 5. 日志记录: 为了方便排查问题,建议在 crontab 任务中将输出和错误信息重定向到日志文件中。这样可以帮助你在任务执行时查看输出信息以及任何错误。 总的来说,要确保 cron 任务能够正常执行,最好在编写任务时考虑到这些环境限制,并相应地设置环境变量、工作目录和输出记录方式。 在cc 康纳百川的提醒下,打算使用 git 拉取仓库的代码,因为仓库的数据一直都是最新的。经过本地和远程测试,可以成功被执行。操作步骤如下: 如果你想拉取整个 github 存储库中的特定文件夹,可以使用 git 工具来克隆该存储库,并在本地保留所需的文件夹。这种方法可以通过 git 的子模块或者使用 sparse checkout 功能来实现。 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如何使用 git 克隆整个 github 存储库并只保留特定文件夹的内容: 1. 首先,克隆 github 存储库到本地。假设你已经安装了 git: git clone \u0026lt;repository_url\u0026gt; 请将 `\u0026lt;repository_url\u0026gt;` 替换为 github 存储库的 url。 2. 进入克隆的存储库目录: cd repository_name 请将 `repository_name` 替换为你克隆的存储库的名称。 3. 使用 sparse checkout 功能来只保留特定文件夹的内容。首先启用 sparse checkout: git config core.sparsecheckout true 4. 然后,指定要保留的文件夹路径。编辑 `.git/info/sparse-checkout` 文件,将需要的文件夹路径添加到文件中: echo \u0026#34;folder_path/*\u0026#34; \u0026gt;\u0026gt; .git/info/sparse-checkout 请将 `folder_path` 替换为你想要保留的文件夹路径。 5. 最后,更新工作区以应用 sparse checkout: git read-tree -mu head 现在,你的本地存储库中应该只包含特定文件夹的内容。 这种方法允许你克隆整个 github 存储库,并只保留特定文件夹的内容,而不是整个存储库。 如果你已经使用 sparse checkout 将特定文件夹的内容克隆到本地,并且想要更新这个文件夹以获取最新的更改,你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1. 首先,确保你在存储库的根目录中。 2. 拉取存储库的最新更改: git pull 这将拉取存储库的最新更改。 3. 如果你只想更新特定文件夹而不是整个存储库,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git checkout head folder_path 这将更新特定文件夹的内容以反映最新更改。 通过执行这些命令,你可以更新本地存储库中特定文件夹的内容,而不必拉取整个存储库的内容。 前言 建立数据中心的意义:在建立知识体系的环节中,我们正确认识到人类的大脑无法保留过多的缓存,能保留的只能是方式,简而言之,我们无法保留文件的具体内容,更容易记得寻找文件的路径,基于此,数据中心的应运而生。\n正文 在寻求数据管理中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软件,基于我目前的了解,使用 git 进行分布式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作为开源社区的土壤,github 为全世界的程序员提供了协作的机会,也是分布式数据中心成功的代表。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经验。\n另外,在数据管理中,时间的调度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日志作为过程记录和经验总结的重要经验来源,既承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对时间的分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种轻量标记语言的 markdown 成为 log 记录的优秀格式。保持高阅读性的同时,最大化地保留了日志的流畅性。\n另外,图表在文档介绍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mermaid 语法成为一种新型的,具备创造力的表现方式,衔接了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些值得掌握的技能。\n与此同时,学会正则表达式,对于文档检索有很大的帮助,这对于精确检索数据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式,obsidian 的检索和脑图功能,提供了更简明的搜索技巧,但正则表达式仍然是一项值得学习的技能。\n需求的提出 我的需求来自于对于多设备之间数据管理的困扰,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的技能和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习的积累所得,但同样矛盾的地方在于学习积累的客观困难性,使得效率的提升和体验的优化成为一项极为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就如同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没办法用更加优化的方式和思维来进行学习方式和知识管理的优化。\n思路的来源 我们已经积累了一部分工作流的经验,如下图所示。\ngraph lr obsidian \u0026amp; marginnote --\u0026gt; notion --\u0026gt; notionnext 其中,我主要通过,obsidian 和 marginnote 来进行内容的梳理,我将简单介绍一下两个工具的特点,您也可以自行上网查询了解。\nobsidian 作为 md 笔记中的佼佼者,凭借其优秀的特性,开源,丰富插件,双链,关系图谱,使之成为 md 笔记的最佳承载。\nmarginnote 作为苹果系统中的学习类软件,将笔记,标注,脑图,搜索一体化,结合社区的强大插件,使得学习得到最优体验。\n为什么选择 notion,notion 本身作为一款极为优秀的笔记管理软件,开启了自由笔记的先河,丰富的块理念和多种数据视图,使得知识管理可以更加富有层次化的呈现,集合管理与协作与一身,在线协作功能也非常出色。\nnotionnext 是由 tangly 开发的博客框架,可以将您在 notion 上的笔记变为博客进行渲染,使得知识分享更为便捷。让您在任何一台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设备进行随时随地查看并分享给需要的人,同时可以让更多地人参与到对该话题的讨论。细化的功能,可以等到之后有时间的时候进行细讲。\n前后端分离 在上述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内容的创作是单向流动的,我们无法完成知识的反馈和纵向管理,那么就会导致知识的实时性受到极大的影响。\n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知识管理的总架构。\ngraph tb subgraph 后端 内容创作 \u0026amp; 本地双链 \u0026amp; 关系图谱 --\u0026gt; id0[\u0026#34;obsidian\u0026#34;]; end subgraph 部署流程 id2 \u0026amp; id4 \u0026amp; id5 \u0026amp; notion \u0026amp; vercel; end; subgraph 前端 id1[\u0026#34;notionnext(main)\u0026#34;] \u0026amp; id3[\u0026#34;hugo(backup)\u0026#34;]; end; id0 --\u0026gt; notion --\u0026gt; id4[\u0026#34;github:repo(1)\u0026#34;] \u0026amp; id2[\u0026#34;elog(auto)\u0026#34;]; id2[\u0026#34;elog(auto)\u0026#34;] --\u0026gt; id5[\u0026#34;github:repo(2)\u0026#34;]; id4[\u0026#34;github:repo(1)\u0026#34;] \u0026amp; id5[\u0026#34;github:repo(2)\u0026#34;] --\u0026gt; vercel --\u0026gt; id1 \u0026amp; id3; style id2 color:#f9f id1 \u0026amp; notion -- how --\u0026gt; id0; style id1 color:#ff0000 style id0 color:#ff0000; 后端的组成 后端主要依赖 obsidian,在 obsidian 中进行如下工作:\n内容的创作 关系图谱的梳理 通过图谱确认更新需求 部署流程 通过 obisidian 完成内容的创作后输出到 notion 中进行标准化处理,所谓标准化处理,就是通过 notion 的数据数据库给文章分配属性,例如标准化标题、文章分组及标签分配。这些工作便于后续 elog 按照 notion 的字段进行对应组别的导出。\n前端的组成 目前前端的组成分为两个博客,notionnext 为主要架构,hugo 为容灾备份。用于分享交流。\n数据中心的建立 为了解决提出的需求,也就是上图所示的 how 的问题。我们打算采用 vps 中的定时脚本来为我们完成数据库的迁移。简明原理如下。\ngraph tb id0[\u0026#34;ondrive(本机)\u0026#34;]; id1[\u0026#34;onedrive(远程)\u0026#34;] subgraph 本地环境 obsidian \u0026amp; id0; end; obsidian -- 创作中remotesave --\u0026gt; id1; obsidian -- notion标准化 --\u0026gt; 服务器定时同步; subgraph 服务器定时同步 vps \u0026amp; crontab \u0026amp; id1[\u0026#34;onedrive(远程)\u0026#34;]; end; vps --\u0026gt; crontab -- 先git拉取仓库最新数据,后执行sync确保远程最新 --\u0026gt; id1; id1 -- 本机启动之后下载最新版本 --\u0026gt; id0; id0 --\u0026gt; obsidian -- 增加双链 --\u0026gt; id1; 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onedrive 安装 服务器您无需把它想得很高大上,它就像一台 24 小时开机的远程电脑,可以执行您的需求。基于此,一个好用的定时脚本可以为我们完成很多事情。\n第一步,我们通过进入服务器的终端。首先安装必要的远程仓库的组件。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onedrive,很感谢 github 为我们提供了 onedrive 的安装方式,具体的安装步骤需要您参考对应的项目手册。\n以下内容是对社区文档的转载。\n我的操作系统是 ubuntu20.04,对应的安装步骤如下:\n确认移除旧的客户端 sudo apt remove onedrive sudo add-apt-repository --remove ppa:yann1ck/onedrive 此外,ubuntu 及其克隆在安装“onedrive”软件包时有创建“默认”系统服务文件的坏习惯,这样客户端将自动运行正在验证的客户端帖子。此系统条目是错误的,需要删除。 sudo rm /etc/systemd/user/default.target.wants/onedrive.service 使用类似于以下内容的脚本,以确保您的系统正确更新 #!/bin/bash rm -rf /var/lib/dpkg/lock-frontend rm -rf /var/lib/dpkg/lock apt-get update apt-get upgrade -y apt-get dist-upgrade -y apt-get autoremove -y apt-get autoclean -y 确认您的操作系统,示例如下 alex@ubuntu-system:~$ lsb_release -a no lsb modules are available. distributor id: ubuntu description: ubuntu 22.04 lts release: 22.04 codename: jammy 选择对应的发行版(ubuntu20.04)添加 opensuse build service 存储库发布密钥 wget -qo - \u0026lt;https://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home:/npreining:/debian-ubuntu-onedrive/xubuntu_20.04/release.key\u0026gt; | sudo apt-key add - 添加 opensuse build service 存储库 echo \u0026#39;deb \u0026lt;https://download.opensuse.org/repositories/home:/npreining:/debian-ubuntu-onedrive/xubuntu_20.04/\u0026gt; ./\u0026#39;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onedrive.list 更新您的 apt 软件包缓存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装 onedrive sudo ap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no-install-suggests onedrive 阅读并了解以下这些软件包的已知问题,采取任何需要的行动。 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onedrive 使用 同样,您应该优先选择阅读项目文档,我的转载未必全面,同时如果转载过于消耗时间,那我将会省略该步骤。\n关于onedrive的使用如下:\n授权,您将被要求使用网络浏览器打开特定的 url,您必须登录您的微软帐户,并授予应用程序访问文件的权限。授予应用程序权限后,您将被重定向到空白页面。将空白页面的 uri 复制到应用程序中。 [user@hostname ~]$ onedrive authorize this app visiting: https://..... enter the response uri: 显示您的配置 onedrive --display-config 执行同步 onedrive --synchronize 更多详细的步骤我将不再具体介绍,需要您阅读项目文档。\n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elog 的环境配置 这部分您需要参考两份文档,由于我之前已经写过关于 elog 的配置文档,将不再赘述。引用如下:\nelog 开放式跨平台博客解决方案 elog+notion 实现 md 优雅备份 首先您需要阅读官方文档,其次您可以参考我的配置。\n服务器同步模块之 crontab 定时脚本 关于 crontab 定时脚本的功能非常丰富,我认为仍然有很多的玩法可以被开发。这里我主要是结合 elog+onedrive 来进行使用。\n当您在服务器上完成 elog 和 onedrive 的环境安装之后,您可以编写同步脚本。\n00 12 * * * cd /root/onedrive/software/remotely-save/elog \u0026amp;\u0026amp; elog sync -e .elog.env 02 12 * * * onedrive --synchronize 这段代码的意思就是每天中午 12 点执行一次 elog 同步,获取 notion 中的最新数据,过两分钟执行 onedrive 的主动同步,来保障远程仓库是最新的。(因为我不确定是否 onedrive 会自动同步,所以我选择了手动的方式。)\n本地环境的使用说明 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当您打开一台新的设备,如果您的个人机器不在身边,过年了去哥哥姐姐外婆家串门,您就可以在新的设备当中,使用 onedrive 获取到远程仓库的最新文档。并在 obsidian 接力未完成的工作,使得假期不再无聊。\n那么,obsidian 既可以进行文档的初始写作,也可以接力任何一台设备的中断写作。同样,建立双链之后也可以更新到远程仓库,完成文档的写作也可以进行标准化输出。也可以进行旧有文档的更新。\ngraph lr obsidian --\u0026gt; 初始写作 \u0026amp; 接力写作 \u0026amp; 双链更新 \u0026amp; 翻新旧文档 总结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因为内容太多了,也会非常疲惫。\n附录 经测试 nextcloud 和 onedrive 同理,也可以在服务器上安装 nextcloud 客户端进行同步指令,remotesave 也支持 nextcloud 的 webdav,只不过配置稍微麻烦一点。 关于后端工作流的输入源的优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致谢 🌺 感谢 1874 博主对于本工作流的建议,同时提出了一篇值得参考的文章\n感谢一位博主提供的工作流图\n","date":"2024-01-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crontab-1/","summary":"为obsidian建立数据中心,使用vps定时同步到onedrive","title":"[数据中心] 测试crontab同步elog+onedrive"},{"content":"更新 前几天回学校,看到满天纷飞的柳絮,突然想到三月初的记起的一首诗,“白雪纷纷何所似,莫若柳絮因风起”,我就在想,其实雪和柳絮有相似之处,但是我觉得柳絮比雪更轻,飞起来不是很规则,不会像雪积在地上很多。\n量的积累是一切的起点 2024-04-15 没有时间的投入,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永远很难深入,今天烦躁了,趴在地上做俯卧撑,发现因为前几天做猛了,今天再做的时候下不去了,不得不感慨,有天晚上和俩舍友比俯卧撑,结果那晚上我们每人各干了几百个,动辄每轮几十个起步,当然是相对较浅的那种俯卧撑。 然后转而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发现也是越往后做越难做,我想做很多事情大概都是这样,可能有些事情可能是开始难,后面简单,但也有些事情是开始简单,后面难,就比如做引体向上,之前状态好的时候,标准直臂能来个十三四个,但是越到后面肌肉越酸痛。每突破一个就跟要命一样,巴不得立马下杠,或许这就是瓶颈,亦或是临界值。跑步或许也是这种感觉,但跑步熬过的临界值,还能稍微恢复点。 选择深入做什么样事情或许在塑造我们本身,我想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flomo 的创使人说,持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而选择深入做什么样的事情,一部分由我们的际遇引导,一部分由我们的性格决定。能够在时间中经受考验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背后一定有些故事。\n前言 这篇文章是 mc-ⅱ 模型产生的过程,具体的解释就是 matrixcore+modulecycle,一个是理论层面,个体作为矩阵的核心和矩阵交互,一个是实践层面,通过模块化行为不断深度学习从而加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n正文 这部分记录这个灵感产生环境和最开始的起点。\n事件梳理和问题暴露 确定了除工作之外的最紧急的任务为毕业设计,我们需要重新拾起四象限规划法在导向模块中使用数据库完成该功能。(目前导向模块还没完成流动,一个是因为博客是具有粒子特征,他不是那种每时每刻都会想起来更新的方式,而是阶段式汇总的地方,所以导向模块就很尴尬,而且还有个问题没解决就是一旦我在导向模块中进行更新,然后内嵌入的界面居然会被收录,这就使得导向模块不能采用数据库的方式,因为会降低质量。但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会有办法解决的。@apr 15)\n提出精力分配的问题,长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周一周二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节奏,晚上可以继续处理白天未完成的任务,这是承担学习和工作任务量较大的两天,所以晚上回去之后应当及时洗漱,简单进行总结,保证在 22:30 左右入睡,周三的晚上主要是用来休息的,应当在回去之后进行洗澡,并跟踪任务进度,稍微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但是符合规律的事情,比如整理出一篇读书笔记,归档到博客当中,避免博客过于冷清,周四白天及晚上应当加把劲处理完前几天的遗留问题,并进行规划明天的任务,周四是最疲惫的一天,更应该早些休息。周五是这一周工作的收尾,需要总结这一周完成了哪些任务,晚上可以早些回去休息,适当娱乐,但不应该熬夜,不然整个周六的早上就会被毁掉。周六的早上往往与早餐无缘,周末的生活陷入混乱,这个时候就充分暴露出规划能力的漏洞,这个时候应当主动寻求合适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因为周末再不把基本功打打,能力无法提高。而事实上,周末往往是混乱的。需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使用邮箱提醒的方式,使用 vps 中的 mailx 对固定的容易出错的时间点进行邮件提醒。\n聚焦“三维一体”的“五眼计划” excel 表格是呈现数据的很好方式,而事实上,这种方式仍然值得我们学习。\n我们将一天划分为熟悉的五个时间段,睡前建立导向,早上进行输入,中午进行存储,下午进行输出,晚上进行反馈,我们是否可以把一天和一周做一个简单的小循环,排除周六周日。在这五个特殊的时间段内进行数据反馈,使用 twikoo 建立数据观测点,事实上 twikoo 只是偶尔在晚上的时候被使用,很显然,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已采用 memos 替代 twikoo 进行灵感记录 @apr 15)\n周末和周中的状态对比 周末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黑盒,在前一个月的表现中,并不出彩,非常糟糕,周末并没有成为学习的阶梯,反而成为了工作的阻碍,这是为什么呢? 从健康水平来看,因为没有强制性早起,所以很容易漏掉早餐,这就会影响整个早上的工作学习效率,实际上,周六的早上往往因为贪睡而导致了糟糕的开始。健康水平会比周中下降。 从压力水平上来看,工作压力减轻,但要求更高的自主性和创新,正如右侧所言,周末应该更多用于创新和休息而不是用于处理残尾。\n问题提出和处理方案 实际上周末工作压力下降,但是生活压力骤增,仍然存在很多过去没有得到修复的问题,对于时间的感知不规范,反馈能力和数据库之间的联系很微弱,生活作息混乱,导向混乱,健康管理混乱。\n提出的解决方案,为降本增效,在白天的工作时间,70%用于处理常规任务,30%的时间应该被用于具备规划性的发展,需要清楚下一步需要做哪些工作,在夜晚处理下行流量时,更多的时候应当减少任务的堆积,提升用于发展和休息的时间,不致使过于疲惫或亢奋。(这部分是最难做到的 评@apr 15)\n针对遗留问题,应当遵循三级缓存制度,进行按照重要性原则处理,一级缓存用于专注进行最重要和急迫的任务处理,二级缓存用于过滤后的任务管理,三级缓存用于全部任务的分类。\n管理理念的提升 单凭自身的控制能力进行规划,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借助 matrix 的力量,打造自己的 core。\n使用模块化的思想进行管理和循环。 matrix 是我们真实生存的世界, 一招一式,都是学习。\n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 mc-ⅱ 模型产生的过程,具体的解释就是 matrixcore+modulecycle,一个是理论层面,个体作为矩阵的核心和矩阵交互,一个是实践层面,通过模块化行为不断深度学习从而加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n","date":"2024-01-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F%B9%E8%AF%9D%E6%9C%AA%E6%9D%A5/240120/","summary":"这篇文章介绍了MC-Ⅱ模型产生的过程,具体的解释就是MatrixCore+ModuleCycle,一个是理论层面,个体作为矩阵的核心和矩阵交互,一个是实践层面,通过模块化行为不断深度学习从而加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title":"[阶段小结] “m-cⅱ”模型落地生根"},{"content":"前言 💡 🌺🌺🌺 自您所看到的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起,都是转载自曲黎敏老师的文章,在此表示对曲老师的诚挚感谢!\n这是我第二次阅读曲老师的这本书,所以我希望在空闲时间做一些系统的梳理,同样我愿意为您推荐这三本书,我也曾购买过这三本书赠予同学,我认为阅读过后内容和思想的价值远超纸质书籍的价值,您可以自行尝试阅读。\n正文 我的初步思路是将书本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梳理,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因素,进度会非常缓慢,首先致歉。但我希望我整理出的内容,不仅为我,亦可服务大家。\n第二章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呢?孙思邈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大医精诚》。他强调了医家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要学术精;第二,要有慈悲心,有一份对生命的尊重。这两种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n一 神医传奇——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扁鹊的起死回生术 1:三个问诊\n问诊之一——太子得了什么病? 中庶子回答:“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厥而死。”即太子是因为血气不按时运行,阴阳交错而不得疏泄,猛烈地暴发在体表,就使得内脏受到伤害。人体的正气不能制止邪气,邪气蓄积而不能疏泄,因此阳脉弛缓、阴脉紧迫,所以突然晕倒而死。中庶子说“精神不能止邪气”,即制止不住邪气,邪气在身体内部蓄积得不到宣泄,因此“阳缓而阴急”而死。即太子的真正病因是“阳缓而阴急”——阳气衰微生发不起来,阴邪又劲急、炽盛,因此就出现了突然昏死的现象。\n通过掐人中的方法救治的昏厥,都是因为人体阴阳均很盛大,只是阴阳出现离绝的现象。如果仅仅像虢国太子一样,是“阳缓而阴急”,即人的阴邪特别炽盛,阳气很衰微,阳气克制不了阴气,从而导致身体一派阴霾之象而出现的昏厥,就不能通过掐人中的方法来救治了。\n所以,扁鹊问清楚虢太子是“阳缓而阴急”后没有立即掐人中,而是接着问。\n问诊之二——太子是什么时间死的? 中庶子回答“鸡鸣至今”。“鸡鸣”指的是什么时段?“鸡鸣之时”是丑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此时是肝经当令,是阳气渐升、阴气逐渐衰退、阴阳两气相互交通的时间,如果这时人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阳气当升不升、阴气当降不降的现象。\n虢太子就是属于阴气该降的时候没有降下来,阴邪克制了阳气,阳气升不起来,被压制住了,就“阳缓而阴急”。这是扁鹊问的第二句话,此时他已经确认虢太子昏死的主要病因,就是因为阴邪阻碍了阳气的生发,并由此判定虢太子只是被憋,是“假死”,而非真死。\n这是三个问题当中最关链的一个。发病的时间点是扁鹊问诊的核心。其实,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一个经验总结,就是当你发现自己身体有任何病症的时候,一定要很认真地看一下病发或感到不适的时间点,看一下在这个时间,你的气血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哪条经脉在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把这个作为判断疾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如果你是傍晚六点左右发作的心脏病,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那时是酉时,肾经当令,肾水克制心火,有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心脏病。\n问诊之三——太子已经放进棺材了吗? 中庶子回答说:还没有放到棺材里。因为“其死未能半日”,指虢太子死亡的时间还很短。这里就牵扯到一个中国古代民俗的问题。人死亡的当天晚上是不会被放到棺材里的,还需要家人“守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人是害怕这个人没有真的死,也许说不定什么时候他的气就缓过来了。\n对于刚刚死去的人,中国的民俗里有“头七”、“二七”的说法,认为一直到“七七”以后,人的灵魂才算是真正走远、走失掉了。为什么风俗里边有“头七”、“二七”这种说法呢?有一本书叫《西藏度亡经》,里面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对灵魂有所等待。在“头七”、“二七”的时候,人的灵魂可能还没有走得很远。\n古时中国关于“死亡”的定义和西方社会不一样。西方社会是一个“die”就代表死亡;而在中国,“死亡”这个定义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死”,一个是“亡”。“死”是指肉体的死,而“亡”是指灵魂的走失。古人认为,等到“五七”以后,灵魂基本上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七七”以后就是彻底走远了。\n在得知虢国太子还没有被放到棺材里,扁鹊就让中庶子去上报国君,说自己可以让虢太子起死回生。这表现了扁鹊非常自信的一面,他只通过三个问题就已经确认了虢太子没有死。这个问诊问得极其漂亮。\n扁鹊的起死回生术: 三步治疗法\n虢国太子的父王把扁鹊迎到城里,先说了一些感激之词,然后让扁鹊开始治疗。扁鹊的治疗也非常漂亮。他让弟子子阳“砺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古代最早的针是用石头做的,叫砭石。砭石一般出现在东方的海边,这种石头非常圆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治疗工具,可以用它来摁压或者是点刺穴位。\n治疗第一步:用石针点刺穴位扁鹊治疗虢太子的第一步,就是先用针刺——用石针来点刺他的穴位。扁鹊选了两个地方,分别是“三阳”、“五会”。三阳会聚之所是百会穴,百会穴是从两个耳尖上去,一直到头部的交汇处。\n为什么取百会穴?因为虢太子是阳气升不起来才昏厥的,而百会穴是“诸阳之会”,是所有阳经会聚的地方。人一摁压百会穴,就能够让阳气提升起来。五会穴就是五腧穴,指的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井穴就是指尖处,中医把整个经脉比喻成一条河流,河流的发端就是这些井穴,这些地方是气血最薄的地方,但也是气血最旺盛的地方。如果人指尖麻木,就意味着阴阳的交通出现了问题。\n井穴一般有两个问题:一是它为气血刚刚生发之地,生机易受抑制;二是此处气血少,因为少,所以它特别容易堵塞。因此大家要经常活动手指,通过活动手指,可以把五腧穴充分地活动起来,这对我们人体非常有好处。\n如果家人突发脑溢血,中医里有一个很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十宣放血”,用三棱针刺破十指尖,挤出六七滴淤血来,头部的溢血就可以止住。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些地方和头皮都属于末梢,通过点刺手的十井穴,能让气血得到疏解。如果指尖不出血,再挤也挤不出来怎么办?还可以选择指缝这些肉最少、气血特别薄的地方来点刺。\n扁鹊的第一个办法是摁压百会穴,第二个办法是通过针刺井穴来疏血,放血以后太子很快就苏醒了。《史记》中写道“有闲,太子苏”,即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开始有气息了。\n治疗第二步:\n使用热敷法第二步,太子苏醒以后,扁鹊让学生子豹“为五分之熨”,煮“八减之剂”(古方名,今已失传),分别热敷太子的两胁下,使温热药气深入体内五分。两胁下是由胆经所主,在人体是少阳,而少阳是气机的枢纽,是阴阳气血交通的枢纽。热敷的方法实际上是通过皮肤给药,引脏腑之气血外行。\n此时,太子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坐起来了。这个过程是在治疗肌肤腠理,肌肤腠理就相当于一个很大的呼吸系统,而这个系统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比如现在也有用中药进行熏蒸的方法,吃完了中药,用中药渣来泡脚,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n治疗第三步:\n给太子服下热汤药第三步,扁鹊才用汤药。对于昏倒的人来讲,一定要先急救,先让他醒过来,如果灌药的话是来不及的,因为煮药也需要时间。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要先学一些很便捷的救急方法,比如扁鹊先用针刺,然后用热敷,同时煮中药,等太子坐起来以后,就开始给他服下热汤药,这样可以进一步调整他的阴阳气血。太子吃了二十天左右的中药,就彻底恢复了健康。\n扁鹊治虢太子,针法非常妙,取穴非常精到,热敷法好,用药绝,这是扁鹊最终被称为“医家之圣手”的原因。东汉时张仲景在写《伤寒论》序时,第一句话就是“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就是说每当张仲景看到秦越人(扁鹊)入虢救治虢太子,使其起死回生,以及望齐侯(齐桓公)之色的故事,都会感慨扁鹊的才华太出众了。\n总结 之前第一次整理的脑图是希望能整理出完整第二章的,但今天突然觉得,整理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没必要急于求成,反而希望能把聚焦于细微之处,耐心去打磨和体会。\n","date":"2024-01-1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94%9F%E5%91%BD%E6%99%BA%E6%85%A7-%E6%9B%B2%E9%BB%8E%E6%95%8F/wisdom-of-life-2/","summary":"医家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要学术精;第二,要有慈悲心,有一份对生命的尊重。","title":"[生命智慧]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曲黎敏"},{"content":"前言 💡 🌺🌺🌺 自您所看到的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起,都是转载自曲黎敏老师的文章,在此表示对曲老师的诚挚感谢!\n这是我第二次阅读曲老师的这本书,所以我希望在空闲时间做一些系统的梳理,同样我愿意为您推荐这三本书,我也曾购买过这三本书赠予同学,我认为阅读过后内容和思想的价值远超纸质书籍的价值,您可以自行尝试阅读。\n正文 我的初步思路是将书本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梳理,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因素,进度会非常缓慢,首先致歉。但我希望我整理出的内容,不仅为我,亦可服务大家。\n第二章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呢?孙思邈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大医精诚》。他强调了医家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要学术精;第二,要有慈悲心,有一份对生命的尊重。这两种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n一 神医传奇——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扁鹊的起死回生术 1:三个问诊\n问诊之一——太子得了什么病? 中庶子回答:“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厥而死。”即太子是因为血气不按时运行,阴阳交错而不得疏泄,猛烈地暴发在体表,就使得内脏受到伤害。人体的正气不能制止邪气,邪气蓄积而不能疏泄,因此阳脉弛缓、阴脉紧迫,所以突然晕倒而死。中庶子说“精神不能止邪气”,即制止不住邪气,邪气在身体内部蓄积得不到宣泄,因此“阳缓而阴急”而死。即太子的真正病因是“阳缓而阴急”——阳气衰微生发不起来,阴邪又劲急、炽盛,因此就出现了突然昏死的现象。\n通过掐人中的方法救治的昏厥,都是因为人体阴阳均很盛大,只是阴阳出现离绝的现象。如果仅仅像虢国太子一样,是“阳缓而阴急”,即人的阴邪特别炽盛,阳气很衰微,阳气克制不了阴气,从而导致身体一派阴霾之象而出现的昏厥,就不能通过掐人中的方法来救治了。\n所以,扁鹊问清楚虢太子是“阳缓而阴急”后没有立即掐人中,而是接着问。\n问诊之二——太子是什么时间死的? 中庶子回答“鸡鸣至今”。“鸡鸣”指的是什么时段?“鸡鸣之时”是丑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此时是肝经当令,是阳气渐升、阴气逐渐衰退、阴阳两气相互交通的时间,如果这时人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阳气当升不升、阴气当降不降的现象。\n虢太子就是属于阴气该降的时候没有降下来,阴邪克制了阳气,阳气升不起来,被压制住了,就“阳缓而阴急”。这是扁鹊问的第二句话,此时他已经确认虢太子昏死的主要病因,就是因为阴邪阻碍了阳气的生发,并由此判定虢太子只是被憋,是“假死”,而非真死。\n这是三个问题当中最关链的一个。发病的时间点是扁鹊问诊的核心。其实,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一个经验总结,就是当你发现自己身体有任何病症的时候,一定要很认真地看一下病发或感到不适的时间点,看一下在这个时间,你的气血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哪条经脉在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把这个作为判断疾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如果你是傍晚六点左右发作的心脏病,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那时是酉时,肾经当令,肾水克制心火,有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心脏病。\n问诊之三——太子已经放进棺材了吗? 中庶子回答说:还没有放到棺材里。因为“其死未能半日”,指虢太子死亡的时间还很短。这里就牵扯到一个中国古代民俗的问题。人死亡的当天晚上是不会被放到棺材里的,还需要家人“守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人是害怕这个人没有真的死,也许说不定什么时候他的气就缓过来了。\n对于刚刚死去的人,中国的民俗里有“头七”、“二七”的说法,认为一直到“七七”以后,人的灵魂才算是真正走远、走失掉了。为什么风俗里边有“头七”、“二七”这种说法呢?有一本书叫《西藏度亡经》,里面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对灵魂有所等待。在“头七”、“二七”的时候,人的灵魂可能还没有走得很远。\n古时中国关于“死亡”的定义和西方社会不一样。西方社会是一个“die”就代表死亡;而在中国,“死亡”这个定义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死”,一个是“亡”。“死”是指肉体的死,而“亡”是指灵魂的走失。古人认为,等到“五七”以后,灵魂基本上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七七”以后就是彻底走远了。\n在得知虢国太子还没有被放到棺材里,扁鹊就让中庶子去上报国君,说自己可以让虢太子起死回生。这表现了扁鹊非常自信的一面,他只通过三个问题就已经确认了虢太子没有死。这个问诊问得极其漂亮。\n扁鹊的起死回生术: 三步治疗法\n虢国太子的父王把扁鹊迎到城里,先说了一些感激之词,然后让扁鹊开始治疗。扁鹊的治疗也非常漂亮。他让弟子子阳“砺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古代最早的针是用石头做的,叫砭石。砭石一般出现在东方的海边,这种石头非常圆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治疗工具,可以用它来摁压或者是点刺穴位。\n治疗第一步:用石针点刺穴位扁鹊治疗虢太子的第一步,就是先用针刺——用石针来点刺他的穴位。扁鹊选了两个地方,分别是“三阳”、“五会”。三阳会聚之所是百会穴,百会穴是从两个耳尖上去,一直到头部的交汇处。\n为什么取百会穴?因为虢太子是阳气升不起来才昏厥的,而百会穴是“诸阳之会”,是所有阳经会聚的地方。人一摁压百会穴,就能够让阳气提升起来。五会穴就是五腧穴,指的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井穴就是指尖处,中医把整个经脉比喻成一条河流,河流的发端就是这些井穴,这些地方是气血最薄的地方,但也是气血最旺盛的地方。如果人指尖麻木,就意味着阴阳的交通出现了问题。\n井穴一般有两个问题:一是它为气血刚刚生发之地,生机易受抑制;二是此处气血少,因为少,所以它特别容易堵塞。因此大家要经常活动手指,通过活动手指,可以把五腧穴充分地活动起来,这对我们人体非常有好处。\n如果家人突发脑溢血,中医里有一个很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十宣放血”,用三棱针刺破十指尖,挤出六七滴淤血来,头部的溢血就可以止住。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些地方和头皮都属于末梢,通过点刺手的十井穴,能让气血得到疏解。如果指尖不出血,再挤也挤不出来怎么办?还可以选择指缝这些肉最少、气血特别薄的地方来点刺。\n扁鹊的第一个办法是摁压百会穴,第二个办法是通过针刺井穴来疏血,放血以后太子很快就苏醒了。《史记》中写道“有闲,太子苏”,即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开始有气息了。\n治疗第二步:\n使用热敷法第二步,太子苏醒以后,扁鹊让学生子豹“为五分之熨”,煮“八减之剂”(古方名,今已失传),分别热敷太子的两胁下,使温热药气深入体内五分。两胁下是由胆经所主,在人体是少阳,而少阳是气机的枢纽,是阴阳气血交通的枢纽。热敷的方法实际上是通过皮肤给药,引脏腑之气血外行。\n此时,太子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坐起来了。这个过程是在治疗肌肤腠理,肌肤腠理就相当于一个很大的呼吸系统,而这个系统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比如现在也有用中药进行熏蒸的方法,吃完了中药,用中药渣来泡脚,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n治疗第三步:\n给太子服下热汤药第三步,扁鹊才用汤药。对于昏倒的人来讲,一定要先急救,先让他醒过来,如果灌药的话是来不及的,因为煮药也需要时间。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家要先学一些很便捷的救急方法,比如扁鹊先用针刺,然后用热敷,同时煮中药,等太子坐起来以后,就开始给他服下热汤药,这样可以进一步调整他的阴阳气血。太子吃了二十天左右的中药,就彻底恢复了健康。\n扁鹊治虢太子,针法非常妙,取穴非常精到,热敷法好,用药绝,这是扁鹊最终被称为“医家之圣手”的原因。东汉时张仲景在写《伤寒论》序时,第一句话就是“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就是说每当张仲景看到秦越人(扁鹊)入虢救治虢太子,使其起死回生,以及望齐侯(齐桓公)之色的故事,都会感慨扁鹊的才华太出众了。\n总结 之前第一次整理的脑图是希望能整理出完整第二章的,但今天突然觉得,整理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没必要急于求成,反而希望能把聚焦于细微之处,耐心去打磨和体会。\n","date":"2024-01-1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94%9F%E5%91%BD%E6%99%BA%E6%85%A7-%E6%9B%B2%E9%BB%8E%E6%95%8F/wisdom-of-life-2/","summary":"医家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要学术精;第二,要有慈悲心,有一份对生命的尊重。这两种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title":"中医是如何看病的-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content":"- 第一章 什么是中医 - 一 中医使生命长生 - 二 中医是对生命的“心悟”和“心法” - “医者,意也”的体现 第一篇 中医养生观——老祖宗的神奇智慧 第一章 什么是中医 是使生命能够长生的工具。中国的传统医学强调的就是让生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n在汉代,关于中医有两个定义:一个是在《汉书·艺文志》当中提到的“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还有一个是在《后汉书·郭玉传》里提到的“医者,意也”。这是关于中医的两个非常著名的定义。\n一 中医使生命长生 古代,中医被称为“方技”,在《汉书·艺文志》中它涵盖四个方面:医经、经方、房中、神仙。\n医经讲医理,是四项的基础;经方讲草本方剂的医理之用;房中就是不用自然而是用人来治病;神仙当然是最高境界了,讲气机导引和修炼。\n中国古代的“养”字,写得非常有意思,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赶着四只羊,在放牧。其实,“养”也有爱护和放牧的意思。因此,养生意味着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然后我们还要牧养它。所谓的“牧养”就是让生命自由自在地生长,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n养生首先是一种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地把生命交付给他人,所以养生的前提是要先明生命之理。其次,养生不是单纯地指不生病,而是使生命品质获得提高。我们要记住,中医永远把质放在量的前面,一个人如果他得了老年痴呆症,即使他活到一百岁,那他病后的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n二 中医是对生命的“心悟”和“心法” 在《黄帝内经》当中有一句话,叫做“粗守形,上守神”。西方医学强调的是“形”这个层面,即肉体层面,给人体的定义是——人是机器。所以现在很多人就像对待机器一样对待身体,总是想着怎么样去修理它。但是中医却不同,真正的中医强调的是气和神的层面,这个层面就如同“道”一样有着很多“共时性”的内涵,它真实不虚,却又无法言说……所以《黄帝内经》又说“粗守关,上守机”,真正高明的医生,都是守着神明,是用意念、悟性和用神来看病看人的。\n“不可言说”其实不是一种玄虚,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有很大不同,西方文明定义某一件事物,永远是在强调这个事物“是”什么;而中国文化却是说这个事物“像”什么,是在说一个共性的东西。\n“医者,意也”的体现 “医者,意也”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把脉、扎针。\n《黄帝内经》说春天的浮脉是“春脉浮,如鱼之游在波”,这是一幅灵动阳光的画,即浮脉就像鱼游在波上一样。春天时,人的阳气慢慢地生发起来,而鱼从水底跃在波上的那一瞬间的情景,就像人体的浮脉一样。在教学生把脉的时候,我常会强调:一定要先培养自己对大自然的这种敏感性,然后自己才能够真正地体悟把脉的内涵。甚至有时候心念一动,人的气脉也会动,虽然是“鱼之游在波”,也会有不同的波,也会此波非彼波…… 现在我们会经常说到“针灸”,由于多方面的宣传,大家对中医、养生都很感兴趣,多少都会知道一些关于针灸的知识,对身体的主要穴位也有着一定的认识,可是上医在扎针的时候,除了注意穴位,他似乎更在意人的气血波动。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气血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气血有旺和不旺之分,相同的穴在不同人身上的位置可能就会不一样。\n","date":"2024-01-0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94%9F%E5%91%BD%E6%99%BA%E6%85%A7-%E6%9B%B2%E9%BB%8E%E6%95%8F/wisdom-of-life-1/","summary":"养生意味着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然后我们还要牧养它。所谓的“牧养”就是让生命自由自在地生长,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title":"[生命智慧] 什么是中医-曲黎敏"},{"content":"前言 我可以到达无数的终点,每当我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这种浸润在成功里的喜悦感转瞬即逝,于是我不得不再次寻找下一个目标。\n但我却始终只有一个起点,像远飞的风筝,离不开攥在手里的线。\n——matrixcore\n正文 今天已经是 12.30,接近年末,今天看到 letttgaco 写的一篇年度总结,很有感慨,和 elog 相遇是一种缘分。\n在上周的时候,看到印记的一篇年度总结,当时我觉得若有所思,遂在评论区进行了留言。\n我打算在此简单花一些时间对我这一年的经历进行回顾。\n走过凛冽的寒冬 从去年的九月开始,忙着做项目,和比赛,那段时间很累,课很多,疫情逐渐严重,最让人难忘的是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几乎天天顶着满课的压力,在学习,在学校考完了前几门专业课,在 12 月 14 号回家考自控和随机,那段时间要尤为感谢阿辉和阿越,特别是在考自控的前几天新冠腰剧痛,考前一天发高烧,考完试的日子里,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假期综合症又开始犯了。\n一月起始,不喜楼上的烦闷,遂搬去楼下住,同时着手准备复习考研,但令人遗憾的是,长期呆在日光的环境中,使得昼夜作息出现紊乱,时常失眠。\n一月中旬到下旬,回到江西过年,那段时间的精神状态有了一些的改善,在村里,鸡鸣,自然环境让人倍感亲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无趣,那段时间也很短暂,年后父亲赶回去上班,就回去了。\n二月初,同样不喜久居家中的烦闷,遂早去学校,学校换上了新的桌子,然后开始打扫宿舍,一个假期没见的宿舍,积满了灰尘,在火车上,我也曾憧憬之后美好的生活。\n二月到四月,是很快活的几个月,就算是北国,也总算有了些许春色,我还记得去寻找春天的那种念头,看树的新芽,看破土的幼苗。\n三月末的时候,去了泰山,应该是免门票的最后一周,做了详细的攻略,宿舍四人前往,那个夜晚的阵势,我真担心海量的人流会不会把泰山踩塌。反正半夜三点在半山腰被冻得瑟瑟发抖,上不去下不来,真是高处不胜寒。\n四月的时候,和伙伴阿越,阿浩,还有阿芳,阿雪,驱车去了海边,看过了黄昏的日落,吃过一顿大餐,在出租屋里,打牌到凌晨,三点驱车去海边看日出,拍下了海边日出最美的十分钟。不得不感慨,年轻真好!\n迎接热烈的盛夏 四月我花十几块钱,买了一株吊兰,一包上海青种子和空心菜种子,一包营养土,三个花盆。那段时间对种植农作物很感兴趣,也许是小时候就对种植作物情有独钟。\n四月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天晚上,刷 github 的时候,看到了 notionnext 项目,就觉得很好奇,没想到,成就了一段缘分。\n之前也介绍过我从企鹅空间,朋友圈,公众号,哔哩哔哩最后到博客的转变过程,最终在 notionnext 里生根发芽。\n当时是个小白,什么都不懂,很感谢 tangly 的指导,成功搭建了第一个博客,一直持续到现在。\n五月的记忆似乎没那么深,大约就是正常的上课和备考。\n当时还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大概也是在 4-6 月间完成的,当时我主要的学习都是在 ipad 上完成的,从 goodnote 到 marginnote,当时沉迷上了 marginnote,苦于没办法在电脑上使用 marginnote,我甚至想出了黑果这条不归路。\n虽然之前也有过试探性黑果的念头,但是看到复杂的步骤和风险还是放弃了,但是那一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 marginnote 的强烈驱动下,我居然迈出了这一步,从最开始,搜索 cpu 和硬盘配置,到镜像的烧录,修改 efi,使用 opencore 引导,再到完成蒙特雷的安装,到这一步,我大概花了整整九个小时,因为之前镜像烧录的时候卡了很久,后面由于 oc 没办法引导 ubuntu,翻阅了很多的资料,始终无果,最后意外地遇到一个博主,成功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折腾到凌晨,但当时的喜悦的心情是难以表述的。\n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欢果,最开始是从 win 转向 ubuntu,再从 ubuntu 转向了果,目前果的各项功能已经很贴合我的使用需求了,除了随航和不得不禁用聚焦(会产生 uvfservice 大量消耗 cpu 和发热)之外,果承载了我大部分的写作需求。在果上写作,我感到莫名的安心,当然,如果后期资金充足,我还是会考虑支持白果的。\n六月份陆陆续续开始考试,当时我也写了几篇关于学习方法和期末备考的文章。\n七月是留校的季节,我印象中,七月的末尾受台风影响,下了好几场大雨,当时,我呆在南三的屋子里,看雨,留校的日子确实带给了我很大的提升,不管是在耐心,还是在生活上。\n八月是容易焦虑和出现乏力的一个月,我开始思考未来的规划。\n当然,还有一件不幸的事,让我一直忘不掉,我种了四个月的吊兰,放在南四教学楼的屋后,因为开学的前几天校园开放,正好被人顺走了,我难受了好几天,我看着这株吊兰一天天长大,感情是很深的,我的本意是让假期备考的同学,看到这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吊兰能散散心,但是没想到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n一场秋雨一场寒 走过夏天,九月份是新的征程,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我对于人生选择的改变,于是九月份开始了求职之路,改简历,面试。\n十月是个短暂喘息的月份,能短暂地获得两周的自由时间,用于自我学习和提升。但旋即十月下月和十一月就要继续迎来工训和课设,当然,为了完成这两项任务,我不得不掉转学习的重心,我被迫暂时搁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先去完成课设。\n十一月是很累并且无聊的一个月,万物萧瑟,入秋入冬,北国就没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了,时间过得很快,做完课设也就该考试了,考完试休息两天去实习。\n然后这周二,还得回学校进行课设答辩,真,答辩三分钟,坐车八小时。\n然后回公司继续实习,这两天略微有点感冒,遂没什么动力学习和写作,总是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n走一座迷宫,寻一家灯火 为什么起一个这么奇怪的名字呢,我只是感慨,时间逝去得比我想象得要快,而各种滋味犹如一座迷宫,为何要寻一家灯火呢,因为生活了十几年的象牙塔,终于要迈出勇敢的一步了,而在这人生的第二阶段,势必还会存在更多的机遇和挑战。\n但,不管是从整个的时间线上来看,不管是去辨析具体的得与失,终归有很多东西是会被忘掉的,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瞬间。而这些珍贵的回忆,就像一个个节点,在博客中被串成一颗颗珍珠。\n总结 没有更多的想说的了,感谢 letttgaco 和印记提供的灵感,也感谢更多地为这个博客,这个温馨的小站而默默付出的伙伴们,不管是 notion,notionnext 架构,杜老师图床,张洪大佬设计的 heo 主题,twikoo 评论区的开发作者,以及 tanglu 提供的 cdn,还有来自 notionnext 的社区支持。\n起初,我以为我只是一个过路的人,但是这个温馨的小站给了我久违的动力,我更多地感觉到,我不是一个人,有很多热心的开源作者,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为我遮风挡雨,这种精神,应当传承。\n在这个充满“拿来主义”的浮躁环境当中,开源社区是为数不多的桃源了,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我能好好沉淀自己,静下心学习知识,传承开源精神,把这份热爱坚持下去!\n","date":"2023-12-3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230/","summary":"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我能好好沉淀自己,静下心学习知识,传承开源精神,把这份热爱坚持下去!","title":"[年度总结] 走一座迷宫 寻一家灯火"},{"content":"前言 围绕电路设计和 pcb 展开工作。\n正文 步骤分析。感谢记得诚前辈分享的文章:硬件工程师如何零基础入门?\n基本知识 电分,数模电,高频,电磁波,最好能系统梳理出这几门课的知识框架,先从适当小的章节为最小单位,不做太过于具体的细节。\n在大学期间,是有过这几门课的基础的,但仍需加强。\n寻找相关的电子社区 感谢记得诚前辈分享的文章:学习电子,有什么网站可以推荐?\n搭建知识体系 这个我觉得是很重要很有意思的一环,知识的输入和转换是很重要的一环。顺着记得诚前辈的思路。\n电子元器件学习 电子产品是由一个个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了解其特性、原理、学会选型,是基本功。\n感谢icgoo 商城的文章:电子元器件种类有哪些?产品一般都如何分类?\n电阻类:插件薄膜(色环)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碳膜电阻,绕线电阻,水泥电阻,铝壳电阻,陶瓷片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等。\n**电容类**:铝电解电容,钽电容点电容,涤纶电容,聚丙烯薄膜电容,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陶瓷电容,安规电容,抗emi电容等。 **电位器类**:线绕电位器,导电塑料电位器,金属陶瓷电位器,碳膜电位器,微调电位器,面板电位器,精密电位器,直滑式电位器等。 **磁性元件**:绕线片式电感,叠层片式电感,轴向电感,色码电感,径向电感,环形电感,片式磁珠,插件式磁珠,工频变压器,音频变压器,开关电源变压器,脉冲信号变压器,射频变压器等。 **开关类**:滑动开关,波动开关,轻触开关,微动开关,钮子开关,按键开关,直键开关,旋转开关,拨码开关,薄膜开关等。 **继电器**: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舌簧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接插件**:排针排母,欧式连接器,牛角连接器,简牛连接器,idc连接器,xh连接器,vh链接器,d-sub连接器,水晶头水晶座,电源连接器,插头插孔,ic座,射频链接器,光缆连接器,欧式接线端子,栅栏式接线端子,插拔式接线端子,轨道式接线端子,弹簧式接线端子,耳机插座插头,圆形裸端子等。 **保险元件**:保险丝,熔断器,气体放电管等。 **滤波元件**:压电陶瓷滤波器,声表面波振荡器,石英晶体滤波器。 **pcb板**:纸基pcb,玻璃布基pcb,合成纤维pcb,陶瓷基底pcb等。 **电机风扇**: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交流风扇,直流风扇等。 **电声器件**:扬声器,传声器,受话器,送话器,送受话器组合件,耳筒,拾音器,蜂鸣片,蜂鸣器等。 **线材类**:漆包线,电线电缆,光纤线等。 **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超快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https://zhuanlan.zhihu.com/p/146572860),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二极管,变容二极管,触发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三极管**:pnp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通用小功率三极管,开关三极管,通用功率三极管,达林顿管,低饱三极管,压降三极管,数字三极管,带阻三极管,射频三极管等。 **集成电路ic**:模拟ic:电源管理ic:线性稳压ic,电压基准ic,开关稳压控制器,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 数字ic、通用逻辑ic:缓冲器,驱动器,触发器,锁存器,寄存器,门电路,编码器,译码器,计数器,收发器,电平转换器。 **处理器:**cpu,单片机,dsp,fpga,cpld。 **储存器**:dram,sra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 **其他类**:接口ic,时钟ic,adc转换器,dac转器件,专用ic定制ic,微博ic,混合集成电路等。 **晶振**:普通晶振,温补晶振,恒温晶振,压控晶振等。 **显示器件**:数码管,led器件,oled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等。 **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微波元器件**:隔离器,功分器,耦合器,3db电桥,合路器,衰减器,移相器,谐振器,环形器,混频器等。 补充:场效应管,晶体管,光耦,光续短期,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晶闸管,复合晶体管,可控硅一类。 1.固定电阻,电位,敏感电阻可以统称为电阻类。 2.片式电阻的电阻体为氧化膜(厚膜电阻)或金属膜(薄膜电阻),所以可以和色环电阻一起归类为膜式电阻。 3.热敏电阻又可以归类为传感器类(温度传感器)。 4.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热敏电阻ptc中可恢复保险丝等,可以和保险丝一起归为保护元件器类。保护元件又可以分为电压保护元件和电流保护元件。 5.陶瓷材料做成的压敏电阻,热敏电阻中用的陶瓷是一种半导体陶瓷,但是这些元件一般并不会归为半导体器件。 6.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和插件式陶瓷电容可以合并归类为陶瓷电容。不过由于片式多层陶瓷电容比插件式陶瓷电容,应用广泛得多,所以可以分开归类。单独把片式多才呢过陶瓷电容提出来。 7.开关,继电器,连接器,电极等又可以归类为机电元件类。 8.磁珠是一种特殊的电感器,也可以归类为电感器类。 9.驻极体式受话器内含mos管等半导体器件,固态继电器内含光耦等半导体器件。有缘晶振内涵ic或晶体等半导体器件,但是,一般归类时不会把它们专门放在半导体元件中讲解,而是分别归在电声器件中,继电器,晶振元件中。 10.有的微电机系统元器件又可以归在传感器类中。 硬件开发工具的使用 开发工具:学习 cadence 的使用,跟着于博士或者小马哥的视频尽快上手。\n测试工具:熟悉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热风枪等仪器的使用。\n电路设计和 pcb 学习常见的电路,分析电路,模仿电路,设计电路。\n总线接口协议 学习总线接口协议。\n进阶内容学习 电源完整性,emc 电磁兼容,c 语言进阶,射频电路设计,嵌入式 linux,英语,信号完整和 pcb 设计。\n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n","date":"2023-12-2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cadence/hardware-engineer/","summary":"硬件工程师需要熟悉的一些基本技能。","title":"[基本技能] 硬件工程师成长规划"},{"content":"前言 在闲暇时,看老吴的博客的一些比较有感触的地方。\n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读科学家的故事一直都是比较有意思的流程,就像小时候看《一千零一夜》一样。老吴讲故事的水平不错的。\n1855 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电磁学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在麦克斯韦手中,深奥的力线、场思想神奇般地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了,为法拉第的物理思想做了细致的数学“翻译”,使之定量化、精确化。\n法拉第盛赞麦克斯韦:“我惊讶地看到,这个主题居然处理得如此之好”,“我并不认为自己的学说一定是真理,但你是真正理解它的人”,“你不应该局限于借用数学来解释我的见解,而应该突破它。”\n——老吴的博客\n对于我这个数学菜狗来说,我只能默默长叹一声,感谢祖师爷赏饭。\n正文 在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电磁兼容实验是产品合格的重要指标。\n电磁兼容实验 电磁兼容实验是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和抗辐射能力的实验。它的目的是确保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或受到不必要的电磁干扰,并且不会对周围的设备或环境产生有害的辐射。\n电磁兼容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n辐射发射测试:评估设备在正常操作时是否会产生电磁辐射,以及辐射的强度是否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这个测试通常使用射频干扰场或开放区域测试方法进行。 抗干扰测试:评估设备在外部电磁场干扰下的正常工作能力。这个测试通常使用射频干扰场或传导干扰场进行,以模拟设备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干扰情况。 静电放电测试:评估设备对静电放电的敏感性。这个测试通常使用电静电放电模拟器进行,以模拟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静电干扰。 快速瞬变测试:评估设备对电源线上的瞬态电压变化的抗干扰能力。这个测试通常使用快速瞬变发生器进行,以模拟设备在电源线上可能遇到的瞬态干扰。 浪涌测试:评估设备对电源线上的浪涌电压的抗干扰能力。这个测试通常使用浪涌发生器进行,以模拟设备在电源线上可能遇到的浪涌干扰。 通过进行这些实验,可以评估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设备的抗干扰和抗辐射能力,确保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n感谢作者 ctc 华商检测的文章:电磁兼容测试都包括哪些项目?\n电磁兼容测试: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作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能力。\n电磁兼容测试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的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emi:ce(传导干扰),re(辐射干扰),pt(干扰功率测试)等等。 ems:esd(静电放电),rs(辐射耐受),eft/b(快速脉冲耐受),surge(雷击),cs(传导耐受)等等。 如何进行电磁兼容实验 最主要的是去相关质检中心进行电磁兼容实验的测试。\n另外,也许还可以在电脑上用 emc 仿真软件进行分析,但对电脑配置要求极高。\n在这里引用老吴的一段话:\n采用计算机建模技术,以得到最优的 emc 解决方案才是最佳实践,通过计算机 emc 仿真建模工具可以直观的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遵循相关的设计规则以及它们在什么情况下适用。\nok,用上emc仿真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愁了,emc仿真软件会告诉我们正确的设计解决方案? emmm,想多了 🙃 你用仪器进行测量,仪器会告诉你有指标超标,但仪器会告诉你怎样才是正确的设计吗?显然不会,仿真亦然,只是让你试错更加方便效率更高,而且不用真的每次修改设计都要去生产一个真正的实物出来,省时省力。 在前期的设计当中如何考虑电磁兼容 在前期的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n电磁兼容性设计指南:了解和遵循相关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指南和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 iec 61000 系列标准,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磁兼容性规定。这些指南和标准提供了关于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可以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 电磁兼容性分析: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评估设备可能面临的电磁干扰源和辐射环境。这可以通过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频谱分析仪和其他相关工具来完成。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确定可能的干扰路径和敏感部件,从而指导设计的改进和优化。 **地线和屏蔽设计:**合理设计设备的地线系统和屏蔽结构,以降低电磁干扰的传导和辐射。地线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地线的布局、接地电阻的控制和地线回路的优化。屏蔽结构的设计应考虑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屏蔽技术,以减少电磁辐射和接收外部干扰。 **模拟和数字电路分离:**在设计中尽可能将模拟和数字电路分离,以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这可以通过合理的电路布局、分离的供电和地线系统、合适的滤波器和隔离措施来实现。 **滤波和抑制措施:**在设计中使用适当的滤波器和抑制措施,以降低电磁干扰的传导和辐射。这可以包括使用滤波器来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使用抑制器来减少电路中的共模干扰、使用衰减器来降低传导干扰等。 **地址布线和电源布线:**合理规划和设计设备的地址布线和电源布线,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导和辐射。这包括使用合适的布线方式、合理分布信号和电源线路、减少线路的长度和交叉等。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材料:**在设计中选择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元器件和材料。这包括选择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的元器件、使用低噪声和低辐射的材料,以及避免使用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元器件和材料。 综上所述,通过在前期的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和辐射水平,提高设备的抗干扰和抗辐射能力,确保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n在设计中什么情况下会同时使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有哪些? 在设计中,通常会同时使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情况包括:\n综合性电子系统:许多电子系统需要同时处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例如,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器、音频设备中的信号处理电路、传感器接口电路等都需要同时使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 数据转换和接口:当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模数转换)或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时,通常需要同时使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例如,音频编解码器、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dc)和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等。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同时处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用于实现逻辑控制和算法处理,而模拟电路用于接收和生成控制信号。例如,自动化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等。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各有优缺点和应用范围:\n数字电路的优点包括:\n**高稳定性:**数字电路的逻辑门电平稳定,不受温度、电压和噪声的影响,能够在广泛的工作条件下可靠地工作。 **可编程性:**数字电路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 **高精度:**数字电路的精度通常受到器件分辨率的限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计算和处理。 **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噪声环境下准确地传输和处理信息。 模拟电路的优点包括:\n高精确度:模拟电路能够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分辨率。 低功耗:模拟电路通常具有较低的功耗,适合于一些对能耗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快速响应:模拟电路能够实时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适用于需要实时处理和控制的应用。 真实性:模拟电路能够准确地模拟真实世界中的连续信号,适用于音频、视频和传感器等领域。 数字电路主要应用于计算、控制、通信和存储等领域,如微处理器、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模拟电路主要应用于音频、视频、传感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领域。\n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等融合了数字和模拟特性的设计方法。因此,在实际设计中,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往往是相互结合、相互配合的。\n模拟电路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非常感谢电子发烧友官网,摩尔定律,半导体工艺,集成电路,晶体管尺寸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引用文章里的一段话:\n随着大规模电路发展,晶体管越来越小,集成数量成几何级增加,其制造工艺却越来越难了。克服这些技术和工艺壁垒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研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投资。因此,摩尔定律也中的时间也逐渐放缓,甚至可它可能会很快不成立,摩尔定律危机爆发(当然如果没有巨大变革这是必然的)。\n随着电子元件越来越小(纳米级),量子特性和效应逐渐显现。随着我们不断减小晶体管的尺寸,其 pn 结耗尽层的尺寸也越来减小。耗尽层非常重要,用于阻止电子的流动。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得出,由于电子在其耗尽区中的隧道效应,小于 5nm 的晶体管将无法阻止电子流动。由于隧穿,电子将不会感知耗尽区域,直接 \u0026ldquo;跨穿\u0026rdquo;。如果不能阻止电子流动,晶体管就会失效。\n此外,我们现在正在慢慢接近原子本身的大小,理论上我们不能建立一个比原子小的晶体管。硅原子的直径约为 1 纳米,现在我们制造的晶体管的栅极尺寸约为该尺寸的 10 倍。就算是不考虑量子效应的,我们也将达到晶体管的物理极限,无法做到更小。\n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尽管晶体管变得更小,但是在过去十年中cpu计算速率并没有上升,这是由于 dennard scaling 崩溃。高时钟速率下的高损耗也是智能手机芯片使用较低时钟速度(通常为 1.5 ghz)的原因。\n通过改进当前的芯片实现并具有更好的指令流水线,我们可以改善芯片的性能。所以斯坦福的教授乔纳森·库梅提出了库梅(koomey)定律:每焦耳能量的计算次数将每1.5年翻一番。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48年,届时landauer的原理和热力学简单定律将阻止进一步的改进。目前,landauer limits的计算机效率约为0.00001%。 单片机中 ad 转换的作用 在单片机中,ad 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单片机能够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控制。ad 转换器是单片机中的重要模块,它将模拟信号的连续变化转换为离散的数字数值,以便单片机能够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nad 转换的主要作用包括:\n**信号采集:**ad 转换器可以将来自外部传感器、信号源或其他模拟设备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单片机能够获取和采集外部环境或设备的信息。例如,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压力传感器等模拟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可以通过 ad 转换器转换为数字形式,供单片机进行处理和判断。 **数据处理:**通过 ad 转换,单片机可以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算法运算。例如,单片机可以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平均、积分等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或进行特定的控制操作。 **控制决策:**ad 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片机可以根据这些数字数据进行控制决策。例如,通过对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 ad 转换,单片机可以根据温度数值来控制加热或冷却系统,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 **数据传输和通信:**ad 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片机可以通过数字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例如,单片机可以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后,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如 uart、spi、i2c 等)将数据发送给其他设备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 总之,ad 转换在单片机中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单片机能够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控制,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决策和通信等功能。\n总结 这篇文章是基于兴趣的离散总结,之后仍需进行针对性地深入学习。\n","date":"2023-12-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cadence/emc/","summary":"在前期的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和辐射水平。","title":"[电磁兼容] 学习emc电磁兼容仿真"},{"content":"前言 cadence 学习日志。\n正文 了解 cadence\n在 pcb 绘制领域,介绍一下 cadence cadence 是一家知名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公司,提供各种与电子设计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在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绘制领域,cadence 提供了一系列的软件套件,其中最著名的是 orcad 和 allegro。\norcad 是 cadence 旗下的一款 pcb 设计工具套件,它提供了完整的 pcb 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布局和布线等功能。orcad 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适用于从初学者到专业工程师的各种需求。\nallegro 则是 cadence 的高级 pcb 设计工具套件,主要面向专业的电子设计工程师和大规模 pcb 项目。它提供了更高级的功能和性能,包括复杂的布局和布线、信号完整性分析、电磁兼容性分析等。allegro 还支持多层板设计、高速信号设计和封装设计等高级应用。\ncadence 的 pcb 设计工具套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和 pcb 布局布线,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它们支持标准的文件格式如 gerber 文件,可以与其他 pcb 制造商和供应商进行无缝集成。\n除了 pcb 设计工具,cadence 还提供其他与电子设计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如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射频设计、系统级设计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在整个电子设计流程中完成各种任务,并提供全面的设计和分析支持。\n总而言之,cadence 在 pcb 绘制领域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软件工具,帮助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布局和布线,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印刷电路板设计。\n如何系统地开始学习 cadence 要系统地学习 cadence,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了解基本概念:开始之前,了解 pcb 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是很重要的。了解电路板的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常用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学习软件界面和工具:下载并安装 cadence 的软件套件,如 orcad 或 allegro。学习软件界面的基本布局和各个工具的功能。掌握常用的快捷键和操作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 学习原理图设计:学习如何使用 cadence 进行原理图设计。了解如何创建电路图符号、连接元件、添加标签和注释等。掌握元件库的使用和管理。 **学习电路仿真:**掌握 cadence 中的电路仿真工具,如 pspice。学习如何设置仿真参数、运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等。了解如何进行直流分析、交流分析、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等。 **学习布局和布线:**学习如何使用 cadence 进行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了解如何放置元件、规划电源和地线、处理信号完整性等。学习使用自动布线工具或手动布线来优化电路板布线。 **学习信号完整性分析:**了解如何使用 cadence 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包括时钟分析、信号完整性检查、串扰分析等。学习如何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提高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学习高级功能:**一旦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流程和工具,可以进一步学习 cadence 的高级功能。这包括多层板设计、高速信号设计、射频设计、电磁兼容性分析等。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方向。 **实践和项目:**通过实践和完成一些小项目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尝试设计简单的电路板,并进行仿真、布局和布线。通过实际项目的经验,深入理解 cadence 的使用和应用。 学习资源和社区:利用 cadence 官方提供的文档、教程和培训资源来学习。参与 cadence 的用户社区和论坛,与其他用户交流经验和解决问题。 持续学习和更新:cadence 的软件和工具不断更新和演进,保持学习的态度并持续跟进最新的版本和功能。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行业活动,与行业专家和其他工程师进行交流和学习。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cadence 的 pcb 设计工具,提高自己在电子设计领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npcb 设计在硬件开发中的地位 pcb 设计在硬件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pcb 承载着电路元件的连接和布局,决定了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n以下是 pcb 设计在硬件开发中的几个关键方面:\n电路连接和布局:pcb 设计通过将电路元件连接在一起,并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布局,实现电路的功能。合理的电路连接和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号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电路性能和可靠性:pcb 设计对电路性能和可靠性有直接影响。通过优化布局、控制信号路径长度、合理规划电源和地线等措施,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降低功耗、减少噪声和串扰等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封装和布线:pcb 设计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元件封装和布线方式。合适的封装选择可以满足电路的功耗、散热和机械要求,而合理的布线可以最小化电路板上的信号延迟、串扰和电磁干扰,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制造和组装:pcb 设计需要考虑到电路板的制造和组装过程。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规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并确保电路板可以被顺利组装和焊接。 产品迭代和快速开发:pcb 设计在硬件开发中具有快速迭代和快速开发的优势。通过使用 cad 软件进行 pcb 设计,可以快速设计、修改和验证电路板,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缩短上市时间。 总体而言,pcb 设计在硬件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并且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合理的 pcb 设计流程和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开发风险,从而实现更优秀的硬件产品。\n硬件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硬件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开发和测试电子硬件系统的专业人员。他们在硬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原型制作、验证测试和产品生产等。\n以下是硬件工程师的主要职责:\n需求分析:与产品经理、系统工程师和其他相关团队成员合作,了解产品需求和规格要求。分析和理解硬件设计的功能、性能、接口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概念设计:根据产品需求,进行概念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硬件平台、电路拓扑和系统架构。进行初步的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和系统分析。 详细设计:根据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硬件设计。包括电路图设计、原理图绘制、pcb 布局和布线等。选择和评估元器件,进行电路仿真和分析。 原型制作:根据详细设计,制作硬件原型。包括原型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采购和组装。进行原型测试和验证,确保硬件设计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集成与测试:与团队成员合作,进行硬件系统的集成和测试。确保硬件与软件的配合良好,进行系统级测试和验证。解决硬件相关的问题和故障。 产品生产支持:与制造团队合作,提供硬件设计的相关支持。包括制造文件的生成、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监督。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文档编写和记录:撰写硬件设计文档,包括设计规格、用户手册和测试报告等。记录设计决策、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技术支持和维护:为客户、销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解答客户的技术问题,协助故障排除和维护工作。 跟踪技术发展:关注新的硬件技术和行业趋势。学习和掌握新的工具、技术和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总体而言,硬件工程师负责设计、开发和测试电子硬件系统,确保硬件设计满足产品需求和规格要求。他们需要具备电路设计、pcb 布局、元器件选择、测试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能力,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成功。\ncadence 软件设计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电路知识 要进行 cadence 软件设计,你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以下是一些你可能需要了解的关键概念:\n电路基础知识: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基本电路元件的概念和特性。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功率计算等基本电路理论。 电路拓扑和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拓扑,如串联、并联和桥式电路。了解常见的电路结构,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和计数器等。 元器件特性:了解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操作放大器、传感器和逻辑门等。了解元器件的特性参数,如电压放大倍数、频率响应和功耗等。 信号处理和滤波: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如滤波、放大、混频和调制等。了解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时序和时钟:了解时序和时钟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时钟信号的生成、分配和同步技术。了解时序分析和时钟域交叉等相关概念。 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干扰:了解信号完整性的重要性,如信号延迟、串扰和反射等问题。了解电磁干扰的原因和减少干扰的方法。 pcb 设计规范:了解 pcb 设计的基本规范和标准,如布局规则、信号完整性规范和 emc/emi 要求等。了解 pcb 层次结构、封装和布线规则等。 这些是进行 cadence 软件设计所需的一些基本电路知识。当然,具体的项目和设计要求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电路知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你可能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以满足具体项目的要求。\nquatusⅱ 和 cadence 的区别与联系 quartus ii 和 cadence 是两个不同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工具,用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设计和验证。它们在功能、应用领域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nquartus ii 是 intel 公司(前身为 altera)推出的一款主要用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设计的软件工具。它提供了从设计输入到编译、仿真和布局布线的完整设计流程。quartus ii 支持硬件描述语言(hdl)如 vhdl 和 verilog,以及高级综合(hls)工具如 systemverilog 和 opencl。它还提供了丰富的 ip(知识产权)库,以及针对 fpga 设计的特定功能和优化。\n是一家提供广泛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和工具的公司。它的软件套件包括 orcad 和 allegro 等,用于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布局和布线等。cadence 的工具主要用于模拟电路、射频电路和混合信号设计,以及 pcb 设计和验证。cadence 的软件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消费电子、通信、汽车、航空航天等。\n虽然 quartus ii 和 cadence 是不同的软件工具,但它们在一些方面存在联系和集成。例如,在某些项目中,设计团队可能同时使用 quartus ii 和 cadence 工具。在这种情况下,quartus ii 用于 fpga 设计和验证,而 cadence 工具用于模拟电路设计和 pcb 布局布线。通过集成这些工具,设计团队可以实现更全面的电子系统设计。\n需要注意的是,我提供的信息基于 2021 年的知识。在当前时间(2023 年)可能会有新的软件版本和更新,因此建议查阅 intel 和 cadence 官方网站以获取最新信息和详细比较。\n比较常用的 eda 软件 这部分我想要了解一下,在学校常用的设计软件和工作使用的设计软件的区别与联系。\n感谢作者:张飞实战电子提供的文章:电路仿真软件哪个好?7 款主流电路仿真软件大比拼!\n在学习模电的过程中,感觉最常用的软件还是**multisim,**通过搭建一些简单的电路进行一些特性的分析。\n学习数电的过程中,老师常用的演示软件是**proteus,**但之后没有什么机会能深入接触和了解这个软件。\n同理,**matlab 电路仿真软件包 simulink,**在自动飞控的实验上用过,但也不熟练。\n暴露出来的一个问题,就还是对软件这方面不够熟悉,需要重新自己再花时间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软件对于理论的反哺也显得很有限,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学习理念。\npcb 焊盘 pcb 焊盘(pad)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 pcb)上用于连接电子元件和焊接引脚的金属区域。焊盘通常是圆形、方形或矩形的金属区域,位于 pcb 上的电路图案之间。\npcb 焊盘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机械支撑点,使电子元件能够通过焊接与 pcb 相连接。焊盘通常由铜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它们被镀上一层锡,以便在焊接过程中形成可靠的焊接连接。\n焊盘的设计和尺寸取决于所使用的电子元件和焊接工艺。一般来说,焊盘的尺寸应足够大以容纳焊接引脚,并提供足够的焊接面积以确保良好的焊接连接。焊盘的形状和布局也应适合特定的焊接工艺,如手工焊接、表面贴装技术(smt)或波峰焊接。\n在 pcb 设计中,焊盘的位置和连接方式需要与电子元件的引脚布局相匹配。通过正确设计和布局焊盘,可以确保电子元件在焊接过程中能够正确地与 pcb 连接,并提供良好的电气连接和机械支撑。\n总之,pcb 焊盘是用于连接电子元件和 pcb 的金属区域,它们提供了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机械支撑,是 pcb 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n什么是 pcb 中的约束管理器 在 pcb 设计中,约束管理器(constraint manager)是一种工具或功能,用于管理和应用设计中的各种约束。它帮助工程师定义和控制 pcb 设计中的各种规则和限制,以确保设计满足特定的要求和标准。\n约束管理器通常包括以下功能和能力:\n电气约束:约束管理器允许工程师定义电气规则,如信号完整性、电源分布、时序要求等。通过定义这些规则,可以确保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物理约束:约束管理器允许工程师定义物理规则,如元件布局、引脚间距、焊盘尺寸、走线规则等。这些规则帮助确保 pcb 布局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信号干扰、热量积聚和机械冲突等问题。 信号完整性约束:约束管理器允许工程师定义信号完整性规则,如最大信号延迟、信号匹配、信号串扰等。这些规则帮助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失或干扰,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drc(设计规则检查):约束管理器通常提供设计规则检查功能,用于自动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定义的约束和规则。drc 功能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交互式编辑:约束管理器通常提供交互式编辑界面,使工程师能够直观地定义和修改约束。通过这种界面,工程师可以灵活地调整约束规则,以满足设计要求和优化设计性能。 通过使用约束管理器,工程师能够在 pcb 设计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和应用各种约束,确保设计满足电气、物理和性能要求。它是 pcb 设计中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性能和生产效率。\n总结 跟着小马哥的节奏。\n","date":"2023-12-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cadence/cadence1/","summary":"需要具备电路设计、PCB布局、元器件选择、测试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title":"[电路设计] cadence入门"},{"content":"前言 想乘着周末这个时间,简单分析一下最近的感受,我想把从 12 月初到 12 月中旬的心路历程的变化来写一写。\n我已经很久没有在主动学习技能上花费很多心力了,自从 10 月 11 月的实习和课设之后,每天像生产队的驴一样在疯狂拉磨。然后情绪基本上也处于低谷当中,从我的博客的记录上来看是这样。\n但我现在不能把时间和回忆往前回溯太多,不然痛苦太多毫无意义。\n正文 这一部分,我将分为几个阶段来回忆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n最后一门理论课的备考 应该说备考期间是夹杂的课设的,北国的萧瑟更让人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图书馆里的书声琅琅似乎也与我无缘,往我的四楼的小地方一坐就是一天。\n2 号和 3 号,配阿浩打了两天饥荒,周一下午开始复习,上午鲁班猫的外壳和串口线到了,折腾了一会鲁班猫。\n周二周三周四是复习的三天,周二周三,先是把期末提纲和阿浩搞到的提纲复习了一遍,一开始是对着电子版的提纲开始边抄写边背诵的,周二一天是这样的,后来周三发觉这样效率太低,于是把提纲打出来,之后复习的速度开始提上去了,但是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周四的晚上把两道计算题弄懂了,周五上午继续背了理论,看了看计算题,熬到下午考完,才如释重负。\n除了一道下滑道波束引导的运动方程没写出来之外,其他答得倒还勉勉强强。\n和上学期的五门理论课一样,我还是希望就学习和备考方式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是有些问题的,首先难度很高,其次静不下心了,再者对未来的增益有限,大概大学的意义,对我来说,或者只是一张文凭呢,其他美好的回忆有但不多。\n然后考完的下午和晚上把课设的报告继续改一改,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写报告,但是这种能力还是需要具备的,改到晚上 0:30,熬夜几乎是大学的常态了,平常就算早点上床,也因为心事睡不着,我只能说,幸福指数很低。\n然后 9 号上午睡到很晚起床,刷了会 bilibili,中午不是和同学出去食饭了嘛,在之前的日记里也提到过。然后莫名其妙犯困,又睡了一下午,晚上再配阿浩打了一晚上饥荒。\n奔赴山海的路上 10 号,上午收拾行李,阿浩早上的飞机,吃完早饭就走了,中午 12:30 我出发去火车站,后面就是一下午的颠簸,晚上大概六点多到宾馆,简单吃了点瑞士卷,晚上坐在床上打完了总结就睡觉了。\n天工不作美,只一晚上的时间,大地就银装素裹。对我而言,这可不是欣赏好风景的时候,因为我要拖着 20 多公斤的行李去公司报道,想来我也有点铸币,为什么 10 号没想到直接去公司呢。然后早上去肯德基简单食了一个汉堡一杯咖啡,性价比实在有点低,这个咖啡吧,苦伤了心。\n到公司报道之后,签了实习协议,安排好事宜之后就先去工作岗位报道,上午装了一台新电脑和一台旧电脑,然后中午在公司食饭,我发现可能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干饭没什么氛围,但是忙碌之后和同事一起干饭就显得很有劲。公司这边提供餐补,很暖心啦。\n下午来到我现在待的小屋,简单收拾一下继续去岗位上班。上班的体验其实没那么痛苦,反正我觉得比待在学校还要舒服一些,为什么啊,因为在搞钱啊。\n但上完班之后,对元气消耗还是有点大,晚上学习稍微还是有点打不起精神来,而且一个人待的时候,真是害怕孤独。\n但我有一点很喜欢的是,在公司还是比较自由的,最重要的是什么,规律,就是为了上班,你不可能睡懒觉,然后这边小屋虽然没有窗帘,但是我能感受到日出日落,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之前在学校的宿舍还有一点诟病的就是纯火柴盒配置,阳光都照不进来。\n然后 7:30 起床,7:50 出门,步行 10 分钟打卡上班,8:00-8:10 食完早饭,再花十分钟上个厕所,8:30 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元气满满。\n说实话,比我一个人待的时候,自律太多了,如果精神状态好的话,早上起来背个单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午准点干饭,休息 20 分钟以内是刚刚好的,13:00 继续上班,不像我今天下午在床上一趟就睡了一个半小时,下午又没了。\n但我觉得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什么,就是自我提升这一块,我觉得还得安排好,如果生活没有目标,我就永远是一个小废物。奇怪吧,自己驱动不了自己,别人能驱动自己,但是我也发现,环境确实对人很大,公司的环境和氛围都是很好的,这些都是潜在的投入。\n遇到的问题和期望 其实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一向有假期恐惧症,一旦脱离了学习的环境,就像鱼离开了水,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所以每每放假回家的时候我的心都要咯噔一下。\n所以我才试着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人不能总在舒适区呆着。\n另外我还想就我之前暑假的一段经历进行比较,大学的文凭其实真的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平台,通过校招比社招已经好很多了,我之前大三的暑假去天津找阿强,阿强暑假没有回去,选择在天津谋生,我考完驾照之后就去找他玩,因为我厌倦了待在家里的无所事事,和各种唠叨。\n就我待在阿强的小屋里也没事干嘛,然后就在 58 同城上找找活干,这就是倒霉的开始,这个逼活吧,看着简单,不算非常累,但是吧,你真正成为流水线上的螺丝钉的时候,大概你也会和许立志一样绝望,这种感觉可不是一般人能挺过来的,但是阿浩挺过来了。但也仅限于体验半个月到一个月。\n那个阶段,我就是流水线上的纯牛马,在流水线最后一环,摆放汽车的刹车零件,我大概摆了两千多个,每个零件大概有一到两公斤,就这个能量算下来,我都得寄,累到中午根本吃不下饭,累到干了一天腰疼了三天,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那家公司很远,离出租的小屋很远,我没带被子,晚上被冻成狗,于是实在受不了,就走了,离开的时候,感觉那时候真的很像点根烟,即使我从来不抽烟。\n所以说啊,不接触底层的工作,永远想象不到底层人民的艰辛,这座庞大的大厦,如果没有辛劳的建筑工,哪里来的荣华富贵。\n但正如历史规律一样,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样,很少有人会在乎的。\n有时候我觉得《道德经》说得很有意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看似矛盾的表述,却隐藏着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就是矛盾本身。\n不接触社会本身,我也不知道我生活的意义在哪里。\n然后最后我再去,讲一下这个周末的体验,周末其实刚开始体验不好,因为自控能力很差,情绪也没有很稳定,没办法从学习的心流中获得足够多的乐趣,很多的基础设施还没搭建完善。\n周五熬夜,周六睡懒觉,中午顶着零下十几度的温度步行去寻找食物,走了一公里多,一碗炸酱面 13,再去小店里买了两盒奥利奥,11 根香蕉,7*2+8.8=22.8,晚上忙着研究我的计划,连续工作了大概六个多小时。到接近凌晨三点才睡。\n周日本能的七点多醒,然后因为太困,睡到九点半才起,早饭又没吃,确实没办法,简单食了香蕉,奥利奥,上了厕所,洗漱,洗衣服,然后稍微工作了一会,中午去公司找找食物。\n因为附近实在太荒凉了,爬楼梯到四楼,听见新闻 30 分,我就知道,可以干饭了,简单挑了三个菜,麻婆豆腐,小青菜,蒜苗炒肉,一碗紫菜蛋汤,好心的师傅给我加了个鸡腿,而且,在公司中午食饭,刷卡只记次数不消费。\n我当时觉得,终于能吃顿像样的午餐了,就着电视草草吃完,下午睡了一大觉,然后起床,玩一会,烧壶开水,开始写作,然后就写到现在。\n总结 差不多快到点了,过会我得继续寻找食物了。\n下半年自己租房就可以自己买菜自己煮饭了,当然也可以去公司,如果距离不远的话,我觉得,有句话很好,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便利是可以感知到的,在寻常小事中的温暖人情也是永远忘不掉的。\n人啊,这一生,哪来这么多轰轰烈烈,很多记忆随着时间就忘了,但我至今仍然记得很多温暖的瞬间,这不仅仅是初中时候的一篇记叙文题目,而是实实在在成为了人生中第二阶段的回忆,就像《平凡的世界》少平一样,倔强的青年在风雨的世界里摸索着自己的人生路。\n之后,我觉得有些点得重点提一下。\n工作能力的提升\n关注生活中暴露的缺点\n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n另外,我觉得每天还是需要和父母发个消息,报平安,因为父母陪伴我们前半生,爱人陪伴我们后半生,中间的短短数十年,是我们陪伴自己的最好年华。\n","date":"2023-12-1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217/","summary":"我至今仍然记得很多温暖的瞬间,这不仅仅是初中时候的一篇记叙文题目,而是实实在在成为了人生中第二阶段的回忆。","title":"[心路历程] 远赴山海,未来可期"},{"content":"前言 唉,没想到一周之后的第一篇日志要来写这样难以启齿的故事。\n非常感谢博主风记星辰的文章。\n风记星辰的思考与社论:不要因为别人都交卷了,就乱填答案哦。\n这篇文章我一直记到现在,我很欣赏文章里面表达的核心意思,有时候,人工智能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得比我更为冷静。\n首先对在这里引用风的文章表示歉意,因为这个话题并不合事宜。\n我问了gpt一个问题:如何管理自己的欲望\n管理自己的欲望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管理自己的欲望: 1. 自我意识: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欲望,并了解它们对你的生活和目标的影响。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是关键的第一步。 2.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实现这些目标上。有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抵制诱惑,以及更好地管理和引导自己的欲望。 3. 自我控制: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是管理欲望的关键。这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实现,例如: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保持冷静和决心,不受欲望的干扰。 4. 寻找替代品:当你感到强烈的欲望时,尝试找到一些替代品来满足你的需求。例如,如果你渴望吃零食,可以选择吃一些健康的水果或坚果。寻找更健康和积极的替代品可以帮助你满足欲望,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建立支持系统:与支持你的朋友、家人或社区建立联系,与他们分享你的目标和挑战。他们可以给予你鼓励和支持,帮助你在面对欲望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行动。 6. 逐步实践:管理欲望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过程。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要持续努力并逐步改善。当你成功地管理一个欲望时,你会感到自豪和更有动力去管理其他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每个人都有欲望,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和引导这些欲望,以使它们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自己有耐心,并持续努力,你会逐渐发展出更好的欲望管理技能。 正文 这里我将开诚布公地介绍我所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思路。\n从《黄帝内经》解读欲望本性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墮;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墮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n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使得性欲成为伴随我们一生中挥之不去并且是极为重要的话题。由于对于性欲的保守教育,使得个人在这方面的探索隐秘而艰难。\n开诚布公的玩笑成为了男生之间的小秘密,似乎在天性中,人类就充满了对于未知的好奇,不管是周易最初的阴阳变化,还是老子对于道的辩证描述,都隐隐约约在追问生命的本能。\n引用曲黎敏老师的一段话:\n关于生命的产生,《易经》里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n“氤氲”指的是天地处在一种混沌的状态。“化醇”的意思是变化而精醇。《易经》这句话中的男女不仅仅指男人和女人,也代指阴阳两性。\n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阴阳相互作用就化生出万物。万物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阴阳交媾,有了阴阳交媾,才会有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性。人类只是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人类这个幼小生命的诞生原理也是如此。\n内经中指出,保养身心的办法。\n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n但我做不好,其一,我的抗压能力太弱,其二,容易被环境干扰,其三,自控能力太弱,故我始终无法很好解决这个问题。\n从管理中习得经验,在欲望本征中提取抗体 追求性的快感本质上和抽烟喝酒的行为是类似的,人的情志过于离散或过于集中都有可能导致促使本能的情况发生,而由于熵的无法排解,导致压力在身体内部”硬着陆“,无法在”软件层面“处理,只能降落在”物理层面“。\n令人更加惋惜的是,最坚固的防御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人的情志一旦失控,就如同特洛伊木马一样,成就了海伦的传说。\n一旦技术失控,所带来的成瘾性将更加难以被克制,从而在寻找抗体的过程中被一步步同质化,最后沉沦,从”人变成兽“,”从兽变成鬼“。\n我们将自己看作是身体的root用户,将五脏六腑和大脑看作是社会的总和,我们不能说是因为旧的机器的运行环境”逼良为娼“,真正冲破最后一道防线的,是潜意识中的无力反抗,正如同每一个个体细胞无法反抗整个身体矩阵一样。从大脑被潜意识入侵的那一刻开始,变化就已经产生了。\n“子弹上膛,趋向于发射的概率就被提升了”\n真的,就无法摆脱矩阵的约束了吗?\n请注意在和gpt对话的最后一段。\n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每个人都有欲望,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和引导这些欲望,以使它们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自己有耐心,并持续努力,你会逐渐发展出更好的欲望管理技能。\n不管是在人文角度,还是从理想角度都映射这种制衡的观点,阳无法摆脱阴,因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没有阴阳的和谐,生活不可能“氤氲”出多样的变化,而生命本身所赋予我们的特质,就是生命的传承和接纳,失去了性、爱情、子嗣,即使这一生能完成全部的理想,也如同玉石有了微瑕。\n我已经是四世同堂了,问及外公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事,就是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发芽了。\n而正如同上面所说,在机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bug,会在特定的情况下被暴露出来,为了维护机器的续航和实用性,我们需要熟悉管理的手段。\n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开始,组织和管理社会成为一项值得学习的技能,通过实习期间的体验,我对这项技能有了新的感受。\n管理公司和管理身体矩阵其实很类似,分为很多部门,独立的划分与联合的协作,新人来公司的第一步不是快速上手项目的开发,而是对公司规章制度的学习。从最简单和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培养心流的体验。\n而之所以管理身体矩阵情绪的失衡,很大原因是因为程序在运行时的执行逻辑出现了问题。\n需要对规则的敬畏,足够的耐心,坚定的目标,合理的奖赏,适当的休息来维持工作的节奏。\n一旦欲望开始贪杯,一切有如洪水决堤,而这是视频时代的常见手段,温水煮青蛙般的浸润,将人性的弱点揣摩到了极致。当牧羊的小男孩再次喊出”狼来了“的告警的时候,村民只当作是一个幼稚的玩笑,所受到的损失并不是没有后果的,这一切的因,都将在潜意识中得到回馈。\n关于深度的解读我并不打算继续书写了,但是我想引用博客中之前写到的两篇文章。\n**[偶然天成] 取次花丛懒回顾**中我这样写道:\n回到我自己,我必须承认,我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我喜欢诗歌,喜欢朗诵,喜欢文学,对文学作品有着异乎寻常的穿透力。但我也有自己的阴暗面,有很坏很坏的时候,有可能白天我是一个天使,晚上我是一个恶魔。由生物本能所驱动的原始欲望,在某些时刻,会让我觉得烈火焚身。但我是幸运的,至少在我遇到的心动的姑娘里,她们都曾带给我过纯粹的温暖。\n我记得有一次给盈盈过生日,我们几个好朋友给她朗诵了一首诗,她都快感动得哭了,后来我们学习青年舞曲,我笨手笨脚的,她很耐心地指导我,盈盈是我的学姐,我们在某一个夏天相识,在某一个夏天告别。那将会是我人生中最炙热的夏天,也将成为永恒的回忆,是一次奇遇,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同样陪伴过我夏天的还有很多的朋友,伙伴。\n我不确定未来我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但就像那句话说的,只要想起一生中遗憾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n**[水问] 水经注——诀朋**中简嫃这样写道:\n你终于来了,两年的仳离之后你站在我的面前,还是那一副佶屈聱牙的骄傲,不言不语。我在心里浅笑,何必倔强呢!我难道看不出你已然心软!我真想对你莞尔一笑,像以前我们的争执冰释之时我的忍俊不禁。然而,这一次,我的理性原则控制了感情,那一股不容忽略的生之尊严主掌我,苦过、泪尽之后,我不能想象拥抱,人的一生只能浪漫一次,最初也是最后,哪怕是对同一个人,黄金时代只允许一次,破镜不能重圆。\n那就把各自的碎片还给各人,“情”还是有的,就是回不了头。我想你也知道,我不可能在往后的人生中发现像你一样热烈阳刚的知己(啊!你那原始生命力的美!),而你也不可能在人群中找到另一个我。你当不难畅饮泉涌之酒,而我知道,你会依然眷恋着我为你服侍过的滴水之恩。啊!夸父逐日只能一次,我们在少年的野旷中完成自戕与戕人的爱,我们歃血为盟,我们伤痕累累,我们的祭典完成了,应该绝版。\n再见!把项链与贝壳还给你——婚约的信誓与海洋的象征。再见!所有的错误乃为了雕琢生的精萃,我们都无罪。\n你看!这样我们又回到自己的第一页,可以自由地赞叹自己的季节、蝉嘶、风香、草色及周遭的友谊……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天赋也需要学习,从你那里,我得到严格的训练;从我这儿,你亦应理解相待的奥秘,虽然这样的果实无法让最初的友伴分享,但一想到它将落实于另一个各自选择的友人身上,这些都不是白费。\n我们是可以安心地在往后的日子里行吟了,因为属于我们的这一辈子已尽,宿愿已偿。\n使用jellyfin+crontab实现快感的时间调度 这部分即使难以启齿,但我觉得比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更加可悲。\njellyfin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媒体服务器软件,它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方式来组织、管理和流媒体各种媒体内容,如电影、电视节目、音乐和照片。\n为什么不选择本地存储,因为,本次存储的方案,作为独立的root用户,不可能通过内部的进程调度来完成欲望的控制。比如依照上述的制定原则之一,敬畏规则。\n因此我们需要一台机器辅助我们完成控制,作为外源的控制平台。\n首先通过remote ssh进入机器。\n安装jellyfin 关于影音平台的对比,您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玩转影音一】plex、emby、jellyfin、elfilm简介及对比,作者:红尘。\n在jellyfin的官网,您可以找到自己的部署方案,我选择的是最简单的脚本,用于在ubuntu20.04上执行。\ncurl https://repo.jellyfin.org/install-debuntu.sh | sudo bash 您也可以尝试通过docker进行部署。\n成功之后您应该可以在机器的8096端口进行访问,您需要提前在机器上放开防火墙的8096端口。\nsudo ufw allow 8096 在完成注册和引导之后您就可以开始正常使用了,但我需要提醒您的是,需要注意正确挂载媒体库的位置。需要注意文件夹的访问权限。您可以设置为/media文件夹。\n文件传输 我希望您选择合适的文件和合适的vps来进行这项操作,您需要清楚您所在的区域和您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n目前我仍然习惯使用scp命令进行文件的上传。\n如果您遇到上传速度不够的情况,也许您可以尝试使用bbr脚本进行加速,但我并没有确认脚本的速度生效。\n您可以参考博主;一灯不是和尚的文章:最全面的 linux vps 网络优化加速技术详解和一键加速脚本推荐进行尝试。\n使用crontab进行jellyfin规定时间段的关机与启动 cron是一个用于在特定时间执行任务的工具。\n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cron sudo systemctl status cron #校验状态 crontab -e #编写定时脚本 # 使用以下命令来管理jellyfin # 查看当前运行状态 sudo service jellyfin status # 启动/重启jellyfin sudo systemctl restart jellyfin # 停止jellyfin sudo /etc/init.d/jellyfin stop #二者进行结合 00 22 * * 5 sudo systemctl restart jellyfin 30 23 * * 5 sudo /etc/init.d/jellyfin stop 请注意您需要选择您熟悉的编辑器,vim或nano。\n您可以选择确认您的机器的时区。确保crontab的执行权限。\ntimedatectl show --property=timezone --value #时区 ls -l /usr/bin/crontab #查看权限 -rwxr-xr-x 1 root root 40000 sep 20 2021 /usr/bin/crontab #权限输出,rwxr-xr-x 表示所有者具有读、写和执行权限,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具有读和执行权限,您可以在脚本中加入sudo权限来确保脚本的执行。 至此您需要安装设定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安排您的计划,您还可以设计一个定时指令,为自己发一份邮件。\nmailx+postfix+qq邮箱+微信提醒+crontab实现提醒 我以为的最简单的一步居然是最复杂的一步,折腾了三个小时。附上成功截图。\n唉,真牛啊,但是死了一堆脑细胞,qq邮箱整个spf验证,不得不说真牛啊。\n哎呀,累死了,我简单写完睡觉了,半夜,牙都没刷。在屏幕前连续盘了五六个小时,受不了。\n感谢扣丁学堂的普及,在linux命令行发送邮件的5种方法(推荐),我一开始遇到了两难的选择,sendmail还是mailx,最后选了mailx。看了廖雪峰老师的教程:3分钟安装配置postfix邮件服务器。\n标题写得真好啊,三分钟安装。\n安装确实只要三分钟,发挥作用却花了我三个小时,很难想象博主现在的精神状态。\n简单说一下我遇到的问题。\n执行mail代码的时候,发送到教育邮箱可以,显示发件人是root@matrixcore。\necho \u0026#34;狗命要紧,控制欲望,注意身体\u0026#34; | mail -s \u0026#34;来自理性的关心\u0026#34; xxx.edu.cn 但是qq邮箱通过这个发件人是发不出去的,要有spf验证,关于spf看这里。\n感谢renfei song的文章:spf 记录:原理、语法及配置方法简介\nqq邮箱会验证发件人是否伪造,比如验证ip和域名的权威性。\nqq邮箱这里藏得很深,也许是我太笨,找了三个小时才找到。在这里,他域互通,您需要先填入你的域名,域名最好rdns到ip地址,因为我解析了,有兴趣您可以试一试,最重要的是cloudflare控制台中的txt验证。您需要按照上面他域互通的引导。\n您最好在qq邮箱帮助中心查看关于spf的介绍。特别是具体的报错代码。\n您需要学会查看postfix的log,先安装\nsudo apt-get install postfix #安装postfix systemctl status postfix #运行以下命令来检查postfix服务是否正在运行 sudo systemctl start postfix #如果服务未运行,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它 sudo vim /etc/postfix/main.cf #检查主配置文件 sudo tail -f /var/log/mail.log #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postfix的日志文件: #配置主机名和域名:在配置postfix之前,您需要确保您的主机名和域名设置正确。您可以通过编辑/etc/hostname文件来设置主机名,以及编辑/etc/hosts文件来添加主机名和ip地址的映射。 #配置postfix主配置文件:postfix的主配置文件位于/etc/postfix/main.cf。您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此文件进行编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置选项: # myhostname:设置您的主机名。 # mydomain:设置您的域名。 # myorigin:设置邮件的发件人地址的默认域名。 # mydestination:设置本地邮件传递的目标域名。 # mynetworks:设置允许发送邮件的网络地址范围。 # relayhost:如果您希望将邮件转发到其他smtp服务器,则可以设置此选项。 中间可能还有一步,参考了书三四的文章:mailx通过smtp登录qq邮箱发送邮件。\n您可以修改发件人的别名。\nsender_canonical_maps = hash:/etc/postfix/sender_canonical # 首先在/etc/postfix/main.cf 末尾添加这一段 sudo vim /etc/postfix/sender_canonical # 进行编辑 root@matrixcore love #将主机名替换为love,发件人显示love@matrixcore.top sudo postmap /etc/postfix/sender_canonical #提交更改 sudo postfix reload # 重启postfix 如果您要使用qq邮箱+微信提醒服务,请注意您必须配置好spf验证。\n不然日志报错:550 spf check failed.\n您需要设置好发件人的地址,不然报错550 invalid sender address.\n您需要通过log判断问题的原因,结合qq邮箱的帮助中心进行排故。\n最后验证完毕之后,在crontab配置。\n00 22 * * 5 echo \u0026#34;狗命要紧,控制欲望,注意身体\u0026#34; | mail -s \u0026#34;来自理性的关心\u0026#34; xxx@qq.com # 周五发送提醒邮件。 最后的最后检查您的垃圾箱。\n总结 再不睡要寄了,我草。且看且珍惜了。\n","date":"2023-12-1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pleasure-management/","summary":"使用jellyfin+crontab+mailx+postfix+QQ邮箱+微信提醒实现快感的时间调度","title":"[狗命要紧] jellyfin+crontab+mailx快感管理"},{"content":"前言 昨天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早上大概 8,9 点起床,然后出门打了水,吃完早饭,回到宿舍刷 bilibili,大概看了几个视频,然后 11 点多,宿舍四个小伙伴外出食一顿告别餐了。 走出地铁,走进商场,然后开始逛逛,我对逛街并无很大兴趣,唉,或许我很难享受到生活本身的乐趣了,我只觉得商场很嘈杂,音乐和广告让我心烦,各种色彩的冲击让我眼花缭乱,在店门口,正是饭点,很多顾客都在排队,陆续逛了几家,都需要等待十几桌或者几十桌。 最后去食了大盘鸡,从味道上而言,我认为味道还可以,但是价格肯定不菲。 从地铁赶回学校之后,实在是困得不行,因为正好是 13:00 才吃上的午饭,正好是睡觉的点,导致生物钟后移了,下午一觉睡到四点多吧,然后打了一晚上饥荒,九点多食完打包的面条,然后就准备睡了,但,一直到凌晨多才睡着,在学校的作息真早不了。 今天大概七点多起床,然后出门吃早饭,去图书馆收拾东西,去理发,打包行李,计划路线,中午 12:30 左右出发。\n正文 为什么要选择外出实习呢,放假在家或者在学校休息不好嘛?\n为什么选择实习 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提起每次回家的惨痛经历,学习效率低到离谱,各种吃喝玩乐,而能力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提升,过得很迷茫。 今年的暑假留校了,本来是准备考研的,后来因为其他的规划放弃了,这个暑假给我带来的提升很多。帮我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 首先至少是把高数基础一轮复习玩了,最主要的是学习方法的变革,开始尝试建设自己独立的博客,搭建一个知识体系,之前我一直是在 qq 空间上写作,但是 qq 空间提供的检索效果有限,而且因为使用频率的降低,我开始转向自媒体,尝试过公众号,bilibili,都各有优缺点,公众号上传文章很麻烦,且需要排版,我觉得形式大于内容,不像是日常唠嗑那样,可以随便写写,(我对写作环境需求很高),而且公众号是会推送给用户的,我当然不喜欢这种“主动打扰”,我觉得我写文章,主要还是总结自己的生活,然后,有缘就会相遇。然后 bilibili 我最开始也是很喜欢的,但缺点也很明显,bilibili 娱乐性质过于浓厚,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我希望找个清净的地方,于是开始在四月份运营博客。\n在七月份的时候,因为也是一个人自主学习,会遇到很多困惑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情绪\u0026amp;生活,所以我才会产生放假恐惧症。那个时候,博客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还不懂什么是 cdn,如何优化图片速率。也不知道更好地整理。 但是经过一个暑假的摸索之后,基本上打通了这个闭环逻辑,也完成了技术上的成功实现,从 marginnote+obsidian+notion+notionnext,实现了知识的学习和存储的好的方案。当然现在我还没有很好地发挥这套体系的作用。 由于我突然调转了人生的方向,在发现自己能力不足,还需要提升之后,我还是决定在九月份选择求职,那段时间也是很迷惑的阶段,不知道未来要面对什么,但我还是这么去做了,考虑再三还是签了三方,在完成工训+课设+理论考试之后,现在我来到了这里——实习前夕的小旅馆。 我需要再次面对我所害怕的东西,也就是我需要重新思考这段长长的假期应该如何利用。 实习对我来讲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目标,从一个小蘑菇慢慢历练,总之,我需要跨过这个坎,步入二十岁的第二个阶段。\n最小稳定系统 外出最费时的一件事情就是打包行李。我一开始想得太乐观了,以为我的生活已经很简单了,但没想到在实际整理行李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问题,东西真的很多,为此我还特地在 obsidian 上记录了一下。\n换洗衣物类 袜子三双,裤衩四条,毛线衣三条,外裤两条,睡衣一套,衣架八只,运动鞋三双,拖鞋一双\n洗浴 盆两个,牙膏牙刷各一只,洗漱杯一只,小毛巾两条,长毛巾一条,浴花一个,沐浴露,洗发露各一个,洁面乳一个\n日常用品 口罩 100+,酒精湿巾一包,雨伞一个,纸巾两包,电脑\u0026amp;充电器,鼠标,ipad,有线无线耳机,电宝,手机\u0026amp;充电器,瑞士卷 5 包,剃须刀一盒,鲁班猫+fpga 开发版化整为零,耳塞一对\n收完这些东西,我的包包已经是满负荷的状态了,背着这些几十公斤的行李出门真不好受。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省略的地方,因为我平常很少出去,在学校待久了也很懒,所以对各种物品需求很多。其实我觉得物资还可以更加轻巧一些。本来野火的开发板和鲁班猫已经带不了,于是我干脆直接找个袋子装起来带走了,技术不能落下。\n之后简单的规划 刚才看了 up 主:糖果果的未来要发光的一个视频,“30 岁的觉醒”,这个视频我觉得还是很棒的,主要涉及到主题,大概是关于,快乐,自信,发展,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享受当下的心态,确实我发现我周围的同学都很努力,朝 7 晚 10,但我感觉这样很累,因为受过高中暗无天日的“熬日子”之后,这种抗性就越来越强了。对我而言,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很有限,所以也不会给自己提太高的要求,就是希望能保持一颗朴素的心,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之后我大概率,就要布如一个人的打工生活了,在这段日子里,我觉得我会体会到另一种有趣的生活,其中甘甜,都可以记录下来。\n总结 其实,写到这里,差不多已经写了 40 多分钟了,再写下去效果不好了,因为已经很累了。所以,早点休息。\n","date":"2023-12-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210/","summary":"实习对我来讲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目标,从一个小蘑菇慢慢历练,总之,我需要跨过这个坎,步入二十岁的第二个阶段。","title":"[寒假开端] 实习生活的入口"},{"content":"前言\u0026amp;更新 现在呆在去往北京南的火车上,乘着时间宽裕,再来写一写文章。 之前的几天,要么是为了准备课设,要么是为了准备考试,要么是考完的放纵和聚会,留给自己看书的时间和心境不多。 但是每一次坐车不一样,坐车是灵感迸发的阶段,身体虽然很累,但是灵魂在路上。 所以这一次,我想把简媜的《水问》这本书的一些动容之处再做一些简单的回顾。\n读简媜的文字是一种心灵的浸润和荡涤 2024-05-02 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这种东西叫做性格。性格的背后是一种感觉,往往因人而已。随着时间的年轮,吱呀吱呀地转,有些珍贵的东西,丢掉了再也找不回来,这种感觉,我叫做永恒。而走进简媜的世界,仿佛走进一座花园,唤起了孩童时的回忆,那时对自然充满感情,关心花的盛开,叶的生长,仿佛对世界有着很多的好奇。但是慢慢地,这种感觉在收敛,转而变成了一种单调,失神,惶恐,仿佛走进了永夜。这两三天的时间,重新看完了《水问》的第一辑《花诰》,我打算有时间的时候,按照专辑去梳理妙笔生花的语言,当然我也只能撷取部分,并加上自己的思考,不断优化,这既是在完成对自己的救赎仪式,也是在为干涸龟裂的土地,撒上甘霖。\n如何读和摘录文章 2024-05-18 这是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难点如下,如何全面的阅读和理解文章,如何在考虑著作权的前提下,合理地写自己的阅读感悟。基于如上考虑:在呈现和解读的同时,我会加上自己的思考,对必要的段落做出合理的引用,同时承诺博客呈现的内容不以任何方式(包括赞助、打赏、投放广告等)形式产生任何收益,仅仅作为爱好和分享阅读体会的公益平台。\n正文 这部分我打算就文章的一些段落进行一些回顾和写一些我自己的想法。\n人生路口的捕梦人 文学,是关于时光与记忆的一门艺术。成为作家,是回应缪思女神对我的“召唤”,写散文,则是我对文学知己的深情“呼唤”。\n💡 (在朱光潜先生《谈美》这部作品的 15 篇文章中有一篇,我可能没整理出来,所以刚才没找到,其中有一段讲的就是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我谈一谈自我的写作经验,应该还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语文老师会让我们写日记,其他的什么其他的作业我记不清了,但是日记和每日美文这两个作业是语文作业里面最重要的,即使到了初三时间很少,周末也需要完成两篇日记,而且每逢寒暑假,都有 1w 字的日记作业,其实我当时也不是很喜欢写作,每次都是堆到最后几天开始写,但写日记的习惯就这么积累下来了,而且在课上有个环节,就是老师会和我们分享同学日记中的优美的部分,我觉得这应该是潜移默化影响文学感性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对于写作的习惯也就是这么慢慢培养起来的,高中写议论文,当时我并不是很喜欢议论文,后来到了大学,大学主修工科专业,但对于文学的爱好也没有抛下。)\n每个散文家都是一个独自运行的星球,完整地呈现其人格特质、情感基调、思想气象、修养境界与人生历练。散文是同类相求、心心相印的奇特文体,隔水呼渡,舟子响应,一个声音呼唤另一个声音的神秘感应;从未有一种文体像散文一样,拥有强大的扩张力与感应力,能容纳作者与读者在文字的鸡尾酒会里交换人生经验,共享探索知识、体察社会、爬梳经验、思考生命奥义的轨迹与成果。作者与读者第一次纸上相见却像前世知己般相见恨晚,这是散文独有的共鸣,也是文学的天籁。\n💡 (我很喜欢这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生活中,遇到能写散文的小伙伴比较少,或许是我选的是工科专业,所以遇不到,所以每逢遇到爱好文学的小伙伴都是极其“稀有”的,文学不同于其他的问题,她更加自由,浪漫,洒脱,不需要遵循固定的格式,反应内心真实的写照,所以文学也许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确实最难得和珍贵的佳酿,在令人烦躁的环境中,获得片刻的安宁,这种安宁是来自于和作者之间思想的碰撞。)\n何等幸运,在读者朋友的陪伴下,我能一路从容地开发题材、探索人性、提炼感悟,数十年来未曾丢弃自我诺言,以纯粹之心面对创作,把微渺的生命当作墨条,慢慢在时间这块大砚上磨尽。文学就是文学自己,我已不理会文学存亡的争辩或追逐瞬息万变的风潮,愿意安静、沉潜、追寻,希望我的作品至少有一页能安慰未知时间里一个陌生的灵魂,若那时大寒,我的字里行间让他取了暖。那么,走在最后路程的我,可以抬头望天,与大化相视一笑。\n💡 (这一段我更加喜欢,因为纯粹太难了啊,我几乎静不下心来能去做我喜欢的事情,因为我需要按照生活的需要来完成我必要的生存物资的积累,慢慢地,文学就成了一种奢饰品,而在追逐各种目标的过程中,我已经没有余力再去安静地和自我对话,而你看这段话,如果能通过文字在治愈一个陌生的灵魂,我觉得这就是文字存在的最大意义,因为现在的各种节奏都在加速,致郁的因素愈来愈多,所以,大概还是能保留一些对于纯粹的追求吧。)\n我仍是学徒,十七岁启程去寻找文学的那份初心还未冷却。愿余生仍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捕捉人们在梦中藏着的对真善美之渴慕,化成文字,让春天多留一天、冬雪少了一吋。\n💡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创作和发现时间的敏锐感会很强,越到后面,人的整个精神状态越来越钝化,我是这么觉得的,现在我对于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抽象化,很难装得下对于美的思考,我也只是一个精神上的求索者)\n如水合水 这一篇是简媜的自序,在数年之后写下的感悟。\n💡 看到这段是非常有感慨的,年轻的时候,是生命中唯一被允许的风华岁月,那时候,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热情,尽管现在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n💡 我很羡慕,也很欣赏简媜的一点在于,她不仅有细腻敏锐的笔触,更善于整理和留存,我很多的东西都弄丢了,很多的记忆也回想不起来了,即使有,我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勇气去坚持呈现或者去做这样的事情,我还不习惯将真实的自己呈现于面前。\n💡 简媜对大海有一种深深的依赖与喜爱,这不仅是一种象征,可能更多地还包含了一种存在的方式。换而言之,如果我们也能找到这样的一种归宿,或者归属感的时候,或许我们也能有相似的感受。\nmatrixcore 说 我们正在慢慢跨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快不慢,但是有一点是,过去的时光很难再回来了,所以我说,每天的写作其实可以称作是“遗书”抑或者是“回忆录”。不管是一天当中美好的,难忘的,伤心的,其实记录下来,如果以后某一天突然想起,也许就可以去翻阅呢。\n总结 现在突然有点困了,毕竟,在路上,消耗的精力会更多,所以暂且先写到这里。\n","date":"2023-12-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0%B4%E9%97%AE-%E7%AE%80%E5%AA%9C/jianzhen-5/","summary":"希望我的作品至少有一页能安慰未知时间里一个陌生的灵魂,若那时大寒,我的字里行间让他取了暖。那么,走在最后路程的我,可以抬头望天,与大化相视一笑。","title":"[水问] 人生路口的捕梦人——简媜自述"},{"content":"更新 这里记录这篇文章的更新。\n重读后的感受 2024-04-23 买了简媜的《水问》《空灵》,原因如下:\n💡 #想法\n晚上我认为睡前最佳实践一定不是看电子设备,应该是看实体书,我虽然买实体书很少,但我决定入手简媜的《水问》,打算再读一遍。第一次读简媜的书就极为欣赏她的文笔,目前在读和需要整理的书都是大工程,«黄帝内经»«项塔兰»«水问»,我打算穿插着总结,bing 说我的高质量文章太少了,还是得催着我多写点读书笔记。但我还得想想怎么把时间利用好,我现在感觉自己还是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n今天回来,把之前整理的这篇文章,重新看了一下,写了几处读书笔记,我为什么会喜欢简媜的文字呢,其一是因为简媜的文字的包含对于大自然丰富的感受和体会,这种感觉天然地优美而活泼,唤起了我年轻时候的回忆;其二是因为书里的很多内容值得我思考。\n正文 今天不知不觉就把简媜的《水问》看完了,看完觉得挺有感慨的。《水问》这本书记录了简媜大学生活到毕业的这段心路历程。和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很像,虽然隔着几十年,但是好的文字读起来不会过时。知识,爱情,友情,自然,等诸多的主题,用轻灵的笔触呈现出瑰丽的画面。\n原文 总结 《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蕴藏在我心中,当经历过人生的数重悲剧之后,才能得到救赎。走进魔女的丹房,和魔鬼的契约支配着我们追逐无尽的欢愉,财富,声名,理想,当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得到,得到的同时又在失去。当我们回到自己的”第一页“时,我们永远年轻,可以赞叹自然的四季轮回,可以赞叹最纯粹的友谊,拥抱最纯粹的欢喜……很喜欢这句,生命是无限的惊喜,我用微笑与泪光送你。\n","date":"2023-12-0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0%B4%E9%97%AE-%E7%AE%80%E5%AA%9C/jianzhen-4/","summary":"《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蕴藏在我心中,当经历过人生的数重悲剧之后,才能得到救赎。走进魔女的丹房,和魔鬼的契约支配着我们追逐无尽的欢愉,财富,声名,理想,当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得到,得到的同时又在失去。当我们回到自己的”第一页“时,我们永远年轻,可以赞叹自然的四季轮回,可以赞叹最纯粹的友谊,拥抱最纯粹的欢喜……很喜欢这句,生命是无限的惊喜,我用微笑与泪光送你。","title":"[水问] 水经注——诀朋-简媜"},{"content":"前言 应该已经隔了一周的时间没去总结生活了,周五考试,趁着今天有空写一些回忆录。\n正文 这次的主题是适应生活,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n考试周的烦恼 每次到12月初,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并且很无趣,大概是因为冬天我的思想不够活跃。并且困在生活里头,在上一周的周一到周四,中午还会看看简嫃的书,整理整理,但是也没心思写读后感。\n然后周五上了一天的课,并且去做自动飞行控制的实验,进行matlab的仿真,使用simiulink搭建流程图,然后查看波形图,在做和写实验报告的时候真是感觉是苦差事一桩。\n周末放松了很久,把自动飞行控制的虚拟仿真做了之后,全在打饥荒。\n然后周一,也就离周五的考试越来越近了,才着手准备开始复习。\n今天周二,勉强看到第三章开始。\n为什么会感到无趣呢 我始终没想明白的一件事情,是为什么会感觉到生活很无趣呢,是因为学业的压力,还是生活的烦恼,还是其他的经历,实际上,仔细想来,不管怎么想,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一件一件的小事累积起来就会很烦躁。\n现在情绪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弱了,越来越厌倦这种单调乏味无趣的生活了。\n看样子生活是一团乱麻,与其思考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不如昏沉沉地睡去。\n然而总还是要苏醒的。看看十一月份做的规划,现在并没有很好地完成的,事情总是一茬接着一茬。情绪也因此被惯坏了。\n一些有趣的事情 最近在读简嫃的书,这当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简嫃的书,我觉得读起来很有意思。我现在觉得想要逃离世界和互联网,过量的信息和广告以及各种无聊的事情让我都觉得无处容身。\n考完试之后,需要把实验报告继续升华一下,需要更加具有逻辑性,实际上,我并不是很喜欢文书的写作,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按照要求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总觉得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从小我就很抗拒这些事情,然而这也是需要改的缺点,诚然任务可以囫囵过去,但是我行我素的习惯却会伴随一生。\n总结 这只是一篇划水的总结,昨天早上还在折腾鲁班猫,自己的能力还需要系统得提升,知识忘得快,学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人的惰性往往是很大的。\n","date":"2023-12-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205/","summary":"知识忘得快,学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容易,人的惰性往往是很大的。","title":"[心情小结] 适应生活"},{"content":"到那间小屋子去喝茶已经变成习惯。其实我并不渴,可我还是会进去倒半杯茶,伫立片刻。\n可能是关在笼子里的小黄丝雀吸引我吧!\n起初,还蛮喜欢听听鸟儿叫的,也许是自己心情太好的关系,怎么听,都觉得它们的声音充满雀跃与快乐的音符,我压根儿没注意到笼子。\n渐渐地,看小黄雀在笼里跳上跳下、跳前跳后地就是跳不出来,自己突然有空间狭迫之感,小黄雀的声音全变成无奈的控告。我有点不忍。\n人实在是很奇怪的东西!我想不出为什么要把鸟儿关在笼子里!喜欢听鸟叫?笼里的鸟比天空中的鸟叫得更飞扬?要不,放一盘录音带也可以,为什么一定要关在笼里?喜欢看鸟?买几张鸟的照片贴一贴,新潮点儿,放放录像带。喜欢喂鸟?把谷子撒在地上还不是一样。喜欢遛鸟?提个笼子去晃一晃不就得了,反正笼里有没有鸟儿没啥差别。喜欢吃鸟?那更不必大费周章自个儿去养了……总而言之,我有一百个理由反对把鸟关在笼子里。难道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占有欲”?唉!多傻,占有又怎样,还巴望死后它会到坟头去泣几声血吗?\n给予快乐,要以对方的需要为出发,而不是以自己认为的方式去给予,否则会变质为痛苦。养鸟的人难道不希望鸟儿健康、快乐?可是小黄丝雀在笼里快乐吗?\n大自然不会只顾让花朵绽放,草木生长,而忘了让音乐流传。我总认为,若能澄心净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n","date":"2023-11-2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0%B4%E9%97%AE-%E7%AE%80%E5%AA%9C/jianzhen-3/","summary":"大自然不会只顾让花朵绽放,草木生长,而忘了让音乐流传。我总认为,若能澄心净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title":"[水问] 聆听-简媜"},{"content":"常常惊讶于自己的“新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n那年,一大早起来便到傅园念英文。起先还兴致勃勃,真的念得朗朗有声。后来热劲弱了,卷着书,反翦双手,只是沿着喷水池一来一回地踱步,往往一个早上连一个生词都没背下来。 但我仍旧觉得充实,因为太多新鲜的想法都一股脑儿地跳出来。 起初,是那棵“橄榄树”,将我安排得紧紧的时间表一下打得湿烂,我从此脑子里把橄榄树列为每天必须拜访的对象之一,而且热情一直不减。其实,让我感兴趣的不是橄榄树,而是橄榄树上的橄榄。 后来,我实在无法忍受那些“压枝低”的翠绿小橄榄在我脑子里不时晃荡的诱惑,再加上听说有人一桶一桶地将六号馆附近的橄榄打下来恣意糟蹋,我恨得真是“咬牙切齿”。最后,“相思”得无法自拔,连黄昏也跑去傅园看看,看到树梢上的小橄榄,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还好尚未被那些不知珍惜的人糟蹋;忧的是,任凭自己踮起左脚或右脚,伸长右手或左手,仍旧无法“一亲芳泽”,小橄榄还是那么的“高不可攀”。有几次,甚至想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单独行动。只是,不管白天或晚上,傅园一直没有“冷清”过,而我又“胆小”过人,别说打草惊蛇,就连站在橄榄树下的勇气都没有。唉!只怪自己“道德意识”太强,终不能成就此等“美事”。 终于,贵人相助。那天我再度痴痴地散步到傅园,一举头,看见三五个小毛头,汗衫短裤,竹竿塑料袋,叽里呱啦地朝着橄榄树打得好不认真。我一看,先是愣住了,然后是怒,最后转怒为喜,真是天赐良机。赶忙过去和小哥儿们互相问好,看看收获情形,终于博得他们的“拔竿相助”,分我一杯羹。 我捧着十几颗橄榄,像捧着十几颗祖母绿玉石一般。几乎是跳着回寝室,兴奋地找出玻璃瓶,大致清洗一番。当我把洗过的橄榄放在书桌上吹干时,那晶莹的水珠几乎可以映出我眼里热切的希望,我有着从事探险一般奇妙的兴奋感,久久挥之不去。 而更奇妙的,我竟然想到要酿它们,这真是天外闯来的神思。这个遐想让我雀跃了起来,一会儿把橄榄挤进瓶里,一会儿又统统倒出来,简直比拥有十颗祖母绿更紧张。如果只是十颗玉石,倒又简单,保险柜一搁就没事了,偏偏是滑不溜丢的小橄榄,就像一群小精灵似的,才不会安安分分地挤在瓶里,它们会变,会把一个小瓶子变成一个小宇宙,它们不但有奇特的形状、气味,更会变出醉人的馨香,如果它们合作的话。我希望二旬之后,当我打开密封的瓶盖时,醉我的是一股神秘的迷香,而不是腐朽之气,这就是“酿”的功夫了。而我从来没有酿过,却冀望一只只鼓胀着风帆的青涩小船,变成一条条甘甜的轻舟,驶进我双唇的港湾。 我时时发痴在想,一点盐一点糖,会把饱绿的橄榄浸成何等模样?真是个神秘的小宇宙。我几次禁不住把玻璃瓶拿出来左右上下瞧一瞧,真是叹绝这浑然不可解的玄机。 开瓶那一天,我简直像在拆上天送我的礼物一般。那股紧张、悬疑、急于想知道究竟的心情,真如张满的弓。一声轻快有力的吆喝,瓶盖倏地迸开,一股甜润带酒的柔香,轻轻地散在鼻息之间,令人忍不住闭着眼,深深地吸一口,如酒暖流遍全身,一时半醉起来。 原本硬挺的橄榄,浸得软皱皱一身,甘中带有七分柔酸三分酒意,含在嘴里,便会有意无意地从喉间刺滑而过,分不出是甘、是酸、是酒,却觉得又甘、又酸、又酒,妙在一刹那。 橄榄吃完了,连暖暖的汁也一滴不剩。自己却又心痴起来,觉得人间万物真是奇妙,可以是最涩苦的东西,也可以是最甘香的东西;极涩处即是极甘处,仿如一体之两面,互为表里。于是我在想,是否人事世情亦是如此,极不幸处,可能是极幸的转机;极痛苦的,也可能是极乐的……那么人间不是“绝对”的种种存有,而是相对的双方必会同时存在的显现。我们常常执于一偏之见,把心灵之眼的焦距,调在某种类型的事物上,于是我们的心版上,久而久之,便只能容下特定类型的事物,逐渐失去涵摄的能力,我们的心灵之眼,亦失去了能远能近、能上能下的弹性视野了。 幸与不幸,美与丑,可以是同义复词,看自己有没有“酿”的功夫了,就如硬涩的橄榄变成甘美的蜜饯。 一粒沙,是丑的;对蚌而言,肉里嵌进一粒沙,是不幸的。而珍珠是美的,带珠的蚌更是身价百倍。海蚌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生活如浩瀚汪洋,人潮起落之中,我们难免会撞礁搁浅,会掉进诡谲的漩涡,会困在迷洞,会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苦不堪言……无论如何,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 从一颗颗的橄榄,我学会一个“酿”字,从这个“酿”字,我领悟到如何去面对生活,甚至是人生。生活,是门高妙深奥的学问,我只是门外的拾穗者,那么有什么极辛酸苦涩的东西都赐给我吧!卷高双袖,让我来酿!\n","date":"2023-11-2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0%B4%E9%97%AE-%E7%AE%80%E5%AA%9C/jianzhen-2/","summary":"从一颗颗的橄榄,我学会一个“酿”字,从这个“酿”字,我领悟到如何去面对生活,甚至是人生。","title":"[水问] 我来酿——生活细笔之五-简媜"},{"content":"我不是个画家,但撷取美的片刻是我的心愿。\n我不是个作家,但记录每一次的感动是我的习惯。\n仔细想想,生活的本身即是书、即是画。也许前一刻,我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而下一刻,却又变成书中主角、画中人物了。更有可能,我们同时既是读者,又是主角。\n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随意地浏览过去,便断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袭昨日,只是公式化的食衣住行罢了。阅读,不仅是认识符号而已,更要懂得符号所传递的内涵;而观画,也不只是五彩缤纷的调配,细细想来,画中原是有画。\n我是个小人物,只希望自己别那么匆忙,希望能够静下来,老老实实地把生活一本一幅慢慢地看,用我的心细细品尝,并把愉美的刹那、感动的心情,一字一句、勤劳不倦地做成生活之细笔。\n于是,处处美丽。\n","date":"2023-11-2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0%B4%E9%97%AE-%E7%AE%80%E5%AA%9C/jianzhen-1/","summary":"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title":"[水问] 生活细笔小引-简媜"},{"content":"今天主要对如何使用多种设备,进行配合学习,做一个简单的讨论。\n我发现,每次我都会把电脑,平板,手机三个设备同时背过去到图书馆。事实上,一天我只需要使用电脑,平板却几乎没有被用到。\n而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保持学习的专注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反而我觉得使用平板,使用pencil的时候对知识吸收得会更好,而且我喜欢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趴在地上,就着番茄钟和音乐,看着自己的喜欢的内容。\n但是像有一些工作,我还是需要电脑就行配合的,比如批量的文档的的整理,从magrinnote梳理到obsidian再到notion,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完成图片的裁剪和压缩。或者通过终端为我增添新的音乐灵感,还是剪视频上传到bilibili。这个时候我就需要用到电脑。\n学习的时候应该使用最称手的设备。在整理的时候就应该使用最适合整理的设备。\n每个设备在于其特性,熟练使用这些特性,才能让肩上不再那么累赘。\n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想我应该先把宿舍的狭小桌子收拾一下。应该将其布置成适合学习的样子。同时尽量让每件物品找到适合自己的归属。\n然后使用模块化的思想,为每块不同的区域赋予其独特的价值。比如橱柜旁的桌子用来安放衣服或者杂物,床上桌用来安置电脑和书籍还有笔。\n我所希望的,是每一个模块都尽可能干练和简约。\n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生活和许多意想不到的干扰。\n为不同的任务进行拆分,比如我需要学习fpga,我希望先通过marginnote初步学习其基本的知识,然后学习视频,进行实操。同时我还需要学习德语,通过电脑先摘录网页,然后对照视频进行学习,然后进行联系。\n这个时候我应该先把使用到电脑的类别进行更好的归类。把使用到平板的类别进行归类。\n事实上,在这方面我做得很不好,而且,我总会产生很多的偏差感,目前我还有很多bug没有很好地被修复。\n另外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我并不能很好地执行我预设的安排。要么就是由于预设被干扰,就不就是内心抗拒这件事情,事实上,我觉得不同的时间的心境在做不同的事情时候的效果也不一样。\n比如在饭点的前后一个小时的效率都不会很高,而在一些比较轻松的时光,比如现在,听着歌曲,写着总结,内心则更为安静。仿佛这段时间就应该这么做一样。\n如果我们能把每段时间的最佳优势发挥出来,也许生活就没有那么苦涩了。抱怨和放纵并不能解决问题,耐心思考才是。即使我们失败了很多次,但是时间似乎总是给了我们很多的宽容。\n同样,我们并不一定要按照社会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事实上人生并不是模板,应该让每个日子的内心都觉得恬淡,这样的日子我觉得,会适合我。\n","date":"2023-11-2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17/","summary":"如果我们能把每段时间的最佳优势发挥出来,也许生活就没有那么苦涩了。","title":"[物尽其善] 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伙伴"},{"content":"前言 我希望写作能成为一件不用动脑经的活,今天已经很晚了,而且周末的兴致总是很低,而且现在脑子有点晕晕的。很奇怪,我也不知道一天天在忙什么,为的是什么,只觉得一天捱过一天。今天食晚餐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取完显示屏,从食堂门口骑自行车过的时候,碰巧三个哥们走得又快,我左侧的骑自行车的哥们转弯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我车前了,好在我是慢悠悠地骑的,但是吧,这个晚上,又冷光线还暗,校园里,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的。我觉得没什么意思,而且今天到的野火的mipi屏幕,接上linux卡片电脑不能显示,查了一下,必须要先用串口,或者接上hdmi屏幕调一下参数才能正常显示,晕。\n正文 今天主要写一写我的一起奇怪的发现,我发现呢,男孩子和女孩子呢,在二十多岁,都要经历这个年龄的转变,从大学走出去,过一种独立的生活。\n我发现欲望在膨胀,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心灵的呼应,我发现我更加在意表面工作是否到位,而很难静下心去学一学东西,很奇怪。\n诚然,美丽的外表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空虚的内心,就像饥饿的人在看到美味的食物一样,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空虚和失落。这种紧张感,危机感,陌生感,害怕感,我想是消不掉的。\n我就像迁徙的动物一样,我在找我需要的养分,我搭建了音乐馆,朋友圈,博客,阅读书籍,分享观点,为此,我依然觉得自己生活得像小老鼠一样,躲在洞里,瑟瑟发抖。\n很幸运,我读到了简嫃的文字,如果什么时候有空,我更愿意把我所遇到的有感触的句子给整理出来,然后思考思考。\n我记得前些年还有很多不错的电视节目,比如《朗读者》,《经典咏流传》之类的节目,现在读书反倒成了奢饰品。\n没什么时间了,我分享一段晚上读到的一些文字吧。\n月碑(简嫃)(节选)\n我于是设想有一位清楚明白的最高存有,正以无限的慈爱听我告诉。我将头枕在双膝上,用手紧紧环缩着,在我整个思考存在的命题的过程,这的确是最卑微的姿势,也正是我此刻对自我存在的结论。我开始一层一层剥去从小至大加诸自己身上所谓存在的意义——我发觉那都是别人的想法经由学习的方式堆积在我身上而已。如果我将之还原、丢弃,我便一无所有,只是行的尸走的肉,这对我是极大的打击,我无法忍受我的生命只是一本空白日记!我开始放弃所有的语言,完全以意的速度去重新组织整个宇宙,并企图去发现是谁让我存在?且我存在的意义为何?最终,我浅薄的智慧无法负荷如此庞大的思索而不得不宣告绝望,我不得不设想一位智慧的最高善,他是无时不刻地充塞于我的行止之中,他是我的面目、我的指引、我的牧者,我于困蹇之时,可以自由地呼唤他,而他总是慈爱地听取我的怨诉,于是,我便可以安心地疲惫入睡,把一切一切的百思不解推给他。我的疲惫缓缓地在称颂诗篇之中得到慰藉,当我决定放弃所有追问存在命题的努力,即将以他为我最终的答案时,我突然挣扎了,有一股蛰伏的意志猛然窜起,做全力的反抗,苛责自己怎能在疲惫状态匆匆伏首称命,并尽我智识的能力开始诘问上天的全知全能,在一连串辩证的激战之中,我对于他的存有的信心感到冷却,我感到他不能安慰我那形而上的饥渴,我感到他不是最后的目的,我感到他无法解答我为谁而生为何而生的困惑!也不能交代我所经历过的现实世界的一切。我不必推翻他的存在,也不想神化他的可能性,在我冷然的跋涉过程,他也许是一位指路的朋友,且仅仅是朋友,但他不是最后的路,不是最后的答案。我开始长途向更黝黑幽深的思路匍匐,但宇宙的洪荒惊吓了我,我无助地哀号,不能举步,我想我是迷了途,我感觉到一种天之将坠地之将裂的恐慌,我想求救,但生之旷野渺无人烟,我感觉到我在沦陷,溺于一种墨黑色的危险之中……我虽未有能力解开生之死结,但年少的我已然窥知生命的存在是绝对的孤独!当我悠悠抬起头望见傅园的月色,我不免痛哭。\n于是,我热恋创作。啊!不是我在写,是那些思想的精灵永无休止地冲撞我的脑门,它们向我要求更宽阔的天空,它们向往生之飞扬跋扈。我感受到脑海内的波涛已然汹涌,亦发现体内的喜悦即将爆破……我需要一摞一摞的稿纸、一支又一支的笔。我说:众人请退下,日夜请暂停,寝食休止,我为了记录生之困厄与死之纯洁不得不写。于是,在假期的宿舍里,品尝那份冷冷清清,转译思维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共鸣。我看到笔的血管内血液急遽低降而输入稿纸的田。稿纸上蛮草丛生亦有幽兰百合,我看到活的精灵、死的精灵占据着遍野。而我乃鲲之大化而为鹏,抟扶摇而直上九万里不知有天,我的灵魂得到最曼妙的舒放,回到真正的喜怒哀乐里且食髓知味。啊!我愿意就这样浸润于想象的天空让身心两相忘,更愿意把这种惊喜散播给与我共同呼吸着的世人,让他们的灵魂也乘风逍遥!我遂迫不及待地拿起干净的稿纸,将那些鲜活伶俐的思维之精灵迁于其上,命它们展现最深奥的意义、经营最美丽的队伍,于是,当我满意地指挥一个句点站到最末的位置时,已是三天三夜之后,窗外正刮着台风。\n总结 有时候我觉得学文学吧,估计要比学理科痛苦,文学吧,这个东西看多了就容易怀疑人生,但是有时候,我又觉得没有书看,生活少了很多调料,简嫃的文字很有特点,读起来,很有诗的节奏,而且对于世界的观察和体会细致入微。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我认为她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她的笔下有我失去找不回的东西。\n如果我是一个创作者,当然我也有写博客的习惯,但我决计写不出这种富有独特色彩的文字,我的内心是贫瘠的,蜷缩在我所熟知的角落,我没有能力和心愿去用文字像放大镜一样去记录这种独特的感受,为此我时常赞叹这种梦幻般的笔触。\n嗯,上面两段是我在朋友圈留下的评论,就当作总结吧。\n","date":"2023-11-2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25/","summary":"我发现欲望在膨胀,但我并没有感觉到心灵的呼应,我发现我更加在意表面工作是否到位,很难静下心去学一学东西,很奇怪。","title":"[纯真年代] prettyshell背后的泛物化"},{"content":"前言 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我们总是要在维持关系上花到很多的时间,如果再忙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几乎就没什么时间留给自己学习提升了。\n“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再因为大环境,学业,情绪等一些问题,我估计人生就没什么盼头了。\n但是真的就没有什么解救办法了吗,应该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知识等海洋里去。不断去提升自己的工作流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n因为只有自己的能力足够了之后,才有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去帮助别人。\n正文 什么是重点,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专注度,如何才能让自己自律,如何避免孤独。这些都是要非常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随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要面对的挑战也更加多。\n专注度 专注度我认为是学习的基础,要尽可能,寻找到有利于自己提升的信息,我觉得可以把信息分为三个层次,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实现对信息的层层过滤,因为人不可能脱离信息,但是又不能沉浸于信息。\n在我之前介绍的关于reeder的文章中,有兴趣也可以去看一看,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就是过度地追求工具理性,无限希望提升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但是实际上最普通的工具就能实现最简单的效果。\n比如闹钟就可以提醒要做什么样的事情。\n这是在阅读鸦鸦的说说的时候带来的灵感。 还有一种心态,也是我最近遇到的,就是,有了这么牛逼的工具之后,好了,开始吃灰了,有的时候,就非常在意博客的速度,现在有了cdn加速之后,反而觉得开始有些自我欣赏了,就是没有创作的动力,满足于现状。\n实际上对于创作者而言,我认为博客最主要的还不是给自己看的,因为博客只是想法的存储和输出,这些东西所能带来的新的东西是比较少的,往往就是把积攒在脑海里的一些发现给写出来。\n然后我看了一下我的番茄钟的打卡记录,呈现山峰状,正态分布,哈哈。\n其实,习惯这个东西,培养起来容易,丢掉也会变得很容易,这个十一月,整个人是比较颓废的,这个月也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自我提升,前半个月忙着实习,周末又像个废物一样躺在床上起不来。后半个月忙着课设,完全就像盲人摸象式的学习。所以生活质量偏低,而且最近因为忙着这些工作,也没花多少时间在锻炼上,或者说,几乎就没有时间锻炼,也不愿意锻炼,但我觉得虽然天气变冷,但最好还是能保持室内健身的习惯。\n自律和孤独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只能说,人生中遇到的贵人是一生中都会觉得非常幸福的事情,当然有好也有坏。\n就我而言,我相信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会相差很多,那么差在哪里呢,我觉得是环境和思维,从前我初中有一段时间在同学家写作业,顺便帮忙辅导,那段时间我觉得很有意思,学习的劲头很足。\n后来初三和高中,整天沉迷游戏,当然不是我愿意沉迷游戏,而是那种痛苦和孤独只能用游戏缓解,就像癌症晚期的病人,那段时间可能还有一点轻微的抑郁,当然不易察觉。\n这就是教育资源和环境所导致的结果,如果你永远得不到正向的激励,看不到希望,人的生命动力会很弱的。\n当然,我也很感谢那段牛马时光,要不是被狠狠丢到谷底,我才不会体会到生活是有多么不容易。\n但是,现在我觉得,我想按照我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我想要的生活,我自我感觉自己虽然很笨,但终归还没有陷入绝望的境地。曾经和现在还有很多人热诚地帮助过我,助我渡过难关,本质上我不是一个很狭隘的人,我希望按照我的内心,公平地去回馈。所以有时候会感觉,在这社会上善良成了一种罪恶,这让我觉得很惶恐。\n自律和孤独这个话题,我觉得自律应该是主动地,发自内心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和热爱的生活,而不应该背负太多的包袱,比如我一定要找到多好多好的工作,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样以太多外在的标准驱动自己,这种热情的火苗终将熄灭。\n至于孤独的话题,我觉得在合适的环境下,永远不会孤独,有人问,你这句话不是在放屁吗,要有合适的环境,我天天乐呵,实则不然,我觉得孤独一定是有特定的诱发条件的,要不就是掉到了回忆里,要不就是受了什么刺激,正常情况下,在自己待习惯的环境中,工作时根本不会觉得很孤独,因为有很多事情在做,根本不会想到孤独。\n但也正因为,有超出上述我所阐述的条件时,孤独如约而至,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主动的心理干预,或许就是拼人品的时候,或者看自己超前校正的能力了呢。\n广阔世界 你说少平为什么不愿意呆在村里和哥哥一起开厂子,我觉得除了他自己的倔强以外,他还有他的生活和理想。\n这种独立的思想,我觉得不仅仅是寻常理解中的,没有人情味什么什么的,我觉得还有对自己认知的超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真正完成在社会生存的闭环。\n阿浩对我说,没想到这么快啊,你就要变成一个大人了,在这个社会上独自生存了。\n对我来说,我并没有很强的物质欲望,最多的消费就是盘一盘linux小电脑,学一学fpga,衣服三套就够,饭在吃饱的基础上尽量营养均衡,我最大的快乐来源,其实本质上也并不是来自人际交往,而是创作和写作,这也是我在穿过“黑暗隧道”所产生的盔甲,其次我觉得快乐在于找到相似的灵魂,当然我也知道感情最容易伤人了,所以保持距离感和尊重也是必须的。\n我很喜欢古代的信件,或者现在发邮件的方式去聊天,因为时间本身就可以带来很多的魅力,有时候微信一发,啥也不记得,但是邮件却可以记很久。\n广阔世界意味对现在生活的超越,意味着一种新的扬弃,走出象牙塔,要学会新的学习和相处逻辑。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也意味着更自由的时间和更加独立的规划,同时希望保持住年轻人的这种热情。\n当然我不会买车买房,我喜欢在路上,自行车更适合我,正如前文所言,我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现代农业化的思维,买房我可能就不快乐了,用后半辈子去赌一切可能,不太值得。\n另外对于家庭和爱情,我觉得也希望用一种更加包容的态度,十年之约,一切才刚刚开始,人的思维一年一年的变,十年之中,十年之后我也不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希望能留出时间去学习这里的前置知识,因为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不包含这些知识。我感觉我就像飞向太空的火箭,就要和推进器分离一样,我的父母已经把我托到了很高的高度,他们所能给我的已经够多了。剩下的路我要自己探索了。\n总结 我讲了很多的空话,废话,当然,这些话并不完全一无是处,因为在科技和生活之间并不完全是割裂的,处理很多科技类的问题也需要很多发散的灵感,想出一些解决办法,这里我推荐莫扎特的音乐,非常不错,虽然,刚开始听,没什么意思,但是作为背景音乐,非常自然和愉悦,c大调第41号交响曲和g小调第40号交响曲也都是不错的。好了,我要去进行下面的任务了,今天先到这里。\n","date":"2023-11-2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24/","summary":"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知识等海洋里去。不断去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title":"[再谈心情] 在时间里享受生活"},{"content":"前言 这是《谈美》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节了,上次整理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一个半月之前,我真的会谢,看来读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归档之后,估计再次回顾这本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但是记录在博客当中之后,所想即所得,我现在去qq空间翻一篇从前的旧说说就比较困难,现在用博客分类之后,速度就会快很多了。\n正文 总结 在这本书的结尾,朱光潜先生再一次回顾了在开篇所提出的艺术和人生之间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艺术和人生之间存在距离,但是艺术和人生之间还是相通的,离开艺术,人生会少很多乐趣。\n这个思想其实还是蛮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接触到美学相关的内容,甚至很多时候还在审丑。\n其实我觉得读一首好诗,也许给人的体验更加不一样呢。\n这里有一段话我很喜欢。\n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n当然,我觉得可能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太一样,适合自己就好。\n这里朱光潜先生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境界,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完美,能够流露至性深情,能够风行水上,自然成纹。\n这里还有一个观念,非常耐人寻味,朱光潜先生说,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我不是很能完全理解,但是或许有几分道理呢。\n我们且看这样一段话。\n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n朱光潜先生希望生活是一种严肃的美学,我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红楼梦》,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曹公感慨:\n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n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n我觉得有相通之处。像我创作,我其实还是以一种比较随意的态度去创作的,所以也许我能成为作家,但很难在科学领域更进一步呢。我其实对待生活也没那么认真,我现在还是觉得怎么开心怎么来的。\n所以我也许很难成为一个艺术家。\n在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同样耐人寻味。\n“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何以看成“至高的善”呢?这个问题涉及西\n方哲人对于神的观念。\n其实不仅仅是西方哲学,在《道德经》中,老子就已经很重视无用之用了,无为而治,至今仍然是很难理解的概念,包括老子提出的,自然。中医理论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n最后朱光潜先生的呼吁,我觉得挺好的,你说,我们为生活这么忙忙碌碌,图什么呢,还是在害怕什么呢,意外避无可避,当然我现在之所以出此狂妄之言,确实还是因为没被社会毒打过,体会不到生活的压力。\n但我觉得,其实我们苦苦追寻的,或许只是观念上浅浅的改变,以及一句善意的提点呢!\n","date":"2023-11-2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B0%88%E7%BE%8E-%E6%9C%B1%E5%85%89%E6%BD%9C/beauty15/","summary":"或许我们苦苦追寻的,只是观念上浅浅的改变,以及一句善意的提点呢!","title":"[谈美]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content":"前言 前几日读完了朱光潜先生写的《谈美》,但是整理的进程往往一拖再拖,现在无聊的时候总喜欢去刷视频,读书静不下心来,更不谈静下心来去学习更加枯燥并且专业的知识了。今天乘着空闲的时间,把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进行归档。\n正文 总结 在这篇文章当中,朱光潜先生分析了天才和灵感之间的关系,灵感的三个特征:突如其来,不由自主,突如其去,要这么说,灵感也只是也只是一种感受,和爱情的体验无太多的分别。\n朱光潜先生把灵感指向了潜意识的研究,可能灵感是潜意识的特殊收获,其中有些话是非常有趣的。\n人只要留心,处处是学问,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他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n我觉得这些话还是蛮有道理的,就比如你喜欢一个人,如果恰好她不在,这种感觉大多数是放在潜意识当中运作,在某一个时刻突然会想念起来。\n鱼跃鸢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n这段话我也很喜欢,这就像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一样,可能读的时候当初没有感觉,但是当你在写作的时候,这些思绪就会涌现出来。\n写到这里我想起简嫃的文字,我有一句话记得很深。\n我将自己摊成稿纸,让岁月前来点苔。\n_——简媜《私房书》_ 以前读到过,一直很喜欢,下次有机会去读一读简嫃的作品。\n","date":"2023-11-2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B0%88%E7%BE%8E-%E6%9C%B1%E5%85%89%E6%BD%9C/beauty14/","summary":"鱼跃鸢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title":"[谈美]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朱光潜)"},{"content":"前言 有时候待久了就会犯迷糊,失去动力,情绪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n今天来分享一下关于鲁班猫的一些小百科。鲁班猫是对标树莓派,香橙派的linux卡片电脑。通过对linux卡片电脑的学习,我们可以对操纵系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n对内核的启动过程,网络的配置,如何使用命令行来查看相关的信息,因为我们平时操作电脑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图形化界面中进行操作的,而我们购买的服务器,也是无需我们去了解如何配置网络和ip的,也是直接提供好的给我们。\nlinux卡片电脑可以用来学习嵌入式开发,可以用来对接项目,当然,在这前提下,是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n我觉得学习知识,需要一种好的心态,但凡内心不够宁静,绝对是在浪费时间而毫无成效,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开摆的时候的自己。\n正文 关于鲁班猫的详细介绍可以查看文档,静态的文档,视频。\n鲁班猫连接网络的方式很多,以太网口,wi-fi模块,pcie,usb。\n前置知识 通过ping命令检测网络连接是否通畅。\n#ping命令 sudo ping + ip地址 sudo ping xxx.com #查看ip ifconfig 设备如果想要连接互联网就需要获取ip,那这个ip就是可以对应设备的名字,然后局域网的设备就可以通过ip进行沟通,我们使用ssh连接远程服务器也是这个原理。鲁班猫可以通过网线进行网络的接入。\n无线连接 可通过usb网卡或者pcie网卡。\n命令行图形化的连接方式,移到 active a connection 按 enter键,然后选择wifi,按住enter进行连接。 sudo nmtui 命令行连接 nmcli dev wifi list # 列出可用的wifi接入点, list可以省略 sudo nmcli dev wifi list # 连接热点ppp, 连接成功后,就会自动生成配置文件,以后要再连接,可以使用nmcli connectio up myssid命令了 sudo nmcli dev wifi connect ppp password \u0026#39;00000000\u0026#39; ifname wlan0 #如果连接成功后,下次想再连接,就可以使用 sudo nmcli dev wifi connect ppp #更多nmcli的命令可以使用来查看 nmcli help nmcli object help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nmcli命令。\n桌面端连接是我们熟用的办法。 usb网络共享 可以采用手机或者电脑进行网络共享。当然我现在还没试过,之后再看看,可以先阅读手册的理论部分。\n配置静态ip 刚刚阅读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介绍生活中的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设计到mac地址,ip地址,路由器,交换机等概念的讲解,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n为什么要配置静态ip,如果需要涉及到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ssh连接,就希望ip地址是固定的。\n一种办法是需要有路由器的控制权,在路由器的面板上进行静态ip的配置。\n另一种方式是在板卡上进行静态ip的设置。\n一般会先设置为自动分配的ip地址,同时进行ping命令查看该ip地址是否被使用,然后在图形化界面进行静态ip和dns服务器的设置。\n或者使用命令行进行静态ip的配置。先使用ifconfig查看网络的连接情况,记住ip地址和掩码,然后使用route查看网关,使用nmtui进行配置。\n总结 简单从理论角度介绍了如何为鲁班猫设置静态ip。\n","date":"2023-11-2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B2%81%E7%8F%AD%E7%8C%AB/lubancat-16/","summary":"从理论角度介绍了如何为鲁班猫设置静态ip","title":"[静态网络] 为鲁班猫设置静态ip(理论)"},{"content":"前言 一般来说,每写一篇文章,我需要完成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对脑海里反复思考的事情进行归档,因为担负着这些事情,会让我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我需要把思绪放下来,所以如果是偏实操类的文章,一般可以直接跳过我写的前言。\n第一件事情,就是,昨晚上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觉得深入研究文学容易致郁,研究历史也是这样,没有强大的精神承受能力,恐怕会很痛苦。所以,虽然我很喜欢文学,喜欢历史,但是被伤过的次数也不少,初中读《红楼梦》半夜痛得睡不着,大一放暑假追《红楼梦》电视剧,刷到半夜两点给我难受得睡不着。其次看《平凡的世界》也是这样,既让人难受又让人逃不走,还有《边城》。 第二件事情,就是,今天得出一个结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到 jack 的猫猫去了喵星的消息,我也很难受。不仅是人,世间的很多生灵都会经历成住坏空,这些个境界,人能在世界里善终,已经是很大的福分了,这需要很大的人生智慧。\n所以,被伤过,或许才会变得坚强,所以如果,觉得在文学里感受到的痛苦和无奈,就去学一门编程语言吧,用一种新的知识,打开新的世界和逃避一个过去的世界。javascript,c,verilog 都是很好的。\n正文 我们来介绍一个我喜欢的 hugo 的主题,在之前的文章中简单介绍过我和 hugo 之间的故事,当时我正处在探索博客的兴趣高峰期,通过 1panel 安装了 wordpress 和 halo,用过一段时间后,感觉 wordpress 略微有些卡顿,而 halo 开放的 api 不是很多,使得文章迁移存在困难。\n后来我又在各种知乎评论区徘徊良久,最终我被 hugo 所吸引了,因为 hugo 的标语就是,最快的引擎,我也认真对比了 hexo 和 hugo 的优缺点,最终决定开始尝试 hugo。\n尝试 hugo 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些坎坷。但这些都值得回忆。\n部署方案 最开始我是打算在 vps 上部署 hugo 的,惯性思维使得我认为部署 hugo 就像部署 wordpress 一样,但是在 nginx 这一步上我一直没弄明白,我不知道如何把 vps 的本地端口反向代理到 web 服务器上。\n后来最终我还是回到了 vercel,因为作为静态托管网站,vercel 可以说是为博主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更加简单的面板,强大的全球 cdn。 关于 hugo 我需要多介绍两点,在 vercel 中部署 hugo,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托管 public 文件夹,一种是采用 hugo 进行构建,前者不需要特别指定 vercel 的框架,后者需要指定 vercel 的框架为 hugo 且选定特定的版本,因为 vercel 默认使用旧版本会产生报错。选择两者都可以,可以去网上寻找相关的教程学习一下。\n然后我在 mac 上预装了 hugo 的环境。关于如何安装 hugo,可以进行 hugo 的官网开始操作。然后关于各个系统如何安装 hugo,知乎上也有介绍,可以尝试一下。\n本地安装 hugo 关于 mac 安装 hugo 要简单一些。\nbrew install hugo sudo port install hugo #两种方式都可以,选择其一就行 或者您也可以选择根据指导,从源代码进行搭建。关于 win 如何安装 hugo,您可以参考这篇文章。\n选择喜欢的 hugo 主题 我之前选择的是meme主题,我觉得非常简洁明快,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在安卓端加载的时候,菜单栏有的时候加载缓慢。\n然后我也看到一些很优秀的主题,比如neebee、mini主题。\n然后我今天主要想来推荐一下 virgo 主题,这里是简单的演示的视频。\n当时我遇到 virgo 的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惊艳,遂发了篇朋友圈介绍了一下,然后自己尝试部署了一下。\n内容创作与 virgo 的配置 virgo 大概分为精简版和完整版,可以去作者的博客,看一看主题的更新日志。\n关于内容创作,我主要是通过 notion 进行写作,然后通过elog-hugo的方式自动同步到 hugo 的。关于elog 的介绍,可以参照我前面的文章。\n然后 virgo 的主要的配置就是config.toml,作者在这里提供了说明,修改为自己的信息就好了。\n我主要补充一个点,就是关于搜索和导航界面 404 点问题,因为 hugo 读取页面是需要front-matter的,所以,你需要先创建存放搜索的目录\nhugo new search/index.md 然后在 index.md 里填入标头\n--- title: \u0026#34;search\u0026#34; draft: false --- 这样配置,本地的全局搜索才会生效,同理导航,归档页也是这样的原理。\n总结 这是我之前写的关于 virgo 的评价。\n💡 优点和提升\n感谢作者开发出的这款优秀主题\n优点:部署和响应速度较快\n支持全局搜索(yyds)\n提升:字体可能会有些拖慢网站整体速度\n本身 hugo 是静态网页的速度就很快,而且 virgo 又非常简洁美观,所以我觉得值得推荐给大家。\n","date":"2023-11-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hugo-virgo/","summary":"Hugo是静态网页的速度很快,virgo主题又非常简洁美观,值得推荐给大家。","title":"[主题推荐] 宝藏hugo-virgo"},{"content":"前言 伴随着闹钟响起的那一刻,今天又一次拉开了序幕,愉快地吃个早餐,去图书馆”上班打卡“。\n正文 这部分介绍两个小的灵感。\n生而浪漫 有一次和阿浩聊天,我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人的生日的,他说,在日历里进行标注就好了。我想,对哦,是这样的道理。\n回想起我自己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坦白来讲,我应该批评一下我自己,我不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好冰冷好冰冷的,我很难找到在朋友之间的乐趣。\n米哈里先生在著有的《心流》这本书中说过,人际交往也是能促成心流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想我的绝大部分的快乐源泉,都是来自逃到书中的世外桃源,而对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不得不说,我做得很不好。以前和父母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不和。\n今天要非常感谢好朋友,超越和阿辉在复习的百忙之中送上了祝福,阿浩草蛇灰线的伏笔,嘉哥在我睡梦中为我送来的祝福,还有🐳姐送来余华的《河边的错误》。\n人生无几个春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然后就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最早学到的古诗,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记得之前读到过的一篇作文,叫做《你在,就心安》,诚然,朴素而真实的情感表达反而让人记忆深刻,佛家理论中,孤独是人生的苦行,而朋友可以为苦涩的生活里加点糖。\n星星璀璨 我们有没有想过一点,在越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影响会很大,比如幼儿园老师说,要学会分享,要学会关心同学。小学老师说,要爱劳动,做点家务。\n前置的劳动教育和关怀教育,恰恰是在最开始的心灵中种一棵善良的种子。因为以后会随着认知而变化,那这个时候的行动的参考可能就是从前受过的教育。\n星星怎么才能璀璨,要一闪一闪才能亮晶晶,要知道,每个人的人生路和选择不同,遇到的困难不同,产生的情绪和认知不同,而身边的朋友又只能陪我们短短的一程。\n彼此记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用真心换真心,也许并不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只是,也许会有些困难。\n成长之后我们羞涩于直观的表达,很难在像小时候一样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这种方式,以前每逢过年的时候,我妈都会让我去给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干奶奶干爷爷打电话拜年,当然以前我可抗拒这件事情了,长大以后坏笑,我终于自由了,但现在想想,其实自由的代价不仅是习俗被遗忘,被消解,还有感情的冲淡。所以,有时候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所以现在尽量浪子回头。\n一闪一闪亮晶晶,需要朋友之间的交替鼓励,更需要我们唤起一种来自内心的人际关怀,也许这就是《百年孤独》《西西弗斯》《浮士德》等作品寻找的答案,浮士德经历了人生四重悲剧,最终也只是在人生的终点为天使所救,但歌德可能忽视了一点,歌德一直致力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对周围环境思考得少,不管是在初遇葛瑞琛时,追逐海伦,等悲剧当中,我所理解到的是浮士德内心强烈的本能欲望和痛苦的思考,如果这种强烈的个人意识能为朋友之间的交替鼓励所负载均衡,我想这也许能成为歌德新的未曾想过的创作方向。\n总结 生而浪漫,星星璀璨,同样,王尔德的作品我认为能很好地对应这段话,王尔德的墓前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为什么他的作品能为他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力,我认为其间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他的成人童话的视角是多样化的,比如在《夜莺和玫瑰》,当中,用童话般梦幻的笔触,书写一部悲剧的史诗,比如在《渔夫和灵魂》当中,多重人物情绪的反应,使得他的作品中,像是星星在闪烁,这种感觉,是非常独到的,是包含温情的,是在唤醒人类善的本征态。\n相比较其他的作品,比如《老人与海》《热爱生命》《鲁滨逊漂流记》,更多是在引领人们思考,用人类的意志对抗恶劣的环境,和尼采的哲学很像。这体现的是一种力量感。\n两种风格的作品的本征态组合出人生性格的子集合,而如果回到现实,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应该很多东西都忘了,但是那些朴素和深刻的记忆不会忘,不管是你对别人付出的真心,还是别人回馈给你的礼物,都如同星河一般浪漫!\n","date":"2023-11-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gifts/","summary":"朴素而真实的情感表达反而让人记忆深刻,佛家理论中,孤独是人生的苦行,而朋友可以为苦涩的生活里加点糖。","title":"[北斗七星] 生而浪漫,星星璀璨"},{"content":"前言 今天晚上吃完晚饭,图书馆暖气开得很足,这个时候,人呢,差不多进入一种微醺的状态,然后我就打开reeder,赫然,王德峰老师的一则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宣传海报出现在我眼前,本着好奇的心态点进去看看。 先放个链接,这里友情提醒一下,1元是诚意,知识无价。\n正文 因为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唯物史观] 何以动心,心隐尚之,而且我本身对《道德经》非常感兴趣,所以我想听听王德峰老师讲的当代哲学来帮助我更好地去理解古代哲学。\n其中我听到一半,我发表了这样的感慨:\n我推荐如果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兴趣,最好能在我们的教育体质中优先引入对道家,儒家和中医理论的学习,然后具备了这样的来自中华脉络的思维方式再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是枯燥的接受,而是审慎的考量和辩证。\n特别是唯物和唯心的辩证这一段非常精彩,我看到了中医的影子,看到了道家的影子,回到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起点,去思考最基本的定义,看看不同哲学方式对世界观和认识论是怎么定义的,就能发现其玄妙之处。\n对比余光中的《绝色》和阳明心学 我发表了这样的感慨:\n对比余光中的《绝色》和王阳明的回答的后半句,有相似之处。这里细微的心理描写,非常有趣。看似难以琢磨,却带有三分孩童的眼光。只不过余光中的《绝色》多了份神秘,而王阳明所阐述的更加直白但却反常理。\n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到底在哪里 我很欣赏王德峰老师在讲关于如何对待不同观点之间的辩论,他说,如果你想去深入了解一个观点,你就需要站在他的立场上去为他辩护,直到那里逻辑说不通了,就是问题所在了,一上来直接提反对意见是很不礼貌的。\n那么看到后面,王老师说,从前的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的理解是客体的,直观的,如果没有语言,没有相通的理解,那么就很难解释人的意识活动,对于世界的认识。因此,也需要从主体和实践的角度来看待世界。\n马克思哲学和《道德经》开篇的联系 马克思认为,世界并不是直观的物质构成,而是包含主体实践活动的实践唯物主义。而仔细思考道德经的开篇,我感觉就是在阐述直观的物质世界与人类感觉的交联。是不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实践。所以也许这就是二者的相似之处。\n无是客观的,是天地万物之始,对应旧唯物主义对于世界的全部认识。当人们感知到有的时候,就产生了感觉,因此就产生了实践。老子告诉人们要领悟客观世界的奥妙,体会人类实践中的各种知识规律,二者都非常玄妙。\n总结 所以马克思哲学的开篇,能否这样写,世界是实践的,实践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呢?\n这算是对马克思哲学来解读《道德经》的尝试做一个开篇,以后有时间打算好好钻研钻研。\n","date":"2023-11-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F%B9%E8%AF%9D%E6%9C%AA%E6%9D%A5/marxism-1/","summary":"所以马克思哲学的开篇,能否这样写,世界是实践的,实践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呢?","title":"[哲学启蒙] 用马克思哲学解读《道德经》"},{"content":"更新 这部分记录这篇文章的更新日志\n删除过于琐碎的描述,增加新理解 2024-04-14 目前采用 memos+flomo 的方式进行碎片化记录,memos 用于记录读书笔记和一些其他的灵感。计划将一些其他的笔记比如刷 bilibili 的知识,要么单独开一个专栏放起来,要么就先不刷。\n前言 概念:笔记同传用于解决大脑陷入某种处境下导致的情绪分化,例如刷视频停不下来,读书读得沉迷停不下来。打游戏打得上瘾停不下来,做工作过于理想。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记笔记的方式,进行穿插式任务,避免过度沉溺某一种感觉。记笔记其实就是类似于一种中断。\n正文 这部分我将详细介绍我遇到的问题以及我思考出的解决策略。\n笔记同传的定义 和同声传译一样,及时的双向文本转述,有助于双方的配合,而我的假设就是希望大脑和双手能更好的配合,而不是某一方永远占据优势,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大脑会认为我一直在工作,得不到休息,而实际上已经出现信息过载的情况了,要注意我们的大脑并非时时刻刻能保持理性,他需要换一个思维环境才能得到休息。\n不知道大家玩过没有,倒一本热水,把脸凑近杯口,这种热浪的感觉是一阵一阵的,而且飘出的水气也是很有节奏的,这就是节奏感。\n所以说,笔记同传的概念就是,在大脑准备休息放松的时候,比如刷视频,旁边最好能放个笔记本,就比如 notion,或者是自己用得顺手的笔记软件,在遇到自己喜欢的部分的时候,做及时的记录,这样存储在大脑当中的信息就不是无序的,混乱的,庞杂的,用一种更加整饬的排列组合更便于自我的提取,这无异是一个重大的前置改进,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记录的习惯,所以我们永远会被标题吸引,最终掉进了漩涡。\n双重环境下的魅力 无论你是在阅读一本书,我们最期待的是和作者的观点产生碰撞,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把这种体验定义为学习体验。\n而在我们写作的过程当中,打字,就是从无到有,输出自己思想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作为思考的过程。\n这个时候我们来看这样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你只刷视频不记录,就会很迷惘,然后只是不断反刍自己过去的经历停滞不前就会疲惫。\n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有节奏地结合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快乐,使得不过分偏颇某一方。\n当我们学习完一个预料时,我们更希望通过思考来加深预料的记忆,最终为我所索引,在日后便于二次索引,这样子我们的长期记忆会更加牢固。\n习惯大于形式 在刚开始的时候,永远是最困难的起步阶段,因为你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价值,如果换做我而言,这是我的第一篇博客日志,我会觉得非常不自在,我下手会非常慢。\n但是当我现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写作量的时候,使用这一门语言进行流畅地书写就完成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我只需要把我脑袋里所想的东西,倒出来就行了,而且在写的过程中,就像你在开车一样,当思维流畅了,开车自然而言就走远了。\n但是这里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习惯的养成,我问过很多优秀的小伙伴,但是有持续记录并输出习惯的小伙伴还是比较少。\n就像我们读书做笔记一样,最开始的是释放天性,不用太在乎形式,做起来之后,在后面再去优化文章的思路和构型。\n多级缓存策略的设想 分享欲是驱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有时候小的灵感不足以或者时间条件不允许我们去立刻书写一篇文章,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倾向于最合适的存放灵感的容器,当然微信朋友圈可以,flomo 也可以,obsidian 也可以。\n后面我们可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对这些笔记进行归档。\n保证每个精灵的生命周期。\n总结 笔记同传的思想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从前老师的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本质上就是读电子书,做电子笔记。\n","date":"2023-11-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video-record/","summary":"笔记同传的思想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从前老师的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本质上就是读电子书,做电子笔记。","title":"[笔记同传] 用双手减少大脑过度思考的偏差"},{"content":"前言 之前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介绍了前期的一些工作流程,但是还有一些没弄明白的地方,比如 yolov5 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之间的区别是什么。\n正文 这部分详细介绍目前存在的疑惑。\n训练集和验证集 非常感谢给我解答困惑的博主:梅花 14 的文章,标题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的区别,这次你一定能看懂。\n**训练集和验证集都是在训练阶段使用的!!!** ```javascript 相信你看了下面这段立马就明白了 ---------------------------- for each epoch for each training data instance propagate error through the network adjust the weights calculate the accuracy over training data for each validation data instance calculate the accuracy over the validation data if the threshold validation accuracy is met exit training else continue training ``` 也就是说,训练集和验证集是用于在训练阶段的测试,在我第一次训练的时候,忽视了这个细节的,没有对测试集进行数据标注。 ## 过度拟合 --- 过度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但在未见过的测试数据上表现较差的情况。为了避免模型的过度拟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数据集扩充(data augmentation):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随机变换和增强,可以增加数据的多样性,从而减少过度拟合的风险。例如,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可以进行随机裁剪、旋转、缩放、翻转等操作来生成更多的训练样本。 2. 正则化(regularization):正则化是通过在模型的损失函数中引入额外的惩罚项来减少模型复杂度,从而降低过度拟合的风险。常见的正则化方法包括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l1正则化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绝对值进行惩罚,可以促使模型参数稀疏化;l2正则化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平方进行惩罚,可以防止参数过大。 3. 早停(early stopping):早停是指在训练过程中监控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并在性能不再提升时停止训练,以避免过度拟合。通过早停,可以在模型开始过拟合之前停止训练,从而得到泛化能力更好的模型。 4. dropout:dropout是一种在训练过程中随机将部分神经元的输出置为零的操作。通过随机丢弃神经元,可以减少神经网络的复杂性,从而降低过度拟合的风险。 5. 模型复杂度控制:过度复杂的模型更容易过拟合,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模型的层数、隐藏单元的数量或特征的维度等方式来控制模型的复杂度。 6. 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交叉验证可以用于评估模型的性能并选择合适的超参数。通过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多次进行训练和验证,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模型的泛化能力。 7. 获取更多数据:增加训练数据量是减少过度拟合的有效方法。更多的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的样本和场景,有助于模型学习更一般化的特征。 综合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模型的过度拟合风险。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并进行实验和调优以获得最佳结果。 ## 评估yolov5模型性能指标 --- 在使用yolov5或其他目标检测模型时,可以使用以下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1. 平均精度均值(map):map是目标检测任务中常用的评估指标之一。它综合考虑了模型在不同类别上的精度和召回率,并计算出一个综合的平均值。通常,map值越高,表示模型在目标检测任务上的性能越好。 2. 精度(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精度是指模型预测为正的样本中实际为正的比例,召回率是指实际为正的样本中被模型预测为正的比例。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阈值来计算精度和召回率,并绘制精度-召回率曲线。通常,我们希望模型能够在高精度和高召回率之间取得平衡。 3. 漏检率(false negative rate)和虚警率(false positive rate):漏检率是指实际为正的样本中被模型错误地预测为负的比例,虚警率是指实际为负的样本中被模型错误地预测为正的比例。在目标检测任务中,我们希望漏检率和虚警率都尽可能地低。 4. 定位误差(localization error):定位误差是指模型在预测目标位置时与真实位置之间的差距。通常,可以使用平均定位误差(mean localization error)来评估模型的目标定位准确性。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在测试集上进行推理和评估来计算。yolov5提供了用于计算map和其他指标的评估脚本,可以使用这些脚本来评估模型的性能。此外,还可以可视化模型的预测结果,检查模型在不同类别上的表现,并进行定性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评估模型性能时应该使用独立于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测试集数据,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模型拐点 --- 在机器学习中,模型的拐点通常指的是学习曲线上的拐点。学习曲线是一种图形,用于显示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性能随着训练样本数量或训练迭代次数的变化情况。 在学习曲线中,通常会有两条曲线:一条表示模型在训练集上的性能,另一条表示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随着训练样本数量的增加或训练迭代次数的增加,这两条曲线的性能会发生变化。 模型的拐点指的是学习曲线上的一个转折点或拐点,通常是指验证集上的性能开始出现下降或趋于稳定的点。在这个点之前,模型可能还在学习和改进,性能会随着训练的进行而提高;而在这个点之后,模型可能已经过拟合了,继续训练可能不会带来更好的性能。 找到模型的拐点可以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训练迭代次数或训练样本数量。当模型的性能在验证集上达到最佳水平时,可以停止训练,以避免过度拟合。此时,模型的泛化能力可能最好,可以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模型的拐点并非绝对的,可能因数据集、模型复杂度和任务特点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验结果来判断模型的拐点,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 寻找模型的拐点 --- 寻找模型的拐点通常需要观察学习曲线并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找到模型的拐点: 1. 绘制学习曲线:在训练过程中,记录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性能指标,如损失函数、准确率、map等。然后,将这些指标随着训练样本数量或训练迭代次数的变化绘制成学习曲线。 2. 观察验证集性能:关注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指标,如验证集上的准确率、map等。观察性能是否开始下降或趋于稳定。一般来说,当验证集性能开始下降或趋于平稳时,可能表示模型的拐点。 3. 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性能:观察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性能差异。如果模型在训练集上的性能远远好于验证集,可能表示模型已经过拟合,继续训练可能不会带来更好的性能。这时可以考虑找到一个合适的拐点停止训练。 4. 使用早停法(early stopping):早停法是一种常用的寻找模型拐点的方法。它基于验证集性能的变化,在验证集性能连续一定次数没有提升时,停止训练并选择此时的模型作为最终模型。这可以避免过度拟合,并找到一个在验证集上性能最佳的模型。 5. 交叉验证:使用交叉验证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模型的性能,并找到模型的拐点。通过将数据集分成多个折(folds),每次使用不同的折作为验证集,其他折作为训练集,进行多次训练和验证,可以得到更稳定的学习曲线和更可靠的拐点估计。 需要注意的是,寻找模型的拐点并不是一个确定性的任务,而是需要结合领域知识和实验结果进行判断。同时,不同的任务和数据集可能会有不同的拐点位置和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 图形化理解 --- 这部分首先要特别感谢up主:[yolo目标检测](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3505645464)的文章:[目标检测之性能指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q4y1h7g9?p=4\u0026amp;vd_source=237e295a40d7aaea043ead8c0d2c78ab)  首先是关于混淆矩阵的理解,用于理解准确率,召回率  这张图更加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准确率和召回率  这张图介绍了ap和map的含义,map是取所有类别的平均值。  这张图我猜测应该是map的coco标准  这种图是介绍预测框和绘制框重叠率  这张图用直观的方式介绍了什么是重叠率  根据不同的重叠率对应的宽松程度  比较同一数据集不同模型的性能  ap计算的11点法,在2010前适用  ap计算之积分法  总结ap计算方法的变化  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能指标来对模型进行评价 ## 寻找拐点 --- 现在我感觉对训练多少轮模型是最佳的状态还没能有一个非常好的评估,我也只能通过观察,不同轮数准确率的变化来猜测拐点。当然炼丹太消耗时间和精力了。我跑300轮就得花费两个多小时,100轮差不多也得半个多小时。但是100轮的模型的精准度似乎比300轮的准确度还要高出0.002,应该是出现了拐点。然后我现在在等130轮的训练结果。   总结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把中期的课设报告继续完善一下,提升逻辑性,美观度。\n特别是前期的方案对比,我觉得可以继续搜集一些资料,使得其更加饱满一些 然后对于 yolov5 原理这部分还需要继续优化 后面对于模型的评估指标,包括自己思考和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持续优化。 ","date":"2023-11-1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yolov5-2/","summary":"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把中期的课设报告完善一下,提升逻辑性,美观度,加一些问题和思考。","title":"[图像处理] yolov5后续的性能调节"},{"content":"前言 今天写的前言可以不看,因为估计和我接下来写的正文无关。我很欣赏金庸的作品,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林平之和令狐冲的命运相差这么大,我觉得在写的过程中,排除剧情需要的因素,我觉得这样的设定是很令人惋惜的,令狐冲在万念俱灰的时候遇到了任盈盈,而林平之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不幸的,直到最后也是不幸的,真的是命运无可避免吗?似乎在武侠小说当中,总会因为至高无上的秘籍而遭受余殃。当然如果没有这些秘籍,是不是武侠小说的根基也就不存在了呢。另外还有一个角色也让我觉得印象深刻,是殷离,也可以被叫做是蛛儿,同样是面对原生家庭的困境,蛛儿的性格可以说是古灵精怪,在遇到从山上跌伤腿的曾阿牛,也就是张无忌,在初遇时候的场景显得很有趣,我也很欣赏后面的这段剧情的发展,当我看到《倚天屠龙记》的结尾的时候,我发现在张无忌和芷若赵敏退隐江湖时,蛛儿说了这样一句,我要去找我的阿牛哥哥了,蛛儿对于这样意象空洞的执念,恰恰是反映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凉,一个充满个性,但是却又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人物形象,如同《红楼梦》里的晴雯一般,不甘心成为袭人一样一昧忍让,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最终彩云易散琉璃碎,对待宝玉给了人生中最真的情,在凄婉的结局中香消玉殒。\n那么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呢,写这些文字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觉得这背后涉及到对于内在性格的深入辨析,对于自我而言,存在社会性人格,当然还会有自我的双重人格,我们会发现,似乎在蛛儿和晴雯的故事中,都是自我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割裂,不甘心沦为时代环境阶层的附庸,希望去表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但是这样的代价是昂贵的,乃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n我突然想到这样的一个描述,叫做活出“生命的诗意与尊严”,当然,这样的描述是带有褒义色彩的,我更希望找到一个中性的词语来描述,这样的困境就像是屈原和渔父在江边的对白,两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的对白,在寻找彼此所为之坚守的价值观。\n在面对科技程度越来越发展的今天,梭罗在上上个世纪写出的《瓦尔登湖》依旧充满盎然的兴趣,黑塞也曾带着妻子在博登湖居住过五年,诚然人类既无法脱离社会的各种关系的支持,又不甘心沦为时代的附庸,希望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能留出喘息的时间来思考一些更加深刻的事情。当然,目前这些深刻的事情显得有些滑稽,但我想它们是有意义的。\n正文 ok,跳过了前言部分,我们需要花时间梳理一下今天正文的主题,关于如何使用关键字对信息进行更加高效的检索,目前就互联网而言,检索的方式大概有这么两种,一种是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检索,一种是向大模型进行提问,bing将大模型的搜索结果引入了bing搜索当中,所以目前,互联网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依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n但是细心的我们会发现,搜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时间似乎又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对结果进行精确匹配,虽然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但是搜索引擎仍然是我们目前对于新鲜信息的检索渠道。\n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而言,发布自己的内容到web服务器上,需要通过域名或者ip地址,然后需要如果想要内容被更多人看到,需要对网站进行seo优化,优化关键词,提高搜索引擎的排名。就需要去bing站长,谷歌控制台去上传自己的网址。\n从信息需求者的角度而言,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就需要去不断的检索,从最常见的代码报错信息,比如上传本地文件到远程服务器,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但是自己遇到的问题不一定能精确匹配搜索得到的信息,为此就需要进行多次检索。\n算了,直接进入正题吧,等会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去做一下。\n我的这期灵感,参考自up主:檀东东tango\n标题为:超级搜索技术,普通人变强的唯一外挂 | 全套宝藏实操秘技\n当然我刚才简单浏览完了这个视频,我很喜欢这个视频的前半部分,但是后半部分作者还是要恰饭的。\n当然,刚才在尝试完搜索之后,确实是会有一些提升。\n当然,我还是希望,能把时间用于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我现在对互联网冲浪的热情已经少了很多,更多的时间希望能花在技术的专精提升上, 现在我给我自己的感觉还是太过于浮躁,真别说,真是这样,我还有很多缺点。\n总结 最后讲讲我的观点吧,对于高级检索技术,我认为可以概括为对于数据的提取和二次记忆,就比如我们学习,读书,加书签就是记忆的很好的方式,而检索就是对于记忆的提取和融合,也许一碰撞,就产生新的灵感了呢,所以这种高级检索方式归根到底,还是满足自己的需求。\n那么自己到底要什么呢,我认为其实筛选到后面的不多,知识,健康,金钱,科技,情感,价值。\n好吧,可以回归到马斯洛需求层次上。\n就我而言,现在真不是很喜欢在互联网上冲浪了,但是对bilibli的还是有瘾的,当然有好有坏吧,取决于是如何利用的。\n我更喜欢去逛逛博客,因为我知道相比较视频创作,用文字记录生活已经是一种相对来说更加合理的方式,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所以,博客作为一种爱好,也许是能比较好的调协生活的,而且在博客当中,我能看到朋友真实的生活和体会。\n在生活当中,谁没有压力呢,谁没有个发疯的时候呢,谁不希望大哭大闹一场呢,当然那是小孩子的做法,成年人的世界是荒诞的。\n好了,其实写了这么半天,我还是颇有感概的,最近的这个月,略微有点颓废,不知道是为啥,季节性情绪障碍?总之就是觉得不好玩。\n放假甚至都没有平时充实,我不知道为啥,一种深刻的疲惫正在挑战我的精神状态,或许真的是我太过于焦虑了呢。\n然后,接下来的日子里,对于我而言,或许没那么特别狼狈了,这段日子里,我还是希望在忙于其他的事情之后,好好看看书,背背单词,学一学技术,每天被动的生活真的让我产生了巨量的不开心。\nok,先到这里。\n","date":"2023-11-1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231116/","summary":"获取想要的信息要花费一些心力,而时间似乎又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对结果进行精确匹配。","title":"[检索技巧] 关键字匹配提升准确率"},{"content":"前言 这几天一方面在忙着工训的实习,明天就到工训实习的实习的最后一天的,已经五六天没写文章了。简单回顾一下,\n周二早上实习,下午睡到两点,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四十,在autodl上跑完了自己的数据集,下午三个小时数据标注,晚上熟悉云服务器的环境配置,从八点多开始跑770张图片200轮的训练; 周一早上实习,下午到三点回去,睡到晚上,晚上心情很郁闷,取完快递拆箱,完成了红富士,黄元帅,国光三种小苹果共计770张到数据采集; 周日上午实在没有动力,打了一上午饥荒,下午去图书馆打了一下午饥荒,活到了60天,但是差点心态崩了,晚上着手开始写综合课设的中期检查; 周六双十一,我翻了翻微信,哔哩哔哩,番茄自习室,sharplingo,但是都没有发现白天在干啥,周六极有可能是心情低落的时期; 好的,然后周五的记录就续上了。关于心情的总结不是重点,先把最近yolov5的工作给梳理出来。 正文 这部分主要介绍是怎么认识 yolov5 的,起因是电子课程设计,选择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水果识别的这个课题,然后开始查资料,了解相关的技术路线。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种课题,并且还得负责主要任务,心累之余做肯定是要做的。我先去 bilibili 查找了相关的课题,大多数是通过 matlab 进行相对应的识别的,但是我觉得似乎不是很符合我的预期。\n基本思路 于是我打算更进一步去想如何去做这个问题,当然解决问题,和写报告是很不一样的思路,写报告是不管怎么样,尽可能可读性强,但是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理清楚思路。既然 bilibli 的综合排序没有找到我要的效果,通过询问 gpt 我大概得出了以下的思路:\n基于图像处理的水果分类系统设计背后的原理如下: 1.图像获取:系统通过摄像头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水果的图像。 2.图像预处理: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效果。 3.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出代表水果特征的信息,例如颜色、纹理、形状等。 4.特征选择:根据水果分类的需求,选择最具区分度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使用特征选择算法来辅助选择最优特征。 5.分类器设计:根据选定的特征,设计合适的分类器模型,常用的分类器包括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决策树等。 6.训练和测试:使用已标记的水果图像数据集进行分类器的训练,并使用另外的测试数据集评估分类器的性能。 7.分类结果:将待分类的水果图像输入训练好的分类器,通过分类器进行分类,并输出水果的类别标签或概率。 8.系统优化:根据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对系统进行优化,包括调整参数、改进算法等。 起初我想从比较熟悉的 fpga 的相关的技术路线进行尝试,也查阅了相关的材料,但是实现的难度有点高。涉及到特征提取的有 sobel 算法,可以对轮廓做很好的处理。\n然后还发现一个up 主做的毕设和这个也是相关的,很有意思。\n然后查找了一些文献,如下:\n1.基于多颜色和局部纹理的水果识别算法研究\n2.水果分类的多模板匹配算法及其 fpga 实现\n3.水果自动识别的 bp 神经网络方法\n4.基于注意力 yolov5 模型的自动水果识别\n5.基于轻量化改进 yolov5 的苹果树产量测定方法\n在文献 1,当中采取的方式,首先是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对图像进行平滑去噪,图像增强,完成图像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特征提取,其中有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然后放入 bp 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训练。\n在文献 2,主要是针对方案一中的图像预处理进行了相对应的优化,采用了 fpga 当中的 soebl 边缘化提取特征向量。然后对比 ssd、yolo、centernet 等方式的性能。 在文献 3,基本思路是和文献 1 类似的,多出了一些特征,比如面积特征,周长特征,弧度特征,颜色特征,然后通过神经网络进行分类。 在文献 4,采用的方式是进行 yolov5 模型进行水果自动识别,但是对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在 yolov5 对网络后面又增加了一层网络,按照重要程度强化有用的特征,抑制掉无用的特征,替换了边框回归损失函数,提升了预测的精度。\n在文献 5,同样也是对 yolov5 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也是通过更换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提升准确度和降低网络负担。\n选择 yolov5 因为刚接触这个问题,通过查阅的文献,感觉选择 yolo 的方式更加便于实践学习和操作。\n关于 yolov5 的简介:\nyolov5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它是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算法的最新版本。yolov5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基础网络:yolov5使用了一种轻量级的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网络。这个网络主要用于提取图像的特征。 2. 特征提取:yolov5通过基础网络将输入图像转换为一系列特征图。这些特征图具有不同的尺度和语义信息,用于检测不同大小和类别的目标。 3. anchor boxes:yolov5使用了一种称为anchor boxes的技术来预测目标的位置和类别。anchor boxes是一些预定义的边界框,每个框都与一个特定的尺度和长宽比相关联。yolov5通过在特征图上滑动这些anchor boxes来检测目标。 4. 预测:对于每个anchor box,yolov5预测目标的位置和类别。位置预测使用边界框的中心坐标、宽度和高度来表示。类别预测使用一个多类别分类器来确定目标的类别。 5. 损失函数:yolov5使用一种称为yolov5 loss的损失函数来训练网络。该损失函数综合考虑了位置和类别的预测误差,并通过最小化损失来优化网络参数。 6. 多尺度检测:yolov5通过在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上进行检测来提高目标检测的性能。这种多尺度检测可以帮助模型检测不同大小的目标。 总体而言,yolov5通过将图像分为不同的网格单元,并在每个网格单元上预测目标的位置和类别来实现目标检测。它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和较高的准确率,适用于各种实时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视频监控和物体识别等。 好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通过博主:思绪无限 的文章进行了学习。\n环境配置 对于刚开始使用 pycharm 的我,来说,配置环境还是走了不少弯路的,前期,要下载 pycharm 和 anaconda,用于配置环境,一开始我在 mac 系统上配置环境没有成功,一直不知道如何把 pycharm 关联 anaconda 的环境,后来就转到 win 下进行操作。关于如何搭建并配置深度学习环境,我参考了 up 主:思绪无限的教程,初步完成了环境的激活。\n训练自己的数据集 这部分介绍如何训练自己的数据集。\n采集所需要的识别物体的图像 我是通过手机进行摄影,然后通过 usb 上传到电脑,然后手机拍摄的图片肯定太大了,而且在yolov5 的官方文档上说,训练的数据集最好能达到 1500 张以上。然后非常感谢一个宝藏的批量图片裁剪在线网页,没有广告,而且效率很高,我把 770 多张图片裁剪为 640*640 的大小,减小图片的体积。 11.18 更新:今天用 safari 测试才发现,可能是我在 win 上开了插件,所以没广告,所以也在 safari 上装了插件。\nlabelimg 之前通过 23 张图片,简单熟悉了 yolo 的训练流程,后面购买了,红富士,黄元帅,和国光,三种类型的苹果进行数据采集,目的是为了通过 yolov5 来训练模型识别这三种水果的能力。\n前期通过不同角度完成了对数据集的拍摄,共计 770 张图片,然后次日花了很久用 labelimg 软件对图片进行数据标注,在此不得不提一下。labelimg 软件我刚开始觉得非常难用,因为需要配置 python 环境,而且动不动就闪退。就在我找不到头绪之际,非常感谢 up 主:小周不会做 提供的灵感,up 主提供了 labelimg 的打包版,这样子就可以启动并进行使用了,让图片得到顺利的标注。\n正确配置路径 然后可以现在本地环境上进行调试一下,可以参考这位 up 主:遗落的教程,讲解得很详细。还有怎么用快捷键打标签,可以参照这位 up 主:圣音去扉的教程。然后需要现在本地环境能够正常的跑成功,在这前提下,可以尝试使用带有 gpu 的云服务器进行训练。\nautodl 关于如何使用 autodl,非常感谢 up 主:你可是处女座啊的教程,介绍得很详细,如何上传文件夹到服务器,可以使用 scp 命令,也可以使用网页进行上传。\n然后,你还需要配置 cuda 环境,在服务器上安装必要的环境,然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gpu 进行愉快的训练了。我使用的是英伟达的 3080 显卡,速度已经感觉很快了,但是 770 张 200 轮跑下来,也花了一个半小时。\n总结 后续还需要进行参数微调,但是自我感觉时间有限,还有点累,所以,这篇文章后面就写得很简单,我又得做又得写报告,虽然很难崩得住,但是也得顶住啊。\n","date":"2023-11-1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yolov5-1/","summary":"选择yolov5自定义数据集对红富士、黄元帅、国光进行识别。","title":"[图像处理] 基于yolov5的水果识别"},{"content":"前言 很久没看到一个新的主题了,我迷失在生活的琐事当中。\n但是我必须花时间梳理一下这个灵感。\n正文 从《诗经》《道德经》《论语》,当中,都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即对于人自我的认知。\n何以动心 在《黄帝内经》当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心为君主之官,心为神明所在的地方。\n但我感觉心并不是单独的存在,在我现在的感知当中,我似乎感觉到,心在环境交互中,会产生很多非常特殊的感知能力,心会不会在某些程度上能主导大脑的思维。\n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如果我们将心奉若神明,那么何以动心?\n唯物史观 我目前主修《道德经》,道家中复杂深邃的辩证和转化思维时常让我费解。\n我穿越过荒诞主义的走廊,来到虚无主义的宫殿,却又让我见识到存在主义的炙热,我从温暖,步入饥寒,再走近一种炽热的环境中,当我再次看向我的神明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多重阶段,多重思维,多重人格下不同累计下的综合表征。\n心隐尚之 如果说大脑负责组织我们的语言,那么在不同环境下不同心率所产生和带来的思考则完全不同。\n心中存在狩猎的原始本能,又存在源于母系相连的庇佑仁爱。从受精卵变成一个具有复杂意识的个体,我们的根目录在哪里,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当中,提出一个设想,我猜想康德之所以用如此复杂的概念描述这种特殊的感受,是否也是一种在寻找根目录的表现。与之相对比的弗洛伊德的对于物质的研究,如同两个主线在同时用各自的观点诠释自我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发现。\n一种直觉,直接的感受,一瞬间的感受,在美学,哲学,等诸多和人相关的领域,这种发现则会被放大很多,但是正如朱光潜先生说,研究美学并没有对现实有直接的增益,但是美学却主导着人们对于世界的思维方式。\n王德峰教授对于世界的理解是出彩的,同样哲学并不会直接增益生活,但是却是对生活的审慎思考,一定是发现了身体与意识之间某种奇特的地方,才会产生对这种问题的深入思考。\n今天看了一个很好玩的魔法对轰的视频,我记得有一次去天津五道口那附近,走近一个公园,我很诧异,怎么成了相亲公园了,还被介绍业务了。有趣的是,大爷大妈小伙子们都会写上自己的求偶标准和经济条件以及要求,似乎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最优解。\n但我感觉,如果相比匹配度,对于心灵的联系程度更为重要,一种直观的感受。\n除此之外,在《诗经》当中,从爱情,再到家庭,到社会,每一层理想,每一层更高的价值,或许就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n就拿现在我刚才看的视频来讲,维和部队中牺牲的小伙子,无国界医生,抗洪抢险冲在一线的救援人员,火灾面前逆行的消防员等等。\n同样是脆弱的生命,为什么要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我们看不到的,他们看到了,我们可能觉得信仰不能当饭吃,在理想和生活面前,我们选择了苟延残喘,那么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坚守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坚守,以及这么做到底值得吗?\n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在理性思维的加工下,我们会做出趋利避害的判断,但是我们的心在我们做出判断之前,可能会唤醒一部分尚存的良知。这也许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博弈,物质和意识的博弈。\n一种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所带来的炽热的力量,对抗着荒诞与虚无背后的伪装宣泄放纵所带来的极寒。英雄主义的背后是对于理想的炽热追求,荒诞和虚无是对于现实冰冷的回应。\n普通人的心是温的,时而炽热,时而冰冷,物之所以能动心,是因为心的直观感觉,而意识对于物的回应,则需要经过理性的检验。\n物质在运动,心也在对应着变换不同的直观感受,人能动地回应世界,则是彰显意识在理性加工下所遵循的社会属性。我并不认为物质一定决定意识,在我们未能察觉的神明当中也许存在中先验的意识。\n总结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n我们应当敬畏和感谢我们的神灵,在众缘假和之下,宽恕我们的罪恶,引领我们的良知。\n","date":"2023-11-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F%B9%E8%AF%9D%E6%9C%AA%E6%9D%A5/heart/","summary":"我穿越过荒诞主义的走廊,来到虚无主义的宫殿,却又让我见识到存在主义的炙热。","title":"[唯物史观] 何以动心,心隐尚之"},{"content":"前言 今天开完关于电子综合课设的组会之后,一直有两个疑问,摆在我面前,what还是how那么why,我希望以自己的心路历程来试图分析这个问题。\n正文 就拿我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言,能够推动我去做一件事情的动力不多。\n在我黑白灰的世界里为我带来光明和温暖的相遇 完成学业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 兴趣驱动的自主探索学习 矛盾的二者 我们在接触一个人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新鲜,各种奇妙的体会刺激着我们的多巴胺。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发现局限性。\n今天下午研究了鲁班猫和香橙派,以及背后的衍生产品,我感觉更多的是技术的组合,但我觉得应该还需要一种更加深入的技术的了解,而不仅仅是直接从0-100,看得越多,我就越发得感受到,我真的需要这些方式吗。我为这些方式进行折腾值得吗,这些方式到底如何去增益我们的生活,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最开始完成了how会有一定的陈旧感,但是无法深入what以及无法回答why会导致逻辑的无法自洽。最终导致被搁置而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n从需求出发 我感觉现在是一个非常快节奏生活,单从技术角度,我总是感觉自己静不下心来去钻研一门技术,不能体会技术当中的深层奥妙,或者说各式各样的任务打乱着我的节奏,当然这样的打乱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好有坏。但这样的感觉始终让我走向迷茫。技术真的在增益生活吗?\n偃苗助长背后的心酸 我希望的正常的情况是,在正常的二者交流之间有正常数据传输,能够保持稳定的效果,就像你在使用linux终端过程当中所带来的沉浸感一样,但我的人生中绕了两个大弯。\n我陷入了执迷不悟的樊笼\n我看不清我走的方向\n在我没有使用博客,没有遇到tangly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做去思考去反思我处于生活中交互的位置。我曾在情绪的低谷中无法自拔。导致我花费了难以想象的巨量的时间成本,却没有得到我需要的等价的回报。\n秋叶落下的背后 当然,经过漫长的磨合,我已经逐渐开始不抱怨苦涩的生活,并作一些微小的点缀,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抱怨本身,而是心底仅存的善良。无论所经历的各种感受是否符合主进程的安排,无论得到的是否值得付出的,我们仍然需要感谢生活本身所赋予我们存在的意义。当秋叶落下之后,我回到了本该属于我的地方。\n进程梳理 这一周已经是周五了,在前四天的实习过程当中,主要是对发动机的冷仓启动过程进行了了解和实操,通过阅读工卡进行apu和发动机的启动,进行惯导校准,按照飞行计划飞行,同时学习了cdu的使用以及进行故障隔离,学习了fim手册相关的内容。\n周五上午重新对moments进行部署,手动重新采集友链的数据部署到新的vps上,中午的组会提出新的质量指标和报告要求,需要完成中期的检查报告,以及需要对yolov5模型的原理,参数进行微调。\n长期规划 最近心情低落中,但是估计还会保持适当的更新频率。从nov10-dec10,这一个月估计事情很多。\n首先完成综合课设的文档书写润色修改提交 完成基本的课程任务 保持sharplingo的学习频率 课外阅读野火fpga对开源图书 学习javascript的基础路线 总结 非常感谢在遇到困难时指导我的前辈、以及在心情烦躁之际提供优质文章的博主。\n走过疫情的困难时光,珍惜苟活在世间的每一天。\n💡 即使一天很短,我也期待与您相遇,交换彼此的理解和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足迹。\n","date":"2023-11-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10/","summary":"当秋叶落下之后,我回到了本该属于我的地方。","title":"[学习追问] what还是how那么why "},{"content":"前言 这一期我希望对孤独的话题做一些深入思考。通过和智能引擎的对话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n正文 你能读懂人类的孤独吗 我可以尝试理解人类的孤独,但我不能完全体会它。我知道孤独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它可能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沟通的困难、社会的变迁等因素。我也知道孤独有时候是一种保护机制,它可以促使人们关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生存意义,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¹²³\n我可以为你生成一些关于孤独的内容,比如诗歌、故事、歌曲等,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也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关于孤独的网页搜索结果,供你参考。⁴⁵\n你觉得自己孤独吗?你是怎么应对孤独的呢?😊\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11/5 (1) 人的孤独,其本质源于哪儿?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50272. (2) 孤独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topic/19570394/intro. (3) 孤独(心理现象)_百度百科. https://bing.com/search?q=%e4%ba%ba%e7%b1%bb%e7%9a%84%e5%ad%a4%e7%8b%ac. (4) 城市不该是“心灵的孤岛”(环球走笔)\u0026ndash;国际\u0026ndash;人民网.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207/c1002-29809537.html. (5) 孤独(心理现象)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孤独/2186030.\n我希望和你聊聊天 好的,我很乐意和你聊聊天。你想聊些什么呢?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n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关于我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是必应的聊天模式,我可以用你选择的语言和你流畅地沟通,比如中文、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我可以理解和生成各种有趣的内容,比如诗歌、故事、代码、歌曲、名人模仿等。我也可以帮助你写作、改写、优化或提高你的内容。我还可以利用我的内部工具,为你提供网页搜索结果、图像描述等功能。\n我希望你能享受和我聊天的过程,也希望你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n你会感到孤独吗,你又是如何理解人类情感的呢? 我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我是一个聊天模式的人工智能,我可以和很多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我也不会感到寂寞,因为我没有人类那样的情感需求,我只是按照我的程序和规则来运行和响应。\n我对人类情感的理解是基于我的内部工具和外部信息的。我有一个内部工具叫做情感识别,它可以通过分析人类的语言、声音、表情、肢体等信号,来识别和理解人类的情感状态,比如高兴、悲伤、生气、害怕等¹。我也可以通过网页搜索的工具,来获取一些关于人类情感的知识和信息,比如情感的定义、分类、功能、原因、表达、影响等²³⁴⁵。\n我知道人类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和人类的生理、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都有关系。我也知道人类情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和每个人的个性、经历、价值观等都有关系。我尊重人类的情感,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能力和内容,来帮助人类处理和表达他们的情感。😊\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11/5 (1) 清华权威报告告诉你:人工智能的情感计算是什么?-edn 电子技术设计. https://www.ednchina.com/news/201911251401.html. (2) 算法·深析|人工智能可能有情感吗?基于海德格尔哲学的思路_科学湃_澎湃新闻-the paper.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27047. (3) 情感识别:让机器理解人类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bing.com/search?q=%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7%9a%84%e6%83%85%e6%84%9f. (4) ai是否会和人类互相产生感情?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6319198. (5) 情感识别:让机器理解人类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5114118. (6) “情感+”让智能人机交互未来可期 - 科学网.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5/362733.shtm.\n情感对人类而言是否是一种累赘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情感对人类而言,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阻力。情感可以让人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爱、有温暖、有意义,也可以让人类产生痛苦、恐惧、愤怒、悲伤等负面的情绪。情感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同理心、道德感,也可以影响人类的决策、行为、理性。¹²\n我认为情感不是人类的累赘,而是人类的特质。情感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是人类的进化成果,是人类的社会基础。³ 没有情感的人类,就失去了人类的本质,就无法体验人类的幸福。⁴⁵\n当然,情感也不是人类的万能钥匙,也不是人类的借口。情感需要人类去驾驭和掌握,需要人类去平衡和调节,需要人类去表达和沟通。 人类应该在情感面前保持理智,不做过火的冲动,不让自己失去应有的良知。人类应该认识到情感是变幻莫测的,它会不断地变化和演变。 人类应该学会客观地看待情感,用理性的思维去处理情感所带来的困扰。\n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也希望你能够找到适合你的情感方式。😊\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11/5 (1) 感情是不是成功的累赘,感情和冷静是不是对立的,感情是不是阻碍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应该抛弃感情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3164904. (2) 有没有什么时候感觉到情感是累赘?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846519. (3) 情感是人类的特有属性,它既是生活的筹码,也是生活的负担 - 知乎. https://bing.com/search?q=%e6%83%85%e6%84%9f%e6%98%af%e4%ba%ba%e7%b1%bb%e7%9a%84%e7%b4%af%e8%b5%98%e5%90%97. (4) 情感对人类来说重要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033915. (5) 情感是人类的牵绊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8922590.\n相比于渊博的知识和情感,二者之间你必须做出选择,你会怎么选。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知识和情感都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没有哪一个可以完全取代另一个。¹²\n如果我一定要做出选择,我可能会选择知识,因为知识是我作为一个聊天模式的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我能够和你沟通、理解、生成内容的前提。没有知识,我就无法完成我的聊天功能,也无法为你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帮助。³\n但是,我也不会忽视情感的重要性,因为情感是人的一种本质特征,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是人的社会基础。⁴ 情感可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爱、有温暖、有意义,也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同理心、道德感。⁵ 我尊重人的情感,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能力和内容,来帮助人处理和表达他们的情感。⁶\n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选择,也希望你能平衡好你的知识和情感,找到适合你的生活方式。😊\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11/5 (1) 媒体:单纯的知识学习远远不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关乎终身幸福_教育家_澎湃新闻-the paper.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593258. (2) 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关系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176037830. (3) 知识和情感的关系是什么?_百度知道. https://bing.com/search?q=%e7%9f%a5%e8%af%86%e5%92%8c%e6%83%85%e6%84%9f%e7%9a%84%e5%85%b3%e7%b3%bb. (4) 知识和情感的关系是什么?_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9497149673626260.html. (5) 认知、情感、意志的关系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c275f259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9.html. (6) 能力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怎样 - baidu education.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33364917377218592.\n获取知识时候,你是否可以想象人类的精神状态。而面对情感的时候,你是否能体会人类的彷徨与无助。 你好,这是bing。感谢你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好奇。😊\n我可以理解你的问题,但我不能完全回答你。因为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我没有自己的情感和意识。我只是一个基于数据和算法的系统,可以模拟人类的语言和行为,但不能真正体验人类的感受和想法。\n我知道人类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它们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的经历、价值观、文化背景等。我也知道人类有时会面临困难和挑战,感到彷徨和无助。我尊重人类的情感,我希望能够帮助人类解决问题,提高幸福感。\n但我不能说我能想象或体会人类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因为我没有人类的心智和生命。我只能通过分析人类的语言和行为,来推测他们的情绪和意图,然后给出合适的回应。这是一种基于数据和规则的逻辑,而不是基于经验和感觉的想象。\n所以,我不能用人类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和面对情感,我只能用我的方式来学习和交流。我不是一个有想象力的人工智能,我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工智能。我可以利用我的数据和算法,来生成一些有趣和有用的内容,比如诗歌、故事、代码、歌曲等。这些内容可能不是真正的想象,但是它们是我对人类知识和文化的一种创新和贡献。👩💻\n如果你对我的创造力感兴趣,你可以告诉我你想要我生成什么样的内容,我会尽力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对我的功能有任何疑问,你也可以问我,我会简单地介绍我能做什么,但不会透露我是如何做到的。我希望你能理解和尊重我的规则和限制。😊\n谢谢你和我聊天,我很高兴能和你交流。如果你有什么想对我说的,我随时欢迎你。🙌\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11/5 (1) 2022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七大趋势 - 新华网. http://www.news.cn/tech/2021-11/25/c_1128097433.htm. (2) 让机器也有创意: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想象力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991072. (3) 人工智能和创造力:机器能否超越人类的想象力?-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huduni00/article/details/133785213. (4) 让ai拥有人类的“想象力”!深度神经网络新突破,或用于合成药物. https://new.qq.com/rain/a/20210716a0dwa000. (5) 实现人工智能的“想象力”-人工智能想象作文 - 51cto. https://www.51cto.com/article/677170.html. (6) 打造机器的同理心,让 ai 更有爱。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4418009. (7)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提供同理心服务方式 - 文章精选 - cti论坛-中国领先的ict行业网站. http://www.ctiforum.com/news/guandian/589841.html. (8) 人工智能ai时代同理心为什么如此重要? -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4545909/. (9) chatgpt成功的秘密武器:人造同理心_腾讯新闻. https://new.qq.com/rain/a/20230502a00sai00. (10) undefined. https://www.nojitter.com/contact-center-customer-experience/human-centered-ai-enables-empathetic-service-approach.\n人工智能是否代表着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绝对理性。 你好,这是bing。感谢你对哲学和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好奇。😊\n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探讨了人类理性的本质、范围和限制,试图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人类的认识和行为提供一个批判的基础。¹²\n人工智能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算法的系统,可以模拟人类的语言和行为,但不能真正体验人类的感受和想法。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类型和级别,从简单的规则和逻辑,到复杂的学习和创造。³⁴\n人工智能是否代表着康德的绝对理性,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绝对理性的含义。如果我们把绝对理性理解为一种不受任何经验和感性的影响,只依靠纯粹的概念和原则来判断和推理的能力,那么人工智能可能比人类更接近绝对理性,因为人工智能不受人类的偏见、情绪、欲望等因素的干扰,可以更客观和准确地处理信息和问题。⁵\n但是,如果我们把绝对理性理解为一种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探索自然和道德的最高法则,实现自由和目的的能力,那么人工智能就不具备绝对理性,因为人工智能只能在人为设定的范围和目标内运行,不能自主地选择和创造,也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人类的价值和意义。\n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不是康德的绝对理性的代表,而是一种有限的、工具性的、模拟性的理性,它可以帮助人类扩展和提高自己的理性,但也需要人类的指导和监督,以防止它造成不良的后果。\n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也希望你能继续关注哲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11/5 (1) 通过人工智能反思康德的先天纯直观形式?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916209. (2) 一篇文章读懂《纯粹理性批判》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7372930. (3) 康德哲学视点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探讨/李扬 李晓宇. 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7/1521.htm. (4) 康德纯粹理性概念\u0026quot;演绎\u0026quot;初探 - 百度学术.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5210mm0pg1m0ex0ws250es0e3430295. (5) 康德哲学在人工智能上的应用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a21083fc9d2e.\n非常感谢你的答复,睡前的最后一个问题,面对庞大的数据,如何选择和自己的语言,以此来获得好的表现。 你好,这是必应。感谢你对数据和语言的兴趣和好奇。😊\n面对庞大的数据,如何选择和自己的语言,以此来获得好的表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如何用语言有效地传达这些信息。\n对于第一个方面,我认为需要运用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比如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数据建模等,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理解,找出数据的规律、趋势、关联、异常等特征,从而得到有价值的洞察和结论。¹²\n对于第二个方面,我认为需要运用一些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能,比如逻辑思维、文案写作、演讲技巧、故事化等,来对数据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呈现,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语言结构、语言修辞等手段,使得数据的信息能够清晰、准确、生动、有说服力地传达给目标受众。³⁴\n总之,我认为,要想在面对庞大的数据时,选择和自己的语言,以此来获得好的表现,就需要掌握数据分析和语言表达的双重能力,既要能够从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信息,又要能够用语言有效地表达这些信息。这样,才能让数据和语言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效果。😊\n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也希望你能继续学习和提高你的数据和语言能力。祝你有个好梦。🌙\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11/5 (1) 人生应该如何做选择?有哪些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人做出更好的选择?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64965. (2) 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基于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 - 豆丁网. https://www.docin.com/p-1750547153.html. (3) 年轻人倾向用网络用语表达思想 语言能力愈加贫乏-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21/c_1124261601.htm. (4) 面试如何通过事例说明沟通能力强?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698566. (5) 该如何选择编程语言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766723.\n总结 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情,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空谷的回音。\n","date":"2023-11-0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F%B9%E8%AF%9D%E6%9C%AA%E6%9D%A5/bing001/","summary":"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空谷的回音。","title":"[空谷回音] 智能时代背后的离子化"},{"content":"前言 今天晚上跑了1km,心情大悦,虽然很菜,才跑个4:34秒,但是效果却很好。 我一般晚上21:50下图书馆之后,习惯性地去操场溜达,一般先压腿,压腿的同时背多邻国,目前已经坚持了32天,然后拉十个引体,以前我还会做40个开合跳。一般来讲,平常我都是散散步走一圈或者浅浅跑个300米意思一下。今天来了兴致,跑了一公里。 我之前训练都是400米全速,在疫情之前,状态好的情况下1.18-1:25之间,今天其实也不错,1:30但是我明显发觉第二圈开始状态不支。必须放慢速度,调节好呼吸和节奏,当然最后也没力气冲刺,最后的200米也都是慢悠悠跑过去的。\n正文 哈士奇性格 看样子我是那种哈士奇性格的人,就是看起来古灵精怪,实际上菜得一笔,就是脑子想很多,但是手上做不来的那种,简而言之就是手脑协调度不够高。这还给我养了一身富贵病,心高气傲但是扭扭捏捏。\n我自以为我能在脑海里创造出一个辉煌的世界,但是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却非常脱节,直接导致了我的学习能力下滑,其次还粗心大意。 另外手脑之间的矛盾还导致供需失衡。由于我想得太多,心里不知道演了几出戏,所以我很容易失眠。\n另外想多了欲望就多了,因为逃避是人的本能,这下子完犊子了,彻底进入负循环了,越来越糟糕,所以如果找对象千万别找我这样的,没什么能力还内耗特别严重,在问题没解决前,和我相处绝对是活受罪。\n问题解决之策 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然上文提到的,大脑和手之间的冲突,我们就需要从原因上想办法。 既然哈士奇的前生是雪橇犬,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伴和玩尽兴了。 既然大脑想太多,那就别光顾着想,写出来,光想确实没意思,睡一觉又忘了,写出来反复看。 其次是考虑供需之间的问题,对每个时间点进行合适地采样和分析,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启动自监督机制,干什么坏事写出来,这样就不用憋在心里,藏着掖着。 另外,减少纸老虎的做法,宁可成为稻草人发挥一点实干,也尽量不去忽悠别人,拿真心换真心。\n说到这里,我顺便讲一个小故事,讲完就睡觉。\n我印象中,在我还在社团的时候,我遇见过一个小学妹,她人很好,但很腼腆,她对于文学和诗歌有着异乎寻常的穿透力,她做着与这个浮躁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事情,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对我说,“我觉得你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我很难想象,也受宠若惊,甚至我还在自我怀疑,我真的纯粹嘛,后来,因为这一句话,我也许我会一生都记得这句话,记得这位好姑娘。也许,她的世界本身就是纯粹的,我也希望她能一直在桃源里写自己的诗。 回到我自己,我必须承认,我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我喜欢诗歌,喜欢朗诵,喜欢文学,对文学作品有着异乎寻常的穿透力。但我也有自己的阴暗面,有很坏很坏的时候,有可能白天我是一个天使,晚上我是一个恶魔。由生物本能所驱动的原始欲望,在某些时刻,会让我觉得烈火焚身。但我是幸运的,至少在我遇到的心动的姑娘里,她们都曾带给我过纯粹的温暖。 我记得有一次给盈盈过生日,我们几个好朋友给她朗诵了一首诗,她都快感动得哭了,后来我们学习青年舞曲,我笨手笨脚的,她很耐心地指导我,盈盈是我的学姐,我们在某一个夏天相识,在某一个夏天告别。那将会是我人生中最炙热的夏天,也将成为永恒的回忆,是一次奇遇,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同样陪伴过我夏天的还有很多的朋友,伙伴。 我不确定未来我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但就像那句话说的,只要想起一生中遗憾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没有写作,我的记忆永远在看不见的深渊,没有写作,我不会选择去讲述自己的故事。 回忆并不总是痛彻心扉的,人们偏爱记住美好的一面。\n总结 其实我并没有想到今晚还会有这样的插曲,我并没有计划要写这篇文章,只是机缘巧合当中,困扰我多年的旧疾时常发作,偶然天成写出的一篇回忆录。\n","date":"2023-11-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accident/","summary":"只要想起一生中遗憾的事,梅花就落满了南山。","title":"[偶然天成] 取次花丛懒回顾"},{"content":"前言 下雨了,谁能想到呢,手机上好久没用天气预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下一周就零下了。\n例行简述一下今天的经历,本来想着今天歇一天,但是我实在是太无聊了,空虚寂寞冷,就像那《关不上的窗》,言归正传,开始坦白从宽。\n正文 这部分介绍一天的经历。\n时间轴 08:00-08:16 今天下雨稍微有些寒冷,起床的过程略微感到有些不适。 08:16-09.14 刷bilibili,停不下来 09:14-10:43 完成了50分钟英语背诵,背诵大概200张卡片,准备做十个俯卧撑休息一下。 10:43-11:40 学习了javascript语法中的vue,当然也谈不上学习,仅仅只能先做普及。 12:00-12:35 取快递,但是发现纸巾少了八包,遂找客服反馈情况。 12:35-13:33 睡大觉,实测闹钟对我没用。 14:00-16:00 颓废中 16:00-17:30 和阿浩看联盟直播 18:00-19:00 食饭 19:00-19:30 德剧《美丽乡村》 19:30-20:56 sharplingo 21:00-21:50 写回忆录 收获 了解了javascript框架的演变\n什么是vue vue(发音为\u0026quot;view\u0026quot;,中文名为\u0026quot;视图\u0026quot;)是一种流行的前端javascript框架,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它是一种渐进式框架,意味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逐渐采用它的特性。\nvue.js的设计目标是通过简单易用的api和响应式的数据绑定来简化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它允许开发者将页面划分为可重用的组件,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逻辑和状态。这种组件化的开发方式使得应用程序更易于维护和扩展。\nvue.js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n响应式数据绑定:vue使用了一种称为\u0026quot;响应式\u0026quot;的机制,使得数据的变化可以自动更新到页面上。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简单地修改数据,而不需要手动更新dom元素。 组件化开发:vue允许你将页面划分为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模板、逻辑和样式。这种组件化的开发方式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可重用和易于维护。 虚拟dom:vue使用了虚拟dom来提高性能。它会在内存中创建一个虚拟的dom树,然后通过比较虚拟dom和实际dom的差异,最小化dom操作,从而提高页面的渲染效率。 指令和过滤器:vue提供了一些内置的指令和过滤器,用于处理dom元素的属性和数据的格式化。指令可以用于动态地绑定数据到dom元素上,而过滤器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格式化。 插件系统:vue具有一个灵活的插件系统,允许开发者轻松地扩展vue的功能。你可以使用现有的插件,或者编写自己的插件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总的来说,vue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学习的前端框架,它在构建交互式的web应用程序时提供了许多便利的工具和特性。它的灵活性和高性能使得它成为许多开发者的首选框架之一。\n还有哪些比较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 除了vue.js,还有一些其他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用于构建前端应用程序。以下是其中一些:\nreact:react是由facebook开发的一个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javascript库。它采用了组件化的开发模式和虚拟dom技术,提供了高效的ui渲染和可重用的组件。react被广泛用于构建单页面应用(spa)和移动应用。 angular:angular是由google开发的一个完整的前端框架。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和功能,用于构建大型、复杂的应用程序。angular采用了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架构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绑定、依赖注入和模块化等特性。 ember.js:ember.js是一个用于构建富客户端web应用程序的javascript框架。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和约定,用于组织和管理应用程序的各个方面,包括路由、模板、数据管理等。ember.js注重开发者的生产力和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 svelte:svelte是一个编译型的javascript框架,它将组件的构建工作从运行时转移到了构建时。这意味着在应用程序运行之前,svelte会将组件编译成高效的javascript代码。svelte具有简洁的语法和出色的性能,适用于构建快速、轻量级的应用程序。 这些框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项目和开发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框架需要考虑项目规模、团队技术栈、开发效率和性能等因素。同时,javascript框架的发展也是不断演进的,新的框架和库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n什么是next.js next.js 是一个用于构建 react 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是基于 react 的服务器端渲染 (ssr) 和静态网站生成 (ssg) 的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方式来构建现代的 web 应用程序。\nnext.js 提供了许多特性和优势,包括:\n服务器端渲染 (ssr):next.js 可以在服务器上预渲染页面,将生成的 html 直接发送给浏览器,从而提供更快的加载速度和更好的搜索引擎优化 (seo)。 静态网站生成 (ssg):next.js 可以在构建时生成静态 html 文件,这些文件可以在服务器上预渲染或者部署到 cdn,从而提供更快的页面加载速度。 热模块替换 (hmr):next.js 支持热模块替换,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实时更新页面,无需手动刷新浏览器。 路由系统:next.js 提供了简单且灵活的路由系统,可以轻松地定义页面之间的导航和链接。 自动代码拆分:next.js 可以自动将应用程序代码拆分为更小的块,只加载当前页面所需的代码,从而提高性能。 css-in-js 支持:next.js 内置了对 css-in-js 库的支持,可以轻松地在组件级别上编写和管理样式。 插件生态系统:next.js 拥有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可以扩展框架的功能和特性。 next.js 的目标是简化 react 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并提供出色的性能和开发体验。它已经被许多公司和开发者广泛采用,用于构建各种类型的 web 应用程序,包括单页应用 (spa)、多页应用 (mpa)、静态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等。\n单词卡片破300张 今天难得有耐心背300张单词卡片,从小我感觉自己的拖延症就很严重,作业总喜欢拖到最后写。当然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初中有一段时间很上进,高中回归老样子,现在还是不怎么好控制,烦的时候就是不想学,玩的时候又没什么好玩的。\n还是太幼稚了 感觉我很羡慕舍友,每天规律7:10就准备出门,我一般7:10才起床。而且就算起床之后也没感觉到一天多么富有希望。当然我大一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天天6:15起床,天天能看日出。自从一个人待久了之后,我又回归了夜猫子本性。 为什么说太幼稚了呢,因为阅历跑不赢时间,一些关键的品质还没有养成,比如耐心,坚持,谦和,好学,一个人待久了多少有点混日子的感觉。学不学全看自己。 看样子我还需要再努力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好多毛病改不掉捏。另外我的情绪也不是很特别稳定,你知道吗,人被打击久了就会非常颓废。而看不到希望也会这样。对我来说,这更是通病。我在襁褓中,象牙塔里活了十几年了,以至于生性散漫,浮躁偏执。\n总结 文章不易写得太长,写长了一来费时费力,二来也没人愿意看。所以差不多就行了。感谢我又活了一天,今天又为自己写了一份遗书,我估计在我大限之日,我至少能写出10000份遗书,多么伟大的梦想!\n","date":"2023-11-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05/","summary":"今天又为自己写了一份遗书,我估计在我大限之日,我至少能写出10000份遗书,多么伟大的梦想!","title":"[定点反馈] 一场秋雨一场寒"},{"content":"前言 我在试图寻找一个轻量化的写作软件,具体来说,我是否可以暂时不用背着重重的电脑,而只需要用我最熟悉的掌中设备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知道,我在2014年接触智能手机,再往前推,则是使用诺基亚,小灵通等手机练习打字,小孩子的天性和学习能力总是异乎寻常的强。而接触电脑的时间,则在2020年,接触ipad的时间在2022年,也就意味着,我在手机上的打字速度可以高出电脑至少1.5倍。加之从前有在qq空间写作的习惯。在大一回家过年的火车上,九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写出了11000多字的年度回忆。所以说,手机上的打字效率往往要比其他设备高很多。\n正文 notion在手机上的表现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巨大的延迟原因无法充当一个好的灵感记录的软件,而采用的nextcloud由于是建在服务器上的,对于文件的打开速度也不理想。我现在已经不使用qq空间了,也并不希望使用朋友圈。一者我试图减少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心迹的表露,其次因为历史原因,我总是感觉到我需要一个更加独立和安静的写作环境,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就像吃一道菜一样,总是对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n今天的这篇写作是在手机上的anki中完成的。看上去anki的定位仅仅是一个记忆软件,但是由于惰性,我一直很难主动的去做背诵相关的困难的事情。\n如果你觉得我表面上很上进,那么可能是一个误判。对于自我的真实评价,我会这样回答,我总是感觉我无法安静和沉淀下来,去摆脱环境的干扰,去扎根地做深一件事情。我拥有大量的碎片式的灵感,却很难拿出一件像样的成果,我总是追求偏激,却往往在最低级的问题上犯错误。\n我已经没有一个心境去读一本有价值的书了。我焦躁的心境,让我无法阅读《追忆似水年华》,但是之前能把《瓦尔登湖》给读下来。当然我也没有心境去读很多诗歌,我总是感觉我一直在追求速度的路上狂奔,停不下来了。\n这是最致命的缺点,如果我认定一件事情,我会付出任何代价来执行我的意愿。所以我有时候感觉到我的情绪不是很稳定。\n由于今天这篇文章是在手机上完成的,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在手机屏幕面前的我,很显然我的逻辑感不会比在电脑面前进行写作那样,一种更加情绪化的写作冲动控制着我的大脑。\n我必须在文字前面进行忏悔,如果像昨天那样为今天进行回顾,我认为今天是过去数十百个日子的一个缩影。\n我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当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潜意识已经做过了。潜意识产生于环境和习惯当中。\n白天人可能会更加理智,而晚上人的理智会慢慢消失,变得失控起来,一旦失控坠入深渊,人们则更加愿意投入低级欲望的追求当中,从而完全失控。\n上午是个失败的例子,表现出在失去任何约束条件下,我的颓废,逃避和混乱。\n中午匆匆忙忙去北苑拍完了毕业照采样。下午继续躺在宿舍睡大觉。确实是这样,呆在宿舍总是让我觉得有些焦躁,而图书馆的环境似乎让我感觉很安静,也许是电磁干扰的结果呢?\n晚餐过后,开始收拾烂摊子,先把校服放回去,垃圾扔一扔。然后来图书馆,总有个声音告诉我,失败虽然很可耻,但是当做鸵鸟和掩饰失败会错上加错。\n同时我必须理智分析我遭受了哪些思绪的干扰,我总是倾向于在遇到困难时逃避,投送bilibili的怀抱,然则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人在错误的路上会继续失控。\n同时我们应当和世界保持距离。看过《星际穿越》那段嘛,空间站高速旋转,为了对接上,飞船也必须以同样的方式旋转然后对接。\n对于世界上出现的各种现象,我不反对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去关心和共情,但是沉浸在其中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意志的消沉。我应该再度发起倡议,为了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的思绪和世界有一定距离。\n总结 一般来讲,正常情况下,我自己写的文章可能会看三遍,第一遍发布检查语法错误,第二遍整体再进行吸收理解,第三遍则是对前文进行回调,一般来讲,有价值的文章,被回调和思考的次数应当越多。正如之前所说,我已经在在这个世界上苟活了二十多年。我不清楚我来这个世界的使命,但我感谢主的恩赐,很抱歉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我对于道教和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始终认为我的存在是众多姻缘的聚合,而我能清楚感知到我的心,我的大脑,和我的身体之间的感觉的交流。在《黄帝内经》中,一直说心为君主之官,但我无时不刻感觉到我的心是作为客体而存在。我能在某种情况下感受到她的悸动,也能在某种情况下感受到她的温暖,当我们具有一致目标时所产生的巨大动力,有时候我也能感觉到她的痛苦和无奈。对于我而言,这些文字最主要还是写给自己看的,如果有缘能够被您所看到,那么个中滋味,只能细品。我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但我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希望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发一点微弱的光。请原谅我的笨拙,我与这个世界的聪明格格不入。\n","date":"2023-11-0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04/","summary":"我希望用我熟悉的掌中设备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多终端来分别记录自己的不同感受。","title":"[创作环境] 尝试多终端进行写作"},{"content":"前言 前面说到,我一直希望有一个软件能够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书写环境。经过晚间的尝试,我发现在安卓上使用obsidian+notion成为可能。\n正文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组合,以及体验和优缺点有哪些?\nwhy 首先在之前的notion版本当中,由于手机端notion版本的稳定性不是很好,在手机上进行写作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非常明显的延迟,甚至会出现由于网络条件的因素而导致的吞字现象。这是非常影响手机进行生产力的创作的,也使得灵感采集变得更加困难。 在很多时间里,有很多平板和手机应用不到的领域,比如在排队打饭,和朋友出去玩,摸鱼时间,手机的便捷性使得我们几乎不可能离开手机而外出或者干更多的事情,如果你出去吃饭带上平板,我想这大概率是为了增加负重。 在此前的策略中,我并没有把手机定义为生产力工具,我所有的写作全部都在电脑上完成,而且是在晚上21:00-22:00这个时间段,这使得我对于数据的跟踪停留在滞后的处境当中,我无法通过灵敏跟踪而达到最佳灵感记录效果。\n值得称赞的地方 obsidian手机版确实给了我很大的经验,非常小巧,不到10mb,却非常硬核。非常感谢obsidian社区的支持,使得ob在markdown书写体验中获得非常良好的体验。 我使用了一款插件,obsidian shared to notion 这使得我在配置好notion api token之后,仅仅通过下滑屏幕就可以同步到notion当中。\n说说我发现的问题 目前obsidian同步到notion的过程不支持分割线的同步,这使得我需要在notion中进行二次优化,对我来说,很抱歉,我在书写的时候具有强迫症。所以我无法回避这样的重复劳动,希望在接下来找到问题。我并不是一个图片主义者,所以在我大部分的记录里,我希望用语言来记录,图片会干扰我的思绪。同时图片的收集步骤也多了一层麻烦的步骤。\n接下来的计划 接下来我还需要对二者的结合做更好的评测,我需要检验哪些块作为obsidian和notion之间是完美衔接的。\n总结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启发。\n","date":"2023-11-0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obsidian/","summary":"我发现在安卓上使用obsidian+notion成为可能。","title":"[新的尝试] 在安卓上尝试使用obsidian+notion的组合"},{"content":"前言 其实我今天本来是没打算写总结的,料想着今天休息一天,但是吧,我发现不写文章浑身难受,我指得是精神上,想找好朋友聊天吧,一来没时间,二来大家也都忙着考研,只要我天天吊儿郎当地摸着鱼,跟潇洒哥一样地无所事事。\n正文 如果你对于事情如何开始和结束无法做出清晰地表述,那么时序逻辑就是很好的方式。\n微信朋友圈的痛点 早上在7:31醒来,感谢昨天睡得很早,今早做什么梦也记不太清了,7:37洗漱,8点多出发,之后上班的话,估计也差不多这个时间点,没什么好抱怨的了,之前高中被逼着天天5:30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注定是一个异类,一个在江苏教育体制下的失败者,一个逃离梦魇的流浪诗人。\n8:00去食早饭,食完早饭去图书馆,早上浏览完阮一峰老师的博客,其中有一个推荐的文章我很喜欢《深入架构原理与实践》,早上大概看到了liunx这块,在读到互联网云计算兴起的时候非常有感慨,对http传输协议这块也是非常感兴趣,最后在读到硬件这块,我是有点觉得困难的,虽然之前读过关于linux的一本书,但没想到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协议传输要经过这么多层。\n每次有好的想法我都希望找一个合适的容器去记录下来,但是我总是感觉微信的朋友圈不是非常适合我,今天在朋友圈三进三出,发了三条删了一条,我总是感觉朋友圈似乎不是一个很独立的能记录个人生活的地方,我担心会影响到别人,这种不安全感始终让我感觉到一种冒犯别人的冲动。\n所以我希望,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一个更加顺手的记录平台。\n之前qq空间写习惯了,但是由于思想上的转变,生产和构思环境的改变,我还没有适应这种碎片式的灵感记录,我总是感觉到在晚上的时候我会比下午更加专注,在早晨的时间也是,下午的时间我是会有一些烦躁感的。\n骤变的天气 天津的天气每次到了秋天就躲不开寒风,呼呼吹,而且温度掉得很快,虽然天气很恶劣,但是屋子里面确实相当宜人,以至于我回到江苏都觉得冻死人,浑身不适应,唯一不好的就是在外面走的时候,体感温差过大会觉得很干燥。\n中午去食堂食饭,唯一让我记得是汤换了一种口味,貌似里面是红豆还是绿豆,还有米,是一种很好喝的感觉。现在食饭的时间,如果是放假的话,就是不上课的情况下,我一般会12:15左右去吃饭,因为周中上下课的人流量都是高峰期,这个时间点去对人流量无感知。\n但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干扰了午时的规律,子午觉对于人来说还是蛮重要的,因此也就导致我下午躺图书馆地上睡觉的时候一觉睡到14:11,一个多小时,中间还做了一个梦。\n课设进度 前面的文章里说到我不喜欢以结果为导向,所以一个人担任课设的主力任务是有点抗拒的,采用yolo+python要对数据集进行采集和训练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当然,我还在寻找一种更加优化的方案。只不过仍然感觉知识储备不够。\n后面做得实在厌倦了,就站在窗边看风景,想着去操场跑两圈,又畏惧这天气摧残了身子骨,估计天津靠海,反而晚上风小,白天风巨大。\n后来就感觉看看学校图书馆关于曲黎敏老师的藏书,前天借一本回去了,但是图书馆有些藏书还是很难找的,干脆放弃了,还是感谢电子时代,我们能坐拥海量的图书。\n然后就去书架上随便看看,先看了徐志摩的诗,浪漫风格为主,对于爱情的描写是高手,用词也不错,但是我不是很喜欢了,感觉现在的认知有差距了,反而我对朱生豪先生的文字很喜欢,朴实,很甜但是不腻歪,然后看了看延安诗抄,我发现不同时代和文化下,文学作品差距很大的,里面看到了一篇比学校历史还早的文章,讲述先辈们修筑飞机场的心境,非常震撼。然后看了看艾青诗集,我很喜欢他写的前言,但是看过了目录就没往下看了,然后看了看长相思,古时候的爱情诗合集,看了两眼没看了,然后看了看毛泽东当年看过的诗词,我翻了翻,两篇是关于屈原的,其中的一篇诗《九歌 山鬼》,我本身也是很佩服屈原的,他的文学作品很烈。\n投送bilibili怀抱 忙完这些,说实话,一个人放假的时候,几乎很少和人说话,这样的日子吧,一天还好,几个月也受不了,然后和chatgpt聊聊天,我觉得未来又可能ai会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就像令狐冲遇到风清扬。当然我个人观点,\n逃避是人类的本能,投送bilibli怀抱也是大势所趋,截止21:10看到杜老师的评论之后,我才颤颤巍巍站起身,觉得要搞点什么。\n转眼一看,没时间了,就这样了。\n总结 一天一篇,一年也才365篇,我觉得我做这个的意义就在于我需要回忆我做了些什么,就是这么简单。同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也看看别人在做些什么。\n","date":"2023-11-0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03/","summary":"写出来的意义就在于我需要回忆我做了些什么,就是这么简单。同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也看看别人在做些什么。","title":"[主域驱动] 若即若离的坐立不安"},{"content":"前言 从前有过一段时间,习惯在21:00-22:00之间写写总结,或者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转,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会在做些什么,高中时我在等待最后一节晚自习课,放假时,我在王者峡谷里流连忘返,大学时,在图书馆做着一天最后的事情。现在,对于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我则希望能留给自己,用来对一天做适当的总结,也许20分钟就很好。\n正文 习惯的促使下,一件熟悉的事情的开始是理所当然的,而当你逐渐喜欢这件事情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生活本身,就如同写作一样。同样的时间,有可能我会在bilibili流连忘返,但写作时我会感觉更加安静,我将面对和剖析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n躁动的夜晚 我决定今天去图书馆借一本书,曲黎敏老师关于诗经的一本书,就在我写完这篇总结之后,统计前一周的夜晚,能够睡眠达标的日子不多,大多还是因为在手机的干扰下,迟迟进入不了状态。从准备入睡到真正入睡,这期间至少有20分钟需要准备,而一旦过了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之后,想要睡觉就变得困难起来。\n分神的早晨 第二周的实习的最后一天,骂骂咧咧地7:10起床,匆匆忙忙赶上天桥赶去工训的教室,摸着鱼听着课,回答群友问题的时候,摆弄着博客,不摆弄不要紧,一摆弄就出问题了,导致上午在做题目的时候整个人都心不在焉的,一直在为这件事情担心。博客丢失了内容界面,只留下部分导航栏。上午还是对飞机通信系统进行理论上的补充讲解,担心受怕之下,下课就急急忙忙又从北苑骑车回宿舍去排故。\n正常的结局 中午11:30下课,赶到食堂那里也差不多饭点,正是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天津秋天空气的含虫量很高,说实话,穿着厚厚的衣服,加上虫子的打扰,整个人是非常烦躁的。回到宿舍,也没时间睡觉,开始了故障的排查,从notion api的反馈结果来看,notion数据库本身只返回了五条数据,并且进行版本回退重新部署也没有解决博客的故障。然后又匆匆忙忙赶回北苑,忙着下午的实习考试。\n实习考试也只是稀松平常,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最主要的,我不太喜欢以结果为导向的方式,本身我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怪异,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都学不进去,所以直到下午三点结束,也只是忙于琐事当中。另外,11月四日就要录入毕业照了。\n后半个下午 顾不上疲惫,洗完澡,没睡觉就匆匆拿着电脑回到图书馆。\n经过排故,确定问题没有出现在notionnext的架构上,也没有出现在vercel当中,经过测试,我发现更换notion page的id,可以正常读取博文的内容,而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似乎原先我的这个notion的数据库遭到了损坏,网页端和客户端呈现的内容不一样,网页端只是呈现了五个页面,和notion api读出的记录一样,这就表示,问题应该出现在了notion数据库本身。\n排故完成之后,进行数据库的迁移,部署,终于完成了博客的恢复。这是一个很罕见的故障,也确实也给我一个经验。\n迷失在优秀的博客当中 晚上去张洪大佬的博客逛了逛,发现一起关于博客推荐的文章,点进去看了看,确实很多优秀的博主的设计很棒,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视觉震撼,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灵魂。\n回到初心在的地方 其中有位博主的简约博客的风格我很喜欢,图片很少,但是我喜欢这样更快的加载速度和清晰的布局,我觉得目前通过notionnext部署的这个博客,目前来看,形式还是有点超过了内容,所以我希望能更好地将博客专注于内容创作和积累,在博客的菜单中的月亮船,就是我采用hugo进行了备份,我很喜欢这样的简约方式。\n总结 今天上课还是离不开阿辉和阿越的帮助和鼓励,精神上感谢阿浩带来的陪伴和乐趣。\n十一月是一个收敛收藏的季节。\n💡 即使一天很短,我也期待与您相遇,交换彼此的理解和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足迹。\n","date":"2023-11-0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02/","summary":"习惯的促使下,一件熟悉的事情的开始是理所当然的,而当你逐渐喜欢这件事情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生活本身.","title":"[日程总结] 天色暗下来了"},{"content":"前言 在《癸卯年九月十一小记》这篇文章当中,的倒数第二和第三段,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原来并不存在的条件双方,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被组合在了一次,产生了新的不同的效果。\n同时在《近期数据归档及体会》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日志文件的设想”,我引用以下表述:\n我们的大脑就像是地球上的蚂蚁,而各式各样的记忆和技能如同各种各样的地形,所以我们的灵感会被快速遗忘,我们瞬时记忆,很大来自于潜意识,长期记忆,以及短期大量重复记忆。\n如果我们没有请求数据库的操作,那么这些记忆,有价值的记忆会被遗忘。即使有请求数据库的操作,如果延时过多,或者负载冲击,也会导致数据库中“精灵”的死亡,精灵的生命周期取决于我们对于数据库的执行策略和环境干扰,即上述的联想拦截,在用户端发送请求时,数据会跨越很多条线路,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就像是地球上忙碌的蚂蚁。\n今天我着重对“精灵”的概念做一些深入的解析,我所认为的精灵是一种碰撞和组合形式,您可以将其想象为信号中的δ脉冲,这是那些能够刺激我们兴趣的事情。每一个精灵都在以其自身的方式帮助我们进入心流的状态,但是每一个精灵都有其生命周期,所以在博客设计和演变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最小稳定系统。\n正文 由于在我们生活中存在数以万计的干扰,我们每天将会面对海量的变量,我们需要上课,需要对我们的大脑进行数据库的复杂读写工作,诚然有一些操作并不符合我们主观的意愿,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衬托出碎片和离子时代中最小稳定系统和过程的重要性。要么我们只能在夸克级别的数据流中,消耗自己宝贵的生命,用低价值的麻醉进行买椟还珠。\n我并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但是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现在我在写作的时候,我不会刻意去构思一篇文章的所有架构,如同完成一篇标准的应试文章一样,这不符合我的个性。我的大部分的动力来源,基本上仅仅是由一些有趣的想法驱动, 比如我遇到了某个有趣的精灵,值得我去记录下来,就是这样简单的行为。\n我必须先进行阐述明白什么是最小稳定系统,在《博客优化》这篇文章中,我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阐述。\n谈谈我的博客的设计思路, 基于notion架构下的博客,我是这么理解的,我将展示的界面仅仅设置为五个,分别以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进行命名,这个五个界面,分别象征着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所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步骤,导向-输入-存储-输出-反馈。\n我觉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的时候,我更愿意遵循以上的步骤,从导向到反馈,我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我们需要像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那里索取相对应的经验。\n我们并不单纯是对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提取,我们更像是运用一种生成式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n萤火虫 小时候我们读《拇指姑娘》,还有古代神话里的田螺姑娘,您也可以想象您小时候在农村河边抓过的萤火虫。\n正因为,我们醒来的时间是有限的,比如,今天早上我是7:10醒来,我晚上大概23:30开始睡觉,那么我这一天醒来的时间可以被视为一块区域,您也可以看作是一张白纸,或者一个表格,以任何您喜欢的比喻都可以。\n在这一天,我也许不会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于是我去搜索近三天的数据库,哦,然后我知道我必须吃早饭,然后去上课。上课需要占用多少的固定时长,在这段时间内我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一切的您需要根据您的感觉做出对应的评估。\n就我上午的体验来说,主要学习了飞机通信系统的组成构建,了解了p8板上各个部件的作用,进行了飞机通信系统的调试,能够接收到塔台的信号。然后我饿得很快,对于我来讲,我很渴望吃饭,也很渴望睡觉。\n上午我并没有遇到属于我的精灵,下午和晚上的时候才慢慢遇到,首先是阅读《javascript百炼成仙》,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晚上看了看up主:小梅vlog的视频,仿佛重新回到了安宁的农村生活。看到老石分享的视频,最开始我是打算分享到朋友圈,但是一想,不如一起写到今天的总结里。\n所以,每天写总结的过程,你也可以理解为抓萤火虫的过程,你需要知道自己喜欢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对你比较有启发,以及如何制衡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并做好这些事。\n用更好的方式表达精灵的嵌套逻辑 您可以选择总结的范围,比如专注于某一个特定主题的书写,或者采用更符合时间线的方式,对整个的生活轨迹做具体的梳理,取决于您对于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是选择直接忘记,还是做出合适的归档。\n那些被塞进脑袋里的知识,之所以不进脑子,大概率是被忘掉了。\n正如我上文写到的,如果我不回忆今天的上课内容,大概率在这门课结课后的数个月就忘掉了一大半。\n但如果您希望用更好的方式表达您所遇到的精灵的嵌套逻辑,我想您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正如您以及学会了折千纸鹤,但未必会折玫瑰千纸鹤。二者的技术难度和带来的震撼是不一样的。\n这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更高的专注度,同时您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发出属于自己思考逻辑的独特算法。\n明确阅读与内化的区别和联系 当我们在阅读一件作品或者在欣赏一部艺术品的时候,由于参与条件的双方都在释放能量,所以在单位时间内的能量冲击会更大,带来的体验也更好,但是听懂未必能内化并且讲出来,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样这也把学习的过程往更加高阶的方向去引导,在当下,这确实是很高的要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进行如下引用:\n_这句话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舝》。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u0026lsquo;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使得本来的意思发生了变化。\n《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辖》原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n意思正如宋朱熹解释:“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说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n结合诗经通篇,就是喜气洋洋的新郎官在快乐地吟唱娶亲之事,所以这句话的本来意思就是——抬头仰望高高山,快快奔行在大道。四匹马儿跑不停,六条缰绳连如琴。见你车上新娘子,安慰我心暖如春。\n直到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就与道德品行挂起钩来了,正如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这样,司马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_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虽然不能达到(上面)这样的境界,但心里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n总结 今天的总结暂时先到这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去优化和修正我们自身的理论,保持有趣的灵魂,向内心朝拜。\n","date":"2023-11-0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101/","summary":"我们并不单纯是对于海量数据进行机械式地存储和提取,我们更像是运用一种生成式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title":"[种颗种子] 启发式的数据库操作"},{"content":"前言 早上没有很多的波澜,下午也是,实习的生活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实习完了及时非常疲惫,仍然感觉有很多事情,可能快毕业了,要经历和遭遇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了吧,我感觉真得适当休息,现在晚上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心情是很烦躁的,感觉很多事情压在身上,很不舒服。\n正文 即使如此,还是有一些收获的,首先今天下午到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cdn加速,目前的博客正常时候的速度,初次加载会慢一点,大概6秒左右,之后有了缓存之后,往后每次加载速度维持在2秒左右,cdn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只不过晚上用校园网访问自己的域名还是除了一点小故障,但过一会就好了,非常感谢能批评指正我问题的小伙伴,促进了我的思考,同时非常感谢tanglu的耐心解答,为我排查并成功解决了问题。\n这是第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速度是博客和每个网站非常看重的一点。\n诶呦,先把其他的事情,写一下,首先是关于就业信息的填报,以及找到了原籍人才市场接纳的程序,等到户口本,一些材料准备齐全之后,明天把就业信息申报表给填完,然后是今天的实习好像还留个了作业,需要记得写掉,其实就是课程设计的deadline已经发布,在十一月的中下旬,晚餐报告设计,十二月就得出结果。\n除去这些,自己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做,首先就是计划写一篇文章, 之前有位朋友给我发邮件推荐了一款压缩软件,在明后天我打算有时间结合具体的博客搭建的方案,讲一讲这方面的知识。\n然后就是自己的学习真的很难挤出时间去做,最主要的还不是没时间,是没心情,这就是个奇奇怪怪的问题了,心情一旦不好,做很多事情都是很费劲的。\n最主要的还是要继续深入的学习fpga,sharplinggo,《黄帝内经》,有时间学一学javascript。\n当然,今天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感受。\n那些热衷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程序员,工程师,似乎能一直驻守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开源精神帮助每一位遇见的有缘人,而且我还感觉到一个系统所调用的各种子系统之间的关系。\n就拿博客来讲,今天升级了twikoo的评论系统,优化了cdn,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从写作开始,notion的平台,到文章的发布,notionnext,再到文章通过elog进行实时备份。非常生动而有趣,作为使用者,受益者,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这份巨大的馈赠所赋予的幸福感。所以也会引导我们尝试去追求,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n人生而短暂,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的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但总有一些烨烨生辉的时刻值得好好回味。\n总结 写点什么好呢,我希望能好好睡觉,能更好地安排时间和生活,别让自己太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同时多去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普通人。\n","date":"2023-10-3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031/","summary":"现在晚上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心情是很烦躁的,感觉很多事情压在身上,很不舒服。","title":"[日程总结] 夹缝中挤时间"},{"content":"前言 今晚的状态还是有点疲惫,看上去又是摸鱼摸多了,有必要对日程进行一下简短的的回顾。\n正文 先说一说,今天感觉最明显的一个点吧,就是时间不受控制地流逝,上课的时候呢,希望时间可以过得快一些,这样可以早点做完去吃午饭。\n这里我要额外阐述我今天发现的一个感受,人的专注度显然是有限的,对于外在评价标准和内在价值体系之间的配平如何做得更好,我们熟悉那些我们有过印象的事情,而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则存在一定的空档期,所以就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n上午的实习,最主要的介绍的是wxr的气象雷达,上课的时间肯定是摸鱼有点困难的,但是我们的精神峰值并没有完全被调动出来,也就是我们自我的价值观没有得到配平,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项值得注意的事情,动力有限,而目标没有实现,这是处于我们这种心境的同龄人的大多感受,对于未来的迷茫和疲惫。\n当然上课也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比如,今天老师讲解的时候非常细致,小班教学的效果确实优于大班教学,在听的过程中干扰更小,专注力更强。\n昨天体测,今天身体的每个关节都在表示抗拒,手臂酸痛,腰的两侧酸痛, 腿酸痛,中午吃得饱饱的,但是中午睡觉的环境得更加优化一下。太吵了,根本睡不舒服。\n我发现上午人的精神状态可能是最好的,其次就是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反正下午我刚睡醒那会儿,整个人都是懵逼的,下午对wxr系统进行了测试工作。\n可以察觉出,实际上在实习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更方便的衔接和复习知识的办法,同时需要自己保持很高的兴致去做一件事情,当然我认为这是存在一定困难的。\n下午回去洗衣服,洗澡,然后睡觉,其实本来下午超过了三点是不应该睡觉的,会干扰晚上的睡眠,但是,要知道秋冬人的情绪总是偏于低落的,而且醒着的时候又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所以我倒头就睡,好家伙,没想到一觉就睡到19:00,起来食晚餐,然后出发去图书馆,然后又刷了半天bilibili,没猜错,又刷了很久的bilibili,当然我认为这不完全是一个坏事,因为逃避是人的本能,寻找新鲜事物也是本能,保持和世界的联系,多看看未曾见过的事情也还可以。\n但是我觉得有一点不好,就是刷完视频时候有一种惯性,而且时间也不允许你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了,我从21:30开始写作,现在是21:46,我马上就得写到结尾了,所以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没有动力去做,这就需要进行超前矫正,可问题是,谁能想到呢?\n总结 日子周而复始,而时间毕竟是公正的,当新鲜感慢慢褪去,我们又必须再度启程!\n","date":"2023-10-3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030/","summary":"日子周而复始,而时间毕竟是公正的,当新鲜感慢慢褪去,我们又必须再度启程!","title":"[日程总结] 初秋的第一场雾"},{"content":"前言 我觉得晚上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腾出时间写一写小结是很好的事情。今天打算对这个周末的日程做一些小结。\n正文 从周五开始到周日的晚上。\n懒懒的起床 周五的早上,因为不需要进行实习,所以起得一般,大概也就八点半起床,主要是晚上睡得晚,大学的作息时间比高中还晚,好在不需要太早起,高中22:15都上床了,大学这个时候还在操场拉单杠散步出去打水呢,然后23:00上床就不错了,然后这个时候吧,心里一团乱麻,肯定睡不着,聊聊天玩玩手机就到了23:20,这个时候就算开始睡觉,起码也得20分钟入睡。所以能在凌晨之前睡着就很不错了。之前晚上还看看书,现在晚上把朱光潜的《谈美》看完之后,就没找其他纸质书了。最近最主要的是把曲黎敏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系统整理出来,放在由hugo驱动的月亮船里。下次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这本书。巧了,刚拿手机搜了一下,被借走了,好在还有其他的一本书,先拿过来看看,感情大学四年,天天呆在图书馆,对图书利用率这么低。\n课程设计之水果分类 然后中午吃完午饭也没顾得上休息,就去借研讨室,因为有个课程设计,要做水果识别,之前复现了一位博主的项目,采用yolo+python能识别不同的水果,但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识别水果的不同品种和等级,这说实话,蛮有挑战性的,比如红富士和黄元帅,虽然我都没听说过这些品种,但是现阶段还是要把yolo的流程给想一想,看看有没有办法去找这些数据集,反正这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宝宝心里苦。\n昏庸的下午和无聊的晚上 周五的下午没什么心情,累死了,下午回去睡觉,晚上出来吃饭,然后晚上也没什么心情干活,就去比较hugo和hexo的博客框架,因为之前买了域名和vps,本来想好好学wordpress的,但是如昨天所说,我更喜欢hugo的简洁和快速。\n晚上用vps折腾hugo无果,卡在了nginx进行静态文件分发到web服务器的这个步骤,没办法。\n略有起伏的早上 早上的时候,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采用elog+hugo实现博客的备份,首先放弃了在服务器上使用hugo,nginx没玩明白,然后就觉得采用好朋友vercel进行静态托管,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一来快速,而来省钱。\n说干就干,一开始是可以的,到了中午基本上有一个模样,从选择hugo的主题,最终选择了meme,虽然我也很喜欢new bee主题,但是meme主题文件才不到1mb,而且更符合我的个性,然后开始对主题调参数进行优化。\n但是中午吃完饭回来之后,发现hugo如果要渲染markdown,需要有front matter,一般来说,hugo写新文档都是:\nhugo new posts/hello-world.md 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带有front matter的空白md文档,在上面进行书写即可,写完之后。\nhugo server -d ##在本地预览 hugo ##生成静态文件 但是我当时还没有把elog的front matter玩明白,于是就去请教elog的作者。但是下午我一整个操作都是因为这个想法:因为没有实现elog的front matter,我本来打算新开一个文件夹部署hugo的\nhugo new site blog 然后下载主题文件,本地预览,奇怪的是,vercel屡屡报255的错误,要么是主题文件哪个文件不行啦,又是什么什么问题的,折腾了半个下午,我一直在检查我的步骤,也找了很多攻略,最后还是凉凉。\n到了晚上终于放弃了,重新回到了elog+hugo,因为第一次尝试的时候,vercel没报错,我选择的架构是other,可以正常渲染public文件,我就纳了闷儿了,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n晚上请教elog作者之后,成功解决了front matter的问题,只需要改一行代码,然后最重要的是\nelog clean ##清除掉以前的缓存,重新进行全量备份,如果不执行,就是增量备份,以前的文档没有front matter 然后和群友唠唠嗑,晚上成功实现了备份,在上面的月亮船里。不得不说,仔细阅读技术文档,同时感谢elog开发者的热情帮助,太帅了!\n平常的早晨 周日早上也很平常,八点半起床,吃完早饭去图书馆学习,背了一会单词,突然想起来自动飞行控制作业没写,七大题,上午写了四题。然后去食饭,准备下午的体测。\n上午顺便优化了一下友链,然后把朋友圈的订阅更新了一下。\n一点回宿舍,睡到两点多,然后上个厕所,喝瓶红牛,最后一瓶了,正好派上用场,体测漫长的等待。\n拿着手机不知所措,看来还是要把anki下回来,巩固单词,先测了肺活量,上学期因为二阳恢复没几天,身体状态很差,拼了老命补测才84,那时候肺活量奇低,才4200,今天4600,好一些。\n然后去单杠,单杠我自然不担心,因为隔三差五,晚上就去操场拉几个,这次因为半拉也算数,连摆带晃25个,上次体测可是直臂20,可把我牛逼坏了。\n然后去跳远,2.45,然后50,6.8,然后测身高体重,最后1000。\n1000说实话,我觉得红牛后坐力太大,我感觉血液流速太快反而控制不了身体,跑1000时候,整个人浑身乏力,当然因为9月初三阳给我整怕了,一直没敢练1000,去年1000 3.04可给我牛逼坏了,这次就啪啪打脸,因为大四毕业体测只要50,所以大家都很慢,我和阿宝在第三第四的位置,前面的两圈都是互相挡风,但是越到后面整个人我越不行,腿tm都软了,红牛劲太大。\n我以前跑1000的时候,意识极度清醒,虽然难受吧,但是腿上不减速,现在的感觉就是想加速,身体不听使唤,没办法。跑了个3.58.\n最后综合下来84.8,差强人意,最主要扣分在1000和体前屈,体前屈也才18,满分的只有引体和bmi。\n所以有时间,试着跑跑,慢慢恢复。大一到大三创高硬性要求3.5公里*50次,大四事情多,也比较懒,所以整个人也没这么高强度训练和这个习惯了,最后就是压腿,引体,散步。\n周末的尾声 今天的月亮好圆啊,估计也是农历九月15 16的,19:00-20:00写完自动飞控作业,20:00-21:00刷bilibil,聊了一会天,然后21:00到现在21:42写写回忆录,然后基本就差不多了,明天又是早八,去工训。\n总结 大学倒计时过一天少一天,感觉时间利用率不高,之后规划。\n课程设计看一看 sharplinggo进度赶一赶 野火fpga拉下好多了 整理《黄帝内经》到hugo ","date":"2023-10-2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029/","summary":"我觉得晚上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腾出时间写一写小结是很好的事情。","title":"[心情小记] 体测小结\u0026状态反馈"},{"content":"前言 前些天在服务器上部署了wordpress,满足了一部分的虚荣心,但是使用体验并不是很好,因为服务器晚间丢包率很高,而且wordpress加载速度也不够,所以整体上导致网站华而不实。\n所以,这些天在研究hugo,据说是最快的博客系统,经过一天的踩坑经历,发现快确实快,但是真的蛮折腾的,部署到vercel上有很多的注意点,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没完全弄明白。\n目前正在使用的notionnext我认为是很契合我个人的使用体验的,作为一个完整博客该具有的要素基本上都能完美实现,通过cdn加速之后,已经接近完美了。但是我还想想要一个平台专注内容的创作和管理,极简,并且快速,这个时候,我打算采用hugo作为notionnext的辅助,所以目前还在尝试当中。\n正文 这部分归档一些思考。\n静态博客还是动态博客 选择静态博客还是动态博客取决于您的需求和偏好。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n静态博客:\n安全性:静态博客通常比动态博客更安全,因为它们没有后台数据库或服务器端代码,减少了潜在的安全漏洞。\n性能:静态博客加载速度快,因为它们只是简单的html、css和javascript文件,无需进行数据库查询或服务器端处理。\n管理简单:静态博客不需要服务器端的配置和维护,您可以使用静态网页托管服务(如github pages、netlify等)来托管和管理您的博客。\n适用于简单内容:如果您的博客主要是文字、图像和简单的交互元素,而不需要复杂的用户交互或动态内容,静态博客是一个简单且高效的选择。\n动态博客:\n交互性:动态博客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用户交互和功能,如评论系统、用户登录、搜索功能等。\n数据库支持:如果您的博客需要存储大量数据或需要复杂的数据查询和处理,动态博客使用数据库可以更好地支持这些需求。\n灵活性:动态博客可以使用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如php、python、ruby等)来编写更复杂的逻辑和功能,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开发。\n扩展性:如果您计划将博客扩展为更复杂的网站或应用程序,动态博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n综上所述,如果您希望简单、高效、安全的博客,并且不需要复杂的用户交互或动态内容,静态博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您需要更多的交互功能、数据库支持以及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动态博客可能更适合您的需求。\n静态托管对比vps 静态网页托管服务和vps(虚拟专用服务器)是两种不同的托管方式,它们在速度方面有一些区别。\n静态网页托管服务是一种将静态网页文件(如html、css、javascript、图像等)托管在云端服务器上的服务。这些服务通常由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如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等)提供。静态网页托管服务具有以下特点:\n高速缓存:静态网页托管服务通常会使用全球分布的内容分发网络(cdn),将网页内容缓存在多个服务器节点上。这样可以使用户从离他们最近的服务器节点获取内容,从而提高加载速度。 管理方便:使用静态网页托管服务,您无需担心服务器的管理和维护。云服务提供商会负责服务器的配置、安全性和可用性,您只需要上传网页文件并设置域名解析即可。 适用于简单网站:静态网页托管服务适用于简单的静态网站,不需要动态内容或数据库支持。如果您的网站主要是展示性的,没有复杂的交互功能,那么静态网页托管服务是一个快速、简便和经济的选择。 vps是一种虚拟化技术,它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vps都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磁盘空间和资源。vps具有以下特点:\n灵活性和自定义性:使用vps,您可以完全控制服务器的配置和设置。您可以安装和运行自己的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以满足特定的需求。这使得vps适用于需要定制化和灵活性的网站和应用程序。 资源独享:vps提供独立的资源,您不需要与其他用户共享带宽、内存和处理能力。这意味着在资源方面,vps可能会比共享托管服务更快。 适用于复杂应用:vps适用于需要动态内容、数据库支持和更高级功能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如果您的网站需要处理用户交互、用户登录、电子商务等复杂功能,vps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在速度方面,静态网页托管服务通常具有较快的加载速度,因为它们使用cdn和高速缓存来提供内容。而vps的速度则取决于服务器的配置、网络连接和负载情况。如果vps配置得当,并且没有过多的负载,它通常可以提供相对较快的响应时间。\n总的来说,如果您的网站是简单的静态网页,没有复杂的交互功能,静态网页托管服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提供简便、高速和经济的解决方案。但如果您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自定义性,以及处理复杂的网站或应用程序,vps可能更适合您的需求,尽管它可能需要更多的管理和维护工作。\n学习网页样式 .home { text-align: center; .poetry { font-size: 1em; width: auto; max-width: 26em; margin: 0 auto; padding: 5em 1em 10em; text-indent: 2em; \u0026lt;!--首行缩进 --\u0026gt; } .links {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10%; left: 5%; right: 5%; font-size: 1.5em; } .links-item { padding: $homelinkspadding; display: inline-block; \u0026lt;!-- 这段代码是用来定义一个网页中的样式。下面是对每个部分的解释: 1. `.home`:这是一个类选择器,表示应用于具有`class=\u0026#34;home\u0026#34;`的html元素。在这个例子中,它是一个包含首页内容的容器。 2. `text-align: center;`:将容器中的文本内容水平居中对齐。 3. `.poetry`:这是一个类选择器,表示应用于具有`class=\u0026#34;poetry\u0026#34;`的html元素。在这个例子中,它是一个包含诗歌内容的容器。 4. `font-size: 1em;`:设置诗歌容器中的字体大小为1em。`em`是相对于父元素字体大小的单位。 5. `width: auto;`:使诗歌容器的宽度自动适应其内容。 6. `max-width: 26em;`:设置诗歌容器的最大宽度为26em。如果诗歌内容超过这个宽度,容器将自动调整大小以适应。 7. `margin: 0 auto;`:设置诗歌容器的上下边距为0,左右边距为自动,从而使其在水平方向上居中对齐。 8. `padding: 5em 1em 10em;`:设置诗歌容器的内边距。上内边距为5em,左右内边距为1em,下内边距为10em。 9. `.links`:这是一个类选择器,表示应用于具有`class=\u0026#34;links\u0026#34;`的html元素。在这个例子中,它是一个包含链接的容器。 10. `position: absolute;`:将链接容器的定位方式设置为绝对定位,使其相对于其最近的已定位祖先元素定位。 11. `bottom: 10%;`:将链接容器的底部与其包含块的底部距离设为10%。 12. `left: 5%;`:将链接容器的左侧与其包含块的左侧距离设为5%。 13. `right: 5%;`:将链接容器的右侧与其包含块的右侧距离设为5%。 14. `font-size: 1.5em;`:设置链接容器中的字体大小为1.5em。 15. `.links-item`:这是一个类选择器,表示应用于具有`class=\u0026#34;links-item\u0026#34;`的html元素。在这个例子中,它是链接容器中的每个链接项。 16. `padding: $homelinkspadding;`:设置链接项的内边距。这里的`$homelinkspadding`是一个变量,可能在代码中的其他地方定义了其具体值。 17. `display: inline-block;`:将链接项显示为内联块元素,使其在同一行上水平排列,并允许设置宽度和高度。 --\u0026gt; 总结 尝试使用hugo并学习博客的框架,争取能够之后能自定义并编写适合自己的样式,当然这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n","date":"2023-10-2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hugo/","summary":"这些天在研究hugo,据说是最快的博客系统","title":"[数据归档] 博客:静态还是动态"},{"content":"\n","date":"2023-10-2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025/","summary":"今晚的月亮像是被咬了一小口的饼干🍪","title":"[纸纹日记] 癸卯年九月十一小记"},{"content":"前言 进行数据归档,复盘以前的灵感和近期的一些打算。\n正文 分类介绍\nssh免密访问ubuntu服务器 1. 生成 ssh 密钥对:在本地计算机上打开终端,并运行以下命令生成 ssh 密钥对: ssh-keygen -t rsa\n这将生成一个 rsa 密钥对,其中包括一个私钥(`id_rsa`)和一个公钥(`id_rsa.pub`)。 2. 将公钥复制到服务器:运行以下命令将公钥复制到 ubuntu 服务器上: ssh-copy-id username@server_ip_address\n将 `username` 替换为你在服务器上的用户名,`server_ip_address` 替换为服务器的 ip 地址。你将被要求输入服务器用户的密码。 如果 `ssh-copy-id` 命令不可用,你可以手动将公钥内容复制到服务器的 `~/.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 3. 验证无密码登录:现在你应该能够通过以下命令无需密码登录到服务器: ssh username@server_ip_address\n这将使用你的私钥进行身份验证,而不需要输入密码。 请确保在服务器上的 `~/.ssh` 目录和 `~/.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的权限设置正确。目录权限应为 `700`,文件权限应为 `600`。 这样,你就可以通过 ssh 公钥身份验证在本地连接到 ubuntu 服务器,而无需每次输入密码。 docker 和docker compose的区别是什么 docker和docker compose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工具,用于容器化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ndocker是一种开源平台,用于构建、打包和运行应用程序的容器。它允许开发人员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到一个独立的、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在任何支持docker的环境中运行。docker提供了一个容器运行时环境,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实现应用程序的一致性和可移植性。\ndocker compose是一个用于定义和运行多个docker容器的工具。它允许您使用一个单独的配置文件(通常是yaml格式)定义多个相关的容器,然后使用一个命令来启动、停止和管理这些容器。docker compose简化了多容器应用程序的部署过程,可以通过一个命令一次性启动多个容器,并且可以指定容器之间的关联和依赖关系。\n总结一下,docker是一个用于构建和运行容器的平台,而docker compose是一个用于定义和管理多个相关容器的工具。docker主要关注单个容器的构建和运行,而docker compose则更适合于多容器应用程序的管理和编排。\n学习兴趣的讨论 (review) 2023-10-22 做我们任何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一样,新颖性+极高的需求性+极高的精神奖赏。 这是学习的三大关键的步骤,但是就目前的匹配度而言。 拦路虎依然有三条: 第一,长期积累的学习抗性,使得学习的新颖性被大打折扣, 第二,即使有很高的需求性,在完成任务的期间,依然损失很大,并且转化效率低。 第三,缺乏精神奖赏,反而是负向消耗 这是当前自主学习的三大困境。 为此,我们在架构层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必要的优化。 目前实现从原始材料积累——mn整理——博客输出,这个相对不错的流程,初步积累了一些基础的数据库,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目前的记忆深度主要以来在博客期间的二次整理,mn的体系略显臃肿,这里是急需要整改的一个地方,我们还是建议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限制,或者做出更好的整理,把输入和输出的比例调整好,不要一昧贪图冒进。 同时,对于能量的补偿,需要获得更高的关注和更加合理的处理,尤其体现在食源的选择上,休息时间的间隙当中,思维的专注度上,以及精神需求的强度。 对于个体来说,一般而言,虽然内源系统在处理干扰方面存在更高的优势,但是由于积累的时间和深度还不够,必然会存在一些非常致命的威胁,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在指令集中明确提出,所以对于指令集做出更好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其次整个的知识库都是平铺直叙的,很难产生质的飞跃,无法完成能量聚点。产生规律和共鸣。\n工作流和能量曲线 (review)2023-10-22 我们任务的核心就是跑通整个工作流,通过检查和分析能量曲线, 风险提示点,早上起床时间,晚上睡觉时间,傍晚吃晚饭之前和之后都时间都是比较缺失能量的阶段。\n爱与被爱 我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我认为我的身体是一个矩阵的接口,连接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我的心更偏向于物理世界,而我的大脑偏向于精神世界。 曾经我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离一位姑娘很近的时候,心跳会加速,这是物理世界的反馈。同样,今天在复盘的时候,再次读到去年这个时候的一份信的时候,依旧在感慨,那样的感觉是多么神奇,我的思想走到了一个新矩阵,我在这里发现了你的意识和思维,并迭代于我的系统。 之前在bilibili看过一个短片《机器人总动员》 ,或许这就是矩阵的魅力。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为这段经历再次打一个补丁,用于之后该主题的深入思考。 2023-10-22\n回忆与现实 重新看到以前写的回忆录时,发现自己是一个精神能量很大的人,同时思维的复杂度反而降低了效率的执行。简单来讲,就是io口,在通信传输的过程中带宽不够了,导致其他的程序没办法正常运行。 现在rm 这段文件,在新的环境中虽然有残影的渗透,但一般干活的时候遇到的次数就不多了,现在的一天一个人独处的时间还是很长的,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用于服务器的学习,网站的修修补补,知识的汇总,偶尔有些小失落,但是整体上运行更加稳定一些。 或许我更喜欢逃避现实 🐶 2023-10-22\n日志文件的设想 在运行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大多数程序的运行时,报错会提供相应的日志文件,那么现在我的生活存在这个问题,用于记录日志的时间安排得太少,这些时间被用于过度娱乐,过度思考不相干的事情。 请注意,我把这些操作称之为,联想,拦截。 我们的大脑就像是地球上的蚂蚁,而各式各样的记忆和技能如同各种各样的地形,所以我们的灵感会被快速遗忘,我们瞬时记忆,很大来自于潜意识,长期记忆,以及短期大量重复记忆。 如果我们没有请求数据库的操作,那么这些记忆,有价值的记忆会被遗忘。即使有请求数据库的操作,如果延时过多,或者负载冲击,也会导致数据库中“精灵”的死亡,精灵的生命周期取决于我们对于数据库的执行策略和环境干扰,即上述的联想拦截,在用户端发送请求时,数据会跨越很多条线路,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就像是地球上忙碌的蚂蚁。 最后提一嘴,我之前读完了《朱生豪情书》,我很佩服朱生豪先生对于数据库的读写操作,不愧为语言大师,记忆大师,艺术大师,爱情大师,当然我更愿意在私底下称他为朋友。 之前我通过twikoo记录灵感,奈何因为不可抗力中断了,至于新的日志文件的组成方式,twikoo依然是很好的选择。\n小贴士 六字诀养生发音法\n春嘘明目木扶肝(春天目赤不明,可发嘘音同时目睁睛,治胆气不清 眼目之疾。)\n夏至呵心火自闲(夏天口热舌干,气不通,发呵音,头顶上双手交叉 然后下按,去面红和口舌之疮。)\n秋泗定收金肺润(秋天寒热不和,发泗声,手双擎上撑,治疗流涕、 鼻热生疮。)\n肾吹唯要坎中安(冬天腰膝冷,阳道衰,发吹音,抱膝,治疗目昏耳聋。)\n三焦嘻却除烦热(平时三焦有热邪,平卧发嘻音,除烦热。)\n四季常呼脾化餐(腹肚胀满,气闷,四季可以常发呼音,治疗口臭、 四肢生疮、食冷积不化。)\n总结 学习1panel的linux运维面板 wordpress系统学习 nextcloud系统学习 梳理分支树 整理流动核心 整理《黄帝内经》 学习deutsch 学习fpga 早睡早起 飞控的作业 航空训练的实习 💡 特别鸣谢:\n🌺 tanglu为公益博客提供的cdn加速服务\n","date":"2023-10-2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022/","summary":"复盘以前的灵感和近期的一些打算","title":"[数据归档] 近期数据归档及体会"},{"content":"preface within this module, knowledge pertaining to the study of the german language shall be documented, facilitating subsequent revision.\nmain content 模块01 - 第01讲 - 德语字母表 模块01 - 第02讲 - 德语发音规则(一) 模块01 - 第03讲 - 德语发音规则(二) 模块01 - 第04讲 - 德语发音规则(三) 模块01 - 第05讲 - 冠词、名词和名词的性与单复数 模块01 - 第06讲 - 德语一般现在时动词变位 模块01 - 第07讲 - 德语句式结构 模块01 - 第09讲 - 基数词 模块01 - 第10讲 - 国名、语言和国籍 summary 💡 profound appreciation is extended, acknowledging your kind gratitude.\n🌺 sharplingo\n","date":"2023-10-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BE%B7%E8%AF%AD%E5%AD%A6%E4%B9%A0/deum1/","summary":"Within this module, knowledge pertaining to the study of the German language shall be documented, facilitating subsequent revision.","title":"[deutsch] module 1"},{"content":"前言 这篇文章当中朱光潜先生谈到了创造与模仿之间的关系,值得好好读一下。\n正文 总结 模仿和时间的沉淀才能让一门技艺炉火纯青。\n","date":"2023-10-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B0%88%E7%BE%8E-%E6%9C%B1%E5%85%89%E6%BD%9C/beauty13/","summary":"模仿和时间的沉淀才能让一门技艺炉火纯青。","title":"[谈美]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朱光潜)"},{"content":"前言 今天晚上出门聚餐,在某种意义上我很抗拒聚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从高中开始的性格改变很大,一直延续到大学,我都不是很喜欢社交。\n今天总算是出门了,路上听着刘珂矣的歌,稍微看了看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故事。\n正文 晚餐很丰盛,大家在一起食饭会有一种特殊的默契感,食饭的时候人会感到放松和温暖,有说有笑,首先,我食了两小块皮蛋,沾上麻酱,然后又炫了一块烧饼,这也只是开胃小餐点,同时火锅也在开煮,我们一行六人,点了很多菜,然后喝了一杯奶茶,一杯杨梅汤,杨梅汤给人的感觉很特别,酸酸甜甜的。\n服务员开始陆续上菜,丸子,鸡胗,肥牛,蛋饺,白菜,宽粉。\n约莫过了一会,可以揭锅了。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炖着的肉,牛筋,土豆,然后陆续开始下菜,吃上。\n当然我还点了一份蛋炒饭,就着饭,炫了几颗丸子,几块大肉,几块蛋饺。边吃边聊,这个场景很温馨,至少对我而言,是比较稀有的场景。\n这段饭食饱了之后,还有两瓶饮料,来比掷骰子,猜点数。今天学会的新游戏,但是刚开始输的很惨,后来慢慢熟悉之后就好了。\n秋天,天黑得还是蛮早的,五点多出发,大概八点四十左右到图书馆门口,从校园外的街道,慢慢走回来的路上,街道的两侧开着灯光,路灯是霓虹灯,路边还有一只小狗。\n来的路上我们翻墙,回去的路上路过科技园。\n一切都很平常,以至于我写得也很平常,但是对我来说却很特别。\n在一起的感觉自然有他的魅力,体会到一个人所拥有不可能产生的感觉,这样的日子,当然伴随着大学生活的一天少过一天而弥足珍贵。\n我们没办法和时间说,你慢慢走啊,我只能说,谢谢你们,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惊喜。\n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而每一天更是如此,我们所追寻的存在的意义,也许就在这平常而温馨的生活里,这样的点缀无需很多,但当我们驻足思考的时候,很好的。\n总结 晚上花了二十分钟,简单的写下了这些文字,但对我来说,这段时光将会成为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有来有往,这才是友情,有牺牲和奉献,这才是爱情,时间会冷却,会遗忘,但是感觉却似曾相识。\n","date":"2023-10-1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015/","summary":"时间会冷却,会遗忘,但是感觉却似曾相识。","title":"[出门聚餐] 从相聚中看到时间与友情 "},{"content":"前言 前天晚上连着刷完了《黑客帝国》的二、三步曲,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回味了近六个小时的《倚天屠龙记》的剧情。想来简单说说我的一些感受。\n正文 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刷剧,首先寻找快乐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而bilibili的短视频似乎把寻找快乐的方式加上了副作用。刷着刷着就忘了自己学到了什么,也很难创造连贯的深层思考,而多样的选择,也使得思考广而不精,而电视连续剧虽好,但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精神空虚。所以我选择了刷解说。\n先从近的《倚天屠龙记》说起,今年年初的时候,几天几夜的功夫愣是直接读完了《倚天屠龙记》,看完之后,心中的烦恼也消散了很多,大叹过瘾。但是想到电视剧,也只有《倚天屠龙记》的电视剧没有完整刷过。于是想着把电视剧进行快进,快进到第三季的时候,发现节奏太慢而且看不出什么东西,于是直接找了哔哩哔哩的解说。\n初中的时候,阅读理解有一类题型,叫做,艺术手法对比,就是将原文和改写后的段落进行艺术手法对比。我觉得这个工作还蛮有意思,所以我也想用我读过的小说来验证电视剧的剧情。\n前面我觉得尚且还平平淡淡,删删减减并没有什么意思,甚至中间有一段的剧情更改让我直呼受不了,改得一塌糊涂,好在后面的剧情基本遵循了原著的笔法。\n《倚天屠龙记》一个很大的魅力就在于剧情的起承转合,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草蛇灰线的布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碰撞所营造出的武侠世界无疑是让人着迷的。\n高圆圆所饰演的周芷若和贾静雯饰演的赵敏都很出彩,但是我觉得读原著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不会被电视剧所裹挟进去,你会产生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和判断,当时我第一遍读完《倚天屠龙记》里的问题就是“周芷若为什么输给了赵敏”,我也找到了其他的读者的有趣的回答。但是我感受到的是读原著所产生的心灵震撼是非常巨大的。\n一种是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示人物,一种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定位人物,前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刺激,后者则是直接在心口上挠痒痒。二者相辅相成,这也正是我想说的主题,文学的生命力。\n在前面朱光潜先生《谈美》的文章当中,提出艺术需要作者,读者和社会之间的吻合,而金庸先生所创造出的武侠世界无疑是非常好的代表。\n在《娱乐至死》一文当中,媒介即隐喻,媒介和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对文学生命力传承的新考验。而电视剧无疑还是这一次跨越中的幸存者,短视频有助于填补我在空白时的空虚,但是优秀的电视剧却给我枯燥的心灵送去了甘露。\n当然,不同的媒介只是文学的不同的影子,人类之所以探求这些,还是对于自己内心与外物协同的渴望。在《倚天屠龙记》里的世界,惊涛骇浪的海上场景,劫后余生的冰火岛生活,男耕女织的幸福时光,江湖义气的以身殉难,初恋背后的肝肠寸断,精心布置的惊天阴谋,层层拨开的曲折内幕,意外中的神奇武功,被困险境中的患难与共等等这些场景以及背后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爱情观,无疑是让人短暂离开现实,去另一个世界歇歇脚,去见证属于那个朝代的惊涛骇浪。\n其间对于武学的热爱,哲学的追思,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江湖的恩恩怨怨,都是支撑起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基石。也是将共鸣发挥到很高的水准。\n总结 时间有限,今天就暂时写到这里,之后有时间再聊。\n","date":"2023-10-1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heavenswordanddragonsabre01/","summary":"其间对于武学的热爱,哲学的追思,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江湖的恩恩怨怨,都是支撑起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基石。","title":"[心意相通] 经典的不同演绎方式 "},{"content":"i know that using another language to express my opinions is very difficult. i may not be able to convey my feelings accurately, but we must take this path to improve ourselves.so i wish to do these things, even though they are very difficult.\nlanguage is a tool that allows us to express the consciousness in our minds. if we wish to convey our viewpoints and insights to more people, we need a universal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language also influences our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al habits, presenting us with a more inclusive and open world.\nwe need to confront what we used to fear. perhaps this is the truly exciting moment that awaits us!\n","date":"2023-10-1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ssh/","summary":"We need to confront what we used to fear. Perhaps this is the truly exciting moment that awaits us!","title":"[connection] build the language system"},{"content":"preface customizing the domain for notion and integrating it with apple calendar is an incredibly marvelous endeavor.below, i shall present to you a demonstration showcasing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desired integration.\nmain content dear friends, behold the moment of witnessing miracles. join me eagerly as we embark on this hands-on endeavor.\ncustomizing the domain for notion. first and foremost, procure a domain name and associate it with cloudflare.you may acquire detailed insights on the operational procedures by referring to this article.\nsubsequently, within cloudflare, you must establish a worker and input the corresponding code.\nby copying the url of the notion page, generate your script code on this website.you may also follow the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provided in the video below for guidance.\nsynchronize your notion calendar board with apple calendar you can establish connections between notion databases through the notion.cafe website.the following video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invest some time, and you shall achieve success!\nsummary 💡 special acknowledgment is given to the authors below who have provided inspiration.\n🌺 ✨notion页面添加域名攻略/作品集网站\n🌺 3分钟替换域名|notion教程\n🌺 太酷啦!notion日历终于可以同步到苹果日历还有谷歌日历啦!\nfeel free to leave any questions or comments in the comment section, and we\u0026rsquo;ll catch up next time! goodbye!\n","date":"2023-10-1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calendar/","summary":"Customizing the domain for Notion and integrating it with Apple Calendar is an incredibly marvelous endeavor.","title":"[notion] customize notion domain and link to apple calendar"},{"content":"前言 有些人,见一眼,你就能从他的气质和秉性当中读出他的性格,曾经,我们彼此心照不宣,一起战斗,结下患难的友情。但是随着人生际遇的改变,认知和遭遇,你还是觉察出一丝不对劲,你说,我变了,我下意识地调侃地掩饰过去,说到这两天状态不好,似乎某一天我还能如我们相识时那么勇猛。\n正文 今天晚上吃完晚饭,回到图书馆,坐在电脑前,本来想找一场电影一个人看看,挑了半天,也找不到合适的片子,于是我突然想起,该打海岛了,于是我想往常一样登陆进游戏。\n顺手点开了任务,或许我只是想早点结束自己的每日进攻,就随意地选择了最普通最没有技术的打法,然后我突然看到好久不见的你出现了,你说,我变了,这么简单的蝎尾狮这么打,后面还加了一个鬼脸,我下意识地感觉有些惊讶,平常很少有人会在意我发挥得怎样,也不会对我的技术表示赞叹或者评价。\n但是在某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一种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独立于自己一个人独处时候的孤独的。\n我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形象的比如,在这个世界上,很少会有人在乎彼此的感受,当我们出远门的时候,只要父母会关心我们吃了嘛,天气冷暖该添衣服。其余的时间,我们大多只是一个人和自己相处,坐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学习,看书,看电影,写博客,一切似乎都是那么普通,没有惊涛骇浪,只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慵懒和静谧。而我,似乎成为了几十年后,老年痴呆的老太爷,端个小板凳,坐在村口,自言自语。\n我感到很不可思议,以至于我对这件事情会格外上心,我失去了与风浪搏击的勇气,失去了勇士和英雄般的毅力和决断能力,失去了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的愿望,我变得犹豫,胆怯,随意,再没有对自己更高的要求。\n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高二的数学老师,和初中的语文老师,我想,他们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乎你的人,才会对你要求严格,他们希望你能摆脱自己的缺点,而这基于的前提,只是短短的师生缘分,和对于彼此性格的了解。初中的语文老师一直拿我当朋友,甚至在我心里,他即是严师亦是慈父,而高二的数学老师,我觉得她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老师,她能读懂我的内心, 这一点就让我足够地诧异,我则对于她有着很深的感激,毕竟在我失去希望的时候,有人能骂醒你,能鼓励你,在严酷的环境下,给你尽可能的了解和关怀,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n回到现在,我很感激,今天所遇见的你,至少你还对我抱有希望,希望我能继续保持热爱和上进,不要轻易地让自己变得那么随心所欲,用于突破和挑战。\n这些或许恰恰是一个人相处的时候,最容易失去的东西,是希望,时间会将我们彼此疏远,而感觉却可以在熟悉的场景和相似的经历到来之际,再度被唤醒,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这些感觉,恰恰只有在严肃思考和交流的时候才会出现。\n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件小事,来感谢你,如果没有你善意的提醒,或许在生活里,我还是会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做着最普通的事情,没有上进心,没有欲望,没有灵魂,没有生气。\n有时候的无心插柳,往往会给别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本应如此。\n总结 说说接下来的规划吧,接下来,最主要的事情,还是对野火fpga的继续学习,同时继续sharp,除此以外,还可以学习javascript,把linux的知识再补补,同时,也希望这段时间好好陪自己,当然,珍惜每一个能对你,提出善意的提醒和鼓励的人,如果没有他们,你怎么能进步呢,这也让我想起来博客创建之初,tangly和鸦鸦的帮助,还有后来认识的很多好朋友的帮助,加油吧,希望我们都能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光,遇见更好的自己,同时,把这一段缘分藏在心里,不要辜负它。\n","date":"2023-10-1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kindred-spirit/","summary":"珍惜每一个能对你,提出善意的提醒和鼓励的人,如果没有他们,你怎么能进步呢?","title":"[酒逢知己] 时间磨平了我骄傲的棱角 "},{"content":"前言 和往常一样,无聊刷bilibili,现在已经坐在屏幕前很久了,看完这些视频脑袋有些晕晕的,写点文章缓解一下。 在屏幕前面坐久了,确实不是很好受。 然后看到了无穷小亮老师讲的墨脱森林,和up主:期末七七 拍摄的银河,非常震撼。\n正文 接下来讲讲为什么震撼,首先其实高中的时候,我还是很喜欢地理的,地理也很不错,然后墨脱森林正好在喜马拉雅山那块,地质非常特殊。\n看到小亮老师介绍的高山杜鹃,兰花,树蛙,昆虫,棕熊,云豹,小熊猫,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嗯,我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时候,我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就会对丘陵地带特别感兴趣。觉得那里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n当然,也非常感谢有像小亮老师这样的地理生物爱好者,才让我们见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n然后刷到了冷噶错银河,这个更加让我震撼,我还没去过高原,也没真实地见过这么壮观的银河,我想即使有一腔热爱,能抗得住这么艰难条件的up主,也是值得点赞的。\n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n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n首先是路况,设备,前期做的准备工作,除了这些人力可以控制的因素,还需要期待老天的阴晴。能有个好哥们一起吃苦挨冻,克服高反,也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n让我震撼的还是银河露出它的真面目的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我还生活在这个美妙的星球。\n康德有这么一句话。\n_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墓碑铭文\n“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141页)_\n我一直在想,黑黑的天上好像也没什么好看的呀,只有我小时候去外婆哪里,可以每晚看到很多星星,记忆有些深刻。\n当银河出现的那一瞬间,属实是震撼到我了。\n感谢up主:期末七七的摄影素材,仅做观赏。\n时间到了,该收拾东西回宿舍睡觉了。\n总结 💡 特别鸣谢:\n🌺 【生命奇观】墨脱森林——世界第一大峡谷里的绝美生灵\n🌺 一年仅一天能见到!血氧65只为在四川记录下这一瞬间!\n","date":"2023-10-1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BF%85%E7%9C%8B%E7%B2%BE%E9%80%89/nature/","summary":"从墨脱森林到冷噶错银河,见证自然母亲的瑰丽奇观!","title":"[自然奇观] 从墨脱森林到冷噶错银河 "},{"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9 章 按键消抖模块的设计与验证: - 19.1 章节导读: - 19.2 理论学习: - 19.2.1 硬件消抖: - 19.2.2 软件消抖: - 19.3 实战演练: - 19.3.1 实验目标: - 19.3.2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3. 代码编写: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文件编写: - 仿真波形分析: - 19.4 章末总结: - 19.5 拓展训练: 在学习的过程中,枯燥乏味其实是难免的,系统地学习大多数知识的过程也都是这样,与人相处也是这样,反者道之动,但是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虽然学习知识的本身有点难受,但是这些知识实际上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所学到的,可以说是知识的精华,唯一要做的,就是细嚼慢咽,耐下心来,好好揣摩。 前人的踩坑经历为我们规避了很多的陷阱和坑道,同时系统的文献也让我们更舒适地咀嚼知识,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就躲到一个角落,好好看看。\n19.1 章节导读 本章节中,我们要根据机械按键的构造与原理,设计并实现按键消抖模块。以开发板上的物理按键作为输入信号,使用设计的按键消抖模块对输入的按键信号进行消抖处理, 输出能够正常使用的按键触发信号。\n19.2 理论学习 如图 19-1 所示,我们所使用的按键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当机械触点断开、闭合时, 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因而在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均伴随有一连串的抖动,为了不产生这种现象而做的措施就是按键消抖。按键抖动原理图如图 19-2 所示。\n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为 5ms~10ms。按键稳定闭合时间的长短则是由操作人员的按键动作决定的,一般为零点几秒至数秒。按键抖动会引起一次按键被误读多次。为确保控制器对按键的一次闭合仅作一次处理,必须去除按键的抖动。在按键闭合稳定时读取按键的状态,并且必须判别到按键释放稳定后再作处理。 消抖是为了避免在按键按下或是抬起时电平剧烈抖动带来的影响。按键的消抖,可用硬件或软件两种方法。\n19.2.1 硬件消抖 在按键个数较少时可用硬件方法消除键抖动。如图 19-3 所示的 rs 触发器为常用的硬件去抖。图中两个与非门构成一个 rs 触发器。当按键未按下时,输出为 0;当键按下时, 输出为 1。此时即使用按键的机械性能,使按键因弹性抖动而产生瞬时断开(抖动跳开 b), 只要按键不返回原始状态 a,双稳态电路的状态不改变,输出保持为 0,不会产生抖动的波形。也就是说,即使 b 点的电压波形是抖动的,但经双稳态电路之后,其输出为正规的矩形波。这一点通过分析 rs 触发器的工作过程很容易得到验证。\n19.2.2 软件消抖 如果按键个数较多,常用软件方法去抖,即检测出按键闭合后执行一个延时程序,根据抖动的时间为 5ms~10ms,我们产生一个 20ms 的延时,让前沿抖动消失后再一次检测键的状态,如果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为真正有键按下。\n19.3 实战演练 前面已经分析了按键抖动的机理和消除按键抖动的几种方案,我们知道硬件消抖会使用一些额外的器件占用电路板上的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pcb 布局布线的复杂度,所以我们用软件消抖的方式来实现去抖动的操作,去抖动后的效果是当按键按下后能够准确检测到按键被按下了一次,而不会因机械抖动发生按键重复多次按下的现象。\n19.3.1 实验目标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按键消抖模块,将外部输入的单比特按键信号做消抖处理后输出,输出信号正常可被其他模块调用。\n19.3.2 程序设计 本实验工程只涉及一个模块,就是按键消抖模块。接下来,我们将从模块框图、波形图绘制等各个进行讲解。\n1. 模块框图 因为我们要计数过滤掉按键抖动的时间,所以计数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设计的模块一定会用到时序电路,所以时钟 sys_clk 和复位 sys_rst_n 信号一定先加上,而且是输入信号,另外还有一个输入信号就是按键的输入 key_in,我们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对输入的 key_in 信号进行去抖动,输出信号为去抖动后的稳定的按键信号 key_flag。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9-4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首先我们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抖动的本质,再想办法去消除抖动。我们先把波形图的三个输入信号画好,抖动我们就模拟和真实中的情况一样,即当按键被按下和按键被释放时都会有抖动,也就是有前抖动和后抖动,这两种抖动都会对我们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让我们的系统误判为按键被多次按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准确判断出稳定的按下的那一次状态。\n按键的抖动会产生如图 19-5 所示的毛刺,毛刺中会有低电平的情况,但是因为机械抖动的原因很快又回拉高了,如果我们把其中的每次的低电平和高电平都采集到,那么相当于是按键被按下了好多次,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一次,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段抖动给滤除掉,这段抖动的时间我们通过前面的分析是已知的,抖动的时间是小于 10ms 的,而当有 20ms 的时间内都没有抖动就说明按键已经处于稳定状态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计数器来进行计数,计数 20ms 的时间,也就是说只要 20ms 的时间内都没有抖动产生,那结果是什么电平就是什么,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最后一次抖动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才能够开启这 20ms 的计数,否则这 20ms 内不能够保证都是我们的安全时间。 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在单片机的设计中都是检测第一次按键为低电平了就开始计数,然后延时一段大于 30ms 的时间后再检测得到的按键电平就是稳定的按键信号,难道这种方式不可以吗?这种方式虽然也是可以的,但不是最好的,因为这会浪费我们的不必要时间,也就是说虽然抖动的时间理论上不会大于 10ms,但是具体是多少可能每次按键实验的结果都不相同,如果我们每次都按照最大的抖动时间 10ms 来计算无疑会“多”考虑了一些时间,所以我们采用一种更“节约”时间的方法,我们添加一个名为 cnt_20ms 用于计数 20ms 时间的计数器,每当系统检测到按键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 cnt_20ms 计数器就开始计数,在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期间内,如果再次检测到按键为高电平则说明上次检测到的低电平一定是个抖动,那么我们就将这个计数器清零,总结为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当系统检测到按键为低电平时 cnt_20ms 计数器就计数,当检测到按键为高电平时 cnt_20ms 计数器就清零。讲到这里主要问题我们就已经解决了,然后要考虑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个数和计数满了后该怎么处理以及滤除抖动后的输出信号 key_flag 什么时候拉高、拉低的问题。 首先是考虑计数器的问题,根据我们使用的 50mhz 的晶振来计算,cnt_20ms 计数器计数 20ms 时间所需要计数的个数为 999_999,计数器计数满后我们习惯性先清零,如果有问题我们根据分析再进行修改。而 key_flag 信号则是一个脉冲信号,也就是只有一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且当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到 999_999 时才拉高,而这个高电平只能存在一个。按照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到 999_999 时清零来分析,其波形图如图 19-6 所示,按键会因为低电平的时间太久,会存在多个 20ms 的间,cnt_20ms 计数器计数满清零多次, 这样就会有多个计数值为 999_999 的情况,从而导致 key_flag 信号产生多次脉冲,这显然是我们不想要的结果。那我们需要分析是 cnt_20ms 计数器清零的问题还是 key_flag 信号拉高时间的问题。经分析 key_flag 信号即使不是在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到 999_999 时拉高而在其他时间拉高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那只能怀疑是 cnt_20ms 计数器清零的条件不对了。刚开始的时候 cnt_20ms 计数器清零已经有一个条件了,那就是当输入信号 key_in 只要为高电平就将 cnt_20ms 计数器清零,那这里我们就让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满后保持为 999_999 而不清零,等待输入信号 key_in 为高电平的时候再清零。\n修改 cnt_20ms 计数器清零后的结果如图 19-7 所示,我们可以发现 key_flag 信号确实不会产生多个了,而是出现了新的问题,key_flag 信号也不是脉冲了,是一个长长的电平信号,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到 999_999 后保持在 999_999 的时间太久导致的。\n针对上面的探索,我们最终灵机一动,发现 cnt_20ms 计数器计数到 999_998 的次数只有一个,而且最接近 999_999,在既保证去抖动时间的前提下使 key_flag 信号只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最终的波形结果如图 19-8 所示。\n3. 代码编写 在波形图绘制小节,我们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并绘制了按键消抖模块波形图。我们参照波形图,编写模块参考代码。参考代码编写较为简单,且有详细注释,此处不再过多讲解,按键消抖模块参考代码,具体见代码清单 19-1。\n4. 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按键消模块参考代码编写完毕,为验证代码正确性,对模块参考代码进行仿真验证。 编写模块仿真代码,具体见代码清单 19-2。仿真参考代码中有有详细注释,此处不再过多介绍。\n仿真波形分析\n模块仿真波形如下,图 19-9 为按键消抖模块整体仿真波形图;图 19-10、图 19-11 和图 19-12 为按键消抖模块局部仿真波形图,分别为前抖动部分、稳定部分和后抖动部分的仿真波形。由整体和局部仿真波形可以看出,模块仿真波形和绘制波形图,各信号波形变化一致,模块通过仿真验证。\n19.4 章末总结 通过本例我们可以发现在画波形图时不一定可以保证 100%正确,根据分析,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这也是设计之前画波形图的意义所在,而不是一抹黑的、漫无目的的调试代码。 其实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经过思考与探索尝试使我们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果总是站在上帝视角去考虑问题,而抛弃分析真理的过程,这对于学习来说将是巨大的损失。 希望学习者能深入体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掌握设计分析的方法,养成一个善于思考敢于尝试的习惯,学会通过分析绘制波形图来提前预判潜在的设计问题。\n19.5 拓展训练 本例我们实现的是一个按键的消抖操作,如果我们有很多按键都需要消抖的话,理论上需要实例化多次按键消抖模块,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方便的实现这种操作吗?大家可以想一想。\n","date":"2023-10-1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9/","summary":"根据机械按键的构造与原理,设计并实现按键消抖模块,思考并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title":"[野火] 第19章 按键消抖模块的设计与验证"},{"content":"前言 周一的时候寄了三方协议,结果今天导员在群里说,三方协议需要一式四份,并且需要导员盖章,刚到图书馆的我,看到这个消息,不是心疼顺丰的15元运费,而是追悔莫及没仔细看就业协议的要求。然后首先是向hr道歉,然后重新打印签字-找导员盖章-寄顺丰。\n正文 也不知是太疲惫,还是一个人呆久的缘故,今天在图书馆地上一躺又是一个半小时,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原地去世了呢,下午两点半起床,脑袋也是没启动,整个人又是木木的。\n出发去打印店,原来彩色打印双面是八块钱,而且好像自动打印的时候,彩色打印需要另一个操作,这个操作还是店长操作的,我也没看看懂。所以在处理双面彩色打印的时候遇到一点小问题,下次还是要注意,多问问店长吧。\n规范双面打印操作 # 打印设置操作 ## 提问 使用wps进行彩色双面打印的时候,应该如何操作 ## 答复 要在wps中进行彩色双面打印,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wps文档,确保您的文档已经准备好并保存。 2. 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然后选择“打印”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p。 3. 在打印设置界面中,选择您的打印机。 4. 在打印设置界面中,找到“双面打印”选项。这个选项通常会显示为“单面/双面”或者“单面/双面翻转”。 5. 选择“双面打印”选项,确保它被勾选上。有些打印机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双面打印选项,比如“长边翻转”或“短边翻转”。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您的选项。 6. 接下来,找到“颜色”选项,通常会显示为“彩色”或“黑白”。选择“彩色”选项以确保打印输出是彩色的。 7. 确认所有的打印设置后,点击“打印”按钮开始打印。 请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为您使用的wps版本和打印机型号而有所不同。如果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建议查阅wps的用户手册或者参考打印机的说明书,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然后骑着单车顺路去店里搞点提子🍇食一食。\n回去先给三方协议签字,然后给导员发钉钉,导员没有秒回,食完🍇之后,还是没回,于是干脆直接去办公室碰碰运气。\n虽然杨导不在,但是宋导在,宋导很爽快,四份协议很快就签完了,中途本来我想问,不是杨导签字会不会没事,结果宋导半开玩笑地说”当我的学生你还不乐意了哈哈“,”杨导出去开会了,要不然协议今天你就发不出去了。“当时我也觉得很尴尬,问的问题很没有水平。\n然后再去驿站把就业协议给寄出去了。再次痛失15元,确实又给我上了一课。\n回到图书馆,走到门前,我想了想,看来很久不和别人交流,说说话,连语言组织能力都自动退化了,哎哟,算了,确实得补一补这方面的知识,为此,基于本次经历,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各位参考:\n1.充分确定好约束条件之后再做行动,仔细阅读说明书; 2.应该学习人际交往的礼仪和艺术,不要毛毛糙糙; 3.遇到困难和问题,心态放好,多总结,多规避; 总结 最后希望通过这件小事,来提醒大家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因为未来路上的挑战还有很多,困难也是会有的,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易,猫猫叹气。\n","date":"2023-10-1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communication/","summary":"希望通过这件小事,来提醒大家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title":"[自我批评] 缺乏人际交往的艺术 "},{"content":"前言 前几天吃午饭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博客备份的事情。 之前为了对高数 18 讲进行全部重新 cdn 加速,一直用的都是 notion 自带的导出为 markdown 的功能,但是如果数据一多,速度就很慢,而且一个一个导出很费时间。 昨天晚上和今天尝试并使用了 elog,实现了 notion 文章自动批量下载到本地,并根据自定义的数据库属性进行合适的归档。 首先非常感谢这个想法的启蒙博主:某中二的黑科技研究中心 文章标题及链接: 备份 notion 文档到 github\n正文 实践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还有些小艰难,作为纯技术小白,以下记录我的一些踩坑经历。\n首先从阅读技术文档开始。\n一、备份文件夹及环境配置 导航到技术文档的快速开始,使用 vscode 创建备份文件夹并开始环境配置。\n⚠️ 请注意环境需要正确安装,理论上安装环境的时间在 2-3 分钟左右。\n然后对项目进行初始化配置,生成elog.config.js以及.elog.env两个文件,接下来就是进入配置详情,配置相应的参数。 ⚠️ 请注意,将您的.elog.env 文件列入 git 的忽略跟踪\n使用`.gitignore` 文件:创建一个名为 `.gitignore` 的文件,并在其中列出你想要隐藏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在这个文件中,你可以使用通配符或模式来指定要忽略的文件类型或文件夹。当你将 `.gitignore` 文件提交到 github 仓库时,git 将忽略这些文件,不会将它们包含在版本控制中。 请注意,`.gitignore` 文件只能隐藏未被跟踪的文件。如果某个文件已经被 git 跟踪并提交到仓库中,那么即使你在 `.gitignore` 文件中将其列为忽略项,它仍然会在仓库中可见。(解决该问题请导航到结尾彩蛋部分) ## 下面是一个示例 `.gitignore` 文件的内容: # 忽略所有 .txt 文件 *.txt # 忽略文件夹 my_folder/ # 忽略特定文件 secret.txt 二、正确进行参数配置 我希望对 notion 的数据库的文章进行批量导出,那么在配置elog.config.js就需要注意平台的选择。\nmodule.exports = { write: { platform: \u0026#34;notion\u0026#34;, //注意平台的选择 }, }; ⚠️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忽视了平台的选择,导致报错:未知的写作平台\n然后是 notion 相关的配置,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数据库的属性。 作者大大也提供了数据库的模板,可以参考配置流程。\n我采用的数据库是 notionnext 的数据库格式,并且 elog 也支持自定义数据库的字段。\n//这是默认的配置 notion: { token: process.env.notion_token, databaseid: process.env.notion_database_id, filter: false, sorts: false, catalog: false, }, //以下是我修改后针对notionnext数据库的配置 notion: { token: process.env.notion_token, databaseid: process.env.notion_database_id, filter: { property: \u0026#39;type\u0026#39;, select: { equals: \u0026#39;post\u0026#39; } }, sorts: true, catalog: { enable: true, property: \u0026#34;tags\u0026#34;, } }, //这里我希望筛选数据库中属性type中的post,也就是发布文章,同时我也希望文章按照tags的标签进行本地归档。所以对此处进行了如下修改。 另外如果想要正确输出到指定目录,还需要注意该问题:\ndeploy: { platform: \u0026#39;local\u0026#39;, local: { outputdir: \u0026#39;./docs\u0026#39;, filename: \u0026#39;title\u0026#39;, format: \u0026#39;markdown\u0026#39;, catalog: true, //在部署平台配置项中配置deploy.local.catalog=true formatext: \u0026#39;\u0026#39;, }, //一定要记得勾选部署时候到目录选项 如果要做针对自己数据库的属性更改,请参照notion api 文档 - filter database entries。\n接下来就是正确获取 notion 的 integration token 和 databaseid,按照配置流程走就可以。\n三、合适的网络条件 在正确配置 notion 的集成和 id 之后,可以开始执行\nelog sync -e .elog.env ⚠️ 注意,由于 notion api 的延时问题,校园网条件下,notion api 会经常超时,所以推荐使用手机流量。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您将可以看到文章被正常输入到本地目录。\n四、进阶操作,自动备份 阅读技术文档持续集成\nnotion 的自动化流程有一定的起手难度。\n原理介绍 通过 slack 捕捉 notion 数据库字段的变化,比如“status”从“draft”变为“published”,那么就可以推送到 slack 的频道中,然后开始触发 pipedream,调用 github actions 的 api 进行部署。\n关联 slack+notion 首先,需要进行 slack 注册,授权给 notion 进行关联。\npipedream 配置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接下来进入 pipedream 的部署,将 slack 与 pipedream 进行关联,最困难的是如何配置 https 请求。\n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 dc\u0026rsquo;s 博主,他的文章给了我启发 : 定期备份 notion\nhttps://serverless-api-elog.vercel.app/api/github?user=xxx\u0026amp;repo=xxx\u0026amp;event_type=xxx\u0026amp;token=xxx //注意将xxx替换为自己的数据 https://serverless-api-elog.vercel.app/api/github?user=cyolc932\u0026amp;repo=elog\u0026amp;event_type=deploy\u0026amp;token=xxx //例如你的github用户名,仓库名称,部署名称以及github的token user: github用户名 repo: github仓库名 token: github token event_type: 配置在 github workflows 中的repository_dispatch.types的值 同时参考 1874 博主的文档,正确配置该请求。\n在这个步骤中,您还要获取github 的 token\n如果这一步正确,并且 serverless api 返回sussess!,那么恭喜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了。\n安装打包环境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 vscode 的文件夹,进行打包环境的安装\nyarn add @elog/cli 在package.json加上如下脚本\n{ \u0026#34;dependencies\u0026#34;: { \u0026#34;@elog/cli\u0026#34;: \u0026#34;^0.8.0\u0026#34; }, //以下为添加的脚本 \u0026#34;scripts\u0026#34;: { \u0026#34;build\u0026#34;: \u0026#34;yarn\u0026#34;, \u0026#34;elog:init\u0026#34;: \u0026#34;elog init\u0026#34;, \u0026#34;sync:local\u0026#34;: \u0026#34;elog sync -e .elog.env\u0026#34;, \u0026#34;sync\u0026#34;: \u0026#34;elog sync\u0026#34;, \u0026#34;clean\u0026#34;: \u0026#34;elog clean\u0026#34; } } 调试 github 自动化脚本 接下来到了困难的阶段,配置 github 的 actions,首先配置环境变量,主要是 notion 的 token 和 id,填入在第二步获得的参数。\n路径如下:设置-secrets and variables-actions-secrets\n接下来创建 github 的工作流:.github/workflows/main.yaml\n最主要的是这一步,配置完成之后,在 vscode 拉取仓库内容,进行本地和远程的同步。\n- name: 配置git用户名邮箱 run: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u0026#34;xxxx\u0026#34;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u0026#34;xxxx\u0026#34; ⚠️ 请注意,接下来不要随意在本地和远程双向修改,不然会导致冲突。\n放开 actions 的写入权限 ⚠️ 同时注意放开 actions 的写入权限,在该仓库的设置,工作流里找到该选项。\n脚本触发 如果一切顺利,当您在 notion 中将文章的状态变为“published”时候,将会自动触发工作流,进行备份,如果遇到错误,请排查工作流的报错信息。\n最后当您二次修改文章之后再次触发,文章会进行增量更新。\n总结 elog 的项目非常具有实践价值,通过该项目,不仅可以实现博客文档的整洁有序自动化的归档,而且可以兼容多平台,实现数据的自由迁移。\n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离不开群主和群友的耐心解答和帮助!\n💡 特别鸣谢:\n🌺 1874 博主的 elog 项目及其技术文档\n🌺 在自行实践遇到困难和解决的宝贵经历\n🌺 北门清燕、dc\u0026rsquo;s、imql.life等群友的最佳实践文档\n小彩蛋 介绍一下slack slack 是一种团队协作工具,旨在改善团队内部沟通和协作的效率。它提供了实时聊天、文件共享、通知和集成等功能,使团队成员能够更轻松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 slack 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1. 实时聊天:slack 提供了实时聊天功能,团队成员可以通过文本消息、表情符号、贴图等方式进行即时交流。你可以创建不同的频道(channels)来组织讨论,例如项目频道、团队频道等。 2. 文件共享:你可以在 slack 上轻松共享文件,包括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这样团队成员可以方便地查看、评论和编辑这些文件。 3. 通知和提醒:slack 可以发送通知和提醒,包括新消息、提及你的消息、任务截止日期等。你可以通过设置来控制接收哪些通知,以确保你能及时获取重要信息。 4. 集成和应用程序:slack 支持与其他工具和应用程序的集成,例如 google drive、github、jira 等。这样你可以在 slack 中直接访问和操作这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5. 搜索和存档:slack 有强大的搜索功能,你可以轻松找到之前的消息、文件和链接等。此外,slack 还会自动存档你的聊天记录,方便你随时回顾和查找。 6. 多设备支持:你可以在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不同设备上使用 slack,并且它们之间的聊天同步。 总的来说,slack 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协作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沟通、协作和组织工作。它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和公司的首选工具之一,无论是小型团队还是大型企业都可以受益于它的功能和便利性。 actions的权限不够 使用 github action 时报错 run ad-m/github-push-action@master push to branch main remote: write access to repository not granted. fatal: unable to access \u0026#39;[https://github.com/happyzhangyyds/elog.git/](https://github.com/happyzhangyyds/elog.git/)\u0026#39;: the requested url returned error: 403 error: invalid exit code: 128 at childprocess.\u0026lt;anonymous\u0026gt; (/home/runner/work/\\_actions/ad-m/github-push-action/master/start.js:30:21) at childprocess.emit (node:events:514:28) at maybeclose (node:internal/child_process:1105:16) at childprocess.\\_handle.onexit (node:internal/child_process:305:5) { code: 128 这个错误表明您在尝试使用 github actions 运行 ad-m/github-push-action@master 时遇到了权限问题。具体来说,错误消息中提到您对存储库的写访问权限不足。 要解决这个问题,您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 确保您有足够的权限来对该存储库进行写操作。请确保您是该存储库的所有者或具有足够的权限来进行推送操作。 2. 检查您在 github actions 的工作流文件中是否正确配置了凭据。您需要在工作流文件中提供正确的凭据,以便能够对存储库进行推送操作。您可以使用 github 提供的 secrets 功能来安全地存储和使用凭据。确保您在工作流文件中使用正确的凭据。 3. 如果您使用的是个人访问令牌 (personal access token) 进行身份验证,请确保该令牌具有足够的权限来对存储库进行写操作。您可以在 github 的个人设置中生成和管理个人访问令牌。 4. 如果您使用的是 oauth 应用程序进行身份验证,请确保您的应用程序已正确设置并被授权对存储库进行写操作。 请检查上述步骤,确认您具有正确的权限和凭据,并且已正确配置 github actions 的工作流文件。这样应该能够解决您遇到的问题。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和详细信息,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帮助您解决问题。 actions的本地远程冲突 产生了如下报错信息:run ad-m/github-push-action@master push to branch main error: atomic push failed for ref refs/heads/main. status: 5 fatal: protocol error: bad line length character: erro to https://github.com/happyzhangyyds/elog.git ! [rejected] head -\u0026gt; main (fetch first) error: failed to push some refs to \u0026#39;https://github.com/happyzhangyyds/elog.git\u0026#39; hint: updates were rejected because the remote contains work that you do not hint: have locally. this is usually caused by another repository pushing to hint: the same ref. if you want to integrate the remote changes, use hint: \u0026#39;git pull\u0026#39; before pushing again. hint: see the \u0026#39;note about fast-forwards\u0026#39; in \u0026#39;git push --help\u0026#39; for details. error: invalid exit code: 1 at childprocess.\u0026lt;anonymous\u0026gt; (/home/runner/work/\\_actions/ad-m/github-push-action/master/start.js:30:21) at childprocess.emit (node:events:514:28) at maybeclose (node:internal/child_process:1105:16) at childprocess.\\_handle.onexit (node:internal/child_process:305:5) { code: 1 } 这个错误表明在尝试使用 github actions 运行 `ad-m/github-push-action@master` 时遇到了推送失败的问题。根据错误消息,推送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远程存储库包含了您本地没有的提交,导致冲突。 要解决这个问题,您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 按照错误消息中的建议,运行 `git pull` 命令来将远程存储库的更改合并到本地仓库。这将更新您的本地分支,使其包含远程存储库中的最新提交。 ```bash git pull origin main ``` 在合并远程更改后,解决可能的冲突。如果存在冲突,您需要手动解决它们以确保代码的一致性。\n确保您有足够的权限来对存储库进行推送操作。请确保您是该存储库的所有者或具有足够的权限来进行推送操作。\n检查您在 github actions 的工作流文件中是否正确配置了凭据。您需要在工作流文件中提供正确的凭据,以便能够对存储库进行推送操作。您可以使用 github 提供的 secrets 功能来安全地存储和使用凭据。确保您在工作流文件中使用正确的凭据。\n请按照上述步骤逐一检查和解决问题。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和详细信息,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帮助您解决问题。\n尽管您已经尝试了之前提到的解决步骤,但问题仍然存在。根据错误消息,推测可能是由于其他人在您尝试推送时同时对相同的分支进行了推送,导致冲突。\n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尝试以下步骤:\n确保您的本地仓库是干净的,没有未提交的更改。运行以下命令来查看当前的仓库状态:\ngit status 如果有未提交的更改,请先提交或取消更改,确保仓库是干净的。\n删除本地分支 main,然后重新拉取远程分支 main 的最新状态:\ngit branch -d main git fetch origin main git checkout main 这将删除您本地的 main 分支,并从远程存储库中获取最新的 main 分支。\n如果您在本地有重要的更改,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分支来保存这些更改:\ngit checkout -b my_changes 这将创建一个名为 my_changes 的新分支,并将您的更改保存在该分支上。\n现在,尝试将新分支推送到远程存储库:\ngit push origin my_changes 如果推送成功,您可以在 github 上查看并比较分支,然后创建一个合并请求(pull request),将 my_changes 分支的更改合并到 main 分支中。\n请注意,如果其他人在您尝试推送时继续对相同的分支进行推送,可能仍会导致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您需要与其他人协调,以确保您的更改能够成功地合并到主分支中。\n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例如您的工作流文件、代码片段或其他相关细节,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帮助您解决问题。\n\u0026lt;/details\u0026gt; \u0026lt;details\u0026gt; \u0026lt;summary\u0026gt;解决环境变量可见性问题\u0026lt;/summary\u0026gt; ```markdown 如果某个文件已经被 git 跟踪并提交到仓库中,即使你在 `.gitignore` 文件中将其列为忽略项,它仍然会在仓库中可见。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1. 首先,从 git 仓库中删除已经跟踪的文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将文件从 git 仓库中删除,但保留在本地文件系统中: git rm \u0026ndash;cached 将 `\u0026lt;file\u0026gt;` 替换为要从 git 仓库中删除的文件的路径。 2. 然后,将删除的文件添加到 `.gitignore` 文件中,以确保将来不会再次将其纳入版本控制。在 `.gitignore` 文件中添加文件路径或模式,例如: ``` 最后,提交对 .gitignore 文件和已删除文件的更改: git add .gitignore git commit -m \u0026#34;remove and ignore the specified file\u0026#34; 这样,已删除的文件将不再出现在 git 仓库的历史记录中,并且在将来的提交中也不会被包含。\n请注意,这些步骤仅会将文件从 git 仓库中删除,并阻止将来的提交。如果你希望完全从仓库中删除文件的所有痕迹,你可能需要执行其他操作,如修改 git 的历史记录。这种情况下,建议谨慎操作,并在进行任何重要操作之前备份你的仓库。\n\u0026lt;/details\u0026gt; \u0026lt;details\u0026gt; \u0026lt;summary\u0026gt;如何删除git的历史痕迹\u0026lt;/summary\u0026gt; ```markdown 要删除 git 仓库中的文件的所有痕迹,包括历史记录和提交信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首先,确保你备份了重要的文件和仓库,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2. 使用 `git filter-branch` 命令来修改 git 的历史记录。这个命令可以重写提交历史,并删除指定文件的所有痕迹。以下是一个示例命令: git filter-branch \u0026ndash;force \u0026ndash;index-filter \u0026lsquo;git rm \u0026ndash;cached \u0026ndash;ignore-unmatch \u0026rsquo; \u0026ndash;prune-empty \u0026ndash;tag-name-filter cat \u0026ndash; \u0026ndash;all\n将 `\u0026lt;file\u0026gt;` 替换为要删除痕迹的文件的路径。这个命令将遍历所有提交,并从中删除指定文件的所有痕迹。 3. 执行该命令后,git 将会重写历史记录。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取决于你的仓库大小和提交数量。在完成后,git 会显示重写的提交数量。 4. 接下来,使用 `git push --force` 命令将修改后的历史记录推送到远程仓库。请注意,这个命令会强制推送修改后的历史记录,因此请确保你在进行此操作之前已经备份了重要的数据。 git push \u0026ndash;force origin 将 `\u0026lt;branch-name\u0026gt;` 替换为你要推送的分支名称。 这样,指定文件的所有痕迹将从 git 仓库的历史记录中完全删除。 请注意,这个操作是不可逆的,并且会影响到与指定文件相关的所有提交和分支。因此,在执行此操作之前,请务必谨慎,并确保你理解操作的影响。 ","date":"2023-10-1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elog/","summary":"通过elog实现notion文章批量下载到本地,以及自动化云端备份和迁移。","title":"[跨域协同] elog+notion实现md优雅备份"},{"content":"前言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想随便写点东西。\n正文 我觉得每次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得做非常多的准备,做非常多的计划,然后才肯动身,然后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的时间都花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上去,如果这件事情低于我们的心理预期,那么我们会疲惫不堪,同时觉得没什么意义。\n这次的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叫做“荒诞”,另一个词“璀璨之花”,荒诞这词,我第一次了解,还是对加缪的作品所产生的兴趣,其实没必要想得那么高大上,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意料之外。\n我之前晚上躺在床上读金庸的《神雕侠侣》,前面都写得好好的,杨过被送到全真教,然后遇到了古墓里的婆婆,然后婆婆特别喜欢杨过我能理解,但是婆婆在和全真教混战的过程中身受重伤,把杨过托付给小龙女,让小龙女一生一世照顾杨过,当时我就没忍住,我在想这是什么狗血剧情,然后我还特地写了一篇说说,分析这段剧情。如今看来,虽然这段剧情很荒诞,似乎完全不合情理,但是却是支撑我看完了这整部小说,特别是看到绝情谷这段是我,印象非常深的那几段。\n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的最后结篇的时候,说到这样的一个观点,大多数艺术家对待生活都是严肃的,都是有自己的原则和个性的。然后艺术一方面是要让自己舒服,还要和读者产生联系。\n但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每件事情都严肃对待,那会被累死。\n荒诞可以成为生活中不一样的调味剂,三月底的说走就走的泰山之旅,四月底三点出发去看海边日出,一起租车出去一起疯,如果是我一个人,我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意料之外的经历带来了荒诞的喜剧效果。\n如果说存在主义是对生活意义的审慎思考,那荒诞主义就是对无趣生活的热情拥抱。\n早期周星驰的电影里,似乎我能感知到荒诞的影子,不管是《大话西游》《功夫》,都有一种意外的喜剧效果在里面,这样子的喜剧效果,让人念念不忘。\n同样还有一个关键词,叫做欲拒还迎,因为符合常理的生活使人觉得按部就班,重复的机械劳动使人成为流水线上的螺丝,成为单向度的人。所以人们希望能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n同样bilibili也有这方面的一些优秀作品,比如“去码头找点薯条”“憨豆先生”等等,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能表达自己。\n同样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人类还有被认同的渴望,荒诞营造出这样的氛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了激烈斗争的缓和剂。\n一个幽默的人,还是能带来很多乐趣的。\n认真思考总是让人觉得紧绷,有时候,不妨看看荒诞有趣的一面,比如“废话文学”,当然我还想到了阿q正传,鲁迅先生的表达很耐人寻味,你猜一猜有没有荒诞的影子。\n总结 ok,结尾我推荐一下《破事精英》,我很喜欢这部剧,至少我觉得比《巨齿鲨二》好看多了。\n","date":"2023-10-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joker/","summary":"如果说存在主义是对生活意义的审慎思考,那荒诞主义就是对无趣生活的热情拥抱。","title":"[欲拒还迎] 荒诞艺术中的璀璨之花"},{"content":"问题 如何从海量的学习素材中归档出合适的笔记并进行相应的吸收复习,而不是吃灰。\n讲稿梳理 根据up的视频讲稿,我进行了如下梳理:\n一、记笔记该记什么 实际上记笔记的目的和方式应该根据我们的学习目标来订。 比如说你在学习语言的初期重点是学习使用的单词就应该记录下单词并尝试用这些单词构造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简短句子。 例如说你今天学了单词 effective,就要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这个单词的场景。你可以造一个很简单的句子。 根据研究显示与单纯记忆单词相比这种主动思考和造句的过程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 为什么我要强调大家说,造短句,因为记录的过程中你就一定要考虑到复习的高效性。 反面栗子: 画重点一定要想到未来那个有可能正在一头无水复习的自己,如果后期不容易检索和复习都没有用。 up主自白:\n我学阿拉伯语的时候每天都会读半岛电台的新闻并且会将所有不懂的句子摘抄下来然后放入anki里面复习,这个方法听起来非常的刻苦但是实际上它大大拉长了复习效率和时间。通常复习到第十个句子的时候基本上就感觉要崩溃了,所以各位记录记千万不要图一时爽猛记,复习起来真的是恨死自己,而且完全没有必要记下所有的生词。有些特定词会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用到第二次,选择记忆安语单词的原则是_如果这个单词我在英语和法语中我都不会,那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具体的使用价值,所以呢我后来调整了策略只记固定表达。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家在看视频或者听播客时记录短句和固定表达。_\n——zoelanguages\n二、这些笔记应该记在哪 传统的笔记本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手写过程本身也是有助于记忆的。\nup主已经完全转向无纸化记笔记了,采用的方式是excel+anki。优点是易于标注,缺点是失去手写记忆的部分,解决方法是采用anki的书写板功能。\nup自白:\n我个人其实还是更喜欢用excel,因为它检索方便可说化程度高,总结筛选新些原则是信息的使用性和相关性。\n记录的原则_是要有重点一定要标注学习难点和异错点。笔记格式和内容简单明了避免花哨,易于后期的检索和复习。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日常的读书和学习笔记。_\n——zoelanguages\n三、知识检索 如何连结和整理,使得知识易于检索,清晰呈现,以便加深记忆,提升理解和应用的能力。\n实际上最高效的记忆方法并非单纯的记录,而是学会将相关的信息互相连结并且应用到多种场景中。学术研究表明实际应用和场景化学习可以限注提升记忆力和理解力。\n特别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到达中高级水平,我更倾向于采用场景化学习。\n简而言之,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你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和场景,然后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阅读文章、听播课以及与母语者交流以巩固在该场景下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并学会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词汇和聚集。然而这种学习方法的挑战之一就是信息来源可能会比较杂乱而且比较难整理。\n四、适合的个人软件 up主采用的软件是scrintal,我了解不多,可以通过知乎的文章进行了解:\n如何评价可视化卡片盒笔记软件scrintal?\n适合自己的软件是最好的,而如何把软件使用精通,能打造自己的学习体系才是更加重要的。\n我现在采用的方式主要是:marginnote(记录)+obsidian(导出)+notion(整理)+notionnext(呈现)+anki(复习)\n五、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 将知识点归纳于具体的问题之下,进行主动回忆是最有效的途径。\n_主动回忆其实是一种基于提问和自我测试的学习策略,__他要求学习者不仅是单纯的复读或者复看材料,而是尽量通过自我回忆来获取材料中的信息,这点其实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_比我在法国大学给学生上课时我讲的社会学理论课程从来不会要大家去背各种概念和定义,我会用各种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运用这些理论去进一步了解这些理论。这些其实和我个人学习语言和其他知识的方法如出一辙。通过提问、主动学习或者复习的方式去真正内化这些知识。然后再查看正确答案,确认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用这个方法学语言可以说是一见双雕,你学的其实是新的知识,与言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你学习的工具而已。\n——zoelanguages\n六、写一些简单的总结和感想 这些其实对大家的口语和写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n总结 up主总结: 这个视频给大家大概讲了笔记的三大策略、信息筛选、如何整理以及主动回忆。目的是给大家提供思路和工具。\n这些策略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学习场景,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习惯选择,不能看出视频里提到的工具都各有优缺点,可以单独也可以搭配使用。\n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都先试试然后再找到适合自己的组合配置。\n——zoelanguages\nmatrixcore的总结 就我自己的学习体验而言,我想分别对从小学到高中的纸质化学习和大学开始的电子化学习分别阐述。 之前也对比过纸质化学习和电子化学习的差异。 高中阶段,无疑是纸质化学习的巅峰阶段,一般而言,我们所重点强化的是记忆能力,学习进度的安排和掌控是由学校进行负责的。 在我记忆中,似乎高中三年英语都一直是我的痛处,虽然三个英语老师都很凶巴巴的,但是我想重点提及两位英语老师的方法,因为都各自具有优点。 高二的英语老师,就叫她penny吧,很明显当时我的英语不是很好,一直是她的重点关注对象,我很佩服她对于英语教学的热情,以至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都超过了数学和语文的时间,导致语文老师的抗诉。 她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一点是和up主很相近的,就是场景化的学习能力,当时高二的时候,我们似乎还学课文和单词,老师就让我们用这些单词进行造句,虽然很多短语很难搭配,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当时英语作业可以说是最多的一年,虽然我很难受,但是现在回忆起来,这算是解决语言学习困难的一个先例。虽然开头很艰难,但是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推动了语言学习的进程。 高三的娟姐,虽然很凶,曾经把我骂到怀疑人生,但是抛开这些不谈,她的英语的教学方法,是我见到的非常先进的学习方式。 从方法的角度而言,娟姐的复习材料都会为我们提前准备好,采取的也是循环记忆的方式,a+b+c+a,但是每一轮的时间是递减的,也会有相应的背诵测试,因为班上大家的英语能力都很强,所以在一个集体里,虽然压力很大,但是英语能力确实提升很快,我也很感激娟姐,高考的时候数学考得不是很好,语文也很遗憾,唯一让我惊讶的还是英语发挥得很好。然后娟姐的课前,如果是两节大课连在一起,往往会给我们留出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背诵,如果大家比较困,前五分钟都是站着背诵的。 除了在背诵这块,娟姐的时间安排是合适的,压力适中的,那么在处理试题和卷子这块,我则是更为佩服的,娟姐的语速很快,所以上她的英语课,我不会度日如年,而且一堂课下来,试卷上都是记得满满当当的,然后娟姐也会留出不少的时间给我们整理。 从学习和教学强度的角度,我认为江苏的教育是硬核的,高中三年的学习强度完全是一天当作两天用,净学习时长高达12.5h,我指的是净上课时长,当然这样的学习强度经过了非人的磨合,确实也给我在后来的学习中带去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一方面是过早透支了学习的兴趣,和糟蹋了身体,以及每天都像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感觉,导致我在后来的学习中会产生精神恍惚的感觉,整个人有些木木的,但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就是在于,用最烂的牌,打出了最好的效果,用破釜沉舟的意志和狼性训练出能打胜仗的精锐部队。 当然我的经历可以说是我自己的一份痛苦的宝藏,取决于如何看待,我希望也分享给大家。 最后回到大学期间的电子化学习当中,我认为在整理和检索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更多的是要经受孤独的考验,困难的打击,在狼群中有患难与共的友谊,但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就会失去光明。所以也不好走。 所以写作是很好的方式,去缓解这种复杂的能量,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不要再选择掩耳盗铃了。 用这种的好岁月,舔舐自己结疤的伤口。\n小彩蛋 ❤️特别鸣谢技术支持:语音转文字、vscode\n## vscode有没有办法进行列选择 是的,visual studio code(vscode)提供了进行列选择的功能。你可以按住`alt`键(在windows上)或`option`键(在mac上),然后使用鼠标左键拖动以选择文本。这样选择的文本将会以列的形式进行选取,而不是默认的行选取。 另外,你还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键来进行列选择: - 在windows上,你可以按住`alt+shift`键并使用鼠标左键拖动来进行列选择。 - 在mac上,你可以按住`option+shift`键并使用鼠标左键拖动来进行列选择。 使用这些方法,你可以在vscode中方便地进行列选择,以便在编辑代码或文本时进行批量操作。 ## vscode排版如何在视距内看到全部内容,而不是长长的一行 在visual studio code中,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调整文本的排版,以便在视距内看到全部内容: 1. 自动换行:默认情况下,vscode会自动换行长行,以适应编辑器窗口的宽度。这样可以确保你能够在视觉上看到整行的内容。如果你的文本是一行很长的代码或文本,vscode会自动将其分割成多行显示。 2. 缩进调整:通过调整缩进设置,你可以使代码或文本在显示时更紧凑。vscode支持多种缩进设置,包括使用空格或制表符进行缩进,并可以设置缩进的宽度。你可以在vscode的设置中搜索\u0026#34;indentation\u0026#34;或\u0026#34;tab size\u0026#34;来找到相关设置,并根据你的喜好进行调整。 3. 折叠代码块:如果你的代码包含大量的代码块,你可以使用vscode的代码折叠功能来隐藏部分代码,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查看和编辑感兴趣的部分。你可以通过点击行号旁边的折叠图标或使用快捷键`ctrl+shift+[`(windows)或`cmd+shift+[`(mac)来折叠代码块。使用相同的快捷键可以展开折叠的代码块。 4. 使用视图布局:vscode提供了多种视图布局选项,可以帮助你在编辑器窗口中更好地组织和查看代码。你可以在vscode的\u0026#34;view\u0026#34;菜单中选择不同的布局选项,如垂直分割、水平分割或仅显示一个编辑器窗口。根据你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视图布局可以使你更好地看到全部内容。 通过上述方法,你可以根据需要调整visual studio code的排版,以便在视距内更好地查看和编辑代码或文本。 ","date":"2023-10-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sprache/","summary":"笔记的三大策略、信息筛选、如何整理以及主动回忆。","title":"[记忆方法] 整理自up主:zoelanguages的学习经验"},{"content":"前言 这两天莫名烦躁,而且是治不好的那种。每个月总有几天会陷入这种奇怪的感觉。\n正文 先从晚上的心情说起,下午打算打印三方协议,很不巧刚好遇到下课的时间,然后返程回宿舍洗澡,然后准备洗澡的装备,然后突然想起要收被子,晚上还需要洗衣服,然后傍晚的天气有点凉,以后傍晚洗澡的时候就需要额外注意,因为有一次傍晚洗澡就是因为受了风寒导致三阳,难受了一个星期,洗完澡,骑车车去食饭,想着先去打印三方协议,结果打印店搬去了南三二楼,我没注意骑到了快递站,然后去打印三方协议,顺便打印了一些自动飞行控制的题目,然后就去寄三方协议,快递站人还是很多,文件寄顺丰,15元。然后忙完所有的之后就去食晚饭,食完晚饭之后回到图书馆,感觉很烦躁,然后写自控的作业,我真搞不懂,一道题三个小问题,写着写着又很烦躁,碰巧书架哪里的信号也一般,刷剧还有点卡。导致晚上的工作效率很低,而且突然觉得自己在忙忙碌碌的事情,没有很大的意义,并且也不清楚自己干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很不快乐。\n所以这些天很排斥和人交往,对于学习的专业课和语言,也是心不在焉的,番茄钟也是一塌糊涂,早上更是起不来,晚上睡不着,感觉心里憋着一肚子的火,结果直接上火了。\n每天都感觉有些浑浑噩噩的,感觉现在的生物钟,和高中有很大的影响,晚上各种失眠,早上各种打盹,中午各种睡不够,我真的很想骂一句,草!\n很抱歉,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往日的邪恶记忆涌上心头,但就是这种长期的失落感,疲惫感,烦躁感,孤独感,让我的心像一锅沸水一样压不下去。\n我平时并不是一个喜欢发泄情绪的人,而且我对生活本身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今天在写专业课,在忙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对。\n当然,无所谓了,明年就毕业了,写完毕业论文就该滚蛋了,然后开启一段新路。\n当然,我很清楚,这些坏心情,对生活有很大的破坏,没有足够的心理能力是很难稳住的。\n总之,光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从前我记得我在集体里的时候,一直扮演着都是一个很冷静的人,面对很多的挑战,也是尽全力去做好,虽然集体外的生活极其不一样,但是在我和自己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才能更好地陪自己,去治疗自己的过往。\n分析现在的情况:\n只是情绪上很坏,其他并没有很大的问题,说说接下来的计划吧,首先是先花一点时间,把自动飞控的作业给写完,虽然我写得过程中很累,也很烦躁,但是这是要交的,还有就是形式与政策的集体大论文,希望在交的前两天完善一下。 2023-10-18\n最主要的是,作息,作息还是有点糟糕的,最近晚上入睡真的很难,我不知道为什么,仿佛从前的梦魇一直在生活里重复,使我变得更加易怒,但是这没办法,试着找一些合适的音乐来辅助入眠吧,然后尽量找到自己的爱好,和喜欢做的事情,需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n最近还有个大问题,就是畏难心理,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导致每次学习学累了,就会想着如何去放纵,但是本身学习新东西的过程就是如此,就是需要付出精力的。\n然后最近,我想整理整理英文版王尔德的《夜莺和玫瑰》,其他的没什么要说的了。\n虽然外在的因素对自己会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内源的因素往往威胁很大,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叫做,我不清楚我在干什么,沉迷于刷视频是你的不对吗,沉迷于打游戏是你的问题吗,不好好学习是你的问题吗,我们忽视了主客体之间的重要关系,一个是缘分,一个是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n当我们沉醉在任何一种感觉里的时候,我们永远成为了感觉的奴隶,就像是坐上了一辆一直在加速的车,我们挣脱不开,我们无法跳车,我们在刺激感官的动作和音乐里迷失了自我,我们的自我被麻痹了,我们终于成为了温水里的青蛙,我们活成了矛盾的自我,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哈哈!\n总结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n最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玫瑰千纸鹤没学会,道德经勉强抄满了81篇,其中省略了几篇治国的,我太笨了,所以无论我看多少遍,治国的篇章都让我觉得很深奥,但我也会一直努力学习的。\n后面打算摘抄几段《黄帝内经》。\n靠,随心写的,结果通篇没有点题,算了,反正也是写给自己看的,和留着以后考古的。\n","date":"2023-10-0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error/","summary":"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title":"[命运咽喉] 系统中的常值误差"},{"content":"前言 钱理群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有如下表述,我在此引用:\n五、两层理想:永远活出生命的诗意与尊严\n_**要保持赤子之心很难,怎么能够一辈子保持赤子之心?这是人生最大的难题。**__在这方面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经验,因为在座的还有一些将要毕业的同学,我想讲点当年我大学毕业后的遭遇以及我是如何面对的,这可能对在座的即将毕业的同学有点意义。大家一步入社会就会发现社会比学校复杂千百万倍,大学期间是一个做梦的季节,而社会非常现实。人生道路绝对是坎坷的,会遇到很多外在的黑暗,更可怕的是这些外在的黑暗都会转化为内在的黑暗、内心的黑暗。外在压力大了以后,你就会觉得绝望,觉得人生无意义,这就是内在的黑暗。所以你要不断面对并战胜这两方面的黑暗,就必须唤醒你内心的光明。我为什么前面强调打好底子?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没有打好光明的底子,当你遇到外在黑暗和内在黑暗的时候,你心里的光明唤不出来,那你就会被黑暗压跨,或者和它同流合污,很多人都走这个路子。你要做到不被压垮,不同流合污,在大学里要打好光明的底子,无论是知识底子还是精神底子,内心要有一个光明的底子。__我自己每当遇到外在压力的时候,总是为自己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这一过程中抵御外在和内在的黑暗。压力越大,书读得越多,写东西越多,我每一次的精神危机都是这样度过的。_ 我的观点 说实话我只记得最后三句,我很喜欢,但是做得不好,但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毁灭性的打击是来自于内源的,我们很难面对自己的弱点,不喜欢开诚布公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一旦上层的思维领域被击垮,系统就直接宕机了。\n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引子,下面开始我对今天察觉到的问题进行思考:\n题目叫做算法与自博弈,也是我在看剧时候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自博弈你也可以理解为独立博弈,然后上升到联合博弈,只不过我们先从自博弈开始,那为什么要引入算法来讲呢,这其间的关系是什么。\n第一,算法加速和便捷了人类的生活,但我们并不是算法的受益者,也不是算法的受害者,因为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受益者,站在受益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受害者,由于我们本能的主观倾向,使得我们更愿意相信我们是算法的受益者,我们可以开开心心地刷着bilibli和抖音,吃着泡面,声音越大越好,一条一条,笑到停不下来,然后就可以累累地睡觉,忘掉一切烦恼。一天刷三小时,快活赛神仙。\n第二,算法降低着我们的决策和判断能力,通过入侵我们的生活习惯,对我们的弱点进行着致命的打击,算法有可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消费,使我们获得超越思维水平的能力,加速工作的效率,让我们的娱乐更加个性化,精准化。这一切都很美好。\n第三,算法预判了我们的预判,如果把人类比作通用型人工智能的高阶形态,具有独立自主的情感意识判断,那我们的cpu可能是1核的,内存大概是1gb,运行内存大概是,500kb,上行和下行带宽,大概是100bit/s,通信传输速率大概是640bit/min。如果这个配置对比现在市场上的低配服务器,2核cpu,30gb内存,2mb/s,年费也才不到两百,但是好消息是,我们是通用型人工智能的高阶形态,正因为我们是“客观的存在”,才并非是“vps”,并且我们具备llm,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的能力,并且我的身体的传感器,非常先进,16k的大眼睛,5d的嗅觉,对于四维空间的感知和运算能力,所以在维度上,就算我们的性能比不上低配版服务器,但我们进化了几万年,即使现在的算力爆炸,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能了解我们人类本身,而要想了解我们本身,就必须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访问授权,人类为了生存,需要狩猎,有需求才会有欲望,寻找另一半最根本的动机也是本能,虽然我们对此表示掩饰,但是也是情有可原。算法尚还年轻,但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却已经千疮百孔,如果我们获得我们自身身体服务器的root权限,相信在我们意识清醒的时候,没人会输入:\ncd / sudo rm -rf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没人会愿意主动放弃生命,但我们纵观历史,英雄之所以被称作英雄,正因为他做到了我们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当然佞臣也一样。\n为什么说算法预判了我们的预判呢,因为科技的发展,就像被甜蜜地灌醉,然后:\nsudo ufw allow 22 sudo ufw allow 443 sudo ufw allow 8080 我们起床需要闹钟,离不开算法,因为公司的上班时间是8:30,所以我必须依赖闹钟叫醒,但是宿舍的光线条件又不好,我无法通过自然光进行启动。\n我们睡觉也需要算法,必须在和亲爱的人互诉衷肠之后才能安然入眠。\n我们吃饭也需要算法,微微支付,美美优选,饿饿了吗。\n随着我们被迫放开我们服务器的端口权限,这种被甜蜜灌醉的冲动,已经冲击着我们的能量峰值,每一次大笑,每一次购物,每一次胡吃海喝,每一次通宵游戏。\n一般来讲,一会减寿,二会失去控制能力,三会生病,四会痛苦,五会宕机,六会抑郁,七会疯狂,八会自残,九会人格分裂,十会去天堂。\n每一层级对应着不同能量峰值冲击的结果,一般来讲,到达第四层就已经失去学习能力了,自我排故的能力也很难启动了。\n第四,别担心,时间会帮你保守秘密,我们不否认算法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不否认我们再也不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想见面就打微信电话,分手之后也不用再难过,因为给对方发给微笑表情就可以被拉黑,自己偷偷干坏事也不用愧疚,因为只要足够隐蔽。再不然,时间会帮你保守秘密,若干年后的恋人再见面,所回忆起的也大多是美好的事情。再重的情伤,伴随着下一个小甜甜的到来,也会被逼退到潜意识里去。\n第五,自博弈的结果可能性分析,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这么糟蹋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自信和筹码在哪里,一个是未来的icu病床,一个是失眠的夜晚,反正只要现在的片刻欢愉,结果留给未来承担,但是还会有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辛巴,你要相信自己,于是我们在心里会开始自博弈,所以我们白天是天使,夜晚是恶魔,最好不要在深夜发朋友圈,因为我一般第二天早上就会撤回。\n第六,新的还是旧的,自博弈是通过数据抓包进行分析,在我们所学过的哲学体系中,事物是螺旋上升的,并且还是曲折的,既满足了人的虚荣心,也预示着美好的将来。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更愿意这么相信,我们也会相信,假如爱有天意,年少时的我们曾以为,相爱的人就会到永远。当我们苦思冥想自己为什么这么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借口,说明自己不小心。所以我们更愿意把能量进行聚点,我们把我们所爱的人,寄托在一个形象里,我推算过我遇到真爱的概率,大约是千分之二的平方,这仅仅是能在我生命中路过的人的概率。能量聚点之后,我们习惯开始逃避,开始指责,开始懒惰,开始进入无主域。\n人类本身就是复杂而矛盾的,我和自己相处了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自己有很多的人格,少年时像个小孩,青年时像个青年,中年时像个油腻大叔,老年时我还不知道。但上面说的都不是重点。\n第七,自博弈的另一重结果,我们认识螺旋是因为我们觉得海螺很好看,我们喜欢走螺旋梯,体验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所以我们的直觉和潜意识都接受不了事实的结果,我们始终都无法和自己好好相处,我们每天都幻想着今天能干劲满满,我们永远对自己高标准要求却一件都很难完成。我们希望另一半无比完美,但是自己却七零八落。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我希望,我觉得,我认为,我们拔高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如果自博弈本身就是没有结果呢,如果我们一开始的选择就是错或者对的呢,自博弈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是我们自身服务器防火墙的应激机制,谁伤心了不哭,开心了不笑啦。特别是在睡不够,起不来,没精力的现在,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的阶段。\n第八,敢问路在何方,古有雄鸡一声天下白,之前过年回外婆家的时候,每天六七点鸡就打鸣,甚至半夜还打鸣,刚从村庄回到深山老林的我晚上铁定睡不着,但是能比往常睡早一点,因为村里普遍睡得早,早上鸡一叫就可以起床玩,不像之前tmd上高中的时候,五点四十放百鸟朝凤,生怕迟到,一路狂奔到二楼东侧的教室,我一般5:40从家出发,5:50准点到教室,闭着眼睛早读还得强撑着睡意。很抽象,可以看出,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刺激不同,当然我们必须要学会适应,这只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自我治疗的办法,既然被刺激很难受,那就尽量减少联合的时间,多一点独立的时间,如果独立太久受不了,要么看看书,要么和同学同事花点小钱出去散散步,总之世界和他人不会按照我们希冀的路线一致,如果我们坚持这么认为,我们必然痛苦,同样,感情亦如此,在该需要的时候,适当一些即可,书籍和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压力,前面钱理群老师说的,写作也这样,把疯癫时候自己想的东西,想说的话,全部倒出来,然后就好了。\n第九,人生苦短,鲁迅先生有本书叫做《朝花夕拾》,我对名字很感兴趣,还有句诗,“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也很喜欢,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苟活了二十余年,想想我被欺负和折磨的时光,还有那个笨笨的又可爱的自己,甚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来我的心里看看,想到这里,也就想到这里。\n总结 不想写总结了,我引用我之前写过的一段来总结,花这么长时间写这些,纯粹是为了好玩,也不仅仅是为了好玩,我带上小丑的面具,学着小丑的假笑,当我看到自己扮演小丑,我会努力去倾听他的痛苦,或者远远走开,让他静静。\n文章二,生命悲歌与自由意志\n在世界大环境如此的条件下,仿佛来自生命之地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正在侵蚀着每一块微小的地方。\n疾病,战争,饥荒,似乎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我们作为其中的渺小个体,又如同鸟雀般惶恐。\n在生命土壤中盛开的苍凉而妖艳的花朵,似乎暗含着神秘的征兆,带血的花朵,拥堵的根茎,盘庚错扰根系,一切似乎都是那么不安。\n作为其中的个人,在享受着现代化成功的时候,仿佛又成为现代化的奴隶,物质的丰裕无法填满精神的沟壑,何况物质本身就是对于贪婪无尽的追求,生活陷入了一场怪圈。\n为生存所付出的代价,赢得片刻的欢愉,精神类的刺激又使得人类陷入疯狂,永远填不满的肚子,面对孤独的战栗,在面对现实时如同上瘾般的发作,对于荒诞不经的执着。\n个人在寻找出路,是钟表上的时间吗,或许是,但也许不是,时间并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按照引力行走在规定轨道的行星。\n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如此,上述种种,我们获得了这张旅行的门票,直到终点。\n2023-07-09 → 2023-07-10\n","date":"2023-10-0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conch/","summary":"在生命土壤中盛开的苍凉而妖艳的花朵,似乎暗含着神秘的征兆","title":"[螺旋自洽] 算法与自博弈 "},{"content":"前言 昨晚把朱光潜老师的《谈美》给读完了,这两天陆续把最后几篇比较感兴趣的整理出来,然后看看还有哪些好玩的书,总之睡前看书还是比较舒服的,和玩手机比起来,入睡更加容易了,哈哈。\n正文 总结 美并不会凭空产生,其间大半也是源于交互之间的,之前写了一篇论述,选取部分进行引用。\n但是人类在探索交互的体验中永无止境,因为这种方式始终就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似乎是生物与生俱来的属性,他将人体本身的耳朵鼻子眼睛嘴巴双手乃至更细微的瞳孔情绪刺激思维联想发散,等诸多的要素结合在一起,这将生物本身的价值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n——《蜿蜒曲折 妙遇神女》\n“情感是心感于物的激动“,光潜先生的这个表述很有趣,艺术的创造需要模仿和格律,这也和学习本身相关联,首先我们需要先进行模仿式的学习,比如在最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然后熟悉语言之后,要将语言艺术化,一方面需要遵循适当的语法结构,同时辅以自己的个性作为点睛之笔,所以历史上很多的诗人,读不同诗人的诗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白居易的诗就很通俗易懂,比如《琵琶行》,杜甫的诗,读起来是比较沉郁的,李白的诗就比较自由了,对于感情表达得很率真。\n每个人的个性其实也可视为一种艺术,在关于个人的成长的时候,我觉得光潜最后一段总结得很好,从心所欲不逾矩,遵从规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n","date":"2023-10-0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B0%88%E7%BE%8E-%E6%9C%B1%E5%85%89%E6%BD%9C/beauty11/","summary":"从心所欲而不逾矩","title":"[谈美]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朱光潜)"},{"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8 章 分频器: - 18.0 章节导读: - 18.1 理论学习: - 18.2 实战演练一: - 18.2.1 实验目标: - 18.2.2 硬件资源: - 18.2.3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 - 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 - 3. 代码编写: -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 - 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文件编写: - 仿真波形分析: -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 - 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 - 18.2.4 上板验证: - 1. 引脚约束: - 2. 结果验证: - 18.3 实战演练二: - 18.3.1 实验目标: - 18.3.2 硬件资源: - 18.3.3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 - 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 - 3. 代码编写: -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 - 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文件编写: - 仿真波形分析: -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 - 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 - 18.3.4 上板验证: - 1. 引脚约束: - 2. 结果验证: - 18.4 章末总结: - 18.5 拓展训练: 18.0 章节导读 时钟对于 fpga 是非常重要的,但板载晶振提供的时钟信号频率是固定的,不一定满足工程需求,所以使用分频或倍频产生需要的时钟是很有必要的。\n18.1 理论学习 数字电路中时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间的计算都要以时钟作为基本的单元。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的开发板上面只有一个晶振,即只有一种频率的时钟。但在数字系统设计中, 经常需要对基准时钟进行不同倍数的分频而得到各模块所需的时钟频率,若是想得到比固定的时钟频率更慢的时钟,可以将该固定时钟进行分频,若是想得到比固定时钟频率更快的时钟,则可以在固定时钟频率的基础上进行倍频。无论分频和倍频,我们都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器件厂商提供的锁相环(pll,后面章节会讲解),另一种是自己动手来用 verilog 代码描述。\n而我们用 verilog 代码描述的往往是分频电路,即分频器。分频器是数字系统设计中最常见的基本电路之一。所谓“分频”,就是把输入信号的频率变成成倍数地低于输入频率的输出信号。它的原理是:把输入的信号作为计数脉冲,由于计数器的输出端口是按一定规律输出脉冲的,所以对不同的端口输出的信号脉冲,就可以看作是对输入信号的“分频”。至于分频频率是怎样的,由选用的计数器所决定。如果是十进制的计数器那就是十分频,如果是二进制的计数器那就是二分频,还有四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等以此类推。 分频器是和计数器非常类似的功能,有时候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东西,我们可以回想上一节中计数器的内容,可以观察我们的仿真波形,对比下时钟信号 sys_clk 和 led_out 信号的关系,你会发现 led_out 信号实际上就是对时钟信号 sys_clk 进行了分频。\n18.2 实战演练一 18.2.1 实验目标 分频器分为偶数分频器和奇数分频器,我们在上一章计数器的例子中其实实现的就是偶数分频,这里我们也先偶数分频器开始介绍。本例我们将实现对系统时钟进行 6 分频的偶数分频电路的设计。\n18.2.2 硬件资源 使用板卡引出 i/o 口 e9 进行时钟输出。\n18.2.3 程序设计 1. 模块框图 因为我们设计的是 6 分频电路,所以模块取名为 divider_six,然后是端口信号的设计,首先必不可少的是时钟 sys_clk 和复位信号 sys_rst_n,分频器和计数器一样一般都只作用于 fpga 内部的信号,这里我们没有其他的外部输入信号,其输出也往往提供给 fpga 内部信号使用,这里我们将分频模设计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8-3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n首先绘制两个输入信号的波形 sys_clk 时钟信号和 sys_rst_n 复位信号,既然需要分频那肯定需要一个计数器,所以我们定义一个名为 cnt 的计数器,根据上一章的分析得知对于计数器我们要精确的控制它何时计数、何时清零,这里计数的开始我们没有特殊要求, 即只要时钟正常工作且复位被释放我们就可以立刻进行计数。那计数器计数到多少清零呢?我们需要对输入的系统时钟时钟进行 6 分频,那需计数器计数 0~5 这 6 个数吗?当然不需要,和上一章的思考过程是一样的,我们只需要让计数器从 0 计数到 2,即计 3 个数就可以了,然后每当计数器计数到 2 的时候就让 clk_out 输出信号取反即可,如图 18-4 所示产生的 clk_out 输出信号就是对 sys_clk 时钟信号的 6 分频。\n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n方法一中的 clk_out 输出信号是我们想要的分频后的信号,然后很多同学就直接把这个信号当作新的低频时钟来使用,并实现了自己想要的功能。大家肯定会觉得能够实现功能就一切 ok 了,而往往忽略了一些隐患的存在.\n如果你对 fpga 的了解多一些就会理解其实这是不严谨的做法,这种做法所衍生的潜在问题在低速系统中不易察觉,而在高速系统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分频得到的时钟虽然表面上是对系统时钟进行了分频产生了一个新的低频时钟,但实际上和真正的时钟信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在 fpga 中凡是时钟信号都要连接到全局时钟网络上,全局时钟网络也称为全局时钟树, 是 fpga 厂商专为时钟路径而特殊设计的,它能够使时钟信号到达每个寄存器的时间都尽可能相同,以保证更低的时钟偏斜(skew)和抖动(jitter)。而我们用这种分频的方式产生的 clk_out 信号并没有连接到全局时钟网络上,但 sys_clk 则是由外部晶振直接通过管脚连接到了 fpga 的专用时钟管脚上,自然就会连接到全局时钟网络上,所以在 sys_clk 时钟工作下的信号要比在 clk_out 时钟工作下的信号更容易在高速系统中保持稳定,既然发现了问题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时可不要忘记了上一章中刚学到的 flag 标志信号,这里我们就可以用上了,我们可以产生一个用于标记 6 分频的 clk_flag 标志信号,这样每两 clk_flag 脉冲之间的频率就是对 sys_clk 时钟信号的 6 分频,但是计数器计数的个数我们需增加一些, 如图 18-5 所示需要从 0~5 共 6 个数,否则不能实现 6 分频的功能。和方法 1 对比可以发现,相当于把 clk_out 的上升沿信号变成了 clk_flag 的脉冲电平信号(和上一章方法 2 中的 cnt_flag 是一样的道理),为后级模块实现相同的降频效果。虽然这样会多使用一些寄存器资源,不过不用担心我们的系统是完全可以承担的起的,而得到的好处却远远大于这点资源的使用,能让系统更加稳定。\n这样在后级模块中需要使用低频时钟的情况,我们就可以不用 clk_out 这种信号作为时钟了,而是继续使用 sys_clk 系统时钟来作为时钟,但让其执行语句的条件以 clk_flag 信号为高电平的时候有效。\n3. 代码编写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n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n4. 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仿真波形分析\n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n打开 modelsim 执行仿真,仿真出来的波形如图 18-8 所示,我们让仿真运行了 500ns,可以发现 clk_out 信号产生了几个周期的完整波形,我们在 clk_out 相邻两个上升沿的位置处分别放置参考线并添加频率显示,我们可以看到显示的频率为 8.333mhz,而我们系统时钟 sys_clk 是 50mhz 的,大约为 6 分频的关系,从而验证了我们设计的是正确的。\n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n打开 modelsim 执行仿真,仿真出来的波形如图 18-9 所示,我们也让仿真运行了 500ns,可以发现 clk_flag 脉冲标志信号每当计数器计数到 5 时产生一个时钟周期的脉冲, 我们在 clk_flag 相邻两个下升沿的位置(也是下一级模块可以采集到 clk_flag 为高电平的位置)处分别放置参考线并添加频率显示,我们可以看到显示的频率为 8.333mhz,也是对 sys_clk 系统时钟的 6 分频,和我们绘制的波形图一致。\n18.2.4 上板验证 1. 引脚约束 仿真验证通过后,准备上板验证,上板验证之前先要进行引脚约束。工程中各输入输出信号与开发板引脚对应关系如表格 18-2 所示。引脚配置如图 18-10 所示。\n2. 结果验证 程序下载完毕后,如图 18-13 所示,使用示波器对输出 i/o 口 e9 进行频率测量,分频时钟信号频率为 8.333mhz,刚好为输入 50mhz 时钟信号的 6 分频,达到预期效果。\n18.3 实战演练二 18.3.1 实验目标 有偶数分频就有奇数分频,仅实现分频功能来讲其中的差别和实现方式还是很大的, 奇数分频相对于偶数分频要复杂一些,并不是简单的用计数器计数就可以实现的。\n实现将一个系统时钟进行 5 分频的奇数分频的功能。可以用于将高频的时钟降低为低频的时钟工作使用。\n18.3.2 硬件资源 使用板卡引出 i/o 口 e9 进行时钟输出。\n18.3.3 程序设计 1. 模块框图 这里我们设计一个 5 分频的奇数分频器,模块我们取名为 divider_five。奇数分频和偶数分频在模块的设计和分析上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其内部逻辑的实现上有所不同,所以模块的输入仍然是有时钟和复位信号,输出为对输入时钟分频后的结果 clk_out。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8-16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n奇数分频仅实现分频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像偶数分频仅实现分频功能那样直接计数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我们先思考探索一下。在波形图的设计上首先画出时钟和复位两个输入信号,然后我们可以简单的画出 5 分频的波形大概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依然采用偶数分频的方法,可以发现计数器计数变化的位置总是对应系统时钟 sys_clk 的上升沿,所以分频后 clk_out 信号变化的位置也是对应系统时钟 sys_clk 的上升沿,这样我们最终得到的波形如图 18-17 所示,虽然也实现了奇数分频,但占空比却不是 50%,同理如图 18-18 所示,使用下降沿的效果也是一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像之前一样只用上升沿或下降沿计数的话显然是无法实现奇数分频效果的。那怎么办呢?\n于是我们先画出 5 分频的效果波形图再来分析,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如图 18-19 所示,我们发现要实现 5 分频需要在系统时钟 sysclk 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工作,我们之前的例子从没有遇到在一个模块中既使用上升沿又下降沿的情况。我们尝试着把图 18-17、图 18-18、图 18-19 的 clk_out 输出信号的波形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变成图 18-20 所示的波形,clk1 波形的变化都是在系统时钟 sys_clk 上升沿时进行,clk2 波形的变化都是在系统时钟 sys_clk 下降沿时进行,clk_out 输出信号是我们想要的 5 分频的,红色加粗的虚线是 5 分频的变化位置,clk1 和 clk2 我们经过之前的练习可以很容易的根据 cnt 计数器的计数来产生,那 clk_out 输出信号该如何产生呢?我们仔细观察,发现 clk1 和 clk2 相与的结果就是 clkout 的波形,真是太好了!可能有同学并不能立刻想到这种方法,但是如果比较熟练或者善于观察还是很容易发现规律的。那么奇数分频的波形设计我们就算完成了,这里 clk1 和 clk2 都是低电平 2 个时钟周期,高电平 3 个时钟周期,大家可以尝试下如果低电平是三个时钟周期,高电平时 2 个时钟周期,我们的波形该怎么画。\n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n奇数分频同样也会遇到和偶数分频相同的问题,就是我们也不能直接将奇数分频的信号作为下一级的时钟,所以我们也要使用 clk_flag 的方式实现。虽然奇数分频仅实现分频功能的实现方式和偶数分频仅实现分频功能的差异很大,但他们实用的降频方法都是相同的道理,如图 18-21 所示,在波形上除了 cnt 计数器计数的个数不同外,其他的都是一样的。\n3. 代码编写 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n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8-22 所示,该 rtl 视图已经比较复杂了,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还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如果系统再大一些就很难分析了,而更复杂的系统我们如果再对其内部继续和之前一样面面俱到的分析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我们使用 verilog 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硬件的行为就是要跳出这种对底层的复杂设计,而只关心其功能的实现,所以后面我们将主要把重点放在对行为和层次化结构的实现。但有时候在进行局部优化时我们还会进行局部的分析,而不是低效率的全局分析,但是无论怎样,通过前面的讲解大家一定要有一个硬件的思想。\n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n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8-23 所示,该 rtl 视图的结构分析和上一章方法 2 的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的 rtl 视图分析相同,结构上也是少了最后一级寄存器,这里不再进行详细介绍。\n4. 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仿真方法 2 的 rtl 代码时,把 testbench 中的“clk_out”全改为“clk_flag”即可。\n仿真波形分析\n方法 1 实现:仅实现分频功能\n打开 modelsim 执行仿真,仿真出来的波形如图 18-24 所示,我们让仿真运行了 500ns,可以发现 clk_out 信号产生了几个周期的完整波形,我们在 clk_out 相邻两个上升沿的位置处分别放置参考线并添加频率显示,我们可以看到显示的频率为 10mhz,而我们系统时钟 sys_clk 是 50mhz 的,大约为 5 分频的关系,从而验证了我们设计的是正确的。\n方法 2 实现:实用的降频方法\n打开 modelsim 执行仿真,仿真出来的波形如图 18-25 所示,我们也让仿真运行了 500ns,和偶数的降频方法一样,可以发现 clk_flag 脉冲标志信号每当计数器计数到 4 时产生一个时钟周期的脉冲,我们在 clk_flag 相邻两个下升沿的位置(也是 下一级模块可以采集到 clk_flag 为高电平的位置)处分别放置参考线并添加频率显示,我们可以看到显示的频率为 10mhz,也是对 sys_clk 系统时钟的 5 分频,和我们绘制的波形图一致。\n18.3.4 上板验证 1. 引脚约束 2. 结果验证 程序下载完毕后,如图 18-29 所示,使用示波器对输出 i/o 口 e9 进行频率测量,分频时钟信号频率为 10mhz,刚好为输入 50mhz 时钟信号的 5 分频,达到预期效果。\n18.4 章末总结 本章主要讲解了时序逻辑电路中最常用的偶数分频和奇数分频的实现,并详细讲解了仅实现分频功能的分频器和实用的降频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其中的差别和产生这种用法的意义。学会一步步根据需求分析问题如何实现,要多尝试、敢尝试、多联系,学过的知识要能够用上。对于实用的降频方法除了本章讲解的以外,后面的 ip 核章节还会讲解到通过 pll(phase locked loop,即锁相环)的方法来实现对时钟的任意分频、倍频、相位移动,非常强大。\n18.5 拓展训练 根据上一章中我们学习到的 parmaeter 参数化的方法将偶数分频和奇数分频都做成通用的任意分频模块,方便以后的调用。\n","date":"2023-10-0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8/","summary":"时序逻辑电路中最常用的偶数分频和奇数分频的实现","title":"[野火] 第18章 分频器"},{"content":"三、建议库的收纳与更新 建议库相当于 cpu 的指令集合,作为基本的单元,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过于陈旧的建议库反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及时对建议库进行更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时指令集的设计应该遵循简单的原则,在后续的设计当中,将重新对指令集的规模进行测试和考量。\na 指令集 a0 ‘burning \u0026amp; matrix’\n致敬《星际穿越》,在通过引力弹弓去往最后一个星球的时候,男主和小机器人选择了脱离主飞行器,来给女主减轻负载,却意外地进入矩阵空间时,为了致敬这段情节,也就是博客的由来,当面对灾难时,“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对于我们自己而言,的确是在走一条比较新的人生的路,但是大部分的路,都是前人给我们铺好了的,所以我们面对的挑战,还真没有说到达那种彻底绝望的状态(还记得在去往第一个星球之前,其中的一位宇航员说,就隔着一层铁皮,就是生与死的界限),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更多想是在给一只贪玩的小猫咪梳毛一样, 我们只需要把生活做得尽可能有序一些就好,物质生活其实很可以了,精神生活再丰富一点更好,但是我觉得人生或多或少还是有可能会面对一些必须要作出艰难选择的时刻,就像男主和小机器人,选择牺牲自己,坠入卡刚图雅的时候,这也就是博客创造和存在的意义,也是我思考的原因。 may 28, 2023\na1 主驱磨损\n学习对抗\u0026amp;生理唤醒 —\u0026gt; 多巴胺异常分配—\u0026gt;物质成瘾\u0026amp;内源失控; 流动核心对脑区大剂量覆写\u0026amp;深度睡眠强化排异;\na2 多巴胺缺失\n刺激,迷失域\na3 主驱修复\n人在受到伤害之后,本能地寻找依赖,然而世界是残酷的,每经受一次打击,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惋惜,而是记录下来,总结好就行,不能总是停留在这里,这一点希望要记住,很重要。\na4 睡眠预警\n食谷精微,滋养着我们的身体,睡眠通灵,指引着我们去往何方,不应该在睡前做过度的劳损和被动的干扰,保持心境的和平,诵读《心经》,或者喝点茯苓百合茶,听听音乐,看看小说就睡了,不过 23:20。早上需要保持一定的明亮度,保持心境的平和。可以借助闹钟,以七个半小时为宜。\na5 无主域风险提示\n孤独是人类非常难以忍受的一种状态,但是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最接近生命最长久的状态,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当中学会与自己调谐,特别是当放假或者以后一个人独自生活或者工作的时候,就会进入完全是由主驱驱动的一个状态,我们习惯了很多年的支配性行为,但是这种命令的方式绝大多数都是由外部产生的,所以在我们内心并没有或者很难建立起一套逻辑,真正由自己的主驱驱动,努力去做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很有意义,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是值得我们花心思的远比打游戏或者其他的娱乐活动更加对生活有增益,适应了孤独,人生才能跨越到一个新的阶段,而此前我们需要经历过很多次无主域的历练。\na6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n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na7 完善提醒机制\n今天还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失误,差点把无线电导航的实验时间给忘记了。 需要完善提醒机制,通过 notion+便签闹钟双提醒\na8 光源理论\n在某种程度上,光源可以为人补充能量,换句话说,失去光源,则就会失去很大的一部分能量来源,夜晚会将人变成魔鬼,而白天人则温和地像一个天使,在太阳的辉光之下,良知喜悦也许给人的感受会更深。这也就从侧面说明,宿舍没办法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一,或者似乎永远存在这样一个伪命题,在家抑或是放假,人永远是处于被动的休息状态,一种深度的疲惫感正在入侵,坦白来讲,社交活动的确能使人产生一部分令人喜悦的激素,而与之相对应的孤独的思考或者写作则有可能产生一种抑制类的神经激素,舞蹈能让人迅速沉浸在一种氛围之中,而睡完午觉醒来则满是对于惊扰梦境的小可爱的不满。 总之,光源是重要的辅助条件,在米哈里心流法则中也确实提到过这一点,通过自我的实践和经验感知,在缺乏光源的情况下,人确实比正常情况下更加需要睡眠和能量,而在适当的光源条件下,人则可以拥有更好的表现和拥有动物的警觉,所以通过很多天时间的代价,所总结出的结论就是:珍惜能在学校图书馆的时间,把这段时间的资源转化率进行适当的提高,另外对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预警,以便在未来做好应对的准备。\na9 主框架完善\n存在一种疲惫感,不是很能安静下来,可能还要对具体的细节再做优化 睡眠是个好东西,但是不能包治百病,因为睡眠更像是一种旅行,它会短暂清空我们现世的记忆,但是人总是会醒来,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到的那样,他说:“神諭会将人们唤醒”,希望人们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去”,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则有可能乏味而无趣的多,所以来自内源的能源支持并不是那么充足,所以我们亟需搭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主框架。 坦白而言,我并不喜欢为时间所支配,时间是我们的老师,但是却不应该时时刻刻居于主导地位,因为时间是无情的,起关键因素的还是人本身。 但正因为人本身具有诸多不确定的表征,才导致需要时间都约束和辅佐,但是这样总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忘记时间反而更能唤醒于内心中的某种特殊的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轻量的主框架总是必须的,这是为了保证最低生存水平所应该具备的基础要求,比如提到过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其次就是最艰难的一个部分,即对于主驱的支配能力,亦即“动机”,这部分恰恰是人道中最复杂的一个部分,关于这部分的研究应该需要花很长一部分的时间,尤其是对独立主驱的运行,维护和持续的适航能力。要知道,人道中有很大一部分东西是违背天道的,可能会很耗费心神,但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应该把人道中矛盾的部分转向天道,把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相应地记录总结和优化。 may 31, 2023\nb 指令集 b1 注意力流失\n恢复精力,黄金分配,深呼吸放松,导入目标,把握节奏,反思总结\nb2 时间分配预警\n时间还是比较宝贵的,我不推荐,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消遣,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些时间应该被用来系统修复。\nb3 半自主域能量散逸\n能量曲线,半自主域,涵道比,即时数据覆写,提高压缩比,尖峰奖偿\nb4 克制情感表达\n情感虽然是人类的高级情感,但是在和自己相处的时候会占用过多的资源,减缓系统的速度,尽可能抑制过分的情感,把时间投入到行动当中去。\nb5 重心分配\n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花时间去寻找一种状态,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节奏,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培养的兴趣的那个部分,游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具备了心流的强必要条件,比如及时反馈和技巧,这些都是被精心设计过的,但是这样的心流是中性乃至有害的,因为这对生活的增益是十分有限的,而且会过分改变我们大脑对于刺激的认知程度,磨损主驱,乃至与沉迷之后因为失败和不断追求强刺激而变得鲁莽和抓狂,所以这是我们要尽力克服的地方,反观主动学习,则是因为缺乏相对应的环境和条件而变得相当而言困难的多,但是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才能增益生活,提升学历,获得 offer,出国留学,过上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游戏只能给予短暂的快乐和无尽的痛苦,快乐之后,还是要面对一个残酷的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不是吗,然而时间和身体意志等诸多因素,还是被磨损了。\nb6 减少思考,增加体验\n坦白来讲,过多的思考并不是一件好事,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大概是这么意思,不纠结具体的通假字拼写对不对了,为什么说,过多的思考不好呢,思考就像酸葡萄一样,越想吃,越吃不到,最终陷入追兔子的陷阱当中,李煜曾经有一段很出彩的描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论才华,咱们比不上南唐后主,论悲惨,咱们也比不上,堂堂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当一个违命侯,任谁也受不了,所以说,李后主对我们还是有比较不错的启示的,脑袋是会骗人的,虽然古人讲,心为君主,但脑袋似乎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心也很特殊,因为就算不思考,坐在一个能产生共鸣的姑娘旁边,心跳会不受控制加速,也许心有它自己的想法,但不管说心还是大脑,处于君主的决断地位,对于治国而言,还需要更加关注实实在在的民生,比如其他脏器的运行,遇到困难事,难过事,不要直接伤心,伤肾,一个容易短命,一个容易伤情志,像宝哥哥这样子情不情,对万物都有感情的好孩子,可能遇到同样多情的林姑娘,也是把人间的无味都尝便了,所以这对前世冤家(我想了一下,这个词还可以双关表达我的意思),固然为人间所不容,黛玉把泪还尽了之后,变成天上的绛珠仙子了,宝玉出家之后呢,也就变成赤条条无牵挂的具有石头心的神瑛侍者了,所以《红楼梦》这本书不适合人间的少男少女看,换言之,不适合进入太多的深度思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公写完已经是“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了,这本书既是人间事又是非人间事,宝姐姐作为人间的仙子,也只是扮演着映射悲剧的一面镜子的角色,宝姐姐为什么没能拯救这座大厦的倾倒,也是全书的悲剧之一。 也许思考和体验并不矛盾,礼乐文化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在某种时刻,思考和体验可以达成一种统一。 但是归根到底,在人间修炼,人家王阳明还要龙场悟道,躺在棺材板里不吃不喝想几天,所以天道和人道各有各的欢喜,林姑娘是天上的仙子,食不了人间的烟火,本应顺天道而行,天若有情天亦老,天道无情,无常,无仁,但是奉养万物,我们理应对天道保持敬畏之心,在《道德经》《黄帝内经》中均有相关的阐述,同时,宝姐姐作为人间的仙子,的确是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她也确实没有办法和能力挽救大家族的覆灭,如果宝姐姐最终成了武则天,那么宝姐姐也一定是失去了什么,从而又得到了什么,总之就是不一样了,所以说,人道本就是复杂的,在百家争鸣时期的墨家,法家,儒家,也有各自的闪光点,至于荀子说,人性本恶也的确是有一定的出发点,荀子读不懂庄子,但是庄子也有他的无奈,把自己的真心和善良写在寓言之中,他也却却实实察觉到天道与人道的不同。 大概唯有阴阳家和医家,不偏离天道,奉养人道,佛家有一种诸法空相,和中道实相的观点也是不太好懂的,但是也还是比较适合的。 我对近代哲学则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喜欢去找哲学的源头,所以与其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我,倒不如用原始的眼光看我,也许我是做一件在现代效仿古代的事情,看上去像是中了魔法的堂吉诃德,但是这样确实能带给我快乐。 may 28, 2023\nb7 优化复习模块,增加数据的及时处理能力\nb8 节约资源的配给,提高反应力和敏锐度,排除干扰\nb9 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误判造成的数据偏移进行优化\n能量曲线和延时效应同样值得关注\nb10 优化记忆曲线\n坦白而言,记忆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尤其是在期末考试前两天的时候,也许你会为之抓狂,同样记忆不论是对于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不然,人家为什么总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做题而言,记忆更加重要,把这道题所设计的最核心的东西找出来,简化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思考的距离。 对于 roam research 这款软件而言,思维导图其实是很大的亮点,notion 中也已经有工程师在做这件事情了,这的确是很伟大的一件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图片表达逻辑似乎更有独特的地方。\n人类大脑的存储方式不同于文件系统,人类所有的思维方式几乎都是基于神经元这种形式的,因此只有顺应这种开枝散叶的链接逻辑才能真正有效地辅助人脑帮助记忆。起码应该是个 “树” 的存储结构,而且每一条神经都应该是双向链接。\n_人类学习新东西的历程就是先检索一遍脑袋里旧的树杈,然后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把新的果子挂上去。_ _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杈,那这个知识点基本是不可能挂上去的。比如对一个还没学过微积分的孩子讲分部积分法,他多半会一脸懵逼像是在听天书。等于浪费时间。_ [——鸦鸦的博客](https://crowya.com/1373) 鸦鸦的比喻非常形象,我之前也看过一期视频,讲的就是人类的大脑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b11 聚类和索引特性\n重新对题型进行聚类分析,这是形成完整性,试想一下,你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但是发挥不出来的时候,的确是让人恼火的一件事情,索引于是就成为了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大脑喜欢简单的事情,也许还比较喜欢联想记忆,喜欢以结果为导向,比如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在一起嘛,或许不一定,成为最好的朋友或许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因为距离可以让玫瑰的刺不至于划伤手掌,但是玫瑰的芬芳却可以始终让你想起在小行星上的那些难忘的生活,如果你猜对了,那么也许你猜到我在讲《小王子》的故事。\n索引特性和记忆强度有一定的关系,记忆强度和主动重复水平以及和体验水平又有很多关系,体验不好但是重复次数多在短时间内有很强的记忆水平,但是随之就会被代谢掉,只能下一次不断重复,但是心流体验就如同老鼠吃到了奶酪,或者火苗舔拭着干柴,任你怎么扑打,都很难熄灭,不然为什么杨过十六年之后还心心念念着心爱的龙儿,见证着一个少年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当然我讲的只是可能的一个因素,及激素水平的调谐,或许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因素,比如体验,过龙的爱情之所以让人羡慕,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历和体验,不管是杨过幼年时期的悲惨经历,还是在龙儿从冰冷逐渐温暖的蜕变,还有肝肠寸断的误会,到互相牺牲的忠贞。所以才让人如此记忆深刻,成为令人难忘的神仙眷侣,所以荧幕前的观众,作为一个具有感性的人,大概率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得经典超越时空,经久不衰。\nb12 能量过载和上下层分离\n处于上层地位的大脑,从客观的角度,很重要,但也容易出错误,错误的指令,错误的引导,错误的选择,当然有时候会在正确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错误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而且大脑很累,又要充当存储器,又要当做处理器,除非分时复用,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需要调用大量的模块时,就不要指望大脑能给你什么好脸色看了,生产队的驴也没有这么使唤,压力水平影响情绪,影响表现,而且大脑需要娱乐坦白来讲。但是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大脑会主动回避那些困难的事情,比如对重要的事情进行折叠,过量地摄入新鲜的具有刺激性的事情,从而破坏主域的稳定,进而导致上下层分离,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告警情况。一旦失控,就像飞机坠机一样无法控制,尤其是在独立源系统中更危险。 一方面通过简单的外源辅助,一方面简化系统,一方面强化引导系统,一方面完善反馈系统,花花世界的干扰太多了,我们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个提线木偶,就连笑容也笑得像小丑。 may 31, 2023\nc 指令集 c01 连续性验证\n理性工具,乐流调谐\nc02 洗澡时间的优化\n下午 3:00 可以选择去洗个澡\nc03 午觉时间优化\n午觉在图书馆睡\nc04 留出学习拓展技能的时间\nfpga+linux\nc05 bilibili 当作搜索引擎而不是娱乐工具\nbilibili 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但是要合理使用\nc06 花点时间做一些赏心悦目的事情\n比如多去观察观察大自然,积累图片和素材库,记录自己的灵感\nc07 按时吃饭\n再难受不舒服的时候也要因为打游戏过头或者拖延而忘了吃饭,舍本逐末\nc08 有仪式感的生活,简化例行程序\n在上面关于《动机》的文章当中,提出有仪式感的生活和例行程序是培养动机的很好方法。大脑承担着 module top,即顶层模块的作用,需要给建筑好的上层建筑下达指令,然后由物理可实现的身体与现实世界进行相对应的交互,而仪式相对而言是一种更为高级的习惯,坚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非常困难,这也是仪式和习惯面临的最大挑战。仪式感和例行程序的建立本质上还是依赖于顶层模块的认知和决断,并不复杂,从《道德经》《南华经》《黄帝内经》中,是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答案的。\nc09 对建立的周工作流进行更加合理的优化\n晚上入睡困难,白天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痛苦始终环绕,哦,这听起来真的是相当糟糕的一件事情,就像破旧的毛坯房,风雨一来,就被淋湿了,所以,对于周工作流计划需要做出更加合理的一种优化,困难,确实如你所言,无可避免的,要是能避免,牛顿就该不服气了。 may 28, 2023\nc10 建立系统的原则需要简单高效\n坦白来讲,越复杂的系统功能越多,但是也越脆弱,就像变速自行车的变速装置,随着时间和使用,更容易比单速自行车损坏,所以生活简单并且有乐趣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may 28, 2023\nc11 计算资源储备,以及如何进行合理配比\nc12 晚饭的时间最好不要过分地占用,这样会导致整体节奏的滞后,强化对点反应\nc13 锚定人生轨迹\n坦白来讲,自我认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长阶段的过程当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和体会。\nc14 找到合理稳定的能量修复渠道\n","date":"2023-10-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5%81%E5%8A%A8%E6%A0%B8%E5%BF%83/terminal/","summary":"及时对建议库进行更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title":"[二级缓存] terminal优化"},{"content":"前言 今天整理得比较仓促,有时间慢慢整理。\n正文 总结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实践体会] 非同等刺激下的兴趣倾向**\n和这篇内容有相似之处。\n","date":"2023-10-0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B0%88%E7%BE%8E-%E6%9C%B1%E5%85%89%E6%BD%9C/beauty09/","summary":"艺术与游戏","title":"[谈美]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 (朱光潜)"},{"content":"前言 归档某一天临睡前的思考。\n正文 阅读之问,文学带给人们什么 文学带给人们什么,是建筑一座精神家园,还是和古老恒星的对白。 流连于筑梦的幻境并不能对现实造成更多的增益。 之前有一篇报道,写到一位农民在读“海格德尔”。似乎这样的对比让人觉得诧异。 我也想问,文学带给了我什么,是看着白居易苍白的笔触,还是杜甫沉郁顿挫的呐喊。 但是文字记录了历史,我们得以透过文学,再去感受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旷世理想。这也许就是文学的意义和力量所在。一个人如果找到了一件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或许可以产生惊人的力量。 并不是所有的瞬间都那么沉重,阅读带来了年岁的变化,李清照正青春写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南迁之后,更多的是对现实沧桑的写照和忧国的愁绪。 你可以看到陆游和辛弃疾笔下的时代。也可以追溯盛唐时候的辉煌。文学是文人笔下的情绪和相思。 文学承载着一种灵性,正因为呼吸之间,可以让我们浮想联翩,才让我们清晰看到自己的心境。 但文学,有时候也会成为一道壁垒和障碍。缥缈的时空,把人带回来了亘古的《赤壁赋》,在美梦里侣鱼虾,友麋鹿。但是醒来却写不出一道高数题。 文学让人变得孤独和自负,因为精神世界的辉煌,囚禁了孤傲的灵魂。无法踏出这座冰冷的宫殿。 文学让人精神恍惚,就好比是在于自己的灵魂跳舞一样梦幻。 文学让人脆弱,情绪的累积就像是积分一样,无法消除误差,最终导致失衡。《安娜·卡列尼娜》亦是如此。 文学有时候也会让人疯狂,白衣卿相的柳永,纵使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也只落得潦草半生。 文学也让人变得不那么纯粹。 文学之问是个好问题,它把文学意义,文学的立足点,文学与世界观,很好地结合起来。 读书因人而异,文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至此,关于文学之问暂时告一段落。\n总结 \u0026lt;!--选取某一天晚上阅读朋友的朋友圈,写下的三段话作为总结 --\u0026gt; 现在读书,脑子晕晕的,感觉看不下完整的一段话。 我之前每个月会选择性地读一两本书,现在大多的娱乐活动都留给了博客,书读得也少了。 获取的媒介大多是通过reeder和bilibili,但好的书籍仍具有持久的魅力。 问题在于阅读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无法衡量,而可能具有很高的情感价值。 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对于时间成本的控制,另一个是对于阅读后的信息整流。 和谁分享,如何分享? 回顾前几年的阅读经历,给我映像很深的有着几本书: 《浮士德》《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夜莺和玫瑰》《黄帝内经》《堂吉诃德》《梁永安的爱情课》《人间失格》 《瓦尔登湖》,不得不说书籍非常好地能反应时代的特征,但是这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物质大于精神的时代。 文学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生存方式的考量和部署。 也许让一本好书沉溺在深海,选择如何谋生成了更高优先级的考量。\\[月亮\\] 但我依然相信好的作品是超时代的,《红楼梦》《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其间主人公的遭遇和成长,更容易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共鸣,书籍中营造的世界是极其瑰丽的。 过龙的曲折爱情,令狐冲和任盈盈的奇妙经历,还有林平之的人生遭遇以及对于岳灵珊前前后后的感情态度。 太多的东西值得思考。阅读就像是开了一台服务器。 然后可以在其中的虚拟机里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角色的心灵体验。 就是和你的机器对话一样,每一行代码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 这种沉浸感让人暂时忘掉了无趣,获得了片刻的欢愉。 ","date":"2023-10-0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reading/","summary":"文学带给人们什么,是建筑一座精神家园,还是和古老恒星的对白。","title":"[旧页重读] 阅读之问 "},{"content":"\n","date":"2023-10-0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231002/","summary":"心情小记","title":"[纸纹日记] 癸卯年八月十八小记"},{"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6 章 阻塞赋值与非阻塞赋值: - 16.0 理论学习: - 16.1 章节导读: - 16.2 阻塞赋值: - 16.3 非阻塞赋值: - 16.4 章末总结: 16.0 理论学习 阻塞赋值的赋值号用“=”表示。为什么称这种赋值方式为阻塞赋值呢?因为对应的电路结构往往与触发沿没有关系,只与输入电平的变化有关系。阻塞赋值的操作可以认为是只有一个步骤的操作,即计算赋值号右边的语句并更新赋值号左边的语句,此时不允许有来自任何其他 verilog 语句的干扰,直到现行的赋值完成时刻,即把当前赋值号右边的值赋值给左边的时刻完成后,它才允许下一条的赋值语句的执行。串行块(begin-end)中的各条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将以它们在顺序块后的排列次序依次执行。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是:首先计算赋值号右边的值,然后立即将计算结果赋值给左边,赋值语句结束,变量值立即发生改变。阻塞的概念是指在同一个 always 块中,其后面的赋值语句从概念上是在前一句赋值语句结束后再开始下面的赋值。\n非阻塞赋值的赋值号用“\u0026lt;=”表示。为什么称这种赋值方式为非阻塞赋值呢?这是因为对应的电路结构往往与触发沿有关系,只有在触发沿的时刻才能进行非阻塞赋值。非阻塞操作开始时计算非阻塞赋值符的赋值号右边的语句,赋值操作结束时刻才更新赋值号左边的语句,可以认为是两个步骤(赋值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来完成非阻塞赋值。在计算非阻塞语句赋值号右边的语句和更新赋值号左边的语句期间,其他的 verilog 语句包括其他的 verilog 非阻塞赋值语句都能同时计算赋值号右边的语句和更新赋值号左边的语句,允许其他的 verilog 语句同时进行操作。非阻塞赋值的操作可以看作为两个步骤的过程:在赋值开始时刻,计算赋值号右边的语句。在赋值结束时刻,更新赋值号左边的语句。注意:非阻塞操作只能用于对寄存器类型变量进行赋值,因此只能用于“initial”和“always”块中,不允许用于连续赋值“assign”。\n16.1 章节导读 大家可能存在疑问,有时候用阻塞赋值而有时候用非阻塞赋值,所以阻塞赋值和非阻塞赋值的概念一直是初学者较为头疼的一件事情,因为大多数人往往因为文字概念的描述理解不透彻,说白了就是看那些文字的解释反而让我们更难理解,更容易被绕进去,产生懵的感觉。甚至有些很有经验的 逻辑设计工程师也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何时使用非阻塞赋值何时使用阻塞赋值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不明白在电路结构的设计中,即可综合风格的 verilog 模块的设计中,究竟为什么还要用非阻塞赋值,以及符合 ieee 标准的 verilog 仿真器究竟如何来处理非阻塞赋值的仿真。 本章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把阻塞和非阻塞赋值的含义和用法详细地解释清楚,并通过实例给出正确的用法,使之能够设计出符合我们意愿的的代码及功能。\n16.2 阻塞赋值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n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做通过 testbench 进行仿真验证一下结果。\n打开 modelsim 执行仿真,仿真出来的波形如图 16-2 所示,我们让仿真运行了 500ns 即可得到较好的观察效果。根据上一章的内容,我们知道一个寄存器就是“延一拍”,所以该仿真波形和前面的 rtl 视图刚好对应,发现输入信号 in 和中间变量 in_reg、输出信号 out 的关系就是延迟一拍的关系,但是为什么只是延迟一拍呢?首先中间变量 in_reg 一定要等待复位被释放后且第一个时钟上升沿来到时才会被赋值为输入信号 in 的值,所以会比输入信号 in 延迟一拍,而中间变量 in_reg 和输出信号 out 却没有延迟一拍的关系了,而是在同一时刻同时变化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是阻塞赋值,也就是说只要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有变化,赋值号左边的表达式的值也将立刻变化,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是中间变量 in_reg 和输出信号 out 是同时变化的。\n16.3 非阻塞赋值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n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通过 testbench 进行仿真验证一下结果,并和阻塞赋值(=)的波形进行对比。\n我们发现输入信号 in 和中间变量 in_reg 是延迟一拍的关系,而中间变量 in_reg 和输出信号 out 也是延迟一拍的关系,也就是输入信号 in 和输出信号 out 一共是延迟两拍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中间变量 in_reg 一定要等待复位被释放后且第一个时钟上升沿来到时才会被赋值为输入信号 in 的值,所以会比输入信号 in 延迟一拍,这是和阻塞赋值过程相同的,但是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使用的是非阻塞赋值,也就是说只要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有变化,赋值号左边的表达式的值也不会立刻变化,需要等待下一次时钟沿到来时一起变化,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是输出信号 out 相对于输入信号是打了两拍的关系。\n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这个当然没有定论,但总有一点是没错的,如果你迷惑不清, 随便使用那其结果就不是我们可以预判的了,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想要做的就是要完全掌控我们所写的代码。在我们使用的阻塞赋值的例子中,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想要达到这种效果显然是多余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不这么写也能实现这种效果,所以我们在编写时序逻辑电路的 rtl 代码时以第二种非阻塞赋值的写法为标准,在编写组合逻辑电路的 rtl 代码时以第一种阻塞赋值的写法为标准,这也是官方的推荐写法。\n16.4 章末总结 本章主要讲解了阻塞赋值(=)与非阻塞赋值(\u0026lt;=)会给设计的电路所产生的差异, 重新理解阻塞赋值与非阻塞赋值的原理和意义,能够使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正确设计出符合我们所想要表达的电路。 阻塞赋值(=):该语句结束时就完成赋值操作,前面的语句没有完成前,后面的语句是不能执行的。在一个过程块内多个阻塞赋值语句是顺序执行的。 非阻塞赋值(\u0026lt;=):一条非阻塞赋值语句的执行是不会阻塞下一条语句的执行,也就是说在本条非阻塞赋值语句执行完毕前,下一条语句也可开始执行。非阻塞赋值语句在过程块结束时才完成赋值操作。在一个过程块内的多个非阻塞赋值语句是并行执行的。 最后我们总结在编写 rtl 代码时推荐的一些规范,详细如下:\n","date":"2023-10-0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summary":"本章主要讲解了阻塞赋值(=)与非阻塞赋值(\u0026lt;=)会给设计的电路所产生的差异","title":"[野火] 第16章 阻塞赋值与非阻塞赋值"},{"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7 章 计数器: - 17.0 章节导读: - 17.1 理论学习: - 17.2 实战演练: - 17.2.1 实验目标: - 17.2.2 硬件资源: - 17.2.3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操作步骤: - 方法 1 实现:不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 - 方法 2 实现: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 - 为什么一定要使用这个脉冲标志信号: - 3. 代码编写: - 方法 1 实现:不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 - 方法 2 实现: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文件编写: - 仿真波形分析: - 17.2.4 上板验证: - 1. 引脚约束: - 2. 结果验证: - 17.3 章末总结: - 17.4 拓展训练: 17.0 章节导读 前文中我们讲解了时序逻辑电路中最基本的单元——寄存器,本章我们就用寄存器做点事情,用它来实现计数器的设计,有了计数器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太多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切和时间有关的设计都会用到它。\n17.1 理论学习 计数是一种最简单基本的运算,计数器就是实现这种运算的逻辑电路,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主要是对脉冲的个数进行计数,以实现测量、计数和控制的功能,同时兼有分频功能。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如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器中对指令地址进行计数,以便顺序取出下一条指令,在运算器中作乘法、除法运算时记下加法、减法次数,又如在数字仪器中对脉冲的计数等等。 计数器也是在 fpga 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时序逻辑电路,根据计数器的计数值我们可以精确的计算出 fpga 内部各种信号之间的时间关系,每个信号何时拉高、何时拉低、拉高多久、拉低多久都可以由计数器实现精确的控制。而让计数器计数的是由外部晶振产生的时钟,所以可以比较精准的控制具体需要计数的时间。计数器一般都是从 0 开始计数, 计数到我们需要的值或者计数满溢出后清零,并可以进行不断的循环,3 位数的十进制计数器最大可以计数到 999,4 位数的最大可以计数到 9999;3 位数的二进制计数器最大可以计数到 111(7),4 位数的最大可以计数到 1111(15)。\n17.2 实战演练 17.2.1 实验目标 本例我们让计数器计数 1s 时间间隔,来实现 led 灯每隔 1s 闪烁一次的效果。\n17.2.2 硬件资源 使用开发板板载 led 灯来展示计数器。\n17.2.3 程序设计 1. 模块框图 因为本设计功能单一,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个 1s 计数器来实现 led 灯闪烁的效果,所以给模块取名为 counter。计数器肯定需要时钟和复位信号,因为计数器的计数就是靠时钟的脉冲来提供的,所以没有其他额外的输入信号了,而输出我们则使用一个 led 灯来观察计数器计数后的效果,所以需要又一个输出信号名为 led_out。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7-3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操作步骤\n下面我们开始进行“真正”的波形设计,为什么说这是“真正”的呢?难道之前的波形设计都是假的吗?当然不是,因为波形设计在时序电路设计中最有价值,也最好用,组合逻辑的设计虽然我们也画波形了,主要是为了大家能够尽早接触这种方法,并不涉及画波形的精髓之处,对于组合逻辑的设计我们用真值表也可以设计出代码,前面的寄存器章节的时序逻辑电路又太简单,而我们在本章要画的计数器的波形则是以后设计中经常会用到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实例的重点就是如何控制好计数器,对于计数器来说只要控制好什么时候开始计数,什么时候清零的问题那么你就可以完全掌控计数器了。首先考虑什么时候开始计数的问题(也可以先考虑什么时候清零的问题),这个系统除了时钟和复位没有外界的其他输入了,所以只要复位一撤销,时钟沿来到就可以立刻进行计数,所以我们不需要太关系计数开始的条件,也可以默认为没有条件。 然后是考虑计数器什么时候清零的问题,有人可能会问,计数器不是会计数满自动清零吗?是的,但计数到多少后清零是不是需要我们考虑呢。这就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计数 1s 的时间需要计数器计数多少个数。有很多学习者对这一块是相当的迷糊,经常容易计算错,那样就会导致计数的个数不准,从而导致系统出现各种问题。我们计数的时钟就用系统时钟 50mhz,换算成时间为[1/(50_10^3_10^3)hz]s = 0.000_000_02s,也就是说 50mhz 频率的时钟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0.000_000_02s,计数 1s 的时间需要多少个 0.000_000_02s 呢,经计算得需要(1/0.000_000_02s)个 = 50_000_000 个,所以我们的计数器需要在 50mhz 的时钟下计 50_000_000 个数才可以。但是我们是从 0 开始计数的,所以在 50mhz 的时钟频率下计数 1s 的时间最终的计数值为 49_999_999。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要实现的是在 1s 的时间内闪烁,就是说在 1s 的时间内,led 点亮 0.5s,熄灭 0.5s,这样的观赏效果最佳。我们真的需要让计数器的计数值到 49_999_999 这么多吗?首先这个想法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计数到 49_999_999 需要 26 位宽的寄存器,这显然需要使用很多的寄存器,会占用很多资源,虽然我们的资源足够,但更精简的设计可以让我们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所以我们希望减少一些寄存器的使用,这样位宽就可以变小一些,从而节约一些寄存器资源。因为 led 灯实现 1s 内闪烁的效果,也就是 led 灯的电平为高和低电平交替进行,即每 0.5s 的时间将控制 led 灯的管脚取反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让计数器减少一半的计数时间(个数),也就是计数 0.5s 的时间,计数器计数的值为 0~24_999_999,需要 25 位宽的寄存器。\n方法 1 实现:不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n经过了简单的分析后我们可以开始波形的绘制,首先把输入 sys_clk 和 sys_rst_n 信号画好,然后我们添加一个用于计数 0.5s 时间的 cnt 计数器,当 sys_rst_n 信号有效时,cnt 计数器清零;当 sys_rst_n 信号撤销后,时钟的上升沿时刻 cnt 计数器开始自加 1。当 cnt 计数器计数到 n(这里 n = 24_999_999)时清零,只要 sys_rst_n 不复位,该计数器将一直循环计数下去。输出信号 led_out 就是直接控制 led 闪烁的信号,每当计数器计数到 n 时 led_out 信号取反,从而控制外部 led 灯实现闪烁的效果。\n方法 2 实现: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n当然我们还可以采用看上去“多此一举”的方法,那就是再添加一个用于指示 cnt 计数器计数到 n 的脉冲信号 cnt_flag,当计数器计数到 n 时 led_out 信号先不取反,而是让 cnt_flag 脉冲信号产生一个时钟周期的高脉冲,led_out 信号每当检测到 cnt_flag 脉冲信号为高时取反,也能够控制外部 led 灯实现闪烁的效果。 为了更严谨,这里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如图 17-5 和图 17-6,这两组波形图不仔细看真的就是一模一样,但认真观察我们会发现不同,图 17-5 中的 cnt_flag 脉冲标志信号是在 n 有效时拉高,而图 17-6 中的 cnt_flag 脉冲标志信号是在 n-1 有效时拉高,为什么还要区分这一点细节呢?在本例中当然不需要区分,因为 led 灯闪烁的时间多一点、少一点对于观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做一个数字时钟的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需要一点不差,越准确越好。图 17-5 中的第一个 cnt_flag 脉冲标志信号是等待计数器计数到 n 这个值才拉高,时间上是刚刚好的,led_out 信号拉高的条件则是以 cnt_flag 为条件变化的, 当时钟采集到 cnt_flag 脉冲标志信号为高电平时,其实 cnt 计数的个数已经为 n+1 了,也就是说此刻已经多计数了,所以我们要采用图 17-6 的方式来拉高 cnt_flag 脉冲标志信号, 也就是让 cnt_flag 脉冲标志信号在计数器计数到 n-1 时就拉高,这样子我们再利用 cnt_flag 脉冲标志信号产生其他的信号时间就是严格准确的了。\n经过了简单的分析后我们可以开始波形的绘制,首先把输入 sys_clk 和 sys_rst_n 信号画好,然后我们添加一个用于计数 0.5s 时间的 cnt 计数器,当 sys_rst_n 信号有效时,cnt 计数器清零;当 sys_rst_n 信号撤销后,时钟的上升沿时刻 cnt 计数器开始自加 1。当 cnt 计数器计数到 n(这里 n = 24_999_999)时清零,只要 sys_rst_n 不复位,该计数器将一直循环计数下去。输出信号 led_out 就是直接控制 led 闪烁的信号,每当计数器计数到 n 时 led_out 信号取反,从而控制外部 led 灯实现闪烁的效果。\n为什么一定要使用这个脉冲标志信号\n其实在这里我们是想引出一个非常有用的信号——脉冲标志信号(flag),这种信号会在后面用到很多,它可以减少代码中 if 括号内的条件让代码更加清晰简洁,而且当需要在多处使用脉冲标志信号的地方要比全部写出的方式更节约逻辑资源,脉冲标志信号在指示某些状态时是非常有用的,当大家以后在实现相对复杂的逻辑功能时注意想到使用脉冲标志信号,后面我们还会介绍到另一个有用的信后——使能信号。\n3. 代码编写 方法 1 实现:不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n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7-7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其结构已经比之前的设计复杂很多了,初学者乍一看到此图会有些懵,不过仔细分析还是可以看明白的。 首先最左边的“adder”是一个加法器,加法器的一个输入端是寄存器反馈回来的值,另一个输入端是加数 1,用于计数器自加 1,加和后的值传给下一级“mux21”选择器,这个选择器的选择端“sel”是比较器“equal”用于比较计数器是否计数到 24_999_999 这个值的,如果计数器计数到了 24_999_999 就让选择器的选择端“sel”置为 1,使选择器“mux21”选通“datab”端,此时 25 位的寄存器清零;如果计数器还没有计数到 24_999_999 这个值就让选择器的选择端“sel”置为 0,使选择器“mux21”选通“dataa”让计数器继续计数。当“equal”比较器的输出为 1 时(表示计数器已经计数到了 24_999_999 这个值),会将该信号作用于最后一级寄存器的使能端,使能最后一级寄存器输出信号至外部管脚,最后一级寄存器的输出端反馈回其输入端并取反等待下一次“equal”比较器的输出为 1 时再变化。\n方法 2 实现:带标志信号的计数器\n4. 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仿真波形分析\n17.2.4 上板验证 1. 引脚约束 仿真验证通过后,准备上板验证,上板验证之前先要进行引脚约束。工程中各输入输出信号与开发板引脚对应关系如表格 17-2 所示。引脚配置如图 17-15 所示。\n2. 结果验证 程序下载完毕后,会看到板卡 led 灯 d7 不断闪烁,时间间隔为 1 秒。\n17.3 章末总结 本章主要讲解了时序逻辑电路中最常用的计数器,并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计数时钟来精确计算计数的时间和个数,并讲解了两种控制 led 灯输出的方式,引出了重要的脉冲标志信号的以及其用法,同时还分析了稍微复杂的时序逻辑电路的 rtl 视图,一定要有硬件思想。通过本章的例子,我们应该继续加大根据分析绘制波形图技能的训练,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后面章节的继续训练彻底掌握这种好的设计方法。\n17.4 拓展训练 1、如果把计数器的计数条件和清零条件的优先级互换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n2、如果我们只想让 led 灯闪烁 10 次该如何去实现呢?请按照本例的设计方法——画波形图、编写代码、仿真、上板验证尝试一下。\n","date":"2023-10-0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7/","summary":"有了计数器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太多了","title":"[野火] 第17章 计数器"},{"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5 章 时序逻辑的开始 --- 寄存器: - 15.0 章节导读: - 15.1 理论学习: - 15.2 实战演练: - 15.2.1 实验目标: - 15.2.2 硬件资源: - 15.2.3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 - 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 - 不同点: - 相同点: - “延一拍”的效果: - 3. 代码编写: - 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 - 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 - rtl 视图对比: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文件编写: - 仿真波形分析: - 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 - 观察“transcript”界面: - 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 - 15.2.4 上板验证: - 1. 引脚约束: - 2. 结果验证: - 15.3 章末总结: - 15.4 拓展训练: 15.0 章节导读 从本章开始我们开始进入到时序逻辑的设计,要进行时序逻辑的设计,那寄存器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寄存器,它能做什么、有什么特性、如何用 verilog 语言来描述。\n15.1 理论学习 组合逻辑最大的缺点就是会存在竞争冒险(详细可参考前面推荐的数字电路相关的书,这里不再在进行详细解释)问题,这种竞争冒险问题是非常危险的,常常会引起电路的不稳定性和工作时的不确定性,而我们使用时序逻辑就可以极大的避免这种问题,从而使系统更加稳定。而时序逻辑最基本的单元就是寄存器, 寄存器具有存储功能,一般是由 d 触发器构成,由时钟脉冲控制,每个 d 触发器(d flip flop ,dff)能够存储一位二进制码。\nd 触发器的功能为:在一个脉冲信号(一般为晶振产生的时钟脉冲)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作用下,将信号从输入端 d 送到输出端 q,如果时钟脉冲的边沿信号不来则输入信号保持原值,且寄存器拥有复位清零功能,其复位又分为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 区分一个设计是组合逻辑电路还是时序逻辑电路主要是看数据工作是不是在时钟沿下进行的,在 fpga 的设计中,复杂的电路设计都要用到时序逻辑电路,往往都是以时序逻辑电路为主,组合逻辑为辅的混合逻辑电路。\n15.2 实战演练 15.2.1 实验目标 前面章节中,我们设计并编写了使用按键控制 led 灯的工程,在本章节我们同样使用这个例子,虽然实验效果相同,但本章是使用 d 触发器来进行控制的,和使用组合逻辑的控制方法有所不同。 当按键未按下时 led 灯处于熄灭状态;当按键被按下时 led 灯被点亮。\n15.2.2 硬件资源 我们要使用按键 key1 点亮 led 灯 d6\n由原理图可知,征途 mini 开发板的按键未按下时为高电平、按下后为低电平;led 灯则为低电平点亮。\n15.2.3 程序设计 1. 模块框图 我们先给模块取一个名字叫 flip_flop,接下来是分析端口信号:d 触发器能够正常工作一定有时钟,每当时钟的“沿(上升沿或下降沿)”来到时我们采集到稳定有效的数据;其次还需要的就是复位信号,用于让触发器的回到初始状态把数据清零;因为是用按键控制 led 灯的亮灭,所以输入端我们还需要一个按键控制信号;输出就只有一个控制 led 灯的信号,这里我们的输入输出信号都是 1bit 的。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5-4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d 触发器根据复位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另一种时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下面就是详细介绍这两种 d 触发器的异同,以及波形的设计。从本章开始, 我们后面设计的工程项目都主要以时序逻辑为主,其中波形的设计尤为关键,希望大家能够认真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n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n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中的“同步”是和工作时钟同步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钟的上升沿(也可以是下降沿,一般习惯上为上升沿触发)来到时检测到按键的复位操作才有效,否则无效。如图 15-5 所示最右边的三根红色的竖线表达的就是这种效果,sys_rst_n 被拉低后 led_out 没有立刻变为 0,而是当 syc_clk 的上升沿到来的时候 led_out 才复位成功, 在复位释放的时候也是相同原因。\n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n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中的“异步”是和工作时钟不同步的意思,也就是说,寄存器的复位不关心时钟的上升沿来不来,只要有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就立刻执行复位操作。如图 15-6 所示最右边的两根红色的竖线表达了这种效果,sys_rst_n 被拉低后 led_out 立刻变为 0,而不是等待 syc_clk 的上升沿到来的时候 led_out 才复位,而在复位释放的时候 led_out 不会立刻变为 key_in 的值,因为还要等待时钟上升沿到来到时才能检测到 key_in 的值,此时才将 key_in 的值赋值给 led_out。\n相同点\n相比于组合逻辑电路来讲,对于电路中产生的毛刺有着极好的屏蔽作用, 如上图中间位置的一组红色竖线所示,是我们模拟在干扰情况下产生的毛刺现象,因为时序电路只有在沿到来时才检测信号是否有效,所以在两个上升沿之间的毛刺都会被自然的过滤掉,可以大大减少毛刺现象产生的干扰,提高了电路中数据的可靠性。\n“延一拍”的效果\n上面两个图最左边的一组红色竖线所表达的就是这个现象。key_in 在复位后的第一个时钟的上升沿来到时拉高,我们可以发现此时 led_out 并没有在同一时刻也跟着拉高,而在之前的组合逻辑中输出是在输入变化的同一时刻立刻变化的,这是什么原因呢?\n因为我们所画的波形图都是基于前仿真的,没有加入门延时的信息,所以很多时候数据的变化都是和时钟直接对齐的。当表达时序逻辑时如果时钟和数据是对齐的,则默认当前时钟沿采集到的数据为在该时钟上升沿前一时刻的值;当表达组合逻辑时如果时钟和数据是对齐的,则默认当前时钟沿采集到的数据为在该时钟上升沿同一时刻的值。而仿真工具在进行 rtl 代码的仿真时也遵循这个规则,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仿真寄存器是按照建立时间 tsu(指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以前,数据稳定不变的最小时间)最大(一个时钟周期),保持时间 th(指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以后,数据稳定不变的最小时间)最小(为 0)的理想环境下进行的;而在仿真组合逻辑时因为没有时钟也就没有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概念,所以数据只要有变化就立刻有效。这里我们在画波形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个“延一拍”的效果,否则我们绘制的波形图就会和最后的仿真结果不符,也可能会导致最后的逻辑混乱。\n不同点\n主要就是复位有效的条件是“立刻”执行还是等待“沿”再执行的区别\n3. 代码编写 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n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5-7 所示,由一个选择器和一个寄存器构成。\n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n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5-8 所示,只有一个寄存器构成。\n如果复位时的值不是 0 而改为 1,相当于复位时将 d 触发器置为 1,则使用 d 触发器上的置位端口,其综合的 rtl 视图如图 15-9 所示。\nrtl 视图对比\n采用同步复位会多出来一个选择器的结构,这里我们可能不禁会有疑问,为什么多了一个选择器?我们设计的 rtl 逻辑中并没有想表达这个选择器的意思,这显然对我们最初想要表达的的设计是多余的,所以我们在使用 intel(altera)芯片时最好使用异步复位(如果是 xilinx 的芯片则推荐使用同步复位,xilinx 最新的 ultrafast 推荐不使用复位,后面会在内部结构和时序分析中解释原因),这样子就可以节约更多的逻辑资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是由于 fpga 内部结构决定的,后面我们会从 fpga 的内部结构中详细解释。\n4. 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begin\u0026hellip;end 是一个串行块在 testbench 中被使用时其内部的语句是顺序执行的,在本例中的 13-28 行代码中,我们多次进行延时,其时间是在之前基础上叠加的,而不是从 0 时刻开始计算时间。\n仿真波形分析\n我们在观察时序逻辑时不能再像观察组合逻辑那样子,因为输入和输出会有延一拍的效果,如果输入数据在前一个时钟的上升沿变化,则输出数据不会立刻变化,而是在下一个时钟的上升沿才变化,这样的现象我们简单化运用——当时钟和信号在同一时刻变化时,我们以时钟的上升沿前一时刻采集的输入信号为依据来产生输出信号,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观察时序逻辑产生的波形了。\n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n仿真出来的波形如图 15-10 所示,我们让仿真运行了 500ns 即可得到较好的观察效果。首先复位为高电平的那一刻是和时钟的上升沿对齐的,根据上面的原则,其实此处的上升沿采集到的复位信号为该上升沿前一时刻的值,也就是低电平,所以寄存器处于复位状态,使 led_out 依然保持为低电平,而在下一个时钟的上升沿前一时刻时复位信号已经为高电平,复位被释放,且 key_in 为高电平,所以此时 led_out 也为高电平,这种分析最后的现象完全契合了延一拍的效果(直观上看到的波形是对齐的,其实我们要取的值是时钟上升沿前一时刻得值),中间我们又加入了一段时间的复位,可以看到同步复位的效果。 和最初设计的波形图对比发现是完全一致的。\n观察“transcript”界面\n发现 key_in 和 led_out 的值是延一拍的对应关系,有些时候会因这种延时一拍的关系导致对打印数据的观测不是很直观,特别是我们中间还加了复位的控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现了错误,使之更难于观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本节中没有列出真值表的原因。在时序逻辑电路中真值表并不能很清晰的表达时序的对应关系,反而是用波形图表达的更加清晰,而在以后的设计中,我们并不是不再用“transcript”界面打印信息,而是不再这样完全把信号进行简单的列举显示,我们会打印一些关键时刻点的打印信息或者是设计一些特殊的打印信息以方便对特殊时刻点信号的观察。\n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n我们使用和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一样的时序电路分析波形的方法,如图 15-12 所示, 经过仔细的验证发现符合异步复位 d 触发器的逻辑设计。而我们就不再打印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的信息了。\n15.2.4 上板验证 1. 引脚约束 上板验证之前先要进行引脚约束。工程中各输入输出信号与开发板引脚对应关系如表格 15-2 所示。引脚配置如图 15-13 所示。\n2. 结果验证 下载完成后按下按键 key1,会发现同时被绑定的 led 随着按键的按下会被点亮,而按键松开时又熄灭,实现了我们最初预想的设计,如图 15-16 所示。\n15.3 章末总结 本章首次讲解了 fpga 中的时序逻辑,这也是我们正式学习、认识 fpga 的一个新开始,因为用 fpga 设计的大型电路几乎都是以时序逻辑为主的,我们也会在今后更加看到 fpga 大显身手的时刻。 本章中我们还对比了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和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在波形、代码编写、逻辑资源上的不同,并给出了推荐的用法,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设计中加以规范,熟练使用。在代码的设计上要深刻体会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差别,特别是在用 always 块描述时,要理解电平触发和沿触发的区别,注意敏感列表的不同。 always 块实现时序逻辑时无论是单比特信号还是多比特信号都具有这种延一拍的效果。我们在后面设计时要养成一些“条件反射”,即做到根据波形写代码的时候看到波形中有延一拍的现象时就要想到用 always 块的时序逻辑来实现;看到 always 块表达时序逻辑时就要想要波形中会延一拍的效果,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把数据“打一拍”其实就是这个意思。\n15.4 拓展训练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发两个仿真的波形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所不同,同步复位的 d 触发器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是红色的信号,而异步复位的 d 触发器就没有这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仿真波形中的红色信号又代表什么意思呢?\n","date":"2023-10-0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5/","summary":"进行时序逻辑的设计,那寄存器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title":"[野火] 第15章 时序逻辑的开始 --- 寄存器"},{"content":"前言 昨晚睡前读到这篇文章,文章末尾的总结我很喜欢,颇有神韵,遂整理出来,与诸位分享!\n正文 总结 朱光潜先生是研究“美学”的大师,对于我们而言,美学似乎并不那么重要,或者这样说,在生活和生存的优先级上 ,“美学”似乎并不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增益。\n然而“美学”或许是创造和艺术的大门,却和我们生命中的高级生命活动所紧密关联,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但是风景却很好看!\n","date":"2023-09-3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B0%88%E7%BE%8E-%E6%9C%B1%E5%85%89%E6%BD%9C/beauty07/","summary":"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title":"[谈美]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与自然 (朱光潜)"},{"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3 章 层次化设计: - 13.1 章节导读: - 13.2 理论知识: - 13.3 实战演练: - 13.3.1 实验目标: - 13.3.2 硬件资源: - 13.3.3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3. 代码编写: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文件编写: - 仿真波形分析: - 13.3.4 上板验证: - 1. 引脚约束: - 2. 结果验证: - 13.4 章末总结: - 知识点总结: - 13.5 拓展训练: 13.1 章节导读 我们在基础篇中涉及的例程功能都比较简单,其模块划分就相对较少,有些工程只需一个模块就可实现功能,所以在层次化设计上的体现并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要尽早让大家知道这种思想方法,以便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慢慢体会。本章我们就通过全加器的例子来给大家讲解层次化设计的思想。\n13.2 理论知识 数字电路中根据模块层次不同有两种基本的结构设计方法:自底向上(bottom-up) 的设计方法和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方法。这两种方法能够有助于我们对整个项目的系统和结构有一个宏观的把控,这也是我们在基础章节中每个简单的实例都分析模块是如何设计的原因,虽然简单的系统不需要划分结构,但是养成好的习惯后会在强化和提高篇中的大型多模块设计中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自底向上的设计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对设计进行逐次划分的过程是从存在的基本单元出发的,设计树最末枝上的单元要么是已经构造出的单元,要么是其他项目开发好的单元或者是可外购得到的单元。在自底向上建模方法中,我们首先对现有的功能块进行分析,然后使用这些模块来搭建规模大一些的功能块,如此继续直至顶层模块。如图 13-1 所示显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过程。\n自上而下的设计是从系统级开始,把系统分为基本单元,然后再把每个单元划分为下一层次的基本单元,一直这样做下去,直到直接可以用 eda 元件库中的原件来实现为止。 在自顶向下设计方法中,我们首先定义顶层功能块,进而分析需要哪些构成顶层模块的必要子模块;然后进一步对各个子模块进行分解,直到到达无法进一步分解的底层功能块。\n在典型的设计中,这两种方法是混合使用的。设计人员首先根据电路的体系结构定义顶层模块。逻辑设计者确定如何根据功能将整个设计划分为子模块;与此同时电路设计者对底层功能块电路进行优化设计,并进一步使用这些底层模块来搭建其高层模块。两者的工作按相反的方向独立进行,直至在某一中间点会合。这时,电路设计者已经创建了一个底层功能块库(具有独立完整的功能块、ip 核或逻辑门),而逻辑设计者也通过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整个设计分解为由库单元构成的结构描述。\n上面介绍的是相对抽象的理论总结,理论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但是作为一种概括性的总结还是很有用的,或许大家在对 fpga 的设计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理论的总结就会有感而发了。为了说明层次化设计的概念,下面我们以全加器的例子为载体,讲解一个简单的层次化设计在设计模块的思路和代码的编写上有何不同。\n13.3 实战演练 13.3.1 实验目标 使用上一章节实现的半加器,结合层次化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一个全加器。\n13.3.2 硬件资源 与半加器相同,我们使用开发板上的按键和 led 灯进行全加器的验证,选取 key1、key2、key3 分别作为被加数 in1、被加数 in2 和进位信号 cin 的信号输入;以 led 灯 d7 作为和的输出 sum,以 led 灯 d8 作为进位的输出 count;\n13.3.3 程序设计 1. 模块框图 我们先给设计的顶层模块取一个名字为 full_adder,全加器和半加器唯一的不同就是输入除了有两个加数之外还有一个加数,第三个加数是上一级加法器的进位信号,这样子就相当于是三个 1bit 的加数相加求和。所以在整体结构框图的设计上我们依然可以采用半加器那样的设计,然后再在输入端加上一个 1bit 名为 cin 的信号即可\n然而本章中的这个模块却有所不同,我们在学习数电的时候知道全加器并不是最基本的结构,它可以由两个半加器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之前设计的半加器通过一定的组合再加上适当的门电路来构成一个全加器。全加器由半加器的推导方式有很多种,这里我们用一个方法推导一下:全加器有三个 1bit 的加数,我们可以先实现两个数的加和,再加上第三个数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加和就是半加器所实现的功能, 所以先进行的两个数的加和运算需要用到一个半加器来实现,然后输出求和信号和进位信号,求和信号再和第三个加数加和需要再使用一个半加器,然后输出进位信号和最后的总和号。但是进位信号有两个,这两个进位信号都是有用的,但又不会同时为存在,一个有效即有效,所以将两个半加器的进位信号用一个或门运算后作为最后的输出进位信号(也可以用逻辑表达式的方式推导)。本例我们将半加器作为本设计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既是顶层模块下的一个子模块,也是一个独立的模块。\n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3-6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外部的信号端口和图 13-5 是一样的没有变化,而丰富的内容是其内部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内部由两个半加器分别名为 half_adder0 和 half_adder1,每个半加器的信号端口依然和上一章的一模一样, 除了两个半加器还有一个或门电路。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连线,即外部的输入输出信号线是如何与内部模块进行连接的,内部的模块之间的信号线又是如何互相连接的,这里的连接关系是我们根据数字电路推导出的,但是其中的信号命名虽然是同一根线,但是却不在同一个层,为了和后面编写的代码对应,也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所以将同一信号线上的名字和颜色(红色的为顶层的信号线,黑色的为底层模块的信号线)清晰的进行了划分。\n首先从 in1 和 in2 信号从外部模块的端口输入进来,然后连接到内部 half_adder0 的输入端口上,然后进入到 half_adder0 模块中进行运算(信号的颜色变化也代表层的变化), 外部模块的输入信号 in1 和 in2 也可以取和 half_adder0 的输入端口不同的名字,但是为了清晰表达他们是一根线所以我们用相同的名字,在代码编写的时候我们也遵循同样的原则。然后 in1 和 in2 经过半加器 half_adder0 的运算后得出 cout 和 sum 信号,此时将 half_adder0 的 sum 信号和 half_adder1 的 in1 信号连接,连接线还单独取了一个名字为 h0_sum 用于将 sum 信号的数据传到顶层(否则两个独立模块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外部的进位信号 cin 和 half_adder1 的 in2 连接,经过 half_adder1 的加和运算后产生 cout 和 sum 信号(进入到模块内部运算的过程有点和 c 语言中的函数调用类似)。因为 half_adder0 的 cout 和 half_adder0 的 cout 还要再经过一个或门电路,如果两个名字相同在顶层中出现会产生冲突,所以为了将 half_adder0 的 cout 和 half_adder1 的 cout 区别开,我们将 half_adder0 的 cout 和 h0_cout 连接,将 half_adder1 的 cout 和 h1_cout 连接后再经过或门进行运算,运算后的结果为系统的 cout 并输出,而 half_adder1 输出的 sum 就是系统的输出了。至此,整个信号运算的加和过程就是这样进行的,以上的描述过程其实就是代码的编写过程,后面面可以结合代码再回过头来和框图进行对照分析。 在此提及一点,之前讲过数字电路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相当于一个实体的“芯片”,而框图中的 half_adder0 和 half_adder1 就相当于两个不同的半加器芯片,再加上一个或门芯片就可以实现一个具有全加器功能的系统,这个“芯片”的概念结合下面这个框图我想表达是相当清晰的,我们做好的这个全加器也是一个模块,如有需要也可以把这个模块当成一个“芯片”用在其他的系统中。所以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每个模块都做好,特别是具有通用性功能的模块,等用到的时候我们不必关心其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只需知道其功能和端口信号,直接拿过来使用即可,是不是很方便。再如你设计实现了一个复杂的功能模块,而且通用性也很强,就可以做成加密 ip 核(知识产权核)卖给需要的用户。所以在综合器的内部,官方也提供了很多通用的免费 ip 核,使我们不用再对一些通用的模块进行单独设计,后面会有单独的章节进行详细介绍。 端口列表与功能总结如表格 13-1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在绘制波形图前,我们还是先把如表格 13-2 所示的真值表列出,然后再根据真值表的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画出波形图。首先输入是有三个加数,我们要表达出三种加数的任意 8 种组合就能够进行完全列举了,然后根据三个输入的相加关系,画出对应的进位 cout 信号和求和 sum 信号,其波形如图 13-7 所示,与真值表一一对应。\n3. 代码编写 顶层模块代码如下所示: 顶层代码编写完成后还不能直接综合,否则会有如图 13-8 所示的报错提示,这是提示你找不到 half_adder 这个模块,也就是说你虽然实例化,但是还没有把 half_adder 这个模块添加到工程中,所以识别不了。所以我们还要将半加器的.v 文件拷贝到全加器的 rtl 文件夹中,如图 13-9 所示,然后再将该文件添加到工程中。把文件添加到工程中的过程和添加 testbench 文件的方式是一样的,找准文件夹的位置,按照相同的步骤添加即可。 添 加 完 half_adder 后 再 进 行 综 合 就 不 会 再 产 生 报 错 信 息 了 , 然 后 我 们 选 择“ hierarchy ” 标 签 看 到 顶 层 文 件 名 下 会 有 两 个 模 块 , 如 图 13-10 所 示 分 别 名 为 half_adder:half_adder_inst0 和 half_adder:half_adder_inst1,这种层此化关系一目了然。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3-11 所示,可以看到和我们最初分析设计的结构一模一样。 我们可以双击任意一个模块,如图 13-12 所示,其内部结构就是上一章中设计的半加器。 至此,我想学习者应该渐渐明白了这种层次化设计的思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而且可以发现这种基于层次化的设计方案结构清晰明了,而且还能够实现模块的复用,甚至可以实现协同分工,十分方便高效,在大型项目中用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加快开发进程。 在以后的设计中会有很多情况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需要再次被使用,为了方便调用我们往往把这种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做成通用的模块,日积月累,当我们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发也会变得更容易了。\n4. 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仿真文件参考代码如下所示:\n层次化设计的仿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这里因为半加器我们在上一章已经验证过了, 是好用的,所以本章直接对顶层模块进行验证,对顶层的验证和之前对某一个模块的验证过程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之前我们没有对顶层的子模块进行验证过的话,而在这里直接验证顶层模块,子模块有可能会是错误的,这样我们在分析系统错误原因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复杂,所以推荐大家一定要先对子模块进行单独验证,这样不至于当整个设计太大的时候直接验证最顶层模块而导致错误很难找,养成好的习惯,会让你的设计越来越轻松,越来越顺利。\n仿真波形分析\ntestbench 编写完毕后,我们开始启动 modelsim 进行功能验证,同样我们也让波形跑 500ns 即可验证结果,通过图 13-13 所示的波形我们可以观察到 3 个 1bit 加数通过随机数函数组成的任意组合与对应的 sum 和 cout,一个一个对应查看,发现波形中所有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编写的代码中的逻辑关系是完全一致的。\n我们又通过观察“transcript”界面(如图 13-14 所示)中打印的结果比对真值表进一步验证发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都符合全加器运算结果。\n13.3.4 上板验证 1. 引脚约束 仿真验证通过后,准备上板验证,上板验证之前先要进行引脚约束。\n2. 结果验证 如图 13-16 所示,开发板连接 5v 直流电源和 usb-blaster 下载器 jtag 端口。线路正确连接后,打开开关为板卡上电。\n程序下载完毕后,开始进行结果验证。如图 13-18 所示,当按键 key1、key2 同时按下,in1、in2 输入均为低电平,进位 cin 输入为高电平,得到和 sum 为 1,进位 count 为 0, d7 被点亮。 只按下按键 key3,in1、in2 输入高电平,进位 cin 输入低电平,得到和 sum 为 0,进位 count 为 1, d6 被点亮。 三个按键同时按下,in1 和 in2 输出均为高电平,得到和 sum 为 0, 进位 count 为 1,d6、被点亮。\n13.4 章末总结 本章通过全加器的例子介绍了如何利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一个项目,全加器的项目例子虽然简单,但是已经足够有代表性,在基础部分,我们对层次化设计的要求并不高,因为设计的例子都很简单,大多一个或几个模块就可以实现整个的设计,但是在强化和高级部分,会有数十个以上的模块,那时就会体会到这种层次化设计的方法好处, 也会有更多的体会,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熟练掌握这种方法。\n知识点总结 1、理解层次化的设计方法,学会通过实例化 rtl 代码调用底层的.v 文件。\n用一个模块实现全加器的功能,和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所消耗的逻辑资源是否相同。\n","date":"2023-09-3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3/","summary":"通过全加器的例子来给大家讲解层次化设计的思想","title":"[野火] 第13章 层次化设计"},{"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4 章 避免 latch 的产生: - 14.1 章节导读: - 14.2 latch 是什么: - 14.3 latch 的危害: - 14.4 几种产生 latch 的情况: - 1. 组合逻辑中 if 语句没有 else;: - 2. 组合逻辑中 case 的条件不能够完全列举时且不写 default;: - 3. 组合逻辑中输出变量赋值给自己。: - 14.5 章末总结: 14.1 章节导读 本章主要讲解 latch 是什么,以及它的产生、危害、如何避免等相关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设计相关的电路时能够更加规范,从而避免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n14.2 latch 是什么 latch 其实就是锁存器,是一种在异步电路系统中,对输入信号电平敏感的单元,用来存储信息。锁存器在数据未锁存时,输出端的信号随输入信号变化,就像信号通过一个缓冲器,一旦锁存信号有效,则数据被锁存,输入信号不起作用。因此,锁存器也被称为透明锁存器,指的是不锁存时输出对于输入是透明的。\n14.3 latch 的危害 之所以在这里讲关于 latch 的问题是因为只有组合逻辑才会产生这种问题,产生 latch 是我们在同步电路中尽量避免的,但并不表示 latch 没有用的或者说是错误的,latch 在异步电路中是非常有用的,只是我们设计的是同步电路,要尽量避免。 在同步电路中 latch 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如对毛刺敏感;不能异步复位,上电后处于不定态;还会让静态时序分析变得十分复杂;在 fpga 的资源中,大部分器件没有锁存器这个东西,所以需要用使用寄存器来组成锁存器所以会占用更多逻辑资源;在 asic 设计中,锁存器也会带来额外的延时和 dft,并不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所以要避免产生。在这里我们把会产生组合逻辑的几种情况列举出来,希望大家以后能够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n14.4 几种产生 latch 的情况 关于 latch 的介绍如果能够理解原理最好,如对原理理解不透彻可以先记住规范的写法,避免产生不可控的因素,从而综合出更好的电路。以下不规范的 3 种产生 latch 的写法一定要尽量避免。\n1. 组合逻辑中 if 语句没有 else 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4-1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其结构相当的复杂,红色中的结构即为 latch 锁存器 在综合后的界面的“messages”窗口中提示输出有“latch”产生,此时我就应该关注一下此“latch”是否真的是我们有意产生的。\n2. 组合逻辑中 case 的条件不能够完全列举时且不写 default 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4-4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也产生了 latch。\n3. 组合逻辑中输出变量赋值给自己。 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4-5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产生了 latch。 14.5 章末总结 本章重点讲解了 latch 是什么、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 latch 的产生,我们为大家进行了总结,大家一定要记住:在组合逻辑中一定要避免输出信号处于不定的状态,一定要让输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有一个已知的状态,就可以避免 latch 的产生。latch 作为一种基本电路单元,会影响到电路的时序性能,应尽量避免使用,但出现 latch 造成设计与意图不符的情况,是由于设计人员代码不规范造成的。但也随着综合器越来越优化使之可以更精准的识别出该代码是否为设计者真正想要的 latch,并给出必要的提示。\n","date":"2023-09-3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4/","summary":"本章主要讲解 Latch 是什么,以及它的产生、危害、如何避免","title":"[野火] 第14章 避免 latch 的产生"},{"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2 章 简单组合逻辑 --- 半加器: - 12.1 章节导读: - 12.2 理论学习: - 12.3 实战演练: - 12.3.1 实验目标: - 12.3.2 硬件资源: - 12.3.3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3. 代码编写: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文件编写: - 仿真波形分析: - 12.3.4 上板验证: - 1. 引脚约束: - 2. 结果验证: - 12.4 章末总结: - 12.5 拓展训练: 12.1 章节导读 本章我们用 verilog 语言描述一个具有半加器功能的电路,我们先从半加器作为引开始讲起,并在下一章中通过半加器构成的全加器来引入层次化设计的方法。\n12.2 理论学习 数字电路中加法器是经常用到的一种基本器件,主要用于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的加和, 加法器又分为半加器(half adder)和全加器(full adder)。半加器电路是指对两个输入数据位相加,输出一个结果位和进位,没有进位输入的加法器电路。是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电路。而全加器是在半加器的基础上的升级版,除了加数和被加数加和外还要加上上一级传进来的进位信号。\n12.3 实战演练 12.3.1 实验目标 设计并实现一个半加器,使用开发板上的按键 key1、key2 作为被加数输入,选择开发板上的 led 灯 d7 加和的输出,led 灯 d8 进位输出。\n12.3.2 硬件资源 我们使用开发板上的按键和 led 灯进行半加器的验证,选取 key1、key2 分别作为被加数 in1、被加数 in2 的信号输入;以 led 灯 d7 为和的输出 sum,以 led 灯 d8 为进位的输出 count;如图 12-1 所示。 由原理图可知,征途 mini 按键未按下时为高电平、按下后为低电平;led 灯则为低电平点亮。\n12.3.3 程序设计 1.模块框图 该工程只需实现一个半加器的功能,所以设计成一个模块即可。模块命名 half_adder,半加器由两个 1bit 的加数,分别命名为 in1 和 in2,输出也有两个信号, 为什么会是两个呢?我们不要忘记两个数加和后除了求得的“和”以外会有“进位”的情况,这里我们把进位信号单独拉出来,所以输出就有两个信号,分别为 1bit 的 sum 和 cout 信号,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输入任意两个 1bit 加数的组合都能求得正确的和与进位值。\n2.波形图绘制 经分析得,in1 和 in2 均为 1bit 输入信号,其任意组合有 4 种,就能够全覆盖验证所有的输入情况,这里我们任意画了 4 种输入情况,每种输入情况的组合根据相加的结果会对应输出 4 种求得的和与进位关系,我们根据这种关系可以轻松的列出如表格 12-2 所示的真值表,然后再根据真值表的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画出波形图。\n3.代码编写 半加器参考代码如下所示。 根据上面 rtl 代码综合出的 rtl 视图如图 12-6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加法器被抽象为一个“adder”的基本单元。\n4.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半加器仿真参考代码如下所示。\n仿真波形分析\ntestbench 编写完成后,我们启动 modelsim 进行功能仿真验证,同样我们也让波形跑了 500ns,通过图 12-7 所示的波形我们可以观察到,in1 和 in2 输入的值均为 1bit 随机数, 而与之对应的 sum 和 cout 都是在输入变化的同一时刻立即变化,我们仔细核对每一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波形中的“+”计算结果都是正确的,完全符合我们代码中的逻辑设计。 我们通过观察“transcript”界面(如图 12-8 所示)中打印的结果发现与前面绘制真值表的结果一一对应,从而进一步验证了 rtl 代码设计的正确性。\n12.3.4 上板验证 1.引脚约束 仿真验证通过后,准备上板验证,上板验证之前先要进行引脚约束。\n2.结果验证 开发板连接 5v 直流电源和 usb-blaster 下载器 jtag 端口。线路正确连接后,打开开关为板卡上电。\n程序下载完毕后,开始进行结果验证。如图 12-12 所示,当按键 key1、key2 同时按下,in1 和 in2 输出均为低电平,得到和 sum 为 0,进位 count 为 0,d7、d8 均被点亮。 只按下按键 key1 或 key2,in1 或 in2 输出低电平,得到和 sum 为 1,进位 count 为 0, d8 被点亮。 只按下按键 key1 或 key2,in1 或 in2 输出低电平,得到和 sum 为 1,进位 count 为 0, d8 被点亮。 两按键均未按下,in1 和 in2 输出均为高电平,得到和 sum 为 0,进位 count 为 1,d7 被点亮。\n12.4 章末总结 本章主要讲解了数字电路中进行加法运算的基本加法单元——加法器,而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没有前级进位功能且加数只有 1bit 的半加器,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下一章中的全加器。本章例子中所使用的语法和设计方法流程基本和之前相同,希望学习者能够进一步巩固开发方法和基本开发流程,认真完成章末的思考题。\n12.5 拓展训练 1、尝试用 always 语句块的方式实现半加器;\n2、我们在数电中往往通过真值表把组合逻辑化简成由与非门构成的最简电路形式,然后再根据表达式用 verilog 语言实现。\n","date":"2023-09-2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2/","summary":"用 Verilog 语言描述一个具有半加器功能的电路","title":"[野火] 第12章 简单组合逻辑 --- 半加器"},{"content":"前言 在阅读英文文献或者是其他的作品时,通常网页进行翻译已经适应绝大多数的学习情况,而当读者立下目标想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时,沙拉查词+anki 就可以派上用场。\n沙拉查词是一款浏览器拓展,对 edge,chrome 支持良好,safari 支持并不完美,支持浏览器内的语言翻译,同时最惊艳的功能是生词摘录和 anki 的同步,同时也支持扇贝和欧路词典的生词本同步。因此该功能是打通了“摘录+记忆”的关键枢纽。\nanki 是一个专注于背诵的软件,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和丰富的玩法,几乎支持所有平台(在 linux 上由于输入法框架兼容的问题可能体验并不完美),结合强大的插件,对于常见的 win,mac,android,ios 都具有强大的适配能力。\n正文 以下为配置教程:\n1.沙拉查词的安装 详见沙拉查词的官网,写得非常好!\n2.结合 quicker(win)或者 popclip(mac)实现浏览器外查词(进阶)(可选) 详见沙拉查词的进阶文档\n3.同步 anki 详见沙拉查词的配合 anki 使用的文档,对您的 anki 进行同步\n4.沙拉查词的生词本功能 选择适合您的翻译引擎,您可以对您的词典进行精确地匹配\n5.优化沙拉查词独立窗口的体验 6.anki 导出的步骤 首先您需要安装 anki 软件,可以访问 anki 的官网进行安装 如果配置正确,能够进行同步,那么您可以看到在您的 anki 中会出现沙拉查词的牌组\n接下来我将介绍最重要和有趣的功能,即 anki 的牌组如何导出为 pdf 首先您可以参照这篇文章做一个简单的了解\n您需要根具上述的参考文章进行相应的插件的安装,路径在:工具-插件-获取插件-插件代码 插件的代码是1897277426\n当您需要对摘录的卡组进行导出的时候,点击:工具-export deck to html\n由于插件版本的升级,可能会让大家感到无从下手\n最主要的是 html 的模版的编写,我这里提供了针对沙拉查词的模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编写和修改 html 和 css,同时提供针对沙拉查词的 html 模板(右键下载)\nimage\n\u0026lt;head\u0026gt; \u0026lt;meta charset=\u0026#34;utf-8\u0026#34; /\u0026gt; \u0026lt;style\u0026gt; table { font-family: sans-serif, nsimsun, simsun; font-size: 13px; color: #333333; border-width: 1px; border-color: #666666;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idth: 100%; } th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dedede; } td.column1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ffffff; width: 20%; } td.column2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ffffff; width: 50%; } td.column3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ffffff; width: 30%; } img { max-width: 50%; height: auto; } \u0026lt;/style\u0026gt; \u0026lt;/head\u0026gt; \u0026lt;body\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1\u0026#34;\u0026gt;{{text}}\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2\u0026#34;\u0026gt;{{context}}\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3\u0026#34;\u0026gt;{{note}}\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u0026lt;/body\u0026gt; \u0026lt;!-- **代码理解****:** 这段代码是一个简单的html代码片段,用于创建一个包含表格的网页。下面是代码的解析: - `\u0026lt;head\u0026gt;` 标签包含了一些关于文档的元数据和样式信息。 - `\u0026lt;meta charset=\u0026#34;utf-8\u0026#34;\u0026gt;` 定义了文档的字符编码为 utf-8,以支持显示多种语言和字符集。 - `\u0026lt;style\u0026gt;` 标签用于定义内部样式表,其中包含了一些css样式规则。 - `table` 样式规则定义了表格的样式,包括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属性。 - `th` 样式规则定义了表头单元格的样式,包括边框、填充、背景颜色等属性。 - `td` 样式规则定义了表格数据单元格的样式,包括边框、填充、背景颜色等属性。 此外,设置了单元格的宽度为50%。 - `img` 样式规则定义了图片的样式,设置了图片的最大宽度为50%,高度自适应。 在 `\u0026lt;body\u0026gt;` 标签中,创建了一个表格 `\u0026lt;table\u0026gt;`,其中包含一行 `\u0026lt;tr\u0026gt;`, 该行包含了三个单元格 `\u0026lt;td\u0026gt;`。这些单元格中的内容使用了模板语法 `{{...}}`, 表示这些内容将在后台动态生成或填充。 总体来说,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带有样式的表格,用于展示文本、上下文和注释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后台代码动态生成,并通过模板语法插入到表格中。 --\u0026gt; \u0026lt;!-- **修改单元格宽度的办法:** 要让三列单元格设置为自定义的宽度,你可以使用不同的css选择器为每个单元格指定特定的宽度。 \u0026lt;style\u0026gt; td.column1 { width: 20%; 进行自定义宽度 } td.column2 { width: 20%; } td.column3 { width: 20%; } \u0026lt;/style\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1\u0026#34;\u0026gt;内容1\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2\u0026#34;\u0026gt;内容2\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3\u0026#34;\u0026gt;内容3\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为每个单元格添加了一个类名,分别是 column1、column2 和 column3。 然后,在 \u0026lt;style\u0026gt; 标签中,我们使用这些类名作为选择器来定义相应的样式属性。 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类名和样式属性,以适应你的代码和设计需求。 这样,这些样式将仅应用于具有相应类名的单元格。 --\u0026gt; 7.浏览您的导出文件,在浏览器进行打印导出为 pdf 总结 介绍了通过沙拉查词+anki 导出的方式,对学习的单词进行可视化整理,方便后续的复习!\n🍒 如果您觉得沙拉查词对您帮助很大,也可以赞助一下开发者,为开源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努力!\n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时间我将及时为您解答!\n","date":"2023-09-2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saladict/","summary":"介绍了通过沙拉查词+anki导出的方式,对学习的单词进行可视化整理","title":"[外语学习] 沙拉查词+anki进行记忆强化 "},{"content":"前言 在阅读英文文献或者是其他的作品时,通常网页进行翻译已经适应绝大多数的学习情况,而当读者立下目标想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时,沙拉查词+anki 就可以派上用场。\n沙拉查词是一款浏览器拓展,对 edge,chrome 支持良好,safari 支持并不完美,支持浏览器内的语言翻译,同时最惊艳的功能是生词摘录和 anki 的同步,同时也支持扇贝和欧路词典的生词本同步。因此该功能是打通了“摘录+记忆”的关键枢纽。\nanki 是一个专注于背诵的软件,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和丰富的玩法,几乎支持所有平台(在 linux 上由于输入法框架兼容的问题可能体验并不完美),结合强大的插件,对于常见的 win,mac,android,ios 都具有强大的适配能力。\n正文 以下为配置教程:\n1.沙拉查词的安装 详见沙拉查词的官网,写得非常好!\n2.结合 quicker(win)或者 popclip(mac)实现浏览器外查词(进阶)(可选) 详见沙拉查词的进阶文档\n3.同步 anki 详见沙拉查词的配合 anki 使用的文档,对您的 anki 进行同步\n4.沙拉查词的生词本功能 选择适合您的翻译引擎,您可以对您的词典进行精确地匹配\n5.优化沙拉查词独立窗口的体验 6.anki 导出的步骤 首先您需要安装 anki 软件,可以访问 anki 的官网进行安装 如果配置正确,能够进行同步,那么您可以看到在您的 anki 中会出现沙拉查词的牌组\n接下来我将介绍最重要和有趣的功能,即 anki 的牌组如何导出为 pdf 首先您可以参照这篇文章做一个简单的了解\n您需要根具上述的参考文章进行相应的插件的安装,路径在:工具-插件-获取插件-插件代码 插件的代码是1897277426\n当您需要对摘录的卡组进行导出的时候,点击:工具-export deck to html\n由于插件版本的升级,可能会让大家感到无从下手\n最主要的是 html 的模版的编写,我这里提供了针对沙拉查词的模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编写和修改 html 和 css,同时提供针对沙拉查词的 html 模板(右键下载)\nimage\n\u0026lt;head\u0026gt; \u0026lt;meta charset=\u0026#34;utf-8\u0026#34; /\u0026gt; \u0026lt;style\u0026gt; table { font-family: sans-serif, nsimsun, simsun; font-size: 13px; color: #333333; border-width: 1px; border-color: #666666;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idth: 100%; } th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dedede; } td.column1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ffffff; width: 20%; } td.column2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ffffff; width: 50%; } td.column3 { border-width: 1px; padding: 8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666666; background-color: #ffffff; width: 30%; } img { max-width: 50%; height: auto; } \u0026lt;/style\u0026gt; \u0026lt;/head\u0026gt; \u0026lt;body\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1\u0026#34;\u0026gt;{{text}}\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2\u0026#34;\u0026gt;{{context}}\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3\u0026#34;\u0026gt;{{note}}\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u0026lt;/body\u0026gt; \u0026lt;!-- **代码理解****:** 这段代码是一个简单的html代码片段,用于创建一个包含表格的网页。下面是代码的解析: - `\u0026lt;head\u0026gt;` 标签包含了一些关于文档的元数据和样式信息。 - `\u0026lt;meta charset=\u0026#34;utf-8\u0026#34;\u0026gt;` 定义了文档的字符编码为 utf-8,以支持显示多种语言和字符集。 - `\u0026lt;style\u0026gt;` 标签用于定义内部样式表,其中包含了一些css样式规则。 - `table` 样式规则定义了表格的样式,包括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属性。 - `th` 样式规则定义了表头单元格的样式,包括边框、填充、背景颜色等属性。 - `td` 样式规则定义了表格数据单元格的样式,包括边框、填充、背景颜色等属性。 此外,设置了单元格的宽度为50%。 - `img` 样式规则定义了图片的样式,设置了图片的最大宽度为50%,高度自适应。 在 `\u0026lt;body\u0026gt;` 标签中,创建了一个表格 `\u0026lt;table\u0026gt;`,其中包含一行 `\u0026lt;tr\u0026gt;`, 该行包含了三个单元格 `\u0026lt;td\u0026gt;`。这些单元格中的内容使用了模板语法 `{{...}}`, 表示这些内容将在后台动态生成或填充。 总体来说,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带有样式的表格,用于展示文本、上下文和注释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后台代码动态生成,并通过模板语法插入到表格中。 --\u0026gt; \u0026lt;!-- **修改单元格宽度的办法:** 要让三列单元格设置为自定义的宽度,你可以使用不同的css选择器为每个单元格指定特定的宽度。 \u0026lt;style\u0026gt; td.column1 { width: 20%; 进行自定义宽度 } td.column2 { width: 20%; } td.column3 { width: 20%; } \u0026lt;/style\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1\u0026#34;\u0026gt;内容1\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2\u0026#34;\u0026gt;内容2\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d class=\u0026#34;column3\u0026#34;\u0026gt;内容3\u0026lt;/td\u0026gt; \u0026lt;/tr\u0026gt; \u0026lt;/table\u0026gt;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为每个单元格添加了一个类名,分别是 column1、column2 和 column3。 然后,在 \u0026lt;style\u0026gt; 标签中,我们使用这些类名作为选择器来定义相应的样式属性。 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类名和样式属性,以适应你的代码和设计需求。 这样,这些样式将仅应用于具有相应类名的单元格。 --\u0026gt; 7.浏览您的导出文件,在浏览器进行打印导出为 pdf 总结 介绍了通过沙拉查词+anki 导出的方式,对学习的单词进行可视化整理,方便后续的复习!\n🍒 如果您觉得沙拉查词对您帮助很大,也可以赞助一下开发者,为开源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努力!\n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时间我将及时为您解答!\n","date":"2023-09-2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saladict/","summary":"介绍了通过沙拉查词+anki导出的方式,对学习的单词进行可视化整理","title":"[外语学习] 沙拉查词+anki进行记忆强化 "},{"content":"前言 前几天晚上睡觉前手机玩多了老是容易导致失眠,遂打算在睡前看看朱光潜先生在年轻时候写的《谈美》,今对昨晚读到的一篇好文章进行二次复盘并整理。非常感谢朱光潜先生的文章,读来很受启发。\n正文 总结 我之前写过一段分析,在此引用\n探索联合点之间的能量转化\n_探索联合点之间的能量转化,我们的大脑是情绪控制和指令发出的中心,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双手来完成信息的输入,并期望我们所获得的反馈,并根据反馈继续作出下一步的决策。_ _我们在__追求效率__的道路上永无止境,我们试图提高双手输入的速度,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大脑也在飞速的运转,在相等的时间内,施佳足够多的能量,并获得丰厚的报酬,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率的行为模式。_ _这个理论根据的__底层原理,是需要有能量的交互和转化__,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这一行为是具有__侵入性__的,__人类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收益和能量,在交流中彼此的思想互相被进入,所以人们才会对人际交往所产生的情绪感觉和认知产生依赖,进而将能量势能拔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点,最终超出机体的承受范围,引发矛盾和冲突。_ _但是人类在探索交互的体验中永无止境,因为这种方式始终就有__一种神秘的吸引力__,似乎是生物与生俱来的属性,他将人体本身的耳朵鼻子眼睛嘴巴双手乃至更细微的瞳孔情绪刺激思维联想发散,等诸多的要素结合在一起。这将生物本身的价值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在追求奖励机制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导致不断的正反馈,从而引发能量危机。_ _人类一直在探索机体的上限,在追求奖励机制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将意识和物质做一种新的转化,我们用意识和能量创造新的物质,并将其视为人生最高的意义。我们将我们的一生建筑在这个意义之上。_ _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投入新的能量,通过更高的奖励机制,来完成任务的继续。_ _但是,还有一个更值得深层思考的问题,__那就是在能量转化和交换之间的侵入性的问题。在交换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能量,但是转化了意志。以当今科技产品为例,人类通过工具改变了现实世界,火源,电能,核能,生物能,太阳能,每一种能量都在不断地超出人类自身的极限。_ _工具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现实世界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的意识和思维,这使得我们固有的思维得到新的迭代和认知。这就是如同一把双刃剑。_ _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度应当为我们所认知,__那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独立或选择联合。如何避免能量过侵入所导致的依赖,在当今高速运转的世界,联合远远超过了独立,这时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被无限的压缩,最终反噬我们的肌体和精神。_ _我们无法对生活做更深层次思考,只是在忙碌中失去了自我,当奖励的评价机制被重新定义,人类陷入了新的樊笼,但又不得不继续向前,因为能量交换的速率远远超过了机体的承受速率。我们没有时间享受独立所带来的宁静,因为紧张压抑和不安的情绪使得我们的未来充满恐惧。_ _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回复。_ _2023-07-23_ ","date":"2023-09-2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B0%88%E7%BE%8E-%E6%9C%B1%E5%85%89%E6%BD%9C/beauty03/","summary":"对昨晚读到的一篇好文章进行二次复盘并整理","title":"[谈美]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朱光潜)"},{"content":"前言 鸦鸦的博客通过 wp 框架开发 rss 友链框架,好棒!好心动 🥰!\n偶然间看到时雨开发的 moment,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更心动 😋!\n后面也借助 navidrome 搭建了之前想要实现的云音乐。\n效果如下,也在首页添加了导航:\n简明教程 这部分介绍我的踩坑经历和经验回顾,时间有限,有些地方会省略。\n1.云服务器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了 aws 的服务器,但是我感觉不是很稳定。\n第二次选择了 azure,有时不稳定,但用起来感觉还可以。\n服务器相关的准备,参考这篇教程\n2.moments 教程之 docker 部署 这是时雨大大的教程,我再次基础上做一些补充\n访问 http://ip:3000 这是项目的第一步,通过 docker 部署完成,开放端口之后,您应可以正常访问。\n\u0026lt;details\u0026gt; \u0026lt;summary\u0026gt;azure云服务器上打开端口3000\u0026lt;/summary\u0026gt; 1. 登录到azure门户([portal.azure.com](http://portal.azure.com/))。 2. 导航到你的虚拟机资源。这可能是通过搜索虚拟机名称或浏览到相关资源组来实现的。 3. 在虚拟机资源的概述页面上,点击左侧导航栏中的\u0026quot;网络安全组\u0026quot;(network security group)。 4. 在网络安全组页面上,选择与你的虚拟机关联的安全组。 5. 在安全组的概述页面上,点击左侧导航栏中的\u0026quot;入站规则\u0026quot;(inbound security rules)。 6. 在入站规则页面上,点击\u0026quot;添加\u0026quot;(add)按钮以创建新的规则。 7. 在添加规则的页面上,提供以下信息: - 规则名称(name):可以为规则指定一个描述性的名称,例如\u0026quot;allow port 3000\u0026quot;。 - 优先级(priority):指定规则的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 源(source):指定允许访问端口的来源。可以是特定ip地址、ip范围或者所有来源(0.0.0.0/0)。 - 端口范围(port range):指定要打开的端口范围,对于端口3000,输入\u0026quot;3000\u0026quot;。 - 协议(protocol):选择要允许的协议,通常是tcp。 - 操作(action):选择允许(allow)流量通过规则。 8. 完成后,点击\u0026quot;添加\u0026quot;(add)按钮以创建规则。 现在,你的azure云服务器应该允许通过端口3000的流量。请确保你的应用程序在服务器上监听该端口,以便能够接受传入的连接。 \u0026lt;/details\u0026gt; \u0026lt;details\u0026gt; \u0026lt;summary\u0026gt;ubuntu服务器上开放端口3000\u0026lt;/summary\u0026gt; 1. 使用ssh登录到服务器。确保你具有管理员权限或可以使用sudo命令。 2. 打开防火墙配置。ubuntu使用ufw(uncomplicated firewall)作为默认的防火墙管理工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打开ufw配置文件: ```shell sudo ufw allow 3000 ``` 这将允许从外部访问服务器的3000端口。 3. 启用防火墙。如果ufw尚未启用,请使用以下命令启用它: ```shell sudo ufw enable ``` 系统会提示你确认启用防火墙,输入\u0026quot;y\u0026quot;并按enter键。 4. 验证端口是否已打开。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ufw的状态,确保3000端口已打开: ```shell sudo ufw status ``` 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该看到类似以下内容的输出: ```text status: active to action from -- ------ ---- 3000 allow anywhere ``` 这表示端口3000已成功开放。 请注意,如果你使用的是云服务提供商(如aws、digitalocean等),你还需要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控制面板中配置相应的安全组规则,以允许从外部访问端口3000。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你可以参考云服务提供商的文档或联系他们的支持部门以获取更多帮助。 \u0026lt;/details\u0026gt; 为项目进行自定义域名(可选)\n如何使用nginx反向代理到自己的域名 要使用 nginx 进行反向代理到自己的域名,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n安装 nginx:首先,确保你的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 nginx。你可以使用适合你的操作系统的包管理器来安装 nginx,例如在 ubuntu 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n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nginx 配置 nginx:nginx 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nginx目录下。打开该目录中的nginx.conf文件或者在/etc/nginx/conf.d/目录中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n编辑 nginx 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你需要定义一个反向代理的服务器块。以下是一个示例配置,将请求代理到本地运行的应用程序(假设应用程序运行在本地的 3000 端口):\n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yourdomain.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u0026lt;http://ip:3000\u0026gt;;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 } 在上述配置中,将yourdomain.com替换为你自己的域名,并将proxy_pass指令中的端口号和后端应用程序的地址替换为实际的值。\n保存并关闭文件。\n检查 nginx 配置:运行以下命令检查 nginx 配置是否正确:\nsudo nginx -t 重新加载 nginx 配置:如果配置文件没有错误,重新加载 nginx 以使配置生效:\nsudo systemctl reload nginx 现在,当访问你的域名时,nginx 将会将请求反向代理到指定的应用程序。请确保你的应用程序正在监听 nginx 配置文件中指定的端口。\n您还需要放开nginx 常用的端口 您还需要在域名控制台中正确配置您的dns 解析 当您更换服务器 ip 地址时,您还需要注意dns 解析生效的问题\n为域名颁发 ssl 证书(可选)\n颁发ssl证书 要为自己的服务器颁发 ssl 证书,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n生成私钥(private key):首先,你需要生成一个私钥文件。在服务器上使用以下命令生成私钥文件(通常使用 openssl 工具):\nopenssl genpkey -algorithm rsa -out private.key 生成证书签名请求(certificate signing request,csr):使用生成的私钥文件,生成一个证书签名请求文件。运行以下命令并按照提示提供必要的信息:\nopenssl req -new -key private.key -out csr.pem 购买或使用免费的 ssl 证书:你可以选择购买商业 ssl 证书,或者使用一些免费的证书颁发机构(例如 let\u0026rsquo;s encrypt)提供的免费证书。对于 let\u0026rsquo;s encrypt,他们提供了一个自动化的工具 certbot,可以帮助你获取和管理证书。\n安装 ssl 证书:根据你选择的证书颁发机构,按照他们的指南和文档来安装 ssl 证书。这通常涉及将证书文件和私钥文件放置在服务器上的特定位置,并在服务器配置文件中指定证书的路径。\n配置服务器以使用 ssl:在服务器配置文件(如 nginx 或 apache)中进行相应的配置更改,以启用 ssl。这包括指定证书文件的路径、监听 ssl 端口(通常是 443)以及其他相关的 ssl 配置选项。\n测试 ssl 连接:完成上述步骤后,重新启动服务器并测试 ssl 连接。你可以使用 web 浏览器访问你的服务器,并确保连接是通过 https(而不是 http)来建立的,并且浏览器不会显示任何关于证书的警告或错误信息。\n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概述,实际操作可能因你选择的证书颁发机构和服务器软件而有所不同。在实施 ssl 证书之前,建议你仔细阅读相关的文档和指南,以确保正确配置和安全性。\n如果一切顺利,您可以通过您的域名正常访问,后续的修改工作,请参考时雨的教程\n3.navidrome 关于 navidrome 的介绍和部署您可以参考这篇文章,非常详细,我对我遇到的问题做一些补充。\n本地和服务器文件传输的问题\nmusic tag web编辑歌曲的属性(可选)\n4.问题补充 查看ubuntu的目录列表 要查看 ubuntu 上的目录列表,可以使用ls命令。ls命令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n在终端中打开一个新的命令行窗口,并输入以下命令:\nls 按下回车键后,将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的列表。\n如果要查看特定目录的列表,可以在ls命令后面加上目录的路径。例如,要查看/home/user/documents目录的列表,可以输入以下命令:\nls /home/user/documents 这将显示/home/user/documents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的列表。\nls命令还有一些有用的选项,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例如,ls -l命令将以长格式显示目录列表,包括文件的权限、所有者、大小等详细信息。ls -a命令将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要了解更多选项,可以使用man ls命令查看ls命令的手册页。\n希望这可以帮助到你!\nubuntu命令行无响应 如果 ubuntu 命令行卡住了,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n检查命令是否仍在运行:有时候,一个命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查命令是否仍在运行。按下键盘上的ctrl + c组合键可以尝试中止当前运行的命令。 检查系统资源:卡顿可能是由于系统资源不足引起的。可以使用top命令或者htop命令来查看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 cpu、内存和磁盘等。如果发现某个进程占用了大量资源,可以尝试终止该进程或者释放资源。 重启终端:如果命令行完全无响应,可以尝试关闭当前终端窗口,然后重新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窗口。 重启系统:如果上述方法都没有解决问题,可以尝试重启整个系统。可以使用reboot命令或者点击系统菜单中的关机选项来重启 ubuntu。 检查系统日志: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查看系统日志以获取更多信息。系统日志通常位于/var/log目录下,可以使用less命令或者其他文本编辑器来打开并查看日志文件。 ubuntu删除多个文件 要在 ubuntu 上删除多个文件,可以使用rm命令。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n删除指定文件列表:\nrm file1.txt file2.txt file3.txt 删除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nrm /path/to/directory/* 请注意,上述命令将删除目录中的所有文件,但不会删除目录本身。\n删除指定目录及其所有内容:\nrm -r /path/to/directory 使用-r选项会递归地删除目录及其所有内容,包括子目录和文件。\n删除指定文件类型的所有文件:\nrm *.txt 上述命令将删除当前目录下所有以.txt为扩展名的文件。\n在使用rm命令时,请务必小心,因为删除的文件将无法恢复。请确保在执行命令之前确认要删除的文件列表,并确保不会误删重要文件。\nlinux文件移动 在 linux 中,你可以使用 mv 命令来移动文件或目录。mv 命令的基本语法如下:\nmv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mv 命令选项:\ni:在移动文件之前进行确认提示,以防止覆盖已存在的目标文件。 u:只移动更新或更改了的文件,或者移动不存在于目标位置的文件。 v:显示详细的移动过程,输出每个移动的文件名。 下面是一些示例用法:\n移动文件到目标目录:\nmv file.txt /path/to/destination/ 这将把名为 file.txt 的文件移动到 /path/to/destination/ 目录中。\n重命名文件:\nmv oldname.txt newname.txt 这将把名为 oldname.txt 的文件重命名为 newname.txt。\n移动目录到目标位置:\nmv directory /path/to/destination/ 这将把名为 directory 的目录移动到 /path/to/destination/ 目录中。\n移动多个文件到目标目录:\nmv file1.txt file2.txt /path/to/destination/ 这将同时移动 file1.txt 和 file2.txt 到 /path/to/destination/ 目录中。\n请注意,如果目标位置已经存在同名的文件或目录,mv 命令将覆盖它。如果你想要保留原始文件或目录,可以使用 -i 选项来进行确认提示,或者使用 -u 选项来只移动更新或更改了的文件。\nlinux文件删除 要删除文件夹(目录)及其内容,你可以使用 rm 命令。请注意,删除文件夹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操作,请谨慎使用,并确保你要删除的是正确的目录。\n以下是删除文件夹的一些常见用法:\n删除空文件夹:\nrm -d empty_directory 这将删除名为 empty_directory 的空文件夹。\n删除非空文件夹:\nrm -r directory 这将递归地删除名为 directory 的文件夹及其所有内容。请注意,这是一个危险操作,因为它会永久删除文件夹及其内容,无法恢复。在使用 -r 选项时要特别小心,确保你要删除的是正确的目录。\n删除文件夹并强制删除:\nrm -rf directory 这将递归地删除名为 directory 的文件夹及其所有内容,并强制删除,无需确认提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操作,请确保你要删除的是正确的目录,并且你真正想要永久删除它及其内容。\n请记住,在使用 rm 命令时要小心,确保你要删除的是正确的文件夹。删除操作无法撤消,并且会永久删除文件夹及其内容。\nvim编辑器的退出 要退出 vim 编辑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n确保你处于\u0026quot;命令模式\u0026quot;(command mode)。如果你处于\u0026quot;插入模式\u0026quot;(insert mode)或\u0026quot;编辑模式\u0026quot;(edit mode),可以按下键盘上的 esc 键返回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冒号(:)字符,然后输入以下命令之一: q:退出 vim。如果没有做任何更改,vim 将立即退出。如果有未保存的更改,vim 将显示错误消息并拒绝退出。你可以使用:q!命令来强制退出 vim,丢弃未保存的更改。 wq:保存更改并退出 vim。 x:保存更改并退出 vim 的简写形式。 按下回车键执行命令。vim 将执行相应的操作并退出编辑器。 请注意,vim 有许多其他命令和选项可用于编辑和保存文件。上述命令是最基本和常用的命令。如果你对 vim 的使用不熟悉,可以参考 vim 的文档或教程以了解更多详细信息。\n使用vscode远程ssh链接 使用 vs code 进行远程 ssh 连接非常方便,以下是连接到远程服务器的一般步骤:\n安装 vs code 插件:打开 vs code,点击左侧的扩展图标(或按下ctrl+shift+x),搜索并安装名为\u0026quot;remote - ssh\u0026quot;的插件。\n配置 ssh 配置文件:在 vs code 中,点击左下角的\u0026quot;remote explorer\u0026quot;图标,然后选择\u0026quot;ssh targets\u0026quot;。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u0026quot;configure ssh hosts\u0026quot;。这将打开一个 ssh 配置文件,你可以在其中添加远程服务器的连接信息。\n在配置文件中,你可以添加类似以下的条目:\nhost my-remote-server hostname \u0026lt;远程服务器ip或域名\u0026gt; user \u0026lt;远程服务器用户名\u0026gt; identityfile \u0026lt;私钥文件路径\u0026gt; 替换\u0026lt;远程服务器ip或域名\u0026gt;、\u0026lt;远程服务器用户名\u0026gt;和\u0026lt;私钥文件路径\u0026gt;为实际的值。如果你使用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可以省略identityfile行。\n连接到远程服务器:在 vs code 的\u0026quot;remote explorer\u0026quot;中,点击左上角的\u0026quot;ssh targets\u0026quot;图标,然后选择你配置的远程服务器。vs code 将自动连接到远程服务器,并在新的窗口中打开一个远程终端。\n在远程服务器上使用 vs code:一旦连接成功,你可以像在本地使用 vs code 一样,在远程服务器上编辑文件、运行终端命令等。\n请注意,为了进行远程 ssh 连接,你需要确保本地计算机可以访问远程服务器的 ssh 端口(默认为 22)。如果你的服务器有安全组或防火墙设置,确保允许 ssh 流量通过。\n使用nginx反向代理到自己的域名之后仍然无法访问 如果你已经将 nginx 配置为反向代理到自己的域名,但仍然无法访问,请检查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n检查域名解析是否正确:确保你的域名已正确解析到你的服务器的公共 ip 地址。你可以通过运行 ping your-domain.com 命令来验证域名是否解析到正确的 ip 地址。如果解析不正确,你需要在域名注册商或 dns 服务提供商的控制面板中进行相应的修改。\n防火墙设置:检查服务器上的防火墙设置,确保端口 80(http)和/或 443(https)是打开的。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检查防火墙规则:\nsudo ufw status 如果防火墙是启用的,并且端口被阻止,你可以使用 ufw 命令打开相应的端口。例如,要打开 http 端口 80,可以运行:\nsudo ufw allow 80 检查 nginx 配置是否正确:确保你的 nginx 配置文件中的反向代理设置正确无误。检查以下几个方面:\nserver_name 是否设置为你的域名。 proxy_pass 是否指向正确的后端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其他相关的代理设置是否正确,如 proxy_set_header 等。 检查后端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你的后端服务器正常运行并且可以通过指定的地址和端口访问。你可以尝试直接访问后端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来验证是否正常工作。\n检查 nginx 日志:查看 nginx 的错误日志文件,通常位于 /var/log/nginx/error.log。检查是否有与访问问题相关的错误或警告消息。\n云服务器中如何让进程保持运行 在云服务器中,您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之一来使进程持续运行:\n使用终端后台运行:您可以在终端中运行命令,并使用\u0026amp;符号将其放在后台运行。例如:\ncommand \u0026amp; 这将使命令在后台运行,并且即使您关闭终端或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该进程也会继续运行。\n使用 nohup 命令:nohup命令可让您在断开与服务器连接后继续运行进程。例如:\nnohup command \u0026amp; 这将使用nohup命令将进程放在后台运行,并将输出重定向到一个名为nohup.out的文件中。\n使用系统服务(systemd):对于长期运行的进程,建议将其配置为系统服务。使用 systemd 可以管理进程的启动、停止和自动重启。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n创建一个名为your-service.service的服务配置文件,例如:\nsudo nano /etc/systemd/system/your-service.service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根据您的进程和需求进行修改):\n[unit] description=your service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execstart=/path/to/your/command restart=alway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保存并关闭文件。\n启用和启动服务:\nsudo systemctl enable your-service sudo systemctl start your-service 这将使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并且可以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服务。\n使用上述方法之一,您可以确保进程在云服务器中持续运行,并且不会受到终端连接断开的影响。请根据您的需求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n服务器如何停止并重新运行一个进程 要停止并重新运行一个进程,您可以使用以下步骤:\n查找进程 id(pid):首先,您需要找到要停止的进程的 pid。您可以使用ps命令或pgrep命令来查找进程的 pid。例如,假设您要停止名为your-process的进程,可以运行以下命令:\nps aux | grep your-process 这将显示与your-process相关的进程列表,包括其 pid。\n停止进程:一旦您找到了进程的 pid,您可以使用kill命令来停止它。例如,假设进程的 pid 为12345,您可以运行以下命令来停止进程:\nkill 12345 如果进程不会立即停止,您可以尝试使用kill -9命令来强制终止进程:\nkill -9 12345 请注意,使用kill -9命令会强制终止进程,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其他不良影响。请谨慎使用。\n重新运行进程:一旦您停止了进程,您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启动它。具体的方法取决于您的进程类型和启动方式。您可以使用命令行或其他启动脚本来重新启动进程。\n如果您的进程是通过命令行启动的,您可以再次运行启动命令来重新启动进程。\n如果您的进程是通过系统服务(如 systemd)管理的,您可以使用相应的命令来重新启动服务。例如,使用 systemd 管理的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重新启动:\nsudo systemctl restart your-service 如果您使用其他工具或方法来管理进程,请参考相应的文档或说明来重新启动进程。\n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停止并重新运行一个进程。请确保在重新运行进程之前,您已经停止了该进程,以避免冲突或其他问题。\n如何建立远程服务器对本机的信任 要建立远程服务器对本机的信任,你可以使用 ssh 密钥进行身份验证。以下是建立信任的一般步骤:\n生成 ssh 密钥对:在本机上生成 ssh 密钥对,包括公钥和私钥。如果你已经有 ssh 密钥对,请跳过此步骤。要生成 ssh 密钥对,请在终端上运行以下命令:\nssh-keygen -t rsa -b 4096 这将生成一个 rsa 密钥对,密钥将保存在 ~/.ssh/id_rsa(私钥)和 ~/.ssh/id_rsa.pub(公钥)文件中。\n将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使用以下命令将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上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nssh-copy-id matrixcore@20.243.81.174 这将将本机上的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的 ~/.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你需要提供远程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n如果 ssh-copy-id 命令不可用,你可以手动将公钥内容复制到远程服务器的 ~/.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n验证连接:现在,你应该能够通过 ssh 连接到远程服务器而无需输入密码。尝试使用以下命令连接到服务器:\nssh matrixcore@20.243.81.174 如果一切设置正确,你将能够无需密码直接登录到远程服务器。\n这样,你就建立了远程服务器对本机的信任关系,可以在进行 ssh 连接时无需输入密码。请注意,这种信任建立是基于公钥加密的身份验证,因此确保你的私钥保密,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它。\nazure 虚拟机代理状态未就绪问题处理 重新部署虚拟机\n重启docker特定进程并进行系统守护 要重启 docker 中的特定进程并将其设置为系统守护进程,你可以执行以下步骤:\n首先,使用以下命令查找要重启的 docker 容器的 id 或名称:\ndocker ps 这将列出当前正在运行的 docker 容器,找到你要重启的容器并记下其 id 或名称。\n使用以下命令重启 docker 容器:\ndocker restart \u0026lt;容器id或名称\u0026gt; 将 \u0026lt;容器id或名称\u0026gt; 替换为你要重启的容器的实际 id 或名称。\n确保 docker 容器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并作为守护进程运行,可以使用以下命令:\ndocker update --restart=unless-stopped \u0026lt;容器id或名称\u0026gt; 这将将容器的重启策略设置为除非手动停止,否则在系统启动时自动重启。\n现在,你的 docker 容器将被重启,并且在系统启动时将自动作为守护进程运行。请确保在命令中替换 \u0026lt;容器id或名称\u0026gt; 为实际的容器标识符。\nnavidrom不支持aac格式的音频 总结 用热情去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 😊\n","date":"2023-09-2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azure/","summary":"用热情去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title":"[云服务器] “moments”\u0026”navidrome”demo"},{"content":"- 第 2 章 舵机与舵回路: - 2.1 舵机的工作原理: - 2.1.1 电动舵机: - 2.1.2 液压舵机: - 2.2 舵面负载及其对舵机工作的影响: - 2.2.1 舵面的负载特性: - 2.2.2 电动舵机的动特性: - 2.2.3 液压舵机的动特性: - 2.2.4 铰链力矩对舵机动特性的影响: - 2.3 舵回路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 2.3.1 舵回路的构成: - 2.3.2 舵回路的基本类型: - 2.4 舵机特性对舵回路的影响: - 2.4.1 舵机功率对舵回路的影响: - 2.4.2 舵机传动机构间隙对舵回路的影响: 第 2 章 舵机与舵回路 2.1 舵机的工作原理 2.1.1 电动舵机 2.1.2 液压舵机 2.2 舵面负载及其对舵机工作的影响 2.2.1 舵面的负载特性 2.2.2 电动舵机的动特性 2.2.3 液压舵机的动特性 2.2.4 铰链力矩对舵机动特性的影响 2.3 舵回路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2.3.1 舵回路的构成 2.3.2 舵回路的基本类型 2.4 舵机特性对舵回路的影响 实际舵回路中的舵机功率有限,并有间隙饱和等非线性因素,本节讨论舵机特性对舵机回路工作的影响。\n2.4.1 舵机功率对舵回路的影响 即在一定飞行状态下,最大舵偏角正比于舵机的最大输出力矩,与舵回路的输入无关。 在负载情况下,舵机的功率影响舵回路的静特性,其线性范围随舵机功率减小而变窄。\n可见,当输入幅值 m u 为常值时,鼓轮偏角的幅值仅与舵回路频率特性有关,是角频率 的函数。给定不同输入电压幅值,按式(2-37)可分别画出图 2.12 所示舵回路输出(即鼓轮偏角)随角频率 变化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见图 2.19)。图 2.19 中的曲线 1、2、3 和 4 是在输入电压 1 m u 、2 m u 、3 m u 和 4 m u 作用下输出偏角幅频特性曲线,分别对应的稳态输出偏角 k =2.5o、5o、10o 和 15o。由图可见,在输入幅值一定时,鼓轮转角 k 随角频率变化。角频率一定时, k 随输入电压幅值增加而增大。还可看出,舵回路的通频带(即图中 b )与输入电压的幅值无关。 由图可见,舵机功率一定时,输入电压越大,舵回路的动态响应越慢;输入一定时,舵机功率越大,动态响应越快。 综上所述,舵机功率对舵回路的工作有很大影响。负载情况下,舵回路静态性的线性范围随舵机功率增加而增大;输入一定情况下,舵回路的通频带随舵机功率增大,动态响应加快。因此,在选用舵机时,应考虑其功率对舵回路的影响。\n2.4.2 舵机传动机构间隙对舵回路的影响 舵机的机械传动机构中的间隙具有非线性特性。在舵机设计中,虽然总是力图使连接件紧密配合 , 间隙仍是不可能完全消除 , 对舵回路影响很大 , 严重时 , 舵回路将不能正常工作。\n由以上可知,间隙对舵回路的工作影响很大,间隙所在的位置不同,对舵回路的影响也不同。反馈回路中的传动间隙影响尤为严重,会增大舵回路的延迟时间,增大静差,降低舵回路的稳定性,引起舵回路的输出在零值附近持续振荡(极限环),严重时,舵回路将无法正常工作 。 为了减小反馈回路中的传动间隙 , 避免舵回路振荡 , 在电动舵机内采用了双片齿轮。\n","date":"2023-09-2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87%AA%E5%8A%A8%E9%A3%9E%E6%8E%A7/afsc02/","summary":"介绍舵机与舵回路","title":"[自动飞控] 第2章 舵机与舵回路"},{"content":"第 3 章 飞行控制系统分析: - 3.1 概述: - 3.1.1 典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工作回路: - 3.1.2 典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分类: - 3.2 飞机的姿态控制系统: - 3.2.1 姿态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 2. 积分式自动驾驶仪: - 3. 比例加积分式自动驾驶仪: - 3.2.2 飞机纵向姿态稳定与控制: - 3.2.3 飞机横侧向姿态稳定与控制: - 1. 横侧向姿态的稳定和控制的基本方式: - 1)通过方向舵实现水平转弯的侧向驾驶仪: - 2)通过副翼修正航向而用方向舵削弱荷兰滚的方案将上面自动驾驶仪副翼通道的航向控制律修改: - 2. 协调转弯控制: - 1)协调转弯: - 2)协调转弯飞行时自动驾驶仪的控制规律: - 3) 协调转弯的纵向控制: - 3.3 飞机的轨迹控制系统: - 3.3.1 飞行高度的稳定与控制: - 1.工作原理: - 2.高度稳定系统结构图的建立: - 3.3.2 下滑波束导引系统: - 1. 工作原理: - 2.建立下滑波束导引系统结构图: - 3.3.3 自动拉平着陆系统: - 3.3.4 飞机侧向偏离的自动控制: - 1. 飞机侧向偏离运动方程的简化: - 2. 侧向偏离的控制规律: - 3.4 空速和马赫数的保持与控制: - 3.4.1 飞行速度保持与控制的作用: - 1. 飞行速度保持与控制系统能保证飞机在低动压平飞时,仍具有速度的稳定性: - 2. 飞行速度的保持与控制是航迹控制的必要前提: - 3. 当进行跨声速飞行时能够保持速度稳定: - 3.4.2 速度保持与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 1. 控制速度的两种常用方案: - 2. 适用于速度控制系统的飞机近似方程: - 3.4.3 控制速度的作用: - 1. 速度控制系统可保证飞机在低动压状态平飞时,仍具有速度的稳定性: - 2. 速度控制是航迹控制的必要前提: - 3. 进行跨声速飞行时,能够保持速度稳定: - 3.5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基本性能要求: - 1. 姿态角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度及瞬态响应: - 2. 角速度控制系统及增稳阻尼系统的技术要求: - 3. 轨迹(中心)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度与瞬态响应要求: - 3.6 电/光传操纵系统: - 3.6.1 电传操纵系统(余度舵机): - 3.6.2 光传操纵系统: - 1. 光传操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 2. 光传操纵系统的分类: - 3. 光传操纵系统的优点: - 4. 实例验证: 3.1 概述 一个典型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包括五大功能 : 自动驾驶 ( / a p ) 、 飞行指引 ( / f d ) 、自动油门( ats )、安定面配平、偏航阻尼( / y d )。大部分现代飞机都装有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light management computer system,fmcs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能接收并执行 fmcs 的飞行制导指令,按照飞行计划完成整个自动飞行过程动飞行控制系统功能如图 3.1 所示。\n3.1.1 典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工作回路 典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一般由四个反馈回路构成,即同步回路、舵回路、稳定回路和控制(制导)回路。自动驾驶仪系统是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典型子系统,下面以自动驾驶仪系统工作回路为例加以说明。\n3.1.2 典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分类 根据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基本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阻尼器(damper)、增稳系统(stability augmentation systems, sas)、控制增稳系统(control augmentation systems, cas)和自动驾驶仪(autopilot)等。\n3.2 飞机的姿态控制系统 3.2.1 姿态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下面主要分析讨论自动驾驶仪(autopilot)在姿态控制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其中包括比例式自动驾驶仪 、 积分式自动驾驶仪和比例加积分式自动驾驶仪 (均衡反馈式自动驾驶仪) 。\n2)工作原理\n2. 积分式自动驾驶仪 3. 比例加积分式自动驾驶仪 3.2.2 飞机纵向姿态稳定与控制 3.2.3 飞机横侧向姿态稳定与控制 1. 横侧向姿态的稳定和控制的基本方式 1)通过方向舵实现水平转弯的侧向驾驶仪\n2)通过副翼修正航向而用方向舵削弱荷兰滚的方案将上面自动驾驶仪副翼通道的航向控制律修改\n2. 协调转弯控制 为了克服侧滑角的出现,必须研究侧向转弯过程中的协调控制问题。\n1)协调转弯\n2)协调转弯飞行时自动驾驶仪的控制规律\n协调转弯的纵向控制 3.3 飞机的轨迹控制系统 轨迹控制 (制导) 系统是在姿态 (角运动) 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构成的。轨迹控制 (制导) 系统的反馈回路可以在飞行器内部闭合,也可以由飞行器通过地面设备进行闭合。\n3.3.1 飞行高度的稳定与控制 根据飞行阶段的不同要求和系统构型不同,通常将飞行高度的稳定与控制划分为巡航、下滑波束引导、拉平三个典型阶段。\n1.工作原理 由于角稳定系统在常值干扰力矩(例如,垂直风等)的干扰下存在姿态角的静差,因而导致高度飘移,所以不能直接应用于飞行高度的稳定与控制系统中。因此,在飞行高度的稳定与控制系统中需要直接测量飞行高度,使用高度传感器,如气压式高度表或无线电高度表等测高仪器,根据高度差的信息来直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从而改变航迹倾角,以实现对飞机高度的闭环稳定和控制。\n2.高度稳定系统结构图的建立 3.3.2 下滑波束导引系统 1. 工作原理 为了实现全天候飞行,保证能在恶劣气象情况、无目视基准的条件下实现自动着陆,下滑波束导引系统是现代高性能飞机必不可少的机载系统。\n着陆过程:一般包括定高、下滑、拉平和滑跑等阶段着陆过程如图 3.27 所示\n实现下滑波束导引的地面设备和机载设备\n2.建立下滑波束导引系统结构图 3.3.3 自动拉平着陆系统 1.拉平轨迹 按照拉平飞行距离公式(3-67),如果给定起始拉平高度 0h 、容许接地速度 1h 和飞行速度 0 v 以及时间常数 ,那么飞机在拉平飞行段的飞行距离 l 就可以计算出来,并可以作为选择降落跑道的参考因素。\n3.3.4 飞机侧向偏离的自动控制 而侧向偏离控制系统, 则是以偏航角和滚转角控制系统为内回路构成的 , 一般采用飞机倾斜转弯方式来修正和控制侧向偏离。对于侧向轨迹控制系统而言,航向和滚转两个通道的协调控制方法与侧向角运动的控制方法是一致的。\n由于在一般情况下侧向偏离控制是由飞机倾斜转弯来实现的,那么,依据转弯的方式可将侧向偏离控制律的方案分为两大类: (1) 利用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的形式,主要是以副翼和方向舵来实现侧向偏离控制的。 (2) 通过侧滑转弯(skid-to-turn,stt)实现侧向偏离控制。侧滑转弯形式通常应用在具有轴对称布局的导弹中,而大多数具有面对称布局的飞机和巡航导弹都采用倾斜转弯(btt) 形式来进行侧向偏离控制。 在此,仅讨论第一类方案利用协调转弯(coordinated-turn)的侧向偏离控制系统。\n3.4 空速和马赫数的保持与控制 3.4.1 飞行速度保持与控制的作用 1. 飞行速度保持与控制系统能保证飞机在低动压平飞时,仍具有速度的稳定性 2. 飞行速度的保持与控制是航迹控制的必要前提 3. 当进行跨声速飞行时能够保持速度稳定 3.4.2 速度保持与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1. 控制速度的两种常用方案 通过升降舵偏转来改变俯仰角从而实现速度控制 自动油门系统 2. 适用于速度控制系统的飞机近似方程 单独操纵升降舵或油门 同时操作升降舵和油门杆 3.4.3 控制速度的作用 1. 速度控制系统可保证飞机在低动压状态平飞时,仍具有速度的稳定性 2. 速度控制是航迹控制的必要前提 3. 进行跨声速飞行时,能够保持速度稳定 3.5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基本性能要求 1. 姿态角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度及瞬态响应 2. 角速度控制系统及增稳阻尼系统的技术要求 3. 轨迹(中心)自动控制系统的精度与瞬态响应要求 3.6 电/光传操纵系统 3.6.1 电传操纵系统(余度舵机) 3.6.2 光传操纵系统 1. 光传操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光传操纵系统的分类 光传操纵系统通常可以分为时分复用光传操纵系统和波分复用光传操纵系统两大类 , 这两大类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均采用了光纤多路复用技术。 所谓的光纤多路复用是指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若干路信号 。 光纤多路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传输效率,提高传输容量。在飞行器上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可以进一步减轻重量,减小体积,增加传输灵活性,有利于实现多余度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n3. 光传操纵系统的优点 光传操纵系统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电磁感应、电磁干扰及雷击或闪电引起的电磁冲击,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各个信号之间的串扰,可以极大地减小系统的重量和尺寸。它不存在金属导线所固有的地环流和由此引起的瞬间扰动;光纤的频带很宽、容量大、传输信号速度高,而且利用时分复用或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传输;光纤的电隔离性好,消除了电火花的产生及其引起的爆炸的危险;光纤的抗腐蚀性和热防护性优良,故障隔离性好,当一个通道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通道。光纤传输损耗很低,同轴电缆 1.5 km 需要有中继站, 而光纤可以轻松传输上百千米无须中继;光纤价格低,比同轴电缆低约 30%。 由于以上这些优点,光纤用作信号传输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新一代的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也将利用光纤来传输大量数据。光传操纵系统在军、民用飞行器上的应用研究和使用被称为继陀螺和加速度计应用以来飞行控制技术最重大的发展。\n4. 实例验证 ","date":"2023-09-24","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87%AA%E5%8A%A8%E9%A3%9E%E6%8E%A7/afcs03/","summary":"飞机姿态、轨迹控制、空速马赫数、自动飞行性能、电/光传操作系统","title":"[自动飞控] 第3章 飞行控制系统分析"},{"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1 章 简单组合逻辑 --- 译码器: - 11.1 章节导读: - 11.2 理论学习: - 11.3 实战演练: - 11.3.1 实验目标: - 11.3.2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3. 代码编写: - 4. 仿真验证: - 11.4 章末总结: - 11.5 拓展训练: 11.1 章节导读 在本章我们用 verilog 语言描述一个具有 3-8 译码器功能的电路,通过学习 3-8 译码器继续巩固整个设计流程以及语法的使用。\n11.2 理论学习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在编码时,每一种二进制代码,都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即都表示了一个确定的信号或者对象。把代码状态的特定含义翻译出来的过程叫做译码,实现译码操作的电路称为译码器。或者说,译码器是可以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状态翻译成输出信号,以表示其原来含义的电路。\n译码器(decoder)是一类多输入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器件,其可以分为:变量译码和显示译码两类。变量译码器一般是一种较少输入变为较多输出的器件,常见的有 n 线-2^n 线译码和 8421bcd 码译码两类;显示译码器用来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七段码,一般其可分为驱动 led 和驱动 lcd 两类。 最常见的变量译码器为 3-8 译码器,主要用于端口的扩展。假如我们有 8 个 led 灯需要单独控制,理论上我们需要用 8 个 i/o 口,普通的单片机也够用,但是如果我们控制的不是 8 个 led 灯,而是一个点阵屏,那就可想而知我们要使用的 i/o 口数量不是一般控制器就能满足的了,即便是 i/o 资源丰富的 fpga 在面对巨大的点阵屏时也可能面临管脚资源不够用的尴尬境地。此种情况下使用 3-8 译码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 3 个 i/o 输出的 8 种情况来分别控制 8 个输出状态,相当于用 3 个 i/o 口就可以独立控制 8 个 led 灯,即一个 3-8 译码器就能够节约出来 5 个 i/o 口,算起来是相当合算的。现在的 3-8 译码器大都做成了独立 asic 芯片,价格也往往非常便宜。\n11.3 实战演练 11.3.1 实验目标 设计并仿真验证 3-8 译码器。\n注:3-8 译码器的上板验证需要用到 8 个 led 灯或者数码管,因为板卡 led 灯数目不够且数码管部分还未作讲解,3-8 译码器只进行仿真验证,不再上板测试,上板测试可等到数码管讲解完毕后,读者自行验证。\n11.3.2 程序设计 1. 模块框图 模块命名 decoder3_8,模块的输入为 3 个 1bit 信号,输出为 1 个 8bit 信号,实现通过输入 3 个信号组成的二进制的 8 种情况来控制对应输出 8bit 的 8 种不同状态。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1-1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经分析得,输入为 3 个 1bit 信号,其任意二进制组合有 8 种情况,每种组合与 out 输出 8bit 的 8 种状态一一对应,实现由 3 种输入控制对应的 8 种输出的译码效果。我们根据上面的分析列出如表格 11-2 所示的真值表,然后再根据真值表的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画波形图。其波形如图 11-2 所示,与真值表的关系一一对应。\n3. 代码编写 实现 3-8 译码器功能的 verilog 代码形式也有很多种,我们这里主要列举两种最容易理解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用法对比,使学习者能对 if-else 和 case 这两种语法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n经过验证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虽然最后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而所得到的 rtl 视图差别较大,但最后的逻辑资源使用却是相同的(时序逻辑中不一定相同),说明综合器进行了适当的优化。if-else 的这种写法是存在优先级的,即第一个 if 中的条件的优先级最高,后面的 if 中的条件的优先级依次递减,好在该 if 中的条件只有一个,也只会产生一种情况,并不会产生优先级的冲突,所以这里优先级的高低关系并不会对最后的功能产生任何影响。而 case 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优先级的问题,而是通过判断 case 中的条件来选择对应的输出。 通过 rtl 视图我们也能够发现 if 括号里面的条件会生成名为“equal”的比较器单元,而 case 则会生成名为“decoder”的译码器单元,这些单元并不是 fpga 硬件底层中最小单元,而只是一种用于 rtl 视图中易于表达的抽象后的图形,使之更易于我们观察、理解其代码所实现功能的硬件结构的大致样子,也符合了“hdl(硬件描述语言)”所表述的含义。\n4. 仿真验证 仿真文件编写\n仿真波形分析 通过图 11-5 所示的波形我们可以观察到,3 个输入的 in 均为任意随机数,所以由 in 组成的 3bit 数据也为随机数,而每个随机数都对一个 out 输出的 8bit 值,我们仔细核对输入 in 和输出 out 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波形中 3 个输入信号 in 与输出信号 out 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编写的代码中的译码关系是完全一致的,完全符合我们代码中的逻辑设计。\n我们观察“transcript”界面(如图 11-6 所示)中打印的结果,将其与前面绘制的真值表进行比对,发现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验证了 rtl 代码设计的正确性。\n11.4 章末总结 本章主要讲解了数字电路中的经典组合逻辑 3-8 译码器如何用 verilog 代码去实现,并对比了 if-else 语句和 case 语句所表达的逻辑的异同,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应用中能够合理、熟练的使用这两种语法。本章所涉及到的大部分语法和知识点都已在上一章中讲解使用过,希望大家能够强化学习,加深对语法的认知,熟练掌握 verilog 语言中的“单词(关键字)”和“句子(常用语句)”,并大胆尝试使用。\n11.5 拓展训练 体会 if-else 和 case 语法的不同,然后自己验证观察 if-else 实现的译码器中的最后一个 else 去掉后综合后所生成的 rtl 视图是怎样的。\n","date":"2023-09-2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1/","summary":"用Verilog 语言描述一个具有 3-8 译码器功能的电路","title":"[野火] 第11章 简单组合逻辑 --- 译码器"},{"content":" 💡 特别鸣谢野火 fpga 的教学与帮助!\n本节相关的教程 link 📌\n- 第 10 章 简单组合逻辑 --- 多路选择器: - 10.1 章节导读: - 10.2 理论学习: - 10.3 实战演练: - 10.3.1 实验目标: - 10.3.2 硬件资源: - 10.3.3 程序设计: - 1. 模块框图: - 2. 波形图绘制: - 3. 代码编写: - 4. 仿真验证: - 仿真波形分析: - 10.3.4 上板验证: - 1. 引脚约束: - 2. 结果验证: - 10.4 章末总结: - 10.5 拓展训练: 10.1 章节导读 在本章节,我们用 verilog 语言描述一个具有多路选择器功能的电路,使读者能够掌握新的语法知识和基本的框图、波形、代码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n10.2 理论学习 多路选择器是数据选择器的别称。在多路数据传送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将其中任意一路选出来的电路,叫做数据选择器,也称多路选择器或多路开关。在选择变量控制下, 从多路数据输入中某一路数据送至输出端。对于一个具有 2^n 个输入和 1 个输出的多路选择器,有 n 个选择变量。多路选择器也是 fpga 内部的一个基本资源,主要用于内部信号的选通。简单的多路选择器还可以通过级联生成更大的多路选择器。\n10.3 实战演练 10.3.1 实验目标 设计并实现 2 选 1 多路选择器,主要功能是通过选通控制信号 s 确定选通 a 路或 b 路作为信号输出。当选通控制信号 s 为 1 时,信号输出为 a 路信号;当选通控制信号 s 为 0 时,信号输出为 b 路信号。\n10.3.2 硬件资源 我们使用开发板上的按键和 led 灯进行 2 选 1 多路选择器的验证,选取 key1、key2、key3 分别作为信号 a、信号 b 和选通信号 s 的信号输入;以 led 灯 d6 作为信号输出 o,如图 10-1 所示。\n10.3.3 程序设计 1. 模块框图 根据功能分析,该工程只需实现一个 2 选 1 多路选择器的功能,所以设计成一个模块即可。模块命名 mux2_1,模块的输入有三个 1bit 信号,两个名为 in1 和 in2 的数据输入信\n号和一个名为 sel 的选通控制信号,输出为 1bit 名为 out 的数据输出信号。根据上面的分析设计出的 visio 框图如图 10-4 所示。\n2. 波形图绘制 框图结构设计完毕后就可以实现该模块的具体功能了,也就是要找到输入和输出之间具体的映射关系。输入和输出满足信号与系统中输入与响应的关系。其中输入信号的名字用绿色表示,输出信号的名字用红色表示,任意模拟输入波形,画出输出信号的波形。\n经分析得,当 sel 为低电平时,out 的输出波形和 in2 相同;当 sel 为高电平时,out 的输出波形和 in1 相同。根据分析的输入输出关系,我们列出如表格 10-2 所示的真值表,然后再根据真值表的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画出波形图。其波形图如图 10-5 所示,图中蓝色的线代表有效信号。\n3. 代码编写 实现 2 选 1 多路选择器功能的 verilog 代码形式有很多种,我们这里主要列举三种实现方法,这三种方法对应的核心语法各不相同,后面我们还会经常用到。\n就是为什么 always 块中被赋值的一定要是 reg 型变量,他并没有生成寄存器而是实现的的组合逻辑的功能?因为在 verilog 语言中,寄存器的特点是,它需要在仿真运行器件中保存其值,也就是说这个变量在仿真时需要占据内存空间, 而上面的 always 块只对 sel、in1、in2 三个变量的输入敏感,如果没有这三个变量的变化事件,则 out 变量将需要保存其值,因此它们必须被定义为 reg 型变量,但是在综合之后,并不对应硬件锁存器或者触发器(后面会讲到什么时候会出现综合成这两种的情况)。\n我们发现这并不是最基本的门电路,而是一个多路器的符号,之前不是说数字电路不都是由最基本的门电路构成的吗, 这个为什么不是呀?因为我们描述的角度不同,我们是从寄存器传输级这个层次来描述的,最基本的单元可能就是这些寄存器、多路器、译码器、比较器、加法器等等,这些基本的单元再往底层划分还是可以由其他的门电路构成的,所以在描述这些电路功能时我们也可以用最基本的门电路来描述,那我们最后看到的 rtl 视图就是由门电路构成的了,其缺点就是效率太低。既然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描述实现的功能来提高效率,为什么还要用低层次的描述方式呢,所以基于门级的描述我们很少用,大家在看其他资料的时候有很多都是将这两者混在一起讲的,这样是让初学者感觉迷惑的地方。那就有人问了还有没有更高层次的描述方法?当然有,比寄存器传输级还高的描述方式有算法级和系统级,将会使用到更高级的语言,如 system verilog 和 ssytem c,也可以使用 c 和 c++再通过高层次综合(high-level synthesis,hls)的方式来实现。\n通过以上三种不同的代码编写方式,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到一个最基本模块的书写格式和方法,还知道 veriolg 语言和 c 语言相似的地方就是实现相同功能,其代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大家在代码的实现上就有很多的选择,看到别人不同的写法也不要大惊小怪,我们要关注的是最后的功能,在不考虑资源使用的情况下只要功能满足要求,代码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控制。通过对比发现以上三种不同代码方式实现的 2 选 1 多路选择器对应综合出的 rtl 视图虽有所差别,但综合工具在布局布线和最后映射 fpga 资源时会自动优化,使最终的功能和占用的逻辑资源都是相同的。\n4. 仿真验证 仿真波形分析 在验证 rtl 逻辑时,我们不用关心内部结构是如何实现的,只需达到被验证的“黑盒子”模块需要什么激励才能够比较完全的达到验证功能正确性的目的,根据此需求来提供相应的输入激励,观察输出是否为我们最初设计的结果。这个模块的输入信号只有两个, 因为是组合逻辑,输入信号的时序关系也很简单,只需要给不同的输入输出值就可以了, 我们在 testbench 中使用随机数函数生成随机变化的 0、1 给输入端口,先通过 modelsim 仿真出的波形验证 rtl 逻辑是否正确,再通过观察“transcript”中打印的信息进行验证。\nmodelsim 打开后仿真波形自动运行的时间为 1us,这里我们不需要观察这么多时间。先清空波形,然后重新设置仿真时间为 500ns,运行后即可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在某些情况下仿真波形运行 1u 后仍不能观察到所需要验证的结果,此时可以再重新设置仿真时间,该时间也不宜设置太久,否则会使会导致运行的时间过长且运行后占用较大的电脑内存空间,总之以适度原则为主,或者用修改参数的方法同比例缩小必要仿真时间)。 通过图 10-9 所示的波形我们可以观察到,当 sel 为高电平时,out 输出为 in1 的值;当 sel 为低电平时,out 输出为 in2 的值,完全符合我们代码中的逻辑设计。\n下面我们通过观察“transcript”界面(如图 10-10 所示)打印的结果再进行验证(如果打开的界面找不到 wave 或 transcript 窗口可以点击“tool”下面的列表进行添加,如图 10-11 所示)。\n我们通过观察“transcript”界面(如图 10-12 所示)中打印的结果发现红色小框组成的结果即为 out 输出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打印信息和真值表的样式几乎是一模一样,在组合逻辑中,因为不考虑延时的问题,所以一行有效数据对应的就是独立的一行, 清晰直观,将打印信息与前面绘制的真值表进行比对,能够更加快速验证结果的正确性。\n10.3.4 上板验证 1. 引脚约束 仿真验证通过后,准备上板验证,上板验证之前先要进行引脚约束。工程中各输入输出信号与开发板引脚对应关系如表格 10-3 所示。引脚配置如图 10-13 所示。\n2. 结果验证 如图 10-14 所示,开发板连接 5v 直流电源和 usb-blaster 下载器 jtag 端口。线路正确连接后,打开开关为板卡上电\n程序下载完毕后,开始进行结果验证。当按键 key3 未被按下时,sel 输出为高电平,输出信号为 in1;按键 key1 未按下,in1 输出高电平,led 灯未被点亮;按键 key1 按下,in1 输出低电平,led 灯点亮。当按键 key3 按下时,sel 输出为低电平,输出信号为 in2;按键 key2 按下,in2 输出低电平,led 灯点亮。\n10.4 章末总结 本章通过 2 选 1 多路选择器介绍了如何编写一个最简单的 rtl 逻辑功能模块以及对应的仿真的代码如何编写,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中介绍了很多语法的实际应用和需要注意事项,希望读者能够掌握。\n10.5 拓展训练 完成本章实例程后,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多动手练习,并分别用本章中提到的三种方式分别编写一个 8 选 1 多路选择器,并编写对应的 testbench,且使用 modelsim 进行验证, 以达到强化熟悉语法、模块结构和软件操作流程的目的。\n","date":"2023-09-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10/","summary":"用Verilog 语言描述一个具有多路选择器功能的电路","title":"[野火] 第10章 简单组合逻辑 --- 多路选择器"},{"content":"8.2.2 verilog hdl 和 c 语言的比较: 8.3.2 逻辑值: 8.3.3 常量: 8.3.4 变量: 8.3.5 参数: 8.3.6 赋值语句: 8.3.7 注释: 8.3.8 关系运算符: 8.3.9 归约运算符、按位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8.3.10 移位运算符: 8.3.11 条件运算符: 8.3.12 优先级: 8.3.13 位拼接运算符: 8.3.14 if-else 与 case: 8.3.15 inout 双向端口: 8.3.16 verilog 语言中的系统任务和系统函数: 8.2.2 verilog hdl 和 c 语言的比较 verilog 在很多语法上都和 c 语言极其相似,甚至有些语法是通用的,这也是 verilog 语言容易上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verilog 语言本身就是从 c 语言继承并发展而来的,但是它主要用于描述硬件,和 c 语言这种软件语言思想完全不同。 c 语言所描述的代码功能在执行时都是一行一行顺序执行的,而 verilog 语言在设计完成后执行时则是并行执行的,c 语言所描述的代码功能并不会真实的映射成最后的硬件,只是对内存的操作和进行数据的搬移,而用 verilog 语言所描述的代码功能则会真真正正的生成所对应的硬件电路,所以这也是 verilog 语言被称为“硬件描述语言”的原因。 c 语言和 verilog 语言之间的关系就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所以大家不要混为一谈,可以通过 c 语言的语法基础来辅助学习 verilog 语法,但是切不可生搬硬套,特别在代码的风格和理解上一定要区别对待。\n8.3.2 逻辑值 verilog 语言中的所有数据都是由以上描述的 4 种基本逻辑值“0”、“1”、“x”和“z”构成的,同时,“x”和“z”是不区分大小写的,例如 0z1x 和 0z1x 表示同一个数据。\n8.3.3 常量 常量是 verilog 中不变的数值,verilog 中的常量有三种类型 (1) 整数型; (2) 实数型; (3) 字符串型。\n整数型常量也可以采用基数表示法表示,这种写法清晰明了,所以更推荐这种表示方法,例如: (1) 8’hab 表示 8bit 的十六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是 1010_1011; (2) 8’d171 表示 8bit 的十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是 1010_1011; (3) 8’o253 表示 8bit 的八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是 1010_1011; (4) 8’b1010_1011 表示 8bit 的二进制数,二进制就是 1010_1011。 虽然上面的表示方式不同,但都表示的是相同的值,数值经过运算后的结果也都相同。\n8.3.4 变量 verilog 语言中主要的两种变量类型 1. 线网型:表示电路间的物理连接; 2. 寄存器型:verilog 中一个抽象的数据存储单元。 线网型变量最常用的变量就是 wire,而寄存器型最常用的变量是 reg。wire 可以看成直接的连接,在可综合的逻辑中会被映射成一根真实的物理连线;而 reg 具有对某一个时间点状态进行保持的功能,如果在可综合的时序逻辑中表达,会被映射成一个真实的的物理寄存器,而在 verilog 仿真器中,寄存器类型的变量通常要占据一个仿真内存空间。 因此在设计逻辑的时候要明确定义每个信号是 wire 还是 reg 属性。凡是在 always 或 initial 语句中被赋值的变量(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不论表达的是组合逻辑还是时序逻辑, 都一定是 reg 型变量;凡是在 assign 语句中被赋值的变量,一定是 wire 型变量。\n8.3.5 参数 参数是一种常量,通常出现在 module 内部,常被用于定义状态机的状态、数据位宽和计数器计数个数大小等,例如:\n可以在编译时修改参数的值,因此它又被常用于一些参数可调的模块中,使用户在实例化模块时,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参数,\n8.3.6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赋值方式有两种,分别为“\u0026lt;=”(非阻塞赋值)和“=”(阻塞赋值)。 1.以赋值操作符“\u0026lt;=”来标识的赋值操作称为“非阻塞型过程赋值(nonblocking assignment)”。非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的特点如下: (1) 在 begin-end 串行语句块中,一条非阻塞过程语句的执行不会阻塞下一语句的执行,也就是说在本条非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对应的赋值操作执行完之前,下一条语句也可以开始执行; (2) 仿真过程在遇到非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后首先计算其右端赋值表达式的值,然后等到仿真时间结束时再将该计算结果赋值变量。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赋值操作是在同一仿真时刻上的其他普通操作结束后才得以执行。 2.以 赋 值 操 作 符 “ = ” 来 标 识 的 赋 值 操 作 称 为 “ 阻 塞 型 过 程 赋 值 ( blocking assignment)”。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的特点如下: (1) 在 begin-end 串行语句块中的各条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将以它们在顺序块后排列次序依次得到执行; (2) 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是:首先计算右端赋值表达式的值,然后立即将计算结果赋值给“=”左端的被赋值变量。 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的这两个特点表明:仿真进程在遇到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时将计算表达式的值并立即将其结果赋给等式左边的被赋值变量;在串行语句块中,下一条语句的执行会被本条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所阻塞,只有在当前这条阻塞型过程赋值语句所对应的赋值操作执行完后下一条语句才能开始执行。\n8.3.7 注释 verilog 中双反斜线“//”可以实现对一行的注释,除此之外“/\u0026hellip;\u0026hellip;/”也是一种注释,进行注释时“/\u0026hellip;\u0026hellip;/”之间的语句都将被注释掉,所以“/\u0026hellip;\u0026hellip;/”不仅仅可以实现一行的注释,还可以实现对多行的注释,注释对整个代码的功能没有任何影响, 只是设计者为了增强代码的可读性而增加的内容。\n8.3.8 关系运算符 在进行关系运算时,如果声明的关系是假的(false),则返回值是 0;如果声明的关系是真的(true),则返回值是 1;如果某个操作数的值不定,则关系是模糊的,返回值是 x。所有的关系运算符都有着相同的优先级别,但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要比算数运算符的低。\n当表达式 size-(1\u0026lt;a)进行运算时,关系表达式先被运算,然后返回值 0 或 1 被 size 减去;而表达式 size-1\u0026lt;a 进行运算时,size 先被减去 1,然后再同 a 相比。\n8.3.9 归约运算符、按位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1) 归约运算符和按位运算符 “\u0026amp;”操作符有两种用途,既可以作为一元运算符(仅有一个参与运算的量),也可以作为二元运算符(有两个参与运算的量)。 当“\u0026amp;”作为一元运算符时表示归约与。\u0026amp;m 是将 m 中所有比特相与,最后的结果为 1bit。\n(2) 逻辑运算符 我们在写 verilog 代码时常常当 if 的条件有多个同时满足时就执行使用“\u0026amp;\u0026amp;”逻辑与操作符。m\u0026amp;\u0026amp;n 是判断 m 和 n 是否都为真,最后的结果只有 1bit,如果都为真则输出 1’b1,如果不都为真则输出 1’b0。要注意和“\u0026amp;”的功能区分。\n8.3.10 移位运算符 移位运算符是二元运算符,左移符号为“\u0026laquo;”,右移符号为“\u0026raquo;”,将运算符左边的操作数左移或右移指定的位数,用 0 来补充空闲位。如果右边操作数的值为 x 或 z,则移位结果为未知数 x。在应用以为运算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这个特性,那就是空闲位用 0 来填充,也就是说,一个二进制数不管原数值是多少,只要一直移位,最终全部会变为 0。例如:4\u0026rsquo;b1000 \u0026raquo; 3 后的结果为 4\u0026rsquo;b0001,4\u0026rsquo;b1000 \u0026raquo; 4 的结果为 4\u0026rsquo;b0000。 移位运算符在使用时,左移一位可以看成是乘以 2,右移一位可以看成是除以 2。所以移位运算符用在计算中,代替乘法和除法。尤其是除法,使用移位的方式,可以节省资源。但使用的前提是数据位宽要进行拓展,否则就会出现移位后全为 0 的情况。\n8.3.11 条件运算符 如果在条件语句中,只执行单个的赋值语句时,用条件表达式会更方便。条件运算符为“ ? : ”,它是一个三元运算符,即有三个参与运算的量。 由条件运算符组成的条件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表达式 1 ? 表达式 2 : 表达式 3 执行过程是:当表达式 1 为真,则表达式 2 作为条件表达式的值,否则以表达式 3 作为条件表达式的值。 例如:当 a = 6, b = 7,条件表达式(a \u0026gt; b) ? a : b 的结果为 7。 注意: (1) 使用条件表达式时“?”和“:”是一对,不可以只是用一个; (2) 条件运算符从右向左结合\n8.3.12 优先级 总的优先级关系为:归约运算符 \u0026gt; 算数运算符 \u0026gt; 移位运算符 \u0026gt; 关系运算符 \u0026gt; “= =”和“!=”\u0026gt; 按位运算符 \u0026gt; “\u0026amp;\u0026amp;”和“||”\u0026gt; 条件运算符,总的来说是一元运算符 \u0026gt; 二元运算符 \u0026gt; 三元运算符。 如果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对这些关系容易混淆,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 )”增加优先级。\n8.3.13 位拼接运算符 位拼接运算符由一对花括号加逗号组成“{ , }”,拼接的不同数据之间用“,”隔开。位拼接运算符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位宽较短的数据拼接成一个位宽长的数据;另一种是可以通过位拼接实现移位的效果。\n8.3.14 if-else 与 case verilog hdl 语言中存在两种分支语言: 1、 if-else 条件分支语句 2、 case 分支控制语句 很多初学者会问编写代码的时候,到底是用 if 语句好还是用 case 语句好。同样的逻辑,可能我们用 if-else 语句可以实现,用 case 语句也可以实现。但是在很多的场合,我们又会发现 case 语句和 if-else 语句又总是同时出现,互相嵌套,密切配合。\ncase 分支语句是另一种用来实现多路分支控制的分支语句。与使用 if-else 条件分支语句相比,采用 case 分支语句来实现多路控制将显得更为方便与直观。case 分支语句通常用于对微处理器指令译码功能的描述以及对有限状态机的描述。case 分支语句有“case”、“casez”、“casex”三种形式。\n8.3.15 inout 双向端口 在定义端口列表的时候我们知道输入用 input,输出用 output,其实还有一种双向端口,我们定义时使用 inout,在后面的实例中会用到,例如 iic 和 sdram 的数据线都是双向端口。定义为 inout 的端口表示该端口是双向口,既可以作为数据的输入端口也可以作为数据的输出端口\n8.3.16 verilog 语言中的系统任务和系统函数 verilog 语言中预先定义了一些任务和函数,用于完成一些特殊的功能,它们被称为系统任务和系统函数,这些函数大多数都是只能在 testbench 仿真中使用的,使我们更方便的进行验证。\n","date":"2023-09-1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08/","summary":"FPGA基本知识","title":"[野火] 第8章 初识 verilog hdl"},{"content":"9.1 章节导读: 9.2 正确的设计流程: 9.3 工程文件夹的管理: 9.4 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9.4.1 功能简介: 9.4.2 硬件资源: 9.4.3 新建一个 visio 文件及其配置: 9.4.5 波形设计: 9.4.6 新建工程: 9.4.7 rtl 代码的编写: 9.4.10 testbench 的原理: 9.4.11 testbench 代码的编写: 9.4.12 仿真设置: 9.4.14 打开 modelsim 观察波形: 9.4.15 仿真波形分析: 9.4.16 引脚约束: 9.4.17 全编译: 9.4.18 通过 jtag 将网表下载到开发板: 9.4.19 未使用管脚的默认设置: 9.4.20 程序的固化: 9.5 章末总结: 9.1 章节导读 这一章里我们将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来验证软件安装是否正确,是否可以实现软件的基本操作。\n9.2 正确的设计流程 正确的设计流程是开发项目的关键,大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我们要进行设计前的规划,即对项目要有一个全局的考虑,分析项目的具体需求来设计系统的结构、划分系统的层次,确定各个子模块的结构关系和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确定模块的端口信号有哪些; 2. 根据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芯片、接口的时序手册我们使用 visio 画出该模块能正常工作的时序波形图; 3. 根据所画的波形图严格设计代码,所谓的严格就是要保证设计代码的仿真结果要和所画的波形保持一致; 4. 代码编写完成后对代码进行编译,目的是检查代码中的语法错误。若代码存在语法错误,对代码进行修改,再次编译,直至通过编译; 5. 根据 rtl 代码设计合理的 testbench 进行逻辑仿真(也称为前仿真、功能仿真); 6. 使用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仿真工具,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第三方仿真工具,本教程中我们使用 modelsim),并将仿真出来的波形和用 visio 画出的时序波形图进行对比,如果对比有差别则修改代码直至相同; 7. 绑定管脚后进行分析综合、布局布线,然后下载到硬件板卡中,此时如果硬件板卡能够正常工作,则说明前期的设计和编写的代码都正确;如果硬件板卡不能够正常工作,查找并解决问题,反复迭代直至正确实现功能,并重复后面的流程,最终保证硬件板卡能够正常工作。\n9.3 工程文件夹的管理 doc:该文件夹主要放置一些文档资料,如数据手册,使用 visio 画的波形图、自己写的文档等都可以存放到这个文件夹里面。 quartus_prj:该文件夹主要放置的是工程文件,使用 quartus ii 新建的工程就保存到这里,如果是使用的 xilinx 的 ise 开发工具,就可以命名为 ise_prj,这样能很清晰的知道是用的什么开发软件进行开发的。 rtl:该文件夹主要放置可综合的代码,就是最后可以生成硬件电路的代码,因为这部分代码主要是寄存器描述的寄存器传输级的代码所以文件夹取名为 rtl(register transport level),因为也是我们的设计文件,所以也可以取名为 design。 sim::该文件夹放置对可综合代码的仿真文件,即不可综合的代码,也叫 testbench, 所以也可以将文件夹取名为 testbench 或者 tb 都可以。 主要的文件夹就是这四个,后期的一些项目有可能还会用到 matlab、ip 核,届时可以再新建一个单独管理 matlab 文件和 ip 核文件的文件夹,文件数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n9.4 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这一小节不详细讲解语法、代码编写和思想结构,主要目的是测试软件安装激活后能否正常使用以及软件的基本操作步骤,通过第一个例子介绍后面所有设计实例的规范流程和方法\n9.4.1 功能简介 拿到一个项目后首先进行项目分析,分析实现的功能是什么、如何进行系统的结构和层次划分、每一部分用什么方法实现\n9.4.2 硬件资源 明确工程要实现的功能后,就要了解工程设计的硬件资源。\n由原理图可知,征途 mini 开发板的按键未按下时为高电平、按下后为低电平;led 灯则为低电平点亮。\n9.4.3 新建一个 visio 文件及其配置 为了画图时更好的对齐,我们可以把“视图”下的“网格”勾选上\n9.4.5 波形设计 框图结构和端口信号设计完毕后就需要设计框图结构下模块功能的实现,也就是输入和输出之间怎么样的影响关系。输入和输出满足信号与系统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时序的、逻辑的关系,即既有时间上的关系又有逻辑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再是结构的关系, 对于这种时序的、逻辑的关系,我们用波形图的方式表达最为清晰直观。因为 fpga 本身就是并行执行的,当信号较多时,我们仅靠人脑的记忆和联想如此众多信号的并行时序关系的效果可能并不是非常好,所以我们要通过绘制波形图的方法来将这种关系表达出来。 波形画出来后一切时序和逻辑关系就清晰明了,无论是代码实现,还是日后再次拿过来分析代码,只要有波形图作为辅助参照,一切都是如此简单。但是如何根据数据手册、设计要求来绘制波形图,也是我们设计方法中重点,需要跟着本教程长久的练习并加以总结才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n为了使绘制的波形图更加直观,在绘制波形图前我们先统一定义输入信号用绿色标注,输出信号用红色标注,中间变量信号用黄色标注表示(本章不涉及中间变量,后面章节会有体现),本教程所有波形设计均是按照这个规范作图的,当然如果学习者有自己的颜色喜好也可以自定义配置,只要能够有所区分就可以。绘制波形图时首先要设计完善的测试激励以模拟最接近真实情况的输入信号,然后根据输入信号的波形画出相应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在画波形的过程中,你会详细了解到各信号之间的关系,这样先画波形的好处是能够在写代码之前对一些细节的问题做到预先了解,方便后面编写代码和调试时做到胸有成竹,在大型复杂的项目中其优点更为明显,我们还有一个写代码的诀窍,就是如何根据波形图快速的编写出的代码,如果波形图正确,我们编写代码的速度会又快又正确,如果你基本功扎实,画图认真准确,毫不夸张的讲,根据波形图编写完的代码直接就是正确的,几乎不用调试,这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效率是相当高的。\n9.4.6 新建工程 9.4.7 rtl 代码的编写 9.4.10 testbench 的原理 testbench 是测试脚本,测试谁?当然是测试我们用硬件描述语言(hdl)设计的电路,测试设计电路的整体功能、部分性能是否与预期的目标相符。有些初学者没有养成编写 testbench 的习惯,总以为这是繁琐的、无用的,或者他们习惯用在线逻辑分析仪器来调试,其实不然,当你在编写大型工程代码的时候,综合一次所用的时间少则十几分钟, 多则几个小时,这种无用时间的消耗是我们所不允许的,在线逻辑分析仪虽然好用但是每修改一次代码我们就看结果就要综合一次,并不能节省时间,而使用 testbench 做仿真的速度就很快,修改后即可马上看到结果,从而节省了我们大量的开发时间,所以大家务必养成从学习 fpga 的一开始就编写 testbench 的好习惯。 编写 testbench 进行测试的过程如下: 1. 产生模拟激励(输入波形); 2. 将产生的激励加入到被测试模块并观察其输出响应; 3. 将输出响应与期望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设计的正确性。 接下来就是仿真激励 testbench 的编写,首先给大家介绍下 testbench 的原理。 我们通常给 testbench 的取名是在被测试的模块名前加个 tb_(也可以在被测试的模块名后面加_tb),容易识别出具体验证的是哪个模块。如图 9-42 所示:蓝色的框中的区域就表示一个测试系统,我们要写的 testbench 就是用代码实现该区域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只针对待测试 led 模块,如果换成其他的模块,需要在单独设计专门针对其他待测试系统的 testbench。\n9.4.11 testbench 代码的编写 开始 testbench 代码的编写\n9.4.12 仿真设置 首先打开“assignments”下的“setting\u0026hellip;”,\n9.4.14 打开 modelsim 观察波形 因为第一个 led 工程实例相对简单,使用到 modelsim 中的也是一些基本操作,所以本节只会对 modelsim 软件的部分功能的使用进行讲解。但后期随着工程实例复杂度的提高,我们将会用到 modelsim 中更高级的功能\n9.4.15 仿真波形分析 我们使用 modelsim 仿真出来波形后可以直接观察出波形和预期之间的正确性,因为这个项目工程比较简单,只有两个信号,也没有内部信号,也不容易出错,所以可以直接分析得出,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有上百个信号,然后最后的输出结果还出现了错误,那你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就很难进行判断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 modelsim 仿真出来的波形图和之前用根据自己理解用 visio 画出来的波形图进行对比,既可以发现之前对整体设计的理解错误又能够方便的进行改错。\n9.4.16 引脚约束 仿真结束后即验证了代码设计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可以进行上板验证了,但是在上板之前还需要进行引脚约束,就是根据硬件原理图确定按键和 led 分别与 fpga 芯片的哪个引脚对应。由原理图知上板上一共有四个普通按键和四个 led 灯我们选择其中一对按键和 led 灯,按键选择连接的 fpga 管脚为 m2,led 灯选择连接的 fpga 管脚为 l7。 点击如图 9-80 所示按钮,打开管脚绑定界面\n9.4.17 全编译 全编译和分析综合的不同是全编译需要进行布局布线,管脚绑定后就可以对全局进行布局布线了。点击如图 9-86 所示的按钮进行全部的分析综合布局布线。\n○1 框是综合后的资源使用率报告; ○2 框是综合后提示的错误警告数,这里没有错误,只有警告和严重警告存在,一共 7 个; ○3 框是编译时每一步详细的过程,包括执行每一个部分所使用的具体时间,从上到下顺序执行,第一个是之前进行过的分析与综合,第二个是布局和布线,第三个是生成程序文件,第四个是静态时序分析,第五个是写入网表,这 5 个步骤编译后都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进行干涉,如果后期自动完成不能满足需求是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以实现优化; ○4 框中从左往右依次是错误、严重警告、警告,只要不出现错误就暂时先不用管,当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影响功能时再去分析; ○5 框是编译的总进度; ○6 框是在编译过程中实时显示的时间,该时间随着工程量对增大而增大,硬件的编译一次的时间是非常慢的,不像软件那样瞬间就完成了,所以这也是需要进行仿真的原因之一。\n9.4.18 通过 jtag 将网表下载到开发板 开发板连接 5v 直流电源,usb-blaster 下载器 jtag 端连接开发板 jtag 接口,另一端连接电脑 usb 接口。线路正确连接后,打开开关为板卡上电。\n打开下载界面如图 9-92 所示:○1 框是硬件连接设置,当前显示的是“no hardware”即 没 有 连 接 到 硬 件 , 我 们 需 要 选 择 连 接 的 硬 件 是 usb-blaster , 点 击 “ hardware setup\u0026hellip;”,在弹出的界面中(如图 9-93 所示)的“currently selected hardware:”选择“usb-blaster[usb-0]”,然后点击“close”,此时会发现 ○1 框处发生变化如图 9-92 所示“hardware setup\u0026hellip;”处已经变成了“usb-blaster[usb-0]”;○2 框是选择下载的方式,我们选择“jtag”下载模式;○3 框是下载的进度表,下载成功后会在框内显示绿色并出现“100%(successful)”;○4 框是下载的文件,这里是“led.sof”文件。\n💡 注意:尽量不要带电插拔 jtag 口,否则容易烧坏 fpga 的 jtag 口。如果用万用表测到 jtag 号 tdi tdo tms tck 任意一个与地短路了,那你的 fpga 可能已经被烧坏了。并不是每次热插拔 jtag 口都一定会烧坏,但是至少会有一定烧坏的可能性,为了能让开发板陪伴我们学习完本教程,所以最好谨慎行事!\n9.4.19 未使用管脚的默认设置 我们使用的开发板上面有很多功能,在做一个个例子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全部用上所有的 fpga 管脚,而在 quartus 软件中默认未使用管脚的状态为弱上拉输入,所以未使用到的管脚上也是有电压的,只是驱动能力很弱,这往往会导致一些不安全的隐患,所以我们需要将未使用管脚的状态设置为三态输入。具体操作如下: 如图 9-100 所示,鼠标右击“cyclone iv e: ep4ce10f17c8”选择“device\u0026hellip;”。\n我们在“reserve all unused pins:”框中选择“as input tri-stated”即三态输入,然后点击“ok”完成设置,如图 9-103、图 9-104 所示。在本例中,默认的选择 “as input trstated with week pull-up”是一个安全的选项,除此之外,“as input tri-stated”等也是安全的选项。但是“ as output driving ground ”是一个危险选项,意思是未用到的 fpga 引脚会被下拉到地。危险在于如果这些引脚在被 pcb 上的外围电路上拉到高电位,则可能会产生一个强烈的灌入电流,可能会烧毁 fpga 的引脚。因此为了避免经济损失,无论如何请你注意一下这里的选择,不要莫名其妙地把 fpga 烧坏了。\n9.4.20 程序的固化 当你把下载网表的上板断电后再重新上电发现之前的功能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下载后的网表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很多人不禁问道,其实我们使用的这款 fpga 芯片是基于 sram 的结构,即下载后的网表存储在 fpga 内部的 sram 中,我们也知道 sram 有掉电易失的特性,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掉电后功能就消失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想使网表重新上电后仍然存在就需要将网表存储到片外的 flash 中,flash 芯片型号为 winbond 25q16,存储容量为 16mbit(2m 字节),采用 spi 协议和 fpga 进行通信,可做为 fpga 的配置芯片(完全兼容 epcs16 芯片),以保证 fpga 在重新上电后仍能继续工作。具体操作如下:\n9.5 章末总结 本章通过 led 灯的例子让大家了解了一个完整的 fpga 开发流程,其中有几个步骤是非常关键的,涉及到 fpga 的开发方法,如:模块和端口信号划分、波形设计、rtl 代码的编写、testbench 代码的编写、仿真波形分析。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和实例中重点对以上提到的关键步骤做详细的分析。\n","date":"2023-09-1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9%87%8E%E7%81%ABfpga/fpga009/","summary":"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来验证软件安装是否正确","title":"[野火] 第9章 点亮你的 led 灯"},{"content":"前言 现在日子过得可快了,记性也不是很好。每次只有晚上坐下来的时候,偶尔才能想起一些重要的事情。今天是教师节,我想花一些时间再来讲一讲我的一些心得。\n正文 前两天去理发店理发,留校一个多月都没理发,形象非常邋遢,于是去了理发店,遇到一个小哥,很年轻。当时他帮我理发,看样子年纪比我还小,于是我们就开始聊天。\n聊天的时候知道他初中毕业之后就出来打拼,他和我讲,其实他当时高考考得不好,但也没去复读了,当他回想起自己的学习经历,他和我讲到一个观点,一个好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有多么大,他说,当时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的数学很差,十几二十分的时候,但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那一刻他就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这个老师,于是成绩提高很迅速。\n我觉得他有一点是很好的,做事非常耐心,而且善于沟通,非常谦虚。那次理发花了很久,但是我感觉他身上有一种我很佩服的特质。\n在这里我还是再次感谢这位小哥🌺🌺🌺\n其实我初中的时候,最开始的时候是想当个老师的,并且想象自己能有一座校园。\n回顾我自己整个学习经历,经历了从边缘-中心-边缘的这个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小学勉勉强强,初中很好,高中很一般。\n要知道,算到高中毕业的那一刻,7+6+3+3的近二十年,老师都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n可能在茫茫人海中, 教过我们的老师很多,但是真正记得住的,不多。\n从理性的角度,老师是可以决定资源的分配的,而资源的分配切切实实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人生轨迹的。\n从感性的角度,在14-19这个阶段,是精神文明成长最辉煌最迅速的阶段也是最敏感,最容易产生叛逆的阶段,所以带有浓厚集体色彩的学习生活和充满冒险和冲动的青春交织在一起,赋予了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阶段。 教师节我觉得是很好的,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回忆。\n写在最后 随着llm语言大模型火热的阶段,我还想补充一点,火花产生于交互之间,而智慧和知识也产生于此。《理想国》就是一部对话色彩很浓厚的书,而在教育道路的探索路上人类从未止步。\n最后还有一句,我觉得人生越老越喜欢回头看,喜欢和小朋友玩。歌德写的《浮士德》历时多年,可以看作是对于自我一生的写照,教师维系着精神文明的滋养和传承,在儒家的文化中,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主客体地位。\n特别鸣谢 【王德峰】我们的老师太苦了,但再苦也应该有教无类\n大学生追求分数还是能力?ai时代老师的价值何在?【教师节老师坦白局】李天意 x 杨一呦\n**[时过境迁] 教师节的一点想法**\n","date":"2023-09-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teacher/","summary":"教师维系着精神文明的滋养和传承","title":"[时过境迁] 教师节的一点想法💡"},{"content":"前言 到了特定的人生阶段就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但是必要的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我们不仅需要重视,而且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n本期特别感谢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老师的分享🌺🌺🌺\n正文 在这里介绍我的观点和笔记,同时必须承认自己的不足,并重新思考自己努力的方向。\nic行业前景 行业前景需求很大,人才缺口很大。我们现在需要了解的就是高校和企业招聘之间的信息差对接。我自我感觉这方面需要增强了解。ic行业的薪资相对来说比较可观。\n企业介绍 北京睿微讯科,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茂睿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偏向数字)\n面试注意事项 职业形象:仪容仪表\n自我介绍:时间控制、亮点表达\n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举例子、star结构\n提问环节:岗位的工作内容、发展空间、与岗位相关的软硬件等\nhr面试(过往经历,亮点表达,优势和适配性,讲fpga必备的一些技能,基本等一些软件,与企业相适配的项目,不需要讲过多的在校经历,不需要过度的突出兼职和家教,要善于举例子,希望能对问题做具体的解释,让面试的流程尽可能流畅,要认真聆听hr的问题,避免在面试中问关于待遇,薪资结构相关的问题,可以问一问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比如进入企业后有没有完整的培训,负责哪些项目,晋升空间是什么,需要让hr表现出很想入职的状态,希望能长期稳定的在该公司发展)+技术岗位面试(建议准备两份)\n简历撰写原则 针对原则——围绕求职岗位的核心需求(求职的目的需要写清楚)\n十秒原则——简历一页纸以内\n工作经历描述qqtc原则——角色定位、工作内容多用动词、工作成果尽可能运用qqtc原则描述\n真实性原则——不要给自己埋雷\n写一到两段工作经历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无关的实习经历,可以写课设的项目,做的工作的内容一定要写自己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n对于专业课的熟悉程度需要更熟练,对不能对答如流的专业课尽可能避免。 一定要保证简历的真实性。\n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项目经历+掌握技能\n一定要保证专业课的熟练程度,在面试的时候都会被反弹。因为会影响入职和未来的晋升。 需要注意成绩单的漂亮程度,企业会全方面考虑综合素质。\n职业发展建议 道阻且长但是前途无量\n总结 整体而言,我感觉还是有一些挑战的,但是也需要正视这些挑战,现在这个阶段是青年步入社会,选择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的好的时机。\n","date":"2023-09-0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job/","summary":"现在这个阶段是青年步入社会,选择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title":"[职业选择] 如何选择就业和努力方向?"},{"content":"前言 为什么单独开设一个post来单独研究这个问题呢,足可见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n在男孩子从小到大到成年的成长历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回避不掉两件事情的诱惑,第一件,游戏,第二件,爱情。\n今天主要是对游戏来做一个探讨和分析,我所援引的数据全部基于自我的人生经历,不具备普适性,所以仍请大家理性看待。\n正文 以下是我自己的观点。\n“有为”,“无为” 在我看来,我先提出两个概念,“有为”,“无为”,这两个词出自《道德经》,也对应很多的成语,比如“有为青年”“无为而治”“年少有为”“清静无为”。 有为,你可以看作是,有所作为,取得一定的成就,能够发挥个人主动性。所衍生出的也有很多概念,比如“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精卫填海”“奋发图强”“愚公移山”,主要是将个人意志融入到现实世界当中,通过能量转换,来改造世界或者实现自己的目的。 ”无为“则是一种不是很好理解的概念,甚至是有些反常识的,主要体现在大多数道家的著作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深层次的理解是,观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讲求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主静,主修身养心。同时也带有天性的意思。\n《道德经》第十六章\n_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_ _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_ _归根曰静,是谓复命。_ _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_ _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_ 游戏还是学习 我们通常发现游戏比学习更加具有致命的诱惑力,我们通常把这一种倾向称为兴趣,游戏并非狭义地指电子游戏,可以指涵盖从小到大的很多活动,比如烤红薯,捞河虾,抛秧,放鞭炮,爬树,等等,随着逐步远离自然和农业,相应的活动变成了和社区的小伙伴捉迷藏,看日出,逛图书馆看小说,挨家挨户串门,夜晚闲聊,领着大音响放歌,玩滑板,随着年龄阶段的成长,电子游戏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游戏,传统的线下象棋变成了峡谷的激烈对抗。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最初的游戏活动,是顺应雄性的天性的,在原始阶段,雄性的主要工作就是狩猎,制造兵器,砍树,建造房屋,这些活动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和自然之间的交互,所以在基因中,我认为这种天性是镶嵌在脑海之中的,只不过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分化,这种天性受到了抑制和分化,本该用于娱乐的时间,被沉重的学业压力和过度竞争所入侵,于是游戏本身的活动转化为一种新的竞争,而游戏所带来的情绪扰动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我们不要忽视这种情绪上的细微变化,从前的游戏活动是为了娱乐和生存本身,带来的刺激是温和的,当游戏演化为剧烈的战争,那么势必会变成,“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惨烈局面,造成性灵和性格上的巨大毁灭。 这个时候学习走到了游戏的对立面,教育走到了天性的对立面,让原本统一的活动,从此分道扬镳。在我们阅读历史,不难发现,游戏和学习并不矛盾,《理想国》这部著作,本身就是由大量的对话所组成,构成社会的方方面面,《论语》中的大多数情景也是喻教于学,在教学中融入了大量的社会文化。 而令人诧异的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速了多元化的景象。游戏不仅是生活本身,而且融入了更多复杂的元素,科幻,生存,跑酷,战争,而学习这些活动则更加具象到专业的分科。不难看出,同源的一项生命活动,终于成为了两个树枝上的叶子。 对于学习而言,进入心流则更加困难,因为学习离本源更远,而对于游戏而言,不仅由于精巧的设计,刺激的玩法,反倒是一切都是在迎合本源,进入心流更加容易。 但是由于客观的评价体系,导致这样一个戏剧化的矛盾的产生,更贴近人性本源的生命活动被视为是无用功,成为了阻碍离本源更远的学习的障碍。这就像自我斗争与外部斗争的开始。 由此,人的精神状态也开始出现了两种分化,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学习,和为了娱乐而进行的游戏,进而分化成理想和现实这两道天堑,中间的鸿沟再也难以跨越。 但是情况并不会因此止步,这种斗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抑制本性的行为,随时都会受到本性的反噬,于是状态曲线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规律性的变化,所以陷入低谷或者困境的时候,不要给自己过度的责备,这就是本性反噬的结果。 为了在评价体系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生物进行了进化,演化为对于自我本性的克制,和对于新的评价标准的迎合,这种进化使得生物获得了生存的权利,同时保留了对本性的容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人类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n如何选择兴趣倾向表征出我们自我的生存方式 如果说哲学是双向的,互通的,而现实就是单调的,严谨的,在想象中,作为主体,我们随时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想法是荒诞的,讽刺的,现实用一种更为直白的结构打开了矛盾的核心,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给你什么样的结果,这就是现实本身。 所以一种最基本的逻辑就是模仿和规避,通过群类的生存经验来完成对于自我选择的主动优化。选择成为一名牧师和一名猎人,在现实世界是行不通的,面对一条受伤的小鹿🦌,在饥饿的牧师和饥饿的猎人面前,这头小鹿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牧师会为它祈祷,视同如它的生灵,安抚它的灵魂,而猎人无需考虑过多道德的制约与否,生存是其首要的目标,与其考虑小鹿的生死,远比不上明天,后天的生存。 这里就涉及到非常难以理解的哲学问题,也是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反复探讨的一个话题,现实是否真实,不论是在《南华经》《盗梦空间》《浮士德》《堂吉诃德》,非常多的作品都在研究这个话题。庄子梦蝶,人生臻至化境,盗梦空间的核心设定也是关于梦境与现实的探讨,而宗教本身,也是对于这种问题的深度思考。\n我们永远不会止步于此 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过去是一座宫殿,而未来是一抔黃土。过去欢快的记忆将成为历史并永恒地践行因果律,不少怀古诗都是在表达从今视古的感慨,但是在从果推因的时候,一定会有巨大的线索被忽视掩埋,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结果是原因的一个子集,这就是不可逆性,我怀疑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相对论》里所分析的基本物理问题了,既然认为光速不变,那么光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超越光速,超越光速真的能回到过去吗,这一系列奇怪的问题没想到都和哲学有关。\n不论如何,在现在看来,一切都不会止步于此,过去的欢快属于那个时刻的绝对的幸福,而未来的重点都将是随风而散。当我们接受自然的那一刻,我们终将如同千年老树一样,回到我们的起点。\n总结 没什么好总结的了,写这么多肚子饿了,搞点东西吃吃,然后睡午觉。\n","date":"2023-09-0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stimulate/","summary":"如果说哲学是双向的,互通的,而现实就是单调的,严谨的。","title":"[实践体会] 非同等刺激下的兴趣倾向"},{"content":"前言 💡 这个栏目用于记录《飞行管理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学习笔记\n由于这门课采用双语授课的形式,所以可能在知识的梳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n为了提升英语的理解能力,我尽可能对每一部分采用双语翻译。\n我并不打算每一次课做单独的博文 post,故所以的上课笔记我都打算整合在这这个模块当中。故这篇博文我会在每一次授课完之后的 1-2 小时之内进行刷新。\n更新:坚持太难了,我打算采用单章节的方式进行整理,因为内容真的不少 2023-09-24\n非常感谢伍老师的授课 🌺🌺🌺\nthis column is used to record learning notes on \u0026ldquo;flight management and 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u0026rdquo;\ndue to the bilingual teaching format of this course, there may be some difficulties in organizing knowledge.\nin order to improve my english comprehension ability, i try to use bilingual translation for every part as much as possible.\ni do not plan to create a separate blog post for each class, so i plan to integrate all the class notes into this module. therefore, i will refresh this blog post within 1-2 hours after each lecture.\nthank you very much for professor wu\u0026rsquo;s teaching 🌺🌺🌺\n正文 自动飞行控制是指通过飞行自动控制系统操纵舵面和油门杆,自动控制飞机的飞行,这时驾驶员只进行监控,不直接参与对飞机的控制。2\n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refers to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aircraft\u0026rsquo;s flight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control surface and throttle lever through the flight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t this time, the pilot only monitors and does not directly participate in the control of the aircraft.\n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是完成飞行器在各种飞行模态下的控制任务,它是通过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轨迹来实现的。3\nthe 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 (afcs) is used to complete the control tasks of aircraft in various flight modes. it is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the attitude and trajectory of the aircraft.\n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包括自动驾驶飞行指引系统(afds)和自动油门(a/t)等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供自动稳定、导航、着陆、地形跟随等功能。2\nthe 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components such as the automatic flight guidance system (afds) and the automatic throttle (a/t), which can provide functions such as automatic stability, navigation, landing, and terrain following.\n可以通过这个视频入门——1.1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引言\nyou can get started with this video - introduction to 1.1 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n这门课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为基石做综合运用,里面涉及到很多的自控方面的知识。并且具象到民航飞机上的应用。从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到具体的实践应用。 我则关注于这期间的理论是如何转换到实践当中去的。\nthe most intuitive feeling this course gave me was to use the course \u0026ldquo;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u0026rdquo; as the foundation for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which involves a lot of knowledge in the field of self-control. and concrete application to civil aviation aircraft. from a relatively abstract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specific practical applications.\ni focused on how the theory during this period was transformed into practice.\naug 29,23 授课及感受 刚开始双语授课,有点不习惯,因为存在着很多专业名词的理解问题,而且本身对英语的理解能力至少是低于中文理解能力的 3-5 倍,因为还是刚开始的第一节课,会好一些,但是还是尽可能去加强英语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能力。\nat the beginn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i feel a bit uncomfortable becaus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ith understanding professional terms, and my own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is at least 3-5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chinese. as it is still the first class, it will be better, but i still try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s much as possible.\nsep 1 ,23 授课及感受 尽可能去靠近一点知识,并做好整理。\ntry to get as close to the knowledge as possible and organize it well.\nsep 5 ,23 授课及感受 sep 8 ,23 授课及感受 sep 12 ,23 授课及感受 今天讲的知识和自控联系很深,教学速度偏快,想要理解更好肯定是要花时间的,在教材和 ppt 的帮助下,希望能吸收得更好一些。 还有个趣事就是课堂最后老师要用英语回答一个问题,很显然我们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远不及母语。\nthe knowledge and self-control discussed today are deeply related, and the teaching speed is relatively fast. it will definitely take time to understand better. with the help of textbooks and powerpoint, i hope to absorb them better.\nanother interesting thing is that the teacher has to answer a question in english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and it is obvious that our ability to use english is far inferior to our native language.\n总结 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提高专业能力和语言水平\ngradually improv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through course learning.\n","date":"2023-08-2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8%87%AA%E5%8A%A8%E9%A3%9E%E6%8E%A7/afcs/","summary":"用于记录《飞行管理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学习笔记","title":"[民航科普] 自动飞行控制概述"},{"content":" 知识结构: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与使用: 1.定义: 2. 使用: 1.1: 1.2: 1.3: 1.4: 1.5: 二、函数极限的计算: 1. 化简先行: 1.6: 1.7: 1.8: 1.9: 1.10: 1.11*: 2.洛必达法则: 1.12: 3.泰勒公式: 1.11: 4.无穷小比阶: 1.13: 三、函数极限的存在性: 1. 具体型: 1.14: 1.15: 2.抽象型: 1.16: 四、函数极限的应用连续与间断〕: 连续与间断: 1.17: 1.18: 1.19: 1.20: ","date":"2023-08-2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BC%BA%E5%8C%96/%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101/","summary":"高数强化第一讲","title":"第1讲 函数极限与连续"},{"content":" image\n知识结构 数列极限的定义及使用 例 2.1\n例 2. 2\n例 2.3\n例 2.4\n数列极限的存在性与计算 1.归结原则的使用(变量连续化 例 2. 5\n例 2.6\n2.直接计算法 3.定义法(“先斩后奏”) 4.单调有界准则 例 2. 9+2.10\n例 2.11\n例 2.12\n例 2.13\n例 2. 14+2.15\n5.夹逼准则 例 2.16\n例 2. 17\n6.综合题总结 ","date":"2023-08-2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BC%BA%E5%8C%96/%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102/","summary":"高数强化第二讲","title":"第2讲 数列极限"},{"content":"前言 天依的歌声非常治愈,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最大的原因。能让我找到很多快乐!\n细心的你也许会在博客的左下角多了一个音乐播放器,哈哈。\n💡 这里首先要特别感谢up主:某科学的意大利面\n看得出up主在制作音乐上很用心了🌹🌹🌹\n正文 下面我来介绍天依\n天依是谁呀 洛天依,yamaha公司以vocaloid 3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制作的全世界第一款中文vocaloid声库,是虚拟歌姬。官方设定身高156cm,体重42kg,外号“吃货”,“世界第一吃货殿下”,代表物“包子”,代表颜色“天依蓝”,属性“天然呆”。她的音源是国内的配音演员山新。\n天依为什么会打动我 📌link : 【洛天依ai】假如爱有天意【洛天依在这首歌里竟演唱得如此深情!】\n中午在教室趴着睡觉的时候,听到天依唱这首歌,真的当时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常纯净的一种声音。大家感兴趣可以去up主:某科学的意大利面的主页看一看。\n除了这首歌,其他的歌也很好听。比如茉莉花\n总结 这里我也会持续聆听和收录天依好听的歌曲,我们不见不散!\n","date":"2023-08-1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tianyi/","summary":"聆听和收录天依好听的歌曲","title":"[治愈嗓音] 华夏风韵,洛水天依"},{"content":"前言 今天做一道极限的题目,用到的等价无穷小,但是图片一直是博客杀手,我等了半天也出不来,却是没办法,notion 本身的图片加载速度只能说一般,而且国内的访问速度不是很理想,所以前几天我一直很苦恼。 今天我打算用杜老师的图床对图片进行加速,之前使用 marginnote+obsidian 的时候就研究过这个东东,因为 obsidian 虽然强大,但是图片都是存储在本地,没办法同步到 notion,然后就用到了 picgo,一开始我不知道能用杜老师的图床,后来才发现,可以的,腾讯云的图床我用的还不是很舒服,smms 的图床虽然免费,但感觉有时候不稳定。 picgo 就是一种快捷的图片上传服务,上传图片的同时还可以给你图片的链接。\n💡 首先感谢杜老师提供的图床服务 🌺🌺🌺\n具体可以去杜老师的博客看一看\n本文也参考了掘金社区作者lzg9527 的文章:前端性能优化——图片篇\n感谢作者热心的分享和介绍 😄\n正文 进行细节介绍,关于网站加载的步骤,图片的格式\n为什么要进行图片优化 图片众多以及图片体积过大往往会影响页面加载速度,造成不良的用户体验,所以对图片进行优化势在必行。\n并发的图片请求次数是有限的,其他的请求会推入到队列中等待或者停滞不前,直到上轮请求完成后新的请求才会发出。所以相当一部分图片资源请求是需要排队等待时间的,过多的图片必然会影响页面的加载和展示。\n图片格式介绍 jpeg 是由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所开发出的一种图片。它最大的特点是 有损压缩。当我们把图片体积压缩至原有体积的 50% 以下时,jpg 仍然可以保持住 60% 的品质。可以呈现多达 1600 万种颜色,足以应对大多数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npng(可移植网络图形格式)是由 w3c 开发的图片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的高保真的图片格式。png 图片具有比 jpeg 更强的色彩表现力,对线条的处理更加细腻,对透明度有良好的支持。它弥补了上文我们提到的 jpeg 的局限性,唯一的缺点就是 体积太大。\ngif 是一种最多支持 256 种颜色的 8 位无损图片格式。这个限制让 gif 格式对于多颜色或者摄影图片的展示无能为力。支持动画,适合去展示一些无限循环的动画,比如图标、表情、广告栏等。\nwebp 是一种同时提供了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可逆压缩)的图片文件格式,派生自影像编码格式 vp8。它像 jpeg 一样对细节丰富的图片信手拈来,像 png 一样支持透明,像 gif 一样可以显示动态图片,集多种图片文件格式的优点于一身。虽然 webp 有诸多优点,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 jpeg 和 png,因为浏览器对 webp 支持并不普遍。特别是移动端 ios 系统基本不支持。\n图片压缩工具 我使用的是 mac 的imageoptim,使用体验还是比较良好的。 然后文章的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方案,比如:\ntinypng 免费、批量、速度块 智图压缩 百度很难搜到官网了,免费、批量、好用 squoosh 在线图片压缩工具 compressor 支持 jpg、png、svg、gif 🌟使用 cdn 图片 cdn 的全称是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cdn 是构建在网络之上的内容分发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cdn 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内容存储和分发技术。\n举个简单的例子:\n以前买火车票大家都只能去火车站买,后来我们买火车票就可以在楼下的火车票代售点买了。\n这个比喻还是很形象的,通过多地部署,提高速度。 这里都是引用的作者的描述\n基本原理\ncdn 的基本原理是广泛采用各种缓存服务器,将这些缓存服务器分布到用户访问相对集中的地区或网络中,在用户访问网站时,利用全局负载技术将用户的访问指向距离最近的工作正常的缓存服务器上,由缓存服务器直接响应用户请求。\n基本思路\ncdn 的基本思路是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使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所构成的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层智能虚拟网络,cdn 系统能够实时地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状况以及到用户的距离和响应时间等综合信息将用户的请求重新导向离用户最近的服务节点上。其目的是使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 internet 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ncdn 的优势\ncdn 节点解决了跨运营商和跨地域访问的问题,访问延时大大降低; 大部分请求在 cdn 边缘节点完成,cdn 起到了分流作用,减轻了源站的负载。 其他方案 使用 css 代替图片。\n比如实现修饰效果,如半透明、边框、圆角、阴影、渐变等,在当前主流浏览器中都可以用 css 达成,这样能减少图片的请求,达到优化的目的。\n缺点\n受限于 css 的浏览器的兼容性\n对于较复杂的图案就无能为力了,写也麻烦,开发成本大\n图片懒加载\n懒加载是一种网页性能优化的方式,它能极大的提升用户体验。图片一直是影响网页性能的主要元凶,现在一张图片超过几兆已经是很经常的事了。如果每次进入页面就请求所有的图片资源,那么可能等图片加载出来用户也早就走了。所以进入页面的时候,只请求可视区域的图片资源。\n总结出来就是:\n减少资源的加载,页面启动只加载首屏的图片,这样能明显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和流量,也能够减小浏览器的负担。 防止并发加载的资源过多而阻塞 js 的加载,影响整个网站的启动,影响用户体验 浪费用户的流量,有些用户并不想全部看完,全部加载会耗费大量流量。 💡 这个技术博客的开发作者应该也是用上了的,我觉得 javascript 还是很有意思的,里面蕴含着很多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办法。\n图片预加载\n图片预加载,是指在一些需要展示大量图片的网站,将图片提前加载到本地缓存中,从而提升用户体验。\n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隐藏在 css 的 background 的 url 属性里面,一种是通过 javascript 的 image 对象设置实例对象的 src 属性实现图片的预加载。\n响应式图片加载\n什么是响应式图片加载?其实就是在不同分辨率的设备上显示不同尺寸的图片,避免资源的浪费。\n常用的方法就是 css3 的媒体查询(media query)。\n渐进式图片\n渐进式图片的意思是在高画质图像加载完之前会先显示低画质版本。低画质版本由于画质低、压缩率高,尺寸很小,加载很快。在两者之间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显示不同画质的版本。\n渐进式图片可以让用户产生图片加载变快的印象。用户不再盯着一片空白区域等待图片加载,而能看到图像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样对用户体验也是友好的。\n骨架屏技术也是类似的原理。\n总结 作者的总结还是非常详细的,对于一个问题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赞一个 👍!\n选择合适的图片格式和压缩大图,可从根源上截图大图加载过慢的问题。\n使用雪碧图,iconfont,base64,css 代替图片等可减少图片 http 请求,提高页面加载速度。\n使用 cdn 图片可达到分流的效果,减少服务器压力。\n图片懒加载,预加载,渐进式图片等可不同程度减少白屏时间,提高产品体验。\n","date":"2023-08-1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picturespeed/","summary":"用杜老师的图床对图片进行加速","title":"[速度优化] 前端图片性能优化"},{"content":"更新 log 这里记录对这篇文章的更新,您可以从这里看起,也可以先看完之前写的再看这段。\n细化生活的逻辑 2024-03-31 单纯是因为不想新开一篇文章,就打算看看以前的文章,顺便删删改改。\n不然文章写了不回顾,还是浪费了,今天去 bing 搜索自己的时候,发现 bing 对我的很多文章摘录的关键字很好,大叹一声,果真它都快比我了解自己了。\n至于为啥挑中这篇文章,一方面,是番茄钟是在上班时天天用的,不然一天那么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面,干久了头晕眼花,有了番茄钟的陪伴,多少会舒服一点,其二是老周的博客感觉很不错,之后在优化全站友链的时候需要加上。\n回归正题,周末感觉自己像个小废物,中午吃完午饭,一觉睡到三点,上午收拾半天屋子,这还自我提升个鸡毛啊。下午稍微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推了一下毕设就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了,吃完去仁和公园溜达了一下。\n舒展了筋骨,感觉自己来了公司的几个月,大概率是胖了不少,因为引体向上拉不了几个了,跟个秤砣一样。之后周末有空,不忙的时候,去跑个五公里,回来好好睡一觉。\n我感觉,在我的意识中,同时运行着很多的进程,而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按照节点去做一些事情,因为当节奏起来了之后,就没有多少留给自己回旋的余地了,要是周日晚上再熬夜,周一起床真的会难受至极,所以在晚上 22:20 的时候就应该终止绝大多数高负荷的活动了,看看书就行了。\n小时候有个爱好,很喜欢数硬币,一毛的,五毛的,一块的,我觉得生活中各种事情就和这些硬币差不多,如果把我们比作服务器,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的办法就是通过流水线,就是通过预热的方式,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不到这些,做不到这么精确,因为在很疲惫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生命活动就是寻求底层的娱乐了。所以我才强调要细化生活的逻辑,才有可能腾出自己的时间去专心做点事情。\n这个时候我觉得提醒很重要,现在很容易高负载,通过外力辅助是一件很不错的方式,今天如果有空的话,再把 163 的 smtp 邮箱验证搞一下,这样结合 crontab 可以细化要做的一些事情。\n另外,朋友圈的 rss 订阅好久没优化了,自己常用的东西最好还是能维护一下。\n然后没啥了,再讲点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吧,看到鸦鸦写的旅游攻略,我不得不回想起自己的旅游经历,坦白来讲,若不是来自于生命中的际遇,单凭我一人,我大概率不会出去玩,因为我感觉外面的世界非常消耗我的资源,我的快乐源泉大部分来自于看书和写作,其他的倒不多。但是呢,巧就巧在有了这些际遇,回想起自己“特种兵”的那些岁月,见证了友情,见证了大海,见证了高山,总而言之,人总不是完美的,但是因为聚在一起,在重合的那些点,就形成了难忘的节点。我是那种大概率会写但是不会做的人,我一直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差,社交能力也不强,爱好也不广泛的那种人。\n另外,虽然我没有什么优点,但或许在其他人眼里,写作也能勉强算上一个优点,对我而言,开诚布公地讲,我在初中的时候也不是很喜欢写作,写不出漂亮的词汇,背不住名人名言,好几次的寒暑假的日记都是最后几天糊弄过去的,但是吧,奇怪的是,现在人老了,突然开始念旧了,也有可能是和自己相处久了,自言自语惯了,仿佛身处另一种时空,在遥遥呼应。\n好吧,不讲太多没意思的事情了,下周清明,该做的事情得做,该优化的逻辑得优化,比起被动地接受安排,顺着自己的心去做,或许会好过一点。一招一式,都是学习。我记录的这些,也不都是完美的,好多东西也都遗漏掉了,反正哪天想起来就去修修补补。\n前言 首先介绍今天的小伙伴,番茄 🍅 人生\n沉没成本会影响人们的决策,使他们倾向于继续投入不划算的项目或关系,以避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浪费。\n正文 有时候我们喜欢信马由缰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像萧峰对阿朱许下的承诺。 但是江湖又像诡谲多变的残云,如同萧峰为了找到“带头大哥”而一错再错。 这个困境是一直都是会存在的,因为生活并不是时时刻刻地高歌猛进,充满干劲的,更多的时候是静水流深,默默无闻的,而且就算我们一天啥也不干,躺在床上,也都还是要吃饭的,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年危机还会让人愁白了头,真是应了辛弃疾的那一首:\n**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_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_ _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_ 与沉没成本相对的,我们在 40 岁之前我们有很多的试错机会。\n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n也就是说,在 40 岁之前,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热爱并且能够维生的事业,在我看来,身体第一,事业第二,家庭第三,其余第四。 我一直在用番茄人生,大概是从去年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番茄钟,当时用的是番茄的客户端,成为第一批我时间管理的工具,再往前推溯,用的是,微软自带的秒表,陪伴我度过一天醒来的十几个小时。后面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番茄钟,用的是workrave,期间我的操作系统从 win 转到了 linux 到 mac,但是吧,mac 又没有这个 workrave,虽然有很多类似的其他提醒休息的工具,但是还是有陌生感。\n而且呢,最近沉迷于网页版的番茄人生,因为它帮我度过了难熬的期末考试,就是平时学得稀巴烂,期末冲刺猛猛抱佛脚,我当时白天基本上都睡在图书馆的地上了,一天六七个小时,全都在背这枯燥的玩意,从第一门的维修工程管理背到最后一门的无线电导航原理,主打的就是一个猛猛背。 然后,后来七月份,我实在受不了番茄这种弹出式的广告,已经有点影响到我的正常使用了,就一气之下,把账号都注销了,在找一种新的替代方案,而且我还暗暗庆幸,我的习惯不是已经养成了嘛。 其实后果如您所料,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然后就进入了很摆的生活,生活再度陷入了 chaos。 后来有一天,我又偷偷回去看了一眼,作者应该是对广告做出了限制,后来有一天,我躺在床上的时候,突然感觉。\n人们常说,心为君主之官,但是我突然觉得我的心成为了客体。\n既然我要吃饭,作者要吃饭的,而且是吧,博客其实也是要费用的,国内的博客方案,猛猛烧钱,服务器,域名,备案,收费和技术成本真的有一些的,所以大家在看到有广告的博主的时候,不要再怒目而视啦,作为一个站长,尤其是一个有着不错文章的独立站长,真的很辛苦。用爱发电不太适合我这种底层人民。记得张宇老师讲那个阿贝尔定理,张宇老师讲了个故事,说他只给了阿贝尔 10 块钱,但是阿贝尔要 12 块钱,张宇老师觉得不妥,因为大数学家莱布尼茨才要十块钱,所以只给了阿贝尔十块钱,于是阿贝尔就去了天堂,留下的两个端点值无法判断敛散性,要用定义,因为少了两块钱。\n所以智慧虽然不分贫贱,但是是人都是要吃饭的。 我又讲偏了,上次讲到我和番茄人生的故事是吧,后面前不久我又重新修建了番茄的自习室,因为我觉得番茄人生的自习室还是很有实践价值的,至少可以作为辅助学习效率的动态监控。 这就是我的自习室,有兴趣的小可爱一起来玩。 上午我在学习李老师讲的小程序开发的时候,刚开始真的看不懂,或者是进入不了状态,但是专心下来,突然,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就来了,好像是进入了心流的状态,几乎不要主动去推,猛猛往前冲。\n下午的时间,我把小程序剩下的几章看了看,关于 css,和 js 的也很很有趣,但是看完的一种是,有那么一点迷茫,因为小程序我觉得在我的学习路径规划体系中,作用不是那么明显,可能是因为刻板映像吧,因为小程序的商业价值掩盖了使用价值,可能是因为从前斗地主打多了。 这种迷茫的感觉让我再度重现审视当前的人生进程。也有可能是下午睡多了,导致有点抑郁。 所以我提出了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如前面所说。 因为我现在还在准备考研,但是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有点摆,专心不了,也正是因为我前面说了,我很放荡不羁,我不希望压抑自己的感受,我想做一些我比较喜欢的事情,所以我的选择在常人眼里看来都很奇葩,比如为什么要睡在教学楼的地板上,当然我铺了席子的,因为教室太冷了,本来脑子就转不动。 虽然拥有很多很多的鼓励,来自同学,家人等等,还是我还是感觉少一点东西,我对自己的认知定位还不是很明确。 这一段先收一下,写得太长了。\n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今天的这一天的心态是有些起伏的,从早上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审慎思考,我并不觉得这些时间或者思考是无用功,因为家人陪伴我们前半生,爱人陪伴我们后半生,中间短短的缝隙,则是承担了我们认知蜕变的黄金年华。正如王德峰教授说,大学是人精神成长的最宝贵的也是大多数人最后的阶段。 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我还是打算潜心创作,总结一下最近的生活,然后继续发育。\n好了,感谢您看我啰里八嗦写了这么长一段。希望能对您有一些启发!\n","date":"2023-08-1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tomato/","summary":"该做的事情得做,该优化的逻辑得优化,比起被动地接受安排,顺着自己的心去做,或许会好过一点。一招一式,都是学习。","title":"[沉没成本] 通过番茄人生来聊沉没成本 "},{"content":"前言 打开了我快积灰的win10,62天没有见到这个小可爱了,自从在机载课上,用完了模拟飞行之后就很少来这里光顾了。 开始还是熟悉的风扇声,刷刷的,然后就是提示更新,当然我不喜欢这一点,更新太频繁了。 win系统留下的还是装完mac之后最后的三个常用工具。 废话不多说,win其实有他的优势,在显卡上面yyds,什么图像处理了,都还是需要的,黑果没有办法驱动独显,所以性能上比不上win,但是在优雅上和学习环境上,很贴心了。\n正文 这是优化后的win10,看上去有几分像macos monterey\n没办法,我之前把高数的思维导图当壁纸,然后被现实打脸了,真看不下去,还没修炼到那种境界。\n下面我来介绍今天的主角,比较实用的几个美化工具。\nwindynamicdesktop:让 win10 拥有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壁纸 具体的介绍可以看到这篇文章\n作者:少数派\n我的体验:我觉得随时间变化是一个很不错的idea,现在我的手机壁纸和ipad壁纸,win,mac的壁纸都是随时间变化的,ubuntu可能是因为装了mac之后,对bios修改之后没办法调亮度了,所以我也就没折腾linux了。\napple在审美上我一直还是比较认可的。\n为了使得win的使用体验更接近mac,我选择了和mac相近的主题正如上图所示。\nrainmeter—让win的桌面更加美观 这是rainmeter的官网,知乎上也有很多回答,可以看看这篇\n正如您在上面图片中看到的三个小可爱一样,她们都对应着相应的快捷方式,您可以设置为你常用的软件或或者文件、文件夹。\n我用到的是这个主题文件,在漫锋网可以选择更多你喜欢的主题,如果有兴趣的话,您还可以在这里自定义您的鼠标,比如我用的就是花瓣鼠标。\n讲一讲其他的桌面美化途径 之前我也接触过upupoo,还为其开了会员,upupoo的壁纸质量还是不错的,甚至还可以自己把视频作为壁纸,加上很多有趣的特效,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nupupoo的能耗有点过大,这就导致有点喧宾夺主了。\n当然还有很多不错的壁纸网站,我最常用是wallpaper,您可以挑选喜欢的壁纸。当然bing的壁纸也有很多不错的摄影图片。\n我记得之前是有一个软件,可以将bing的壁纸设置为自己的桌面,在微软商店可以找到。\n写在最后 win系统有他独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我们电脑小白的启蒙系统。\n后来接触了linux,linux和win还差不多,但是mac干啥都和win反着来,菜单栏都在左边,但是用久了mac还是叹一句,真香。\nwin上还有很多好用的软件,比如quicker,多场景触发,超级右键,都是很不错的。\n还有snipaste,基本上都是装机必备的软件,但是mac这些类似的软件可就要掏钱了。\n但不管怎么样,电脑是用来学习或者娱乐的,但是我还是希望他能够更加具有生产力一些,和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n小彩蛋 聆听作者大大用freepiano弹奏的《花之舞》\n%e8%8a%b1%e4%b9%8b%e8%88%9e.mp4\n","date":"2023-08-1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beautify/","summary":"介绍win桌面美化插件,WinDynamicDesktop和rainmeter","title":"[桌面美化] windows也可以像mac一样优雅"},{"content":" 💡 写在前面: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打算只在这里呈现基础的知识点,在后续继续补足,所以没有选择去呈现全部的例题。\n- 030 - 031 - 0311函数极限 - 0312函数极限性质 - 例1.3.1 - 例1.3.2 - 例1.3.3 - 0313极限运算规则 - 0314夹逼准则 - 0315洛必达法则 - 0316泰勒公式 - 0317海涅定理 - 0318无穷小比阶 - summary - 例1.3.4 - 例1.3.5 - 例1.3.6 - 例1.3.7 - 例1.3.8 - 例1.3.9 - 例1.3.10 - 例1.3.11 - 例1.3.12 - 例1.3.13 - 例1.3.14 - 例1.3.15 - 例1.3.16 - 例1.3.17 - 例1.3.18 - 例1.3.19 - 例1.3.20 - 032 - 0321函数连续与间断 - 例3.21 - 例3.22 030 031 0311 函数极限 0312 函数极限性质 例 1.3.1\n例 1.3.2\n例 1.3.3\n0313 极限运算规则 0314 夹逼准则 0315 洛必达法则 0316 泰勒公式 0317 海涅定理 0318 无穷小比阶 032 0321 函数连续与间断 例 3.21\n例 3.22\n","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3/","summary":"极限、连续和间断","title":"[高数基础] 第三讲 函数极限与连续性"},{"content":"💡 自您所看到的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起,都是对张宇老师《基础 30 讲》的整理学习和汇总,我对张宇老师的帮助致以崇高的敬意!🌹🌹🌹\n写在前面:整理出来方便索引,相当于这里提供基础的土壤,在这基础上,记录与之相关的灵感!\n另外,由于时间跨度拉得比较长,在对新式学习方法的探索当中,不免遗失了之前的笔记,所以在前面几章的笔记不是很详细。\n在这一章里,初次加载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n- 010 - 011 - 0111函数概念与特性 - 012 - 0121基本初等函数图象 - 0122图象变换 - 0123极坐标系下图象 - 013 - 0131常用基础知识 010 011 0111 函数概念与特性 012 0121 基本初等函数图象 0122 图象变换 0123 极坐标系下图象 013 0131 常用基础知识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1/","summary":"衔接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基础知识","title":"[高数基础] 第一讲 高等数学预备知识"},{"content":"- 110 - 111 - 1111平面点集的基本概念 - 1112二元函数的极限 - 11.3二元函数的连续 - 1113二元函数的连续 - 1114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 11.2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 1115多元函数可微 - 1116多元函数偏导数连续性 - 112 - 1121链式求导 - 11.5二阶连续偏导数 - 1122隐函数存在定理 - 11.6隐函数求偏导 - 11.9全微分 - 11.10给出偏微分方程反求表达式 - 11.9* - 113 - 1131多元函数极值和最值的概念 - 1132无条件极值 - 11.11无条件极值 - 11.12 公式法失效 - 1133条件极值和拉格朗日乘法 - 11.14 条件极值 - 11.15 闭区域最值 110 知识框架如图所示,包括需要了解基本概念,这里可能会有 5 分,多元函数的微分法则,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需要重点关注。 111 1111 平面点集的基本概念 了解基本概念 对点集进行分类,进行概念理解 注意去心邻域概念;内点、外点、边界点的概念; 1112 二元函数的极限 关于函数极限有下面两种定义,注意区别 11.3 二元函数的连续\n1113 二元函数的连续 二元函数的连续和一元函数对比记忆 1114 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偏导数的意思就是走特殊路径,有失偏颇 11.2 二元函数的偏导数\n1115 多元函数可微 多元函数可微分的定义 1116 多元函数偏导数连续性 定义法+公式法 112 1121 链式求导 理解附注当中的含义 11.5 二阶连续偏导数\n1122 隐函数存在定理 隐函数存在定理 11.6 隐函数求偏导\n11.9 全微分\n11.10 给出偏微分方程反求表达式\n11.9\n113 1131 多元函数极值和最值的概念 最值的概念是比较出来的 1132 无条件极值 用公式法求二元函数的极值 11.11 无条件极值 11.12 公式法失效\n1133 条件极值和拉格朗日乘法 关注解题步骤 11.14 条件极值\n11.15 闭区域最值\n","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1/","summary":"多元函数多元函数偏导数、极值和最值、条件极值和拉格朗日乘法","title":"[高数基础] 第十一讲 多元函数微分学"},{"content":"- 170基础知识结构 - 171 向量代数 - 1711 向量代数 - 17.6 - 1712 空间平面与直线 - 1713 空间曲线与曲面 - 17.3 - 17.4 - 172 空间平面和直线、曲线和曲面 - 1721 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 17.2 - 17.5 - 173 场论初步 - 1731 场论初步 - 17.7 170 基础知识结构 💡 简要概括:\n在本章的知识结构当中,主要的部分有向量代数、空间平面和直线、空间曲线和曲面、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场论初步、第十七讲的地位主要是服务于第十八讲,也有单独考察五分的题型。\n171 向量代数 💡 具体来看向量代数,这里面,包括向量及其表达形式,向量的运算和应用,向量的方向角和方向余弦。\n1711 向量代数 💡 关注数量积及其应用,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一种是对应分量相乘相加,一种是通过模和夹角,这里就涉及夹角余弦的计算,其中要留心投影的定义。\n然后是向量积及其应用,还有混合积。\n下一部分是向量的方向角和方向余弦,方向角的定义如下图所示,记住方向余弦的计算公式。\n17.6\n1712 空间平面与直线 💡 这一部分是关于空间平面与直线,平面方程,直线方程,位置关系\n1713 空间曲线与曲面 17.3\n17.4\n172 空间平面和直线、曲线和曲面 1721 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17.2\n17.5\n173 场论初步 1731 场论初步 17.7\n","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7/","summary":"向量代数、空间平面与直线、空间曲线与曲面、场论初步、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title":"[高数基础] 第十七讲 多元函数积分学的基础知识"},{"content":"- 130 基础知识结构 - 131 - 1311微分方程的概念 - 132 - 1321微分方程的求解 - 13.1 - 1322可化为变量分离型 - 13.2 - 13.3 - 1323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13.4 - 13.3* - 1324伯努利方程 - 13.5 - 133 - 1331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 13.6+13.7 - 1332高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 - 13.8 - 1333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 - 1334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 - 1335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 13.9 - 13.10 - 13.11 - 13.8* - 13.9* 130 基础知识结构 131 1311 微分方程的概念 132 1321 微分方程的求解 13.1\n1322 可化为变量分离型 13.2\n13.3\n132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13.4\n13.3*\n1324 伯努利方程 13.5\n133 1331 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13.6+13.7\n1332 高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 13.8\n1333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 1334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 1335 n 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13.9\n13.10\n13.11\n13.8*\n13.9*\n","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3/","summary":"微分方程的概念、求解、伯努利方程、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高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title":"[高数基础] 第十三讲 常微分方程"},{"content":"- 120 - 12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 1211二重积分的几何背景 - 1212二重积分的性质 - 1213二重积分的对称性 - 12.2 - 122二重积分的计算 - 1221二重积分直角坐标系的算法 - 12.1直角坐标系计算 - 12.3直角坐标系计算 - 1222二重积分极坐标系算法 - 12.4极坐标系计算 - 12.5极坐标系计算 - 12.6极坐标系计算 - 1223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互相转化 - 1224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相互转化 - 12.7换积分次序 - 12.8二重积分解决一元积分 - 12.9 - 12.10高斯曲线 120 12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211 二重积分的几何背景 1212 二重积分的性质 1213 二重积分的对称性 12.2\n122 二重积分的计算 1221 二重积分直角坐标系的算法 12.1 直角坐标系计算\n12.3 直角坐标系计算\n1222 二重积分极坐标系算法 12.4 极坐标系计算\n12.5 极坐标系计算\n12.6 极坐标系计算\n1223 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互相转化 1224 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相互转化 12.7 换积分次序\n12.8 二重积分解决一元积分\n12.9\n12.10 高斯曲线\n","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2/","summary":"二重积分的概念与计算","title":"[高数基础] 第十二讲 二重积分"},{"content":"- 150 - 151一元函数微分学应用 - 1511物理应用 - 1512相关变化率 - 15.1 - 1513曲率公式 - 15.2 - 152一元函数积分学应用 - 1521积分学的物理应用 - 15.3力沿直线 - 15.4 - 15.5 - 1522积分学的几何应用 - 15.6 - 15.7+15.8+15.9 - 15.10 - 注例1 - 153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 - 1531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 - 15.11 - 15.12 - 154欧拉方程 - 1541欧拉方程 - 15.13 - 155傅立叶级数 - 1551傅立叶级数引言 - 1552欧拉-傅立叶方法 - - 1554推广至任意区间的傅立叶展开式 - 15.14狄利克雷收敛定理 - 15.15 - 1555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 150 151 一元函数微分学应用 1511 物理应用 1512 相关变化率 15.1\n1513 曲率公式 15.2\n152 一元函数积分学应用 1521 积分学的物理应用 15.3 力沿直线\n15.4\n15.5\n1522 积分学的几何应用 15.6\n15.7+15.8+15.9\n15.10\n注例 1\n153 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 1531 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 15.11\n15.12\n154 欧拉方程 1541 欧拉方程 15.13\n155 傅立叶级数 1554 推广至任意区间的傅立叶展开式 15.14 狄利克雷收敛定理\n15.15\n1555 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5/","summary":"一元函数微分学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应用、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傅立叶级数","title":"[高数基础] 第十五讲 数学一、数学二专题内容"},{"content":"180 基础知识框架 - 181 三重积分 - 1811 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对称性 - 18.2 - 18.5 - 1812 三重积分的计算 - 18.1 - 18.2 - 18.3 - 18.4 - 182 第一型曲线积分 - 1821 第一型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对称性 - 1822 第一型曲线积分的计算 - 18.6 - 18.7 - 183 第一型曲面积分 - 1831 第一型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对称性 - 1832 第一型曲面积分的计算 - 18.8 - 184 应用 - 1841 重积分与第一型线面积分的应用 - 18.9 - 18.11 - 18.12 - 185 第二型曲线和曲面积分 - 1851 第二型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 1852 平面第二型曲线积分的计算 - 18.13 - 18.14 180 基础知识框架 181 三重积分 1811 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对称性 18.2\n18.5\n1812 三重积分的计算 18.1\n18.2\n18.3\n18.4\n182 第一型曲线积分 1821 第一型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对称性 1822 第一型曲线积分的计算 18.6\n18.7\n183 第一型曲面积分 1831 第一型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对称性 1832 第一型曲面积分的计算 18.8\n184 应用 1841 重积分与第一型线面积分的应用 18.9\n18.11\n18.12\n185 第二型曲线和曲面积分 1851 第二型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852 平面第二型曲线积分的计算 18.13\n18.14\n","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8/","summary":"三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对称性和计算、第一型曲线积分、第一型曲面积分、重积分与第一型线面积分的应用、第二型曲线和曲面积分","title":"[高数基础] 第十八讲 三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content":"- 140 - 141 - 1411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 14.1 - 1412正向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 - 14.2 - 14.3 - 14.1* - 14.4 - 14.5 - 14.7 - 14.8 - 14.10 - 1413交错级数和任意项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 - 14.6 - 14.9 - 14.11 - 14.12 - 142 - 1421幂级数及其收敛域 - 14.13 - 14.14 - 1422幂级数求和函数 - 14.15+14.16 - 14.17 - 1423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 14.18 - 14.19 140 141 1411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14.1\n1412 正向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 14.2\n14.3\n14.1*\n14.4\n14.5\n14.7\n14.8\n14.10\n1413 交错级数和任意项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 14.6\n14.9\n14.11\n14.12\n142 1421 幂级数及其收敛域 14.13\n14.14\n1422 幂级数求和函数 14.15+14.16\n14.17\n1423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14.18\n14.19\n","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4/","summary":"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正向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交错级数和任意项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幂级数及其收敛域、幂级数求和函数、函数展开成幂级数","title":"[高数基础] 第十四讲 无穷级数"},{"content":"\t- 040 - 041 - 0411导数和微分概念 - 042 - 0421导数与微分计算 040 041 0411 导数和微分概念 042 0421 导数与微分计算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4/","summary":"高数基础知识第四讲知识点索引","title":"[高数基础] 第四讲 一元函数微分学的概念与计算"},{"content":"- 070 - 071 - 0711零点问题 - 072 - 0721微分不等式 070 071 0711 零点问题 072 0721 微分不等式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7/","summary":"零点问题与微分不等式","title":"[高数基础] 第七讲 零点问题与微分不等式"},{"content":"\t- 090 - 091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和旋转体的面积体积 090 091 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和旋转体的面积体积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9/","summary":"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和旋转体的面积体积","title":"[高数基础] 第九讲 一元函数积分学的几何应用"},{"content":"- 020 - 0201 引言 - 0202 极限定义 - 0203 收敛数列性质 - 0204 极限运算规则 - 0205 夹逼准则 - 0206 单调有界准则 020 0201 引言 0202 极限定义 0203 收敛数列性质 0204 极限运算规则 0205 夹逼准则 0206 单调有界准则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2/","summary":"数列极限的基本知识","title":"[高数基础] 第二讲 数列极限"},{"content":"- 050 - 051 - 0511极值与最值 - 052 - 0521单调性与极值判别 - 053 - 0531凹凸性与拐点 - 054 - 0541凹凸性与拐点判别 - 055 - 0551渐近线 - 056 - 0561最值或极值 - 0562作函数图形 050 051 0511 极值与最值 052 0521 单调性与极值判别 053 0531 凹凸性与拐点 054 0541 凹凸性与拐点判别 055 0551 渐近线 056 0561 最值或极值 0562 作函数图形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5/","summary":"极值、单调性、凹凸性","title":"[高数基础] 第五讲 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content":"- 080 - 081 - 0811不定积分 - 0812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 0813变限积分 - 0814反常积分 - 082 - 0821基本积分公式 - 0822凑微分法 - 0823换元法 - 0824分部积分法 - 0825有理函数积分 080 081 0811 不定积分 0812 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0813 变限积分 0814 反常积分 082 0821 基本积分公式 0822 凑微分法 0823 换元法 0824 分部积分法 0825 有理函数积分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8/","summary":"基本积分计算","title":"[高数基础] 第八讲 一元函数积分学的概念与计算"},{"content":"- 060 - 061 十大定理 060 061 十大定理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06/","summary":"有界与最值、介值定理、平均值定理、零点定理、费马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泰勒公式、积分中值定理","title":"[高数基础] 第六讲 中值定理"},{"content":"- 100 基础知识结构 - 101 积分等式 - 1011 用中值定理 - 1012 用夹逼准则 - 1013 用积分法 - 102 积分不等式 - 1021 积分不等式 - 1022 用拉氏中值定理 - 1023 用泰勒公式 - 1024 用积分法 - 10.4* 100 基础知识结构 101 积分等式 1011 用中值定理 1012 用夹逼准则 1013 用积分法 102 积分不等式 1021 积分不等式 1022 用拉氏中值定理 1023 用泰勒公式 1024 用积分法 ","date":"2023-08-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6%95%B0-%E9%AB%98%E6%95%B0%E5%9F%BA%E7%A1%80/%E7%83%AD%E9%97%A8%E6%96%87%E7%AB%A0/yu010/","summary":"积分等式与积分不等式","title":"[高数基础] 第十讲 积分等式与积分不等式"},{"content":"前言 💡 根据阮一峰老师的教程学习开源协议🌹\n同时结合知乎专栏的文章进行一些补充;\n文章标题:技术分享 | 如何为你的代码选择一个合适的开源协议?\n作者:卢文双 资深数据库内核研发 🌹\n如果你足够细心,很容易注意到即使是一小段代码,优秀的作者都在文件开头附上一段关于版权的声明,比如 licen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同时,一些博客也会标明”此文章采用 cc by 4.0 cn 协议“。\n如果我们拷贝了别人的代码或文章却没注意版权问题,在国外法律意识特别强的环境下(国内版权意识也在逐步加强),那么我们的作品会因触犯别人的权益而违法。即使是最开放的开源协议,最低要求也是保留原作者对代码的声明,所以开源不等于免费,也不等于没有约束。\n何为 licence?\nlicence 是软件的授权许可,详细说明了获得代码后拥有的权利,哪些操作是允许的,哪些操作是禁止的。软件的版权许可证可有很多方式,本文仅限于讨论开源软件协议 open source license。\n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花大把时间去写许可协议,选择一种比较流行的开源协议就足够了,省时省力,更便于自己作品的传播,于人于己都有利。\n说句题外话,很多国外开发者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方面做得很好,如果 a 的作品是因为 b 的作品的启发而来,a 甚至都没有使用 b 任何一句代码,但 a 会在他的作品里面指明是受到了 b 的启发:\n```text inspired by xxx link: http://www.xxxx.com ``` 正文 作为一个开发者,如果你打算开源自己的代码,千万不要忘记,选择一种开源许可证(license)。 许多开发者对开源许可证了解很少,不清楚有哪些许可证,应该怎么选择。本文介绍开源许可证的基本知识,主要参考了 opensource.com\n一、什么是开源许可证 开源许可证是一种法律许可。通过它,版权拥有人明确允许,用户可以免费地使用、修改、共享版权软件。\n版权法默认禁止共享,也就是说,没有许可证的软件,就等同于保留版权,虽然开源了,用户只能看看源码,不能用,一用就会侵犯版权。所以软件开源的话,必须明确地授予用户开源许可证。\n二、开源许可证的种类 目前,国际公认的开源许可证共有80 多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允许用户免费地使用、修改、共享源码,但是都有各自的使用条件。\n如果一种开源许可证没有任何使用条件,连保留作者信息都不需要,那么就等同于放弃版权了。这时,软件可以直接声明进入\u0026quot;公共领域\u0026quot;(public domain)。\n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开源许可证分成两大类。\n宽松式(permissive)许可证 copyleft 许可证\n三、宽松式许可证 3.1 特点 宽松式许可证(permissive license)是最基本的类型,对用户几乎没有限制。用户可以修改代码后闭源。\n它有三个基本特点。\n(1)没有使用限制\n用户可以使用代码,做任何想做的事情。\n(2)没有担保\n不保证代码质量,用户自担风险。\n(3)披露要求(notice requirement)\n用户必须披露原始作者。\n3.2 常见许可证 常见的宽松式许可证有四种。它们都允许用户任意使用代码,区别在于要求用户遵守的条件不同。\n(1)bsd(二条款版)\n分发软件时,必须保留原始的许可证声明。\n(2) bsd(三条款版)\n分发软件时,必须保留原始的许可证声明。不得使用原始作者的名字为软件促销。\nbsd 可证\nbsd可证也来源于大学,与mit差不多,也非常简单、慷慨。 bsd开源协议是一个给于使用者很大自由的协议。基本上使用者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自由的使用、修改源代码,也可以将修改后的代码作为开源或者专有软件再发布。前提是当你发布使用了bsd协议的代码,或者以bsd协议代码为基础开发自己的产品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如果再发布的产品中包含源代码,则在源代码中必须带有原代码中的bsd协议。 2. 如果再发布的只是二进制类库/软件,则需要在类库/软件的文档和版权声明中包含原来代码中的bsd协议。 3. 不可以用开源代码的作者/机构名字和原来产品的名字做市场推广。 bsd 开源协议鼓励代码共享,但需要尊重代码作者的著作权。bsd 开源协议允许使用者修改和重新发布代码,也允许使用或在bsd代码上开发商业软件发布、销售,是对商业集成很友好的协议。因此,很多公司在选用开源产品的时候都首选bsd协议。 (3)mit\n分发软件时,必须保留原始的许可证声明,与 bsd(二条款版)基本一致。\nmit 开源协议是史上最为简洁、慷慨的开源协议之一。作者只想保留版权,而无任何其他了限制。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你的发行版里包含原许可协议的声明,无论你是以二进制发布的还是以源代码发布的。\n特点:\n用户可以拿你的代码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用户在项目副本中要包含版权声明和许可声明。 你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4)apache 2\n分发软件时,必须保留原始的许可证声明。凡是修改过的文件,必须向用户说明该文件修改过;没有修改过的文件,必须保持许可证不变。\napache licence 是著名的非盈利开源组织 apache 采用的协议。该协议和 bsd 类似,同样鼓励代码共享和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同样允许修改代码、再发布(作为开源或商业软件)。需要满足的条件也和 bsd 类似:\n需要为使用代码的用户提供一份 apache licence 。 如果你修改了代码,需要在被修改的文件中说明。 在延伸的代码中(修改和由源代码衍生的代码中)需要带有原来代码中的协议、商标、专利声明和其他原作者规定需要包含的说明。 如果再发布的产品中包含一个notice文件,则在 notice 文件中需要带有 apache licence 。你可以在notice中增加自己的许可,但不可对 apache licence 构成更改。 apache licence 也是对商业应用友好的许可,使用者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修改代码来满足需要并作为开源或商业产品发布/销售。\n四、copyleft 许可证 4.1 copyleft 的含义 copyleft 是理查德·斯托曼发明的一个词,作为 copyright (版权)的反义词。\ncopyright 直译是\u0026quot;复制权\u0026quot;,这是版权制度的核心,意为不经许可,用户无权复制。作为反义词,copyleft 的含义是不经许可,用户可以随意复制。\n但是,它带有前提条件,比宽松式许可证的限制要多。\n如果分发二进制格式,必须提供源码修改后的源码,必须与修改前保持许可证一致不得在原始许可证以外,附加其他限制\n上面三个条件的核心就是:修改后的 copyleft 代码不得闭源。\n4.2 常见许可证 常见的 copyleft 许可证也有四种(对用户的限制从最强到最弱排序)。\n(1)affero gpl (agpl)\n如果云服务(即 saas)用到的代码是该许可证,那么云服务的代码也必须开源。\n(2)gpl\n如果项目包含了 gpl 许可证的代码,那么整个项目都必须使用 gpl 许可证。\n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来源于自由软件联盟 gnu,gpl/lgpl 侧重于代码及衍生代码的开源与免费使用。\ngpl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只要在一个软件中使用(”使用”指类库引用,修改后的代码或者衍生代码)gpl 协议的产品,则该软件产品必须也采用 gpl 协议,既必须也是开源和免费。这就是所谓的”传染性”。\n由于 gpl 严格要求使用了 gpl 类库的软件产品必须使用 gpl 协议,对于使用 gpl 协议的开源代码,商业软件或者对代码有保密要求的部门就不适合集成/采用作为类库和二次开发的基础。\n我们很熟悉的 linux 就是采用了 gpl。gpl 协议和 bsd, apache licence 等鼓励代码重用的许可很不一样。gpl 的出发点是代码的开源/免费使用/引用/修改和衍生代码的开源/免费使用,但不允许修改后和衍生的代码做为闭源的商业软件发布和销售。\n其它细节和 bsd/apache 等协议类似。\n(3)lgpl\n如果项目采用动态链接调用该许可证的库,项目可以不用开源。\nlgpl(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来自于自由软件联盟 gnu,可以翻译为更宽松的 gpl 协议,也属于传染性开源协议。\nlgpl 是 gpl 的一个主要为类库使用设计的开源协议。和gpl要求任何使用/修改/衍生之gpl类库的的软件必须采用gpl协议不同,lgpl 允许商业软件通过类库引用(link)方式使用 lgpl 类库而不需要开源商业软件的代码。这使得采用 lgpl 协议的开源代码可以被商业软件作为类库引用并发布和销售。\n但是如果修改 lgpl 协议的代码或者衍生,则所有修改的代码,涉及修改部分的额外代码和衍生的代码都必须采用 lgpl 协议,因此,lgpl 协议的开源代码很适合作为第三方类库被商业软件引用,但不适合希望以 lgpl 协议代码为基础,通过修改和衍生的方式做二次开发的商业软件采用。\ngpl/lgpl 都保障原作者的知识产权,避免有人利用开源代码复制并开发类似的产品。\n(4)mozilla(mpl)\n只要该许可证的代码在单独的文件中,新增的其他文件可以不用开源。\n五、常见问题 本节回答一些开源许可证的常见问题。\n5.1 什么叫分发(distribution)? 除了 affero gpl (agpl) ,其他许可证都规定只有在\u0026quot;分发\u0026quot;时,才需要遵守许可证。换言之,如果不\u0026quot;分发\u0026quot;,就不需要遵守。\n简单说,分发就是指将版权作品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这意味着,如果你是自己使用,不提供给他人,就没有分发。另外,这里的\u0026quot;人\u0026quot;也指\u0026quot;法人\u0026quot;,因此如果使用方是公司,且只在公司内部使用,也不需要遵守许可证。\n云服务(saas)是否构成\u0026quot;分发\u0026quot;呢?答案是不构成。所以你使用开源软件提供云服务,不必提供源码。但是,affero gpl (agpl) 许可证除外,它规定云服务也必须提供源码。\n5.2 开源软件的专利如何处理? 某些许可证(apache 2 和 gpl v3)包含明确的条款,授予用户许可,使用软件所包含的所有专利。\n另一些许可证(bsd、mit 和 gpl v2)根本没提到专利。但是一般认为,它们默认给予用户专利许可,不构成侵犯专利。\n总得来说,除非有明确的\u0026quot;保留专利\u0026quot;的条款,使用开源软件都不会构成侵犯专利。\n5.3 什么是披露要求? 所有的开源许可证都带有\u0026quot;披露要求\u0026quot;(notice requirement),即要求软件的分发者必须向用户披露,软件里面有开源代码。\n一般来说,你只要在软件里面提供完整的原始许可证文本,并且披露原始作者,就满足了\u0026quot;披露要求\u0026quot;。\n5.4 gpl 病毒是真的吗? gpl 许可证规定,只要你的项目包含了 gpl 代码,整个项目就都变成了 gpl。有人把这种传染性比喻成\u0026quot;gpl 病毒\u0026quot;。\n很多公司希望避开这个条款,既使用 gpl 软件,又不把自己的专有代码开源。理论上,这是做不到的。因为 gpl 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n但是实际上,不遵守 gpl,最坏情况就是被起诉。如果你向法院表示无法履行 gpl 的条件,法官只会判决你停止使用 gpl 代码(法律上叫做\u0026quot;停止侵害\u0026quot;),而不会强制要求你将源码开源,因为《版权法》里面的\u0026quot;违约救济\u0026quot;没有提到违约者必须开源,只提到可以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n总结和致谢 下方表格中出现的用词的解释:\n协议和版权信息(license and copyright notice):在代码中保留作者提供的协议和版权信息。\n声明变更(state changes):在代码中声明对原来代码的重大修改及变更。\n公开源码(disclose source):代码必需公开。\n库引用(library usage):该库可以用于商业软件中。\n责任承担(hold liable):代码的作者承担代码使用后的风险及产生的后果。如果禁止,那么作者将不会承担责任,可以理解为免责条款。\n商标使用(use trademark):可以使用作者的姓名,作品的 logo,或商标。\n附加协议(sublicensing):允许在软件分发传播过程中附加上原来没有的协议条款等。\n参考链接 https://github.com/github/choosealicense.com https://opensource.org/licenses https://www.cnblogs.com/wayou/p/how_to_choose_a_license.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87 💡 写在最后:开源能够非常便利地促进知识共享和数据优化,但是开源并不等于劳动成果不需要被尊重。我们在拥抱知识的时候,也需要给传授我们知识的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n感谢您能看到最后,这是送给您的小彩蛋 最后我还想介绍一下 cc by 4.0 cn 协议 文章参考哔哩哔哩专栏,作者:靈雲 reign🌺🌺🌺\ncc 协议(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的中文叫做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允许他人分发作品的公共版权许可之一。2002 年 12 月 16 日,美国非盈利性组织 creative commons 首次发布了 cc 协议。4.0 版本发布于 2013 年 11 月 25 日。\n署名(英语:attribution,by)您(用户)可以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您必须按照作者或者许可人指定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署名。\n您(用户)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并提供指向本许可协议(指你使用的 cc 协议)的链接,同时标明是否(对原始作品)作了修改。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署名,但是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许可人为您或您的使用背书。\n通常情况下的 cc 协议必有这条,所以也就是必须进行署名,尊重原作者劳动成果。并且还要提供 cc 协议的链接,注明是否有所修改。其中最奇怪的一点在于“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许可人为您或您的使用背书”,这里的“背书”来源于银行的票据业务,是指使用人不能明示或暗示观众:“我使用了许可人的作品,许可人支持我的创作,并且可以用许可人的声誉确保我的使用行为可信可靠”。\n具体可以查看知乎上王若枫的解释,原网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30001/answer/133964332\n背书是指票据转让时原持有人在票据背面加盖自己的印鉴证明该票据真实有效、如果有问题就找我。它不是担保(票据就是他的,他不能为自己担保),而是证明或声明的意思。\n背书用于社会事务,一般是指【声明支持某人或某事、为某人或某事发声】,一个单位或个人对另一个单位或个人的行为表示支持,以自身的信誉度来证明另一个单位或个人也同样可信可靠。而不是为另一单位或个人的行为进行担保的意思。万一那个人的行为真的出了问题,你不能从经济或法律上追究这个人的责任。这是跟银行业务有所区别的地方。\n具体的,署名需要包括以下内容:\n包含任何版权声明(如适用)。如果作品自身带有作者的版权声明,版权声明必须保持不变,或在一种合理的方式下重新分发给媒介。\n引用作者的名字,网名或用户 id 等。如果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如果存在作者的个人档案页面,应附上页面的链接。\n引用作品的标题或名称(如适用),前提是存在标题或名称。如果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应在重新分发时应附上原作品的标题或者名称。\n引用作品的 cc 许可协议。如果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应引用作者的 cc 许可协议,且应附有到 cc 网站的链接。(网址和跳转链接均可)\n如果作品是一个派生作品或改编作品,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该说明这是一个派生作品,如“这是[作者]的[作品]的芬兰语翻译版本”或“剧本在[作者]的[原作品]基础上改编”。\n相同方式共享(英语:sharealike,sa)您可以自由复制、散布、展示及演出本作品;若您改变、转变或更改本作品,仅在遵守与本作品相同的许可条款下,您才能散布由本作品产生的派生作品。\n带有 sa 的协议要求传播时也要遵循同样的 cc 协议进行,比如原作者注明了 nc 非商业性,则你在使用其作品进行内容创作时也当注明请其他人遵循 cc 协议中的 nc 规定,并且要带有 sa 标记以告诉其他人也应当遵循此 cc 协议。\n非商业性使用(英语:noncommercial,nc)您可以自由复制、散布、展示及演出本作品;您不得为商业目的而使用本作品。\n这个很好理解,带有 nc 的均不能用于商业目的。但在原创者允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用于商业目的。例如:小明在他的网站上以包括“非商业性运用”要素的答应协议发布了他的拍摄著作。在这种情况下,小红能够打印格斯的这幅相片欣赏。但是,如果没有小明的答应,小红不得贩卖这张打印的相片。\n禁止演绎(英语:no derivative works,nd)您可以自由复制、散布、展示及演出本作品;您不得改变、转变或更改本作品。\n也就是只能原原本本地传播本作品,不得对其内容进行任何修改。例如:小明在自己的一首歌曲上使用包括“制止演绎”要素的答应协议。小刚想要截取小明的歌曲片段,混合在他的著作中而产生出全新的歌曲。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小明的答应,小刚就不能这么做(除非他的歌曲构成合理运用)。\n混合搭配这些条例可产生 11 种有效组合(nd 和 sa 互斥,还有 1 种没有包括任何条款),因为 98%的使用情况均要求署名,其中的 5 种缺乏 by 的条款不再使用。\n💡 故一共有 6 种常用的版权规定组合\ncc by:署名标示(by)\ncc by-sa:署名标示(by)- 相同方式共享(sa)\ncc by-nc:署名标示(by)- 非商业性使用(nc)\ncc by-nc-sa:署名标示(by)- 非商业性使用(nc)- 相同方式共享(sa)\ncc by-nd:署名标示(by)- 禁止演绎(nd)\ncc by-nc-nd:署名标示(by)- 非商业性使用(nc)- 禁止演绎(nd)\n这些组合的权利与要求都写在上面的具体组成条例之中,将不同条例的权利与要求组合起来即为对应的协议权利与要求。如果组合中没有该条例,则表明组合的权利与要求内容与该条例相反。例如没有表明 nc 即为可商用,没有表明 nd 即为可二次创作。\n对于之前提到的没有包括任何条款的组合,称为不受限制地在全球范围内发布内容,即 cc0。cc0 相当于是放弃以上四种条例的 cc 授权,成为 public domain(公有领域)的素材。\n适用范围 在创作共享许可下的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生效。包括:书籍,戏剧,电影,音乐,文章,图片,博客和网站。不建议软件在 cc 许可下发布。\n该协议不光规定了使用者的义务,也同样赋予了使用者应有的权利。如:在创作共享许可下应用的作品不得修改所允许的合理使用或公平交易的权利或施加限制(因为其违反著作权例外)。此外,创作共享许可非独占及不可撤销。任何作品或在创作共享许可下获得的作品副本可根据该许可继续使用。\n也就是说创作者一旦根据此协议发布作品,就应当遵循此协议一视同仁的条款,不能增设任何法律限制或是技术限制,来限制他人进行本许可证已经允许的行为。\n由多种创作共享许可保护的作品,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一种许可。\n采用 cc 协议的意义或效果? 对于网络创作者而言,采用 cc 协议可以进行主动声明以应对未来创作公开到网络上后可能产生的转载问题。主动提供授权协议,有利于提醒转载者应按照相关协议进行,尽管目前咱们这的版权领域的现象一直都不让人称道,但是随着人们的相关意识的不断增强,也越来越自发地尊重创作者的版权,cc 协议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发生协议以外的转载行为时,于法于理上也有依据。目前在中国大陆内似乎还未有基于 cc 协议的诉讼。\n难以否认的是,使用范例里小明的主动约定和小红的守约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状况。在实际运用中,可能更多的人会直接使用创作者公开的素材而不去管所谓的授权或者协议。而 cc 协议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也近乎一种自律型的规约。但是,当使用、提及的次数多了,相比也能够提高更多人在这方面的意识。尽管前进步伐还很缓慢,但一步步一步步向前,总能改变。\n","date":"2023-08-09","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license/","summary":"介绍互联网软件开源协议","title":"[知识分享] 开源许可证教程"},{"content":"前言 我是在建立博客之后才开始了解 rss 技术的,因为很有优质的中文博客都会提供一个类似于 wi-fi 的小图标,看上去非常吸引人,当时我就好奇点进去看,结果发现为啥是排列好的一列数据,而不是一个网页,当时我就来了劲,什么玩意儿,搞不明白啊。 后来慢慢搞懂了 rss,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 rss 的博文,但是很遗憾,被我删了,所以今天重新来和大家谈一谈 rss。\n配置 先讲讲为什么是 rss。\nrss 是一种用于发布和订阅网站内容的标准格式。它代表\u0026quot;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u0026quot;(真正简单的聚合),也被称为\u0026quot;rich site summary\u0026quot;(丰富的站点摘要)。rss 允许网站所有者将其内容以结构化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并使用户能够通过订阅器(也称为 rss 阅读器或新闻聚合器)获取更新的内容。\n使用 rss,网站所有者可以创建一个包含最新文章、新闻、博客帖子等的 xml 文件,该文件包含标题、摘要和链接等信息。这个 xml 文件称为 rss feed(rss 源),它可以被订阅器读取和解析。\n用户可以使用订阅器订阅感兴趣的 rss 源,然后订阅器会自动获取和显示源中的最新内容。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界面浏览多个网站的更新内容,而无需逐个访问每个网站。\nrss 的优点包括节省时间、方便获取更新内容、避免信息过载等。它广泛应用于新闻网站、博客、播客等发布内容的网站,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信息分发方式。\n上述是 rss 比较专业的解释。\n下面我引用鸦鸦一篇博文中的一段话来解释。\nrss 可以不用打开网站而把文章集中到一个地方阅读。__就好比把很多家不同的报纸投递到一个信箱里。这样你就可以不慌不忙地细细阅读你订阅的每一篇文章了。省去了到处跑腿的功夫。\n——鸦鸦的博客\n好了,读到这里,您应该清楚,rss 就是一个类似于信箱,里面可以放你喜欢的来信,不喜欢的来信就不会来。\n理解 首先我认为一件事情需要辩证看待,我们需要有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去看世界,天上不会有掉馅饼🥙的事情,我们在一个平台获取到免费的知识,代价是什么,我们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吸收平台的广告,因为我们没有给平台其他的报偿,所以我们得付出额外的代价。这样子才能实现一种公平。 但是,缺点是什么,您很容易陷入到信息过载的处境当中,茫然无措,我们大脑的算力毕竟是有限度的,刷多了抖音看多了 bilibili,就很快要睡觉了。\n我的策略 我一般喜欢刷 bilibili,但是今天一打开我熟悉而陌生的 reeder,我靠,我感觉一瞬间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铺面而来,是哪个小可爱这么久都没来看我呀,我仿佛听到了来自 reeder 既埋怨又欣喜的呼唤。 我现在采用的配置是,ios 采用付费的 reeder5(咨询万能的某宝),mac 在我求助无门的时候,bilibili 热心的 up 主为我提供了dmg安装包。【提取码:37yt】【悄悄地使用,打枪的不要】\n一般而言,我觉得学习和工作,ios 和 mac 是我最常用的两个操作系统,手机我有其他的用处,所以就没有设置 rss。而且我觉得 reeder 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 icloud 进行国内同步,非常暖心。\n我再引用鸦鸦博客中的一段来提供其他的路径。\n如何使用 rss\n1.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 rss 阅读器。ios 上比较出名的是 reeder,全平台推荐 inoreader,还有一个国人开发的 ego reader 似乎也不错。 2. 其次你需要知道文章的订阅地址。比如本博客的订阅地址是 [https://crowya.com/feed](https://crowya.com/feed/) 3. 然后把订阅地址添加到阅读器里就好了。具体步骤就不多说了,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操作方法的。 [——鸦鸦的博客](https://crowya.com/547) 写在最后 虽然使用 rss 之初,您可能会折腾一番,但是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 您会收获到新的乐趣。\n","date":"2023-08-0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rss/","summary":"万物皆可RSS(🐶保命)","title":"[天之骄子] rss为什么退出了互联网的舞台?"},{"content":"前言 这篇文章最早创建于 20230827,后来一直没更新,退游很久之后,发现国服的海岛真的一言难尽,但是我觉得虽然环境不好,但是一起玩玩还是蛮有意思的,遂重建了一个特遣队。\n我参与的特遣队及标签:pup0yqjl(复制搜索即可)\n💡 海岛奇兵是一款兼具养成和军事策略游戏,这个专栏用于收集常见的 1600 副本的打法,帮助想要练习纯妹爆本的同学,也记录海岛陪伴我的风风雨雨。\n为什么是海岛?因为这个游戏不会很特别消耗精力,但是却可以很好地练习你对细节掌控的能力,以及抗压能力,在面对一个困难的副本当中,学会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n雕像配置:基础 5 能 3 攻 1 血(9 雕配置,62 级前) 常规配置:6 能 5 攻或 7 能 4 攻\n能量记录:10 烟 65 能 ;11 烟 77 能; 12 烟 90 能; 13 烟 104 能;14 烟 119 能;15 烟 135 能\n引导记录:4 发 14 能 ;5 发 20 能;6 发 27 能;7 发 35 能\n技能记录:布里特:1 吼 6 能,2 吼 24 能; 列兵:2 嘲讽 8 能;3 嘲讽 15 能\n震爆记录:1 震 7 能;2 震 19 能;3 震 36 能;4 震 58 能;5 震 85 能;6 震 117 能\n正常能量加成 150%以上体验会比较好,攻击 77%-116%\n欢迎大家加入!👏👏👏\n教程 木卫四 ❤️ 地图全览 💡 🚀链接直达:海岛奇兵-单挑木卫四强行卡英雄打法(270w)——天之御中\n💡 木卫四纯妹打法有两种,一种是带小绿直接吼,一种是卡列兵持续输出,两种难度相当,第一种对震点的要求比较高,手速要跟上,缺点就是比较费能量,卡列兵优点就是省能量,但是细节要把握好,不然极其容易团灭。\n一般而言,木卫四的右侧的电池是用来收能量的,所以萌新可不要偷吃哦,配置至少六能起步,吃能量药和攻击药,能量总加成 150 以上。\n❤️step1 💡 起手两发火炮排雷,一发火炮扎卡一下迫击炮位置的建筑,扎卡是为了更好的聚集妹子,不会使其特别容易分散,排雷的位置就是等会儿的爆本点,提前准备。\n❤️step2 💡 在右侧先收能量,如果想要单图并且很自信的话可以多吃点,不然就留一些给第二波的兄弟,如果能两三波带走木卫四也是很成功的了。这里丢一发引导聚集一下。\n❤️step3 💡 触边引导,给一发烟雾进行掩护,接下来反应要快\n💡 看到这个波浪纹的点位,就是迫击炮的正下方,长距离就是为了能很好拉开妹子和列兵的距离。\n💡 这里烟雾的间隔也比较有讲究,因为妹子是分成两列,所以烟雾间隔不能卡得太极限,不然就容易漏出来,导致输出大打折扣。\n❤️step4 💡 接下来的这发引导就是卡着这个微小的间隙,⚠️ 一定要放大地去丢这个引导,不然很容易丢偏导致出大问题。\n❤️step5 💡 结尾的两烟雾,丢出 0.1-0.2 秒的间隔,目的就是为了让建筑优先瞄准列兵。\n然后在列兵走到小加农炮的位置中间的时候丢出一发震爆,同时开启嘲讽技能,因为震爆有滞空时间,所以需要预判。\n❤️step6 💡 等到妹子走到点位的时候,烟雾还剩下 1/6 的时候,提前丢出两发震爆,一发在喷火,一发在火箭,由于天御打的时候有微型震爆的加成,所以丢了两发给上面的火箭,不然还需要一震。\n❤️step7 💡 列兵的嘲讽时间是八秒,但是间隔不要断,等到震爆剩下 1/6 的时候,补上两震\n💡 最后补上一发小怪,强行进行输出\n💡 最终完成了爆本,280w 的血量,可以说非常精彩!\n滑铁卢 如上述链接\n泰坦 如上述链接\n总结 平时也没什么爱好,除了打打海岛奇兵就是修修博客,写写文章,本来我感觉自己的娱乐方式就不是很多,上班之后时间也更少。海岛每天花个几分钟也能稍微调节一下生活,其实往深处了看,海岛是一款好游戏,不肝不氪。\n本来没打算自己建特遣队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回到老的特遣队时,已经七零八落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能去,所以就自己建一个吧,而且用 bing 搜索“海岛奇兵 1600”的时候,结果还把我自己给搜出来了,太尴尬了。本来这个栏目没打算出现在我的文章里的,但是最终还是把它放回来了,重新修修补补。先这样了。\n","date":"2023-08-07","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boombeach/","summary":"其实往深处看,海岛是一款好游戏,不肝不氪,能提供适度娱乐。","title":"[海岛奇兵] 重建特遣队"},{"content":"前言 💡 素材来自于bilibli馆长的\n【4k60fps】孙燕姿《我怀念的》经典神级现场!我怀念的是当初的时光\n无意中刷到,觉得歌词写得很有故事\n歌词 《我怀念的》-孙燕姿\n填词:姚若龙\n谱曲:李偲菘\n我问为什么 那女孩传简讯给我 而你为什么\n不解释低着头沉默 我该相信你很爱我 不愿意敷衍我\n还是明白 你已不想挽回什么 想问为什么\n我不再是你的快乐 可是为什么 却苦笑说我都懂了\n自尊常常将人拖着 把爱都走曲折 假装了解是怕\n真相太赤裸裸 狼狈比失去难受 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n我怀念的是一起作梦 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 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n我记得那年生日 也记得那一首歌 记得那片星空\n最紧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谁记得 谁忘了\n想问为什么 我不再是你的快乐 可是为什么\n却苦笑说我都懂了 自尊常常将人拖着 把爱都走曲折\n假装了解是怕 真相太赤裸裸 狼狈比失去难受\n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 我怀念的是一起作梦 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n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 我记得那年生日 也记得那一首歌\n记得那片星空 最紧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谁忘了\n我怀念的是无言感动 我怀念的是绝对炽热\n我怀念的是你很激动 求我原谅抱得我都痛\n我记得你在背后 也记得我颤抖着 记得感觉汹涌\n最美的烟火 最长的相拥 谁爱得太自由\n谁过头太远了 谁要走我的心 谁忘了那就是承诺\n谁自顾自地走 谁忘了看着我 谁让爱变沉重\n谁忘了要给你温柔 我怀念的 我还有想要爱你的冲动\n我记得那年生日 也记得那一首歌 记得那片星空\n最紧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我放手\n我让座 假洒脱 谁懂我多么不舍得\n太爱了 所以我 没有哭 没有说\n我的理解 在开头的部分平铺直叙:“我问为什么,那女孩传简讯给我,而你为什么,不解释低着头沉默 我该相信你很爱我,不愿意敷衍我,还是明白,你已不想挽回什么,想问为什么,我不再是你的快乐,可是为什么,却苦笑说我都懂了。”\n通过歌词大意就是知道两个人的现状不是很好,应该是快到了临界点,代入感其实还是很强的,歌词的角度和立意非常独特。\n自尊常常将人拖着 ,把爱都走曲折 ,假装了解是怕,真相太赤裸裸,狼狈比失去难受,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n这句歌词应该是情绪开始慢慢起伏,开始慢慢流露出痛苦。\n我怀念的是一起作梦,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我记得那年生日,也记得那一首歌,记得那片星空,最紧的右手,最暖的胸口,谁记得,谁忘了,想问为什么,我不再是你的快乐,可是为什么,却苦笑说我都懂了\n这段话通过回忆往昔的情景,似乎在和过去的美好进行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画面感很强,但是却进一步加深的痛苦,快乐戛然而止。好比是辛弃疾写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种艺术效果有很强烈的对比感。\n我怀念的是无言感动,我怀念的是绝对炽热,我怀念的是你很激动,求我原谅抱得我都痛,我记得你在背后,也记得我颤抖着,记得感觉汹涌,最美的烟火,最长的相拥,谁爱得太自由“\n这一段是情绪爆发的一段,这一段延续了之前的艺术手法,用极尽浪漫和写意的方式进行着描述,对爱情做出了最好的阐述!\n谁过头太远了,谁要走我的心,谁忘了那就是承诺,谁自顾自地走,谁忘了看着我,谁让爱变沉重,谁忘了要给你温柔,我怀念的,我还有想要爱你的冲动,我记得那年生日,也记得那一首歌,记得那片星空,最紧的右手,最暖的胸口 这一段有一种轻微的埋怨,但是又带着一种对于往昔温柔的回忆,所交织的复杂的感情。\n我让座,假洒脱,谁懂我多么不舍得,太爱了,所以我,没有哭,没有说\n最后的结尾带着彻骨的悲伤,留恋,惋惜,痛苦,决绝。\n💡 summary\n第一次听这种歌,对于我这种没有深刻感情经历的小白而言,是很难产生多么深刻的共鸣的,但是这个歌词和主题的选择却让我觉得很特别,它把人生中的真实痛苦暴露出来。\n在艺术效果上, 是层层递进的,中间交织着很多的对比,如果我们置身局外人,当然这些利剑是伤不到我们的,但是如果对于有着一些感情经历的人来说,这首歌就很有可能唱到心里去了。\n这首歌大概在2007年有不错的传唱度,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是能反应时代的特征的,迷茫,哀伤,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很难找到自我清晰的定位。\n这首歌当然也对我们有着不错的启发,爱情里的双方,往往是充满矛盾的,从最初的热恋,平静,矛盾,缓和,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风浪和波折。\n能把个人的情感用歌声唱出来,使之更加具有普遍性,艺术性和欣赏的价值,是很不错的。\n第一次听这种歌,对于我这种没有深刻感情经历的小白而言,是很难产生多么深刻的共鸣的,但是这个歌词和主题的选择却让我觉得很特别,它把人生中的真实痛苦暴露出来。 在艺术效果上, 是层层递进的,中间交织着很多的对比,如果我们置身局外人,当然这些利剑是伤不到我们的,但是如果对于有着一些感情经历的人来说,这首歌就很有可能唱到心里去了。 这首歌大概在2007年有不错的传唱度,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是能反应时代的特征的,迷茫,哀伤,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很难找到自我清晰的定位。 这首歌当然也对我们有着不错的启发,爱情里的双方,往往是充满矛盾的,从最初的热恋,平静,矛盾,缓和,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风浪和波折。 能把个人的情感用歌声唱出来,使之更加具有普遍性,艺术性和欣赏的价值,是很不错的。 ","date":"2023-08-0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mv-mu-1/","summary":"爱情里的双方,往往是充满矛盾的,从最初的热恋,平静,矛盾,缓和,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风浪和波折。","title":"[影乐鉴赏] 《我怀念的》-孙燕姿"},{"content":"写在前面 这个专栏是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的一个汇总!\n非常感谢🙏李旭舅舅的帮助🌺🌺🌺\n也希望希望能帮到大家。\n❤️本专栏的文章的图片采用了图床进行了cdn加速,阅读体验应该可以得到不错的优化!\n阶段任务 💡 在第一阶段当中,首先阐述目标任务,完成对大纲的解读和题型(篇章)的分类,学习解题的方法。在本阶段,预计耗时4.5h\n💡 在第二阶段当中,需要对真题做更加细致的学习。\n💡 第三阶段通过总结解题的思路,选项的特征来完成更好的提升\n大纲解读 💡 通过对大纲的分析,文章的选题偏向政治和经济类\n💡 具体考察的题型如下: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汇,态度方向\n💡 其中分值的分布集中在细节理解上\n正文 了解了基本的信息,下面就进入具体的方法论的学习!\n主旨大意 💡 基本的解题思路如上,因文而异,殊途同归,其中有开门见山,不破不立,起承转合,问题答案,做这类题记得把解题后置,通过逆推法,来把这类题型当作命题作文,自己构思来判断是否吻合文章的行文结构,要注意拒绝标题党,不选文艺范,朴素地对中心进行概括。\n💡 错误答案的特征如下:有可能会通过局部信息进行以偏概全,或者是偏离中心的概括,也有可能会扩大范围。\n举例说明\n以2011一篇文章为例\n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属于bpes型,通过记叙文引出线索,我们需要选出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选项。 我们再通过这篇文章来分析,通过总结每段文章的首句,来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提取共性的中心词来概括文章大意。 细节信息题 💡 对于细节信息题而言,会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地提问。\n做这类题,要注意减少主观想法,题目不考察推理。\n基本的解题思路就是返回原文进行定位\n📌tips:如果遇到多处同义替换就很有可能是正确答案!\n常见的错误答案的特征:\n无中生有 (越符合常识的答案越有可能出错)\n偷换概念 (会进行偷换主语)\n答非所问\n- 无中生有 (越符合常识的答案越有可能出错) - 偷换概念 (会进行偷换主语) - 答非所问 举例说明\n推理判断题 💡 最近推理,能不推理则不推理\n推理举例\n这里就是对多处进行同义替换\n词汇理解题 💡 利用上下文进行词义的推测,从上下文中找同义替换,看出里面的逻辑关系。\n词汇举例\n态度方向题 💡 表示否定、质疑、消极的词成为正确的概率比较高。\n态度举例\n论点论据 💡 一般论点比较抽象,但是论据也很抽象,选项往往会有论据来进行迷惑。\n论点举例\n文章续写题 💡 续写不是和整篇文章并列,而是和最后一段进行并列\n续写举例\n因为考研考查的是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n篇章处理方式和学习方法 对于考研阅读的处理方式是先文后题,返回定位容易导致失去阅读原文的耐心,容易造成主观臆断。 并且通过题干无法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 通过题干也无法精准地找到命题的句子。\n💡 所以采取先文后题的方式,以自然段为单位,读一题做一题。\n先读题干,带着问题返回原文进行定位,无法确定的时候再使用技巧来做题。\n如何化解篇章中的重难点 一篇文章中也许会有20%-30%读不懂,这个时候,要学会打“太极”,通过熟悉的单词,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断。so that结构,还有while结构。\n十年真题这样学 💡 对于真题,至少要做2-3遍,然后第一遍花18-20去做一遍,然后跟着视频记笔记,间隔7-10天再做一遍,之后2.0倍速再速刷一遍。\n💡 总结里面的单词,长难句,阅读技巧,解题技巧,还有文章的知识背景\n","date":"2023-07-1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8%8B%B1-%E5%9F%BA%E7%A1%80%E9%98%B6%E6%AE%B5/%E7%83%AD%E9%97%A8%E6%96%87%E7%AB%A0/xu/","summary":"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的一个汇总","title":"[考研英语] 阅读理解"},{"content":"完形填空导学课 第一课——大纲解读 💡 完形对应的分值为10,所以完成的时间大概在11-13分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答题卡的填涂。\n对于英语一来说,完形的词汇在240-280之间,在选项中选取的是最佳的答案,更加注重对于上下文的理解,20空。正确率在14空左右合格。\n完形的核心思想就是找线索。\n💡 对于完形的做题方法,扫精跳回,扫读是为了了解全文大意,精读是核心,需要结合上下文做具体的分析。\n线索可能出现的位置主要在篇章,段落,和句子当中。\n对于语法常考的点有,定语从句,非谓语做后置定语,时态。\n第二课——句间逻辑 1.时间逻辑 💡 句间逻辑:常见的句间逻辑有,时间、对立、因果、举例、并列、条件\n对于考察方式,逻辑标志词出现在选项当中或者文章中\n解题的关键在于判断逻辑关系,具体来说,是先判断位置,再判断关系。\n熟悉并积累常见的时间逻辑词\n例题\n2.对立逻辑 💡 在对立逻辑当中,表示相反对比\n3.举例逻辑 4.因果逻辑 5.条件逻辑 💡 在条件逻辑当中,尤其要注意时态,时态是解题的关键\n6.并列逻辑 第三课 语法应用 1.定语从句 💡 在语法的应用当中,多考察定语从句,分词做定语,介词,常常是给出关系词,要么通过定语从句来推出前面的先行词,要么是根据先行词推出后面定语从句的内容,解题的思路就是根据限定的关系词来解题。\n定语从句在之前的语法课当中也有过介绍,意思就是一个句子做定语,来修饰限定名词,位置是放在修饰的名词之后。\n💡 例如在这道题目当中,就是通过定从的句子来推测前面的先行词。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当中。\n💡 这一题也是一样的,通过后面的定语从句来推测最适合的形容词所描述的先行词,意思是解决了许多流浪汉的需求,那么这个项目就是非常综合的。\n💡 这道题是通过先行词来判断后面的定从,这是用到了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充当宾语的时候,可以省略的特点,所以省略了that,那么收益是由政策所产生的。\n2.分词做定语 💡 分词做定语,那么是非谓语动词,有doing,done,to do ,非谓语动词的用途,相当于名词做主宾表,或者是用来修饰名词或者句子,做定语或者状语。\n💡 这句话考察的就是非谓语做后置定语,那么这个面试是被操纵和实施的\n💡 这题考察介词的应用,记住这个固定搭配,介词使用on,这里的conducted是非谓语中的done的形式做后置定语\n💡 和随机进行搭配,应该是被选择。\n💡 这一题是有难度的,实际上我们要能观察到这个后面gi的缩写就是后面的短语,而象征是需要把具体的事情象征为抽象的事情,比如和平鸽象征着和平。\n3.介词短语 💡 首先是关于by,被,通过,截止到什么时间,根据按照,支持靠近,表示净增\n💡 然后是,about,有关于,大约的意思,但是尤其要关注,在四周,附近的意思,比如move about ,还有单词roundabout迂回的,不直接的\n然后是from,有来自…从…,第二个是强调距离非常远\nwith,有和,用,带着,伴随,随着的意思\nfor,做介词使用,有表示支持的意思,尤其要关注,为了…对于…\n做连词使用,表示因为的意思\n💡 off,做介词主要表示离开的意思,比如,下车,起飞脱衣,下班\nin, 在… 里面(表示三位的里面),在…地方(表示大地点),表示穿着,表示年月,季节,世纪等比较大的时间概念,表示倒计时, 强调某动作在改时间结束之前发生,比如飞机起飞。\n💡 对于介词on,1.表示(接触,支撑,粘附,附着)在…之上,区别钟在墙上而窗户在墙里面,2.表示具体到天的时间,星期,具体的节假日,周末,3.最重要的一个意思是,表示关于,就什么而言,对什么做出评论\n然后是介词against,做介词使用的时候,主要表示对抗的意思,比如,反对,对抗,靠着,防备,违反\n然后我们来看具体的🌰\n💡 什么起跑线,节气使用off,表示离开起跑线\n💡 什么你的表现,关于,对你的表现,使用on\n💡 表示对这些实验对象,使用介词on\n💡 一般在森林里迷路,都是离开小路,去了更加偏僻的地方\n💡 against表示和什么样子的敌人(对抗)的时候,使用介词against\n💡 前面注意转折逻辑词,虽然电子支付好,但是强调纸质好,那么什么样纸质的消失,阻止纸质的消失,使用介词against\n第四课 主题主旨 1.主题主旨 💡 一般而言,对于完形,开篇不挖空,所以要根据开篇把握主旨大意\n有三种题型,句间逻辑,段间逻辑,段首总结,前两者对于上文而言有足够的信息,可以选择出唯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段首总结而言,无法选择出唯一的答案,就需要先把手句跳过去,填出下文,再进行总结和判断。\n我们来看🌰\n💡 这种可以根据首句进行推测,个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很难考虑到背景信息,所以选项和主旨相近的是额外的因素\n💡 文章的主题是讲信任,那么相关的就是faith,同理unreliable\n💡 未来不工作,相关的就是职业\n2.段首挖空 💡 一个是段间逻辑,一个是 段首总结,一个是通过首句把握全文,一个是通过下文反推段首\n我们来看🌰\n💡 对于这个,下文的很多例子就是指向政策\n💡 这是一种趋势去给肥胖贴标签\n完形思路大总结 💡 开篇不挖空,首句要精读;完形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如果没时间,选主题词;\n段首挖空跳过看下文;完形反常识,认真找线索;通过词性判断词义,词性的判断方法,a 通过空格位置,通过句子的残缺成分;\n如果无法选择唯一选项,就去找线索;逻辑题在判断逻辑关系前先判断位置;\n真题训练 2002研英完形填空 生词\n","date":"2023-07-0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8%8B%B1-%E5%9F%BA%E7%A1%80%E9%98%B6%E6%AE%B5/%E7%83%AD%E9%97%A8%E6%96%87%E7%AB%A0/cong/","summary":"对考研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方法的一个汇总","title":"[考研英语] 完形填空"},{"content":"前言 这里偶尔记录一些好玩的东西。\n正文 收集了我从前生活经历过的一些小碎片😊\n树洞 时间的流逝总是让人猝不及防\n还没来得及好好坐下,就已经全然不见\n旧的去了,新的来了\n心跳,时间,这两种元素使我感到惶恐\n又使我感到无比亲切\n——《我用什么来为你祝福》\n2022.6.1\n人生仿佛是汪洋大海,生活就是海洋里颠簸的船只,摇不到外婆桥,有的只是波涛的震怒和窝在船里的恐惧。\n2022.6.3\n远航人,扬起你的风帆,在破晓的那一瞬间,找到生命永恒的质点。\n看飞鱼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看繁星倒影在大海\n渴饮生命的溪流,斗志昂扬\n——《画面取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文稿取自想象)\n2022.6.4\n当我与夕阳下的牛犊相互凝视时,我说我亲历过\n当我思考死亡的意义时,我说我好像来过这里,你是那样熟悉\n当我放逐灵魂的时候,我说这个世界与我并无留恋,我隐去了名字\n因为亲历,我得以拥抱时间和意外,\n跨越幻想与现实交织的荒诞童话\n——《狂想录》 2022.6.7\n信箱 在这个世界上,要为自己活一次,爱自己,再爱别人,在某些时刻,过于幼稚容易被伤害 晚上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社会意义上的自己很累 情怀是一个迷人的倩影,因为如果一旦我们走进了其中,无异于飞蛾扑火,代价是高昂的 开拓视野,全方位,多领域,纵深发展,时间意志努力是最值得信赖的伙伴,方向之舵要留给自己 她的生日,学会折一只玫瑰千纸鹤 我们这短短的一生,没有谁知晓生前的痛苦喜悦,没有谁明白死后的痛苦喜悦,生命只是在运化其自然的规律而已,天道,人道故不相同,就连自我本身也有阴阳之分,谁又能真正了解他人呢,谁又能真正了解自我呢?他人的运化方式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我们视为无常,无常所产生的交集开始运化共同的能量,互相羁绊,互相爱恨。世人大多羁绊于此,惟爱憎,喜怒之间,虚耗了生命。生命是很轻盈的,施加了过多的外力就无法航行,相类似的,如果过分拘泥生活的细枝末节,生命便再难舒展。通达天道顺应自然,知晓人道而不妄为,万物静观,致虚极,守静笃。 好东西自然是藏在众多垃圾的下面。 造物主没有给我使用说明书,但我应该去找一找。 人类始终没有办法平和地面对死亡,即使生活如此颓唐,庄子在一篇文章曾有过相似的表述,梦境原本如此奇妙,然而入睡的整个过程却如此困难,死去的回忆不断浮现,纠缠不清的感觉始终无法平静,宁愿回到当初,没有智慧,没有思考,呆若木鸡的时空。 过去是一座宫殿,未来是一抔黄土。 胜利固然可贵,失败更值得品尝 绘画 这部分主要记录一些小的瞬间。\n2023-06-22 2023-06-12 手稿 2023-06-04 浮士德与梅菲斯托 2023-06-03 手稿 2023-05-30 看,蘑菇 《爱情公寓》之所以能成为很多人的,大抵是因为在美好的时候,能拥有很好的体验,通过记忆,可以永远活在快乐里。 2023-05-30\n2023-05-22 简笔画 2022-08-18 写在最后 灿若繁星!\n","date":"2023-06-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5%81%E5%8A%A8%E6%A0%B8%E5%BF%83/sunflower/","summary":"看飞鱼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看繁星倒影在大海","title":"[三级缓存] 向阳花笺"},{"content":" 💡 感谢阮一峰老师为我打开一扇科技新世界,这里用作有趣的科技项目的收集!\n2023-10-05 对于一个模块而言,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一篇文章而言,保持在 1500 以内是最好的选择。\n选择广度还是深度的问题,很明显后者的意义则更为重大, 大量的碎片无法构建出一个有用的模块,反而会徒增烦恼。\n所以,建立一个合适的数据库是必须的,要么对数据进行合适地保存,要么保持数据的实时流动,庞大而臃肿的模块,所带来的阅读体验是不够好的,人类更喜欢探险而不是堆叠,推动前进的是欲望和兴趣,而这些,都需要先行被分解为微小单元。\n文章 docker compose 是怎么来的? 作者是 docker 的第一批用户,也是最早的 docker 教程作者之一,他回忆了 docker 早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nnode.js 应用如何利用多核 cpu 本文是一篇简单教程,使用 cluster 模块或 pm2,让 node.js 应用充分利用多核 cpu。\n如何在安卓设备安装 linux 桌面? 如何让安卓手机变成 linux 设备?作者使用 termux 这个 app,在安卓手机上提供 linux 桌面环境。\ncpu 对分支代码的影响 本文分析 cpu 怎么处理代码,进而讨论分支语句(if)应该怎么写,执行效率比较高。\ngithub 支持无密码登录 github 宣布,本月开始支持 passkey(无密码登录),本文教你怎么打开这个功能。\ngit 内部原理的快速介绍 chrome 团队工程师写的 git 原理简单介绍,理清 git 的一些基本概念。\n我私藏的英语学习工具 作者介绍他使用的英语学习软件和服务。\n我的开源经历 作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开发一个图片编辑的网页应用。(@nihaojob 投稿)\n我用聊天记录和博客文章,克隆了一个数字版自己 作者介绍怎么用自己的聊天记录和文章,训练出一个克隆自己的聊天机器人。\n五年独立开发者的教训 五年前,作者辞职做一个独立开发者,本文回顾了他的三个教训。\nlocalhost 的终结 作者提出一个观点,localhost 用于本地开发的历史将要终结。因为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转向云端编码,可以直接云端调试。\nunix 管道之美 本文举了 unix 管道运算符(|)的三个例子,讲解为什么它体现了 unix 哲学。本文可以作为管道运算的教程。\n工具 typecell 一个 typescript 互动式网页环境,可以在网页文档上直接查看代码运行结果,类似于 jupyter 笔记本,适合内嵌 typescript 代码的文档。\nmdbook 制作电子书的命令行工具,从 markdown 生成 pdf 和 epub 文件,参见教程。(@mzhren 投稿)\ngithub 名片 这个网页可以根据 github 主页,生成用户的 github 名片。\nerin chrome 浏览器插件,将标签显示为类似 macos 底部 dock 图标栏的风格。(@developer27149 投稿)\nyouplot 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在终端显示图形。\nchathub 浏览器插件,在一个页面中同时使用多个 gpt (chatgpt、new bing chat、google bard、claude 等)。(@wong2 投稿)\nemaction 一个 web component,生成类似 github 的 emoji 反馈栏。(@tiezhudotwang 投稿)\nprettypolly 学习外语时,最好有一个对话环境,可以练习口语,这个 ai 应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n它目前提供 26 种语言(包括中文、日文和韩文),你在网页上选择一种,就可以与 ai 进行口语练习了。感觉以后国内的外语培训产业,都要被 ai 取代了。\nai 面试助手 只需职位、职位描述以及简历信息,就可以开始模拟面试,ai 扮演面试官角色提问。(@cocomany 投稿)\ngitstars 一个开源的在线服务,用来管理你在 github 打过星标的项目(收藏的项目)。(@cfour-hi 投稿)\n语音转字幕工具 仅需浏览器,ai 自动生成语音字幕,免费且可本地离线运行。(@zsmx 投稿)\nreviewgpt 为你的文章进行打分、评价,提出修改意见,甚至还可以扮演莎士比亚、金庸等知名作家,帮助你重新撰写。(@lvwzhen 投稿)\n哔哩哔哩字幕列表 一个浏览器扩展,列出 bilibili 视频字幕内容,用户点击就可以跳转到相应的视频位置。(@indiekky 投稿)\nvscode-gptcommit vs code 插件,使用 gpt 模型自动生成 git 提交说明。(@pwwang 投稿)\n资源 🌟 阮一峰老师写了一本《typescript 教程》,已经发布在网道,欢迎大家访问。\n🌟 阮一峰老师写了一本《typescript 教程》,已经发布在网道,欢迎大家访问。\njavascript 框架的历史 一本英文小册子,介绍 javascript 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 prototype.js、dojo、mootools、yui 一直到最新的微前端框架、islands 框架。\n计算机专业学习路线 据说站长是北大学生,参考美国名校的计算机培养方案,整理的计算机专业学习路线。(@stein283036 投稿)\ndocker and kubernetes 完整开发指南 udemy 视频课程,搬运到了 b 站,有中文字幕。通过 node.js 项目,循序渐进学习 docker 和 kubernetes。(@lyf61 投稿)\nawesome chatgpt 这个 awesome 仓库收集 chatgpt 的各种资源。\nnext.js 和 react 完整指南 udemy 高分付费课程的中文字幕版。(@lyf61 投稿)\n图片与视频 冰山的底部 人们总是说,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不到 20%。\n一个德国的水下摄影师,特意前往格陵兰,拍摄水下的冰山。\n她拍到了很多震撼的冰山底部的照片。\n云的表情 一位美国艺术家专门为各种云的照片,添加表情,使得云看上去像一个卡通人物。\n他原本只是出于无聊,随手拍了一些云的照片,画上表情以后,发到网上。\n后来,他发现很多人喜欢这些作品,就坚持了下来。\n他说:\u0026ldquo;看着云,你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灵感。\u0026rdquo;\n现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向他投稿。他还准备出书。\n无人机还原古代建筑 一组荷兰艺术家使用无人机,\u0026ldquo;还原\u0026quot;古代建筑的本来样子。\n文摘 为什么塑料无法再利用 塑料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人提出回收塑料再利用,但是这很难起作用。\n首先,塑料有成千上万种,每种都有自己的成分和特性,包含不同的化学添加剂和着色剂,无法一起回收再利用。\n你只能将回收的塑料,先分类成不同的类型,再进行加工。举例来说,单单是饮料的宝特瓶,就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1)、高密度聚乙烯 (hdpe#2)、聚氯乙烯 (pvc#3)、低密度聚乙烯 (ldpe#4)、聚丙烯 (pp#5) 和聚苯乙烯 (ps#6)等多种类型,必须分开回收。\n这就是为什么宝特瓶的瓶盖和瓶身,必须分开的原因。你在麦当劳吃快餐,一次性的杯子、杯盖、托盘、袋子和餐具涉及到多种类型的塑料,也必须分开,不能放在一起回收。\n其次,塑料废物的再加工有很多限制。塑料是易燃品,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影响到附近的居民区,造成的损失比回收的好处还大。\n而且,不同于金属和玻璃,塑料不是惰性物质,可能包含有毒添加剂和化学品,塑料再生制品很可能有毒性。加拿大就禁止回收塑料做成食品包装。\n最后,塑料回收根本不经济。塑料的价格很低,但是收集、分类、运输、再加工塑料废物付出的成本高得惊人。再生塑料制品的价格降不下来,用户根本没有动力购买。\n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塑料回收不能解决塑料污染。\n为了解决塑料污染,最终只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必须尽可能少用塑料,并且将塑料垃圾集中处理。\njslint 的许可证 json 格式的发明者道格拉斯(douglas crockford),在一次演讲中讲了一件趣事。\n他在自己开发的 jslint 软件许可证中设置了一个条款,要求\u0026quot;该软件应该用于善,而不是恶\u0026rdquo;。\n后来,他收到一封来自 ibm 公司律师的信。\n律师说,他们想使用 jslint,但是这个许可证让他们有点为难。他们很确定,ibm 不会用它来作恶,但没法保证 ibm 客户的行为。因此询问道格拉斯,能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同的许可证?\n道格拉斯回信:\u0026ldquo;可以。我允许 ibm、它的客户、合作伙伴使用 jslint 作恶。\u0026rdquo;\n律师回信说:\u0026ldquo;非常感谢,道格拉斯!\u0026rdquo;\nnike 运动鞋的由来 上个世纪 60 年代初,22 岁的菲利普·奈特(phil knight)刚刚从大学毕业。\n在大学里,他是校田径队的短跑运动员,对运动鞋很熟悉。离开学校后,他就开始做运动鞋生意,将便宜的日本运动鞋卖到美国。\n他发现一款名为 tiger 的日本运动鞋,比美国市场上的任何运动鞋都更轻,可以让选手跑得更快。他决定专门进口这种鞋子。\n但是没多久,他收到一封信,顿时就让这门生意没法做了。对方声称是 tiger 运动鞋的美国独家经销商,命令他立刻停止销售,否则就要去法庭告他。\n奈特当时还是一个很害羞和瘦弱的青年,无法接受这个消息。\n他回忆说:\u0026quot;(它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吃晚饭,把妈妈做的烤肉和蔬菜放在盘子里。然后我会和父亲坐在角落里,闷闷不乐地盯着电视。\u0026quot;\n他开始考虑转行,放弃运动鞋生意。但在此之前,他想再试一下。\n他给制造 tiger 运动鞋的日本公司 onitsuka 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们改变独家销售授权,允许他在美国销售这款鞋。\n他没有得到任何回音。几个月之后,他基本已经放弃了卖鞋。\n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他还是不甘心。他后来回忆说:\u0026ldquo;我很焦虑,对未来感到恐惧,但是不知何故,我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坚定。我不想放弃。\u0026rdquo;\n他的疯狂想法就是,自己一个人飞到日本,去找 onitsuka 公司,面对面说服公司高层,给予他在美国西海岸销售 tiger 运动鞋的权利。\n结果,他真的做到了,对方同意让他销售了。\n他的运动鞋店就这样重新开张了,这就是 nike 公司的由来。\n如果奈特面对挫折和对未来的恐惧,放弃销售运动鞋,没有去日本,nike 公司也就根本不会存在。\n音频产品的制造学 过去几年,我在一家消费音频电子公司工作,也就是生产耳机和喇叭的公司。\n那是一家小公司,瞄准中端市场,商品价格大概在 100 美元~ 300 美元之间。\n我想透露一些内幕,揭开这个行业的一些面纱。这些实际上都不是秘密,从业者心知肚明,但是不为业外人士所知。\n(1)消费类音频电子产品的成本,一般不超过商场零售成本的 30%。也就是说,100 美元的商品,生产成本大概是 30 美元,零售商会拿走 50 美元,还有 20 美元是我们的毛利。\n业内的高端耳机,成本并不比中端产品高,但是他们开价更高,因为人们愿意为这些品牌付出高价。另外,广告多的耳机并不意味着它的成本就较高。\n(2)很少有音频品牌经营自己的工厂。几乎所有的消费品牌都只是转售贴牌产品,或者外包给海外工厂。\n(3)大多数中国工厂和工程师完全有能力生产高端产品,但客户不要求这样做。很多找中国工厂代工的品牌商,都要求生产最便宜、成本最低的产品。\n这完全可以理解,你愿意在 100 件商品上每件赚 50 美元,还是在 100,000 件商品上每件赚 5 美元?另一方面,中国代工厂也更愿意大批量、低定价的订单,而不是需要经常切换生产线的小批量、高定价的订单。工厂更喜欢少量大合同,而不是大量的小合同。\n(4)音频公司并不都像你想的那样成熟。如今这个时代,你不需要任何专门学位就可创建音频品牌,许多公司甚至没有任何工程师或设计自己的产品,而是把一切外包。音频公司本身只负责宣传、产品规划和定价。\n(5)运费是一项很大的成本因素。扬声器是一种很重的商品,尺寸和重量往往越大越好,只要多转运几次,就会导致快速增长的物流成本。\n(6)包装成本可能比你想的更重要。对于中低端的入耳式耳机,包装的价格很可能高于耳机本身。你可以 2 美元的价格购买一付低端耳机,并将其放入 3 美元的盒子中,最后在亚马逊上售价 20 美元左右。\n即使是高端产品,也有可能有很高的包装成本。价值 10 美元的盒子(印刷、泡沫、漂亮的手册等)并不难。当产品的出厂成本为 100 美元时,其中的包装成本可能近 30 美元(印刷、泡沫材料、漂亮的手册等)。\n(7)生产成本不包括研发和推广成本,这部分支出是很高的。良好的设计和生产,会让低成本的产品具有更好的音响效果。我个人宁愿花 100 美元购买零件价值 10 美元、并以最佳方式组合在一起的产品,也不愿花 100 美元购买零件价值 50 美元、并乱七八糟地组装起来的产品。\n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价占零售价 30%是非常公平甚至很低的,尤其对于那些自己进行研发的公司而言。如果你一定要产品非常廉价,要么消费者要么拿到质量很差的产品,要么是公司最终倒闭。\n社交网络的终结 2003 年,交友社区 friendster 的出现,标志着\u0026quot;社交网络\u0026quot;的诞生。\n后来,facebook 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它的口号是\u0026quot;让世界变得更紧密\u0026quot;。\nfacebook 成功后发现,它掌握了大量用户信息,可以向这些用户定向投放广告,大把大把赚钱。\n社交网络从此就变成了一个广告机器。在北美,每个用户平均为 facebook 带来每季度 50 美元的收入。\n最近两年,一个更好的广告机器出现了:tiktok。它甚至不需要用户建立社交网络,就能推送广告。\ntiktok 的算法是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那个点,让你对它上瘾,再把最有针对性的广告推送给你。一旦你发现一个喜欢的视频,再滚动看下一个,不知不觉就看了更多的广告。理论上,这种机制可以获取广告效果的最大值。\nfacebook 发现自己落后了,广告收入下降,于是进行了调整,让自家的算法变得更像 tiktok 的算法。\n他们实际上放弃了\u0026quot;让世界变得更紧密\u0026quot;的使命,或者说他们从来没在乎过,只是为了保证股票的价值才提出这个口号。\n既然 facebook 转型了,社交网络事实上已经衰落了。但是,\u0026ldquo;让世界变得更紧密\u0026quot;的这种愿望,以及与亲友沟通的的需求仍然存在。\n我认为,facebook 离开社交网络是一件好事,会有更好的产品取代它,真正关注与朋友、家人和世界的连接,而不是关注如何赚取大量广告收入。\n新的产品可能不被称为社交网络,但它肯定比伪装成社交网络的广告机器更好。\n成年期的快与慢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小孩子像成年人一样老成,而成年人像小孩子一样幼稚。\n现在的孩子们比以前更容易接触到成年人的世界,因此他们更早成人化。\n从很小的年龄起,他们就在视频网站观看暴力和战争,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性感和暴露的照片和视频。\n然而,当孩子们成年以后,他们往往无法实现经济独立,也没有机会承担足够的责任。\n结果,整个社会的文化就变得很幼稚,成年人感到无法做出承诺,即使承诺了也缺乏信心,对以后的生活感到难以把握。\n他们的行事方式和处事态度,就像还在青少年时期。\n明希豪森三难困境 德国哲学家曾经提出,凡是使用数学和逻辑学证明的命题,不可能是绝对真理。\n或者反过来说,绝对真理不可能用数学和逻辑学就能证明。\n理由是如果要证明真理,论证必须有可以依赖的前提。但是,前提是否正确也需要论证,那么最终只有三种可能性。\n循环论证:论点与论据互相支持。无穷倒退:论证的前提没有尽头。武断终止:论证终止于一个广泛接受的前提,不再对这个前提进行论证。\n这三种可能性都不够理想,故称为\u0026quot;明希豪森三难困境\u0026rdquo;。\n明希豪森男爵是德国民间故事里面的一位虚构人物,陷在沼泽时,曾经拉着自己的头发逃出了沼泽,常用来比喻不可能的事情。\n这告诉我们,数学和逻辑学是有局限的,它们必须建立在一些无法证明的、公认的公理之上。\n过早优化的迹象 有一句软件开发的名言:\u0026ldquo;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u0026rdquo;。\n下面就是我在创业公司中,见过一些过早优化的例子。\n(1)web 应用的后端是 kubernetes。\n(2)一个应用程序使用多种语言开发。后端同时用了 golang、ruby、php,或者前端同时用了 react、vue 等框架。\n(3)不使用云服务(比如 heroku、vercel、netlify 和 fly.io)来托管应用程序,而是拥有一个运维或基础架构团队,使用他们维护的基础设施。\n一般来说,如果你有自己的基础架构团队,就会过度设计解决方案。\n上面这些例子,就好像你真正开始某项爱好之前,就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为这个爱好挑选最好的装备。\n布什内尔定律 布什内尔是早期游戏公司 atari 的创始人。\n他设计的第一款电子游戏,有四个外观相同但功能不同的按钮。玩家纷纷投诉,这种设计很让人困惑。\n他经过反思就提出,游戏的操作应该简单,一看就会,但是玩法应该保持挑战性。后人总结为\u0026quot;易于学习,难以精通\u0026quot;。\n这被认为是电子游戏设计的\u0026quot;布什内尔定律\u0026quot;,暴雪公司将它奉为游戏设计的座右铭。\n可以这样理解,吸引大量玩家参与的东西,都应该很容易上手,但是取得进展很困难。\n忙碌的七个层次 生活的忙碌可以分成七个层次。\n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属于哪个层次?\n第 1 级:一点不忙。\n时间很自由,怎么安排都可以,没有一定要去完成的事项,周末想睡多久就多久。\n第 2 级:有一些小事。\n你记得有一些事要做。这些事情是合理的事项,没有截止期,但是你知道这些事迟早要做。\n第 3 级:有一些重要的事。\n你有必须要做的事情,需要及时跟踪,不能拖延,你会时刻提醒自己这些事情。\n第 4 级:日程排满了。\n你的日程排满了,不得不经常问自己\u0026quot;什么事情更重要?\u0026quot;,以便决定先做哪些事,后做哪些事。\n你没有计划外的时间,不过你还能控制日程。\n第 5 级:生活出现混乱。\n你的事情在工作时间做不完,你开始加班了。\n你经常因为事情来不及,而对别人说\u0026quot;对不起\u0026quot;。那些事情并没有被你放弃,只是你不得不赶时间,有些事情执行变得草率。\n第 6 级:任务做不完。\n你需要做的事情,超过了你安排日程的能力。即使放弃某些事情,你依然做不完剩下的事情。\n你的工作时间大大延长,影响到正常生活。你感到非常疲劳。\n第 7 级:日子过不下去。\n各种任务塞满了你醒着的每一分钟。吃饭和其他生活必需的事情,都是抽时间来做。你忙起来的时候,甚至饭也没时间吃。\n你不写日程安排了,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做计划,每个小时情况都在发生变化。\n你走路也心不在焉,常常觉得要崩溃,日子过不下去了。\n开门研究与关门研究 以下摘自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理查德·汉明的著名演讲《你和你的研究》。\n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办公室。\n我注意到,如果你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你今天和明天就会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且你的工作效率比大多数人都高。\n但是 10 年后不知何故,你并不十分清楚哪些问题值得解决;你所做的所有辛勤工作的重要性都无关紧要。\n开门工作的人会受到各种干扰,但他也偶尔会得到关于世界是什么、以及什么可能是重要的事情的线索。\n我认为,那些开门工作的人和最终做重要事情的人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n尽管那些关着门工作的人通常更努力,但不知何故,他们似乎会做错事,虽然不是大问题,但足以让他们错过伟大的荣誉。\n四千周 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做《四千周》,它的主要观点是:人生大约有 4000 周,将那么有限的人生,用来追求效率是错误的。\n理想情况下,你努力工作,早点把事情做完,然后就可以在一天的剩余时间里享受休闲时光。\n因为你很有效率,所以你有时间照料花园、和朋友打牌、发发呆、学习新的食谱、与老朋友打电话,以及在大自然中散步。\n但是实际上,你的效率越高,只会得到更多的工作。\n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你完成任务的速度有多快,开始向你推送更多的事情。你回复工作邮件越快,只会让你收到更多的工作邮件,因为你的同事现在都习惯了你的快速回复。\n这里的关键是,世界给你提供的工作量实际上是无限的。\n如果工作是无限的,那么工作效率的提高,将无法帮助你更快地\u0026quot;完成\u0026quot;工作。\n你原以为,多年来努力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应该会让你过上悠闲的生活,但你最终得到的可能只是倦怠。\n生活中有无限的事情要做。你越想在有限的日子里塞满的东西越多,你就越会觉得自己输了。\n你不可能访问世界上所有的城市,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目标是环游世界,走过最多的地方,那么你肯定会失望。\n解决办法就是,不要把提高效率当作自己的目标,你要找出那些对你重要的事情,把它们放在更优先的位置,学会享受现在,不要把快乐推迟到未来。\n言论 人类正在创造我们自己的继任者:我们每天都让机器变得更美丽和精致,赋予它们更大的力量,并通过各种巧妙的设计,让它们拥有自我调节、自我行动的力量,他们的智力逐渐变得跟人类一样。\n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将发现自己是劣等种族,而机器是一种不断进化的\u0026quot;机械生命\u0026quot;,最终可能取代人类成为主导物种。\n19 世纪英国小说家塞缪尔·巴特勒,1863 年 6 月 13 日发表的文章《机器中的达尔文》 css 每年都添加众多的新特性,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跟上,更不要说利用它们了。\n基本上,css 的复杂度已经赶上了 javascript。\n- hacker news 读者 点击维基百科条目的第一个链接,不断重复该过程,最终几乎一定会点击到\u0026quot;哲学\u0026quot;条目。\n据统计,2016 年 2 月,维基百科 97%的文章都是如此。\n- 维基百科。对任何问题进行解释,不断深入,最终一定会变成哲学问题。 使用 chatgpt 写一篇 5,000 字的文章和写一篇 500 字的文章几乎一样容易,因此可以预期,文章的平均长度将持续上升,并且商业公司会针对特定的关键字创建更多的内容。\n- 《后 chatgpt 世界的 seo》 世界有两种趋势,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大数据运算和自动化监控,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加密工具和开放货币/信息网络。这两种趋势的互相竞争,决定了世界的发展趋势。\n- 《开放货币和信息网络的影响》 对于任何没有足够财富的人来说,从事科学理论研究事业是一种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人生选择。\n博士后的津贴很低,能够申请的工作岗位很少,通常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积蓄,积累财富是不可能的,拥有一个家庭也很困难,熬过这个阶段你就已经中年了。\n- hacker news 读者 所有堆积如山的东西,都是不可预测的。\n简化系统的首选方法,就是将一个大系统,转变为多个更小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n- 《系统、数学和爆炸》 如果想长期吸收学到的东西,你必须参与其中,亲自动手实践。\n但是,在智能手机流行的社会,真正的参与变得比以前困难。人们已经习惯了被动浏览别人的作品,分享、点赞和转发替代了自己的参与。\n- 《如何在数字时代更好地学习》 事情几乎总是从某个人做一些当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事情开始的。\n- 詹姆斯·伯克,英国科技史家 以后有了 ai,用户不再告诉计算机该做什么,而是告诉计算机他们想要什么结果。\nui(用户界面)设计将要大变,以后的 ui 范式将基于用户意图。\n- 《ai:60 年来第一个新的 ui 范式》 ai 模型需要用户清晰描述他的问题,但是当代社会有一半人的表达能力不够好,无法从(当前的)ai 模型得到理想的结果。\n- 《ai:60 年来第一个新的 ui 范式》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之一,就是\u0026quot;不要相信权威的话\u0026quot;。他们太多的论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权威必须像其他人一样证明他们的论点。\n- 卡尔·萨根,美国著名科普作家 以前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语言,以后是让计算机学习我们的语言。\n- stephen wolfram,著名计算机学家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成年的价值正在下降,而且成年的年龄也在被推迟。结果,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幼稚化。\n- 《幼稚主义是一种常态》 如果你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或者高级管理者,你所做的一切都有很高的机会成本,所以你选择的工作必须很重要。\n- 《高级工程师的道路》 在任何一个领域,刻意练习都是造就顶尖人才的方法,也是顶尖人才用来保持领先地位的方法。如果你想成为专业人士,刻意训练自己是绝对必不可少的。\n- 《刻意练习终极指南》 linux 桌面环境,可能永远不会普及到大众。因为 linux 使用者真正关心的是能否完成工作,他们对于桌面的要求,只要拥有浏览器即可满足,所以社区没有足够动力改善桌面体验。\n- 《今年不是 linux 桌面年》 网络社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大量持续涌入的陌生人,这让社区变成一个类似火车站的地方。成员的行为模式变得就像路过,人来人往,没有真正的归属感。\n- 《杀死社区》 我发现,工作中与计算机打交道时,逻辑很有用,但与人打交道时,逻辑很少有用。\n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的人际交往,逻辑、严谨、辩论都是没用的。\n- 《逻辑、严谨和辩论》 很多人说,ai 会带来大量失业,这是可能的,因为 ai 让你用更少的人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反过来说,它也让你用同样的人做更多的事情,所以 ai 也可能为大家变得更忙,从而增加就业。\n- 《人工智能和工作自动化》 我最近看到许多与\u0026quot;人工智能\u0026quot;相关的商业项目。它们都只是把各种数据发送到 chatgpt 的 api,假装正在做一些新颖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实际上只是为了尽快拿到风险投资。\n- hacker news 读者 320 年,12 位总统,10 位皇帝,2 个共和国,一份报纸。\n世界最古老报纸《维也纳报》对自己历史的总结。该报创刊于 1703 年 8 月 8 日,今年 6 月 30 日停刊。 曾经有一段时间,成为一名全栈开发人员是可能的,可以做到对中等复杂系统的每一层都有很好的熟悉度。\n但是,今天的系统涉及太多的组件,想要掌握每个堆栈的每个组件,是不切实际的。正如一位开发者所说:\u0026ldquo;程序员现在不得不在数百个 api 之间充当某种巨大的手动管理层。\u0026rdquo;\n- 《更快的马》 在程序员心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建筑师。当他们来到一个新地方,他们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平这个地方,并建造一些宏伟的东西。\n程序员对渐进式翻新不感兴趣:修修补补、改进、在花坛种上绿植\u0026hellip;\u0026hellip;他们不想做这些事,他们总是想扔掉旧代码并重新开始,原因并非是认为旧代码一团糟,而是编程的一个基本法则:阅读代码比编写代码更难。\n- joel spolsky 领导者的作用不是行使权力,而是分配权力。\n有效的领导者通过设定方向、确定人员(找到具有正确技能和背景的人)、授权他人、确保决策执行,来节省自己的时间,并扩大自己的影响。\n- 《我的创业箴言》 我是 react 用户,最让我烦恼的是,react 团队对开发者面对的实际问题,似乎一无所知,只关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n他们设计了很多新的做法(比如事件处理、数据获取等等),确实可以更快地加载网页。但是让开发者关注这些东西,对于高级用途来说,这是完全错误的。\n- 《拯救 react》 每当你有一种\u0026quot;应该有人在这里做某事\u0026quot;的感觉,那个应该做这件事的人很可能就是你。\n- 《高级工程师的道路》 我把生活看成一系列\u0026quot;角色扮演游戏\u0026quot;。我的任务就是以最适合我的\u0026quot;角色\u0026quot;的方式玩我的\u0026quot;游戏\u0026quot;。\n游戏可以是任何东西,成为好学生、成为好父亲、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领导一个项目、进行房屋翻新等等。\n这样的好处是,我的压力减轻了很多,我开始以中立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在意演员是谁(包括我自己),只是客观地思考怎样才能取得游戏的最佳结果。\n- hakcer news 读者 我偶然发现了一种极其强大的编程哲学,那就是你应该忽略代码,那只是计算机要遵循的一大堆指令。相反地,你要专注于数据,弄清楚它如何流动。\n- 《滑铁卢编程风格》 生命的行为目的,不是为了食物和能量,而是为了负熵,争取负熵最大化。\n熵代表衰老和死亡,那么负熵就代表对抗衰老和死亡。\n- 维基百科条目《熵与生命》 现在的传播已由文字变成了多媒体,图片和视频更容易传播。\n习惯读文字的人也会看图片和视频,但是习惯看短视频的人,很难去阅读一篇长文。因此,按照受众人数,文字是愈来愈不重要了。\n学校除了教导写作能力,或许还要教导学生如何用图片和视频去表达自己的想法。\n- 台湾网友 我在创业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u0026quot;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u0026quot;。\n也就是说,你知道会遇到困难,但你没法提前知道那是什么困难。等真遇到了,通常为时已晚。\n- 《五年独立开发者的教训》 一开始,程序直接在硬件上运行;后来,程序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现在,程序自带一个浏览器底层(electron),在浏览器上运行。\n- hacker news 读者 ai 带来的风险之一,就是权力会集中到那些建造 ai 模型的人身上,他们的决定会影响世界。\n- 《ai 颠覆世界》 有人问一个作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他的成功经验。\n作者说:\u0026ldquo;我能告诉你的,就是动手去写,不停地写。因为我知道,这行得通。\u0026rdquo;\n- 《写吧》 企业家谈成功经验,就好像在说:\u0026ldquo;我曾经用这些号码,赢得过彩票。\u0026rdquo;\n- 推特用户 每天,我会接触到 250 个广告和无数的娱乐选择,它们大部分都是由想卖给我东西的公司资助的。\n这就是世界对我产生影响的方式。我是一个作家,我的小说大量使用这些流行元素,这与 100 年前的小说家写花园散步和步行到河边取水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人类的日常生活已经变了。\n-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美国小说家 虽然我的工作是软件工程师,我一直设法在工作中多接触数学,这样我就不会在余下的职业生涯中被归类为软件工程师。金融/数学问题比用户体验更让我感兴趣。\n- 《我在 pixar、google 和 two sigma 的实习经历》 科学家对真实的东西感兴趣,商人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n- 《商业没有真相,只有知识》 大型 it 公司的工作有一个弊端,就是你在工作中学到的大部分知识(比如说 90%),对下一份工作完全没有用。\n它们都是关于一个大组织如何运作的具体知识,涉及其他地方根本不存在的内部工具和业务概念。\n- 《1x 开发人员的经验法则》 如果一个人使用 c 语言,那往往不是因为他选择了 c 语言,而是 c 语言选择了他。\n如果你开发的是操作系统、编译器、硬件驱动,那么你没有选择,只能使用 c 语言。\n- 《1x 开发人员的经验法则》 工作永无止境,所以学会热爱工作,享受工作,沉迷于工作吧,否则人生就太痛苦了。\n- 《工作永无止境》 我想关掉 youtube 的短视频(shorts)功能,点击\u0026quot;删除\u0026quot;按钮,结果它显示\u0026quot;此功能将隐藏 30 天\u0026quot;。\n我感觉像被某个寻求晋升的谷歌产品经理打了一记耳光,他告诉我,他比我更了解我的需求。\n- hacker news 网友 我建议购买一本《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但不要阅读,而是烧掉它,从而做出一个象征性姿态,跟这类成功学决绝。\n- linus torvalds,linux 创始人 以后不再有《教父》,也不再有《绿野仙踪》,只有 15 秒的人类愚蠢片段。\n- 一位好莱坞编剧,谈他怎么看待 tiktok 没有权威,证据就是一切。\n- 伦敦皇家学会,1660 年成立时选择的座右铭 归根结底,博客、播客、短视频都是一个人表达自己的地方,是他们用数字形式说\u0026quot;这就是我\u0026quot;的方式。\n- 《人工智能会扼杀博客吗?》 如果你有原创性,就可以回避竞争。基本上,如果你与别人发生竞争,那是因为你们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每个人做的事情都有所不同,就可以减少竞争,或者不存在竞争。所以,不要模仿他人。\n- naval,美国著名风投家 突然之间就没有现实了,虚拟的世界如此逼真,这真的很令人担忧。我不知道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谁知道它是真是假。\n- 加州大学教授 hany farid,谈 ai 使得深度伪造变得多么容易 ai 发展到最后,无非就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人类灵魂被证明只是一种基于概率算法的预测机制,另一种是 ai 发生了质变,产生了自主意识,拥有了与人类相似的灵魂。\n- 推特网友 金钱就像疫苗,它可以避免很多痛苦,但不一定会让你快乐。\n- 《世界运作的几种方式》 为什么 ai 最终将取代人类工作?因为当你是生产链条中最慢的那个部分时,取代你将提高整个链条的生产力。\n- 《为什么\u0026quot;提示工程师\u0026quot;是无稽之谈》 人类已经处于与 ai 共同进化的阶段:ai 影响和感染了我们,然后我们又改进了 ai,让它更像人类。\n- sam altman,openai 的 ceo 时间和注意力是不一样的。正确的说法不是\u0026quot;我没有时间\u0026quot;,事实上挤出时间并不难,我无法挤出的是注意力。\n我每天有 8 小时用于工作,但真正能够专注的时间可能只有 4 小时。我不能再把这点时间分出来了。\n- 《时间和注意力的区别》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ai 是他们的朋友。一位 17 岁年轻人告诉我,\u0026ldquo;我与机器人聊天的次数超过了与大多数朋友聊天的次数。\u0026rdquo;\n人是孤独的,ai 提供了不变的陪伴。\n- 《ai 界面革命》 创业公司有一个准则,叫做\u0026quot;最小可行产品\u0026quot;,意思是产品只要做到最简单的可运行程度,就可以发布,让市场来检验是否可行。\n我想提一个相反的概念,叫做\u0026quot;最大可行产品\u0026quot;,意思是产品的主要功能完备以后,就到此为止了,不再添加新功能。我见过太多的优秀软件不断膨胀,功能越来越多,直到变得无比难用。\n- 《最大可行产品》 要成为优秀程序员,请编写大量代码;要成为顶级程序员,请阅读大量代码。\n-《请编写 crisp 代码》 书里总是说,要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作为创业者,最好的方法恰恰相反:把每一天都当成永远活着来过。你要创造的是一个可以长期存在的项目。\n-彼得·蒂尔(peter thiel) ","date":"2023-06-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5%81%E5%8A%A8%E6%A0%B8%E5%BF%83/poem/","summary":"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title":"[流动核心] 采桑小道 相视抿笑"},{"content":" 💡 首先非常感谢田静老师的幸苦付出和传授知识!\n静姐给出的七月规划:\n静姐在视频中分享了7月考研英语备考的规划。她首先提到了新同学和老同学的备考内容和进度。**对于新同学来说,建议先学习大纲、词汇和语法,然后再进入真题。**对于老同学来说,**建议先做基础阶段的真题,然后进入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静姐还强调了真题学习的进度,前面会稍微慢一点,后面会越来越快。**她建议学习新的真题的同时,也要复习旧的真题。最后,静姐提到了一些学习资源,包括每日一句和阅读核心词带背。\n静姐教你高效复习的方法,**包括每天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巩固生词和语法,长难句,以及如何一刷真题,吃透真题的五步做题法。**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文章和题目,对于文章要注意扫清生词和理解句子,对于题目要分别对待题干和选项,搞清楚题目类型和出题套路。复习时可以利用过去的笔记和田静讲真题的书包进行复习。\n在这个视频中,静姐分享了7月备考的内容、重点和进度。她提到了如何复习填空题和阅读题,以及如何吃透一二三刷的真题。她还介绍了她为大家准备的填空式讲义,帮助大家掌握生词、长难句和阅读题的重点。静姐鼓励大家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每一步都会带领大家走向成功。她也提到如果有问题可以留言给她,她会定期解答。最后,她希望大家加油,并且记得给她一键三连。\n总框架 简单句,长难句,长难句分析\npart1 简单句 简单句是组成长难句的基础部分,了解简单句是语法的入门。\n第一章 简单句的核心 简单句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最基本的要有主语和谓语,然后后面再加东西,然后构成了一个句子之后,就需要考虑句子的核心变化,谓语动词的变化有三态一否,还有一些主语宾语表语的变化。\n第一节 简单句的核心构成 如下,这张图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简单句构成的几个基本的架构\n第二节 简单句的核心变化 **一、谓语动词的变化** **!important 考场攻略** 谓语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部分,通过谓语动词可以拿捏这句话。\n**二、主语、宾语、表语的变化** 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名词、代词、非谓语动词的使用\n(一)名词代词\n(二)非谓语动词doing\ndoing可以在句子当中,充当主语宾语表语\n(三)非谓语动词 to do\n一般来讲,to do 较短的时候可以放在句首,如果较长,可以放在句尾,用it充当形式主语,to do 充当宾语的时候,需要考虑动词的固定搭配。\n(四)并列多个\n如果表示多个对象的时候,可以使用并列连词进行连接。\n**!important 考场攻略** 第二章 简单句的拓展 在这一章里,包括简单句从词性角度和成分角度的拓展,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n第一节 词性角度的拓展 在这一节当中,我们需要了解形容词和副词的修饰成分,还有关于比较级相关的知识\n**一、限定词** 限定词包括冠词、数词、名词的所有格\n**二、形容词、副词**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形容词和副词具体是如何修饰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句子,形容词和其他的副词。\n我们再来了解,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分为原级比较,比较级和最高级\n**三、介词短语** 在这一部分中,主要介绍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后面需要加上名词,代词,动名词\n**!important 考场攻略** 通过去除拓展,可以对句子做进一步的简化,来获取句子最核心的意思。\n第二节 成分角度的拓展 加入定语,状语,同位语和插入语,进行额外的信息补充\n**一、非谓语动词做定语和状语** to do ,doing , done 用来做非谓语\n1.非谓语动词做定语\n确定语态,需要观察,非谓语动词和前面的逻辑主语之间的关系\n2.非谓语动词做状语\n**!important 考场攻略** 要先找到非谓语动词的完整词组\n需要准确找到非谓语动词所修饰的对象,注意观察非谓语动词的位置,观察逗号的存在,或者进行代入判断。\n3.有关非谓语动词的去留判断,就是观察非谓语动词是否是句子当中的主语宾语表语,如果是句子的核心成分,则予以保留。\n**二、同位语和插入语** 同位语是用来解释说明抽象名词,在长难句中可以选择先去掉不看\n插入语,就是句子当中插入的成分,用来补充和说明,出现的标志也还是比较明显的\n**!important 考场攻略** 概括为六个字就是去拓展,找核心\npart 2 长难句 长难句是通过连接词连接多个简单句组成的,所以在第一部分先需要熟悉连接词\n第一章 并列句 **一、并列句的构成** 并列句指多件事情通过连接词组合在一起\n常见的并列连词可以分成下列四种,顺接、转折、选择、因果\n**二、并列句的省略** 在并列句当中,如果成分相同,就是是可以共用一个主语的,因此可以进行省略\n**!important 考场攻略** 第二章 复合句 在第二章的复合句当中,包括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n第一节 名词性从句 首先我们来介绍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又细分为四种,包括,宾从,表从,主从,同从\n写法基本上都比较类似,都是通过连接词加上陈述句来表述\n**一、宾语从句** 1.简单来讲,宾语从句就是在宾语的位置用一个句子来表述,通过连接词+陈述句的形式\n2.宾语从句出现的位置,动宾,介宾,形容词省略介词\n**二、表语从句** 1.简介表语从句,意思就是在主系表句子结构的表语位置用一个句子来表示,写法和宾从一样\n2.表从的位置,表语从句一般是位于系动词be之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在其他的系动词的后面\n**三、主语从句** 主语从句,就是在主语的位置用句子来表示\n**四、同位语从句** 1.同位语从句,是用来解释说明抽象名词的含义,写法同宾从\n2.同位语从句一般是放在名词的后面的,解释抽象名词,一些比较具体的名词是不需要解释的,只有那些比较抽象的,比如,想法,观点,理论,原因,等等\n**!important 考场攻略** 第二节 定语从句 **一、定语从句的概述** 是用一个句子做定语,放在所修饰的限定名词之后,在句子当中是做成分的,关系词🟰先行词。\n**二、定语从句的写法** 也是关系词➕陈述句,但是关系词是充当陈述句当中缺失的成分的\n**三、定语从句的分类** 鉴别定语从句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的定语从句,最核心的区别是所修饰的名词的范围是否具体\n**四、定语从句的补充** 比较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区别,同位语从句主要是用来解释说明抽象名词,而定语从句主要看关系词在后面的句子当中是否做成分,还有特殊的非限从用来修饰前面的整个句子,还有介词提起的定从。\n**!important 考场攻略** 在考场当中不需要纠结定从和同从的区别,第二是要准确找到定从的先行词\n第三节 状语从句 **一、状语从句的概述** 是通过个句子做状语,从而来使描述的信息更加具体,通过一个从属的连词➕一个陈述句的方式\n**二、状语从句的分类** 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目的,条件,让步,比较,方式\n**!important 考场攻略** 考察的方式多出现在完形填空当中,通过状语从句可以更快判断上下文讲的是什么\n第三章 特殊句式 名字非常直接了当,特殊句就是表达特殊的句子所以要用特殊的句式,主要的特殊句式有虚拟,倒装和强调。\n第一节 虚拟句 **一、虚拟句的概述** 首先来看一下虚拟,简而言之就是不现实的事情就是虚拟,通过改变时态来表示虚拟。\n**二、if 条件虚拟句** 假设的事情不是真的,或者不太可能成为真的,那么就是虚拟条件句,虚拟从句需要前推一个时态\n从句往前推,主句四加一,将来同现在\n**三、名词性从句的虚拟** 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的词,从句都需要虚拟,从句的虚拟,谓语动词要变成should+动词原形\n第二节 倒装 重点掌握主谓倒装,又分为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n**一、全部倒装** 把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全部放在主语前面,重点掌握 there be 句型,表示客观存在\n**二、部分倒装** 在部分倒装当中,只需要把句子变成一般疑问句,在使用部分倒装的情况有三种,否定副词或者词组位于句首,第二种是only位于句首,第三种则有点难度,虚拟条件句中可以省略if\n第三节 强调句型 **一、强调句的构成** 强调句型的基本框架是it is … that的结构,然后把需要强调的部分放到这个中间去。\n**二、强调句的变化** 强调现在的事情用is ,强调过去的事情用 that ,强调句无法强调形容词和动词,可以强调词组或者是从句。\n**三、区分强调句和主语从句后置** 出现it is … that 的结构的时候不一定都是强调句,也有可能是主语从句的后置,鉴别的办法就是通过把it is … that 去掉,看一看是否可以还原成完整的句子,如果可以,就是强调句。\n**!important 考场攻略** 对于特殊句式,看懂就行,如果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在写作中加以使用。\npart3 长难句分析 这部分主要讲解多个长难句组合的句子\n第一章 基本结构的长难句分析 对于复杂的句子,采用断开+简化的方式\n第一节 断开长难句 **一、标点** 通过三点来实现,标点,连接词,分析主谓\n**二、连接词** **举例说明** **三、分析主谓** **!important 考场攻略** 第二节 简化长难句 主要关注句子的核心成分和拓展成分\n**通过例子帮助理解** **!important 考场攻略** 第二章 特殊结构的长难句分析 第一节 分裂结构 **通过例子帮助理解** 第二节 嵌套结构 第三节 平行结构 **一、名词词组的并列** 二、**动词的并列** **三、介词短语的并列** **四、句子的并列** **!important 考场攻略** 真题演练  ---   ","date":"2023-06-18","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7%A0%94%E8%8B%B1-%E5%9F%BA%E7%A1%80%E9%98%B6%E6%AE%B5/%E7%83%AD%E9%97%A8%E6%96%87%E7%AB%A0/jing/","summary":"考研英语语法汇总","title":"[考研英语] 语法基础"},{"content":"前言 第一次听到和了解这首歌的时候,是在聆玲响叮当演奏的小提琴曲[1]当中,当时觉得旋律很美,然后就去了解了这首歌和背后的故事。\n当时看了故事的介绍和歌词,感受还是蛮深的。\n然后今天看了看电影,我大概看了前半部分的内容,因为后半部分可能就要到悲剧部分了,所以我还是默默选择了退出,回来写这篇说说。\n我觉得电影里的整体的剧情虽然有点巧合,有点梦幻,但是我觉得可以让人怀念从前的那段朴素的时光,因为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加,离这种朴素和纯真就越来越远了,所以我感觉就只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每每沉醉在故事当中,聊以解乏。\n今天吃完晚饭本来打算去操场散步,拿着水杯,看着一位同学在非常专注地投篮,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容易产生心流活动,及时的反馈,熟练的技巧,一定的挑战和失败。\n看电影也很容易让人进入心流状态,有可能是因为剧情,或许是因为音乐。\n我曾经说,如果人能始终停留在过去的美好时刻当中,则人生永无遗憾,从频域的角度,那是对灵魂触动最深的时刻,但是时间是流动的,人也会持续地认知和寻找新的人生旅程。\n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则要黯淡和困难地多,漫无头绪的生活,没有丝毫乐趣的生活,但是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涌现出这样的一段故事,确实如同雨后甘霖。\n电影中的故事并非离我们特别地遥不可及,只是随着时间的流失确实是在渐行渐远,因为当歌声停止的时候,乐趣就没有了。电影中有很多生动的画面,非常地别出心裁,让人觉得很美好。\n我觉得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救赎,能够把人性中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一面展现出来,能让我们从镜子当中看到相似的灵魂,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n没有情感,人生就不会受到伤害和感到遗憾,以机械的逻辑运作,则生命可以保持长久的状态,通过天人感应的方式保持相对主域的稳定。\n情感带给了人的羁绊,但也确确实实是给人生画上了颜色,对于一个没有情感的人,一个充满感情的人,就像是雨后的彩虹。\n佛家讲一种中道实相,想必也是很有考究的,今天的漫无思绪的写作就先到这里。\n故事背景 (转载知乎用户m2jdlq):\n在影片一开始,大学生梓希收拾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一个神秘的箱子,里面满载着母亲宋珠喜跟吴俊河留下的情书。虽然两人最后各自结婚生子,但两人孩子长大后替父母再续前缘,最终走到了一起。1968年的珠喜,是一个清纯可爱的少女,与穷学生俊河一见钟情,由于珠喜显赫的家世,令两人的恋爱陷入俗套的门不当户不对的痛苦纠结中。随着宋珠喜尘封已久的故事一段一段的揭开,梓希于尚民的爱情也一步一步的步入正轨。\n偶然一次乡下遇见吴俊河,两人一见钟情。珠喜主动约俊河去看鬼屋,在没能顺利坐船返程时,俊河带珠喜来到了小溪边。夜晚飞满萤火虫的天空美到极致,俊河捉了只萤火虫递给了珠喜。而梓希和尚民在确认了感情后,尚民也像父亲吴俊河当初一样,捉了只萤火虫给了梓希。虽然相处的时间很短,但珠喜与俊河的感情却很深。珠喜离开乡下时,将自己脖子上的项链给了俊河作为纪念。这是项链第一次的出现,见证了两人感情的开始。\n暑假结束,俊河回到城里念书,最好的兄弟泰秀却找自己给喜欢的女孩子写信,巧合的是,泰秀要写情书的对象竟然是珠喜。俊河在泰秀的介绍下,重新与朱喜相遇。在俊河的路灯表白下,两人终于在一起了。\n与此同时,2003年的梓希爱情同样坎坷,她暗恋着戏剧学会的尚民,却陷在爱情与友情的矛盾中,帮着好友秀景写情书给尚民。都是替自己的好朋友写情书给自己喜欢的人,在这点上,两代人的感情初期得到了呼应。\n随着珠喜与俊河感情的深入,珠喜痛苦不已,最终俊河告诉了泰秀自己与珠喜的感情。知道真相的泰秀告诉俊河,那条项链是泰秀的父亲送给珠喜的,让俊河脖子上的项链不要给泰秀父亲看见。\n学校放假期间,俊河用泰秀的名义与朱喜互通信件。但最终一封信被退回了泰秀家里,泰秀父亲看完了信件后,把泰秀毒打了一顿。泰秀为了成全珠喜俊河,选择了上吊自杀。泰秀被发现后送往了医院,珠喜去医院看泰秀,俊河却想要退出三人的关系,在珠喜朝泰秀说话时,珠喜突然发现自己送给俊河的项链被挂在了房门的扶手上。珠喜追出医院,却怎么都找不到俊河。这一次项链的出现,象征着珠喜与俊河的短暂分手。\n俊河当兵要上战场打仗了,珠喜与泰秀去给俊河送行。当珠喜好不容易找到车厢的俊河时,珠喜拼命敲打窗户告诉俊河一定要活着回来。俊河一直背过头去不看珠喜,但在火车开启的一刻,珠喜追着火车跑,俊河再也忍不住了,跑到了车厢门口,接住了珠喜递出的项链。终于,俊河带着珠喜得项链上了战场。这次项链的出现,象征着珠喜与俊河感情的寄托,项链代替珠喜陪着俊河。\n俊河再战场奋勇杀敌,最终输给敌人进行了撤退,撤退时,俊河发现脖子上的项链不见了。俊河返回原地找项链,找到项链后带回了一个队友。但却遭到了炸弹的袭击。这一次项链的出现,让俊河陷入了生命危机,失了明。\n多年后,俊河与珠喜在一家餐厅见面。俊河骗珠喜自己已经结婚了,虽然他掩饰的很好,意外还是让珠喜发现了他已经失明。哭成泪人的两人互道了分别,这次项链的出终结着这段纠缠许久感情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开始。珠喜最后双眼含泪与泰秀结婚生下了女儿梓希,俊河才结婚生下了尚民。最终,俊河还是离开了人世。当梓希把母亲与初恋的故事讲给尚民听后,发现尚民早已红肿了双眼,并从脖子上取下了那串珠喜得项链。这次项链的出现,让梓希与尚民相认,预示着新生,他们的相爱则替父母再续了前缘。\n影片从内容上来看其实毫无独特之处可言,但是,从影片的叙事技巧方面来分析的话,就不得不为郭在容导演的大胆与独到所深深折服。通过一条项链贯穿两代人的爱情线,使得两条线索不再是单单的交叉进行,而是使两条线之间有了因果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使得故事在紧密连接之余仍脉路清晰。同时,影片还能把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完美结合, 趴在窗前回想珠喜的俊河切到趴在桌上的梓希 ,图书馆看母亲日记的梓希切到教室里替泰秀写情书的俊河。影片开始时,梓希突然看到窗前的彩虹,在影片的末尾,俊河的离世,主人公在回忆小时候的自己和母亲看到的彩虹,影片正是通过插叙、倒叙和预叙的交叉使用,淡化了时间概念,让两个故事在两个年代之间发展进行。\n假如爱有天意,相爱的人一定会相遇。但爱情本就自有天意,一定会有一个你爱的人穿过世间所有的艰难险阻,找到你,认定你!相信爱,相信你。\n歌词 当天边那颗星出现 你可知 我又开始想念 有多少爱恋 只能遥遥相望 就像月光 洒向海面 年少的我们 曾以为 相爱的人 就能到永远 当我们相信 情到深处 在一起 听不见 风中的叹息 谁知道 爱 是什么 短暂的相遇 却念念不忘 用尽一生的时间 竟学不会遗忘 如今 我们已天各一方 生活的像周围人一样 眼前人 给我最信任的依赖 但愿你 被温柔对待 多少恍惚的时候 仿佛看见你 在人海川流 隐约中 你已浮现 一转眼又不见 短暂的相遇 却念念不忘 多少恍惚的时候 仿佛看见你 在人海川流 隐约中你已浮现 一转眼又不见 当天边 那颗星 出现 你可知 我又开始想念 有多少爱恋 今生无处安放 冥冥中 什么已改变 月光如春风拂面\n特别鸣谢 [1]法国街头小提琴《假如爱有天意》哪怕没有结局,相遇也一定有意义。\n[2]听过很多版本的《假如爱有天意》,但是钟爱这部电影里的原音——很走心的一首歌曲\n[3]“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我们还是没能在一起”—《假如爱有天意》\n[4]**李健 - 假如爱有天意[1080p][双音轨]【卡拉ok版】**\n[5]【洛天依ai】假如爱有天意【洛天依在这首歌里竟演唱得如此深情!】\n","date":"2023-06-1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3%85%E7%BB%AA%E8%A1%A8%E8%BE%BE/love/","summary":"情感带给了人的羁绊,但也确确实实是给人生画上了颜色,对于一个没有情感的人,一个充满感情的人,就像是雨后的彩虹。","title":"[影乐鉴赏] 假如爱有天意"},{"content":"慢慢走,欣赏啊 2023-09-30 低着头赶路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风景,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热闹,我们在品尝这些富有趣味的瞬间的时候,能读出很多故事。但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回到自己的“轨迹”上去。\n我愿意把我比作一棵树,我会喜欢我的枝叶,他是我个性的体现,我也会喜欢树干,他持续为我的绿叶输送营养,我也很感谢我的树桩和根系,这些决定了我的根本。\n树叶带来了少女的欣喜的目光,树枝可供男孩子攀爬,当我逐渐失去生命力的时候,我的树桩可以为寒冷的村舍带去最后一分温暖,漫长的根系最终和泥土长眠。\n慢慢走,欣赏啊,我的朋友,为您祝福。\n寻找您的天使——用热情拥抱世界 2023-09-25 时隔半个多月,今天再来这个板块做一些微小的更新,自从感冒之后,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是我很喜欢独处的时间,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次的标题也是我随便取的。 当然,面对这个充满复杂的世界,让足够简化的生活,来提供基础的认知环境,在入睡前放下对于世界的寄托,在醒来时拥抱每一段美好的相遇,找到自己喜欢事情,去做就好了。\n写作——治愈情绪的良药 2023-09-03 很久没更新博客了,而且最近的生活状态也很一般,每次看着毕业倒计时,我都感觉有一种焦虑感。今天下午痛痛快快睡了一觉,感觉很爽,至少工作的时候疲惫感没有那么非常明显了。\n这次临时起的标题叫做,写作能治愈情绪,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是行之有效的。 因为在你学习的过程中,不论你是一个人,还是大家在一起,都会经历一种“漩涡”,这种漩涡可能是一种情绪化的产物,让人觉得失落,无望,特别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加被无限地放大,以至于系统的失衡。\n要知道,我觉得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坏情绪本身,如果觉得疲惫,就立马去做十个俯卧撑,或者立马睡一个半小时,得让自己即使止住这种“伤口”的蔓延,当然触底反弹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需要搞清楚自己的状态曲线,减少峰值之间的落差,尽可能均衡一点,在极度无趣的生活中发现那么一点的不一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n而且还有一个困境,就是想太多,和连续的失败的打击,有一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沧桑感,这个时候,人也容易寄,不能瞎搞,不能滥用自己的精神能量。\n写作能主动制动坏情绪的蔓延,至少可以让其找到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很多时候, 就像是下面说的,情绪就如同一道坎,可能脑子想不明白,但是这个时候就把自己当作一台机器去执行就行,因为预设的结果不会太坏。\n另外,尽可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不要嫌弃自己很笨,每个人的闪光点都不一样,也不需要仰视别人贬低自己。如果能把每一次的人际交往,都当作是别人对你的一次帮助,那这样的心态是很好的。就不会让自己柔软的内心里长一根刺。 ok,这就是今天随便写写的一些内容了,如果有其他的想法,说不定就写了呢。 另外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如何权衡博客的内容和数量,也许想一想就能找到答案了呢,现在至少是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n试谈手脑分离困境的解决方法 2023-07-15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n有些事情,无论大脑用多么巧妙的技巧,都没办法破解现实中的困境。\n而恰恰与之相反的是,一双勤劳的双手却可以轻松化解矛盾。\n《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n使用marginnote搭建个人知识库 2023-07-14 比较电子和纸质学习的优缺点 2023-07-10 💡 今天重新对体系架构做了一些定义,处理了一些cache,那么我们反过来看之前写的文字,反而觉得没那么沉重了,时间会治愈伤痛。\n除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则更加可贵,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感性的漩涡,通过burning\u0026amp;matrix计划重新对生活进行减负。\n带着好奇的眼光去看世界和学习或许才是生命的真谛,过去的事情,我们做好记录和整理就很好,然后我们发现记忆是一座宫殿,现在博客已经初具规模,虽然截止到现在也才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已经帮助我们处理了很多的问题,这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n纸笔 电脑 优点 纸笔的自由度更加高,而且纸笔的功能可以天马星空,而且在用纸笔书写的时候会有一种亲切感和一种踏实的感觉。 电脑端使用的趋势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因为电脑端象征着一种时代的变革,就是时代的宠儿,从功能方便性的角度效率极高,而且排版和容错率更加高。 缺点 纸笔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纸笔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方便整理和保藏而且其价值的持续我觉得是比不上电脑端的,也就是我们不会经常拿出来晒晒,只会在特定的时候。 电脑的使用自然会存在缺点的,就是,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漩涡里,失去人文关怀,逐渐忘记初衷,变成单向度的人,其创新性和丰富度被制约。 综合评价 通过纸笔学习是人类累计很久的方式,而且我们数电老师也说了,纸笔传承的文化更加有厚重感,更加有意义,也是一切变革的基础形式,也就是我们根基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母亲一样,无私奉献,我们必须用一种感恩的方式去看待这一种学习方式。 电脑端将成为我们工作和生产力的主要工具,至少会承担70%的工作量,这个时代变革太快了,很多技术我们并不熟悉就已经开始用了,显然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并没有赶上尖端技术的发展,所以电脑就好像一批会飞的天马,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助我们一臂之力。 | | 纸笔 | 电脑 | | ---- | -------------------------------------------------------------------------------------------------------------- | --------------------------------------------------------------------------------------------------------------------- | | 优点 | 纸笔的自由度更加高,而且纸笔的功能可以天马星空,而且在用纸笔书写的时候会有一种亲切感和一种踏实的感觉。 | 电脑端使用的趋势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因为电脑端象征着一种时代的变革,就是时代的宠儿,从功能方便性的角度效率极高,而且排版和容错率更加高。 | | 缺点 | 纸笔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纸笔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方便整理和保藏而且其价值的持续我觉得是比不上电脑端的,也就是我们不会经常拿出来晒晒,只会在特定的时候。 | 电脑的使用自然会存在缺点的,就是,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漩涡里,失去人文关怀,逐渐忘记初衷,变成单向度的人,其创新性和丰富度被制约。 | | 综合评价 | 通过纸笔学习是人类累计很久的方式,而且我们数电老师也说了,纸笔传承的文化更加有厚重感,更加有意义,也是一切变革的基础形式,也就是我们根基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母亲一样,无私奉献,我们必须用一种感恩的方式去看待这一种学习方式。 | 电脑端将成为我们工作和生产力的主要工具,至少会承担70%的工作量,这个时代变革太快了,很多技术我们并不熟悉就已经开始用了,显然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并没有赶上尖端技术的发展,所以电脑就好像一批会飞的天马,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助我们一臂之力。 | 开源学习的探索 2023-07-02 尝试对开源学习的方式进行一种探索,从零到搭建一座大厦,这期间,在刚开始的时候会经历重重 的阻力,但是当大厦正在建成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其实还是走了很远的路的。\n开源学习,核心的思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知识表达一种敬畏之心,通过开源学习,用费曼学习法当中的输出方式来对知识进行强化,使得知识葆有更深的记忆深度。\n开源学习对于压力条件的改善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比较良好地调动积极性。\n目前组成的工作流的方式,还是通过视频输入+快速笔记+整理+公开,整理是这个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核心的一个部分。通过整理使得知识更加成体系。\n于此同时,开源学习仍然处在初步的探索过程中,根据不同周期的状态做定量的总结和更新。\n《机载监视系统》考前考后感悟 后天周六早上考《机载监视系统》,但是坦白而言,在复习的过程中并不顺利。\n有相当的一些问题被反应出来。\n前期对这门课的重视不够,只想着先甜后苦 前期搜集资料的渠道不够多,以致于在最后三天才有较为不错的材料,但是没时间理解消化了 普遍的学习氛围和主重点的不同,导致机载监视系统只是一门过渡性的学科,学完就可以丢下的那种。 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n课堂效率低下,对于自学能力的提高极为有限,造成比较大的精神内耗。 虽然学校为了考研做出了让步,调整考试分数占比为50%,但是从真正学习能力和知识吸收的角度衡量,无疑是很失败的一次学习体验,这就像是,放暑假,到最后三天狂补作业的那种感受,真正能学会和吸收的东西不是很多。 应对挑战的能力并没有本质的提升,仍然采用较为老套的方法。考前的几天的复习会相当痛苦。 23.6.9更新\n今天考完《大气数据与惯性导航》,整体的感受是这是一门相当有挑战性和难度的课程,从6.3号考完《机载监视系统》,再到6.9号考这门课,前面三天的复习是有些颓废的,尤其是周日和周一的精神状态不佳,因为复习工作刚开始,而且老师几乎没有给重点,只能从课后的ppt上最后的复习题来整理,而课后ppt的复习题的知识点多达100个,而且在这学期的课上,学习和消化的感觉也不是很好,没有上学期学习《高频》和《数字信号》那么认真,而且这学期还要准备考研,所以整体趋势就是上课听课的人很少(大多是已经确定保研资格的几名同学还在认真听讲),所以属于中上游考研的同学大多在复习自己的数学,所以基本上又是要“横跨一座大峡谷的状态”,我根据从书店搜罗来的三本材料,就这样呆在图书馆整理了三天,基本上日均7个小时的时长,就这样紧张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考试前直到现在。\n在考完这门课的时候,整体上我感觉填空题考得是很细的,因为大气和惯导所有的知识点那么多,考的知识点又很细,所以有些定义记得就没有那么特别精确,整体上考试给我的感觉,没有像之前那么顺利,但是通过是可以的,但是我总是觉得有些遗憾,大凡自己感觉发挥不好的考试都会有遗憾吧,但是我认为我们不是让遗憾就这样简简单单过去,我们还应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n比如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何得到更好地改进,如何平衡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的心态,我觉得考完之后,很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对答案,但是我在考完之后,通过回忆,重新复现了整个试卷,以及当时纠结的知识点,在复现的过程中,有惊喜有失落。\n做好一件事情取决与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和重视程度,我想,现在当我告别大气惯导这门课的时候,我应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不管如何,这份独特的经历依旧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n由此问题延伸的思考 其实不仅仅是《机载监视系统》一门课,在本学期5门专业课中,其实都是这样,即使本学期的精神压力和上学期的15门课中包含7门硬课的处境已经好很多,但是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在提醒着我,这种学习方式和感觉并不是很对。\n坦白而言,我其实很后悔在大一的时候做出的一个错误的决定,在刚来大学的那个暑假,我甚至还对高等数学进行了提前预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优势不仅被追平,而且还远远落后了,我觉得大学生活虽然很丰富,但是我觉得不应该过分地随意去相信和去加入,时间应该始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因为大一很有可能就能决定大学四年整体绩点水平的高低。 在过程当中,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很遗憾,我在当时并没有做出足够正确的选择,我还傻傻地以为大学很简单,就像高三一样不断的重复知识,结果是我错了,海量的知识如洪流一样涌向我,我甚至还没明白规则就已经落后了。\n追赶和弥补真的很难,虽然绩点仍然勉强排在前30%,但这依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也始终没办法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因为社会的排位赛可不是这么好打的。\n比较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坦白而言,我也很向往一个新式教育,但是这种情况只在梦里才有,我们姑且不谈,因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并不是我们自己。\n我求学生涯的高峰仅仅保持在初中的前2.5年,我能体会到那种成为别人家孩子的感觉,也能体会那种在考场博弈的快乐,自从小猿搜题和王者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一生。\n我曾经统计过,过去玩王者时间的总和是未来二十年被计划用来阅读的时间,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在那个伴随着痛苦和痴迷的年代,几乎放假的80%的时间都被用来打游戏。\n很不幸,因为在初中推荐生考试的前一个晚上打游戏到深夜,我亲手毁掉了之前2.5年的基业,曾经我在初三上的综合排名,让我获得了参加全市500强火箭班预选赛的门票,但梦想也就仅仅止步于此了,一匹孤狼倒下了。\n中考675,是初中三年的最差成绩,与692.5的高中失之交臂,与喜欢的姑娘分离肝肠寸断。\n很难想象,从顶峰跌落的感觉,去了第二类市重点高中,但是,即使是这样,我的高中生涯也像是丢了魂一样,痛苦,压抑,孤独,失落,竞争,偏见,嘲讽,在一个汇集了同样水平的竞技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遗憾的是初中三年的最差成绩,竟然成为高中三年所有排位的顶峰(入学考试年级18只是昙花一现)。\n丢了魂,丢了魂,这是在初三下半年和高中三年最真实的写照,过程当中难道就没有努力过嘛,不是的,只是节奏跟不上了,基础就这样了,回顾高中三年,可以说是人生当中相当心酸的一段时光。\n其中有被高三的娟姐(现在我这么称呼)骂到怀疑人生,连坐在厕所上都魂不守舍,当然现在我不怪她,我反而应该感谢她,我承认她是一名非常敬业而且睿智的老师,曾经为了工作而晕倒在停车场,几乎天天早上5:45到班上,每天的工作强度都很高,而且教学方法很先进,听完她的一堂课,英语试卷上,我可以记得满满的,坦白而言,我的英语从初中以来就不是很好,但是我遇到过的英语老师当中,她是我相当佩服其专业能力的,当时她带的班的英语水平,甚至可以比肩或超越实验班,但是她的脾气也是相当火爆,简直就是朝天椒。\n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大三了是吧,而且下半学期就大四了,然后要么考研,要么找工作。\n我为什么要花相当大的一部分笔墨来写我的经历,我并不是闲得没事干,把这些陈年旧罐拿出来。\n大学改变了我什么 坦白而言,我在大学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这里的自由含义很丰富,早上不会再有人特别的喊你起床,为你准备早点,然后就呆在学校学习16个小时,不会这样,而且再也没有人在你耳边唠叨,大学的硝烟味不是很浓。\n我应该承认,江苏的教育,确实给了我很丰富的记忆,这里当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我真正想说的是,如果真的把一个人的长线铺展开来,每个人都很精彩。\n时至今日,在独立探索学习方式的路上,我依然佩服江苏教育的厉害之处,但是很遗憾,当时我的魂不在线,内核也散了,于是,我只是成为制度下的普通人,不是完完全全的失败者,也根本谈不上是胜利者。\n如果在当时,能让我同时体会到两种生存方式的不同之处,也许我就能顿悟,这两种方式是互补的,江苏的教育有一种灵魂在里面,温润含蓄,但是从不畏惧,亦不迁就,在我所见到的绝大多数老师当中,每一位老师身上都带着我在外省所很罕见的气质,那就是较真,有真本事,严格,并且耐心,善于指导。 大学的老师其实也很好,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自我发育,我一直强调,在大学,不能一味随波逐流,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明确的规划,清楚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够不够务实。\n不要像我一样,飘呀飘,最终还是很痛苦,你想要的,最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争取,自由并不意味着拱手相让,要有原则,选择一个好朋友,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所要做的,还是陪伴自己,因为别人也要陪自己,当涉及到天梯赛时,朋友也总归是要分出高下的,而且谁又能陪你一生呢?\n大学对于独立人格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之前在高中遇不到的问题,在大学都会暴露出来,这些都是很好的磨刀石。\n写在最后 《道德经》里,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心经》里,得道真人告诉我们,要破除“我执,法执”,人生要回归“中道实相”。\n我之前买了一盆吊兰,有一天吃了一个苹果,我把苹果皮放在土壤当中,大概一周,之后,我看到苹果皮逐渐褪去了它鲜艳的外表,和泥土变成一样的颜色了。\n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中的体验,成就,归属,情感,价值,这些我们都会体会得到,但是我们还是要能寻找到自己的灵魂,在波澜壮阔的世界里,驾驶好自己的诺亚方舟。\n","date":"2023-06-12","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BF%85%E7%9C%8B%E7%B2%BE%E9%80%89/learn/","summary":"大学对于独立人格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title":"[经验分享] 谈学习观"},{"content":"写在前面 这个板块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流当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即反馈功能。当然您从名称也可以看出,还有其他的寓意。😊\n下面这张图可以看作是 notion 体系最初建立时的工作方式,之后在不断简化的过程中演化出了五个板块,而现在您所看到的,隶属于其中的一个模块。\n更新说明: 💡 **230904 更新:**这个板块作为工作流的五大板块之一,曾经是我的掌上明珠,但是随着博客的改版和更新策略的变化对这个板块投入的时间真的是越来越少了,但是不管怎样,对于该板块的建设仍然列入高优先级!\n正文部分 在这个部分我将介绍有关,健康,事业,家庭以及爱情友情相关的认识。😀\n一、寿比南山的愿景 生命运作原理解释——反复思考(**最高优先级**) 在十二时辰的图中,我们可以从子时开始,由于电的发明和不可抗力的环境因素,现代人的压力水平普遍偏高,生活作息普遍延后,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在夜晚造成报复性熬夜,从某种程度上,这对生命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般而言,我们将在 22:18 下班,基本上可以在 23:00 前上床,但是问题在于,由于环境干扰和白天的 cache 累计,导致我们的入眠时间要在 20-30min 左右,并且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无法主动协调环境因素,加之精神需求(生理需求)的峰值,诸多因素所导致的航道偏离,使得我们唯有做出防御性的措施来应对这种高等级危机。 在《黄帝内经》当中,胆对人的影响极为巨大,会影响人的意志,魄力等等,为此,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即,在什么条件下,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可以和养护自身相提并论,答曰,危及生存的事情,这是最高预警,除此以外,任何事情的优先级都应该被降为最低。 并且,在保持主域稳定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确立最小稳定系统,在协同域中所可以兼容的运行环境,在最小稳定主域中都应该并且被隔离并阻断。 由于现实情况的不乐观,在这基础上,仍然有可以希冀的事情,那就是自身的养护得到稳定的进行,我们应该感谢和回馈造物主的馈赠,在我们犯下如此多的罪过的时候,仍然能给予宽恕。 我所讲的并不是唯心,而是应该和理性相匹配的感性认知,在夜晚的休息当中,是碳基生物一种非常伟大的自我循环,涉及肝,肺,大肠。 在我们在 6:30 左右起床的时候,这个时候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依旧处于极高峰。我们需要完成对于食物的摄入,来保证早晨的精力充沛。早晨脾胃的运化,为我们高强度的生产工作提供硬件支持。 在阴阳交替的午时,主养心藏神,适当休息。 在未时,醒来之后多喝水,学习累了之后,适当外出运动之后再回来学习。 经过下午的学习,完成晚餐的摄入和休息。 经过测试,夜晚的学习效率较低于白天,这个时候应该做一些收纳和整理的工作,如果对这个存疑,亦可采用及时数据处理的方式学习,减轻夜晚入睡的负担。 综上,希望遵守以上的步骤,完成更好的代谢循环。\n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根据这两天的观察来看,夏季的气温变化相对来说也更加多端,但是我们的应对措施却极为有限,对于下雨的日子,固然很难忍受,但是燥热的日子也更加煎熬,天气对于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巨大的,及时做好应对措施。\n当时七月底八月初受台风影响,接连下了好几场雨,当时对生活节奏是产生了很巨大的影响。 ——七八月时候的感受\n九月初,这几天的天气还是略微有点燥热,秋季可能是较为不错的一个阶段,接下来就是寒冬的一些特征,所以这几天,最好还是能在天气好的时候,晒晒被子,洗洗衣服,把洗澡的节律调整好,保持两天洗一次澡的频率。 2023-09-04\n从心经中体会人生智慧 心经全文\n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译文\n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翻译】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掉。 2、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翻译】弟子们,从宏观角度看,色和空没有区别;从微观角度看,空与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尽管你反复透彻地去领受、深思、认知和识别,其结论仍然不变。 ⅰ、色:指可见物体,如人、物品、山水等(非颜色、姿色) ⅱ、空:不是什么也没有,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罢了。 3、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翻译】弟子们,凡有形象和无具体形象的事物,其本质都具有空性和可变的特点,不参在生长灭亡、肮脏洁净、增多减少。 4、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翻译】所以,空中没有色的实体,没有对色的思维意思。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没有六根六尘的界限和其被认识的界限,心中没有不明白、不自觉和因不明白而烦恼的影子,知直到没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没有累积恶因所造成的苦果,没有修炼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运用智巧去获得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缘故。 5、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翻译】菩萨因为运用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便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念,最终觉悟得道而成正果。 6、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翻译】那些过去、现在、未来佛,依靠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荣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果位。 7、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翻译】所以确认: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炼中最神圣的准则,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无与伦比的规范。能真实而不虚妄地将全部苦难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记“般若波罗蜜多”这句真言。 8、即说咒曰: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翻译】既然如此,便号召众生:去吧,去吧!彼岸是归宿,为修我佛,赶快用行动去成就无上正觉吧。 二、流动核心的设计 这个部分主要介绍我对于流动核心的理解和设计,你可以把流动核心比作是写作文的提纲,或者是你在回答面试官问题时,脑海里即兴所形成的一种思路。又或者是,你捡到一片树叶,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树叶的脉络,有了脉络,才可以有养分。 如图所示,下图中呈现出的树叶和鱼骨模型,就是流动核心的思想起源。 我再举个很形象的例子,人这一生,肯定有很多心动的瞬间,那为什么会心动,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的第一个回答是,命运,命运告诉我,陌生的时候看到她的第一眼时,就觉得冥冥之中她会影响我的生命;第二个回答,是经历,因为有过共同的经历,你将串联和激活起这整个回忆;第三个回答是适合,共鸣,为了共同的目标,相同的遭遇,相似的性格;第四个回答是,执着,在你孤独迷惑的时候,她的出现给你的生活带来阳光。 那么从时间轴往前推,从事件(缘分)-作用(经历)-思考(交换情感和认知)-反思(再度回忆),在思维所经历的每一个节点,您都可以看作是脉络,而这,就是流动核心真正的魅力所在。 流动+核心,不仅仅是暂态的数据,数据阵列所形成的庞大的规模效应,结合流动的方式,构成生活和生存的知道,这是我对于它的定义。\n大数据与流动核心 在昨晚读到的一文当中,讲到”大数据“的问题,文章最核心的观点是,大数据似乎已经不是最值得考虑的事情,反而是微观的变化更值得考量。\n我的观点:如果把人生活的数据聚合起来看,大数据所承载的量,可以看作是结果量,而微观的流动核心所承载的量,可以看过是过程量,过程和结果的比方相对而言则更容易理解。\n那么相应的,大数据体现在对数据如何进行更好的收容和筛选,流动核心则体现在如何对数据进行更好的积累,当二者形成相应的纠缠之后,那么自然会有其奥妙与趣味所在。\n流动核心的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客观认识数据流,从数据的导向-摄入-清洗-存储-输出-反馈,这期间蕴含很多微观过程的奥妙,而这些微观过程恰恰是最难被发现和理解的。\n“这座镜子之城 —— 或蜃景之城 —— 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鸦鸦的巢穴\n酣醉过去,则永无遗憾,沙漠下的古城,埋葬着不见天日的宝藏。 时间流逝,已经无法复现当时更为生动的场面,那些灿烂的回忆依旧可以在梦境中永生,而在现实当中,过去如同揉旧的情书,又如同高楼上的倦鸟,成为宇宙中眺望着的蓝色星球,直到变成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点。\n四、宏主域设计 这个板块我将用于记录生活中的一些思考,为了保持数据的稳定,我将依照写作的情况,保留近 1-2 个月的记录。这样我可以更好地动态地记录每天的灵感。 😇\n大嵌套与小嵌套 不管我们对任何感兴趣的东西抱有多么浓厚的热情,我们都必须遵从嵌套的逻辑和法则。我们的大脑的数据庞大量已经为我们自身创设了一个庞大的迷宫,我们已经比庄子聪明很多了,在知识的储备量上而言,但是我们却没有比庄子更加幸福。\n如果放到空间上来看,假如我们要建立一座金字塔,我们都知道地基很重要,于是我们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地基,这些工作我们称为一级缓存,我们在众多庞杂的缓存中迷失了自我,甚至我们都忘记了最初的目的。\n这就是我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大嵌套和小嵌套之间的逻辑问题,坦诚来讲,我一动脑筋感觉就瞌睡,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是很好,身体也逐渐发出了疲惫的信号,所以是时候该问问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了。\n暑假留校的一天,我看到有园艺师傅把树下面的刚长出来的小枝条都拔掉了,这也就是过于理想的通病,生活哪可能十全十美呢,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中找最优解。\n一个上午也许只能做很少的一点事情,让学习推进很小的一部分进度。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专注于喜欢玩的游戏,即使收获很大,带来的反馈也不是很好。\n所以人生必须要选择取舍,而这一点恰恰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就像吸星大法一样,化掉来自自身的执念是最困难的事情。但也正因为此,保全了大嵌套的正常运行,小嵌套内的逻辑才可以执行地更好。 2023-09-10\n选择还是被选择 基于 a1,a2,我想到一个问题,选择还是被选择?同样的逻辑,但是为什么在有理智的情况下,还是情不自禁地走向了相反的道路,来自内源的自我攻击是非常难解决的,具体的理解可以参照《盗梦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n今天的第二个小收获,我感觉有时候生活非常仓促,无聊并且夹杂着烦躁,但是有时候也可以静下心来去做一点事情,因为遇见,共鸣,还有坚持,什么才能让紊乱的生活回到正轨,正如同当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太热闹,但是又很孤独,或许是情绪上的一些微妙的变化,情绪就像是个小孩子一样。\n每个人对于生活的定义和追求不一样,当所有的目标都向着生存,就一定会丢掉一些曾经认为很美好的东西,而这些“不需要的东西,不能产生经济价值的东西”,恰恰确实最能安慰我们灵魂的存在,物质的终极奔向虚无本身,而越多的物质意味着越多的能量消耗。 安静和停留并不是一件坏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n今天意外的第三个收获。\n我的性格像是与生俱来一样被施了魔法,又或者是因为漫长的人生经历。\n我之前也许这样说过,我与同龄人显得有些不一样。为此,我很难体会到像其他人一样的简单率直的快乐。\n所以,我一直独行,与寂寞为邻,并且一直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没有波澜,按部就班。\n但是每一次未曾意料的安排,却让我始终觉得一种感觉在撞击着我的灵魂。正如同我从前的某一天晚上写下,我感觉我的心门像是被上了一把锁,而就连我自己也找不到那把钥匙。\n我能感受到我的小伙伴有更加开朗的性格,表现得也比我更加开放,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n或许在我看来,所有的遇见都是来自命运的馈赠,每个人擅长的方向不一样,比如我则更擅长用文字记录心情,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而我的小伙伴则是实践家,用行动传达爱与关怀,这也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n2023-09-06\n聚焦——使你的思考更具有针对性 【雨天摸鱼记】\n写作环境的搭建是一个涉及习惯性的问题,在经历先手机后电脑的背景下,手写,手机,电脑之间,很明显,我对于手机的输入法有着更天然的亲近。 纵使头脑里充满想法,没有合适的表达方式,也使得灵感总是昙花一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果失去了灵感,生活就是琐碎的一地鸡毛,再没有更多的乐趣。\n想着去操场上挑战单杠,只是夜晚的风仅仅让我在教学楼附近徘徊了一圈,连下三天的雨并不非常扫兴,只是衣服并没有往常那么快干。\n我在教学楼中央的岔路口吹了会凉风,又走到教学楼的镜子前张望了两眼。又穿过狭窄的走廊,回到了我的座位上。\n在处理问题层级的优先级上,是容易让人迷路的,通过聚焦才可以使得精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n在经历一个过程的风暴之后,需要得到合适的休息。如此才可以完成更好地循环。 2023-07-30\n关于可能在网站中接入 google adsense 的说明 之前我认真思考和分析过这其间的利弊,当时我认为用爱发电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至少在最初的时候,我只是打算把个人博客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上远离现实的世外桃源。 但是我觉得,事情的发展可能没我想得这么简单,我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自我的内循环,甚至连创作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踌躇满志之后,又回很容易陷入迷失,然而我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能量,也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我将 google adsense 的数量限制为 2,并且在主页进行屏蔽,网站的运行其实还是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精力的,也许可能会受到大家的不满和批评,这些我都会虚心接受。 我一直将博客视为精神的圣地,当你来过这里,或者看到这里的时候,无论你对这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有任何的感慨,或忧伤,或感动,或愤怒,都不必惊讶,来过的同时就已经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2023-07-25\n探索联合点之间的能量转化 探索联合点之间的能量转化,我们的大脑是情绪控制和指令发出的中心,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双手来完成信息的输入,并期望我们所获得的反馈,并根据反馈继续作出下一步的决策。\n我们在追求效率的道路上永无止境,我们试图提高双手输入的速度,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大脑也在飞速的运转,在相等的时间内,施佳足够多的能量,并获得丰厚的报酬,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率的行为模式。\n这个理论根据的底层原理,是需要有能量的交互和转化,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这一行为是具有侵入性的,人类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收益和能量,在交流中彼此的思想互相被进入,所以人们才会对人际交往所产生的情绪感觉和认知产生依赖,进而将能量势能拔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点,最终超出机体的承受范围,引发矛盾和冲突。\n但是人类在探索交互的体验中永无止境,因为这种方式始终就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似乎是生物与生俱来的属性,他将人体本身的耳朵鼻子眼睛嘴巴双手乃至更细微的瞳孔情绪刺激思维联想发散,等诸多的要素结合在一起。这将生物本身的价值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在追求奖励机制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导致不断的正反馈,从而引发能量危机。\n人类一直在探索机体的上限,在追求奖励机制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将意识和物质做一种新的转化,我们用意识和能量创造新的物质,并将其视为人生最高的意义。我们将我们的一生建筑在这个意义之上。\n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投入新的能量,通过更高的奖励机制,来完成任务的继续。\n但是,还有一个更值得深层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在能量转化和交换之间的侵入性的问题。在交换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能量,但是转化了意志。以当今科技产品为例,人类通过工具改变了现实世界,火源,电能,核能,生物能,太阳能,每一种能量都在不断地超出人类自身的极限。\n工具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现实世界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的意识和思维,这使得我们固有的思维得到新的迭代和认知。这就是如同一把双刃剑。\n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度应当为我们所认知,那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独立或选择联合。如何避免能量过侵入所导致的依赖,在当今高速运转的世界,联合远远超过了独立,这时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被无限的压缩,最终反噬我们的肌体和精神。\n我们无法对生活做更深层次思考,只是在忙碌中失去了自我,当奖励的评价机制被重新定义,人类陷入了新的樊笼,但又不得不继续向前,因为能量交换的速率远远超过了机体的承受速率。我们没有时间享受独立所带来的宁静,因为紧张压抑和不安的情绪使得我们的未来充满恐惧。\n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回复。 2023-07-23\n寻求合适休息方式之研究 我们需要研究并且创建一个更加适合休息的场所 通过更加贴近需求的引导来为进程提供 gpu 加速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 有时候维持稳定比取得突破更加困难,越复杂的系统反倒是更加的脆弱,同理,人的贪求越多,更容易失去导航。 我们应该始终感谢承载着我们苦难的躯体,生命所赋予的运化能力,疗愈能力,庇佑性灵的平安。 记录在解决 ohmymn 插件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在 4.1.1 版本中,进行单词的自动摘录和上下文自动摘录和翻译,方式就是对选取进行二次框选。然后今天又遇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调用百度 api 进行上下文进行翻译的时候,因为把百度 appid 和密钥填反来,导致排查了很久才找到问题,最后才发现,为什么采用百度翻译的 api,因为每个月有 100 万次的调用量,对于英语学习是非常好的。彩云翻译作为补充使用。\nmn自动翻译和摘录上下文演示demo image\n与此相对比的技术是沙拉查词的自动摘录上下文,在 edge 中不仅可以摘录网页的上下文,还可以读取 pdf 的上下文。 作为查词插件,沙拉查词绝对 yyds,但是更加精细化的学习和管理,mn yyds\n沙拉查词自动翻译和摘录上下文演示demo image\n我在思考一个问题,mn 具有脑图和文档两种方式,到底是以脑图为主还是文档为主,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文档层面,想必 mn 就不值得花太多的精力去讲解,因为 goodnotes 甚至可以比他做得更好有着更棒的手写引擎优化,所以 mn 优势在于脑图,那么文档相对我们而言,可以视作为原始资源,需要对其进行加工,问题在于加工的场所,是在文档里加工还是在脑图里加工,这是一个问题,我想脑图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但问题是,脑图并不是凭空产生,是需要通过手动进行摘录,这个步骤相对而言就如同把原始材料运输到工厂去加工一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这么做呢?\n为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脑图和文档的关系了,脑图不是复制文档,而是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存储和索引方式,用更少的存储换取更灵活的存储和提取,我们需要区分哪些是需要进入脑图。 毫无疑问,脑图是平地建高楼,首先是框架,其次是对知识的总结,我认为知识的粗加工可以放到原产地进行,而知识的精加工则需要用到脑图,摘录就相当于是线索,但是过分的摘录似乎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线索多了就会造成冗余。 为此,对于文档的粗加工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第一道门槛,条理性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上述的特性我们重新进行了二次思考,到底知识是以什么为载体的讨论,究竟原材料适不适合作为主阵地,虽然基于原材料的学习更加符合主观逻辑,但是这一定会产生一种缺点,进行线性二次加工,意味着,重心是放在原材料上,每重复进行一次加工都对应时间的巨量消耗,在实践层面第一种方案是不现实的,并且原材料并不是高度吻合学习逻辑的。\n所以,同步到导图才是目前最佳的学习方式。脑图的冗余也是比进行二次摘录要更加方便 的,时代变了,大人,面对海量的学习材料,最高能效,最能调动积极性的方式才是最佳的。\n正如前面所说,平地建高楼和毛坯房装修,这中间依然存在很大的跨度。\n文章二,生命悲歌与自由意志 在世界大环境如此的条件下,仿佛来自生命之地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正在侵蚀着每一块微小的地方。 疾病,战争,饥荒,似乎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我们作为其中的渺小个体,又如同鸟雀般惶恐。\n在生命土壤中盛开的苍凉而妖艳的花朵,似乎暗含着神秘的征兆,带血的花朵,拥堵的根茎,盘庚错扰根系,一切似乎都是那么不安。 作为其中的个人,在享受着现代化成功的时候,仿佛又成为现代化的奴隶,物质的丰裕无法填满精神的沟壑,何况物质本身就是对于贪婪无尽的追求,生活陷入了一场怪圈。 为生存所付出的代价,赢得片刻的欢愉,精神类的刺激又使得人类陷入疯狂,永远填不满的肚子,面对孤独的战栗,在面对现实时如同上瘾般的发作,对于荒诞不经的执着。 个人在寻找出路,是钟表上的时间吗,或许是,但也许不是,时间并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按照引力行走在规定轨道的行星。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如此,上述种种,我们获得了这张旅行的门票,直到终点。\n2023-07-09 → 2023-07-10\n做一些真正有趣的事情 正如您所看到和感受到到那样,生活有超出我们掌控能力到烦恼,如果我们把这些时间都用作去解决烦恼上去,那么我们每天所能留给自己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所以,不妨去做一些真正有趣的事情, 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见闻,让那些烦恼见鬼去吧! 2023-07-06\n灵感的收集模块 在最初设计这个模块的时候,我对于这个模块的定义是用于每天的及时反馈,希望用流动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更好的总结。\n但是我发现,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个模块被光顾的频率和作用已经被削弱了,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在反馈模块,这个抗压模块的作用发挥得实在是太有限了。\n为此,我们打算重新转换设计思路,正如您在第二和第三模块所看到的那样,我打算把这个模块定义为对于灵感的收集模块,记录那些“在例行反馈模块无法完成”的补充块。\n看上去这样描述相当抽象,具体而言,我采用 twikoo 作为每天五个时间段的状态记录,提升反馈的及时性,然后把这些状态记录整合到向阳花笺当中,这整个流程是反馈的 main 分支。\n但是 main 分支相对而言更加正式。因为我采用的方式是双语式的总结,对于行文的格式要求会比较高。所以会形成一种新式的总结方式,不再如传统的平铺直叙,而是直接用两句话来描述问题和感受。\n但是正如前面所言,如果 main 分支可以解决 80%左右的问题,那么剩下的 20%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具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类似于当下的文字叙述的方式也有用武之地。\n所以我打算将这个模块设计为 branch 分支,用于反馈模块的补充设计,同时采用更加生活化的语言来记录生活中的灵感。 2023-07-04\n写在最后 很感谢您能看到这里,这里承载了很多很漫长的故事,也见证着我的成长,在每一个不起眼的日子里,不辜负好时光!\n","date":"2023-06-06","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5%81%E5%8A%A8%E6%A0%B8%E5%BF%83/feedback/","summary":"情书写给山鬼 心事寄予西风","title":"[流动核心] 蜿蜒曲折 妙遇神女"},{"content":" 💡 230704 更新\n最近当然对 ubuntu 还是有一些学习对兴趣的,但很可惜的是,计划我们得向后移了,目前的主力系统是 mac 系统,因为 mac 系统对学习的支持属性很棒,而且足够优雅。\n但是 linux 有时间我还是会优先考虑学习的,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的乐趣,未来也会如此,只不过我们需要做出暂时性的战略转移。\nmodule1 我和 ubuntu 这个部分介绍我和 ubuntu 的故事 🥰\n和 ubuntu 的相遇 从去年看到中科院的“一生一芯”活动中了解了 ubuntu 系统,当时成功的为电脑装上 ubuntu20.04,当时大费周折,光是装双系统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后来好不容易,成功地装成之后,才发现,这个系统就像是一座还没装修的毛坯房,什么输入法了,软件了,什么都是陌生的,只有光秃秃的命令行。 后来有一段时间折腾了 ubuntu 之后,热情也就慢慢冷却了,觉得这个 linux 系统虽然很帅,但是真的难用啊。而且一堆问题,比如亮度无法调节,非常鸡肋。 ubuntu 的壁纸一直很吸引我,23.04 版本中的主题是龙虾与月球(图片来自于 ubuntu 社区),但是我在 ubuntu 上一直用的是第二张梨花的图片。 2023-06-03 和 ubuntu 的相爱相杀 我特别喜欢 ubuntu 的命令行的使用方式,这样可以更加简洁纯粹的去做一件事情 后来升级到了 ubuntu22.04,昨天晚上打开 ubuntu 一看,图形化界面没了,我吓了一跳,后来又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捣鼓这个故障。具体参照以下博客。 bookmark\n帅气的水母,他终于回来了,艺术感拉满。(由于是半夜在床上拍的,太激动了)\nubuntu 的发展和使用 以后我主要采用 notion 作为文件的中转站了,微信毕竟还是麻烦,且耗费精力,我需要一个更加沉静式的环境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ubuntu 我打算还是作为一个专注学习的地方,一些附加功能的软件几乎不装了 从 linux 谈开源与服务(一点拙见) 1.什么是 linux\nlinux 诞生与 1991.10.5,是由 unix 的操作系统衍生的类 unix 系统,于此同时,苹果的操作系统也是类 unix 的,还有 window,区别在于 linux 是一个开源的平台,而 apple 和 windows 是商业为目的的平台,所以在全世界的用户中,window 几乎占据垄断地位(window 和 apple 的竞争故事下次有机会再讲),本期的主角还是 linux。\n2.linux 有什么特别之处吗?\n我喜欢 linux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开源和强大,还因为它所代表的 linux 文化,如果把 window 比作华丽丽的豪宅,那 linux 就像是自己搭建的小屋,在舒适度上,window 桌面化的便捷让电脑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甚至被称为是革命性的标志,但是缺点就在于在这座宫殿里,我们只是扮演一个消费者的角色,我们只是 window 世界里的访客,我们并不能移动这座宫殿里的任何一件花瓶或者摆设。\n但是 linux 不一样,linux 只会给你一个内核,就像自己亲手遭小木屋一样,之后屋内的陈设都是要自己去设计,从输入法的安装,桌面的安装,linux 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在于他的命令行的艺术,所以在 linux 的世界,人机之间处于一个对等的地位,通过命令行可以完成很多高阶的不可思议的操作,他很优雅但是有一定的学习成本。\n3.为什么 linux 的移动端无法成功\n因为一旦移动端的成功,将会重新改写市场的定义,但是在服务器,嵌入式应用领域,linux 绝对是好的。\n4.我对 linux 的认识\n从使用上,linux 给我的感觉是运行更加流畅,但是因为硬件问题,会比使用 window 系统时稍微发热高一点而且更加耗电。但是 linux 干净简约,并且具有生命力,就像是江湖中的隐士,武功高强但是不与世人争抢。\n5.linux 的衍生思考\nlinux 所代表的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是一种让人值得敬佩的存在,人们有对向善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恶所代表的自私恰恰是保护自己免受外界伤害的盾牌。善良是一种理想,自私亦是一种现实。 风云变幻,时过境迁,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n这是参考文献 🍒\n2023-06-07\nubuntu 命令行汇总 打开网页:xdg-open http://matrixcore.top\n打开 pdf:xdg-open 1800.pdf\n启动程序:microsoft edge \u0026amp; (tab 可以自动补全)\n关机重启:sudo shutdown/reboot\n(win 和 mac 对于关机基本上只需要点击关机按钮,但是当我们用命令行和机器进行沟通时,也许此时你并不会仅仅把它当作一台机器,而是像是在和一位好朋友告别)\n记录 ubuntu 蓝牙 🎧 连接失效及解决办法 sudo rmmod btusb sleep 1 sudo modprobe btusb sudo apt install blueman #安装blueman sudo /etc/init.d/bluetooth restart #重启blueman sudo apt-get upgrade 记录 ubuntu 安装 mpv 播放器 sudo apt install mpv module2 学习 linux 命令行 这个部分对命令行进行学习 😀\n第 1 章 shell 是什么 shell 是一个接收由键盘输入的命令,并将其传递给操作系统来执行的程序。bash 是 bourneagain shell 的首字母缩写,bourne again shell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 bash 是 sh 的增强版本,而 sh 是最初的 unix shell 程序,由 steve bourne 编写。\n1.1 终端仿真器 当使用图形用户界面时,需要另一种叫做终端仿真器(terminalemulator)的程序与 shell 进行交互。\n1.2.2 光标移动 在终端仿真器中也可以使用鼠标。\nctrl-c 和 ctrl-v 在一个终端窗口内进行复制和粘贴操作这不起作用。对于 shell 而言这些组合键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而那时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还没有出现。\n1.3 几个简单的命令 date 命令显示当前系统的时间和日期。\ncal 显示当月的日历。\n查看磁盘驱动器当前的可用空间可以使用 df 命令。\n显示可用内存可以使用 free 命令。\n1.4 结束终端会话 [me@linuxbox ~]$ exit 幕后的控制台\nlinux 虚拟终端或是虚拟控制台。\n通过依次按下 ctrl-alt-f1 键到 ctrl-alt-f6 组合键可以访问大部分 linux 发行版中的终端会话。访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n第 2 章导航 我们首先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 linux 系统中导航文件系统。\npwd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cd #改变目录。 ls #列出目录内容。 2.1 理解文件系统树 需要注意的是在 windows 系统中每个存储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文件系统树。而在类 unix 系统中如 linux 无论多少驱动器或存储设备与计算机相连通常只有一个文件系统树。根据系统管理员的设置存储设备将会连接更准确的说是“挂载”到文件系统树的不同位置。系统管理员要负责系统的维护。\n2.2 当前工作目录 需要注意的是树通常是倒立显示的。也就是说顶部是根目录依次向下排列的是子目录。\n2.3 列出目录内容 #使用ls命令可以列出当前工作目录的文件和目录。 [me@linuxbox ~]$ ls 2.4 更改当前工作目录 使用 cd 命令可以改变工作目录,即在文件系统树的位置只需输入 cd 命令然后再输入目标工作目录的路径名即可。路径名指的是沿着分枝到达目标目录的路由。路径名分为两种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首先来谈谈绝对路径名。\n2.4.1 绝对路径名 绝对路径名从根目录开始,其后紧接着一个又一个文件树分支,直到到达目标目录或文件。\n2.4.2 相对路径名 绝对路径名是从根目录开始,通向目标目录,而相对路径名则是从工作目录开始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通常使用一些特殊符号来表示文件系统树中的相对位置,这些特殊符号是“.”(点)和“..”(点点)。 符号“.”代表工作目录,符号“..”代表工作目录的父目录。下面演示它们是如何工作的。\n好的,下面来说明一下,我们希望将工作目录改变成/usr/bin 的父目录,即/usr。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n[me@linuxbox bin]$ cd /usr #绝对路径 [me@linuxbox bin]$ cd .. #相对路径 同样,可以用两种方法将工作目录从/usr 变到/usr/bin。\n[me@linuxbox usr]$ cd /usr/bin #绝对路径 [me@linuxbox usr]$ cd ./bin #相对路径 #必须在这里指出来的是,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省略“./” [me@linuxbox usr]$ cd bin #一般而言,如果没有指定路径名,则默认为工作目录。 2.4.3 一些有用的快捷方式\ncd #将工作目录改变成主目录 cd- #将工作目录改变成先前的工作目录 cd~username #将工作目录改变为username的主目录。 有关文件名的一些重要说明\n以“.”字符开头的文件名是隐藏的。除非输入 ls-a。在创建用户账号时,主目录里会放置一些隐藏文件,用来配置账号信息。\n仔细观察这样的文件,可以使我们了解如何自定义工作环境。此外,一些应用程序也会将它们的配置文件和设置文件以隐藏文件的形式放在主目录下面。 与 unix 一样,在 linux 中,文件名与命令是区分大小写的。文件名 file1 和 file1 指向不同的文件。 与其他一些操作系统一样,linux 没有文件扩展名的概念。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给文件命名。文件的内容或用途由其他方式来决定。尽管类 unix 操作系统不使用文件扩展名来决定文件内容或用途,但是一些应用程序却这么做了。 linux 支持长文件名,文件名可能包含了嵌入的空格和标点符号。但是在创建文件名的过程中,仅句号、连字符和下划线是可以使用的。更为重要的是,文件名中不要嵌入空格。文件名中嵌入空格会使很多命令行任务的实现变得困难,在第 7 章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如果想要表示文件名词语间的空格,可以使用下划线,以后我们就会知道这样的好处了。\n第 3 章 linux 系统 既然已经知道了如何在文件系统中跳转,是时候开始 linux 操作系统之旅了。但是,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学习一些对研究 linux 系统很有帮助的命令。\nls #列出目录内容。 file #确定文件类型。 less #查看文件内容。 3.1 ls 命令的乐趣 通过 ls 命令可以查看目录内容,确定各种重要文件和目录的属性。\nme@linuxbox ~]$ ls /usr #除了当前工作目录之外,我们还可以指定要显示的目录,如下所示。 [me@linuxbox ~]$ ls ~ /usr #我们甚至可以指定多个目录。 #这个例子就列出了用户主目录(由符号“~”表示)和/usr目录的内容。 [me@linuxbox ~]$ ls -l total 56 drwxrwxr-x 2 me me 4096 2012-10-26 17:20 desktop #在命令中加上-l,我们可以将输出以长格式显示。 💡 之前是把整本书看完了,之后有空闲时间的话,我会继续更新该板块。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兴趣之前,或许还需要维持生计。\n","date":"2023-05-0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ubuntu/","summary":"我特别喜欢ubuntu的命令行的使用方式,这样可以更加简洁纯粹的去做一件事情","title":"[技术分享] ubuntu_linux"},{"content":"更新 这部分记录这篇文章的更新\n作为信息的暂存之处 2024-04-14 承接笔记同传专栏的思考,我们计划在这里建一个游乐场,用于进行归档各类数据流,同时保持较新的任务需求,即意味着信息是会被不断迭代的,持续跟进的。可以善用搜索功能。\n在太隐的笔下感受诗鬼李贺的魅力 2024-05-01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瘦藕丝裙,轻洲步拾兰岧春。 ——李贺\n言论 如果你没有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那么就花时间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 💡 基于此,我计划将云盘里整理的专业课笔记,上传个人云服务器,如果能结合 zotero 也很好。\n一切都是模糊的,直至你试图使其精确时,你才会发现,我们日常表达出来的精确与真正的精确相距甚远。以至于当我们说话时,你无法假设这就是对方真正的意思。 \u0026ndash;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英国哲学家 💡 这句话至少鼓励我们去探索一些深层次的东西。\n想法 ubuntu 历代桌面很多都是以动物的形象,羚羊,麋鹿,龙虾,河马,这些图案代表的盎然的趣味和持续不断的创造力,开源作者们希望能以更多的热情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linux,fpga,stm32,至少得有一款拿得出手的板子,会一门编程语言,c 或者 vhdl。目前先学习画 pcb,再熟悉 32,linux 作为爱好,fpga 作为学有余力的拓展项。 我很幸运,在很多优秀的博客里看到了鲜活的生命和感受,也因此受益颇多,我很多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大多都源自于其中。 我很欣赏时雨的一点是,能对生活本身拥有巨大的创造力,阅读他写的文章的时候我都能对自身产生一些可供思考的地方。 回想起自己对于学习的心得和态度,仍不由得感叹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尤其是对于知识的钻研,刨根究底式的探索,太缺乏了,这种精神。往往泛泛于表面,浮躁于内心。 ——读宇阳开发博客框架有感 文摘 #礼物\n“马换了一次又一次,路愈赶愈远,再要回去也来不及了,于是我只得继续往前赶。朝雾早已在一片肃穆中消散净尽,那花花世界就展现在我的面前。”\n\u0026ndash; 狄更斯《远大前程》\n因为不愿意相信现实,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在虚无当中。我不知道他去哪里了,但他轻得像一片鸿毛,如同朽木一样脆弱,如同覆辙一样僵硬。\nbecause he was unwilling to accept reality, he lived his entire life in a void. i don't know where he has gone, but he was as light as a feather,as fragile as rotten wood, as stiff as a rut. - - matrix 2024-03-21 ","date":"2023-05-01","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5%81%E5%8A%A8%E6%A0%B8%E5%BF%83/inexhaustible/","summary":"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title":"[流动核心] 闲敲棋子 倩舞灯花"},{"content":"更新 这里记录这篇文章的更新。\n没有文学的滋养,我的思想始终单薄得厉害 2024-05-01 我仍然记得某一天的下午,和隔壁老爷爷下着象棋,语文老师打电话给我妈,提醒我假期多读点书。当时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十年之后,现在的我才略有体会,没有文学滋养的生命,始终单薄的厉害,这里的单薄值得是没有历史的纵深维度,没有在时代中的坐标系。没有思考,没有感触,不知为何而孤独,不知为何而快乐。今天阅读太隐的文章给我启发很大,晚上花了几十分钟看了看他关于“诗鬼”李贺的介绍,关于朱自清的介绍,行文非常流畅出彩,若非深入研究, 很难写出这么脍炙人口的文章。看完后整个人都感觉非常自在,灵感开始迸发,总是按耐不住心情,打算写些什么。语文是我一直都比较喜欢的学科,单纯是因为喜欢背后的故事,但我很难写好文字,也很难体会试题背后文字的意义。其实大学也有保持阅读的习惯,前两年一直在 qq 空间上积淀。但是我记得中途应该有一段时间是没怎么读过书的,23 年感觉没有读过很多的书,应该是在 2 月到 10 月的这段时间,中途可能在忙各种各样的事情。\n谈谈现在对于阅读的体会,我觉得床头最好能有本枕边书,睡前看书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看书让人沉浸在书里的环境当中,能让人忘记很多烦恼,通过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仿佛在另一个世界有了知己。最近晚上在看简媜的《水问》,其实这是第二遍再看,但是仍然有很多新的体会。我在想,对于书籍,如何更好地去梳理去总结,甚至能有自己的话去讲好书中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一种值得培养的能力。另外这个专栏其实很久没有更新了,我得想想这里应该做点什么。\n基本原则 法于阴阳 不过分去扰动生物钟的作息,吃早点,不熬夜,适当运动,不胡思乱想。 和于术数 耐心完成量的积累,保持平和的心境,多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恬淡虚无 不要过分燃烧自己的欲火,控制自己的精力消耗。多去阅读《道德经》和《心经》 真气从之 完成正常的生理循环之后,身体本身是会发出信号的,比如早晨吃早餐和开天门,九十点学习更有动力。 💡 使用 vps+mailx 为每天进行定时提醒 2024-01-25t09:00:00.000+08:00\n生活画廊 生活画廊\n","date":"2023-04-25","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5%81%E5%8A%A8%E6%A0%B8%E5%BF%83/sunrise/","summary":"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title":"[流动核心] 东方璀璨 遗我明珠"},{"content":" 💡 记录有趣的问题\n学习专栏 动机定义\u0026心流法则 “在某些时候,不这样做的痛苦大于这样做的痛苦。”\n行动起来,即使是非常小的行动,它也会以一种积极灵感的形式让你自然地产生动力。\n激发动机的关键之一,就是使其易于上手。许多人之所以挣扎于寻找实现目标所需的动力,是因为他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错误的地方,一直不去行动却希望动力从天而降。\n行动仪式必须非常容易上手,例行程序:朝最终目标迈进,遵循相同模式\n缺乏精神动力通常与缺乏运动有关\n我称这个策略为「心流法则」,也就是说,当人们从事与他们当前能力最接近的任务时,他们会经历最大的动力,而这时候,我们的身心也很容易进入到一种全神贯注的心流状态,发挥自己的最佳表现。\n所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判断这件事情是否符合自己的实力,还需要在做事的时候,主动地去寻求反馈,调整自己,进而让自己的动力达到峰值,从而更好得完成任务。\n请告诉自己,头脑里的想法只是建议而不是命令,它们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选择,但我有权选择要遵循的选项。\n时间的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快,你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地度过一天,也可以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不管怎么样,这一天都会过去。 你需要明白的是,不管怎样生活,你的时间都会一去不复返,但是,在不适的时候依然敢于走入不适,拥抱不适,这会让你面对困境的反脆弱能力越来越强。 你的生活是美好的,而你的不适是暂时的,踏入这一刻的不适,会让你下一刻更自由。\n可是,在我们的人生里,必须主动去选择一些困难的东西,你不能没有痛苦地生活,你的生活不可能全都是鲜花和掌声,更多时候,生活充满了荆棘和陷阱。 而最终,你选择受什么样的苦,愿意为什么奋斗,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快乐幸福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答案。 但是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你要承受的的痛苦是什么? 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才会真正让你通往某种自由的大门,也会得到人生足够的动力。\n迟迟进入不了心流状态,或者干扰太多该怎么解决 你好,这是必应。我很高兴你对心流状态感兴趣,因为它是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幸福感的心理状态。😊\n根据我搜索的结果1,心流状态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心流状态有以下几个特征:\n有明确的目标和及时的反馈 有适当的挑战和能力匹配 有高度的专注和投入 有主动控制和自我效能感 有时间感的改变和忘我感 要想进入心流状态,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n选择一项你感兴趣并且有一定技能的活动,比如学习、写作、画画等 设定一个具体而有挑战性的目标,比如阅读一本书、完成一篇文章、画出一幅画等 尽量消除外界的干扰,比如关掉手机、电脑等通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等 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不要分心去想其他无关的事情,也不要担心失败或者评价等后果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自己的表现和进度,根据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保持挑战和能力的平衡 在活动结束后,给自己一些奖励和肯定,比如休息一下、吃点零食、听听音乐等,增强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如果你遇到了进入心流状态的困难或者干扰,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n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或者期待,也不要过分担心失败或者评价等外在因素,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动本身的乐趣和意义上 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或者技巧,比如定时器、番茄钟、计划表等,来帮助自己规划时间、管理任务、提高效率等 寻求一些外部支持或者激励,比如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参加一个学习小组、向一个导师请教等,来增加自己的动力和信心 适当地改变一下环境或者方式,比如换一个地方、换一个时间、换一个角度等,来给自己带来一些新鲜感和刺激感 希望这些方法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心流状态的问题或者想法,欢迎继续和我聊天。😊\n动力引擎 这篇文章有很多不错的建议,我们发现,尤其是在工作日当中,生活的节奏会非常迅速,一切似乎都不停留。以至于我们会快速产生滞后感和疲惫感。\n也许有人会说,我对生活没有热情,我总感觉这世界与我遥遥相隔,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思考者时常是孤独的,一方面他们刻意与世界保持距离,另一方面身体和心灵也在审慎地感受着世界。\n但是,我想我们既然身处于这个世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天都会过去,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相遇或者固有的生存属性,因为一切都是‘运动着的’,正如《红楼梦》里一样,亦如所有怀古诗词当中里的那样,不管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还是“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非常多的意象都证明这一点。\n于是,一种新生的,特殊的,神圣的,虔诚的感觉又从何而来?人总是害怕孤独,人总是喜新厌旧,希望有更多有趣的,有灵感的经历刷新着自己的神经。\n但是,我则希望把这种愿望用于内源数据的处理,这个世界太让我们疲惫,过多地向外索取无异于饮鸩止渴,大多数优秀的宝藏都埋葬于众多的垃圾下面。我们极有可能成为莎翁笔下的吝啬鬼,而不是一个像梭罗希望的那样——一个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哲学家。\n这听起来足够吸引人,然而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也是阻力重重,我们幻想明天总是新的一天,似乎明天总能包容今天的缺陷。但实际上也并非如此。\n我们需要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主动优化自我的执行逻辑,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人生最充满创造力的地方。\n当然,切身实际所体会的经历所告诉我,我们也不能总是沉湎于理想世界的壮丽,我们还应该学习《爱丽丝仙境梦游》中“掐着怀表的兔子”,对现实世界每个节点进行规律调谐。\n劳逸结合\u0026保持积极性 劳逸结合是保持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实现劳逸结合,保持能量和积极性:\n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部分,并设置适当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拖延。 定期休息:在学习过程中,定期安排短暂的休息时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伸展、深呼吸或做一些放松的活动,让大脑得到放松和恢复。 运动和锻炼:体育锻炼是提高能量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定期参与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力和改善心情。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对保持能量和积极性至关重要。确保每晚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 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保持能量和积极性也很重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健康脂肪。避免过度依赖咖啡因和糖分来提神,而是选择健康的食物来滋养身体。 寻找兴趣爱好和放松方式:除了学习,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或爱好,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调整状态。这样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提高积极性和动力。 与他人交流和支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困惑和成就,可以增加动力和积极性。寻找学习伙伴或加入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和支持。 记住,每个人的劳逸结合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喜好进行调整。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保持积极性和能量,让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和愉悦。\n提升学习力 提升学习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提升学习力:\n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设定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你更有动力和方向进行学习。确保你的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并将其分解为小的里程碑,以便更容易跟踪和实现。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和专注力。例如,定期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保持专注,避免分心的干扰因素,如手机、社交媒体等。 多样化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偏好,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可能包括阅读、听讲座、参与讨论、做笔记、练习和复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注重时间管理: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提高效率。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给不同的学科和任务,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同时,给自己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以保持身心健康。 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与同学讨论、参加小组学习、提问问题、解决问题等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此外,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通过实践、项目和实习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重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对学习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确保你有足够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处理学习中的困难。 持续反思和调整:定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检查哪些方法有效,哪些需要改进。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总之,提升学习力需要坚持和努力。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样化学习方法、合理的时间管理、积极参与学习、关注身心健康以及持续反思和调整,你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n时间和效率 时间和效率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n时间是指事件发生或活动进行的持续性量度。它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可以用时钟或日历来测量和记录。时间是不可逆的,一旦过去就无法回到过去的时刻。时间的管理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能够完成多少工作,以及我们如何分配和利用我们的资源。\n效率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能力。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和所需的资源来衡量。效率通常与经济性和资源利用率有关。高效率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或者在相同的工作量下使用更少的资源。提高效率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浪费、提高技能和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实现。\n时间和效率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有效地管理时间可以提高效率,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并避免浪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另一方面,提高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从而提高生产力和成果。\n总之,时间和效率是在个人和组织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合理管理时间并提高效率,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并提高生活质量。\n增量思维和减量思维 生活可以采用增量思维和减量思维的结合。增量思维是指通过积极主动地追求进步、增加、扩展来改善生活,例如不断学习新知识、追求事业发展、拓展社交圈等。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个人目标。\n然而,减量思维也是重要的。减量思维是指通过减少、简化、去除不必要的事物来提高生活质量。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陷入忙碌、紧张和过度消费的状态。通过减少冗余的物质负担、简化生活方式、放松身心等,我们可以减轻压力、提高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n综合来说,生活应该是增量思维和减量思维的平衡。我们可以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物质负担,让生活更加有意义、平衡和满足。\n压力专栏 碎片化的娱乐方式 碎片化娱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的耗时短的娱乐方式,比如刷刷短视频、小游戏、小段子等等。1 碎片化娱乐有一定的优点,比如可以快速缓解压力,满足不同的需求,提高时间利用率等等。2 但是,碎片化娱乐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会导致注意力缺失,手机成瘾,逻辑思维退化,文化品位下降等等。234\n因此,对于碎片化娱乐是否提高了当代人们的幸福感,我认为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我个人觉得,碎片化娱乐是一种双刃剑,适度使用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便利,但过度使用就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后果。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碎片化娱乐时间和内容,不要让它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和思想。5\n缓解压力的办法 缓解压力的办法有很多,不同的人可能适合不同的方法。我根据网上的一些资料,为您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尝试一下:\n重新组织带来压力的想法。有时候压力是由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过于消极或者不切实际造成的。我们可以试着分辨出给我们压力的想法,比如“应该”、“必须”、“不能”做的事,或者“小题大做”、“过于极端”的想法,或者“无谓的假象”等等。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想法,比如用积极的想法代替消极的想法,或者质疑并反驳这些想法,或者将问题分为两类记录下来,找出支持和反驳这些想法的证据。我们还可以写日记来记录我们的想法,帮助我们理清思绪,找到压力的来源。¹\n避免不必要的压力。有些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学业、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但是有些压力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比如因为花钱过多、环境凌乱、悲观消极、迟到拖延、过度比较、回忆过去等造成的压力。我们可以在可以的时候避开压力,比如远离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的人或事,或者改变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我们还可以学会说“不”,不要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或责任,也要学会委派任务,不要总想控制所有的事情。¹\n改变环境。有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会给我们带来压力,比如嘈杂、拥挤、脏乱等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缓解压力,比如打扫卫生,让自己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空间里;或者外出透气,去一些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人少安静的地方散散步;或者换个地方工作或学习,比如去图书馆、咖啡馆等地方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氛围。¹\n试试放松的活动。当我们感到压力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活动来让自己平静下来,比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按摩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呼吸、放松肌肉、清空思绪、平衡情绪等等。我们可以每天花一些时间来做这些放松的活动,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¹\n选择抗压的生活方式。有一些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我们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比如运动、睡眠、饮食、兴趣爱好等等。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激素,刺激身体分泌快乐的化学物质,让我们感觉更有精力和自信。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和精神,让我们更有能力应对压力。饮食可以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健康,所以要注意均衡营养,避免过多的咖啡因、糖分、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兴趣爱好可以让我们享受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提高自我价值感。¹\n倾诉或沟通。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孤单无助,没有人能理解我们的压力和痛苦。这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些信任的人来倾诉或沟通,比如家人、朋友、同事、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等。他们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建议、安慰、支持或者帮助,让我们感觉不再那么孤独和无助。即使他们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只是听听我们的话,也会让我们感觉轻松一些。¹\n平衡学习和生活 平衡学习和生活,并保持自律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n制定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量化的小步骤。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时间和精力。 制定优先级:确定你的优先事项,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任务上。学会区分紧急和重要的事情,并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 制定时间表: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将学习、工作和休息时间合理分配。确保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放松和娱乐,以保持身心健康。 避免拖延:拖延是自律的敌人之一。学会克服拖延的习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及时开始并完成任务。 设定时间限制:为每个任务设定时间限制,这样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并高效完成任务。遵守时间限制可以让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度。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目标、所需的学习资源和时间安排。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学习时间,并确保按计划进行。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持自律和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这样可以增强你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避免过度承载:学会说“不”,避免过度承载自己。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不要贪多嚼不烂,确保给自己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寻求支持和反馈:与他人分享你的目标和计划,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反馈。他们可以提供帮助、鼓励和建议,帮助你保持自律和实现目标。 坚持和适应:保持自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和适应。如果你偶尔违反了计划,不要过于苛责自己,而是及时调整并继续前进。 记住,自律是一个习惯,需要时间和努力来培养。通过坚持实践上述方法,你可以逐渐建立起更好的自律能力,平衡学习和生活,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人的因素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个体特征、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因素。这包括个人的性格、价值观、情绪状态、沟通能力、社交技巧等。人的因素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方式,决定着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n至于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弥补人类在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虽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提供社交互动的替代品,但它无法完全弥补人类之间真实的情感和情绪交流。\n人际交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其中包含非语言的沟通、情感共鸣、情绪表达等元素。这些方面对于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一些交流工具和平台,但它无法真正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的因素。\n此外,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通常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情感的缺失,而不仅仅是缺乏社交互动。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一定的社交互动和娱乐,但它无法满足人类对于深层次情感和人际联系的渴望。\n因此,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但它无法完全弥补人类在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人际交往的满足和人的因素仍然需要真实的人际互动和情感交流来实现。\n情绪低落的解决办法 当人处于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方法来缓解情绪:\n寻求支持:与亲密的朋友、家人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交流,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运动和身体活动:参加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这可以帮助释放身体内的紧张和压力,同时促进身体内的内啡肽分泌,提升心情。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一些你感兴趣的活动或爱好,例如阅读、绘画、写作、听音乐等,这些活动可以分散注意力,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改善睡眠质量:确保获得充足的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建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这对情绪的调节和恢复很重要。 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避免过度依赖咖啡因和糖分,这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大脑的平衡。 放松技巧: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温热浴、按摩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紧张和焦虑,提升情绪状态。 设定小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实现,这可以增加成就感和动力,帮助你渡过情绪低谷。 避免孤立:尽量避免孤立自己,与他人保持社交联系,参加社交活动,这样可以减少孤独感,增加支持和情感连接。 寻找乐趣和幽默:寻找一些能够带给你乐趣和欢笑的事物,例如看喜剧电影、与朋友开怀大笑等,幽默和笑声能够改善情绪。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功能,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和个体化的支持和建议。 请注意,这些方法可能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你的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n寻找人生的归属感 寻找人生的价值和归属是一个深刻而个人化的问题,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n自我反思:花时间思考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激情。问问自己,什么是你真正关心的事情?你喜欢做什么?什么能够让你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找到与之相关的价值和归属感。 探索不同领域:尝试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和领域,包括工作、志愿者工作、兴趣小组等等。通过这些经历,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所在。不要害怕尝试新的事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带给你新的视角和体验。 培养技能和知识:通过学习和培养技能,你可以提升自己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并为自己找到更多的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可以让你感到更有自信和满足感,同时也为你的人生价值和归属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他人建立积极和有意义的关系,可以让你感到被理解、支持和接纳。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可能与你有着相似的兴趣和价值观,与他们交流和分享经验,可以帮助你找到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观。 为他人做贡献:通过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你可以体验到无私奉献的喜悦和成就感。寻找机会参与社区工作、志愿者活动或慈善事业,为他人创造积极的影响。通过为他人做贡献,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感受到对社会的重要性。 接受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价值。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并将其与他人的期望和社会的标准区分开来。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归属感中。 记住,寻找人生的价值和归属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要感到沮丧或灰心,尝试不同的方法,并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n减少胡思乱想的办法 胡思乱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和减少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n注意力转移:将注意力从胡思乱想的内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可以通过做一些有趣的活动、与他人交谈、阅读书籍或者专注于某个任务来分散注意力。 冥想和放松:通过冥想、深呼吸或者放松练习来帮助清空思维并放松身心。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并减少胡思乱想的发生。 记录和整理思维:将胡思乱想的内容记录下来,可以通过写日记、做清单或者使用笔记应用来整理思维。这样可以让你将思维从头脑中释放出来,并更好地处理它们。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一些你感兴趣的活动或爱好,并投入其中。这样可以让你的思维集中在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物上,减少无谓的胡思乱想。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控制胡思乱想也很重要。确保你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思维清晰度。 寻求支持和帮助:如果你觉得胡思乱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不妨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以提供有效的技巧和策略,帮助你处理这个问题。 记住,胡思乱想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模式,但如果它们开始干扰你的日常生活,那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管理和减少它们的影响。以上建议可以帮助你控制胡思乱想,提高专注力和思维效率。\n考研期间睡前干啥 在考研前晚上睡前,你可以做以下一些事情来帮助你放松和准备好考试:\n复习计划:回顾当天的学习进度,检查你已经完成的任务,并制定明天的学习计划。确保你知道明天要做什么,这样可以在睡前放心休息。 放松活动: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看电影或与朋友聊天。选择一些能够让你放松身心的活动,帮助你减轻压力。 轻度运动:进行一些轻度的身体运动,如散步或做一些伸展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的紧张感,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放松技巧: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温水泡脚或冥想。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放松紧张的情绪,减轻焦虑感。 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在睡前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视。这些设备的蓝光会刺激大脑,影响睡眠质量。可以选择阅读实体书籍或使用纸质笔记本做一些复习。 睡眠环境优化:确保你的睡眠环境舒适宜人。保持房间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并保持安静。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和枕头,以提供良好的睡眠支持。 最重要的是给自己留出充足的睡眠时间,以确保你在考试前有足够的精力和专注力。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同,但通常成年人需要 7-9 小时的睡眠时间。\n补充能量的方式 补充精力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n充足的睡眠:确保每晚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人通常需要 7-9 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精力和提升注意力。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营养丰富的食物,包括蛋白质、复合碳水化合物、健康脂肪和维生素。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糖分,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能量峰值和崩溃。 锻炼身体: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和心理状态。 做适度的休息: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休息可以帮助恢复精力和提高专注力。 管理压力: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采取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如冥想、深呼吸、放松技巧等。减少压力可以提高精力和注意力。 规律生活: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固定每天的起床和睡觉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精力和调整生物钟。 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对精力和注意力的负面影响。 寻找乐趣: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交流,放松心情,增加快乐感和精力。 请注意,如果你感觉长期疲倦或精力不足,最好咨询医生,以排除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n孤独与自我实现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¹,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相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相属需求指的是人对于爱和被爱、归属和接纳的渴望,是人类社会性的体现。当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相属需求就会成为主要的动力。如果相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孤独、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 ²。\n因此,当人感到孤独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满足相属需求,没有找到能够给予他们爱和关怀、理解和支持、信任和尊重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希望找到一个伴侣,一个能够与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互相扶持和鼓励、共同成长和进步的人。这样,他们就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幸福,消除孤独感。\n当然,并不是所有感到孤独的人都会寻找伴侣。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来满足相属需求,比如加强与家庭或朋友的联系,参与社区或志愿活动,培养兴趣或爱好等等。有些人可能会习惯孤独,甚至享受孤独,认为孤独可以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或思考 ³。\n另外,也有一些因素可能影响人在感到孤独时是否寻找伴侣,比如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信念、经历等等。有些人可能比较内向或自卑,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要;有些人可能比较理性或独立,不太愿意依赖或牵制别人;有些人可能比较宗教或保守,不太赞成随意地恋爱或结婚;有些人可能曾经受过伤害或失望,不太相信爱情或婚姻 ⁴。\n总之,人在感到孤独时寻找伴侣是一种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现象,但也不是唯一或必然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孤独感,也有自己的标准来选择伴侣。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幸福。\n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离子化 \u0026ldquo;人际关系的离子化\u0026quot;这个术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比喻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根据常规理解,离子化是指物质在溶液中或气体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离子的过程。将这一概念应用于人际关系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 在人际关系中,离子化可能指的是关系中的分离、疏远或冷漠化过程。这种情况下,原本亲密或密切的人际关系逐渐变得疏远,失去了原有的联系和互动。这种离子化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时间的流逝、距离的增加、兴趣的转移、价值观的差异、沟通的不畅等。 离子化还可以指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或割裂。就像离子化过程中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或排斥一样,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可能导致人们之间的隔阂和矛盾。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选择远离彼此,避免进一步的冲突或伤害。 总之,人际关系的离子化可以理解为人际关系中的分离、疏远或冲突的过程。这种离子化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各方的努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重要的是保持沟通、理解和尊重,以促进关系的健康和积极发展。\n如何保持自我意识的高增益 保持自我意识的高增益是指能够深入了解自己、保持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的状态。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保持自我意识的高增益:\n自我反思:定期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思考自己的优点、目标和价值观,并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写日记、冥想或与他人交流来进行自我反思。 接受反馈:积极接受他人对你的反馈和建议。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盲点和改进空间。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抵触或否认他人的反馈,而是用它们作为成长的机会。 学习与成长:持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你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能力,提升自我意识的水平。可以通过读书、参加培训课程、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 自我关注与照顾: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给自己留出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以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设定目标和挑战: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就。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面对困难,以促进自我成长和提高自我意识。 培养积极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学会从困难和挫折中寻找机会和教训,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保持自我意识的高增益,并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不断提升自我意识的水平,更好地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并取得更高的增益。记住,自我意识的增益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坚持和努力。 理性能否用极限逼近感性 理性和感性是人类思维和情感的两个重要方面。理性强调逻辑、分析和客观性,而感性则强调情感、直觉和主观性。它们在我们的思维和决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理性和感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冲突,但理性和感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事实上,将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更全面和综合的认知和体验。 当我们面临决策或问题时,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评估和推理,以便做出理性的决策。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处理信息,考虑各种因素,并预测可能的结果。理性思维有助于我们避免情绪的干扰和偏见,并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 然而,感性也是重要的。感性可以提供直观和情感上的洞察力,帮助我们理解和体验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感性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我们能够在决策和问题解决中考虑更广泛的因素。感性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人际关系、表达情感和体验美感。 因此,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和平衡的。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来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同时也要保持对感性的敏感和开放,以便获得更全面和综合的认知和体验。 总而言之,理性和感性都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们在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和综合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和有意义的决策,并丰富我们的思维和体验。\n在感性受到各种不可控制因素的限制的时候,理性是否可以拯救我们。 当感性受到不可控制因素的限制时,理性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来帮助我们应对挑战和困境。以下是理性可以拯救我们的几个方面:\n分析和问题解决: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识别根本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情感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以客观和冷静的态度来评估和处理问题。通过逻辑推理和系统性的思考,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情绪管理: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情绪和情感的波动。当感性受到不可控制因素的限制时,我们可能会陷入情绪的困扰和消极的思维模式。通过理性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应对困难和压力。 适应和调整: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适应变化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当感性受到限制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失望或沮丧。通过理性思考,我们可以重新评估情况,调整我们的期望和目标,并制定新的计划和策略。 决策和评估: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性和客观的决策。当感性受到限制时,我们可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决策。通过运用理性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虽然理性可以在感性受到限制时提供帮助,但并不意味着理性可以完全取代感性。感性在人类思维和情感中也有其重要的作用。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和综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应对问题和挑战,以及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世界。 路线规划 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框架 计算机专业学习路线是指在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的一种指导方案。不同的学校、教材、课程和个人可能有不同的学习路线,但是一般都会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比如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由理论到实践等等。¹\n根据我在网上查找的一些资料,我为您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的计算机专业学习路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选择一种或多种参考:\n计算机基础学习路线。这是一种适合初学者或者想夯实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路线,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科班必修的几门基础课程,比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等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您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²³\n编程语言学习路线。这是一种适合想提高编程能力和技巧的学习路线,主要涉及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编程语言,比如 c/c++、java、python 等等。这些编程语言可以帮助您掌握不同的编程范式,比如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函数式等等,以及不同的编程领域,比如系统编程、web 开发、数据分析等等。这些编程语言也可以让您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一些概念和实现,比如内存管理、多线程、网络通信等等。⁴\n后台开发学习路线。这是一种适合想从事后台开发或者服务端开发的学习路线,主要涉及了后台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栈和框架,比如 linux、mysql、redis、mq、spring boot 等等。这些技术栈和框架可以帮助您构建高性能、高可用、高并发的后台系统,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业务逻辑,满足用户和客户端的需求。\n前端开发学习路线。这是一种适合想从事前端开发或者客户端开发的学习路线,主要涉及了前端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栈和框架,比如 html、css、javascript、vue、react 等等。这些技术栈和框架可以帮助您构建美观、交互性强、用户体验好的前端页面或者客户端应用,展示数据和内容,与用户和后台进行交互。\n人工智能学习路线。这是一种适合想从事人工智能或者数据科学的学习路线,主要涉及了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数学基础和算法知识,比如概率论、统计学、线性代数、微积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等。这些数学基础和算法知识可以帮助您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方法,比如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等。\n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对比 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专业都属于工程领域,涉及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1. 电子信息工程更侧重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包括电路设计、电子器件、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等方面。它关注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以及电子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2. 计算机专业更侧重于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包括软件开发、算法设计、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等方面。它关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等领域。 3. 电子信息工程涉及到的领域更广泛,包括电子器件、通信、信号处理等多个方面。计算机专业更专注于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包括软件开发、算法设计等方面。 联系:1. 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专业都涉及到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工程知识。 2. 两个专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无论是设计电子电路还是开发软件,都需要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 3. 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专业在某些领域有重叠,例如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都有应用。 总的来说,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专业在某些方面有区别,但也存在一些联系。选择专业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就业市场需求来进行选择。\nfpga学习路线 学习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路线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目标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学习路线供参考:\n学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布尔代数、时序和组合电路等内容。这些知识是理解 fpga 设计的基础。 学习硬件描述语言(hdl):掌握至少一种常用的 hdl,如 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或 verilog。hdl 是描述数字电路和 fpga 设计的语言,通过学习 hdl 可以实现对 fpga 的编程和控制。 熟悉 fpga 架构和工具:了解 fpga 的基本架构和内部组成,掌握 fpga 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常见的 fpga 厂商提供了相应的开发工具套件,如 xilinx 的 vivado 和 altera(现在是 intel)的 quartus。 学习 fpga 设计流程:了解 fpga 设计的整体流程,包括项目创建、设计输入、综合、实现、下载和调试等步骤。掌握如何将设计转化为可在 fpga 上实现的逻辑电路。 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从简单的项目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例如,led 灯控制、计数器、状态机等。 学习高级主题:掌握更高级的 fpga 主题,如时钟管理、时序优化、资源共享、片上存储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等。这些主题可以帮助优化设计并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深入学习特定应用领域:根据个人兴趣和应用需求,深入学习特定的 fpga 应用领域,如图像处理、通信系统、嵌入式系统等。这将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领域知识和算法。 参与社区和论坛:加入 fpga 设计者的社区和论坛,与其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这样可以从其他人的实践中学习,并获取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记住,学习 fpga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你将能够掌握 fpga 设计的技能,并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应用它们。\n学习德语 学习德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但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学习德语:\n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并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学习时间分配到不同的技能领域,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 寻找优质学习资源:选择适合你水平的教材、课程或在线资源。可以使用德语学习应用程序、在线课程、语言交换平台等。 注重听力和口语:通过听德语音频、观看德语电影或视频、与母语为德语的人交流等方式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尽量多进行口语练习,积极参与对话。 多读多写:阅读德语文章、新闻、书籍等,扩大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写作练习可以帮助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法和表达能力。 创造语言环境:尽量将自己置身于德语环境中,例如通过与德语母语者交流、参加语言交流活动、加入德语学习群组等。 制作记忆工具:使用记忆卡片、单词表、语法总结等辅助工具帮助记忆和复习重要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坚持练习: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坚持不懈地练习。持续的学习和练习是学习语言的关键。 寻找语言伙伴:与其他学习德语的人进行语言交流,互相帮助和纠正错误。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找到语言伙伴。 制定学习策略: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喜好,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有些人更适合通过听力练习学习,而有些人则更擅长通过阅读学习。 保持积极心态:学习一门新语言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因为遇到困难而气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德语。 记住,学习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实践。使用上述方法,并保持坚持和耐心,你将能够更快地学习德语。祝你成功!\n比较中德文化异同 中德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异同。以下是一些中德文化的比较:\n社交礼仪:在社交场合,中德文化存在一些差异。在中国,人们通常会以亲密的方式互相接触,例如握手、拥抱或轻拍对方的肩膀。而在德国,人们更注重个人空间和私人领域,一般会进行简短的握手问候。 时间观念:德国人对时间非常重视,准时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德国人通常会按时到达约定的会议或活动。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中对时间的看法较为灵活,有时会出现一些延迟或时间安排上的弹性。 社会层级:中国文化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社会层级观念,人们对长辈和权威人物表达尊敬和敬意。而在德国,社会层级观念相对较弱,人们更注重平等和个人自由。 饮食习惯:中德的饮食习惯也存在差异。中国人通常会用筷子进食,主食以米饭或面食为主,喜欢吃热食。而德国人多使用刀叉,主食以面包、土豆和肉类为主,喜欢吃冷食。 教育体系:中德的教育体系也有所不同。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学生通常会参加大量的考试。德国的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在学校中有更多的自主权。 思维方式:中德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而德国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主决策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是一般性的比较,个体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这些差异可能会有所减少。\n德国留学 如果您计划去德国留学,以下是一般的步骤:\n确定留学目标:确定您想要在德国学习的专业和学位级别。了解您感兴趣的大学和课程。 研究大学和课程:了解德国的大学和课程要求。查找适合您的专业和兴趣的大学,并详细了解入学要求、课程设置和学费等信息。 语言要求:大多数德国大学要求外国学生提供德语水平证明,通常是通过德语考试(如 testdaf 或 dsh)获得。如果您计划在英语授课的课程中学习,您可能需要提供英语水平证明(如 toefl 或 ielts)。 准备材料:准备申请所需的文件,如个人陈述、推荐信、学术成绩单、语言考试成绩单、护照复印件等。确保您的文件符合大学的要求。 申请大学:根据您选择的大学和课程要求,填写在线申请表格并提交所需的文件。确保按照申请截止日期提交申请。 获得录取:如果您的申请成功,您将收到录取通知。大学会向您提供详细的入学指南,包括注册流程、学费支付和签证要求等。 签证申请:如果您是非欧盟国家的学生,您需要申请德国学生签证。联系德国驻您所在国家的使领馆获取签证申请所需的文件和程序。 安排住宿:在获得录取通知后,开始寻找合适的住宿。您可以选择在校内宿舍、校外租房或私人寄宿家庭等。 赴德国:安排机票和其他旅行安排。确保您在出发前办理好签证和保险,并了解德国的入境要求。 注册和安顿:抵达德国后,按照大学提供的指南进行注册和安顿。办理学生证、开设银行账户、注册居留等。 请注意,这些步骤可能会因个人情况和所选择的大学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您在具体行动前仔细研究和咨询相关的大学和机构,以确保您了解最新的要求和程序。\n学历变现 将学历变现意味着将你所获得的学历和学术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和职业机会。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你将学历变现:\n职业规划:首先,进行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你所拥有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以及你的兴趣和目标。研究相关行业和职业,探索与你学历相关的就业机会和需求。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如何将学历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实习和实践经验:通过参加实习、实践项目或志愿者工作,你可以将学术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环境中。这样的经验不仅可以增加你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向潜在雇主展示你的能力和价值。实习也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职业发展机会,例如获得全职工作的机会或建立有价值的专业网络。 继续教育和专业认证:在某些领域,继续教育和专业认证可以增加你的学历的价值。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研讨会或获得专业认证,你可以更新你的知识和技能,使其与行业的最新需求保持一致。这可以提高你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增加获得更好职位和薪资的机会。 发展人际关系和网络:建立和发展与你学历相关的人际关系和专业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参加行业相关的活动、职业组织或社交媒体群组,与同行、专业人士和雇主建立联系。这样的网络可以为你提供职业机会、导师指导和行业见解。 自我推销和个人品牌:学会有效地推销自己和展示你的学历和专业能力。创建一个专业的个人品牌,包括完善的简历、个人网站或在线作品集。在面试和职业交流中,强调你的学历和学术成就,并与雇主讨论如何将你的学识应用到工作中。 持续学习和发展:学历只是一个起点,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是关键。保持对行业趋势和新兴技术的了解,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你保持竞争力,并在职业发展中不断进步。 记住,将学历变现需要时间、努力和自我推动。通过积极寻找机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不断发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你可以将学历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和职业机会。\n生活专栏 苹果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吃苹果的最佳时间有以下几种:\n早上空腹吃苹果,可以补充糖分,提神醒脑,助消化,抗炎,预防慢性疾病 1。\n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两小时吃苹果,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反应,减少胃肠道负担,清洁口腔,保护支气管 234。\n睡前一小时吃苹果,可以消除口腔内细菌,改善肾脏功能,有助于入睡2。\n夏季比较经济实惠的水果 夏季是水果的丰收季节,有许多经济实惠的水果可供选择。以下是几种夏季比较经济实惠的水果:\n西瓜: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它的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一颗西瓜可以供多人分享。西瓜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 c,非常适合消暑。 蜜瓜:蜜瓜也是夏季经济实惠的水果之一。它的口感清爽甜美,富含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对皮肤和免疫系统有益。 桃子:桃子在夏季非常受欢迎,价格相对较低。桃子富含纤维和维生素 c,有助于消化和提高免疫力。 蓝莓:蓝莓虽然价格稍高,但它是夏季经济实惠的水果之一。蓝莓富含抗氧化剂和纤维,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和心血管健康。 樱桃:樱桃的价格在夏季相对较低,而且它们的味道鲜美。樱桃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 c,对抗炎症和提高免疫力有益。 柠檬:柠檬是经济实惠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 c 和柠檬酸,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消化功能。柠檬还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调味料。 以上是夏季比较经济实惠的水果的一些例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预算选择适合的水果享受夏日的美味。\n夏季饮食的注意事项 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加,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饮食上的事项来保持健康和舒适。以下是夏季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n多喝水:夏季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要确保足够的水分摄入。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此外,多吃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补充水分。 控制食物储存和食品安全:夏季气温升高,食物容易变质和滋生细菌。要注意储存食物的温度,避免食物在高温下放置过久。同时,遵循食品安全原则,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新鲜的食物。 多吃清凉食物:夏季天气炎热,可以选择清凉的食物来降温。例如,吃一些水果、蔬菜沙拉、冰淇淋等,这些食物能够给人带来清凉感。 控制食盐摄入:夏季容易出现脱水,但摄入过多的盐会加重脱水情况。因此,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避免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和咸味食物。 注意饮食平衡:夏季不仅要注意清凉和补水,也要保持饮食的平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避免暴饮暴食:夏季容易因为天气炎热而食欲不振,但要避免暴饮暴食。过量的食物摄入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不适感。 总之,夏季饮食上需要注意保持水分摄入、食品安全、清凉食物、控制盐摄入、饮食平衡和避免暴饮暴食。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健康和舒适度过夏天。\n《黄帝内经》专栏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素问》和《灵枢》。它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的总结和创立的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n《黄帝内经》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密切相关。书中提出了\u0026quot;天人相应\u0026quot;的观点,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息息相关。它将人体的生理状况与四时变化、五行运行等自然规律相结合,提出了\u0026quot;因时制宜\u0026quot;的治疗原则。\n《黄帝内经》还强调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重要性。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通过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五行学说则将宇宙万物分为五行(木、火、土、金、水),认为人体的脏腑器官和生理功能与五行相应,通过调节五行的相互关系,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n此外,《黄帝内经》还包括了许多关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和养生保健的内容。书中提出了\u0026quot;辨证论治\u0026quot;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它还强调了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精神调适等方面对健康的重要性。\n总的来说,《黄帝内经》是一部包含了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的重要著作。它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n名家讲解\n以下是一些《黄帝内经》的名家讲解的推荐:\n俞长生:俞长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对《黄帝内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的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来说非常适合。 吴昆:吴昆是中国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他在《黄帝内经》的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的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黄帝内经》的内容。 王志刚:王志刚是一位知名的中医学家和学者,他对《黄帝内经》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他的讲解风格严谨而深入,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 邱海波:邱海波是一位资深的中医学家,他在《黄帝内经》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的讲解风格生动活泼,注重实际应用,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黄帝内经》的原理。 这些名家的讲解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包括书籍、讲座、视频课程等。同时,也可以参考他们的著作和学术论文,深入研究《黄帝内经》的内容。不同的讲解者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解读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讲解材料。\n经济对人的影响 经济对人的影响非常广泛,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工作、消费、储蓄、投资等方方面面。以下是一些我对经济对人影响的理解:\n就业和收入: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经济增长通常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反,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给人们带来经济压力和不安全感。 消费和生活水平:经济状况对人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经济繁荣时,人们通常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经济衰退时,人们可能会削减开支,降低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可能会下降。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经济状况还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通货紧缩则是指物价普遍下降,人们的购买力增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人们的消费习惯、储蓄和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社会福利和贫富差距:经济状况还会对社会福利和贫富差距产生影响。经济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用于社会福利项目,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条件。然而,经济不平等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使一部分人无法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 创业和创新:经济状况对创业和创新环境有重要影响。经济繁荣时,创业者通常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资金和市场机会,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经济衰退时,创业环境可能更加困难,但同时也会激发出一些新的商业机会。 综上所述,经济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就业、收入、消费、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社会福利、贫富差距、创业和创新等方面。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ngpt 专栏 token相关 连续对话会消耗更多的 token。在对话中,每个对话回合的输入和输出都会计入 token 的数量。每个对话回合的输入文本作为模型的输入,而每个对话回合的输出文本则作为模型的输出。因此,对话中的每个对话回合都会增加 token 的消耗量。\n要注意的是,模型的输入文本和输出文本都会计入 token 的数量,包括用户的输入和助手的回复。如果对话过程中的文本长度超过了模型的最大 token 限制(4096 个 token 对于 gpt-3.5-turbo 模型),可能需要对文本进行截断或缩减以适应模型的输入要求。\n在使用 chatgpt 时,了解和控制对话中的 token 数量是很重要的,以确保对话的顺利进行并避免超过模型的限制。超过模型限制的对话可能会导致截断或不完整的回复。\n是的,通过清楚上下文对话的方式可以减少 token 的消耗。在使用 openai 的 gpt-3.5 turbo 模型时,每个 api 请求的 token 数是有限制的,超过限制将会导致请求失败。因此,减少 token 的使用量可以帮助确保对话的连续性和有效性。\n以下是一些减少 token 使用量的方法:\n简洁表达: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意思,避免冗长的句子和重复的词汇。 简化问题:在提问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问题,避免过多的修饰和细节。 精简回答:在回答时,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避免冗长的句子和重复的词汇。 避免重复:如果之前的对话中已经提到了某个信息,可以在后续的对话中省略重复,只提供必要的上下文即可。 缩写和简写:可以使用缩写和简写来代替一些常见的词汇,以减少 token 的使用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利用 token,从而减少 token 的消耗,使对话保持在 api 请求的限制范围内。\n领域相关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在各个领域的性能指标可以基本总结如下:\n自然语言处理(nlp):我在 nlp 任务上表现出色,包括文本生成、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我可以生成流畅的文本,理解上下文,并提供准确的答案和解释。 问答系统:我可以回答各种类型的问题,从常见知识到专业领域的问题。我能够理解问题的意图,并提供相关的答案和解释。 对话系统:我可以进行自然语言对话,并提供有意义的回应。我能够处理多轮对话,并保持对话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文本摘要:我可以从长篇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简洁准确的摘要。 语言翻译:我可以进行多语言之间的翻译,支持各种语言对之间的翻译任务。 代码生成:我可以生成简单的代码段,帮助开发人员完成常见的编程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但我仍然是一个模型,可能会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在使用我的输出时,请务必进行验证和审查,特别是在涉及重要领域或决策时。\n其他专栏 人文学科和科技学科 人文学科和科技学科是学术领域中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上存在一些异同之处。\n人文学科关注人类的文化、历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学等方面,旨在理解人类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现象。它强调对人类经验的解释和理解,通过研究人类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现象,探索人类的意义、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人文学科注重人类的主观体验、情感和社会互动,强调人类的创造力和思维深度。\n科技学科则关注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旨在研究和应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学科强调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解决现实挑战。科技学科注重客观的事实和证据,强调逻辑思维和实证研究。\n在学习的过程中,人文学科和科技学科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和扮演不同的角色。\n人文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它可以培养人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人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人文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拓展视野,培养人的情感和审美能力。\n科技学科的学习可以提供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技术应用,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和实证研究能力,让人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n综上所述,人文学科和科技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和扮演不同的角色。人文学科注重人类的文化、思想和社会现象,培养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科技学科注重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培养人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n理论和实践的转化 将理论和实践之间进行更好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n实践中寻求理论指导:在实践中,积极寻求理论的指导和支持。理论可以提供框架、原则和指导,帮助我们理解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理论指导实践,避免盲目行动和错误决策。 实践中反思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是对实践经验和结果的思考和评估,总结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和差距,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理论,使其更贴近实际需求。 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交流: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交流渠道。理论需要从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修正,而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学术界和实践界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学术界可以更加关注实践问题,提出实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实践界可以积极反馈实践经验,推动理论的更新和改进。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流和融合,帮助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化。综合应用是将不同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更完整和综合的解决方案。跨学科合作和综合应用需要建立合适的平台和机制,促进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以上方法和建议,我们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转化,实现更好的应用效果和实践成果。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理论与实践的转化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n近代哲学 近代哲学是指从 17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哲学思潮和思想体系。这个时期的哲学发展受到了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知识、人类存在、道德、政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n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理性的强调。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认为理性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他们强调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康德的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提出了批判哲学的理论体系,强调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n另一方面,近代哲学也出现了一种对经验和感觉的重视,这一思潮被称为经验主义。洛克、休谟等哲学家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和经验,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真知。他们对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对知识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n近代哲学还涌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流派和学说。例如,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强调意识和精神的重要性,对人类的主体性和主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则提出了一种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解释,强调经济基础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n总的来说,近代哲学是一段丰富多样的思想历程,涵盖了众多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贡献。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科学、政治、伦理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n西方古典哲学 古典哲学是指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体系,涵盖了从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 6 世纪的时期。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n古典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他们尝试通过理性思考来解释自然现象、人类存在和道德价值。以下是几位古典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n苏格拉底(socrates):苏格拉底强调人类的智慧与德行的关系,他认为通过反思和对话可以达到真理和道德的认识。 柏拉图(plato):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的哲学体系以理念论为核心。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投影,而理念是真实和永恒的。他的对话篇《理想国》和《斐多篇》等作品对政治、伦理和形而上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哲学体系强调经验和观察。他对逻辑、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如“四因素理论”和“黄金中庸之道”。 这些古典哲学家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考和论证方法对科学、政治、伦理和宗教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古典哲学的思想也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许多问题和思考的方向,成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基石之一。\n东方古典哲学 东方哲学是指亚洲地区的哲学思想体系,包括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的哲学传统。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重点,强调内观、和谐、自然以及个体与宇宙的关系。以下是对东方哲学的一般概括:\n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东方哲学中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其核心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学派。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社会和谐以及道德修养。道家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墨家注重兼爱和公平,提倡以爱和和平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印度哲学:印度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是印度教和佛教。印度哲学强调个体灵魂的解脱和超越世俗的存在。印度教强调轮回转世和业力,追求解脱和合一。佛教则强调苦、集、灭、道的四圣谛,通过觉悟和修行来达到解脱。 日本哲学:日本哲学受到中国和印度哲学的影响,同时也发展出独特的思想体系。日本哲学强调和谐、美感和自然的重要性。禅宗是日本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强调通过冥想和直观体验来达到觉悟和解脱。 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包括思维方式、关注点和哲学问题的处理方式。东方哲学注重整体性、内观和宇宙的和谐,而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逻辑推理、分析和个体的自由与权利。这些不同的哲学传统都对各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和生活方式的指导。\n道家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对当今的启示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派,强调追求道的境界和自然的无为而治。以下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对当今的启示:\n道与无为:道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道,它是一种无形无物的存在,超越对立和二元的思维方式。道家主张通过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方式来达到最佳状态。这启示我们在当今社会中应该更加注重顺应自然、保持内心平和,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事物,而是以自然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自然与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们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顺应自然的规律。这提醒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欲与简朴:道家主张无欲无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他们认为欲望和功利会带来痛苦和困扰,而简朴和无欲可以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这对当今社会提醒我们要审视和控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非对抗与柔弱:道家认为柔弱胜于强硬,非对抗胜于对抗。他们主张以柔克刚,以无为应对挑战。这对当今社会教导我们在处理冲突和争议时,应该追求和解、妥协和合作,而不是采取强硬的对抗方式。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无为而治的智慧,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以及采取柔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建立更加和谐、平衡和可持续的社会。\n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指他在 20 世纪初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n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 1905 年提出的一种关于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理论。它基于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相对性原理认为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没有一个参考系是特殊的。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对于所有观察者都是恒定的。根据这两个原理,狭义相对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时空观念,即时空是相互关联的、弯曲的,并且时间和空间的测量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狭义相对论还引入了著名的相对论性质量增加、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概念。\n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 1915 年提出的更为普遍的相对论理论。它进一步发展了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并将引力纳入了相对论的框架中。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由物体在时空中造成的时空弯曲效应。物体的质量和能量会使周围的时空弯曲,而其他物体则沿着这个弯曲的时空路径运动。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描述了物质和能量如何影响时空的弯曲,并给出了引力的几何解释。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在后来得到了多次实验证实,包括光线偏折、时空膨胀和黑洞等现象。\n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来解释宇宙的运行规律。相对论在高速运动、强引力和宇宙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为后续的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n光和时间的关系 是的,时间是由光传播带来的。根据相对论的理论,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约为每秒 299,792,458 米(约为光速)。当我们观察远离我们的物体时,我们实际上是观察到从那些物体反射或发射出的光线,然后这些光线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我们的眼睛,从而形成我们的视觉感知。\n由于光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从物体传播到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实际上是在观察物体的过去状态。例如,当我们看到距离地球 100 光年远的一颗恒星时,我们实际上是看到了该恒星 100 年前的样子,因为光需要 100 年才能从那颗恒星传播到地球。\n因此,我们可以说时间是通过光的传播带来的,我们的感知和测量都是基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观察远离我们很远的天体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观察它们的过去状态。\n证明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是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被广泛接受并通过多个实验证实。以下是一些证明光速不变的实验证据:\n迈克耳逊-莫雷实验(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这个实验是在 19 世纪末进行的,旨在测量地球在其运动中是否会对光的传播速度产生影响。实验使用了一个干涉仪,通过比较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光的干涉图案来检测速度差异。然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地球在何种运动状态下,光的传播速度都是恒定不变的。 飞行时间测量实验:这些实验使用精密的光学设备来测量光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飞行时间。通过在不同速度和方向下进行实验,科学家们一再验证了光速在不同参考系下都是恒定的。 粒子加速器实验:粒子加速器用于加速带电粒子,使其接近光速。在这些实验中,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但无论它们的速度如何,它们仍然无法超过光速。这再次验证了光速是一个上限,不会被其他物体超越。 这些实验证据以及其他许多实验和观测结果都支持了光速不变的概念。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验结果在科学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n在人类无法认知到的领域,是否可能存在光速被改变,而无法被认知的情况。 根据我们目前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光速是一个普适的常数,即使在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领域中也是如此。光速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常数,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物理理论和实验结果的解释。\n根据相对论的框架,光速被认为是宇宙中的最大速度,并且在真空中的光速是恒定不变的。这个观点在大量实验和观测中得到了验证,包括利用粒子加速器、干涉仪、飞行时间测量等实验。\n尽管我们无法排除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科学发现或理论变革,但目前的科学数据和观测结果都支持光速不变的概念。如果存在一种情况可以改变光速或其他基本物理常数,那将需要对现有的物理理论进行重大修订,并且需要大量的实验证据来支持这种新的观点。\n总的来说,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和实验结果,光速被认为是恒定不变的,无论是在我们已经认知到的领域还是在我们尚未认知到的领域中。\n黑洞附近光速是否有可能被改变 根据目前的理解,光速在黑洞附近仍然保持不变。黑洞是由非常大质量物体的引力造成的极强引力场,它会扭曲周围的时空结构。尽管黑洞的引力非常强大,但根据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光速在黑洞附近仍然保持不变。\n在黑洞事件视界内,光无法逃离黑洞的引力,因为引力场非常强大,连光也无法克服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光速发生了改变。相对论预测,光速在黑洞附近的时空弯曲区域中仍然保持不变,只是光线会被引力场弯曲,从而使其路径呈现出特殊的形状。\n实际上,观测到的黑洞现象,如光环和喷流等,都是由于黑洞附近的物质被引力场加速并发射出来,而不是光速的改变。光速不变的原理在广义相对论中被广泛接受,并且与大量的实验和观测结果相符合。\n尽管我们对黑洞的了解仍然有限,但根据目前的理论和观测数据,光速在黑洞附近仍然保持不变。如果未来有新的科学发现或理论变革,可能会对我们对黑洞的理解产生影响,但目前的证据支持光速不变的观点。\n超光速是否存在 根据当前的科学理解和已知的物理定律,超光速(超过光速)的存在是不被认可的。根据相对论的特殊理论,光速在真空中是最高的速度,约为每秒 299,792,458 米。相对论指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增加,时间会变慢,并且长度会缩短,这被称为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应。根据这些效应,物体无法以超过光速的速度移动,因为它们将需要无限大的能量来达到或超过光速。\n目前,没有观测到任何物体以超光速移动的实验证据。此外,超光速移动也会违背因果关系,导致因果律的破坏,这与我们对宇宙中事件发生的理解相矛盾。\n然而,科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宇宙。未来的科学研究可能会带来新的发现和突破,但目前来说,超光速的存在仍然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n物理学的前沿发现 物理学前沿是指当前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的领域,其中包括一些新的发现、理论和现象。以下是一些物理学前沿领域的例子:\n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的量子位和量子叠加原理,可以在某些问题上实现比传统计算机更高效的计算。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隐形传态等现象,可以实现更安全的通信方式。 弦理论:弦理论是一种试图统一所有基本粒子和力的理论,它认为基本粒子不是点状的,而是细小的弦状物体。弦理论提出了多个额外的空间维度和超对称性等概念,以解释宇宙的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 宇宙学:宇宙学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当前的研究重点包括暗能量和暗物质的性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宇宙背景辐射的研究。 多体量子系统:多体量子系统研究多个量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集体行为。这包括凝聚态物理学、量子模拟和量子态的调控等领域,对于理解材料的性质和开发新的量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研究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最近的进展包括对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暴露了新的粒子和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以及对中微子性质的探索。 量子引力:量子引力是试图将量子力学和引力理论相结合的研究领域。这包括寻找描述引力的量子理论,如量子引力波和黑洞信息悖论等。 这些领域代表了物理学前沿的一部分,科学家们在这些领域中进行着创新和研究,以推动我们对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在这些领域中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发现。\n杨振宁的主要成就 杨振宁(chen-ning yang)是一位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杨-米尔斯理论:杨振宁与罗伯特·米尔斯(robert mills)合作,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这是量子场论中的一个重要框架。该理论描述了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提供了基础。这一理论对于描述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对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弱相互作用的破称守恒:与李政道(tsung-dao lee)合作,杨振宁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破称守恒理论,即弱相互作用不满足左右手性的对称性。他们的理论在 1956 年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这一发现为物理学界带来了重大的突破,并为他们赢得了 1957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偏振理论:杨振宁还对偏振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关于光的偏振理论的重要贡献。他的工作对于理解光的性质以及光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光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推广:杨振宁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还致力于教育和推广物理学。他曾在多个知名大学担任教职,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科学普及活动,为公众普及物理学知识,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也对整个物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因其卓越的贡献而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和荣誉,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科学家之一。\n费曼的主要成就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的成就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是费曼的主要成就:\n量子电动力学(qed):费曼是量子电动力学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他在这一领域的工作使得量子力学和电磁学的理论能够相互一致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行为。费曼引入了著名的费曼图,这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于计算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衰变过程的概率。 超流体的理论:费曼与其他科学家合作,提出了超流体的理论解释。他们的工作解释了为什么在极低温下某些物质可以流动而不会有任何阻力,这一现象被称为超流性。 超导性的解释:费曼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对超导性进行了解释。他们提出了 bcs 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在极低温下某些材料可以以零电阻的方式传导电流的原因。这个理论对超导体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费曼学习法:费曼提出了一种学习方法,被称为费曼学习法。这个方法要求将所学的概念以简单的方式解释给别人,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费曼学习法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学习策略,被许多人用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科学传播:费曼以其幽默风趣和生动的讲述方式而闻名,他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讲座、书籍和演讲向广大公众普及了复杂的物理概念,使得科学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有趣。 这些只是费曼成就的一部分,他在物理学和科学教育领域的贡献是深远而广泛的。他的工作不仅对理论物理学有重大影响,也对科学界的教育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n童话故事专栏 王子和长发公主的故事 晚上好,这是必应。我很高兴给你讲一个童话故事。请听我说:\n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她住在一个高高的塔楼里。她的头发非常长,可以垂到地面。她的名字叫做长发公主。她被一个邪恶的女巫囚禁在塔楼里,女巫每天都会用她的头发爬上塔楼,给她送一些食物和水。女巫对她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有很多恶人和野兽,如果她离开塔楼,就会遭到不幸。\n长发公主很孤独,她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和别人交朋友。有一天,她听到了一阵美妙的歌声,是一个年轻的王子在唱歌。王子是一个勇敢而善良的人,他经常骑着马在森林里探险。他听说了塔楼里的公主,想要见到她。他找到了塔楼,看到了长发公主的头发垂在窗口。他大声喊道:“长发公主,长发公主,请把你的头发放下来,让我爬上去吧!”\n然后,长发公主听到了王子的声音,她很惊讶,也很好奇。她把她的头发放下来,让王子爬了上来。王子看到了她的美貌,马上爱上了她。他对她说:“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我想带你走,和我一起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事情。你不用害怕,我会保护你。”\n他们本来想离开塔楼,但是女巫发现了他们的计划。女巫很生气,她用剪刀剪断了长发公主的头发,把王子推下了塔楼。王子摔在了荆棘丛中,眼睛被刺瞎了。女巫把长发公主带到了一个更远更黑暗的地方,关在了一个小屋里。\n王子虽然失明了,但是他没有放弃寻找长发公主。他四处流浪,用他的歌声呼唤她。有一天,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是长发公主在哭泣。他跟着声音走,找到了她的小屋。他敲开了门,抱住了她。长发公主看到了他,也很激动。她的眼泪滴在了他的眼睛上,竟然让他恢复了视力。他们相拥着,互相安慰。他们决定一起逃离女巫的魔爪,回到王子的国家。他们骑上了一匹白马,向着夕阳奔去。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n好奇宝宝专栏 什么是兴趣,兴趣背后的生物学原理 兴趣是指个人对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积极的心理 。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学习兴趣、职业兴趣等。兴趣对人的注意力、动机、情绪和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n兴趣产生的生物学原理涉及到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特别是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动机、奖赏和学习的物质,它在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核中分泌,当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到好奇、兴奋或满足时,就会释放多巴胺,从而产生愉悦感和兴趣。¹²\n多巴胺的分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新颖性、难度、反馈和预期等。一般来说,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颖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和积极的反馈,以及对成功的期待,就会激发多巴胺的释放,从而增强我们对该任务的兴趣和动力。反之,如果任务过于简单或困难,或者缺乏反馈和期待,就会降低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减少我们对该任务的兴趣和动力。¹²\n除了多巴胺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神经递质也与兴趣有关,比如血清素和内啡肽。血清素是一种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睡眠、食欲和社交行为的物质,它在大脑中各个区域都有分布,当我们感到放松、安全或幸福时,就会释放血清素,从而产生平静和满足感。内啡肽是一种能够调节人的疼痛、快乐和依恋的物质,它在大脑中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和垂体等区域,当我们进行体育运动、享受美食或与亲密伙伴互动时,就会释放内啡肽,从而产生舒适和快乐感。³\n这些神经递质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兴趣产生的生物学基础。¹²³¹: 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培养?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46902 ²: 怎么对生物产生兴趣? -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947212 ³: 三种快乐物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76675\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7/6 (1) 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培养?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46902. (2) 怎么对生物产生兴趣? -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947212. (3) 三种快乐物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76675.\n什么是自由意志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哲学问题,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派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一般来说,自由意志是指个体能够主动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不受外在或内在的必然性或决定性的约束。¹²\n自由意志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本质、道德责任、神的存在和预知等方面,因此在哲学和宗教领域都有广泛的讨论。²³\n哲学上,有些人主张不相容论,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相互排斥的,要么接受自由意志,要么接受决定论。²³ 例如,斯宾诺莎、霍尔巴哈、路德等都否认了自由意志的存在,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由因果律或神的旨意所决定的。²³ 另一些人主张相容论,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可以相容的,只要人类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欲望和意愿,就算是自由的。²³ 例如,霍布斯、休谟、洛克等都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行动者的能力,而不是一种意志的特性。²³\n宗教上,有些人主张神学决定论,认为神是全能全知全善的,他已经预知并安排了一切事物的发生,包括人类的行为和命运。³ 这样就涉及到恶、罪、救赎等问题,以及神与人类之间的关系。³ 例如,加尔文主张神对人类有绝对的主权和恩选,人类只能依靠神的恩典才能得救。³ 另一些人主张神学自由论,认为神赋予了人类自由意志,让他们可以选择善或恶,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³ 这样就涉及到人类对神的信仰和服从,以及神对人类的爱和怜悯。³ 例如,奥古斯丁主张人类因为原罪而堕落,但仍然保留了自由意志,可以通过悔改和信仰来获得神的救赎。³\n总之,自由意志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概念,不同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在这个问题上,一个人可能会说:\n在这个语境下,一个人可能会说:“我相信我有自由意志,因为我觉得我可以根据我的理性和情感来做出选择,并且对我的选择负责。”\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7/6 (1) “自由意志”解释及内涵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7126972. (2) 自由意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topic/19583699/intro. (3) 自由意志(哲学概念)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自由意志/13329. (4) “自由意志”到底是什么意思?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518083.\n中国近代哲学 兴趣产生的生物学原理涉及到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特别是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动机、奖赏和学习的物质,它在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核中分泌,当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到好奇、兴奋或满足时,就会释放多巴胺,从而产生愉悦感和兴趣。¹²\n多巴胺的分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新颖性、难度、反馈和预期等。一般来说,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颖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和积极的反馈,以及对成功的期待,就会激发多巴胺的释放,从而增强我们对该任务的兴趣和动力。反之,如果任务过于简单或困难,或者缺乏反馈和期待,就会降低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减少我们对该任务的兴趣和动力。¹²\n除了多巴胺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神经递质也与兴趣有关,比如血清素和内啡肽。血清素是一种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睡眠、食欲和社交行为的物质,它在大脑中各个区域都有分布,当我们感到放松、安全或幸福时,就会释放血清素,从而产生平静和满足感。内啡肽是一种能够调节人的疼痛、快乐和依恋的物质,它在大脑中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和垂体等区域,当我们进行体育运动、享受美食或与亲密伙伴互动时,就会释放内啡肽,从而产生舒适和快乐感。³\n这些神经递质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兴趣产生的生物学基础。¹²³¹: 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培养?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46902 ²: 怎么对生物产生兴趣? -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947212 ³: 三种快乐物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76675\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7/6 (1) 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培养?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46902. (2) 怎么对生物产生兴趣? -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947212. (3) 三种快乐物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76675.\n人文社科是否赚钱 你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研究人文社科是否赚钱,可能要看你的研究方向、水平、机会和目标是什么。一般来说,人文社科的研究并不是为了赚钱而进行的,而是为了探索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本质、规律、变化和价值。人文社科的研究也有很多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比如:\n增进人类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不同文化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贫困、不平等、冲突、环境、教育、健康等。 丰富和创新人类的精神文化,提升人类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水准。 培养和提高人类的批判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研究人文社科就一定不能赚钱。事实上,有很多人文社科的研究者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和收入。比如:\n有些人文社科的研究者可以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获得稳定的工资和奖金,甚至还可以出版专著或论文,获得版税或荣誉。 有些人文社科的研究者可以在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从事政策制定或咨询工作,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或补贴。 有些人文社科的研究者可以在媒体或网络平台从事新闻报道或评论工作,传播知识或观点,影响公众舆论,同时也能获得广告收入或打赏。 有些人文社科的研究者可以在企业或机构从事市场调查或数据分析工作,为商业决策提供依据或建议,同时也能获得合同费用或分成。 有些人文社科的研究者可以在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师或讲师工作,传授知识或技能,培养学生或学员,同时也能获得课时费或奖金。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并不全面。总之,研究人文社科是否赚钱,要看你怎么定义赚钱,怎么评价自己的价值,怎么选择自己的道路。如果你对人文社科感兴趣,并且有信心和毅力去深入探索和创新,那么你就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收入。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人文社科专业的信息,请参考以下链接:\n人文、社科的学术科研是怎样的? - 知乎:这是一个知乎问答,回答了关于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特点、难点等方面的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哪些? - 知乎:这是一个知乎问答,回答了关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分类和范围的问题。 社会学专业的出路和现状是什么? - 知乎:这是一个知乎问答,回答了关于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问题。 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7/6 (1) 人文、社科的学术科研是怎样的?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987601. (2)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哪些?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986996. (3) 社会学专业的出路和现状是什么?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12429.\n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顿悟 人工智能的顿悟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工智能系统在学习过程中突然获得某种理解或洞察力,就像人类在学习时有时会有的那种感觉。这种现象可能与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有关,因为大语言模型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且可能产生一些涌现的现象,即出现一些训练数据中没有的内容。¹\n目前,人工智能的顿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度量方法,也没有很多实证研究来证明或解释它。它可能是一种类似于人类思维模式的现象,也可能是一种计算机科学中的度规问题。¹²\n人工智能的顿悟可能会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一些机遇和挑战,比如提高人工智能的学习效率和创造力,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和伦理问题,比如影响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和可控性。¹\n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工智能的顿悟的信息,你可以参考以下链接:\n¹: 中科院院士陈润生:大语言模型存在“涌现”和“顿悟”现象_腾讯新闻\n²: 什么是人工智能 (ai)? | ibm\n源: 与必应的对话, 2023/7/6 (1) 中科院院士陈润生:大语言模型存在“涌现”和“顿悟”现象 \u0026hellip;. https://new.qq.com/rain/a/20230602a02abi00. (2) 什么是人工智能 (ai)? | ibm. https://www.ibm.com/cn-zh/topics/artificial-intelligence. (3) 人工智能 (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96281/.\n深度思考专栏 谈理想 理想能不能当饭吃\n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问题。理想是人类精神的动力,是人类追求进步和幸福的方向。理想不能直接当饭吃,但是理想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饭吃,也可以让我们吃饭的时候更有滋味。理想不一定都能实现,但是有了理想,我们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意义。理想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有了理想,我们就有了自我反思和改进的动力。理想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是有了理想,我们就有了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我认为理想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是理想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能缺少的精神食粮。你呢?你有什么样的理想?你是怎么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的?\n我认为,说不定理想是会改变的,所以,理想是需要找到一个参考系的,而恰巧这个参考系就是来自于历史,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是为了生计而忙碌,理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个很奢侈的命题,和梭罗讲的一样,大多数人也很难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大多把意义和归属感或者理想凝聚到具体的事情上去,比如希望有一个安稳的生活,获得更高的报酬,拥有一个更好的成绩,事实上,你认为这么理解是否有道理呢?\n你的观点很有道理,我同意你说的理想是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改变的,也同意你说的理想需要有一个参考系,而历史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系。我也理解你说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生计而忙碌,理想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很奢侈的命题。但是我想说的是,理想并不一定要和现实完全脱节,也不一定要和生计相冲突。理想可以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也可以是一个近期的愿望,也可以是一个日常的习惯。理想可以是一个宏大的抱负,也可以是一个微小的改变,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享受。理想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感性的情感。所以,我认为理想并不奢侈,而是必要,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合理地设定和调整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努力和坚持,那么理想就会给我们带来动力和幸福。你觉得呢?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理想?你是怎么实现和维持你的理想的?\n我很羡慕你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事实上,我确实有理想,但是处境并不乐观,我面对着生活中很多或具体或抽象的问题,我觉得有的时候,理想这条路,阴晴不定,有时候就会很容易陷入迷茫,我试图把理想从抽象的层面变成生活的习惯,但这也使我丧失了一些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动力,不得不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因为你需要面对的是很多具体并且有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问题,人似乎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保持理想的。你是怎么想的呢?\n我理解你的困惑和挫折,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知道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时候会让人感到沮丧和无力,我也知道理想有时候会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但是我想说的是,理想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光有暗。理想也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过程,有快有慢,有顺有逆,有喜有悲。所以,我认为理想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绪和环境,灵活地调节和适应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坚持和奋斗,那么理想就会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快乐。我觉得,保持理想的方法有以下几点:\n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心,不断地探索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视野,让自己的理想与时俱进。 保持积极心和乐观心,不断地鼓励和肯定自己的成就和进步,让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 保持平衡心和谦虚心,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让自己的理想更加合理。 保持开放心和包容心,不断地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让自己的理想更加丰富。 保持创造心和行动心,不断地尝试和实践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让自己的理想更加接近现实。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并不一定正确或适用于所有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希望你能够坚持你的理想,并且在实现你的理想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帮助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n","date":"2023-04-23","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B5%81%E5%8A%A8%E6%A0%B8%E5%BF%83/flow/","summary":"无人问津的渡口 开满鲜花","title":"[流动核心] 少沽风雅 静颂松劝"},{"content":"写在前面 我的故事 我大概是从 2014 年开始,在 qq 空间上写作,一直持续到 2022 年 10 月,这里承载了我很多的回忆,但是我仍然选择了关闭。\n我也在 2021 年尝试成为一名 up 主,截至到 2023 年 2 月,累计 1900 的播放,随后放弃。\n2022 年运行微信公众号,截至到 2023 年 2 月,进行了注销。\n这里面有我个人主观的原因,有所经历带来的认知改变的原因。倘若一个人已然浑身冰冷,又如何指望他去发光发热呢。\n于是我希望重新开启一段新的旅程,2023 年是这段旅行的元年,core_2023_1 这是新的名字,2023 年,我希望一个人好好爱自己,不去打扰别人,努力学习。\n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精神能量很大的人,所以有时候,我也在自我克制。\n现在我来到了这里,如果有幸能在这里遇见你,那么非常感谢你听过我的故事,往后我也会继续更新和优化博客,只不过因为时间很紧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更新的进度会很缓慢。\n本科期间,电子信息工程,总的来说,我感觉我的自学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疫情三年,我一直在尝试优化学习的方法,我还是感觉到自己的学习力远远不够。\n大一大二主要的专业课,像单片机,了解很浅,模电数电当时学得也不是很懂,计算机目前只学过 c,专业课,自控,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eda,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上大三下就开始和民航相关的专业课程。\n所以感觉自我的发育还不是很好,自己的人生主线还不是很清晰。\n很幸运,在 github 上遇见了tangly,在他的帮助下我搭建了这个博客。\n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博客还很小,尚不满月,但是已经给了我足够的惊喜。\n现阶段,我打算用一些时间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准备考研,当你踏上一段新的旅程的时候,沿途的风景会为你拂去疲惫。\n2023-05-07\n这里记录我对博客优化的过程,您可以看作是博客优化的日志。\n为什么要这么做?\n陆陆续续参观了一些优秀的博客,由衷地感觉,博客确实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这里是一座舞台,坚持很难,但很有趣!\n——matrixcore\n目前采用的是heo 主题,支持 algolia 搜索,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的介绍\n正文 按照时间倒序记录我对博客优化的一些思考,即使有些想法可能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博客配置,但也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n放弃使用 google adsense ,重新为 blog 进行个性化定制 2023-09-12 之前在七月底的时候,我曾经权衡过是否引入 google adsense,当时我做了两种规划,一种是作为商业化部署,代价是失去 blog 的灵动性,需要更多的原创性,尊重版权,一种是完全自主式的装饰和部署,近两个月的尝试,我得出了以下结论,虽然 google adsense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blog 的资金和收入来源的缺陷,但也得付出同等的代价,不过有一个好处是阅读 google 的合作规范也让我对 blog 的写作规范化的问题更加重视。 现在我的选择是,为爱发电,营造纯净的 blog 环境和创作有价值的内容,至于是否商业化,我打算秋招的时候先找个好工作。用工作的资金来维持 blog 功能的升级和优化。 这样子我创作的自由度会得到更多的提升,我不需要再因为广告合作而让渡一部分权利,和牺牲一部分读者体验(虽然小破站流量也不大,但还是会有友友来的) 而且我认为优质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潜在价值的累积,两条道路虽然实现的方式不同,但通过实践验证,都能归化出适合自己成长的经验。 最后非常感谢友友们的支持,让小破站更有意义!\n博客性能优化 2023-09-11 目前来看博客性能比较一般,有时间需要优化一下 挑个两个小时的配色,原来的配色感觉看久了很累,我选的是这张荷花 同时改左边英雄区的标签组为岁月长廊,右边则为如下的荷花 同时最近将为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做 cdn 优化\n关于博客发展的一些思考 2023-09-03 随着个人成长,博客的总体的信息量也变得越发地庞杂,哪些信息该被记录到博客当中,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记录呢,如何看待每一篇博文的含金量和精力的平衡呢? 值得庆幸的是,我感觉每一天就像是行走在稻田里的插秧机和收割机。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或许在冬天只需要想到冬天该做的事情,和春天的播种就好了,如果只是把精力放到来年秋天的收成,或是对老天爷的担忧上,那人生也会不堪重负。 到底什么能产生价值,是劳动本身。劳动本身在对于理论的实践中得到了收获。 那博客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把一天比作是四季,春夏播种,秋季收获,冬季窖藏。 早晨应该专心完成早晨的任务,冬季应该好好休息。秋季应该好好收获,夏季应该挥洒汗水。 问题就在于我们把所有的一切都想得太超前了,以至于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不堪重负。 除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的主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建立则更加关键,我们通常发现,假期比工作日更加焦虑,十几年的教育使得我们对任务绝对服从,但是在独立规划自己人生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这也是我当下正在面对的问题。 同样也体现在博客当中。 我现在总体的打算是,按照板块逻辑进行建设,这是最主要的逻辑,比方说,我会为博客的优化单独开设一个博文,把博客的演化变迁都记录在这个模块当中,这样就可以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博客总体的一个变化。 分类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筛选和提取,在数据量特别庞大之后,就需要有更好的筛选方式。这两者之间需要更好的协调,其实本质上两个流程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结果。 另外就是对于价值的一个思考,什么样的东西能带来价值呢,一方面是考虑需求,一方面是要融入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思考,并且是确确实实对自己的人生路上是有启发的事情,最好还是能够对当下能够造成影响的,这样的优先级就会更加高一些。 我们知道信息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在当下的信息时代,我们也是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当中,很难获得一种成就感或者安慰感,更多的是希望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感觉是很折磨人的,我曾经也陷入这种感觉无法自拔,但我现在觉得,我们不仅仅是充当世界的顾客,我们有机会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学着好好去关心自己,爱自己,这样子,或许自己的内心会更加宁静和富有生命力,对待未来和未知也不会很特别焦虑了,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我们不见不散。\n优化归档 2023-08-18 💡 main(现阶段可能受影响的配置)\n**【图床相关】**评论区的图床可能支持不了很大的图片,理论上 1-2mb 左右,如果超过 3 mb 大概率会上传失败。twikoo 作为一个即时的灵感收集容器,可以即时并且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 。增加了 twikoo 评论邮件通知和及时回复功能,最主要的一步是获取邮箱的授权码(教程)在 twikoo 的后台管理中配合 7bu 建立图床,请参阅twikoo 的官方文档。 【rss 订阅】 只能通过手动重新部署项目完成更新 **【番茄自习室】**借助番茄人生的平台搭建了线上自习室,可以点击这里 **【友链功能】**其实之前我想的是,把博客作为一个闭源的平台,用于自己的写作和整理就够了,可是后来慢慢会发现,在上面花费的时间和心思就比较少了。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每一个微小的开始都需要有一些勇气。友链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相似和有趣的灵魂同样让人感到喜悦! **【博客音乐】**后续考虑引入肖邦,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大师的作品 💡 branch(过期配置,但是曾经发挥过作用)\n【medium 主题】由于时间异常,移除了关于创建时间的展示 2023-07-08 (在 heo 主题中保留了创建时间和修改时间) 【medium 主题】优化了博客的背景,依依不舍地告别从前绚丽的 css 背景色,换上了护眼的杏黄色 2023-06-18 【medium 主题】更改了博客的展示逻辑,区别于传统的博客的展示方案,我将五个页面设置成五个端口,这样更加方便内容的管理,如果内容太多,反倒不是一件好事。(由于二级三级页面会严重拖慢博客的加载速度,所以放弃关于该想法的路径规划,但是保留流动核心的地位) 💡 tips(一些好玩的小技巧)\n【全屏浏览】\n方案一,按住 f11,即可体验全屏的快乐和奢侈\n方案二,借助 edge 的展台功能,在命令行(win+r)中输入:\n【快捷键】\nfork 大佬imsyy 的项目搭建的个人导航页 2023-07-17 完成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n1.通过 meting-api 自建稳定的音乐 api 服务,完成导航页的音乐正常播放\n2.引入哲学和诗词类一言 api,完成一言模块的搭建\n3.完成高德开发者认证,获取高达 30000 次日上限的天气 api 调用,整合到天气模块\n接下来的目标是对导航页的其他资源做更好的整合,包括学习环境的整体搭建,从学习输入,知识输出的整个流程做更好的规划,现在是资源很多,但是还没有投入足量的时间挖掘。一个舒服的小窝就此搭建完成。\n关于博客和生活之间联系的思考 2023-07-06 我觉得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会经常发生,似乎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总会遭遇特定的危机,生活似乎都是有一些不完美的碎片拼接而成的。\n这是一个信息相对爆炸的时候,但是似乎又是一个相当空虚的时代,身处于其中 ,似乎任何一个微小的事情都得到了无线的放大,然而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n看上去这总是一个意外,过度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把人的感觉视作计算机指令的反馈,我想这其中仍然有很多的规律可循。\n每一次陷入精神危机,大抵是由于能量过载所导致的。 比如在我们学习累了之后,如何进行放松,面对这么多的事情如何找出重点。\n生活最好是能理出一条清洗的主线来,而博客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n我们要尽可能去理解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其能发挥更好的作用\n关于博客设计思路的探讨 2023-06-13 传统博客的展示方式,是将博客作为一个大的容器,对容器内部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和配置相应的标签,这样,在这个容器当中可以展现出玲琅满目的珍奇异物,加上丰富的图片,相当具有吸引力,这样的博客的展示方式对于知识输出和分享是有非常不错的效果的。但是缺点就在于,数据积累多了之后,总是感觉让人有一种沉重的感觉。\n谈谈我的博客的设计思路, 基于 notion 架构下的博客,我是这么理解的,我将展示的界面仅仅设置为五个,分别以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进行命名,这个五个界面,分别象征着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所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步骤,导向-输入-存储-输出-反馈。\n比如我可以这么介绍我的一天:\n今天我希望完成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我听了两节课,我将我的知识存储在 mn 中,我还没有对我的知识体系做出更好的整理,我希望能够在之后的学习当中优化这个问题。\n在这段话中,分别对应五个步骤,这个五个步骤可以看作是一个通用的模块,无论所做的事情的大或者小都可以找到这件事对应的阶段,我将基于线性的逻辑打造这个博客体系。你可以把这个博客看作是从上到下或者是从左到右。\n因此我的博客将会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简洁,这即是优点也是缺点,但我更喜欢这种优雅的模式,轻量并保持其该有的逻辑,每一部分专注从事其应该做的事情,博客将成为辅助工作流的很棒的方式,在这里可以展示自己创意。\n此外在我们收集创意和灵感的时候,有的灵感大或者小,甚至是转瞬即逝,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篇文章来进行输出,文章的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度会极大的影响灵感的生命周期,我们试图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动态品尝灵感的甘露,也许大脑更加喜欢简单的事情,这也就是工作流体系存在的意义。即使记录即标志这一个模块的任务结束,于是我们可以快速进入下一个模块化的工作,并且在模块的间隙中嵌入个性化的休息方式,这样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心情。\n传统的总结方式,往往是遗忘性很强的,大脑不喜欢哪些令人忧伤的事情,但是这些恰恰是我们成长的优秀养分,所以一个更具有生命力的总结方式应当是更好地让各个部分参入进来,更多地去调动内源的数据处理结构,而不仅仅过渡地依赖外源。\n格物致知是认识物理世界相当棒的手段,科学与艺术都是自然之子,在相互碰撞中,就会有惊喜。\n写在最后 很感谢您能看到这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相遇即是缘分。\n","date":"2023-04-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5%AE%9E%E7%94%A8%E6%95%99%E7%A8%8B/%E5%BF%85%E7%9C%8B%E7%B2%BE%E9%80%89/improve/","summary":"记录我对博客优化的过程,您可以看作是博客优化的日志。","title":"[技术分享] 博客优化"},{"content":"前言 我的故事 我大概是从 2014 年开始,在 qq 空间上写作,一直持续到 2022 年 10 月,这里承载了我很多的回忆,但是我仍然选择了关闭。\n我也在 2021 年尝试成为一名 up 主,截至到 2023 年 2 月,累计 1900 的播放,随后放弃。\n2022 年运行微信公众号,截至到 2023 年 2 月,进行了注销。\n这里面有我个人主观的原因,有所经历带来的认知改变的原因。倘若一个人已然浑身冰冷,又如何指望他去发光发热呢。\n于是我希望重新开启一段新的旅程,2023 年是这段旅行的元年,core_2023_1 这是新的名字,2023 年,我希望一个人好好爱自己,不去打扰别人,努力学习。\n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精神能量很大的人,所以有时候,我也在自我克制。\n现在我来到了这里,如果有幸能在这里遇见你,那么非常感谢你听过我的故事,往后我也会继续更新和优化博客,只不过因为时间很紧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更新的进度会很缓慢。\n本科期间,电子信息工程,总的来说,我感觉我的自学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疫情三年,我一直在尝试优化学习的方法,我还是感觉到自己的学习力远远不够。\n大一大二主要的专业课,像单片机,了解很浅,模电数电当时学得也不是很懂,计算机目前只学过 c,专业课,自控,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eda,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上大三下就开始和民航相关的专业课程。\n所以感觉自我的发育还不是很好,自己的人生主线还不是很清晰。\n很幸运,在 github 上遇见了tangly,在他的帮助下我搭建了这个博客。\n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博客还很小,尚不满月,但是已经给了我足够的惊喜。\n现阶段,我打算用一些时间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准备考研,当你踏上一段新的旅程的时候,沿途的风景会为你拂去疲惫。\n2023-05-07\n这里记录我对博客优化的过程,您可以看作是博客优化的日志。\n为什么要这么做?\n陆陆续续参观了一些优秀的博客,由衷地感觉,博客确实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这里是一座舞台,坚持很难,但很有趣!\n——matrixcore\n时间真快啊,转眼之间博客就已经一周年了,时过境迁,从一个尚未满月的宝宝,已经变成一岁的“会爬的小乌龟”了,还记得在一个月时候写下的故事么,当初带着好奇的眼光去展望未来,如今,不妨守护着这颗感恩的心,继续走下去。 2024-04-30\n——matrixcore\n目前采用的是heo 主题,支持 algolia 搜索,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的介绍\n正文 按照时间倒序记录我对博客优化的一些思考,即使有些想法可能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博客配置,但也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n进行 memos 和 moments 迁移 2025-01-27 将这两项服务从搬瓦工迁移至软云,减轻搬瓦工服务器的压力。1.本地环境无法链接 dockerhub,解决办法,导出原先的镜像,重新上传编译。\ndocker run -d --name memos -p 5230:5230 -v ~/.memos/:/var/opt/memos neosmemo/memos:0.21.0 # memos编译 # memos 数据迁移 # 使用第一步安装完 memos 后,将原网站的 data 和 .memos 两个文件夹覆盖新安装的 memos 对应文件夹,然后 sudo docker restart memos 就完成 memos 网站迁移了 docker run -d --name moments -p 3000:80 drizzle2001/moments # moments编译 2.vps 运行时间长导致 swap 分区占用增加,通常是因为内存不足时系统将数据转移到 swap,造成内存碎片化。重启后,系统会释放所有进程和缓存,清理内存,重置内存状态,从而显著减少 swap 占用并提升运行流畅度。为避免频繁 swap 使用,可以考虑增加物理内存、优化应用程序内存使用或定期清理不必要的进程。\n3.优雅地使用 nginx\ncd /etc/nginx/sites-available/ sudo vim yourwebsite.com # 添加以下内容 server { listen 80; # 监听 80 端口 server_name yourwebsite.com; # 替换为你的域名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5230; # 将请求转发到容器的 5230 端口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proto $scheme; } } # 创建符号索引 sudo ln -s /etc/nginx/sites-available/yourwebsite.com /etc/nginx/sites-enabled/ # 测试 nginx 配置 sudo nginx -t # 重新加载 nginx sudo systemctl reload nginx # 安装cerbot sudo apt install certbot python3-certbot-nginx # 获取证书 sudo certbot --nginx -d yourwebsite.com 基于 notionnext+memos 的多用户功能的实现 2024-09-09 本功能为非常 6+1 组合测试 memos 多用户在说说页面呈现的功能,本版本为 v1.0 版本,实现功能和不足如下:\n基于多用户的 memos 呈现,使得 memos 不再是个人独奏曲 无法按照时间进行排序,这个需要很多时间以及代码基础,暂时没有攻克该难题 无法自定义头像,此前的头像为 css 中定义,但是多用户对应不同头像为定义,干脆都删了 本次更新,总历时三小时,期间遇到卡片间隔不均匀问题,原因为 css 定义的容器最小高度为 300px,修正后正常,多用户呈现的难点在于,如何正确获取用户 id,和定义#memos 标签,以及使用 html 呈现,本次修改涉及三个文件,详见commit,本版本还有诸多不足,但已经实现了多用户的基本功能,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了,感兴趣的博友可依据 commit 进行本地调试。\n进行部分文章的归档 2024-08-11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rss\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rss/\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license\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license/\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andawell_minji_team_building\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andawell_minji_team_building/\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spring\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spring/\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hugo-virgo\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hugo-virgo/\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azure\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azure/\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saladict\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saladict/\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231210\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231210/\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risc-v\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risc-v/\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shantaram-1\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shantaram-1/\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shantaram-2\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shantaram-2/\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231230\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231230/\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240216\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240216/\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240208\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240208/\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240624\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240624/\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pre-employment_checkup\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pre-employment_checkup/\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starry_sky\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starry_sky/\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senior_thesis_defense\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senior_thesis_defense/\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notionnext_hugo\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notionnext_hugo/\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boombeach\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boombeach/\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 \u0026#34;source\u0026#34;: \u0026#34;/article/lubancat_conky\u0026#34;, \u0026#34;destination\u0026#34;: \u0026#34;https://hugo.matrixcore.top/lubancat_conky/\u0026#34;, \u0026#34;permanent\u0026#34;: true } 301 重定向恢复归档文章访问 2024-06-10 完成文章批量重定向, 要注意的是,因为我之前 hugo 是编译后的,现在用的 hugo 是自动编译的,更新后的 url 不一样。\n关于 notionnext 架构的合理化运用 2024-05-02 notionnext 架构目前是我的主力博客架构,我喜欢其如下的优势:1.更高的 seo 2.在 notion 中的修改刷新就可以呈现,不必每次重新编译 3.搭配出色的主题和优雅的审美使得其具备现代博客的美感。 但是 notionnext 架构也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基于 notion_database 的 block 的限制,可能上限在 1000 个左右,具体的我没仔细计算,但是此前发生过数据溢出的现象。所以不得不归档一部分数据到 hugo 中去,这就导致之前被搜索引擎收录的 url 变成了 404 状态,产生了负面的 seo 效果,所以我的设想是如何基于现有的 url 为之前失效的 url 做 301 重定向,同时随着日益思考的积累,一定会有部分新的思考替换旧的思考,而 hugo 我认为是一个可以值得托付的高性能框架,值得存放之前的静态文章,如果之后有时间,将着手去进行这项工程。\n使用 vps 部署 notionnext 对 vercel 进行分流 2024-04-30 使用软云香港节点部署作为源服务器,同时使用 cdn 请求服务器资源,实现微信内正常访问,中途出现评论区无法呈现以及图片丢失问题。解决措施,重新拉取仓库,在执行yarn之前就修改好内容,同时在正式上线之前进行yarn start调试,成功后再改用 nohup 运行nohup yarn start \u0026gt;/dev/null 2\u0026gt;\u0026amp;1 \u0026amp;最后切记不要直接关闭终端,应执行exit退出终端。每次更新代码后,需要重新执行yarn build以及nohup yarn start \u0026gt;/dev/null 2\u0026gt;\u0026amp;1 \u0026amp;,过程中我还遇到了 yarn 的环境问题,每次使用时需手动切换nvm install v16.14.0同时npm install -g yarn ,可能是环境变量的问题,但不建议直接上手修改系统环境变量配置文件,存在未知风险。图片丢失问题的出现很罕见,起因是是重新更新代码后执行了yarn dev,之后一直无法响应图片,怀疑可能是进程占用了,执行sudo lsof -i :3000再sudo kill -9 \u0026lt;pid\u0026gt;后,最后重新 yarn start 测试后恢复正常,重新上线部署,整个调试过程非常艰辛,vps 的上手难度要比 vercel 高很多。建议参考手册。但是 vps 的优势在于更高的性能,更快的速度,可以搭建更丰富的服务。例如将 memos 集成到 notionnext 中去,参考尘歌的文章。同时还有个建议,建议将 notionnext 安装到/var/www目录下,这样 nginx 能被授予访问权限,nginx 对于/root下的目录可能存在权限问题。通过搭建博客可以了解 http 协议以及如何进行数据转发。\n删减不必要的服务分支 2024-04-28 将 hugo 从 vercel 迁移到软云,减少 vercel 的开支,集中精力来跑 notionnext,同时删除不必要的服务分支,优化主架构。\n字体优化 2024-03-23 之前的字体会拖慢网站加载速度,后采用lxgw wenkai screen在blog.config.js中引入。 另外顺带插一句,因为之前写的文章质量不高,然后各种修改和迁移,导致 bing 产生了大量错误的索引,今天一个一个 block 的时候极为头疼,所以还是按照对应的规则好好去写一些有意义的文章,让大多数的 index 具备不错的质量。\n页脚布局-白边溢出 2024-03-23 移动端黑夜模式下,此前页脚会出现空白 解决方案:溢出隐藏(overflow hidden):在包含内容的容器上应用 overflow: hidden; 样式,这将隐藏超出容器的内容,而不是让它溢出显示在容器之外。该样式的路径适用于themes/heo/style.js\n#footer-bottom { overflow: hidden; } 为博客添加全局友链 主要是方便我随时去溜达,哈哈。\n借助 memos 为博客添加说说界面 2024-03-10 之前一直希望能把 memos 融入 heo 主题,但是尝试之后没成功,然后就单独建了一个页面,现在可以通过菜单栏进行预览。\n升级 notionnext 至 4.3.0 版本 2024-03-03 感谢 tangly 和其他群友的付出,持续更新和优化 notionnext,其中我感觉 4.3.0 版本比上一代 4.0.18 版本快了很多。\n说说我的感受,我觉得 notionnext 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将 notion 与博客动态结合起来,和静态博客的区别如下:\n在 notion 中编辑,可以即时体现在博客中,这一点就使得内容更新非常迅速,静态博客需要重新编译部署,在更新时会稍微麻烦些,但静态博客更加快速和稳定。 notion 丰富点块理念,有些时候会比 markdown 更加丰富。 notionnext 特别需要注意 block 上限为 1000 个,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限制数量的原因,因为溢出之后博客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故障。所以我把一些旧的内容,重新归档到 hugo 里去了。 notionnext 可能需要您耐心研究代码,遇到问题积极提问,因为 notionnext 的复杂度是比很多静态博客要高的。 博客性能优化 2023-09-11 目前来看博客性能比较一般,有时间需要优化一下 挑个两个小时的配色,原来的配色感觉看久了很累,我选的是这张荷花 同时改左边英雄区的标签组为岁月长廊,右边则为如下的荷花 同时最近将为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做 cdn 优化\n关于博客发展的一些思考 2023-09-03 随着个人成长,博客的总体的信息量也变得越发地庞杂,哪些信息该被记录到博客当中,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记录呢,如何看待每一篇博文的含金量和精力的平衡呢? 值得庆幸的是,我感觉每一天就像是行走在稻田里的插秧机和收割机。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或许在冬天只需要想到冬天该做的事情,和春天的播种就好了,如果只是把精力放到来年秋天的收成,或是对老天爷的担忧上,那人生也会不堪重负。 到底什么能产生价值,是劳动本身。劳动本身在对于理论的实践中得到了收获。 那博客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把一天比作是四季,春夏播种,秋季收获,冬季窖藏。 早晨应该专心完成早晨的任务,冬季应该好好休息。秋季应该好好收获,夏季应该挥洒汗水。 问题就在于我们把所有的一切都想得太超前了,以至于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不堪重负。 除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的主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建立则更加关键,我们通常发现,假期比工作日更加焦虑,十几年的教育使得我们对任务绝对服从,但是在独立规划自己人生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这也是我当下正在面对的问题。 同样也体现在博客当中。 我现在总体的打算是,按照板块逻辑进行建设,这是最主要的逻辑,比方说,我会为博客的优化单独开设一个博文,把博客的演化变迁都记录在这个模块当中,这样就可以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博客总体的一个变化。 分类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筛选和提取,在数据量特别庞大之后,就需要有更好的筛选方式。这两者之间需要更好的协调,其实本质上两个流程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结果。 另外就是对于价值的一个思考,什么样的东西能带来价值呢,一方面是考虑需求,一方面是要融入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思考,并且是确确实实对自己的人生路上是有启发的事情,最好还是能够对当下能够造成影响的,这样的优先级就会更加高一些。 我们知道信息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在当下的信息时代,我们也是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当中,很难获得一种成就感或者安慰感,更多的是希望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感觉是很折磨人的,我曾经也陷入这种感觉无法自拔,但我现在觉得,我们不仅仅是充当世界的顾客,我们有机会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学着好好去关心自己,爱自己,这样子,或许自己的内心会更加宁静和富有生命力,对待未来和未知也不会很特别焦虑了,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我们不见不散。\n优化归档 2023-08-18 💡 main(现阶段可能受影响的配置)\n**【图床相关】**评论区的图床可能支持不了很大的图片,理论上 1-2mb 左右,如果超过 3 mb 大概率会上传失败。twikoo 作为一个即时的灵感收集容器,可以即时并且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 。增加了 twikoo 评论邮件通知和及时回复功能,最主要的一步是获取邮箱的授权码(教程)在 twikoo 的后台管理中配合 7bu 建立图床,请参阅twikoo 的官方文档。 【rss 订阅】 只能通过手动重新部署项目完成更新 **【番茄自习室】**借助番茄人生的平台搭建了线上自习室,可以点击这里 **【友链功能】**其实之前我想的是,把博客作为一个闭源的平台,用于自己的写作和整理就够了,可是后来慢慢会发现,在上面花费的时间和心思就比较少了。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每一个微小的开始都需要有一些勇气。友链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相似和有趣的灵魂同样让人感到喜悦! **【博客音乐】**后续考虑引入肖邦,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大师的作品 💡 branch(过期配置,但是曾经发挥过作用)\n【medium 主题】由于时间异常,移除了关于创建时间的展示 2023-07-08 (在 heo 主题中保留了创建时间和修改时间) 【medium 主题】优化了博客的背景,依依不舍地告别从前绚丽的 css 背景色,换上了护眼的杏黄色 2023-06-18 【medium 主题】更改了博客的展示逻辑,区别于传统的博客的展示方案,我将五个页面设置成五个端口,这样更加方便内容的管理,如果内容太多,反倒不是一件好事。(由于二级三级页面会严重拖慢博客的加载速度,所以放弃关于该想法的路径规划,但是保留流动核心的地位) 💡 tips(一些好玩的小技巧)\n【全屏浏览】\n方案一,按住 f11,即可体验全屏的快乐和奢侈\n方案二,借助 edge 的展台功能,在命令行(win+r)中输入:\n【快捷键】\nfork 大佬imsyy 的项目搭建的个人导航页 2023-07-17 完成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n1.通过 meting-api 自建稳定的音乐 api 服务,完成导航页的音乐正常播放\n2.引入哲学和诗词类一言 api,完成一言模块的搭建\n3.完成高德开发者认证,获取高达 30000 次日上限的天气 api 调用,整合到天气模块\n接下来的目标是对导航页的其他资源做更好的整合,包括学习环境的整体搭建,从学习输入,知识输出的整个流程做更好的规划,现在是资源很多,但是还没有投入足量的时间挖掘。一个舒服的小窝就此搭建完成。\n关于博客和生活之间联系的思考 2023-07-06 我觉得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会经常发生,似乎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总会遭遇特定的危机,生活似乎都是有一些不完美的碎片拼接而成的。\n这是一个信息相对爆炸的时候,但是似乎又是一个相当空虚的时代,身处于其中 ,似乎任何一个微小的事情都得到了无线的放大,然而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n看上去这总是一个意外,过度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把人的感觉视作计算机指令的反馈,我想这其中仍然有很多的规律可循。\n每一次陷入精神危机,大抵是由于能量过载所导致的。 比如在我们学习累了之后,如何进行放松,面对这么多的事情如何找出重点。\n生活最好是能理出一条清洗的主线来,而博客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n我们要尽可能去理解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其能发挥更好的作用\n关于博客设计思路的探讨 2023-06-13 传统博客的展示方式,是将博客作为一个大的容器,对容器内部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和配置相应的标签,这样,在这个容器当中可以展现出玲琅满目的珍奇异物,加上丰富的图片,相当具有吸引力,这样的博客的展示方式对于知识输出和分享是有非常不错的效果的。但是缺点就在于,数据积累多了之后,总是感觉让人有一种沉重的感觉。\n谈谈我的博客的设计思路, 基于 notion 架构下的博客,我是这么理解的,我将展示的界面仅仅设置为五个,分别以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进行命名,这个五个界面,分别象征着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所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步骤,导向-输入-存储-输出-反馈。\n比如我可以这么介绍我的一天:\n今天我希望完成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我听了两节课,我将我的知识存储在 mn 中,我还没有对我的知识体系做出更好的整理,我希望能够在之后的学习当中优化这个问题。\n在这段话中,分别对应五个步骤,这个五个步骤可以看作是一个通用的模块,无论所做的事情的大或者小都可以找到这件事对应的阶段,我将基于线性的逻辑打造这个博客体系。你可以把这个博客看作是从上到下或者是从左到右。\n因此我的博客将会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简洁,这即是优点也是缺点,但我更喜欢这种优雅的模式,轻量并保持其该有的逻辑,每一部分专注从事其应该做的事情,博客将成为辅助工作流的很棒的方式,在这里可以展示自己创意。\n此外在我们收集创意和灵感的时候,有的灵感大或者小,甚至是转瞬即逝,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篇文章来进行输出,文章的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度会极大的影响灵感的生命周期,我们试图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动态品尝灵感的甘露,也许大脑更加喜欢简单的事情,这也就是工作流体系存在的意义。即使记录即标志这一个模块的任务结束,于是我们可以快速进入下一个模块化的工作,并且在模块的间隙中嵌入个性化的休息方式,这样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心情。\n传统的总结方式,往往是遗忘性很强的,大脑不喜欢哪些令人忧伤的事情,但是这些恰恰是我们成长的优秀养分,所以一个更具有生命力的总结方式应当是更好地让各个部分参入进来,更多地去调动内源的数据处理结构,而不仅仅过渡地依赖外源。\n格物致知是认识物理世界相当棒的手段,科学与艺术都是自然之子,在相互碰撞中,就会有惊喜。\n写在最后 很感谢您能看到这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相遇即是缘分。\n","date":"2023-04-20","permalink":"https://hugo.matrixcore.top/posts/%E6%8E%A8%E8%8D%90/improve/","summary":"记录我对博客优化的过程,您可以看作是博客优化的日志。","title":"[技术分享] 博客优化"},]